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2022-11-25

第一篇: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

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改革主要方向之一。鉴于浙江省及周边市、县已基本上开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实际,如何将我市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会计核算中心面临着的新课题。

龙泉市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财政部门的重要窗口,是连接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纽带,目前纳入中心核算的预算单位有155个,建立核算帐套203个,年审核支出资金达80253万元,会计核算中心在账户体系设置、支付管理、核算方式等都能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方式相衔接,所以在这项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就本市如何利用现有会计集中核算成果,实现集中支付与集中核算制度的有机结合,实行财政零余额和单位零余额支付,实现财政资金的实时清算,达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两者如何平稳过渡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我市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践

(一)设立机构,规范工作职能。将会计核算中心更名为国库支付中心,改进会计集中核算运行模式,逐步将代理记帐等业务性工作回归预算单位,使预算单位的会计主体与法律责任主体重新归位,使会计核算中心从具体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承担起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职能,负责记录指标账、银行账等,办理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业务,集中精力抓好审核与监管,形成以动态监控、督查、整改为主体的财政预算执行机构。科学调整会计核算中心的内设岗位,原中心的核算会计、审核会计、资金会计等岗位职能作适当调整,设国库集中资金管理、审核支付和资金会计等岗位职能,工作重点放在集中支付上。将会计核算中心改造成一个集会计监督、资金支付与结算、数据分析与预算执行为一体的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使其向财政集中支付转化。

(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资金运行。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发展要求,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基础是单一账户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制向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首先就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利用现有会计核算中心的基本账户,增设加国库单一账户,保持账户体系的稳定性。

1、取消各类资金专户,设立国库单一账户。在国库支付中心的代理银行设立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外资金支付专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等,实行资金实拨制,与国库实时清算。

2、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分账户,办理预算单位财政拨款印鉴预留和变更手续,由核算中心按预算单位进行分户核算,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及财政授权支付,实行零余额管理,及时与财政零余额户或预算外资金支付户清算。

3、增设会计科目,加强会计核算。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预算单位仍按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国库支付中心根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 财政应返还额度”总账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用于核算反映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用款额度,按资金性质(预算内、外)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设置明细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用以核算反映结转下年使用的用款额度,按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设置明细科目。本科目借方,登记用款计划所确定的用款额度;本科目贷方,登记用款额度使用数;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使用的用款额度。

(三)执行用款计划制度。依据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控制、调整预算单位用款额度。根据预算单位用款额度,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并按月向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报送经国库科签章的《财政直接支付汇总清单额度通知单》,向代理银行发送经国库科签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定期与国库科总预算会计、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对帐;及时编报日、月报表。国库支付中心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国库科和预算单位核对账务。与国库科核对按预算单位分“类”、“款”、“项”的预算内支出数,对账单由国库支付中心提供,内容主要包括分“类”、“款”、“项”的预算内支出的当月发生数和当年累计发生数。与预算单位的对账内容为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分科目的支出数,包括用款额度的下达数、支用数和余额数。国库支付中心按照代理银行报送的财政支出日、月报表,生成财政支出日、月报表报送国库科。向国库科、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预算单位及时提供财政资金支付信息。

(四)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步伐,确保资金结算渠道畅通。做好预算单位的基础数据和人员业务操作及权限的管理维护。抓紧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操作系统,是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先决条件,“瓶颈”不打通,财政国库集中收付难以运行。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众多的单位,复杂的手续,频繁的结算,加之还有许多需要传递共享的信息资源,将形成庞大的“信息流”,如果信息“管道”不畅,资金的缴入、划拨、清算诸环节将会严重受阻,无疑会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因此,要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通过建立覆盖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征收机关和代理银行的财政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实现所有的预算、控制、收缴、支付、结算、核算、查询、统计、分析和监控功能网络化,数据信息共享。并做好计算机软件的业务操作培训,完成基础数据录入工作。

(五)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内外监督和控制。及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运行程序。会计集中核算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不仅涉及到财政内部各职能机构,而且涉及到所有预算单位和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所以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内外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内外部控制和监督。

明确由会计核算中心承担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职能,具体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利用现有操作平台和信息网络,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和会计核算信息的共享。根据管理需要,逐步制定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拨付办法、银行支付清算办法、工资统一发放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资金拨付办法、零星支出管理办法、支付中心会计核算办法、支付中心职责、集中支付基本流程、预算会计核算补充完善办法等,规范各方面运作程序,使改革总体推进顺利实施。

