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

2022-07-03

摘要: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转变理念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基础;优化队伍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核心;政策推动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保障。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教师面临着转型发展主体性意识不强、应用型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生态式管理等四重困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 篇1:

关于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明确服务的内容和作用的同时,应采取以下策略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学科,优化团队,夯实服务基础;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提升服务能力;重视调研,加强沟通,确保服务实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策略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条块关系”得到了基本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适应性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2286所普通高校,其中2179所为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近年来,地方高校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率。高校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凸显,但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则认识不足。这导致其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职能的更好体现。因此,研究和探讨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一课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地方高校准确定位,形成办学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着各自的特色。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优势,就必须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努力办出特色。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地方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发挥自身与地方联系密切,了解和熟悉地方发展现状和需求的优势,结合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特点和需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这既是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只有结合地方特点,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优势,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着力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特色,才能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推动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

2.有利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

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过程,就是地方高校密切与地方联系、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需求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地方高校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和创新,更多地突出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进而促进专业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二是增强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活力和水平,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培养和成长。三是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地促进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锻炼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3.有利于地方高校增强活力,加快自身发展

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在办学资源的利用和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主要依靠地方支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性。通过提高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和水平,可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和“双赢”发展。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发展壮大、增强办学活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地方高校一方面应深入抓好人才培养工程。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搞好人文社科类专门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通过对社会服务,能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环境,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建立广泛联系,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更广泛和紧密的结合,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内容与作用

1.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决策的职能将进一步强化,这势必要求政府在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制订和优化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长期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指导和推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重调查研究,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战略实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地方政府决策、重大经济社会建设规划、各种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理论支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可通过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调研,为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搞好区域合理布局,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成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与决策的“智囊团”。

2.为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功能,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效。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法学等学科本身就以政治现象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其政治功能比较明显。如对地方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民主制度的研究,可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地方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对地方各种社会团体和协会等的研究,可进一步促进地方各种民间组织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对地方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研究,可有效地指导和促进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和平安社会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中有些学科虽然不直接研究政治现象,但它们所研究的现象同政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显示其政治功能,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和生态学等。如对地方社区关系、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地方良好风尚形成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促进地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促进地方更好地传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乡情怀,激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热情。

3.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提升区域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社会科学依靠理论的力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全方位地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且错综复杂,迫切需要社会科学家进行研究和策划;各种人生问题、精神危机接踵而至,迫切需要人文思想家进行疏导和重建”。一个民族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和发展潜力。同样,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人们整体人文科学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一。21世纪经济社会建设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和人文科学素质的比拼。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优势和对各种思想文化的鉴别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以提升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文化竞争力。如与地方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与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共建活动,为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村举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训活动,等等。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把校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校园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念、高品位的文化、优秀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和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文精神的支持和保障。

4.为地方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管理科学化

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管理提供综合性的理论基础,促进管理的科学化,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类行为、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果说自然科学以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通过制度创新和降低成本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从推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来看,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可通过立足本地企业实际,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思想创新的研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管理创新是塑造新型农民的根本手段,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结合地方实际需要,搞好管理创新研究,提供管理创新的有效服务,应成为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

地方高校的领导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加深对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人文社会科学摆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以服务为中心,以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研究方向,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制订各项战略规划,探索学校与社会各行业的合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二是要健全组织,完善规划,扎实推进。地方高校要建立专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机构,研究制订人文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倡导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科研方向和理念,在科研中要有“问题意识和社会眼光”,鼓励广大教师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着力提升为经济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全面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

2.强化学科,优化团队,夯实服务基础

应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搞好学科、研究基地及各类创新型团队建设。学科建设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为龙头,以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向企业提供多种形式服务为主要方式,以承接横向委托协作课题为纽带,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研究和服务,构建为地方服务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应不断加大力度,培养和扶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在科研经费和出国交流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还要夯实和强化研究基地建设,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自我发展能力。团队建设应以学科和研究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新型团队的建设。通过支持一批学校的优秀创新群体,可以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增强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服务能力。

