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结构性的启示

2022-08-23

第一篇:认知的结构性的启示

建筑结构外的认知

我们生活中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建筑中。常常看到不同的建筑,我们每个人对建筑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建筑在满足应具有的基本社会功能上,还具有很多文化的体现。就如同我们的服装一样,在满足我们遮风避雨的功能同时,还是我们身份和审美的一些体现。

我们看文章、看建筑都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简单的结构本身传达给我们的,是作家和建筑师在这个建筑和文章中,把他的认知、了解、理解、感受、诠释融到建筑中,让我们感受到他所传达的我们的感受。这是设计师的世界观的综合体现。

我们说建筑设计的时候,很多都是集中在建筑的结构特征、造型特点、功能实用等方面上,我们很少谈论到设计结构和他所处环境间的关系,带给我们结构外的认知。

这种认知就好像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有思想家反思我们的生活,提出另辟蹊径的角度审视生活一样。

我们审视一下我们周围的建筑。有一些建筑看到它,我们会感觉它会留在你的记忆中,不是因为它的造型特殊,不是因为它的材料新颖,使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给我们对这里的环境有一个新的感受。如同一片好的文章让我们体会一些新的道理一样。

我们在建筑中他给我们提供活动空间以外,让我们体会建筑带给我们的精神满足和精神体验。是人们对建筑更高的要求。我记得看过矶崎新看到奈良东大寺对东方建筑的理解,影响了他的设计观,看过高桐院的茶室让他知道体会建筑的时候不要用自己以往的标准来衡量 他的作用和优略。这样你才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感受建筑告诉你的道理。

日本在京津高速发展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日本总是把

第二篇: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探究

摘 要:社工实习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学徒式训练”阶段到“学校专业教育”阶段,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认知学徒制教育模式将传统学徒制训练和学校专业教育有效连接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知识与在实务工作中的运用联结起来。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从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四个维度探究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运用,有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050-03

一、社工教育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并非纯粹研究知识和学理,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模式的转变可看出其实践性。如传统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也经历了“传统学徒式训练”阶段到强调“学校专业教育”阶段。

(一)传统学徒式训练模式

早期的社会工作教育没有具体意义的“实习教育”,主要是传统学徒模式训练,强调一对一传授。由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带新进人员,透过直接服务案主的过程获得有关工作的经验和技巧[1]290。在学习内容上,学徒式训练偏向技术性层面,针对案主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较为固定,但仅限于机构和案主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学徒式训练虽重视社工学生实际的服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但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没有学习自主性,完全依赖带领者,获得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技巧也极其有限,思想缺乏创新性,工作方式较为刻板固定,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难以有效面对服务情况的动态性[2]。因此社会工作必须摆脱此种僵化低效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

(二)学校专业教育

到19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已经脱离机构学徒式培养工作人员,而完全经由学校专业教育的过程选择和培训人才[1]290-294。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和技巧,但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缺陷。学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高度概念化,无法保证学生能够转化为专业行为,形成帮助案主的能力,并应用到实际服务。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脱离实践的学校教育模式比比皆是,对社工学生的培养实为不利。对此,有个别院校尝试结合社工实习教育发展,但大致属于“放养式”或“光有名号,无行动”,特别是一些社工专业刚起步的院校,其实习教育质量更无法保证。作为现在唯一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机构――学校,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知识,但并不能保证可以“行”[3]。这正是现今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最大的脱节。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讲授技巧和伦理道德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让学生扮演专业人员的角色,能够尝试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行为,对社工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内化,从中统合知、觉、行,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投入专业服务的生涯中[4]。所以,教育应由“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联合传统学徒制训练和学校专业教育,“认知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正符合了这一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知识与在实务工作的运用联结起来[5]。

二、认知学徒制的内涵

认知学徒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人(Collins,A,1989)提出,并在各领域被广泛运用。它继承并改良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将其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强调学生的情境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专家实践的真实情境中一同学习,培养解决问题和复杂任务的能力。

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主要聚焦在四个维度,共包含17个构件,这四个维度是设计所有学习环境所必需的,如表1所示。

可见,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是学习者与知识和产生知识的情境、文化互动的结果。认知学徒制具有通过聚焦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专家实践的文化,使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既重视学习的内容,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几大重要特征[7],能够真正实现实质的“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学习者获得所学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

