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处置

2022-07-09

第一篇:沥青路面病害处置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学年论文

沥青路面的病害及防护措施

姓名奇雨欣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2级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越来越应用广泛,但是也随之出现了问题。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如环境、地理、气候等及地质基础,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phalt surface became wider,but there has been problems.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ill of the asphalt surface such as lengthwise and side wise crack,check crack,pot holes,sinkage,rut,loose,water damage and so on,then analysed the pathogeny and basic geology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harness.

Key words : The asphalt surface,The ill of the asphalt surface,Th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harness.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公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震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噪音较低的特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到环境、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湿度的变化、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是十分普遍和严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造成养护费用增加及严重危机驾乘人员的安全。根据我们对沥青路面的实际损坏情况的调查,总结出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与原因及其防护预防措施。

1.常见沥青路面的病害

沥青路面的损坏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裂缝、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

1.1 裂缝

- 1 -

沥青路面建成后,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这些沥青路面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但随着表面雨水的浸入,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导致路面产生结果性的破坏。裂缝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情况。

1.1.1 纵向裂缝:

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易造成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还有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末延伸到路堤边缘。

1.1.2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出现在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

1.1.3 网裂:

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快组成的网状开裂,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裂,后在纵裂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网裂。

1.2 坑槽:

由于低温施工式沥青路面形成松散现象,经过车辆荷载、轮胎吸附等使路面上龟裂、松散进一步发展形成坑槽。

1.3 沉陷:

路基压实度不够或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不匀的竖向变形。

1.4 车辙:

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变形积累成的带状凹槽。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达到一定深度时,槽内及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1.5 松散:

由于沥青混凝土表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

2.沥青路面的病害形成原因

2.1 纵向裂缝形成的原因:

地基原因:在设计施工时对各种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判断不准确。

路基施工原因:施工时路基压实不均匀、压实度不够、填料土块粉碎不足、混料摊铺时纵向搭接质量不好。

水的渗透破坏:路面的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路基受水浸泡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另外施工中填料时使用未做处理的弱膨胀土。

2.2 横向裂缝形成的原因:

材料收缩引起的:基层成型过程中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或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层底面承受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沥青层面底部拉裂,随着温度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沥青面层底面裂缝。

沥青的温缩引起: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力超过沥青的抗拉强度时,路面就会被拉裂。

2.3 网裂形成的原因:

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可能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沥青玉石料粘结性差;或路面出现裂缝未及时封填,至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网裂;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形成网裂。

2.4 坑槽的形成原因:

雨水渗入沥青路面破损处的基层表面,在车载反复作用下式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在基层的面层产生网裂,一些碎裂的小块层面或基层材料被行车轮带走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扩大最后形成坑槽。

行车的油污散入路面,使沥青混料松散,经行车的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2.5 沉陷的形成原因:

由于施工质量差,荷载时的路面变形过大形成沉陷。

底下水位过高造成基层软弱导致路面出现沉陷。

2.6 车辙的形成原因: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例过大,表面磨损过度,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车辙。行车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基层厚度不足或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整体强度不足,沥青表面层高温稳定性差。

2.7 松散的形成原因:

路基和基层不均匀的沉降,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进入后沥青剥离;沥青随着时间本身的粘性降低。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集料含泥量超标形成松散。

总结:引起沥青路面病害原因主要的直接外因失水损害,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的上升,改变了路基的湿度,降低了路面的强度,使路基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导致了路面产生病害,经过几场大雨,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槽、松散等现象。超载车辆是路面在期病害的潜在的外因,长期的车辆超载对路面结构产生破坏造成路面网裂、松散、沉陷和坑槽。 路面设计、施工不合理、规范,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层面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配比不合理,路面基层厚度设计不当,压实度、平整度不达要求,导致路面松散、裂缝。路面养护不及时得当,及时得当的养护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初期出现的病害,采用人工喷油、撒料,就破坏了路面的的平整度,造成路面松散等。