3.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搞好资源整合,增强服务能力。要根据社会需求,顺应高教体制改革大趋势,结合高校专业和学科调整,对现有的研究机构进行整合,重组应用研究的力量。要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和在综合领域集结优势力量等方式,成立或组建综合实力强和优势特色鲜明的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基地。二是在确保一线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对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突出、承担科研任务较重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时间,以便集中精力从事应用课题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三是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提高社会服务效果。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要向组织策划、协调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增强掌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有组织地把学校的社科创新力量汇聚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来。

4.重视调研,加强沟通,确保服务实效

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开放性研究,在不断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形成研究成果,而且要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确保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取得实效,必须搞好调研,只有调研到位,才能确保服务到位。首先,要注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组织力量,深入经济社会的一线,对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城市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和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为各级政府、专家和公众正确判断社会现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确保诊断和咨询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协调,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应切实加强与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协调,积极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争取在资金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不断扩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再次,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搞好地方高校的内部协调。学校各部门尤其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要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使用情报资料提供方便,促进资源共享,以利形成合力。学校各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基地以及各学科和创新型团队之间也要搞好协调,以便更好地发挥人才等资源的作用。此外,还应着力加强与兄弟院校,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服务能力强的部属院校的联系和协调,争取实现优质的人才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不断提升和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尧.占中国高校总数超过95%的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7-05-21.

[2]林萍.地方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策略研究[J].徐特立研究.2007(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4]郁建兴.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5]朱中华.论地方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高教.2004(2).

[6]王永杰,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责任编辑:许佳〕

作者:黄宪伟

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 篇2:

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逻辑、困境与突破路径

摘要: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转变理念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基础;优化队伍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核心;政策推动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保障。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教师面临着转型发展主体性意识不强、应用型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生态式管理等四重困境。基于此,对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进行探讨,有助于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内在逻辑;生态困境;突破路径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6YBQ039);2019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追寻生命的整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心理干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2173);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及检测指标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C1033)

作者简介:黄胜,男,湖南工商大学教务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陈飞虎,男,湖南工商大学教务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课程与教学。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同时,教育部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2],表明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教师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之灵魂。深刻认识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当前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瓶颈,科学探索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突破路径,对促进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等方面皆具有一定的實践价值和意义。

一、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师”,转变理念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基础,优化队伍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核心,政策推动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保障。

(一)转变理念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基础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大学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其文化内涵。转变理念,是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任务[4]。地方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结构的需要,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及时调整办学定位。而地方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势必导致高校教师理念的转变。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教师必须转变“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其技术技能的培养。

(二)优化队伍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核心

教师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是直接关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旨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传授技术技能。事实表明,一些转型的地方高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因基本来自于高校而并不具备应用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如引进企业行业相关优秀人才等。(2)优化教师自身素质结构。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旨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由于长期受传统学科化思维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来自高校的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相脱节,不利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通过大力投资,对高校教师进行再培训、再深造,或通过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一批批“双师型”教师。

(三)政策推动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保障

转变地方高校教师职业观念和形态,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障机制。传统高校在教师评价机制方面通常把科研数量和等次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忽视其应用性和实用性。转型高校不能套用传统的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而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教师实践能力、应用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社会服务能力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并建立一定的激励保障机制,如通过完善薪资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激励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源动力和内驱力。

二、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主体性意识不强、应用型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机制和生态式管理等方面,这些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

(一)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主体性意识不强

主体性意识是指地方高校教师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自觉转型与主动转型的意识。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主体性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两点:(1)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义认识不够。一方面,体现在一些地方高校教师对高校转型中“转型什么”“为什么要转型”和“怎么转型”等系列问题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寻求认识和理解的态度;另一方面,高校老师对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自身定位认识不够,认为转型发展只是领导层面的事情,忽视了自身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2)主动寻求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不够。地方高校教师基本来自高校,受学科化思维定式的影响,基本以理论学术性为主,这种单一的素质结构难以适应应用型高校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在这种早已习惯转型前的高校环境的情况下,一些转型高校教师对自身定位不准,更加缺乏主动探索和积极寻求转型发展的意识[5]。