三、认知学徒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

将“认知学徒制”引进社工实习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学习方式更具有弹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到的需求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个人的自我探索,也让学生透过寻求理论知识和原则学习工作技巧和程序。实习教学者能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疑问和需求,引导其自省思辨,并探索其内在因素的相关性,允许学生有各种尝试个人想法的机会,以诱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其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8]。结合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框架,将其运用于社工实习教育,极具实际效益。

(一)内容维度

内容维度是指构成专长所需要的知识,包括领域知识和策略知识两大类。社工学生通过教材、课堂教学获得社工领域的理论知识,例如社工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有关专业手法的程序性知识;策略知识是指专家(在社工教育中多被称为社工督导①)应用领域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方法,包括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社工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学习实习督导面对现实情境所选取的策略和方法,并掌握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将来就业的能力。例如,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实习生,应有机会跟着实习督导一起,学习督导处理矫正人员融入社区的个案或者社区的方法。

(二)方法维度

方法维度是指促进专长发展的方式。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在实操中通过不同方式掌握专业技能和将知识运用于实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体现实习督导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具体如何结合认知学徒制方法维度的构件应用于社工实习教育,详见表2阐释和举例。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以上方法,需要实习督导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相应的方法或组合,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示范、指导和脚手架强调实习督导的支撑性教学活动,多用于实习初期,清晰表达和反思强调学生要逐渐发挥自主性,探究更是强调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任务,该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定经验并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实施能力为前提,一般为实习中后期。对于这五个方法构件的运用,强调实习督导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单一一方的作用发挥,都起不到效果,所以,强调院校开展社工实习教育时,要重视实习督导这一主体,鼓励实习督导采取认知学徒制模式,协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化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内化专业认同。

(三)顺序维度

顺序维度是指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三种,一是全局优于局部,例如可以在社工实习初期,实习督导带领学生订立实习契约和导向报告研究,使学生全局了解自己的实习任务和服务机构及对象的特征,以便后续深化针对个别服务的具体学习。二是复杂性递增,随着实习的推进,可以让学生相继参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再到社区工作和个别复杂的活动任务。三是多样性递增,如针对需求评估的知识和技巧,督导可以让学生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中都尝试运用,从而把握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技巧的广泛运用。

(四)社会性维度

社会性维度是强调学习环境的社会特征。认知学徒制要求的学习环境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所,例如社工学生应到实际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中,学生需要在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实际运用、反思等方法学习,与实习督导作为实践共同体、合作完成任务、独立完成任务等层次,使得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新手开始逐渐由实践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行动,并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

四、结语

在社工实习教育中运用认知学徒制模式,真正强调实习学生与实习督导的双向互动关系,实习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教育的基础积累,在实习过程中基于实习督导的协助,并经过自身的理解进行知识的储备,当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依据个人的能力,切实地决定有效执行任务的程度,能不断地反思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在实际知识体验中学习,既能够像传统学徒制获得实习督导的带领,又能够结合学校教育进行理论反思,这样有利于从真正意义上培养既学习专业知识又从实际中发展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Berhard.EducationFor Social Work-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M]. New York: NASW Press. 1997.

[2]Dolgoff,R., Loewenberg,F., Harrington, D., Corey, G., Corey, M., Callanan, P., et al..Ethical Decis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2005.

[3]曾华源.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理论实务与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7.

[4]Towle, C. The General Objectiv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J]. Social Service Review,1951 (25): 427-440.

[5]罗观翠.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指导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Collins,A.,Brown,J.S & Newman,S.E.Cognitive apprenticeship: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writing,adn mathematics.In L.B.Resinck(Ed.) ,1989.

[7]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7.

[8]Openshaw, L. Social work in schools: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8.

第三篇: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初探

作者:毛景焕 李蓓.. 发布日期:2001年12月28日 17:07 浏览:428 次 评论:0 次 来源:Chinaet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的“预”,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导与定向功能,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科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臬的原则和这些原则所依据的科学规律是什么,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有关认知结构的理论作了粗浅的概括,以期发现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

认知结构理论是指关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具有两大特点,一,它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二,它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认为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在助于我们对认知结构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学生主体的思想。

一、对认知结构理论的历史梳理

认知结构指在感知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是个人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1]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使用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体现了认知结构理论的发展的过程。

J.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一术语,他认为儿童智慧能力的发展是主体在环境的作用下,借助于其随身携带的两种功能(同化和顺应)改变认知图式的过程。这里的图式与结构大致同义。[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可以说是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理论。把认知结构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转换体系,体现了认知结构发展的本质。