(六)大力实施预算编制改革,规范预算监管。改变由单一的对“资金总量控制”为“对资金总量控制和对预算指标控制”。实行预算指标控制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核机制”,是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根本差异。会计集中核算实行的对单位的资金的总量控制,只要单位的支出凭证符合规定,账上有钱,核算中心就理应办理资金的划拨业务,及时快捷的为单位报账。但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国库支付中心不仅担负着对单位资金总量的控制,而且更重要的是按照年初部门预算的计划对单位的各项预算指标实施控制和监督,并进行明细核算,防止挤占、挪用和无预算拨款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实行资金总量控制与预算指标控制。预算单位应当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认真测算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逐步减少预算指标的调整,减少人为因素,杜绝年底要求追加预算指标的现象,增强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财政部门确定的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支出范围,分预算内、外资金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办理各项财政资金的支付,加强资金管理,。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准的用款额度进行资金清算。

二、目前我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的问题。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已经近十年,部分预算单位不设立会计岗位,原有财务人员或转岗或身兼数职,不少单位的财务主办由非财务专业人员担任,个别单位甚至由没有任何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的驾驶员来兼任,单位现任财务人员素质的降低,增加了会计职能回归的难度。由于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各部门、单位要重新培训会计人员,使其掌握会计知识,懂得电算化操作,要掌握这些会计专业知识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财务人员素质的降低难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影响改革的推进。

(二)预算单位、财政部门、银行尚未联网,可供借鉴使用的省级财政支付软件不成熟。会计核算中心现有的软件是“新中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就不能与省厅的“金财工程”软件对接,更换软件工作量极大。

(三)指标管理压力增大,指标调整增多。由于预算编制还存在不够细化等现实问题,时常需要指标、用款计划调整。

三、我市从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平稳过渡的步骤和措施。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会计核算中心要按照上级分步实施的思路,结合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整体设计改革方案,合理规划,先试点,边试边改,后推广,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改革,运行平稳,逐步实现“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目标。建议我市改革的实施分三个阶段:改革试点阶段:按照“自愿优先、分批转换”的原则,选择财务基础好、业务能力强、业务量不太大的预算单位,财政信息中心安装统一财务软件,统一服务器,预算单位通过与财政信息中心联网进行自主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将原来由会计核算中心承担的会计核算业务退回各预算单位, 将单一账户体系的支撑点转移到国库,并通过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外资金垫支的形式, 实现预算内资金库外存放为零。总结完善阶段: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单位和资金范围,总结经验,优化和完善改革方案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办法。全面实施阶段:所有财政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衔接过渡,国库集中收付的框架基本确立。

(二)会计核算中心十年来取得的成效、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丰富软硬件资源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了人力、物力与技术保证,规范的运行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账户管理体系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会计核算中心集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机构运行已相当稳定,已具备承担起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的大部分功能。所以应在现有的会计集中核算的平台上,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融合为一体的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实现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推进我市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发展。

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切实做好对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及本系统进行业务培训,保证相关业务人员在改革实施前都能够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财政信息中心要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通过建立覆盖财政部门、人民银行、预算单位、征收机关和代理银行的财政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实现所有的预算、控制、收缴、支付、结算、核算、查询、统计、分析和监控功能网络化,加强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信息共享率。目前可以将有条件的单位分配用户和口令,初步实现“联网远程报账,网络自主核算,中心集中支付”模式,通过市政府信息网和电信VPN网络技术,实现所有预算单位联网远程报账,完成与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

财政部门严格按批准的用款额度进行资金清算,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完成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分月用款计划管理、支付管理、采购订单管理、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分析等。 国库支付中心要指导预算单位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认真测算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实现用款计划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并严格办理各项财政资金的支付,加强资金管理,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篇:从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支付

康玉科

2001-09-27 11:21:2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直接从单一账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有利于库款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强化财政预算执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步伐;有利于防止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有利于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我国部分地方搞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各部门会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创造了条件。

