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

2022-10-02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

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春风化雨润芳华 家校同心育英才

——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由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创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所开展的工作,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S中学实验学校根植于1910年创建的S中学、脱胎自1929年开办的F省S师范学校,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常抓家长学校建设的优良传统,并在多年的精耕细耘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011年9月我校获得教育部关工委授牌,成为首批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我们深感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但动力和干劲也更足了。在致力于开展创优活动的近两年实践探索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各级专家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我们还得到了B市关工委、B市教育局关工委、S市关工委的经常性指点和针对性帮助。我们把家校同心共育作为学校第三课堂主要阵地,着力开展实验基地创优工作,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有效途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第一、学校教育“顶层设计”支撑家长学校工作

近年来,我们秉承“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切实弘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校训,紧紧围绕“推进四个工程、激活四个课堂”的主线,努力实现“管理服务的楷模、教改探索的前沿、师德校风的表率、育人质量的标兵”的办学愿景,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教学质量B领先、办学特色省内有名的品牌学校。推进四个工程,就是推进以技为力的名师工程、以章为绳的规则工程、以景立魂的校园文化工程、以心为本的温情工程;激活四个课堂就是夯实以智育课程为根本的第一课堂、丰富以艺体课程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拓展以家长学校为阵地的第三课堂、开发以区校联动为平台的第四课堂。

第二、家长学校理念引领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我们家长学校确定的理念是“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我们家长学校的核心追求是“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三园同建指的是:家庭即学园――我们倡导家长要把家庭当成学校,家长要做教师一样的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命成长,更要对子女科学地哺育;学校即家园――我们要求教师要把学校当成家庭,教师要做父母一样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真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家校共建育人乐园――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在家庭有学校一样的同伴和快乐,在学校有家庭一样的亲情和温暖”。三教同步,就是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教指导三种不同教育协调发展的大教育观。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得到提高,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圆幸福梦。家校同心就是指家长和老师瞄准同一个准心――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同一个恒心――对学生德行教育的“反复”现象,要耐心引导,持之以恒;家长和老师要围绕同一个圆心――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第

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途径

1、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教育”格局

去年9月,我校家校同心圆服务网络建成,设学校领导机构1个、年级服务中心3个、班级服务站36个。与此同时召开了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成立大会。

在学校层面,设立家校同心圆领导机构,确立“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目标。着力建设好“三园”——家庭即学园,学校即家园,家校共建育人乐园。要求家长要做教师式的家长,科学引导子女的成长;要求教师要做家长式的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发展。

在年级层面,设置“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家长委员会成员任中心主任,年级主任担任秘书长,班主任担任辅导员,为家庭教育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有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定期举行家校共育磋商会、碰头会,并为指导家校同心圆服务站开展好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层面,组建“家校同心圆服务站”(也称第三课堂、家长课堂)。每个班由家长和教师共同推荐选出3—5名学生家长和1—2名教师代表组成,班主任担任服务站的秘书和辅导教师。家长课堂使用的教材以《父母课堂》为主体,教学的基本形式有“集中授课、个别指导、自主学习、多向互动”等,其中以家长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主要学习形式。

2、自主创办家长学校校本教材,搭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平台。 征集学生身边的家教故事,编印《家校同心圆》校刊,每年一期,经费由爱心企业赞助。第一期收到约3500篇并从中遴选出学校三个年级近200篇学生和家长的感悟文章。三个年级分别按照“感受成长”“感悟成长”“感恩成长”的逻辑顺序编辑。七年级篇展现了学生和家长学习《父母课堂》产生的变化,感受着由变化带来的成长;八年级篇展现了他们在学习中联系自家的实际,践行教育理念,交流教育故事和经验,共同感悟着成长;九年级篇展现了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际,他们家庭中亲子关系发生的变化,用传统的书信传送方式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与期待,子女对父母的敬仰和感恩,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办的《家校同心圆》校刊获得了教育部关工委创优办主任信毅的肯定和赞誉,今年3月他到我校调研创优工作时说“(校刊)里面的内容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和可操作性”。不久前,《家校同心圆》被教育部关工委翻印7000余册,推荐给F、广东、山东三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学校交流分享。另外这本校刊还得到了我们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F等相关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为创刊号题词。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家校快捷沟通。我们在继续用好校讯通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并用心经营家校互动QQ热线这一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状况,排解家长的育人困惑,引领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主动交流,信息反馈,优势互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辅助环境,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共育共建的新气象,实现家校和谐双赢。这也是我们开通家校互动QQ热线的初衷。从去年10月至今近8个月时间,参与QQ热线互动的家长已经超过2000人次,咨询内容涵盖学校的管理措施、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家庭教育的种种困惑等。

