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1:

谈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活动与知识的结合

【摘要】近年来,音乐教育渐渐的受到了大家的重视,许多学校都在音乐发展上做出了很多投资,提供了设备齐全的音乐教室,并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对课本进行了一些改动。然而,笔者却发现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上能感到“愉悦”,而不是致力于让他们学习知识点,这似乎与我们音乐教学的初衷有了矛盾。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傳统的音乐知识教学必不可少

音乐在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特别的学科,一般不要求孩子们要在这个方面达到何种成就,所以对于音乐课该如何上,也就众说纷纭了。通过去各大小学,中学的一些听课与实习,我发现大多学校似乎大过注意同学们的“参与”了。比如去年当我在一所高中听到老师对山歌进行教学时,这首歌只是普通的2/4 拍子,重点应该是学唱和感受旋律。老师却要求同学们一起拍桌子对应旋律的节奏,重复了几次,孩子们都很开心,于是这首歌就这么过去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气氛很重要,然而,我不仅问,下课后,学生们学到了什么音乐知识呢? 他们并没有了解民歌的风格特征,甚至,他们连自己打的是什么拍子都不知道。这种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无效的。针对各种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重视音乐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这包括对音的概念的认识,音高音色音量等等,以及最基本的简谱教学,歌唱教学。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孩子们即在玩,又学到了需要的知识。这也就要求当代的老师要积极地思考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此外,音乐知识教学无论是对想要在音乐方面有更高造诣的同学,还是想要成为音乐教师的学生都必不可少。学习一样东西,只有学到了它的根基,才有发展的可能。而对于大多数同学,学好音乐知识能更好的了解各种各样的文化,培养我们好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二、知识与“动”相结合

那么?怎么进行当代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呢?

过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当今的学生对新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敢于思考和表现。 好的教学方法能充分结合他们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活动较好地结合。 因此,我想对于这点提上一些建议。

(一)教师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

每一节的备课时,教学在创编活动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学会这首歌?理解这个创作手法?还是只是感受音乐的情绪? 带着目的去组织学生们进行活动,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例如,在讲乐曲的速度情绪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随着音乐走动,根据快慢调整自己的步伐。 在教学歌曲时,像民歌,除了传统的弹唱,也可以让男女同学进行对唱等等,这也能体现教学的多样性。

(二)教师要敢于让学生们参与

中国的学生大多都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但是他们的思维其实是可以很丰富的。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让学生们通过活动自我总结。在听新的作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想象,模拟场景,编故事等等,最后才总结音乐的特征。例如在进行音乐与生活教学时,教师们在播放各种生活元素音乐作品之前都不必告诉学生们歌曲的背景,而是让他们自己为这个旋律写出一个剧本,还可以请他们用身边的桌子,笔来模拟音乐中的声音。通过思考,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而且,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学生们的创造力会被提高,他们也会因此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

(三)教师要大胆的突破自我

如今,教师们已不局限于只运用讲授法来教学。随着今年来各种新的教学法,如奥尔夫,达罗克鲁兹教学法的体态律动教学等,就是充分的要求孩子们去“动”。遗憾的是,运用这些教学法的学校少之又少,教师们往往会担心活动进行的效果问题。显然,适应新的方法是需要时间的,但教学们应该用于尝试,第一节课做不好,可以不断的改进,积累,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而很多音乐知识点,都可以变成这种立体的呈现方式。

(四)注意教具的选择

教具的选择也决定了课程的质量。针对不同的目标,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具。在教学歌曲的谱子时,老师可以分发小乐器,让学生们跟着谱子和旋律,创作出自己的“小作品”。而在教学一些有特色的歌曲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挥舞彩带等。 比如在人教版的独特的民族风——藏族一课中,老师可以针对歌曲中的结尾部分邀请同学们用彩带做出藏族的舞蹈动作。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一些音乐的背景文化,也感受到了音乐课堂的美。

综上所诉,当今中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应是趣味性的,但是如果缺少了它的根基---音乐知识作为铺垫,音乐教育的发展则只是表面的。音乐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摸清了方向,不断的调整,才能切合当今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段彩霞.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鲁颖.建国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5)[D].新疆师范大学,2008.