在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总的要求是:会计核算中心设立资金部,统一开设一个单一账户,给各预算单位新开设零余额账户。其具体程序和做法是:预算单位每月向财政部门对口业务处填报下月“预算经费请拨单”,各业务处审核后送国库处。国库处审定后,将请拨单其中一联送会计中心。会计中心资金部据以登记单位月度用款计划,并及时向核算部提供各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结余情况,由核算部在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结余数以内审核并办理预算单位支付申请,不得超计划办理支出;会计中心资金部根据当月各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总额和单一账户实际支出进度,本着既节约国库资金占用,又满足各部门计划内用款的原则,及时向国库处提出单一账户用款申请,国库处批准后直接将资金拨入会计中心单一账户;预算单位发生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内资金支出或向下属单位拨付经费时,将有关凭证送会计中心核算部,核算部按规定进行审核后,在其月度用款计划以内同时填开零余额账户支付凭证和单一账户向零余额账户预算拨款凭证,一并送银行进行资金划转和支款。上述业务办理完毕后,单位账户余额仍为“零”。

实行这种办法后,变过去国库向预算单位的多户头拨款为向单一账户一个户头拨款;变过去按用款计划每月一次拨款为在用款计划指标内按支出进度拨款;变过去预算单位按银行

存款数掌握支出为按财政部门核定用款计划指标控制支出;变过去预算单位存款账户月初一次拨入、月内均衡支用、账户始终有存款余额为会计核算中心单一账户有存款余额(以满足各预算单位核定计划内支出为前提),预算单位随用随拨、账户每日存款余额为零。这种支付方式的改变,使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有效结合,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能够更有效的防止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和铺张浪费,更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在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只是改变了国库资金的拨付方式,并不影响预算单位的预算下达、资金分配和使用,单位对资金的管理权、使用权和分配权均不改变,而且具有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优势突出的特点。

第三篇: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办法

**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

暂行办法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和《**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对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根据县国库支付中心每日报来的按部门汇总的《预算支出结算清单》,与人行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列报预算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对财政授权支付的资金,根据各代理银行汇总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授权支付数,与人行汇总划款凭证及支付中心按部门汇总的“预算支出结算清单”核对无误后,列报预算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对经财政核准的单位预算结余资金,分上、下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资金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如下:

1、当年年终,根据经财政核准的“预算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时,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2、下单位实际支用后冲减挂账,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贷:国库存款

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

(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延伸,其会计核算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执行。根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核算的特点,需要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资产类和负债类分别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编号103)”、“已结报支出(科目编号213)”会计总账科目,并设立预算支出明细账。预算支出明细账应当按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分预算单位记载。

“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用于核算国库支付中心在代理银行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的款项。本科目贷方登记国库支付中心当天发生直接支付金额;借方登记当天国库单一账户存款划入冲销金额;当日资金结算后本科目余额为零。

“己结报支出”科目用于核算财政国库资金己结清的支出

-1-

金额,本科目贷方登记当日与国库单一账户结清的支出数额;借方登记年终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的冲转数;当天业务结束后,本科目余额应等于一般预算支出与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年终转账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科目。

(二)国库支付中心为预算单位直接支付款项时,根据银行支付凭证回执联,按部门列报预算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三)国库支付中心每日将按部门汇总的“预算支出结算清单”与人行国库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送总预算会计结算资金,会计分录为: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四)国库支付中心对于授权支付的款项,根据代理银行报来的“财政授权支出日报表”,与人行国库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列报支出,并登记预算单位支出明细账,会计分录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单位零余额账户额度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五)国库支付中心对年终财政核准的单位预算结余资金,

-2-

分上下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资金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1、对直接支付资金的账务处理如下:

(1)当年年终,根据财政核准的《预算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同时视同支付凭证清算,将已结报支出挂账,会计分录分别为: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借: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2)下单位实际支用后,根据银行支付凭证回执联冲减挂账,并将“预算支出结算清单”与人行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进行清算,会计分录分别为: 借: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2、对授权支付资金的账务处理如下:

(1)当年年终,根据财政核准的《预算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同时视同支付凭证清算,将已结报支出挂账,会计分录分别为:

-3-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借: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贷: 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2)下单位实际支用后,根据代理银行报来的“财政授权支出日报表”,与人行国库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冲减挂账,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贷: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单位

(六)年终,国库支付中心将预算支出与有关方面核对一致后转账时,会计分录为: 借:已结报支出

贷: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七)国库支付中心对财政批准下达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用款额度,不作正式会计分录,但需要备查登记。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一) 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国库支付中心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其他原始凭证分别记账。

事业单位:

-4-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等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如果财政直接支出部分的支出构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 科目。

(二)对财政下达的授权支付额度,预算单位分别根据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并在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总账科目进行核算。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三)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支取使用时,会计分录为:

-5-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和支用时,会计分录分别为:

事业单位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支用现金时: 借:事业支出等

贷:现金

行政单位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支用现金时: 借:经费支出等

贷:现金

-6-

(五) 年终,预算单位将零余额账户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时,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注销凭证,作如下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六)对财政核准的预算单位年终结余,预算单位根据核定的“预算单位年终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等相关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1、结转预算结余时,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结余的账务处理相同:

事业单位: 借:其他应收款—结转预算结余资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

行政单位: 借: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资金

贷:拨入经费

-7-

2、下直接恢复预算结余时,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结余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1)直接支付结余资金的恢复,不进行账务处理; (2)授权支付结余资金恢复时,预算单位将挂账转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务处理如下: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其他应收款—结转预算结余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

3、预算单位实际支用预算结余资金时,对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结余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1)实际支用直接支付结余资金时,冲减挂账,账务处理如下: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等

贷:其他应收款—结转预算结余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等

-8-

贷:暂付款—结转预算结余

(2)实际支用授权支付结余时,会计核算不变。 (七)年终决算仍由各预算单位负责编制、并逐级汇总,由主管部门上报县财政局。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在汇总资产负债表时,仍要将上下级之间的对应科目数字进行冲销处理,根据年终结账前的会计报表编制。

四、对账

财政局国库股、国库支付中心、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全面的对账制度,在认真处理各项账务的基础上,加强对账工作,定期、及时地与有关部门和单位核对账务。

(一)财政局国库股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人行国库股和国库支付中心核对账务。

1、与人行国库股核对月末存款余额,对账内容为“国库单一账户”结存数、支出数,对账单由人行国库股提供。

2、与国库支付中心核对预算支出按部门的支出数,对账单由国库支付中心提供。

(二)国库支付中心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分别与财政局国库股、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核对账务。

1、与财政局国库股对账,对账内容主要包括:按部门的财

-9-

政支出的当月发生数和当年累计发生数,对账单由国库支付中心提供。

2、与代理银行对账,对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零余额账户”当月按部门的财政直接支付数;同时核对各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用数”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结余数”,对账单由代理银行提供。

3、与预算单位对账,对账内容为按预算单位及所属各级预算单位汇总的预算支出总数,其中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数、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数、支用数、余额数,对账单由国库支付中心提供。

4、每月10日前,预算单位汇总所属各级预算单位上月“单位零余额账户”支出情况以及提取现金的实际支出数,报国库支付中心,并将已提取未支用的现金数额单独反映。

(三)预算单位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就其“零余额账户”与代理银行核对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对账单由代理银行提供。经双方签证后的对账单由预算单位随同月份会计报表逐级上报。每日终了,预算单位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

(四)年终,财政局和预算单位预留10天的整理期,用于处

-10-

理未达账项、核定预算结余资金等事宜。在整理期结束后,财政国库股、国库支付中心、预算单位之间、上下级预算单位之间的各有关账务必须完全一致。

五、执行

(一)本办法适用于**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引起的资金支付管理方式改变和资金流转流程改变而相应改变的会计核算方法,支付管理和资金流转未改变的,仍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财政专户资金的会计核算,仍按现行办法执行。

(二)本办法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三)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11-

第四篇: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

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国家财政支出改革的重点。一段时期以来,不少地方特别是县级地区实施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主要形式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不要转型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论述。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关系

(一)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相同点

1、均要成立中心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各种财政性资金,集中办理预算单位的支付和收入等具体申请业务。 通过形成单一账户,把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2、均要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号。按照财政一本账、预算单位作为分账户的管理模式,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3、出发点都是为了将单位各项资金直接置于财政监控之下,要求严格按照预算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通过集中受理预算单位的支付申请,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后,支付给收款人,做到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

4、均以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收付为前提,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能够集中管理财政资金,将沉淀在预算单位的资金集中到财政部门,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运作,保障了预算单位人员和日常公用支出及其他资金管理,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不同点

1、改革对象不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属于政府会计领域改革,改革的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属于政府预算领域的改革,改革的对象是预算执行方式。

2、执行制度不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为预算单位的收支业务进行统一记账处理,并依据集中核算单位性质的不同,分别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单位不再需要进行财务核算,财务核算交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处理,预算单位只需要保留1名或2名报账员即可,所有的核算业务和原始财务会计材料都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保存。国库集中收付制核算的主体是财政国库执行机构,这个机构行使部分财政职能,履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部分职责,执行的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资金的支出控制和业务流程管理上,更加规范和严格。