认知结构理论的体系化者是J.S布鲁纳,他用类目及其编码系统来描述这一术语。布鲁纳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把存在于头脑中的所有知识看作是整体的认知结构,对认知结构作了最抽象的概括。他认为,认知结构是知识的有组织结构,它们以编码系统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有层次的结构的安排,这种结构对新习得的知识加以一般编码并作出解释,决定这种新知识能否获得意义。他对认知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3]足见他对认知结构理论作出的突出贡献。

奥苏贝尔是认知结构理论的具体化的实用化者。他通俗地认为认知结构就是书本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地再现形式,是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和条件。他着重强调了概括性强、清晰、牢固、具有可辨别性和可利用性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并把建立学习者对教材的清晰、牢固、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着重强调了认知结构的地位,围绕着认知结构提出的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相关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和创造学习等几种学习类型,为新旧知识是如何组织的提供了一条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自他之后,认知结构理论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为人们广泛理解。

与此同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作了侧面的佐证。他认为如果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缺乏必要的认知准备,那么再好的教学质量也不可能使学生就这一学习任务达到掌握水平。

近20年来,认知心理学派特别是信息加工理论对认知结构作了更加全面和动态的阐述和开放式的研究。他们认为认知结构的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命题: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的组织。他们把知识的类型分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Mayer, 1981)形成了一种大知识观。他们用信息流的观点把认知结构的形成和使用看作是知识的输入、编码、译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对过程的各个环节作了深入细致的机制层面的分析。他们对认知结构的形成、保持和激活所作的细微的策略研究,使理论有了更强的操作性。

纵观认知结构的理论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形成时期,包括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早期格式塔的经验基础上的顿悟理论以及托尔蔓的认知地图理论。他们相对于行为主义来说,逐步由对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的研究转向对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开始了对学习者内产啐知的科学的研究。

系统深化时期,主要指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理论。他们对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内在机制作了粗略但系统的研究,使认知结构成为完整的立体的和动态的事物。

扩展化时期。主要指当代众多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他们扩充了认知结构的内涵,展开了并正在展开着对过程和机制的具体而细微的研究,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泛而具体的指导。

二、对认知结构理论的横向概括

以上心理学家对认知结构的研究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使用的术语也不一样,但抛开纷繁的术语持其本质,我们可以抽取出其中合理的部分,为认知结构找出丰富的特质。对认知结构理论作综合概括可得出以下结论。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皮亚杰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表征认知结构建构的机制。他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了外在整体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丰富、良好的多重刺激是促使认知结构完善和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现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场所。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奈瑟认为,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它包括两个过程: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基本过程)和学习者有意识地控制、转换和建构观念的映象的过程(二级过程)。建构来自于外界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认知建构就是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具有渐进和累积性自我建构的过程。

2.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核心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查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根据研究发现,良好的认知结构的作用可体现为下列功能:搜索与预测功能、建构与理解功能、推论与补充功能、整合与迁移功能、指导与笄功能。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在近年来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这使得志谊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4]对学习落后新生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Brown.CAMPIONE,1986)。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到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条件社会影响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再仪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科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三、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揭示

丰富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我们进行科学的教学和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根据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1.教学设计要以利用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

基于认知结构的广泛内涵和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各方面的设计时要以激发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这些设计包括环境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它们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条件,让其自主的进行认知结构的建构。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需要,是基于学生主体思想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实际地教学,并且能更有长远目标地教学。

2.教学设计要重视环境的设计

环境可以促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处于激活状态,为新旧知识提供接触点。“实际上有意义学习并不一定渐次地从单个任务成分地练习发展到复杂的物质任务背景的操作,而往往是在支持环境中在大背景下训练子任务所需的技能”(Robert Gleser)。[5]在环境的设计上,以布兰斯福特为代表的“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他们主张把学生引入模拟的故事情境中以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环境设计的原则是,习量马学习情境并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习与生活接壤;尽量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模拟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加强语义知识和形象知识的连接;尽量创造和谐、民主的人际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为原则

