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

2022-10-18

第一篇: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

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第二篇: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④“„„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⑤“„„,„„。”

“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

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斯是陋室《陋室铭》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需要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 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动词谓语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构成“(主语)+动词+于+名词”的格式。 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①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名词+动词”的格式。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构成“主语+为+动词”的格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在主语后面用介词“为”字,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又在动词的前面用“所”字,构成“主语+为+名词+所+动词”的格式。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为乡里所患《周处》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④“为所”连用,构成“主语+为所+动词”的格式。 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⑤在动词谓语前面用介词“为”,同时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为+动词+于+名词”的格式。 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

3.①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主语+见+动词”的格式。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构成“主语+见+动词+于+名词”的格式。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①受+谓(后面省略介词“于”) 例:有罪受贰。《左传 哀公六年》

② 受+动(谓语)+于+名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被+动+于+名

例:1. 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②被+名+动

例: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举体被刀刺。(全身像被刀刹)

3.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③被+动

例: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 错(晁错)卒以被戮。

3.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被动句中的“被”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直到汉末才成为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被”做动词用时,是“遭受”之意。)

例:1.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崇。(译文:我不好,因而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

2. 申生孝而被殃。(译文:太子申生孝顺却蒙受灾难)

(二)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弗”“非”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孰”、“恶”、“焉”、“胡”、“曷”、“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

何陋之有?《陋室铭》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显然这里的“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他义。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 宣公十五年》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得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用”等等,都是如此。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二)、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 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一言以蔽之。(成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这种结构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 滕文公下》 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 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 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 中心词+而+定语+者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 离娄下》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1)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投以骨《狼》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鸿门宴》

(四)、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富哉言乎!(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论语·颜渊》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四、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某些词或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有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省主语

1、承前省。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皆死。《捕蛇者说》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省。例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两人对话,主语全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庄暴见孟子》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2).省谓语

1、承上文谓语省略。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3、形容词性谓语省略。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指南录>后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秦王不怿,为(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省略介词

1、 省介词“于”,如:

2、 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今以钟磐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2、省介词“以”,如: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斤,况生马乎?《战国策》 (5)、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词。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大致可以分七类:

1.表达陈述语气的固定格式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 2.表达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所、安所,何以、奚以、无以”等; 3.表达反诘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为、何(奚)„„为、何(奚)以„„为、何„„之有、何有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4.表达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5.表达感叹语气的固定格式,有:“何其、何„„之、何等等;

6.表达否定语气的固定格式,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7.表达比较语气的固定格式,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

第三篇: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导入:

从近几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能够清楚的辨析句子的特殊句式,就等于抓住了句子大的方向,敏锐的发现这些特殊句式,并把它们翻译好,翻译的通顺流畅,这样才不会在翻译中丢失相应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下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其中一种句式。

(问:文言中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二、课前温习: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

4、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6、斯是陋室。《爱莲说》

7、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8、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

9、是谓大同。 《礼记》

10、天下为公。《礼记》

1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12、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观潮》

1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1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16、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1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18、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19、吾闻二世少子也。《陈涉世家》

2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1、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22、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

23、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2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25、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2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7、此用武之国。《隆中对》

28、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2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30、“此城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2、宋所谓无雉鸡鳆鱼者也。《公输》

3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35、是鱼之乐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6、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7、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知识归纳

1、什么是判断句式?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部分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部分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例句: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部分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 例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句: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比较少见。 例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8)用“耳”“耶”“欤”“乎”等语气助词帮助判断。 例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牛刀小试:指出课前温习中1—10的特殊句形式。

四、课后练习:指出课前温习中11-39的特殊句形式。

五、巩固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五虎,成五采,此天子之气也。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2、下列句中的“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水则资舟。 B、唯求则非邦与?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3、下列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 、是进亦忧,退亦忧。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C 是可忍,孰不可忍?D、不知木兰是女郎。

六、连线中考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2013宁波)2013杭州)

第四篇: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⑥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④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①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例如: 承前省。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②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承后省。如: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自述省。如:

①(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对话省。如: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④屠惧,投(之)以骨。(《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四、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忌不自信(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⑦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⑧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李朝威《柳毅传》) ⑨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⑩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⑪而良人未之知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鸿门宴》) ②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⑤彼且恶(何)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⑥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

⑦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⑧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⑨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 ⑩无情郎安在?(李朝威《柳毅传》)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鸿门宴》) ⑥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⑨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⑩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①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③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④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⑤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⑥惟你是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鸿门宴》)

②“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促织》)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⑤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⑥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史记《鸿门宴》)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⑩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 ⑪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⑭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⑮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列子《愚公移山》)

②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袁宏道《虎丘记》) ③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④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五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2、“„„也”。

3、“„„者,„„”。

4、“„„者也”。

5、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6、借助于副词“即”、“则”、“皆”、“乃”、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可直译为现代汉语的“是”;也有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判断。

7、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8、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5、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B、“„„也”。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2、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这是寡人的过错。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4、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5、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译:这是天子的云气。。

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

7、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 C、“„„者,„„”。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译:我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与他一块去。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就爱你过来都将被他所俘虏!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D、“„„者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译: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鸿门宴》)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译: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探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3、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 译:假如不是我的。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1、君家妇难为!

译: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孔雀东南飞》)

2、刘备,天下枭雄。 译: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1、同是被逼迫。

译:我们都是被逼迫的。(《孔雀东南飞》)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为”、“所”、“为„„所”、 “于”、“见”、“见„„于”、“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鸿门宴》) 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

2、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鸿门宴》) 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3、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 E、用“被”表被动。

1、今日被驱遣。《孔雀东南飞》 译:今日被休弃。

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荆轲刺秦王》)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妇女无所幸。

译:妇女没有被宠幸。(《鸿门宴》)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尔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译: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是迫于当时曹操的兵力太多,而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归顺!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此种省略在翻译时不译出来,要译则要在所译内容之外加括号。

1、(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赤壁赋》)

2、(兰芝)十三能织素。

译:(兰芝)十三岁就能织白绢。(《孔雀东南飞》

3、(沛公)坐须臾。

译:沛公坐了一会儿。(《鸿门宴》) B谓语省略(在翻译时必须翻译出来)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C宾语省略(在翻译时一般要译出来)

1、遣去慎莫留(她)。

译:千万不要留她。(《孔雀东南飞》

2、戒之慎勿忘(这个悲剧)

译:以此为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孔雀东南飞》

3、人不敢与(之)忤视。

译: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荆轲刺秦王》)

4、竖子不足与(之)谋。

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鸿门宴》)

5、则与(之)斗卮酒。

译: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鸿门宴》)

D定语省略

1、主簿通(太守)语言。

译:主簿传达太守的话。(《孔雀东南飞》

2、樊哙侧其盾以撞,(交戟)卫士仆地。

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交戟的卫兵们跌倒在地上。(《鸿门宴》)

E介词省略(必须要译出来)

1、沛公军(于)霸上

译:沛公在霸上驻军。(《鸿门宴》)

2、徘徊(于)庭树下。

译:在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3、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译: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

A主谓倒装。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会把谓语提前。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你太不聪明了!

B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曷”、“胡”、“恶”、“焉”、“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1、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 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2、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 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3、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 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宾语必须是代词;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莫”、“毋”等否定词表否定,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1、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3、忌不自信。(自信是信自的倒装)《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邹忌不相信自己。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

介词宾语提前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译: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为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多数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

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形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 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 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

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也称为介宾结构后置:于/以+介宾短语)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2、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3、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 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

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上一篇: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综述下一篇:参加通讯员培训班有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