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学案设计

2022-09-26

第一篇:30诗四首学案设计三

30《诗四首》

第12周第1课时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 第30课

课题:《古诗四首》

(主备:稼轩中学 李德智 )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古诗词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本文是第六单元的古诗。《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登岳阳楼》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衰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教材重点】品读赏悟诗歌

【教材难点】吟读品味,在明确背景基础上,整体感悟,赏析重点词、句。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不高,认知、品析诗歌还欠火候;他们年龄尚小、阅历尚浅,品悟诗情也须点拨。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式、确立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学习本文的制高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意,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杜甫诗歌炼字炼句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情怀。 思维目标:

通过对关键词的品味,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一、教学导入:

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时年四十一岁。后世称“靖节先生”。

二、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语文活动一:读出诗韵

(1)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教师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自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2)教师点个别学生朗读两首诗歌,并且由学生解说自己这样读的想法。 (3)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各读,教师做重点的指导,并适时范读。 (4)学生个别读。 (5)学生齐读。

语文活动二:绘诗境。

读诗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园田”的景象。 教师导学:

明确:我在南山下种豆,豆地里野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稀疏。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晚上在月光下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道路狭窄,路边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在我的衣服上(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语文活动三:悟出情感 教师导学:

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教学参考】

明确:“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的意思。表明诗人要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生活。

【综合建模】

教师导学:

结合《归园田居》其他四首古诗,谈谈陶渊明的主要思想?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板书设计】

方法

整体把握悟诗情

生动形象绘诗境

炼字赏句品诗韵

【作业】

1、 背诵、默写诗歌。

2、自读《归去来兮辞》,体会陶渊明的思想。

《使至塞上》

【构建动场】

一、教学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走近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纪行诗。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bō)的河西副使崔希逸,但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二、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语文活动一:读出诗韵

(1)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教师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自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2)教师点个别学生朗读两首诗歌,并且由学生解说自己这样读的想法。 (3)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各读,教师做重点的指导,并适时范读。 (4)学生个别读。 (5)学生齐读。 语文活动二:绘诗境。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王维在“塞上”的所见所闻。教师导学: 明确:

我轻装简从出使边塞,来到居延以外的地方,慰问边疆的将士。就像飘飞的蓬草随风飘出了汉朝的边界,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走到萧关恰巧遇到侦察兵,说都护正在燕然山前线。语

文活动三: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使至塞上》诗中有什么样的画面?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活动四: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向黛玉学诗一节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同学们想想,能不能把“直”“圆”换成另外两个字,看看效果如何?

明确:

这句精于炼字,“直”字、“圆”字用得好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诗歌以烽烟之直、落日之圆突出大漠的辽阔无边、空旷荒凉。笔力苍劲,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用笔简洁却意蕴无穷,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综合建模】

教师导学:请大家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

明确:

就像飘飞的蓬草随风飘出了汉朝的边界,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板书设计】 直 圆 征蓬 归雁

方法

整体把握悟诗情

生动形象绘诗境

炼字赏句品诗韵

【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自读王维的其他古诗,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二篇:30《诗四首》教案

30 诗四首 教案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主备教师 李亚荣 授课人 李亚荣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感知

1、检查预习 注音 荒秽 荷锄归 道狭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三、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四、互助释疑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五、巩固拓展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自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

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

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

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小结: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崭新的面容、纯朴自然的诗风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

六、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预习《使至塞上》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一、交流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2、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 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巩固拓展

齐读背诵、默写 完成同步练习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两首诗 预习下《渡荆门送别》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一、交流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研读共品

1、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互助释疑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2、齐读背诵

四、巩固拓展

赏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首诗 预习下《登岳阳楼》要求:准确诵读、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登岳阳楼》陈与义 导入课文: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之交的大部分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记其事,本诗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一、交流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诗是一首

诗。全诗紧紧围绕“

”字展开。

2.欣赏: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

处着笔(二选一:A.大B.小),将

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

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

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帘旌不动夕阳迟”,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xǐyǐ湖山欲暮时。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三、互助释疑: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巩固拓展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比较这两首诗传达的诗人情感的异同

五、总结提高

1.师友互相讨论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再全班交流展示。 2.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记》四首 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 颈联: 写景(近) 尾联: 抒情(思乡)

登岳阳楼记

首联: 登临位置 (写景)

颌联:忆历史 思往事 感时世 心悲切(抒情)

颈联: 痛苦呐喊

尾联: 沦落天涯 国破家亡 教学反思

第三篇:30诗四首教案

30诗四首

课前活动: 学生自己读诗,查出不会读的字音,并根据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学习目标: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而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重难点:

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二、明确学习目标: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而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指导

(一)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3)求学生概述诗意。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第

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

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选两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

3、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4、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自学指导

(二)

1.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选择一首意境雄浑开阔的古曲作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1)教师提示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疏通诗句。 单车: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以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前行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

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

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过居延”即“出汉塞,进入胡地”之意。

(2)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明确: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觉得自己好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好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萧关逢侯骑”,进了萧关却没有遇见将官。“都护在燕然”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作战呢。总言之,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4.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1)学生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多媒体显示边塞奇丽风光,帮助学生想像。 选两位同学描述诗中的画面,其余同学点评。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3)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体会。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学生明确: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

(4)体验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沉吟品味,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圆”“直”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5.学生默写全诗。

自学指导

(三)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请一位同学介绍李白,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一二首。

教师补充: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节奏划分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可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问题如下: (1)找出诗中的写景句,通过想像诗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2)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这首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学生四人为一组,小组内讨论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说。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5).学生齐背《渡荆门送别》。

四、当堂训练:

1.学生齐背《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2.比较鉴赏。

明确:两首诗都写了自己出游的经历,都展示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写景技法高明,均有名句彪炳千秋,让世人时时吟诵。两诗景物描写皆融注诗情。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了诗人孤寂的心绪,《渡荆门送别》写出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写景灵动,情韵悠长,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流露了

五、课堂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反思: 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及初次远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朗读吟诵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壮美的西北边塞,雄奇瑰丽的长江中流一带,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读诗是一种极好的人生体验,让我们在高声吟诵中,悉心品味那丰厚的精神乳汁吧。

七、板书:

第四篇:30.诗四首doc

30.诗 四 首

教案整理:任军杰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二、作者简介(复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三仕三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三、朗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大意: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四、思考分析

1、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3、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点明了作者的志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五、归纳:

1、表现感情

表现了诗人愉快 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

2、反映的深刻思想

热爱田园生活,厌倦官场的龌龊,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而甘受田间劳作的艰辛。

3、特点:

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淡中富于情趣,意境醇美。

六、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其它四首。

七、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三、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四、自由朗读,限时背诵并检查背诵。

五、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本诗的对偶句,写景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你从诗中的语句看到了什么画面呢?具体说说。

3、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 “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4、你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写得好吗?为什么?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六.归纳思想内容:《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七.作业:默写全诗。

第五篇:《诗四首》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YW—11—8—030

《诗四首》导学案

编写人:张国清 审核人:王才宏 编写时间:2011-11-1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

1、朗读背诵并默写前两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重点】

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他对“和平、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之情我们在《桃花源记》中领略到。本诗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教学任务:《归田园居》和《使至塞上》

【自主学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 ) 荷.( )锄 草长.( ) 属.( )国 征蓬.( ) 候骑.( ) 汉塞.( ) 燕.( )然

2、 作家作品

①陶渊明,字 ,名 ,东晋时著名的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

②王维,字 , 代诗人,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 诗,北宋苏轼称他的诗“ , ”。

3、 熟读两首诗

【合作探究】

(一)读《归园田居》探究下列问题:

①你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几层意思?

②你认为“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③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读《使至塞上》,探究下列问题:

①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②你有首联中的“单”字读出了什么?

③你从“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读出了什么修辞方法?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④颈联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⑤读了全诗你认为作者所描之景如何与所处心情紧密结合起来的。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作 者 。

【当堂检测】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知识联接】

《渡荆门送别 》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王夫之《唐诗评选》说“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

【合作探究】

1、你认为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描绘的景色。 前句是写 (动、静)景,后句是写的 (动、静)景。写景中蕴藏着诗人 的心情。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 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 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知识联接】

《登岳阳楼 》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

【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 ,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 ”一“ ”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 ”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 (景象)。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 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3、颔联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 ”二字,便把诗人那 表现的淋漓尽致。

4、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 ”“ ”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 。抒发了 。

5、尾联中“ ”既指自然事物,又实喻社会现实,一语双关。“ ”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明示了胸中悲情涌动,悲如一江春水,以静景反衬生活转徙不安,景之静难平胸中激荡之悲情。

【当堂检测】:背诵这两首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四首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诗四首导学案06-20

诗四首复习导学案07-16

诗四首学案生用07-31

诗四首导学案范文06-01

诗四首导学案s范文06-06

《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04-10

诗四首范文05-23

30诗四首范文05-18

酬赠诗四首04-14

诗四首同步练习04-19

上一篇:初中经典记叙文下一篇:三全食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