3.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护措施

3.1 裂缝的防治措施

3.1.1 纵向裂缝的防护措施

如缝宽小于3mm不作处理 ,大于3mm小于5mm的裂缝,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裂缝大于5mm沿纵缝铺设玻璃隔栅,摊铺中面层,然后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隔栅,最后摊铺上面层。对尚未稳定的裂缝采取排水、边坡加固法确保裂缝稳定。

3.1.2 横向裂缝的防护措施

如缝宽在3mm以上,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裂缝大于5mm以上清除缝口杂物,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同化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对尚未稳定的裂缝采取排水、边坡加固法确保裂缝稳定。

对于土基沉降引起裂缝,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栅,重新摊铺上面层。

3.1.3 网裂的防护措施

轻微网裂可用玻璃纤维不罩面,严重 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修复路面。

3.2 坑槽的防护措施

对出现的坑槽根据破损范围有冷补法,热补法。按照园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沿

画出的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清除干净涂刷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地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料级配;再要严格控制混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的温度,确保压实度、沥青层面的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确保路面排水通畅,对出现小破损及时维修。

3.3 沉陷的防护措施

增加土基和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4 车辙的防护措施

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通过对路面烘烤、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

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基层或土基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重新摊铺面层前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

3.5 松散的防护措施

较小面积将松散的区域切割成规则的形状,并将沥青全部挖出,再在周围及底面喷上乳化沥青,采用摊铺、整平、沿纵向反复碾压达到密实效果。

若面积较大,将破损区域刨铣干净在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油层,沿纵向反复碾压达到密实效果,压实后对四周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总结:针对以上沥青路面病害原因主要从水处理、施工材料、设计、养护、交通管理等6各方面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做好排水防护措施,是地下水不得渗泡路基,地表水不渗透路面,使路基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才能保证路基的刚度和强度。

2.材料方面: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及面层的裂缝主要是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合理配置沥青混料配合比,配置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好沥青用量,可有效地减少裂缝。

3.设计方面: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注意加固地基和稳定性,确保路面地基稳固,选用冲刷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选用优质的沥青作为层面。

4.施工方面: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技术要求,严格进行软基处理,控制混料中水分的含量,基层碾压后,要及时养生防止产生裂缝,保护混料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尽快铺沥青层面。

5.养护方面:加强路面整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

6.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车辆超载通行,夏季可将重车安排在夜间、凌晨路标温度较低时段通行,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过度磨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更加重要,其在运输能力、安全尤为重要。 但沥青路面的病害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安全隐患,我们在建路时精心选材、合理设计把握好各个施工环节,做好养护工作,加强交通管理,使公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料试验规程»(JTJ052-93)

[2]«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 2003年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001)

[4]郝培文,沥青路面施工与维修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第二篇: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析与防治

摘要: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路面裂缝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够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养护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就以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病害;防治

一、沥青路面的裂缝分类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而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而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二、纵向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利,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基原因。

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

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2)路基施工原因。

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抓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3)水的渗透破坏。

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2、预防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是:

处理好地基,若路基分层填筑和抓实得好,使路基尽可能均匀,特别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地表面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纵向裂缝的数量,同时显着延缓纵向裂缝出现的时间。

3、对于纵向裂缝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2)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按方法

(1)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舟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栅,最后再摊铺上面层。 (3)对于尚未稳定的纵向裂缝,除按方法(1)处治外,还应根据裂缝成因,采取排水、边坡加固等措施,以使裂缝稳定不继续发展。

三、横向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l、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l)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

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而层低而裂缝。 (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

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这种温缩裂缝在北方温差较大地区初冬,一般宽度为3-5mm,到严冬可加宽到10mm,最宽达到20 mm,而到春季则又缩回。

(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

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因地基或路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面层本身收缩是造成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所以自由沥青含量越多裂缝越多,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控制沥青用量,精选矿料,准确组成级配,或使用纤维等添加剂,均可有效减少裂缝。另外还应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并且精心施工。

2、对于横向裂缝的处治方法

(l)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3mm以上,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缝宽在5mm以上,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2)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一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按照方法(l)先将裂缝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删,重新摊铺上而层。

