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管理结构论文

2022-07-03

摘要:金融控股集团是发达经济体主流的金融公司结构,在金融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金融领域逐步放开的情况下,也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控股管理结构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融控股管理结构论文 篇1:

关于地方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探讨

[摘要]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当地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国有发展现状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国有金融资产的分布特点,认为深圳应从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聚集力、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等方面考虑,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思路是:市政府牵头设立,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框架,借鉴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经验,多渠道夯实资本金,打造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平台。

[关键词]深圳 国有金融控股集团 现状 意义 思路

[文献标识码]A

一、地方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现状

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股东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集团公司。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金融控股集团成为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国内金融控股集团飞速发展,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集团已初具规模,同时,不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并将建设金融控股集团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地方政府争相打造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中,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作为地方金融国资组织形式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背景下,地方政府整合当地金融资源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不少省市都已完成金融国资规划布局,并组建起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使之成为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业的主力军。如上海利用上海国际集团有效整合银行、信托、证券、基金、资产管理、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市属金融资产,并通过股权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今上海金融国资总量过千亿,所属机构总资产逾2.5万亿。同時,上海还于2009年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重点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上海金融国资未来发展战略。天津于2008年成立了专职国有金融股权运作的泰达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通过持续推进渤海银行、渤海保险、渤海证券、北方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的整合,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另外,一些金融业相对不发达的省市也在积极利用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资产集约化经营。如重庆市属金融控股公司经过几年的运作,资本金实现翻番,管理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

二、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作用

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国际潮流。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作为地方金融国资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背景下,地方政府整合当地金融资源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在经营范围、资源整合、资本管理、风险控制和配置效率等方面,能够发挥其他单一金融主体无可比拟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根据科斯理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以企业代替市场,将市场交易活动内化到组织内部进行,通过管理权力对资源有目的地进行配置协调,减少了交易成本。地方性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小、服务范围较窄、客户数量不大,地方政府通过化零为整、集中有限的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使原本分离的各个金融子公司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决策、统一调配,有效解决了地方金融机构各自为政、资源浪费、运营效率低的问题。

其次,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一方面,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互相利用渠道,交叉销售不同的金融产品(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同一个顾客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巩固地方金融机构在本地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增强地方政府在主导区域金融发展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更了解本地客户,能以更低的成本共享网络信息平台、技术支持平台、客户服务平台等本地资源,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再次,有利于促进业务创新。在金融控股集团指导下,特定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间的竞争态势,将完成由成本节约型向业务创新型的转变,有利于各子公司通过产品、服务的创新,在各自领域充分挖掘客户。在控股集团模式下,各种业务和产品创新合作成本将更低、更加市场化,透明度更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对新产品的需求,提升本地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最后,有利于推进当地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优良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充足的金融人才资源条件,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可以起到促使这些条件成熟的催化作用。一方面,较单个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增强了金融机构风险承受能力,有利于承担和化解区域内的金融风险,提高了地方金融机构在客户中的信誉度,从根本上改善了区域金融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充分体现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强烈的国际化、规范化和前瞻性意识,有助于提升该地区金融中心的形象,更好地吸引外地高素质金融人才。

三、深圳市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现实意义

与其他省市相比,深圳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建设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深圳在推进国有资产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的过程中,将金融业列入一般竞争性领域,对金融国资采取了以放为主、自动退出的较为保守的操作策略,主动让出深发展、国信证券、深国投等优质金融机构的控制权,对陷入困境的本地金融机构(如南方证券)也未予积极救助。虽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国资风险、维护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但长远看,深圳失去了低成本完成金融国资布局、做大做强本地金融业的最佳时机。据初步统计,目前,深圳市属国资持有不足20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包括中国平安、国信证券、深国投、博时基金等),这些股权分散在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股”)以及市国资局直管的创新投、深能源、深圳机场等多家企业手中。深圳市属国资除是国信证券第一大股东外,对绝大多数公司仅为少量参股或间接持股,总体规模不足500亿元,在深圳国有资产中占比不足两成。