4、专业引领,提升家教。依托家长学校教材《父母课堂》和《家校同心圆》校刊,开展家校共育研讨。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去年至今,我们举行了以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年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8次,以家校同心圆服务站(班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150班次,吸引7000余人次参与活动。今年1月和5月,我们邀请到省社科院教育专家查有梁教授来校为家长、辅导员做家教专题培训。特聘F教育学院 教授为我校顾问,并为我校所有教师带来“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的专题讲座,以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梦”的方式,帮助广大家长圆科学教育子女梦,助推广大学生圆健康快乐成长梦。

5、互进互动,给力家教。我们开展家长进课堂和教师进家庭的“互进”活动。今年4月我们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活动,200多项办学成果完美展示,全部教学时段推荐课、生态课无限制开放,6场教学讲座深入人心,吸引包括本校和城区其他中小学在内的家长近1000人深入校园,深入课堂,深入教学全过程,零距离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家长进校观摩第二课堂成果展示、英语才艺周汇演、学生军训汇报表演等多项大型活动,强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学校教育并反哺家庭教育的热情。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以深入学生家庭为主,以电话访问为辅的多种形式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必访:困难学生家庭必访、学生出现问题必访、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必访。通过“两访”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程度,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态势,最终达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频共振的和谐效应。

第四、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效果

1、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更密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学校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仅上学期,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都如愿地获得了若干个第一名。)

2、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更理解更支持了,家校之间更和谐了,家庭和学校成为了整体,家长和老师成为了朋友,实现了和谐双赢的愿景。(列举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

3、家校同心共育,教育合力倍增,育人质量可持续发展。(列举上期末全市调研测试结果统计)

4、家校同心共育,践行了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发展的活力增强,社会的积极评价鼓舞着全校师生。去年我校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第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两点体会

首先、家长学校是指导家长科学高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平台。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搭建了一个起点更高、视野开阔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向外学到更多更好创新的做法和举措、向内更加理性、前瞻地谋划和实施我们连续性、多层域的实践探索。

其次、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做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撑,也是徒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是我们对家长学校的肤浅认识和不完善的一些做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有各位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我们S中学实验学校一定会更加珍惜各种资源,积极拓展以家校互动为阵地的第三课堂,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做到家校联系日常化、服务学生个性化和家教指导专业化,更好实现我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让学生满意,学校让家长满意,教育让社会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第二篇:VB0066小型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S 2

20世纪,随着全球的紧急的蓬勃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人员数量急剧增加,有关人员管理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系统以此为目标,能够初步的完成企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考勤信息、工作业绩、工资信息等方面的管理。本系统的开发顺应了现在单位制度的新要求,有利于推动单位人事信息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人事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实现过程中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接口、消息响应、数据库技术、可视化开发等现代软件编制技术,并在界面上参照WINDOWS的标准应用程序,使得系统能够跟WINDOWS达到最佳的兼容性,并且使用户也能够快速的熟悉本系统的使用。

本套软件使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通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原代码编辑,后期调试等阶段,力争使系统界面标准、统

一、友好、方便。

关键字:记录;数据库;人事信息;管理系统;VB;SQL

1

目录

1.系统设计·····································································5

1.1系统功能分析·······························································5 1.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6

2.数据库设计································································7

2.1 数据库需求分析···························································7 2.2 数据库概念结构的设计··················································8 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1

3.数据库结构的实现··················································13

3.1 创建系统用户表格user-Info············································13 3.2 创建员工基本信息表格manrecord··································13 3.3 创建员工考勤信息表格 chechin·······································14 3.4 创建员工工资评价信息表 manappraise·····························15 3.5 创建员工工资信息表pay················································15

4.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主窗体的创建··············16

4.1 创建工程项目------ Presonnel-MIS····································16 4.2 创建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主窗体································16 4.3创建主窗体的菜单…………………………………………………17 4.4 创建公用模块······························································17

5.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创建····································19

5.1 用户登录窗体的创建·····················································19 5.2 添加用户窗体的创建·····················································22 5.3 修改用户密码窗体的创建···············································25

