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

2022-08-09

第一篇: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

《幼儿心理学》期末试题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 、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 )2.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 )3.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 )4.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 )5.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 )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 )7.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 ) 8.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 ) 9.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 )10.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 )11.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 )1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 )13.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 ) 14.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 )15.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 )16.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 )17.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 ) 18.“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 ) 19.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 )2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 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二、判断题 (10*2

共20分)

(

)1,幼儿心理学是阐明幼儿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

)2,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

)3,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

)4,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

)5,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7,对于幼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

)8,六七岁的儿童的脑重基本阶接近成人的脑重 (

)9,感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整体性的反映 (

)10,幼儿应以学习为重。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5分) 1,幼儿心理学 2,注意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

( 共20分 每题10分) 案例一:

一个14个月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时,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尽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 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2)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案例二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B 3.B 4.A 5.A 6.C 7.A 8.A 9.A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D 17.C 18.A 19.C 20.C

二、判断题

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错,8对,9错,10错

三、名词解释

1,幼儿心理学: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幼儿主要指3-

6、7岁的儿童。 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四,简答题:

1,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第二,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2,如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答:第一,重视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

第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第三,给幼儿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第四,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幼儿眼、耳、鼻、口、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认识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1) 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答案:此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特点是表达不够明确,语音不够清晰,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

(2)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案: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儿童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 案例二:

答案: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幼儿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第二篇:心理学概论(北大)历年期末试题

09秋

三、名词解释(6选5)

1、错觉

2、混淆变量

3、行为塑造

4、短时记忆

5、代表性启发

6、知觉常性

四、简答题(大致,3选2)

1、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并说明其启示。

2、试从学习理论解释大学同学关系融洽或者紧张的原因,并说明如何处理同学关系。

3、结合心理学的理论说明如何改善记忆效果,并举例说明。

五、论述题(2选1)

1、人在问题解决、判断、决策等认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2、什么是应激(压力)?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谈谈应该如何应对压力。

10秋

名词解释5*4(六选五)

思维,期望效价理论,启动效应,问题解决,双盲研究,最后一个忘了... 简答(3选2)(10*2) 1.干扰理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2.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遗忘现象的?请解释说明。 论述(20分)

1. 什么是压力?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概念阐释应该如何应对压力。

2011年春

一 判断题(1*20)

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

效度是。。。(前半部分正确),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对总体而言,智力高低和收入水平高低无关

压力源可控制的程度越高,能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越低(大概是这样)

二 选择题(2*10)

假设某彩票还是神马抽奖的奖券平均1000张里有一张能中奖, 这种强化属于( )

可变间隔强化 固定比率强化 可变比率强化 还一个选项忘了= = 这题有点纠结 下列哪种属于无意识现象( )

出汗 白日梦 = =另外两个选项又被我忘了

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 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

: 效度是。。。(前半部分正确),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 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 对总体而言,智力高低和收入水平高低无关

: 压力源可控制的程度越高,能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越低(大概是这样) : 二 选择题(2*10)

: 认知主义认为辨认特殊花纹的过程是? : a.回忆 b. c.提取 d.编码

认知主义认为辨认特殊花纹的过程是? a.回忆 b. c.提取 d.编码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时间越长,成绩越低,这是 a.相关研究 b.因果研究 c. d.

在楼上看大人,但你并不觉的他们是小孩,这是 a.大小常性 b.形状常性 c.颜色常性 d.

三 名词解释(5*4)六选五

错觉 系列位置效应 行为塑造 情绪 混淆变量 还有一个忘了

四 简答题(2*10)三选二

1.根据各个心理学学派关于动力的理论,解释人为什么要谈恋爱 2.你更倾向智慧还是道德,从信度和效度方面解释 3.依据学习理论,提出如何戒除网瘾的建议

五 论述题(1*20)

胡锦涛的一段话,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保障表达权等权利,根

据《感知觉》、《动力》、《思维》三章的理论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2013春

一 判断题(20题,只记得一些)

人本主义强调不以意识为研究对象。(错)

心理学能描述人的行为,但不能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错)

听了山鹰社的报告以后,脑子里浮现出山峰和帐篷的样子,这属于创造性思维。(?)