市属金融国资“规模小、分布散、集聚能力较弱”的现状,与金融业在深圳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极不相称。金融业有别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为我所用,有所作为,积极参与才能做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完成资源整合,而资源整合的前提则是有统一管理、配置和运作金融资源的主体。在今后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金融国资应当承担起关键作用,对其角色定位和发展战略的调整刻不容缓。

深圳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作为这一主体组建,对深圳金融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金融资源聚集,改变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部金融机构进驻的被动局面。长期以来深圳采取“筑巢引凤”策略,通过营造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增量金融机构,一旦政策和环境失去比较优势,引入机构就会面临较大压力。造成的

结果是进驻深圳多年的金融机构在享受完优惠政策后,或者迁出深圳,或者以迁出为条件继续向政府“要钱、要地、要优惠”,使政府决策受制于金融机构,极为被动。利用国资金融控股集团,有选择地对异地金融机构进行控股和参股,实现对其进驻决策的实质性影响,同时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更高效率地成立相应金融机构,完成区域金融资源的快速聚集。

二是改变本地金融机构“空心化”的现状,留住并做强存量金融机构。以证券行业为例,目前注册在深圳的17家证券公司中,有13家大股东不驻深圳,16家基金公司中,有11家不驻深圳,12家期货公司中,有6家不驻深圳。近年来,除国都证券、中国国际期货已迁出深圳外,另何不少公司表达过迁址意向,对深圳金融业的地位和形象影响极其负面。通过金融控股集团实现对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将其根植于深圳,才能让这些机构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为深圳金融发展提供长期和稳定的支撑。如果没有强大的本地金融资源,仅仅依靠以逐利为目的和高流动性的外地机构,城市金融发展就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三是作为深圳推进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的重要运作平台,以及深港金融合作的重要抓手。金融控股集团在贯彻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中有着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关键作用,由其牵头,可大大节约交易费用,不仅可用来尝试跨行业的金融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亦可探索发展诸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组织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涉足而本地又亟待突破的领域。同时,一个大而强的金融控股集团,能够增强深圳与香港在金融合作的深度和话语权,确保深圳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辐射。

四是成为市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长期看,我国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金融股权巨大的增值空间。根据《2008中国产权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年度報告》,投资机构对金融企业股权的年平均投资预期收益率达到22.27%。特别是当前不少金融机构具备上市条件和上市意愿,股权增值潜力巨大。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具有专业化高、信息来源快、趋势判断强等特点,如代表政府统一进行金融股权投资运作,将是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五是买现“双轨并行”,综合运用政府手段和市场机制推动深圳金融业发展。一方面深圳要坚决执行市场化原则,继续维护好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推动金融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改变单靠营造环境提升金融竞争力的“单轨发展”思路,通过政府主导整合国有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使之成为本地金融业发展的中坚稳定力量。政府在地方金融发展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能促使本地金融发展大大提速。政府主导下的金融控股集团,避免了按市场原则形成金融控股公司耗时长、易失去先机的弱点,能在短时间完成资源整合,迅速形成地方金融力量,抢占金融业竞争的制高点。

四、组建深圳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思路

毋庸置疑,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将是深圳地区金融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此过程中,要在继续保持和延续深圳自由竞争的市场化环境的同时,实现政府对金融国资主动、高效运作。按照这一原则,深圳国有金融控股集团自成立之始就应着手建立起科学化、市场化的管理架构、公司治理以及经营运作模式。国信证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和治理结构,坚持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国资金融控股集团并不逊色于民营机构,完全可以实现快速稳定发展。

在此,提出组建深圳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思路:

一是由市政府牵头设立金融控股集团。具体操作上,可借鉴天津泰达国际投资控股集团经验,由政府与持有市属金融股权的公司共同出资,政府承担集团注册资本金,各公司以所持金融股权入股。不能立即实让股权转让的,以股权管理信托方式交由集团统一管理,条件成熟时迅速完成股权划转,使集团通过受让股权成为各金融机构的股东。