这一原理并不是要求教学必须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教起,而是要以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认知结构为最终目标和总的设计原则。根据认知建构理论所揭示的原理,教学内容的设计可采取两条互逆的途径: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设计顺序,即遵循逐步分化和逐步统合的原则(奥苏贝尔的观点)。运用这两条途径的共同前提是,教师对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能精细了解并且始终以形成学生优质的认知结构为目标。前苏联在60、70年代出现的“单元教学法”使用的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设计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两条途径一般进行交叉使用。在奥苏贝尔的多种学习分类中,在他的逐渐分化和统整协调的内容设计原则中,明显的体现了交叉使用的原则。斯皮诺(Raan Spiro 1991)的概念与案例构成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的知识表征理论认为双重表征知识能加强学习的认知弹性,促进语义表征和图象表征的结合,清除单纯语义表征的弊端。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对二者交叉使用的又一理论依据。

4.设计中要处处体现学生主体和自主的原则

这也是由认知结构的特性决定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余地,以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建构的良好认知结构为终点。在空间设计上注意广延性、开放性;时间设计上要求有弹性,少讲多练,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留下足够事物的时间;方法设计上注意以教法促学法,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和策略;内容设计上要循序渐进,以旧知促新知,让学生能够自主吸纳,自主建构。总之要学生做到建构性的学,累积式的学,目标指引式的学,反思性的学。

5.教学中要进行有关认知结构的专门策略设计的原则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从宏观上对内容、情境进行设计,还要考虑从微观对策略进行设计。这些策略包括激活原有认知结构的策略,巩固新建认知结构的策略,促进认知结构条件化、结构化、整合化的策略等。认知结构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但认知结构并不是时时处于活动状态,也不是一经建立就能永久保持的。为此,进行上术策略的设计就尤为必要。围绕认知所进行的设计都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扁[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537.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9.

[4]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7.

[5]毛新勇.建构主义的环境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第四篇: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启示

2014年07月15日 14:41 来源:《前沿》(呼和浩特)2013年24期 作者:蔡玳燕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328

【作者简介】蔡玳燕,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德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有不少经验和特点可供借鉴:

一、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意识特别强烈

在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共同决定”。在西方社会,工人参与管理被称为是工业民主、经济民主,就是工人依法参与公司的权力决策机构,决定公司的营运方针。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形式各不相同。

德国“实行雇员参与决策”的企业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提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机会。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关系,有利企业的运作。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力与资本都被视作公司运营的两个基本要素。它可以提升企业的向心力,降低企业员工因无法参与公司经营所产生的无力感,从而使劳动力与资本更好地融合。这种制度设计是德国企业发扬职工民主精神的一个基本表现。

德国实施的是社会市场经济,工会支撑企业职工参与公司决策。这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1)把企业职工从客体地位上升到主体地位(2)劳动力与资本处于同等地位(3)在企业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4)通过控制经济势力对政治产生影响。

由于各国立法环境不同,职工参与的模式也有差别,大致包括了4种方式,即:持股参与;经营参与;监督参与;信息参与。如美国日本侧重于职工持股参与,而欧洲注重非持股参与。德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也属于注重非持股参与,但它在经营参与、监督参与、信息参与等方面都相当深入,职工参与度较广,并将这种制度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进行确定,使企业员工的这种权利有了法律的保障。具体来说:

信息参与就是企业职工通过某一机构或劳资双方的协议参与企业管理。法律规定企业职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知情权,可向企业决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通常是通过谈判,内容涉及劳动时间、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社会性问题,最后签订集体合同。劳资双方在理解、信任、合作的基础上达到利益一致,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手段。

经营参与是由工人中的代表进入企业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参与公司管理。

监督参与即公司职工通过参加公司的监督机构来行使监督权。

持股参与在德国的形式多种多样,得到国家的支持。通常企业职工入股出资主要是从工资和年末奖金中扣缴,并通过企业补助、国家免税等措施让职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二、德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劳动者在实际参与公司的决策、公司的管理运作与监督企业方面都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德国的企业治理模式强调股东、经营者与职工的共同决策,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和范围要比美、日模式更深、更广。其主要特征如下:

1.推行双重决策制:即除董事会(管理委员会)外,监事会才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它可以任免公司董事会成员并决定其待遇,对公司董事会和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也有权决策企业的重大事项。

2.工会的作用更显重要,企业职工通过派代表进入监事会参与企业的管理。法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劳资双方的代表对等组成,权力相当。工人监事可由工人和职员直接选举产生,多的可占到监事会成员的1/3或1/2。

德国的企业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监事会负责。法律规定必须有职工代表的董事参加,多则可占董事会人数的1/3。

另外,德国企业中还有一个企业职工委员会,由全体职工选举产生,其主要任务是:监督企业为保障职工权益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资合同的执行情况。