6.员工基本信息模块的创建·····································26

6.1 添加员工基本作息························································26 6.2 修改员工基本信息窗体的创建的······································32 6.3 删除员工信息······························································37 6.4 查询员工信息窗体的创建···············································38

7.员工考勤管理模块的创建·····································41

7.1 添加员工考勤信息窗体的创建·········································41

2 7.2 修改考勤信息······························································46 7.3 查询考勤信息·······························································48

8.员工工作评价管理模块的创建·····························48

8.1添加员工工作评价信息窗体的创建·····································48 8.2员工考勤列表································································49 8.3查询工作评价信息······························································50

9.员工工资信息管理模块的创建·····························51

9.1添加员工工资信息窗体的创建···········································51 9.2修改员工工资信息··························································53 9.3 查询工资信息窗体的创建················································54

10.系统的实现·······························································54

3

的窗体

4

图5-1 用户登录窗体

图5-3 添加用户窗体

图5-5 修改密码窗体

Powered by 计算机毕业论文网http:// 提供 如果需要详细内容请与QQ:4991024联系

5 这

第三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市局的信息化考核要求,根据我校办学特点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平台上,以信息化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校的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加强我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使信息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条件,使学校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活动有效实施,成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贵青 常务副组长:余鹏云

副组长:刘利云

段生福

杨杰明 组员:各备课组长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实施方案、筹措经费,检查、评估、督促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并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研组,指导学校信息化工作。

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四、 加强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购置一批校园网的设备,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的网站初具规模,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和投影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常规化,从而能更好、更高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3.三支队伍建设管理: ①学校分管信息技术工作的负责人,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支持者;②学校网络管理员,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是教师和管理层之间的中介;③学校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是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的骨干力量。

(三)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辅导,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大部分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专题网站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

1.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4)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2.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1)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3.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创新的工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须有力到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祖传明(校长),副组长:祖伟峰(副校长),成员:王文华、高树欣、王文娟、程慧媛(信息技术教师)。

(二)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年度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三)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保障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子阅览室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分权限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重点工作

(一)软硬件建设

在我校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在硬件方面,按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装备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通过“市场购买、网上下载、广泛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快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把校园网打造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根据“培训先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所有中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能在县、市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同时通过培训,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部分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以此来带动一大批教师。通过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来推动学生的信息化进程,使我校真正成为综合实践课为主的规范化学校。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软硬件建设,装备中心机房等相关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更换部分电脑,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电子音像资料库,重视软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步伐。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和制高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投入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分层要求,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培训。

3、增加投入。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占学校基础投资的比例要提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设备的投入和更新。

4、机制激励。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

第四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落实商州区教体局关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为两翼,驱动我校实现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建设

长: 张思喜

长 副组长: 鲍振华

副校长

员: 周忠安

教务主任

陈师斌

总务主任

教务主任

王道全

计算机教师

三、总体目标

使我校所有班级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我校各班均衡发展;培养适龄生平等、快捷、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到2016年,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迈进全区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到2016年底,完成四项建设。一是我校按规定标准配备计算机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二是我校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满足日常备课需求;三我校为每名教师提供电脑,为教师研修和日常备课提供方便;四是到2016年我校建成自己独立的网站和数字化校园。

3、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把我校建设成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并发挥在全镇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我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4、加快“人人通”平台的管理和使用,提升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校在制订实施方案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校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步实施。

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区”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14年秋季开学起,到2016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2014年12月至2014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为我校教师配备电脑,组件电子备课室,申请、验证人人通使用平台。

2015年秋季开学至2016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我校实现班班通教学,使得教师授课方式得以转变,课堂信息化程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2016年秋季开学至2017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我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学生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我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指导各科教师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鼓励各班开发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到校教育资源中心。通过镇、区、市、省、全国的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中小学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我校课程开不齐和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

具体措施:

1、我校抓紧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指派至少一名以上的专(兼)职管理员,通过购买、收集整理有关素材(文档、视频等)自主研发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的建设;不断充实、维护学科教学资源库,使我校的教学资源库每学期增加新资源量,为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资源支持。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学校教导处,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审核,把优质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教师课件上传率不得低于课时总数的80%,课件上传率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学校定期组织评比活动。

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我们要利用好太和县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上一篇:银行保险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医生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