二是构建“专业委员会决策、集团统一管理、市场化方式运作、强化风险控制”的集团组织管理框架。第一,在决策层面建立起由市领导牵头,市办公厅、发改委、国资局、金融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金融国资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专业委员会通过有效整合发改委制定金融发展规划、国资局承担出资人职责、金融办统筹金融服务等职能,负责制定集团战略规划,协调解决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第二,集团定位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即不经营具体金融业务,原则上不干预下属金融机构正常经营,主要承担国有金融股权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实施股权投资、收购、兼并和转让,以及协调内部资源共享等职能。第三,具体运作方式上,遵循市场规律和定价原则,引入市场化的投资手段,借助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应用市场化的业绩考核机制实现对金融国资的市场化管理,减少内部人控制及寻租行为。第四,全面引入以不良率、资产负债率等为指标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集团风险集中度的监测和控制。建立净资本监控体系,明确对集团整体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强化对下属各机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三是积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成功经验,不断提升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水平。凭借完善的公司治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台湾地区相继涌现出诸如兆丰、国泰、富邦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管理科学的金融控股公事。以这些公司为标杆和参照,集团可考虑在专业委员会下没人事薪酬、风险管理、会计审计等专门委员会,统一协调集团内跨公司、跨部门的决策制定、资金运作以及业务创新。

四是借助各种手段不断夯实集团资本金,提高集团综合实力。成立初期,依靠政府注资和国有金融股权划转扩大资产规模,满足申请相关金融牌照的资本金条件;发展过程中,政府可积极利用地方债、金融债、国有资产增值部分按比例划转等方式,继续充实集团资本,使其初步具备跨行业整合金融资源的能力:条件成熟时,以保证政府控制权为前提,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上市、增资扩股、定向募集、并购重组等方式,广泛吸纳外资、民营和社会资本,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并改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水平。

五是支持集团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成为深圳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以集团为载体,积极开展与香港金融机构合作,争取在人民币离岸业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持在下属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机构间进行金融品种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以集团为牵头方,尝试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参与房地产、高速公路、码头、电力等资产证券化试点:以集团为发起人,积极探索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来投资基金,推动成立小颓贷款公司和民营中小银行,进一步完善本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以集团盈余的一部分为奖励基金,对源自深圳的金融创新予以奖励和扶持,继续保持深圳全国领先的金融创新中心的实力。

(收稿日期:2010-11-18 责任编辑:余凌曲)

作者:倪鹏飞 黄斯赫

金融控股管理结构论文 篇2:

中外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金融控股集团是发达经济体主流的金融公司结构,在金融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金融领域逐步放开的情况下,也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目前,我国存在多种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模式,经过对中外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应当鼓励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但应以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模式,同时,完善相应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监管。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经营模式;商业银行

1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定义

依据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1999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的定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控股的子公司得经营银行、保险、证券及相关金融事业。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因拥有多业种金融事业,透过共同行销、资讯交叉运用、产品组合,提供消费者一次购足的金融服务。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形式存在。

2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

2.1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金融控股母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相应的金融牌照;它全资拥有或控股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非金融性经济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关的金融牌照,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

2.2 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产业资本控股公司模式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不是金融机构,而是一个非金融的经济实体,其牌照也是非金融机构牌照,该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金融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营业执照,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这种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较快。

2.3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一般是国内的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一个控股公司,下辖银行、证券、保险及实业等子公司。其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一家银行,拥有银行牌照,该公司全资拥有或绝对控股一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营业执照,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一般都直接或间接由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决定,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银行为控股母公司控股其它金融机构。

3 美德英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

3.1 美国模式——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制

在这种模式下,控股公司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子公司,用明显的“防火墙”把各金融业务子公司的管理和运行分开,限制商业银行与证券等业务部门的一体化程度。控股公司并不直接从事业务经营,由不同的子公司从事不同种类的金融业务,每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管理团队、会计记录等,各自相对独立运作,但在诸如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进行业务渗透。

3.2 德國模式——全能银行制

德国模式是指将银行和非银行业务组合在一起的组织结构,管理者在一个公司实体内对所有的业务进行管理。德国模式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银行本身在一个公司实体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并控股保险、住宅抵押信用及其他包括工商领域的子公司。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内部可以共享资源,增加信息资源的流动性,发挥信息优势,节约消息搜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产生较高的运营效率。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协调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没有法律义务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防火墙也不利于加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监管难度较大。