企业内部有了上述三个机构,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既有企监上层又有企业下层的参与决策;既有代表一般员工的企业职工委员会,又有代表管理人员的代言人委员会。这种共同参与决定制度兼顾了各方的利益。

三、德国现代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制衡下,使公司治理结构变得更加完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司的参与者日趋多样化。学界重新界定了公司的概念,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按此理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定义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各种利益相关者应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从而完善和修正了传统公司理论”。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股东利润的最大化不再是公司唯一的目的,因为以前企业利润只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不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不局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还应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3)企业治理结构应向除企业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类似的责、权、利与激励机制,尤其是在有条件的公司中,为了让职工共同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应鼓励职工持有股票,成为股东。

德国的企业普遍认同“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在德国的企业治理结构安排中正体现了这种理论。这种企业治理结构有三个权力机构,即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它们组成了德国企业内部的控制机构。

股东大会的职能主要是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此外还决定企业是否发行新股、红利发放及利润留存。德国企业的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构成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特有的双层决策机构。

德国法律规定:管理委员会有权管理和治理企业,其含义首先是进行企业的运营管理;同时要兼顾除股东外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德国企业的监事会尽管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决策,但董事会(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向他汇报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要事先获得它的批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就是通过企业的监事会来行使其对公司的控制权。

德国企业一般是这样界定利益相关者的:(1)大股东,德国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有大股东,这也是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通常,大股东或是公司,或是银行,或是富人家族,或是保险公司。(2)员工,企业员工通过选举代表参与监事会和职工委员会来参与企业的共同决策及管理。(3)银行,它在德国企业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作为一般企业的债权人,持有企业的股票,为其客户在股东会议上行使投票权。德国的大企业,一般来说最大的股东都是银行、公司和富人家族,所有权的集中度都相当高,因此也被认为是银行主导的一种公司治理。

德国银行主要以三大银行为主,即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银行主要通过控制企业股票投票权和向董监事会派驻代表来控制公司。

上述三类利益相关者是德国企业监事会的主要组成者,形成了一种共同决策的企业治理结构,股东、债权人作为企业所有者和企业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的控制权。借助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缓和了公司的矛盾,改善了职工的福利待遇。

四、德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给我们的启示

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公司治理结构既有美、日模式的,也有类似于德国模式的。但事实上,企业职工在参与经营决策与监督经营方面的权力都是极小的。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如何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点,应成为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是国家和企业所有者控股下的总经理负责的企业治理结构,银行及证券市场等外部监督还远远不够。另外,职工参与决策名义上也多是通过持股的形式。但由于这种持股形式主要是职工个人直接购股成为股东,势单力薄,其诉求无法全部传递到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不少公司的员工持股制,也因限制企业员工转让其所持股份,违背了股权平等的原则,加上职工持股比重过低,对公司的决策影响不大。

借鉴德国的做法,中国企业也可以让大股东、职工和银行这些主要的利益相关者通过相互制衡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允许银行参与公司外部的监督,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同时,兼顾除企业所有者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进一步约束企业的经营者。另一方面要完善职工持股制度,除了持股参与,还应通过立法,全方位地加强职工在信息、经营、监督等方面的参与。

德国企业的共同参与决定制度,是考虑到各阶层利益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通过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保证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因如此,员工参与企业治理也有了理论依据,员工与公司形成了一个利益与共的整体。这种相互制约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了控制权的合理分配,从而达到劳资双方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为我国企业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

第五篇: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维度看德日二国对侵略战争截然不同的认知

从哲学和宗教的维度看德日两国对二战侵略历史截然不同的认知 --陈庆权

2003年9月,在马克思的祖国-德国进行了一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评选,第一名是获得57万张选票的康拉德·阿登纳,(感谢他“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奋、刚直”的品格和求实态度,他的政敌也赞赏他的“真正领导者的素质”。西方评论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 第二名是马丁·路德,他获得52万张选票,马克思以50万张选票获得第三名。除了阿登纳、马丁·路德和马克思之外,另外七位是:兄弟战士索菲·斯谷尔和汉斯·斯谷尔(他们因反对希勒特而遭到纳粹屠杀)、著名音乐家巴赫、发明西方印刷术的约翰斯纳·古登堡、“铁血首相”俾斯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

2

(一)