四、网裂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

开裂,它的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网裂主要是由于路而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路而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未拌和均匀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振到表面产生卿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网裂。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破坏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的重要原因。

为预防网裂必须加强货车的载重管理,在路面出现裂缝时要及时修补处理。

网裂的处治方法如下:对于轻微网裂可用玻璃纤维布罩面,对于大面积的网裂、常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修复路面。

除以上的分析措施外,在具体情况下,还应注意施工材料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及养护方面的措施,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讲一步扩展。

结论

沥青路面中的裂缝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

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变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03年 [2]张登良,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郝培文,沥青路而施工与维修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钢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第三篇: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铺筑里程的增加和交通量的加大,出现早期病害的情况已逐渐成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那么如何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就成为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病害原因;结构设计;质量控制

1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1.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关键问题之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应经过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施工时,有的单位压缩两至三个阶段,有的干脆凭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内在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现状所致,公路建设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做了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1.2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砼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经过大量的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绝大多数为超载运输),而由当量轴次的计算公式知,当量轴次与轴载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2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结合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认为抓好以下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预防路面病害的关键。

(1)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材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质量的保证。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其中材料不合格是原因之一。

(2)加强沥青混合料材料配比的控制。

(3)施工前设备检查。机械设备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没有先进的配套的机械设备,是修不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路面的。因此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检查,直到符合要求后,方可下达开工令。

(4)铺筑试验路段。铺筑试验路段的目的,在于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铺筑试验路段来修改、充实、完善施工方案的技术练兵,以利指导生产。

(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坚决贯彻执行“三检”工作,即自检、驻地监理抽验及质量监督部门随机检查相结合。

3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弯沉值控制,使用年限采用累计折合成标准荷载次数作为控制指标,而对重型车,特别是超重型车辆对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却没有过多过细的理论保证,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对于道路而言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一旦超出极限荷载的行驶将导致路面结构严重损伤。

4加强沥青路面养护

由于各种原因所潜伏的路面隐患,多在竣工后1~2年内显露出来,因此应特别重视路面竣工后交、竣工验收阶段的养护管理,使路面得到及时养护。

5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

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加大落实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去的力度,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其次,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第四篇: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预防措施

0前言……………………………………………………………………………..…..…………1 1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1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3 1.2沥青路面的裂缝…………………………………………………….……..………………4 1.2.1低温裂缝…………………………………………………………………..…………..…4 1.2.2温度疲劳裂缝……………………………………………………………….……..……4 1.3基层干缩开裂产生沥青路面裂缝……………………………………….………..……4 1.4沥青路面的水侵害……………………………………………………….....……….……4 1.5沥青路面的松散…………………………………………………………..………………4 1.6沥青路面的沉陷……………………………………………………………..……………5 1.7道路表面泛油…………………………………………………………….……….………5

2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2.1原因分析……………………………………..…………………………..….….………….5 2.1.1荷载型裂缝………………………………..………………..…………….….…………5 2.1.2非荷载型裂缝……………………………..………………………………...…………6

3 沥青路面水侵害的原因分析

3.1网裂……………………………………………………..……………………………..……6 3.2坑洞……………………………………………………..…………………………..………6 3.3唧浆……………………………………………………..…………………………..………6 3.4辙槽……………………………………………………..…………………………..………6

4 沥青路面泛油的原因分析

4.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击实功不够……………….……………….……………..7 4.2 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7 4.3 少数施工单位习惯于使用沥青用量过大的混合料…………….…….…….…….7

5 预防措施

5.1 裂缝…………………………………………………………………………………...……7 5.2 水破坏……………………………………….…………………………..…………………7 5.3 松散………………………………….………….………………………..………...….……8 5.4 泛油………………………………………….……………….……………..………………8 5.5 推移、壅包、波浪……………………………………….…………….….……..………8 5.6 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方面……………….….………………8