(二)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应用型动力不足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真正的思想来源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每一个情境都是独特的,且只能通过实践行动的可能效果来进行经验性探究[6]。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之一在于培养“理论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因而“应用性”是转型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在转型发展之前,高校教师更多地致力于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因而应用性严重缺失。转型发展之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办学定位发生了变化,对教师素质结构要求也随之而改变,不再单纯强调其学术理论性,而更加强调教师必须具备实践性和创新能力。但由于当前转型高校的各种政策方针仍然滞留在以学术为导向(如考核、奖励及职称评定等),而教师的应用性能力很少被考虑,从而导致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应用型动力不足。

(三)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缺乏有效的机制

有效机制的制定,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我国一些转型高校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体制,主要表现为:(1)评价考核体系仍然坚守以“学术性”为导向,评价考核机制缺乏“应用性”。这种量化的评价考核机制导致地方高校教师一味地追求科研的数量和质量,而忽视科研的应用性和社会服务性。(2)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教师在高校转型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有效行为得不到一定的认可和奖励,因而导致教师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缺乏生态式管理

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并非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而言,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需要良好和浓厚的共同成长的生态环境。生态式管理是一种较为民主和包容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强调教师共同参与,具有整体性、平等性、可持续性和可创性等特征。然而,我国当前一些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奉行的是一种自我孤立模式,是自我驱使的逐利行动,缺乏一定的生态式管理。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集权式管理导致管理者与教师的地位不对等,教师的思想和个性往往受限于组织中。管理者由于一味地追求组织目标,因而忽视“双师型”教师的主导需求。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鲜有机会参与学校政策和机制制定,管理者的“独白”意味着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发言权,再加上缺乏良好和浓厚的共同成长的生态环境,更加抑制了教师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实现经验的再生与共享。

三、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突破路径

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科学探索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即不断强化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持续加强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应用型动力、积极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努力实现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生态管理。

(一)不断强化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

不断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是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基础,其最根本的是加强对当地高校教师的自我主体认识。(1)加强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义的认识。教师要加强对地方高校转型中“转型什么”“为什么要转型”和“怎么转型”等系列问题的认识,提升主动寻求认识和理解的意识。(2)明确自我定位。准确认识自身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性。地方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才能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通过不断唤醒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自觉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自觉创新,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从而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身水平,更好地为培养“学术性和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献计献策[7]。

(二)持续加强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应用型动力

以往的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究其原因,既包括学校管理层对相关政策制定不当,亦包括教师自身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不够。因此,加强地方高校教师应用型动力,必须从源头做起。(1)高校管理层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针时,必须对“双师型”教师加以考虑。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深刻认识教师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分类设置,不能制定笼统的、单一的考核标准,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开发与应用服务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2)高校管理层必须做好頂层设计,凸显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清楚地认识到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打造学校特色和优势,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教师自身的再学习和再培训。

(三)积极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

高校机制体制对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换而言之,高校的机制体制是教师转型发展的“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或制约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因此,积极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可加快促进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1)针对转型发展制定和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当前,转型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同质化、评价指标单一化及评价过程形式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这违背了高校转型发展的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8]。因此,应该建立健全分类分层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笼统、单一地考量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而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晰转型高校自身特点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开发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2)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机制。一方面,要依据“双师型”教师的特性,制定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首先,要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即何为“双师型”教师;其次,依据“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方法,要求其评定标准必须有别于一般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明确初级、中级及高级“双师型”教师评定所要达到的必备条件、充分条件和选择条件。另一方面,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科学设计“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和教师薪资制度,加大地方高校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应用研究开发与应用服务等行为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奖励力度。

(四)努力实现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生态管理

教师生态管理是指通过积极互动和共生合作等手段强化管理系统中各种关系的有益联结,最终实现教师和组织的协同可持续发展[9],努力实现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生态管理。(1)建构“共管、互动与适应”的生态管理机制。首先,由集权制转变为分权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决策中,实现共管权利生态。其次,由独白转向对话,管理者的“独白”意味着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发言权,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话,实现民主生态。再次,由权变转为适应,管理者应转变管理思维定式,通过不同情境下权变的不断调试,不断更新,以达到适切程度。通过适度的权变管理,实现管理行为生态。(2)努力营造“共生、共融与共享”的和谐生态环境。首先,努力营造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共同成长氛围。地方高校教师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摆脱“自我”的状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成长。其次,努力构建“共享共赢”的教师转型发展合作平台。转型高校应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实现教师转型发展。再次,破除“花盆效应”,通过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实现教师转型发展的协同进化。

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地方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与社会经济相链接的契机和切入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一种良性互动。转型发展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毋庸置疑是一种契机,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现实挑战。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及时解决其转型发展中的生态困境,才能针对性地探索和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路径,进而促进地方高校教师的顺利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林生.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内涵及策略——基于地方本科高校本体的宏观视角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421-426.