[3]周莹莹.新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4]卢思嘉.《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5]宋婉忻.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黄韵真(1995—),女,湖南衡阳,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黄韵真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2: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摘 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关键词: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今年一首网络歌曲《大王来巡山》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本次春晚的一个亮点。《大王来巡山》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

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优秀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示。

二、关于音乐教材的问题

一方面是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

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

三、教学方法老化的问题

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

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

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四、如何解决问题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改良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杨莉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及现状思考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学生面临沉重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学校和社会的竞争,学校间激烈的竞争。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导致他们面临的无形压力太大,加强了学生的自卑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些学生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际......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和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集体训练能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竞争意识,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让他们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尊重和宽容;也通过音乐教育纠正他们的不足,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 艺术 思维 课外活动

一、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1.音乐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基本思想和感情表达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载体,包含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音乐总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乐作为一门学科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音乐教育有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作品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春江花月夜》优美的旋律给人以独特生动的音乐形象,《百鸟朝凤》热烈欢快的旋律就像鸟儿的歌唱,节奏明快而活泼,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二泉映月》则让人感受到盲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悲伤的意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按照故事的线索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和愤怒,反映了人民的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和对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形象思维能力。

1.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

智力的生理基础是人类大脑的开发程度,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大脑的各部分建立更和谐的关系。科学家们发现,音乐家的大脑比普通人要发达得多,尤其是大脑左半球的容量比普通人大很多。

2.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作曲家首先要会记忆材料,其中的曲谱是直接涉及到人的记忆活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利用感知,联想和记忆,音乐能增强人的记忆能力。音乐活动强调人聚精会神,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不断加强,如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3.音乐教育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来源,没有音乐教育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音乐活动能给人的思维提供一种强大的力量,能显著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流畅的旋律和节奏可直接刺激神经系统、放松人的感官,使人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巨大的想象空间。事实上许多科学发明就是从想象力开始的,音乐是最能引起人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4.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感知它的存在,许多音乐家都把反复训练作为提高水平的重要手段。音乐审美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5.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可以组织一些健康的、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来丰富校园课余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的情感,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可以组织舞蹈比赛,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拼搏的勇气和竞争的精神,学校还组织了一些乐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层出不穷的流行歌曲对枯燥的课堂教育过程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些歌词和旋律在学生中间流行。所以我们的音乐教科书也纳入了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非音乐专业观众越来越多的网络歌曲。现有音乐教材中的这些歌曲与我们生活的距离逐渐变得遥远。

有些地方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开的课时足够,但是几乎每本书在专业音乐理论和音乐课程中设置民视唱练耳等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一点似乎是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和弦、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但也很容易得到答案: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教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又最矛盾的事。练习打节奏,然后再唱一个个音符,然后是歌词,这种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学生了。

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歌曲学习只有口传心授这种单一的形式,这也是由教学环境决定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音乐教师应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应该了解的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是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则,倾听的艺术之美,因为它是一种听觉艺术,听力就是一种享受,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逐渐转向鉴赏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开设的音乐课程是也培养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教会学生理解欣赏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多听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一点比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

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我们教师应如何提高音乐教学呢?这个答案是人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它是先于智力的。在现代化的今天,音频、视频、广播、电视等含有多种教学视频,音频数据板和各种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软件已成为现代教学媒体的主流。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方法和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点是:通用性强,视觉图像的信息量大。因此,学校应推广多元化的教学。在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友良.当代中国青年心理素质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叶奕乾.音乐教学心理学探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5]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李畇卓

上一篇:会计准则制定权争夺论文下一篇:幼儿水粉画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