每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过程

3 中积淀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即积淀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文字、独特的哲学、独特的文学艺术、独特的宗教信仰、独特的服饰、独特的饮食、独特的习俗等等,而国民性则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最为重要的标志。国民性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个民族和他民族区别开来。所以,我们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维度,从一个民族国民性的维度,从一个民族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维度,我们就可以追溯到这个民族精神的根源、思想的渊源和情感的脉络之底蕴。自然,德国和日本也不能例外。

在近代以来,德国、日本两国具有较多的共性:都是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开始崛起并迅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而且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做事认真精细,讲究秩序,追求完美,崇尚彻底、极端甚至残酷的审美价值。无论是从他们的科学技术、电子产品、还是汽车制造、医学技术,抑或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这种价值追求。由于日本伊藤博文时代的明治维新运动就是主要向德国学的,所以,有人甚至把日本比喻为“东方

4 的德意志”。同样,德国和日本在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单一的民族国家,德国是单一的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日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的国家;第二,德日二国都有较长的封建专制和君主极权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德国长期由容克地主统治,而日本主要由带有明显封建主色彩的武士道集团统治。第三,都有比较强烈的、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倾向。

德国尽管位于欧洲的中心 ,但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路径却与欧洲的其他国家迥异,有其独特的的发展脉络,较少受到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在十九世纪中叶前,欧洲其它国家如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都纷纷完成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而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封建容克地主的专制统治之下,所以,德国人在文化和精神上曾几乎长期游离于欧洲的传统之外。但在欧洲文明的强大辐射下,德国人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屈辱感,然而擅长于精神探索和哲学思辨的的德国人又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绝不逊于欧洲任何其它民族,加上自康德、莱布尼茨以来,德国确实产生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星光璀璨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以及自海顿、巴赫以来又产生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星光熠熠的音乐家和交

5 响乐(如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等)因此,德国人又有其民族的自大感(自豪感的膨胀),托马斯。曼把德国比喻为“永远是欧洲的精神战场”。这种自卑和自大相纠集的康德二律背反式的性格,往往使德国极易走向极端的民族主义,如点燃一战和二战的导火索就是一个明证。

日本虽然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但由于偏居东亚一隅,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由于其相对封闭的岛国环境,从未受到外族入侵的绝对自尊,使其又发展出了武士道和神道及皇道的传统。加上台风和地震的不断袭击、日本沉没的危险、地域的狭小和资源的匮乏、与邻国充满恩怨的关系、曾经的“战胜”的“荣光”和战败的“屈辱”诸多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日本民族充满着相当程度的恐惧感和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的二重性矛盾心理。这种民族心理不仅加强了日本人民族的凝聚力和排外倾向,也加强了日本人的扩张意识和嚣张气焰。所以在不少日本人的心理,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并将其化为“大和”文化的一部分)和对近代中国的鄙视非常矛盾地呈现出来,形成了日本人非常极端的民族主义气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不到半个世纪二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6 就是其极端民族主义的表征。

(二)

世人都知道,七十多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是以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在华发动“卢沟桥事变”,在欧洲是以德国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起“闪电战”为起始标志的。在这场由德、日法西斯发动的空前规模的战争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有20多亿人卷入,给世界人民造成空前的浩劫和灾难。

然而,德日两国如今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让我们先看看联邦德国的元首是如何反省的?1970年 的12月7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的广场上,来访的西德总理勃兰特向无名烈士献完花圈后,默默无闻地走到一旁的犹太殉难者纪念牌前,面对600多万被纳粹法西斯杀害的犹太苦难亡灵,突然双膝跪在湿漉漉的冰冷的大理石上,“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下跪的人下跪!”勃兰特的世纪一跪不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也震撼了德国人的心灵,同时还为他赢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无独有偶,1995年6月的一天,作为东西德统一的功臣的科尔总理在访问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时,再次跪在二战犹太死难者的纪念牌前,向被纳粹法西斯杀害的犹太苦难亡灵深深地谢罪。同

7 年8月,总理科尔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战胜纳粹德国50周年的活动。他在致词时也表示:“我向死难者你们请求宽恕。我们在莫斯科缅怀遭受过希特勒造成的种种灾难的俄罗斯人以及前苏联其他民族的人。”