[2]龙惜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研究——兼以N大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徐少明.應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的检视与制度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16 (17):61-64.

[5]葛晖,米俊魁.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8):75-78.

[6]陈亮,王光雄.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5 (11):26-32.

[7]王妍妮,蓝春亮.困境与出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转型发展探究[J].高教学刊,2019 (7):157-156,159.

[8]徐少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的检视与制度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16 (17):61-64.

[9]胡芳.走向教师生态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7):23-26.

[责任编辑 王文静]

作者:黄胜 陈飞虎

地方高校的生态环境论文 篇3: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内涵式发展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所需,也是地方高校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与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机遇。基于此,借助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在提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基础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个别“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生态位”趋同化、制度建设未科学化与创新化。地方高校为真正实现内涵式,需要立足于自身,不断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从找准办学定位、建设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出发,找准自身的“生态位”;从完善以领导为核心的监督体制、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出发,健全高校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杨希葳(1988-),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莆田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黄淋云,1991,女,汉,福建莆田人,博士,莆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

随着扩大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应用而生,并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进程。为此,地方高校不仅要思考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发展困境,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出路。就目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出路的探索而言,绝大部分的探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借助理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探索过程中盲目性和风险性减少的目的。同时,当前的生态学理论不只被用于动植物领域,还被用于研究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而且,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教育生态学成为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视域,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向。加之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重新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仔细考察地方高校的发展,寻求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最佳出路,显得十分必要。

一、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述

1976年,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一词。步入21世纪,教育生態学的研究日渐兴盛。[1]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交叉的学科,旨在以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发现教育规律,为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崭新又独特的探索视角。这也使教育生态学以其独特的视角,活跃在教育的各个领域。

1.基于教育生态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崭新的视角,还可以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亟需用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解决。发展是由矛盾引起的,说明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处理矛盾的过程。同理,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内涵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问题。此时,问题的解决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主题。但当下诸多研究从各方面讨论了问题产生的缘由和问题类型,对如何解决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谈之无新意,大部分都是粗浅的解决途径分析。因此,打破常规,从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成为急需的解决方向。其二,虽然这些问题多而杂,却体现出一定的共性。有学者从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完善、教育标准、价值要求等方面对高校内涵式发展问题进行论述,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问题,但是问题再多再杂,究其根本,都是产生于高校的内外部环境中,都是因为其中的平衡被打破造成的。而地方高校想要维持内外部环境中的平衡,发现、分析、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必要借助生态学的理念。这是因为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可以把地方高校当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生态系统,研究地方高校的诸多教育问题,就是研究该系统中各“生态主体”是如何协调一致的。因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基于教育生态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行性

之所以可以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究高校发展,是因为教育生态学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回归内在不谋而合。发展作为高校的主题,其发展方式大致经历了四个代表性阶段,即以学习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起领头羊作用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由此可知,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从寻求外界的帮助到回归自身获取发展的动力。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强调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追求内在性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即从学校内部深挖,重视教育理念、文化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把教育目的即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单独考虑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是不对的,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因此,教育生态学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或与教育相关的生态环境,而应是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达到教育生态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从整体而言,由内部各部分协调平衡的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究其根本,教育生态学回归自身、协调内部矛盾、寻求发展的理念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回归内在、回归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为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可行性。

3.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由基于教育生态学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知,从教育生态学视域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指运用生态学理念在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进行平衡性的构建,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换言之,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建立在整个系统内部平衡稳定的基础上,且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地需要调整到稳定状态。每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都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全面、联系、公开地思考问题。[2]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出。从教育生态学来看,影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即影响地方高校生态系统平衡性构建的问题,可从“生态主体”的参与度、“生态位”的趋同化及制度三方面进行探讨。