3.3 英国模式——银行母公司。非银行子公司制

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拥有工商企业的股票,银行与非银行子公司之问有严格的法律限制,银行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分别由银行控股的证券、保险、其他金融业务的子公司进行。这种模式由于在银行与证券、保险等子公司之间建有“防火墙”,因此银行与其他种类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目标只能部分实现。与德国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受到限制。

4 中外金融集团的比较分析

4.1 集团经营模式比较

美英德三国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母公司都是经营性的控股公司,都是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三国金融控股集团都是通过收购与兼并活动发展壮大起来的;三国金融控股集团都从事着多元化的金融业务,都不同程度地经营着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的投资活动。从不同方面来看,主要是母公司经营金融业务的方式有所不同:美国的控股母公司主要是决策层为主,英国的银行控股公司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其它金融业务是通过所控股的机构来进行;德国的全能银行既可以直接从事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又可以通过所控股的金融机构从事专业化的金融业务。

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母公司既有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也有以产业资本为主的。这样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目前来看,在我国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更适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壮大。

4.2 监管制度比较

美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以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为新开端。该法允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尽管一时问可能很难整合所有的监管机构而成立统一的监管组织,但金融格局的变化还是引发了监管框架的调整。美国的监管被形象地称为“功能性监管”,具体分工为:美联储作为综合一级的监管机构,全面负责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必要时可对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进行有限制的监管,行使裁决权;OCC等其他银行监管机构、SEC和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分业监管,一旦备监管机构认为美联储的限制监管不适当,可优先行使自己的裁决权。此外,要求各监管机构之间

互通信息,加强联系,以保证监管的健全性。

英国为了适应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全能化发展的需要,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的职能已经正式移交给了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英格兰银行放弃了其微观监管的职能,只保留了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英国金融集团的健康发展。

德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商业银行准入的监管;二是对资本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三是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在金融资本自由化方面,德国并来满足其原有的全能金融体制,而是继续改革与创新:1997年,德国提出了(第三次振兴金融市场法案》,对银行之外的股票市场、信托业及金融控股公司等进行“自由化”改革。当然,金融自由化并不是人要金融监管,而是对个别大型金融集团相对放松管制,以利于它们参与国际竞争。但是,随着欧元一体化的逐步扩大,联邦银行将逐步强化其宏观经济的监管职能,淡化其微观的监管职能。这是世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现在实施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金融监管体制,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務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以大银行业为口径,银监会成立了监管一部、二部、三部、合作金融监管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自上而下相应设立了省局,市分局、县(市)办事处体制。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内部设立了相应的监管部室,自上而下则建立了相应会、局(省、市、计划单列)的体制。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

5 对我国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建议

第一,要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根据国际惯例,金融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都是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以某类金融业务为主并通过控股兼营其它金融业务及工业、服务业,这对我国的金融立法与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与监管的经验,推动我国金融立法的现代化,是我国金融业跨世纪改革的必然趋势。

第二,加大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综合监管力度。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防范金融风险,或者是防止金融机构财务危机的风险管理。随着金融机构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全能化的发展,各国中央银行正在淡化其微观的金融监管职能,强化其宏观经济的监管职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正被综合性的专职金融监管部门所代替。随着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逐步发展,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综合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第三,因地制宜,尝试多元化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机构各异,各地在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时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尝试多种模式,同时,也要参考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着力发展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作者:张宇昊

金融控股管理结构论文 篇3:

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在节约交易费用、业务内部化以及支持集团产业的优势吸引下,一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完善以治理结构和资本充足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强化其外部监管。

关键词: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内部监控;外部监管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金融管理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金融混业盛行。与此相适应,产融结合得到了较快发展,据《财富》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的企业成功发展成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在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多元化集团都涉足金融领域。

然而,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尚未成熟,发展方向、监管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风险管理与监控体制尚不健全,鉴此,本文通过深度剖析国内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动因、现状,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分别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内控机制、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中国探索产业型金融集团发展模式路径。