思维定势只会阻碍问题解决。(错)

社会地位高的人往往比社会地位低的人主观幸福感强。(对)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够,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应该是对的?好不确定这题。。) 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上网越多,成绩越差。说明上网能使中学生成绩下降。(错) 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称为倒摄抑制。(对) 身边的人越多,人往往吃的就越多。(对)

喜怒哀乐在各民族中的表现和面部表情之类的都是相通的。(表现好像是不一样的?写J J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错了啊擦。。。) 智商很大程度上是可遗传的。(对)

部分报告法可用来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错) 记忆研究发现,干扰是遗忘的重要原因。(对) 效度是能够测量得到blablabla。。。(对)

在红色的墙上有一个灰色的正方形,看起来那个正方形是绿色的。这属于视觉后像。(应 该错?)

二 选择题(10题,也只记得一些。。)

舌尖效应是清楚地记得要回忆的内容来自(C)记忆,但是就是回忆不起来。 A 感觉 B 短时 C 长时 D ?

参观过长城以后,长城的样子能在脑海中保留一年,这属于(?) A 知觉 B 表象 C 思维 D ?

以下(A?)是一般能力

A 记忆力 B 色觉评价能力(好像是这个?) C 节奏感 D 曲调感

老师在改卷的时候不会因为字迹潦草而受影响,因为老师对答案有一个预判,根据这个预

判来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属于(B) A 自下而上判断 B 自上而下判断 C ? D ?

强化理论是由()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 答案是:斯金纳,班杜拉那个选项。

实验研究某a对某b的影响,其中b是(B)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混淆变量 D ?

感觉性与感觉阈限成(D?)关系。 A 常数 B 对数 C 正比 D 反比

小孩犯了错误,大人把他心爱的玩具拿走,这属于(D)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三 名词解释(六选五)

知觉恒常性 最小可觉差 系列位置效应 验证性偏见 潜伏学习 混淆变量

四 简答题(三选二)

1 什么是应激(压力)?请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谈谈怎样应对压力。

2 某公司以能力测试什么的为标准招收员工,请从信度和效度的方面分析。 3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人为什么会做梦?

五 论述题

材料说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

二、三线城市工作而不是前往一线城市工作。从

《感知觉》《动机》《学习》《思维》等角度分析其原因。

11秋

名词解释(6选5):双盲研究 问题解决 情绪 系列位置效应 知觉常性 ? 简答(3选2):

1、结合学习理论谈谈如何解决拖延问题?

2、动机什么的

3、结合所学谈谈人们思维中会出现的问题

论述:什么国家各种关于加强大学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投入,结合心理学知识谈谈为

什么大学生群体重要以及你认为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第三篇:《女性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公选课《女性心理学》期末考试

系别成绩

一、简答题:(本题20分)

1.***同学是一个非常爱时尚和漂亮的姑娘,她的观点就是:只要经济许可,她一定要买昂贵、漂亮的服装和化妆品装扮自己,喜欢跟风、追逐时尚。她认为,只要是时尚、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是美的。你认同她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作品分析题(本题40分)

影片作品观摩赏析(以下两道作品分析题,请你任选一题完成它)

(一) 青春期女孩在生理、认知和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女孩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联系影片《女孩梦三十》,阐述教师或家长如何根据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正确引导与心理教育。

(二)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秉承并发扬了原作的主旨和风格,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影片中涉及人物有陈家的四位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卓云,三 太太梅珊,四太太颂莲,还有丫鬟雁儿。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女性,并对她们的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阐述现代女性如何实现自尊自爱和自强自立?

三、阐述题:(本题40分)

1、请你联系“华人世界----刘央”,以刘央的故事为例,谈谈新时期的女性如何处理好事业、职业发展与爱情、家庭的关系,成为一名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知识女性?

说明:

1. 纸质版和电子版的试卷,纸质版周四晚上必须在8点之前到教室上交.