6 结束语…………………………………………………………………..…………...………9

2 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预防措施

摘 要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易维护而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已建成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中,过早出现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病害严重影响使用性能的路段也为数不少,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文章着重介绍了沥青路面中常见的一些病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裂缝出现的相应措施,可供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for its flatness is good, smooth and comfortable ride, low noise, easy maintenance and road construction in the c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However, in the city have been built asphalt roads, the premature cracks, water damage, loose, Fan You, goes on a serious disease affecting other sec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here are plenty of these diseases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speed, traffic security, increased vehicle wear and tear, shortening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but also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industry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Paper focuses on some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in the common diseases, and targeted prevention of cracks mad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available on the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officers. Keywords: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的施工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和养护简便等优点,使行车噪声低、平稳和舒适。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由于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结构性破坏裂缝、沥青路面的裂缝、松散及水损害等等。根据长期对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调查,谈谈沥青路面中常见的病害与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1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

3 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引起的。在沥青路面面层渗水、冰冻水及毛细水等的作用下,裂缝的修补由于不及时等原因,造成水分严重积聚在基层和面层之间、缝隙之中,在车辆冲击荷载等作用下,造成基层界面软化,使该部位逐渐失去连续性。造成面层、基层裂缝处集中产生应力作用,在此种情况下,沥青路面会完全脱离原有的基础,造成面层底、裂缝边缘处应力集中,很快导致破坏。 1.2沥青路面的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影响不大,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气候条件和温度等。在这里主要说说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有两种,一种是低温裂缝,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

①低温裂缝。沥青材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变形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但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沥青材料逐渐发硬并开始收缩,面层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沥青面层就会开裂。

②温度疲劳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发生在日温差大的地区。由于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劳,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 1.3基层干缩开裂产生沥青路面裂缝

对于新铺的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要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水分减少得愈多愈快,产生的干缩应力和干缩应变就愈大。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在较薄沥青面层的情况下,半刚性基层的裂缝会由于温度应力而使面层底部先开裂,并较快形成裂缝。在较厚沥青面层的情况下,由于温度在表面最大,基层的裂缝将促使面层先从表面开裂,然后逐渐向下传播形成裂缝。 1.4沥青路面的水侵害

沥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条件下,经常受到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步入侵到沥青与混合料的界面上,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沥青表面的膜逐渐地从混合料表面剥离,进而导致混合料丧失粘结力而发生沥青路面破坏。沥青路面产生水侵害的原因主要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气候条件、设计和施工、土基和地基层、超载的车辆等等原因。 1.5沥青路面的松散

沥青路面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重要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沥青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局部路基和基层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遭受破坏;②碎石中含有部分化石颗粒,路面水分入侵后引起沥青分离;③沥青使用

4 时间长后,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车轮接触部分的沥青磨损,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流失。 1.6沥青路面的沉陷

沉陷是沥青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沉陷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比较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路面排水不好,路基过度湿润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②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从而产生路面疲劳现象;③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 1.7泛油

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称作泛油。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以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表征的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

①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击实功不够。我国在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通常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当初在开发和确定马歇尔试验方法时,选定室内试验的压实功是要使室内产生的密度等于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最终达到的密度。如果室内所用击实功产生的密度小于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终密度,所选定的沥青用量就会偏多,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室内试验所得到的密度远远低于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终密度,这使现场施工中产生沥青用量过大不足为奇。

②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有些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都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的主观原因。

③少数施工单位习惯于使用沥青用量过大的混合料。有些人认为沥青用量越大,裹覆矿料的沥青膜越厚,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包覆矿料的沥青膜越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

2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2.1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 2.1.1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

①随着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原有的路面强度日趋不能满足现状,路面满足不了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逐渐增大的需求,沥青路面过早产生疲劳而遭受破坏,导致沥青路面很快产生开裂。

②结构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各种对沥青路面的不利因素,施工质量差,沥青路面的面

5 层厚度不足,沥青路面的原材料品质严重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路面强度明显不能满足行车的要求,特别是在超大吨位的车辆的频繁碾压下,沥青路面很快开裂。 2.1.2非荷载型裂缝