一、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动因

所谓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实质上是指产业与金融业的内在融合,在中国集中表现为实体产业通过参与或控制金融机构股权,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具体是实业企业通过参股、持股、控股或人事参与等方式参与到金融业中。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归因为下面三个方面:

1.节约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两者关系建立在债务债权契约基础上,因交易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机会主义倾向的客观存在,使交易双方都面临巨大的交易费用。

对实体企业而言,交易费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融资成本。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能力取决于企业的信用、生产经营状况,企业为获得贷款,往往需要与金融部门多次讨价还价,需要付出巨大的谈判费用,一旦发生资金短缺,融资成本将急剧上升。第二,沉没成本。实体企业同金融主体建立中长期合同后所面临的“沉没成本”。实体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中长期信贷资金,连续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企业长期投资的特点是初始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金融机构资金中途停止,企业将承受巨大损失。为了避免与减少上述成本,实体企业纷纷涉足金融机构,从外在信贷联系走向内在资本结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交易关系,从而减少交易不确定、信息非对称性,降低交易费用。

2.利用内部化优势。企业集团通过发展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将金融产业集团内部化,实现产业与金融在集团内部的一体化格局。企业集团依托金融业务内部化,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内部化而带来的收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时,可以节省与服务有关的交易费用,如可以不通过向银行间接融资付出较高的财务费用,从而获得收益。企业集团通过金融业务内部化,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企业集团实现产融结合后,产业与金融企业因在集团共同的产权约束下,交易稳定,加上人员互相兼职,信息不容易失真,既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又能够避免企业逃脱银行债务引发的债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可谓双赢的策略。

3.满足集团产业发展。集团产业与金融业在业务发展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更是以金融资本为手段推动产业资本的发展,以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业务的深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聚集金融资本,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的扩张,提升产业竞争力。企业集团通过发展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利用其产业过程和利益相关者财务状况、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与特色的金融服务。比如中粮集团控股大庆市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全产业链”的信息优势开展农业供应链贷款业务,2008年其规模超过15.58亿元,很好地满足了集团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考量

中国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主要表现为工商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设立、入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领域。在产业和金融这两种不同资本迅速集聚和扩张的背后,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一)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现状

目前,众多不同性质的企业集团都已经在整体战略的布局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积极发展金融业务(见表1)。虽然目前除了传统的大型多元化集团(招商局、中信)以外,其他企业集团金融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还较低(不到5%),但是考虑到集团巨大的收入规模,中国产业投资金融的整体发展还是相当迅猛的(见表2)。

另外,从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角度看,这种迅猛发展势头更加明显。通过调查发现,2009年正常经营的52家信托公司、50家资产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25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39家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截至2009年底,非金融企业集团已经实际控制了24家信托公司、19家证券公司、12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20家人寿保险公司,分别占到受调查该种类金融机构的46.2%、38.0%、48.0%和51.3%。实际上,那些由政府机构或者金融集团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中,绝大多数也都有非金融企业的参股。

(二)当前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特征

当前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的特点主要有:

(1)中央企业主导发展。中央企业集团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势头较为强劲,从集团公司的角度看,127家央企集团中约有1/3以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参股和控股金融机构。从上市公司看,据上证报统计,截至2010年1月,沪深两市共有133家主业清晰的企业涉足参股金融业,其中央企背景的公司为94家,占绝大多数。

(2)产业龙头意愿明显。表1显示,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往往都是本行业的“龙头”,是本行业的佼佼者,比如宝钢、联想等。从上市公司情况看,据上证报统计,截至2010年1月,涉足参股金融业的133家公司中,具有行业龙头或者区域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有62家,几乎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3)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多样化。产业投资控股金融的平台从集团财务公司(如万向集团)到资产管理公司(海尔集团以及华能集团)、信托公司(中化集团),再到基本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团以及中信集团),体现了企业集团适应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的特点。

三、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一)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主要模式

产业资本涉足金融,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分析西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轨迹,学术界分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类。