刚战败不久,面对一个满是废墟的伤痕累累的国家,联邦德国战后的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曾经的“宿敌”法国进行真诚的道歉。第一位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在1949年12月7日的一次集会上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同样,1985年5月8日,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在二战结束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说:“我们德国人醒悟到,历史问题是无法超越的,是难以洗刷掉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我们大家有罪与否,也无论我们是老是少,都不得不接受历史。我们大家都受到历史后果的牵连,都要对历史承担责任。”紧接着,1994年8月1日,统一后的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纪念大会上,再次向波兰人民谢罪。他说:“我在华沙起义的战士和战争受害者面前低下我的头,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1998年11月,赫尔佐克在纪念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和迫害的大会上指

8 出:“60年前,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德国历史上最恶劣、最无耻的事件,国家本身成了有组织犯罪的凶手” 。“清算过去”、“永远不再由德国发动战争”,是德国战后最常见的政治口号。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对德国历史上曾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行都有深切认识,他们对受害国人民怀有一种深重的历史负罪感。德国的主流社会、朝野主要政党,特别是政府政要,在对待战争罪责的立场和态度上始终如一。他们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并以实际行动清算过去,赢得了过去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和信任。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届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行径和屠杀行为进行过辩解。

不仅国家政要如此深刻地反省、虔诚地忏悔、真诚地道歉,宗教界人士也不例外。斯图加特教区的主教说:“我们给世界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我们谴责自己。在一个民族的生命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赎罪是惟一可能的态度,从而也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行为。”

为了让纳粹的历史不再重演,德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喊纳粹口号、打纳粹旗帜和佩戴纳粹标志均

9 属违法,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德国人下跪忏悔还不算,在经济刚刚复苏之际,自己勒紧裤带,非常真诚地对受害国进行物质赔偿。阿登纳总理在1951年9月27日发表的一项政府声明中表示:“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了罪行,并且有义务作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一刀两断了。”从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开始至今,德国已向以色列、波兰、法国、希腊、俄罗斯等国家支付了711亿马克二战赔款,而对受害犹太人的赔偿也达到550多亿欧元。

德国在战争罪责问题上坦诚和自觉的反省态度,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和信任,为它在战后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今天已经不再有多少欧洲人对德国曾经对自己造成的战争伤害耿耿于怀,倒是德国人自己在不断地进行批判和反思这段历史,牢记那段历史,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当今的德国已经与过去彻底划清了界限。

反观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的历史,上至政府的内阁成员,下到民间的右翼势力则是多方否认,屡屡开脱战争责任,甚至美化侵略战争。日本文部省的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人民等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

10 亡和战争创伤只字未提,反而将它写成是日本军队将亚洲国家从白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圣战”,称朝鲜、中国的慰安妇是“自愿献身”的,把对中国的血腥洗劫写成“日本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军人打仗”,把太平洋战争结束写成“大东亚圣战终战”,将美国轰炸东京及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留下的废墟照片进行大肆宣传,俨然把日本装扮成二战的受害国。特别是应该作为侵略战争第一责任人的裕仁天皇,其生前从未因战争的罪行向被侵略国的人民和政府公开道歉过。更令亚洲各国人民愤慨的是,在战后的历届政府的内阁中,几乎年年都有内阁大臣及众多的议员甚至多名首相崇拜供奉东条英机等战争魔王的靖国神社。就连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功之臣”田中角荣首相1972年访华时也只称“过去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麻烦”。1998年的日本首相竹下登更狂妄地认为“上次战争(即日本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笔者注)是否是侵略战争,应当由后世的历史学家来做评判。”

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言而无信,口蜜腹剑,这是日本人惯用的伎俩。虽然国共两党政府先后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但中国人的诚意举动是否感动了这个

11 “一衣带水”的近邻呢?回答是否定的!没有!绝对没有!!日本至今非但没有主动对中国支付过一分钱的战争赔款,而极右势力的代表人物,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公开叫嚣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破坏了日本人的形象,它全是谎言。”1994年5月羽田孜任首相时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也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更有甚者,作为南京市的友好城市的日本名古屋市的市长河村隆之在2012年2月20日会见南京市的代表团时竟然也称“没有发生过南京事件”。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日本侵略战争期间强征的朝鲜和中国慰安妇的行为说成是她们自愿的行为。这种死不认罪的岛国文化心态,能不令人愤慨吗?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在与邻国的领土关系问题上也一而再再而三与中国、韩国、俄罗斯在钓鱼岛、独岛和北方四岛等产生领土争端。尤其是在中国的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人民善良的神经和耐心,日本政府不仅无视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的领土,而且在一年以前出演的购岛闹剧更是激怒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更有甚者,安蓓内阁还试图通过修改《和平宪法》将日本自卫队改造成为国防军,以再次图谋军事帝国主义大国的企图与梦想。

与德国政府的行为相比,日本政府的这种对战争

12 责任的冥顽态度,其境界和差距相差的何其远耳!