非荷载型裂缝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产生的裂缝,同时也有因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材料的选取不当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有:

①沥青材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作用不至于产生过高的温度应力。但在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时,土基和路面的基层由于受温度的变化,加上冬季冰冻产生的膨胀,导致路基和基层产生裂缝并影响到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的增长,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强度后便会产生开裂。

②沥青的品种和等级也是影响沥青路面开裂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选用高粘度、低稠度的沥青,其温度敏感性较低,能延迟温度裂缝的产生;沥青的品种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的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其低温抗变形能力较差,致使沥青面层在低温下产生收缩开裂。

③地基处理不是很恰当,路基碾压结构不均匀,造成路基沉降不均匀;旧路拓宽的路基连接部位没有严格按照技术分层压实处理,下部基层和地基处理不彻底等等因素。

④铺筑沥青面层在接口地方处理不当,结合不是很完好,对接缝处碾压不够密实,造成路面渗水或面层压实未达到施工要求,在行车作用下产生开裂。 3 沥青路面水侵害的原因分析

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

①网裂:由于水渗入表面层后滞留在表面层的下部和下层的交界面上,因此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开始从面层的底部剥落并逐渐向上扩展,随着下部大量碎石上沥青的剥落,沥青混凝土也就失去了强度从而产生网裂和形变。

②坑洞: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特别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先在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较大处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将会造成路面大面积破损。

③唧浆:当水透入沥青面层并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时,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形成灰浆,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的裂缝(纵、横、斜裂缝及网裂)到路表面形成唧浆。在灰浆数量大的情况下,可能很快形成更为严重的裂缝,在数量小的情况下,可使路面形成网裂或形变。某处一旦有灰浆唧出,该处很快就会产生网裂和形变,随后的降水就更容易透入,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严重破坏。

④辙槽:自由水进入面层后,使沥青与碎石的粘结力减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下部的水使矿料特别是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松散。在行车轮迹下向两侧(特别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

6 起,形成严重辙槽。形成辙槽后,降雨过程和雨后辙槽就会变成积水槽,致使水有更长的时间透入沥青面层形成更加严重的水破坏。 4 沥青路面泛油的原因分析

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称作泛油。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以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表征的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

4.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击实功不够。我国在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通常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当初在开发和确定马歇尔试验方法时,选定室内试验的压实功是要使室内产生的密度等于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最终达到的密度。如果室内所用击实功产生的密度小于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终密度,所选定的沥青用量就会偏多,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室内试验所得到的密度远远低于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终密度,这使现场施工中产生沥青用量过大不足为奇。

4.2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有些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都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的主观原因。

4.3少数施工单位习惯于使用沥青用量过大的混合料。有些人认为沥青用量越大,裹覆矿料的沥青膜越厚,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包覆矿料的沥青膜越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 5 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不能彻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措施去预防,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5.1裂缝

1)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特别在路基拓宽地段、路桥(涵)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填料的均匀性,并保证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可有效防止裂缝的形成。

2)沥青往往随着时间增长而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会逐年降低,所以采用优质沥青会明显减少温度裂缝。试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较稀(针入度大)的沥青有利于减少温度裂缝。

3)沥青面层常有因基层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反射裂缝。因此,在基层施工中,及时的养护、良好的接头处理及整体强度是有效防治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 5.2水破坏

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空隙率≯5%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又具有明显优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如AC—16Ⅰ、AC—20Ⅰ、AC—25Ⅰ)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用前者作为表面层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2)使用优质沥青及抗剥落剂以增强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一般情况下,酸性石料(花岗岩、

7 玄武岩等)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所以在高等级公路中,宜使用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并采用抗剥落剂。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也是提高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的有力措施。

3)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原材料的选用必须规格、均匀、合理,配合比设计必须严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合的均匀性,防止粗细集料离析。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出场温度及碾压温度,混合料拌合温度过高会容易造成沥青老化,与集料的粘附性也会明显降低,严重时会造成面层局部色泽不一致等现象。