1.英美模式。英美模式是指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满足,而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参股较为有限。因此,英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更多以自由市场为运行基础,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产权约束较弱;另外,其股权结构分散,产业与金融靠短期的债权与债务联系,并靠较为严谨的法律体系解决争端,这种体制决定了英美的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外部结合。

英美为代表的产业投资金融模式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更能发挥出作用。在多样化的融资体系中,企业的融资选择具有很大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资本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资源在部门之间重新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当然,这一模式也有其缺陷,由于企业在投资参股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只注重短期财务表现,因此,很容易发生投机等冒险行为,从而对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冲击。

2.日德模式。日德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对特定金融机构的投资较大,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更多以“社团”或“社会”市场经济为运行基础,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强,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经济和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资本市场的作用较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常常保持密切而持续的联系与沟通,两者长期依存。企业与主银行或主持银行保持稳定的交易关系,银行与客户企业相互持股,银行通过贷款契约、股权占有、人事结合及代理小股东的表决权等方式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日德为代表的产业投资金融模式在促进国民经济迅速重建、复兴与起飞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金融机构会对企业实施积极的救助,从而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不过这一模式也存在明显制约,比如日本出现的泡沫经济就和过度的银企相互联合、渗透有直接关系。而当泡沫经济破碎以后,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依然大量放贷,最终转化为不良债权,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和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二)两种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产业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动因比较。英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主要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发挥集团企业内部化优势。因为英美企业融资以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获取融资的意愿较弱。如美国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于资本市场,占比超过50%,而银行贷款只占10%左右。英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比例比美国还要高,接近60%。而日德组建产业型控股集团,主要为了实体企业的发展。因为日德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对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依赖性很强。日本和德国的银行在信用融资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日德两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比例仍然高达40%。由于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较大,因此,企业愿意更多地参股和控股各类金融机构,从而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

2.实体集团对金融子公司的控制方式比较。由于英美企业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个人股东占据优势地位,这就决定了持股法人对金融企业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企业实际的控制权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也就是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结构。基于此,企业投资参股金融机构,组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并不直接参与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更能有利于金融企业自身发展与战略制定的独立性。为确保在融资贷款等方面的优先权,保障自身的利益,日德企业集团通常采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子公司派遣人员的方式,直接对其施加影响和控制。

3.政府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干预方式比较。由于英美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理念,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少,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也不例外,其具体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形式实现的。日德政府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日德政府往往是本国经济现代化的直接设计者、推动者。通过政府设计集中调度、运用稀缺资本的金融体系,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就成了较为理想的选择,充当起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渠道。

(三)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1.发展模式的选择需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从两种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来看,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相关。因此,如果一国采取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其经济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金融资金进行集中的配置,金融机构的作用就会上升;如果一国采取稳定型经济发展战略,企业依靠自我的内部积累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就大,对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就弱。

此外,金融体制安排对一国的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选择也有较明显的影响。如果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具有较强的依存度,双方关系更加紧密,企业对金融机构投资控股的倾向就更为强烈。如果以直接融资为主,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双方关系更加松散,企业就不会过多地进入金融机构。

2.制度与机制完善是发展模式运行保证。无论是英美发展模式还是日德发展模式,制度变迁是促进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关键,市场机制对于资本的配置作用也已得到充分的验证。因此,政府应发挥制度供给上的规模和垄断优势,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基础。

从法律体系上看,产业集团与金融子公司之间的产融关系,是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产权关系联结的纽带,各国银行法一般都有明确规定。例如,美国围绕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个基本问题对其进行立法管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用以规范和约束双方的关系,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从宏观管理看,如果一国金融系统稳定,金融机构能够安全、有效运营,那么,就有利于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因此,政府和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能力在保持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上就变得十分重要。

3.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发展模式运行基础。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建立与发展,其运行基础来自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英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强大的股东约束和市场约束,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制衡关系较为平衡,企业经营透明度大,股东权益一般能得到较好的保障,私人收益在每个时期都比较高。英美产业金融控股集团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控制金融机构股权而进行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以投资收益率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标准,经理人员要保住职位,就必须努力保持利润的高分红率。