2.试卷的字数在1000~3000。力求观点突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语言流畅。

第四篇: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3.幼儿的记忆以( )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4.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5.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o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8.在( )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9.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0.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 )。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 ) 12.6、7岁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 )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14.一般来说儿童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 √ ) 15.儿童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靠后天的自然成长。( × ) 16.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集中、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 ) 17.一般认为8、9个月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认识的。(× ) 18.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 ) 19.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 ) 20.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智力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尺度。( √ ) 21.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 ) 22.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 ) 2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 ) 24.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为强烈和持久。( √ ) 25.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 ) 26.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 27.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说:“别哭了,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就不会哭得更厉害。(× ) 28.婴儿对乐音的感受能力也发生得比较早,到6个月,婴儿已开始在听音乐时伴有强烈的身体运动。(√) 29.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定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可以因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产生道德感。( √ ) 30.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31.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

答:(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

(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3)儿童的情绪状态;

(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

32.简述大班学生的特点。

答:(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33.简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1)亲子关系;

(2)同伴关系;

(3)性别角色;

(4)亲社会行为;

(5)攻击性行为。

四、论述题(16分) 34.试述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答:学前儿童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注意的稳定性较差。(4分) (1)原因分析。(6分) ①无关刺激过多;

②疲劳;

③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2)预防措施。(6分) ①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③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五、分析题(20分) 35.小明今年3岁,在小班中个子较矮,但他力气很大。他经常突然跑过去把别的小朋友推倒在地,有时有意去拧其他小朋友的脸,有时也会因为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小明的这种行为让其他小朋友都不敢和他玩,不仅影响了日常管理,也影响了他的正常人际交往。

请对小明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

答:一、指出是攻击性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4分) 小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或语言的攻击。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完全,且模仿力极强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

二、影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8分) (1)大众传媒 小班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但是模仿能力很强。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动画片中的打斗动作等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 在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里,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攻击性行为;

不当的家庭教育,也容易让小班幼儿养成了这种攻击性行为的习惯。

(3)遗传因素 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的神经活动类型,多受父母遗传影响。

(4)个体成长的阶段性因素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虽快,但多数语句表达不够清楚,很多的时候是用动作来代替的,所以有些孩子会无意识的出现攻击性行为;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好奇心强,往往在 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3-4岁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能较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育矫正措施。(8分) (1)幼儿园要创设宽松的环境 幼儿园要为小班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室内外活动空间要大,避免小班幼儿因身体的碰触而引起攻性行为。其次为小班幼儿提供玩具,活动材料要与中大班有所不同,小班幼儿相同数量的玩具,材料一定要充足,而中大班则以多种不同玩具,材料为主。另外还要注意在为小班幼儿提供玩具时,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2)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 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行为,也是消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好办法。

(3)提高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当小班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理解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其次教师可通过移情训练来教给幼儿体会他人的情感。通过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有所减少。

(4)进行适当冷处理 当小班幼儿出现过多的攻击性行为时,要采取冷处理地方法,不要强化他们的这种过激情绪,如果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不到任何强化,对减少幼儿的攻击行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5)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 幼儿园和家长在教师孩子方面也要积极沟通,保持一致性的观点,双方要积极配合随时交换信息,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通过双方的配合就能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越来越少。

第五篇: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2.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3.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5.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 )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 他们缺乏( )。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8.下列(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9.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0.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 )。

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 ) 12.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 ) 13.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 ) 14.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15.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 ) 16.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 ) 1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 ) 1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 × ) 19.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 ) 20.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 21.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 ) 22.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 ) 2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 ) 24.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 ) 25.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 ) 26.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快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听到了好听的音乐。( × ) 27.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 ) 28.0-2岁的儿童对美术的欣赏是纯表面和直觉的。( √ ) 29.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对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评价作品的两个标准。( √ ) 30.消极强化就是惩罚。(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3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32.试述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

答:(1)视觉复述策略;

(2)特征定位策略;

(3)复述策略;

(4)组织性策略;

(5)提取策略。

3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2分) (2)认知因素;

(2分) (3)移情;

(2分) (4)强化。(2分) 四、论述题(16分) 34.试述依恋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答:依恋行为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回避型、焦虑反抗型和紊乱型。(4分) 以下每项3分 (1)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

(2)焦虑回避型 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

(3)焦虑反抗型 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

(4)紊乱型:这类婴儿在陌生人情境中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对分离后的重逢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这也是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五、分析题(20分) 35.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畦”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答: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4分) 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 (分析6分):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建议6分)

上一篇:感染科工作计划精选下一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