4)严格控制超载车辆。公路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公路法》及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规定》的要求对超载车辆进行强制卸载,并在入口处设卡不得让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 5)优化设计。沥青面层层间应使用防水材料,无论是何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就会遭受一定的水破坏。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防水材料,形成一种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因降雨而聚集的水大大减少。 5.3松散

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特别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及矿粉掺量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2)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降低与矿料的粘附性;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料压实困难,造成混合料内部空隙率过大。 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防止混合料离析。 5.4泛油

由于泛油往往是沥青用量过大造成的,所以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最佳油石比的选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生产配合比。 5.5推移、壅包、波浪

1)加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平整度是有效防治病害的条件之一。同时,沥青面层铺筑前透层油的洒布尤为重要,透层油洒布前首先必须认真清扫基层表面浮土及杂物并且保证透层油洒布的均匀性和设计用量,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

2)有效阻止超载车辆。随着油价上涨等原因,近年来超载车辆越来越多,与设计荷载相比超载十分严重。在重荷载重复作用下,特别在车辆启动或刹车频繁的叉路口及转弯处沥青路面很快产生破坏,推移、裂缝尤为常见。 5.6 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方面

(1)材料方面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2)设计方面

精心设计,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选用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该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

(3)施工方面

精心施工,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防止其产生裂缝反射到表面层,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油,并尽快铺筑沥青面层。

(4)养护方面

严格养护管理,加强路面保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5)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超载车通行;在夏季连续高温时段,运营管理单位可将重车安排在夜间、凌晨路表气温较低时段通过: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的过度磨损或者更加严厉地限制使用。

三、结束语

沥青路面中的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变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的。

参考文献

[1] 张旭前 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预防措施

《企业技术开发》第6期 [2] 李 梅 万乡才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西部科教论坛》杂志社2009.09

第五篇: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摘要:沥青路面由于具有施工期短、表面平整、养护维修方便、行车舒适、噪声小等优点,在中国干线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重载交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包括裂缝、车辙、泛油、松散以及坑槽等不同形式的病害。诸多调查表明,部分干线公路通车2到3年,甚至仅几个月就出现路面破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很多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常是在新建不久,就出现很多的病害,这些常见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和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1 引言

沥青路面就是在公路路面施工材料中加入沥青化合物以辅助施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施工中,沥青路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不但有很强的力学承载力,而且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用和防滑性能。但是在高速公路正式运行之后,沥青路面也会出现诸多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威胁着高速公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分析这些病害的成因,并且提出较为科学的养护方案就显得格外重要。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2.1 坑槽

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由于操作原因,气隙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导致沥青路面使用会出现渗水现象,进而发展成坑,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行车安全。引起沥青路面的主要原因是水损坏、材料破坏、施工等。水损害。水对沥青混凝土具有软化效应和冲刷作用,导致沥青混凝土的疏松,从而形成坑。材质不合格。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稀”现象,导致沥青与骨料的粘附性差,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材料本身是不合格的,容易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荷载作用下,水等因素的影响下的一种疾病。施工控制不严格。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混合料温度控制,低的不能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太高会使沥青老化,粘结强度降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坑。另外,各层之间的接触,上部结构的厚度不够,材料的级配等,很容易导致坑的出现。交通因素导致坑。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长期的道路,路面结构的地方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在雨水的冲刷坑;事故车辆停留导致燃油泄漏,溶解沥青,沥青和集料的粘结力损失逐渐剥落,形成凹坑;汽车轮胎更换杰克路面破碎形成小坑。

2.2 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按其成因不同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和块状裂缝四种类型。横向裂缝是与道路中线近似垂直的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按其成因不同,横向裂缝又可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两大类。横裂严重时通常贯穿整个路面宽度,有时伴有多个横向或斜向支缝。纵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纵裂通常以单条裂缝形式出现,有时伴有少量支缝。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与大气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开裂;另一种原因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网状裂缝也称龟裂,是相互交错的小网格状裂缝,网状裂缝的产生,反映出路面的强度不足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沥青在施工期间以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龟裂的原因之一。若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裂缝问题,也就是说明这条路面结构也已经进入到了设计施工的极限性状态。块状裂缝是一种近似矩形裂块的交错裂缝,是纵向、横向裂缝密度增大并连通的结果。