相对于英美企业,日德公司的优点在于金融企业与实体产业之间的交叉持股,来自股东的干预较少,使得实体企业经理人能够在正常情况下对公司自主控制,能有效保持公司行为的长期化;而治理结

构更多在于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保证所有者的权益,维护企业的长远目标。

四、中国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一)借鉴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经验,确立统一发展模式

中国现有的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与运作模式多种多样,有的以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有的以子公司形式分散管理,不同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便于统一监管、建议对现有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模式进行统一规范。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产业投资金融的主要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实业集团下组建一个纯粹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将实业集团持有的所有金融子公司的股权都转入金融控股公司名下,由其统一管理,实业集团不再直接持有金融子公司的股份(图1)。

(二)完善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控机制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风险传递的防火墙。应在实业领域和金融业之间设置“法人防火墙”,利用法人有限责任的规定,设置独立法人实体从事不同业务的经营,严格要求控股公司各领域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独自承担法律责任,严格禁止子公司对控股公司的反向持股,以及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法人防火墙”可以隔断由个体风险传递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控股公司不致因单个子公司的经营风险而全军覆没。另外,应加强“业务防火墙”监管,严格对控股公司和各子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以及企业集团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相互之间的业务推广、共同营业设备或营业场所等联合经营行为的限制或禁止,以避免风险的相互感染。再次,应加强“人事防火墙”监管,严格禁止或限制对董事、高级经理人员和其他职员在经营不同业务的关联机构之间的连锁兼职行为。

2.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增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应对能力。除了对被控股的金融子公司要实施资本充足率要求外,还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来监控整个集团的资本充足率。具体做法是:在对集团内被监管实体由各自监管者分别监管的基础上,同时辅之以对金融集团整体的定量评估,对集团范围内的资本充足率、集团内部交易、风险集中度等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建立集团范围内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集团风险的跟踪与监控,有效防范风险的传递和蔓延。

(三)加强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监管

1.加强外部监管,完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首先,制定统一产业控股金融资本的比例。目前,中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产业投资金融的控股比例上限,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都取得了对金融业50%以上的控股权,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失去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按照“一参一控”要求规定产业投资金融的数量。建议银监会和保监会借鉴证监会的做法,对产业投资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数量规模也按照“一参一控”的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限制企业集团盲目投资,也避免同一股东旗下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和风险传递。

2.立足国内发展现实,向“伞形”监管过渡。目前中国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下,短期内可通过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达到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监管,即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将对产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纳入到该协调机制下,定期沟通交流,实现有效监管。

长远看,应逐步建立起更高层次、更为客观全面的监管框架,该框架应更加集中化、明晰化和实体化,应包含政策协调和实质监管双重作用。为此,可考虑建立“伞形”监管的统一金融监管框架,即以中央银行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包括产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下属各子公司进行监管,形成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基本监管、行业监管部门对子公司进行功能监管的统一监管框架。将主业不是金融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即目前的产业投资金融企业集团)也纳入到该“伞形”监管体系下,是因为这些企业集团的主监管部门目前分散在国资委、地方国资委、一行三会等不同机关,人为割裂了监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等问题无法解决。

未来对产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可行的模式是:集团公司的实业公司仍然按照企业性质的不同由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国资委、地方国资委),对集团公司下面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伞形”监管负责。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资委等相关部门之间建立紧密的协调与配合机制,通过采取并表管理等措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图2)。

参考文献:

[1]coase H.The Nature of the Fim[J],Law,Economics,& Or-ganization,1937,16(4):386—405,

[2]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产业投资金融的趋势与对策[0L].www.sina.com.cn,2010—07—16

[3]潘东,金融控股集团管理框架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2007,(13)t 34—35

[4]肖伟光,孙烽,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竞争力的提升;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4,(5);41—45,

[5]余海丰,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6,(24):63—64

[6]朱军秀,金融集团的组织模式及比较优势分析——兼论完善其监管的策略[J],生产力研究,2D06,(7):69—70,78

[7]余海丰,曲迎渡,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监管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t17—20

责任编辑:宁晓青

作者:姚德权 王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