3、管理范围不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包含了对预算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的统一核算管理和集中收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现阶段只对预算单位预算内外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4、管理机制不同。会计集中核算把单位会计、出纳都设在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行使核算和监督职能。通过财政职能部门对预算的管理和执行的监督,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相分离,形成支出的决定与支出的执行分离,并相互形成监督和制约。国库集中收付是把会计设在单位,出纳设在收付中心, 通过财政内部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财政资金,造成会计、出纳分离并相互监督和制约。

5、账户设置不同。会计核算中心在核算中心设立基本账户,用于办理所有核算单位收、支结算,财政资金从国库流出后,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以核算中心为“蓄水池”进行再次控制。而国库集中收付实行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预算内在未最终支付前,余额反映在国库,以国库为“闸口”进行最终控制。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历史必然性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

1、不利于会计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大都采用各预算单位只设一个报账员的方式,报账

员要承担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编制和年终会计报表的编报等工作。但预算单位负责人对报账员去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不再支持,使报账员享受不到会计人员应有的待遇,其工作积极性自然不会得到充分发挥。

2、不利于充分调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积极性。实行会计核算制,只是对预算单位的记账、算账、报账等部分工作进行了“集中”,其他的会计工作,如固定资产、经济统计、材料等业务和社会保障、经济统计、固定资产管理等, 还得由预算单位会计“分散”管理。这样会使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财务管理弱化,加剧了固定资产流失。

3、不利于及时有效监督。按照“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机制,预算单位在用款前,要向“会计核算中心”开具付款通知。从理论上讲, “会计核算中心”在此就可以对其用途是否合理合法等进行监督,而事实上,“会计核算中心”根本不可能全面清楚地掌握每一个预算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和经费开支情况,因而监督往往是通过对单据的审查来完成的。这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滞后的事后监督,远不如原来各预算单位本身的会计监督来得及时、有效。

4、不利于落实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法》明确规定预算单位负责人是本预算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预算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改变了预算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5、增加了财政部门压力。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承担一个地方几十家,甚至几百个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包括出具会计报表、凭证整理、档案管理等工作,部分预算单位认为资金、财务等财务管理基本被财政收走了,很多事都要求财政部门解决,财政部门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和矛盾。

6、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财政把很多资金直接拨到“会计核算中心”的账户上,并经常保持一定余额,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会计核算中心”账户滞留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财政资金,但脱离了国库部门的直接管理。如果现在的“会计核算中心”监管工作跟不上,腐败现象可能随之滋生。

(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贯穿于公共财政管理全过程,通过控制财政资金按规范流入和流出各个公共机构的过程来控制预算执行过程,是预算执行根本性制度。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的收缴和拨付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2、促进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及支付方式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要求合理界定征收机关、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中央银行国库及代理银行的职能范围,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从财政部门内部看,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开,是一场自我革命;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收支账册,使预算执行更加规范透明。 从预算单位看,要加强财务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统一银行账户,按规定程序收缴和支付财政资金,使财务管理和单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这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库款调度更加灵活,资金支付更加及时,更加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同时,由于预算单位暂时不用的资金都保存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国库资金进行管理运作,提高我国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效降低财政筹资成本。

4、加强监督控制,防治腐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能从机制上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改变过去把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上由预算单位自行支付的做法。同时,财政监督的方式,也由过去的事后检查改变为事前审核、事中实时监控、事后

进行绩效评价为特征的全面监督。

5、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坚实基础。国库集中收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预算执行信息的细化程度、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都大大提高。这就为准确判断财政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现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必须逐步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变,真正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三、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面临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政府采购之间缺乏衔接。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虽然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与资金支出管理改革还不配套。一是各单位应当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编制预算。但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大量地存在着“各类预算基数加增长”的情况,不能反映预算资金支出管理改革后的资金运动情况。二是各单位的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这一方法提供了资金收支流量方面的信息,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因此要求各部门预算还要提供资产存量方面的信息。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的编制不规范、批复不及时、预算调整频繁等,对超预算或预算结余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客观上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二)缺乏资金支付风险防范制度安排。我国预算单位由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组成,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许多事业单位为其业务的发展而进行融资,行政单位也经常为本部门、本行业或某一项目进行担保,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一旦融资或担保项目失败,就需要以国库资金偿还,风险最终转移到国家,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三)集中核算的网络平台尚不成熟。国库集中支付的实现完全依赖于高效成熟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这一信息保障体系要求所有预算单位和预算责任人、财会人员全员参与,能够满足预算资金的全过程控制、财务审查、往来结账、报表汇总、多个单位的账目并行及资命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还未建成达到上述要求的信息平台,大部分刚开始实行集中会计核算,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控并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信息平台尚有相当差距。