1.个别“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

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由内外部环境及环境中的各类主体等主要成分构成。内部环境是高校的自然环境,外部环境是高校的社会环境。内外部环境中充满各种“生态主体”,首先需明确“生态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高校内部生态环境的教师、学生、其他工作人员及校外生态环境中的政府、公众、学生家长、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其次,这些主体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即在时间、空间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主体不断参与生态系统,在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得以发挥、实现。但如今,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尤其是学生、公众、企业等主体。学生总是被当作客体对待,不能以主体身份参与到高校事物管理中,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公众也总是以局外人的角色出现在高校生态系统中,未能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从自身角度出发,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出有见地的看法。其实公众不仅可以在社会中担任相关职务,又可以活跃于高校事务管理中,而公众的这种特性赋予他们可以从社会角度为高校发展提出新颖的看法。企业一般很难参与到高校的发展中,但实际上,企业应是高校产出人才产品的直接“体验者”,更能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水平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但这些“生态主体”想要在自己的“生态位”上为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发挥自己的作用,即参与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发挥主体作用,却因为地方高校的观念陈旧、执行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未能真正参与进去。

2.“生态位”趋同化

生态位是生态学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整理分析后,可以发现,生态位是在特定群落当中的不同物种依据自身独特性所占据的位置与形成的地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3]从此视角审视地方高校的发展可知,生态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系统亦应当构建不同的生态位,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然而,我国地方高校在立足自身并进行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了明显的“生态位”趋同化现象。而“生态位”的趋同化具体表现为办学定位的趋同化和学科建设的趋同化。办学定位的趋同化,是因为地方高校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清,过度依赖模仿和移植重点院校的办学定位,整体化建设不断缺乏异质性,比如盲目跟风开始“低位高攀”“升本”之路,同时也直接弱化了自身的特色打造,缺乏竞争力,使得自身难以在生态系统中立足与生存。学科建设的趋同化,是由于地方高校未真正脱离外延式发展的影响。外延式发展是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发展。[4]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有时出于生源扩招、经济收益等目的设置、建设学科,必然会导致各高校的学科建设趋于相同。更深入地说,专业设置趋同化会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加剧高等教育环境的恶化。与此同时,会导致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无法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两种趋同化使得各个物种或各个高校的生态位趋于一致,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受到阻碍,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受到威胁。

3.制度建设未科学化与创新化

地方高校要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回归本位,进一步规范管理与制度,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育生态系统想要使各方利益主体达到协调平衡,必须有良好的组织进行运营、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第一,制度的制定过程缺乏论证,官僚主义充斥,缺乏规范化。在当下的地方高校中,管理制度随处可见,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制度的建立都缺乏充分的论证行为及科学的定制过程,弥漫着官位的思想与官僚主义作风,或不切实际,或不与时俱进,进而造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施效果更不尽人意。在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今天,科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建设与技术管理、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显得尤为迫切。第二,制度建设缺乏体制与机制创新,局限了地方院校的制度建设。其一,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基础与历史原因所限,其内部运行体制机制并非完全适应现有的规模和运行需要,有的甚至已对发展产生了阻碍和迟滞作用。进一步讲,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与模式未能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其体制与机制也未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其二,目前许多地方院校没有制度意识,注重以人为治,放任规章制度十余年不变,有的甚至直接做搬运工,把从网络上下载的其他院校规章制度照搬过来,而全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这也是管理者未能明确意识到每所地方院校都应在办学风格、管理理念、建设模式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做法。制度建设缺乏科学化和创新化,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对高校发展有太大影响,但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高校发展的停滞。而地方高校制度建设未能科学化与创新化,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应从高校领导身上找寻原因。在建设制度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高校领导未能克服官僚作风,带头发扬科学的作用,加之制度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才使制度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难上加难。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出路

回归本质、追求质量是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所在,抓住核心求发展也是地方高校需践行的。从教育生态学理念出发,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诉求。地方高校只有解决这些发展问题,才能保证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