2.3 车辙产生的原因

沥青路面车辙的过量存在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和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车辙的产生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归结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以及其他因素。内因主要反映在材料本身的质量上,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沥青稠度越大,混凝土的强度也就越高。外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一般这样的问题发生在夏天,因为地面是黑色的,容易吸热,地表温度高达60℃时沥青就会发软甚至融化,这时候大量重型以及超载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由于其单轴荷载增大,从而更容易使沥青路面产生车辙。其他因素则是指路面基层和路面结构层组成及其施工质量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当内因、外因以及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产生综合因素。

2.4 沥青热稳定性不够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的热稳定性一直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在施工时没能控制好沥青的热稳定性,将会导致路面出现拥包等现象。根据对某公路的调查显示,在高速公路通车以后,经常会出现横向裂缝或者是拥包,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沥青的热稳定性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再加上这段公路的超载现象比较严重,由此使得公路上出现了大量的车辙,加剧了对公路本身稳定性的破坏。此外,养护不及时也是加剧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高速公路出现质量问题时,公路养护人员未能及早发现问题,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则会加快病害的发展。因此,高速公路应该采取以防为主的养护措施,保证公路的路面完整,节约公路维修的资金。

2.5 泛油

泛油的成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形成泛油。对于轻度泛油路段,可以撒3~5mm石屑或粗砂,用压路机碾压即可。对于泛油较重路段,根据情况先撒5~10mm碎石,用压路机碾压。待稳定后再撒3~5mm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碾压。对于严重泛油路段,可以先将含油量过高的软层铣刨清除后,重做面层。 3 病害的处理对策 3.1 桥面推移的维修 对于轻微桥面推移,采用铣刨机将推移部分进行局部铣刨,然后重新进行沥青面层罩面,恢复路面平整,减少路面进一步损坏。对于推移严重的沥青路面,则可能是混凝土桥与沥青面层之间的层间粘结效果较差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用铣刨机将整个沥青面层全部铣刨,同时将水泥混凝土桥面铣刨0.5~1cm,以增加表面粗糙度,桥面清扫干燥后洒布桥面防水粘结材料,然后重新分层铺筑沥青面层,恢复路面使用功能。 3.2 坑槽的处治措施

坑槽的维修工艺很多,对于出现坑槽的路面要及时进行修补,在坑槽填补前,要确保坑槽壁面和地面材料足够清洁、干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接缝处的粘结性,使得坑槽底部的接缝传递外力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对坑槽进行修补时,修补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这是因为坑槽的修补材料同样也要受到行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还要承受各种应力的作用,因此,选择修补材料十分重要。若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先测定路面损坏深度和范围,划出开槽修补的轮廓线,用切割机切割清除,清干坑槽内水,以促进混合料黏结,在清理好的坑槽内撒布沥青黏结层,从修补的一侧到另一侧摊铺混合料,坑槽内填料应高出原路面3~5cm,填料完毕立即碾压成型。 3.3 裂缝的处治措施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不及早防治,将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分析其成因,提出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诸多,后期不管怎样处理,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车流量,行车荷载等因素。裂缝的防治首先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其次,合理的组织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接缝,充分压实横向接缝。当出现裂缝时,为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要对裂缝及时予以处理,对于细缝,将缝内清扫干净,采用用乳化沥青进或热沥青行灌缝处理,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然后用烙铁封口 3.4 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被的定义一般都采用的是摊铺机和压路机来进行碾压的单层沥青混合料,而且被认为是薄摩耗层与厚表面处治之间的一种交叉功能,主要是在原有路面加铺一层厚度不超过1.5-2.5cm的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还可以有效的防止下渗水的破坏,这样也有更好的水损坏作用,而且独特的混合料配方也能更好的降低路面的噪音,减少出现水雾的频率,并且还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和排水性能,雨天行车的安全性也会相对的较高,施工的效率性高、年施工期长,这样开放交通的时间也会相对的提前,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校正表面缺陷的功效,最终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处理。薄层罩面也必须在铺筑的道路路面结构强度和下层的沥青面层的高温抗形变能力满足的前提下,不用提高路面结构的强度或者是承载能力,这样也不用提高沥青路面的抗高温形变的能力,最终防止原路面的反射性裂缝问题,因此更适宜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管理办法。薄层罩面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冷薄层罩面、热薄层罩面和温薄层罩面三种。 3.5 拥包的修补方法