(四)经费紧张。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必然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相关的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现状的制约。目前,大多县市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加上商业银行效益普遍不景气,因此,财政拿不出钱,银行不愿意再拿钱来支持这项改革。

(五)思想观念落后、贯彻落实乏力。从地方政府方面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求稳怕乱的心理。担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一刀切”下去会伤害本地目前来之不易的较好社会稳定大局。从而容易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上应付,草草收场,终无成效的结果。从部门和单位方面来说,国库集中支付严格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规范的科学管理原则,将是它们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从财政自身方面说,国库集中支付作为一项改革制度,目前,中央只是处在试点阶段,地方财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加上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核算转轨工作量大,难度很高,极有可能出现落实乏力的问题。

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思路 各地财政部门应当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要求,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线,加快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国库制度步伐。

(一)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改革措施

1、加快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单位,在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设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实现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的同时,本部门还要构建相关资产明细账户,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实物管理。鉴于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除财

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以收抵支,对这些单位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在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详细说明预算金额和支出标准,建议先将预算单位或部门支出按性质、用途如设备购置、会务、房屋修缮、车辆购置等项目分门别类地在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不再搞条块分割。其次根据有关的支出标准,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各项支出的具体内容,对经常性经费实行定员定额,对专项经费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分轻重缓急予以安排。

3、强化预算执行。按照国际惯例,部门预算的各项收支要严格按照标准编制,并经过财政部门审批。预算一经权力机关(如人代会)审议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预算单位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要从预算编制、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新的国库资金管理体制。大宗物资尽可能纳入政府采购体系,对于所形成的财政性结余资金,不再返回预算单位或结转下一使用,而是回拨国库,以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国库集中收付模式

目前财政集中支付模式大体归纳为三种:一是既代管单位资金,又代理单位账务的“集中核算型”。二是只代管单位资金,不代理单位账务,账务仍由单位会计处理的“集中支付型”,就是财政取消纳入集中支付范围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单位资金存储在财政国库,单位的各项支出通过直接或授权的形式由“财政支付中心”支付,会计账务仍由单位处理。三是只对工资、大型公用采购等资金进行集中支付的“专项支付型”。

第一种模式(集中核算型)弊端较多,不宜推广。可先采用 “专项支付型”,待条件成熟时,再向集中支付型过渡。县级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基本符合当地情况的模式。

(三)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完整

严格划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界限, 防止预算内资金向预算外转移,取缔非法收费项目以及巧立名目的各种摊派;建立在人民银行开立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专户制度,其资金使用和用款计划必须送财政部门统一审核,经国库部门办理核算,并监督使用; 对那些有特殊用途、管理上又比较严格的资金, 如社会保障金、养老统筹基金等,也必须经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门允许后,在指定的商业银行开设专户进行管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再逐步取消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开设的财政汇缴专户, 资金直接缴入财政专户。规范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程序,使用统

一、规范的执收票据,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监管机制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保证预算资金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

(四)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建立配套的网络信息平台 为了实现垂直化财务管理以及对预算资金管理实现“六统一”,应构建新型的财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是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一个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将各预算执行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部门、商业银行联系起来,满足资金预算、控制、异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等要求。真正实现政府一盘棋、财政一盘账、财务信息实时在线、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

(五)进一步做好国库会计基础工作,加快国库系统电子化和网络建设

财政国库会计工作是预算执行工作的核心, 也是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础。要结合机构改革,把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人员选配到国库会计工作岗位上来。通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管好资金记好账,搞好各项服务,不断提高财政国库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金 财工程”的推行,对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系统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从某种角度说,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代理银行专线网络基础上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是

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技术基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拓宽思路,转变观念,积极按照中央的国库改革方案,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强化管理,切实抓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科学、规范地做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努力开创财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思考

作者:任 芳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08期

上一篇:关键在于落实心得体会下一篇:国际学术会议筹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