地方高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体能各尽其责地参与进来,才能使其获得最优发展。而地方高校想要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就要解决自身观念及行动上的问题,需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转变观念。对于学生而言,其不只是客体,也是主体,其在管理中可发挥自己的主体功能与价值。对于公众、企业,地方高校要用真诚的态度接纳、尊重他们,让他们发挥主体性,从自身的独特性出发为高校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真正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二是地方高校要从实际行动出发,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让学生、公众、企业都有话语权,都能参与到生态系统中。需注意的是,建设民主氛围需从学校制度、教学活动等点滴做起,融入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角落,让民主不再是空洞的说辞,让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主体都能自觉践行民主价值观念,体会到相互尊重、容忍、体谅、协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三是高校要不断强化“生态主体”的参与意识,让各个主体不仅有参与意识,而且明确自己有义务为高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想要提高主体的参与意识,让主体自觉参与到高校的发展中。首先,高校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其次,高校要秉着宽容的態度接纳每项意见,最后让每个主体都体会到主人翁的感受,使其不断发挥主体作用。

2.地方高校需找准自身的“生态位”

地方高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协调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元素,唯有各地方高校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教育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对此,只有打破地方高校的现有格局,才能使各地方高校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第一,对于办学定位,地方高校需统筹全局,立足本校特点及学生特色,考虑社会的真正需求,从师资力量、教学氛围、校园文化等出发,进行非趋同化的创新发展,形成地方高校的本校特色。第二,对于学科建设,地方高校首先可打造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5]。地方高校为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形成更多与众不同的优势,可通过重点打造本校的重点专业,适当舍弃与重点专业水平相差太远的专业,为重点专业的发展留出更多精力、物力和人力。同时,地方高校也可结合本校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特色,适当进行改革与创新,开设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的特色专业,以此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增长,同时也可为学生扩宽职业生涯道路。其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新生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高校都有基础学科,但如果只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会局限高校特色发展的格局。地方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对于新生学科的出现,宽容面对、积极接纳,才能使新生学科为高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相比基础学科,在社会中产生的交叉学科可能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会给基础学科的发展添砖添瓦,促使地方高校向前发展。

因此,地方高校应从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出发,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建设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用基础学科带动新生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从而为自身找准“生态位”,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

3.健全地方高校领导体制

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想要搞好制度建设,即要对高校内部进行装修。建设科学合理、务实、适合时代发展的高校制度显得尤为紧迫。而地方高校要想制度建设科学化与创新化需从高校领导入手,让制度重新体现出应有的勃勃生机,必须完善高校领导体制。第一,健全地方高校领导体制,要注意首要两个前提,一是要关注地方高校的实情,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建立的体制,才能真正发挥体制的作用,真正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二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下高校的领导体制,但这种体制除了有利之处外,也是有弊的。比如党委领导权力的过渡膨胀,会限制校长的自主决策权力,从而也阻碍了校长对其教育理论和抱负的实施;还会出现领导集体各成员间的不团结、不协调的人际不良现象等等。所以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调整。第二,重点完善地方高校以领导干部为核心的监督体制,克服高校领导的官僚作风导致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未能科学化问题。完善监督体制需注意,一是要明确监督体制的作用与目的,以此确定监督体制的实施范围,增强监督体制的发挥效果。二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要参与体制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不但能强化主体的参与度,更能加快监督体制的建设。三是完善监督体制的过程要规范化。只有过程规范化,才能明确体制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体制完善的效率。第三,健全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对地方高校领导干部进行工作作风、纪律、思想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提升地方高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丰富其教育理念及办学经验,使其更好地引导地方高校的发展。而在健全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中,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要从财力及政策两方面给与实质性的支持。

总之,在新形势下,内涵式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地方高校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困境是必不可少的。诸多困境所凸显的共性,使得教育生态学理论成为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加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即构建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平衡,为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因此,只要地方高校能立足于自身的生态系统,从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找准自身的“生态位”、健全地方高校领导机制出发,就能解决地方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洁婷.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148-149.

[2]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02):83-89.

[3]武智,孙兴洋,赵明亮.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策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4):127-130.

[4]刘强.论战略管理与高校内涵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6-11.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30(11):97-100.

邮寄地址:福建省仙游县师范路89号锦福上城小区,杨希葳(收)

手机:15160059885

郵箱:wxi1885@163.com

作者:杨希葳 黄淋云

上一篇:鹿类动物与生态环境论文下一篇:离行式自助银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