拥包对高速公路正常的通车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方法进行修补:第一,对于在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的不小心而把沥青加多形成的拥包,只需要用工具清除拥包,使公路平齐即可。第二,由于天气炎热出现的微型稳定性拥包,需要把拥包地方用机械挖开,并且重新添加沥青,如果加完沥青后仍然存在拥包的现象,则需要重复进行上述工作。第三,对于路基稳定,但是由于施工时沥青下部的骨料添加过多而引起的面积较大的拥包,需要把沥青路面挖开,取出里面多余的骨料,使得面层低于正常路面10mm左右,然后再重新涂抹沥青。第四,由于路基的局部含水量较大,出现局部偏移而引起的拥包,需要把拥包刨开,更换周围部分路基,然后再重新填补面层。

3.6 微表处

我国从2000年开始研究该项技术并进行推广。因为它可以提高路面抗磨耗性,防止路表水的下渗,修复车辙。微表处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良好的抗滑性能够提高路面摩擦系数,改善路面裂缝,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施工速度快,常温下施工,污染小;路面不透水,防止水下渗,改善路面平整性和外观;交通承载量也较大。微表处可以在很薄的层面施工,不增加路面厚度和重量,不会影响道路排水。

3.7 泛油的处治 在小出油的一段,可以撒3毫米直径5毫米直径的石头或砂砾,并与滚筒压实或控制驾驶。在油较重的部分,第一和5的10毫米颗粒大小的砾石,与辊。是稳定的,并在3~直径5mm的碎石或粗砂,用碾压或控制驱动。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层含量太高,已形成一层软性层的严重出油段,视情况而定以下方法之一。第一次撒上一层

10、15毫米的粒径(或较大)的碎石,路面压路机用力压入路面,要基本稳定,再细分为5毫米直径10毫米的碎石和压实。沥青含量过高后,软质层表层被去除。在高温季节,应选择在高温季节内出油的治疗时间,并在同一天在最高温度下进行。

3.8 厂拌热再生

厂拌热再生是部分旧沥青混合料+新矿料+新沥青而成,属于有机再生。目前普遍使用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设备是在原间歇式拌合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添加旧料的再生机系统,形成完整的再生混合料生产设备系统,或直接购买成套设备。

3.9 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路段进行养护

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现行道路管理系统过程中来有计划的进行,这样基于一些有效益的养护策略管理问题,预防性养护管理工作在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延迟了路面的损坏过程,这样对维持和改善路面的通车情况等,后期都会有更多的大修或者是重建的项目来维修保养。因此,预防性养护就是在事发前将路面进行养护并改善,减少后期的资金投入。由于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对路面的结构性能几乎没有改进作用,所以预防性养护只能在结构性能良好的路面上进行。保证路面的结构性能良好,这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前提。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养护时机的选取十分重要。

4 结束语

根据本项目施工经验,在挖补水稳基层时,建议采用铣刨机直接铣刨,因采用挖掘机挖除水稳基层很容易造成水稳基层其他板块被震松或产生新的裂缝;在铣刨和挖除后,主要是对工作面清理干净,不论采用何种清理方式,均应保证施工工作面干净无粉尘;根据试验段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对于旧路面平整度较差路段,建议铣刨后进行挂线调坡处理。

参考文献: [1] 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2] 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3] JTJ/T006—9,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4] 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