(三)

对于侵略战争的认知,可以说德国和日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即面对相似的侵略历史所呈现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态度。二战以后,德国的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的责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在德国,承认、反省、铭记纳粹的侵略历史(特别是屠杀600多万犹太人的那段历史),绝不允许侵略的历史重演早已称为整个德国社会的共识。为了让年轻的一代牢记这段历史,德国还制定了严格的、系统的、完善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年轻人正视历史、直面历史的正确的历史观。而日本的政府和极右势力恰恰相反,其不但无法正视历史、直面历史、反思历史,甚至利用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无法让日本的年轻一代获得真实的历史,自然也无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因而也无法取得中韩等亚洲人民和政府的原谅,也一直被世界所警惕和诟病。

德日两国对于二战的侵略历史之截然不同的认知,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从宗教的和哲学的维度就可以揭示出这两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心灵及民族境界。

我们说:忏悔是良心的自省,是对自身罪恶的救赎。对于个人而言,宗教信仰是可以养护人的心灵,

13 净化人的灵魂的;同样,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宗教信仰也可以养护民族的心灵,净化民族的灵魂。由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日耳曼民族的德国,由于深厚的宗教情怀以及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所具有的新教伦理精神,加上对上帝和基督的敬畏与信仰,使得这个民族具有历史的负罪感(原罪意识)和现实的罪恶感,所以,这个民族在二战结束后能够虔诚地跪倒在上帝和耶稣的面前进行深深的忏悔与赎罪。事实证明战后的德国民族通过在上帝和神的面前深深地忏悔,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整个民族的自我救赎。而作为“大和”民族的日本,由于没有深厚的宗教情怀的积淀(在日本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日本的佛教由于世俗化太重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神道教也不是宗教,),只有顽固的武士道的传统(武士道更不是宗教),所以这个民族只有羞耻感,而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在日本的历史中,“他们只有祈祷幸福的仪式,却没有祈祷赎罪的仪式”。由于这个民族是绝对不会在上帝和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与赎罪的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1937年的南京,为何日本军队能够对中国军民进行无所顾忌甚至肆无忌惮地大肆屠杀而丝毫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因为,在日本人潜意识里:国家的侵略不是侵略,集体的杀

14 戮不是犯罪。之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恣意妄为地对中国人、朝鲜人等进行的屠杀并且不需要对此承担任何责任,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是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一个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民族是绝对不会敬神的,也是绝对不会在上帝和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与赎罪的,而只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到靖国神社去拜鬼,对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所谓武士道的英雄(武士)和二战时期的战争魔王进行顶礼膜拜。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提高人的境界的学问。对于个人而言,哲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同样的,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哲学也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所以,一个具有深厚的哲学传统的国家-德国,一个具有深厚哲学传统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自近代的康德和莱布尼茨以来,德国在哲学上产生了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更多更光辉灿烂的哲学和哲学家“Heute Schon Philosophiert?”(今天你哲学了吗?像哲学家一样地思考反思与批判是德国人的家常便饭。),以及古典音乐和音乐家(雨果说:“音乐是思想的艺术。”音乐是用乐音呈现的哲学思想,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受哲学和音乐的影响,形成了德国人崇尚哲学和音乐、

15 崇尚理性的民族传统,即形成了德国人的“浮士德”式的抽象求索精神,故而德国人在气质上有一种凝重、沉思,讲求规则与秩序的理性主义文化特质。反思是思想的升华,批判是哲学的灵魂。由于长期的哲学滋养和熏陶及浸润,加上德国哲学固有的批判精神和反思传统,所以,德国民族能够用哲学的批判精神与反思精神,对侵略战争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就像法国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所写的那样:“德国人他们感觉不太敏锐,所以更安静更慎重。对快感的要求不强,所以能做厌烦的事而不觉得厌烦。感官比较粗糙,所以喜欢内容过于形式,喜欢实际过于外表装饰。反应比较迟钝,所以不容易受急躁和任性的影响 。在他们身上,理智的力量大的多,因为外界的诱惑比较少,内心的爆炸比较少。普通人贪逸恶劳的本能,有教育的人不愿意劳动的可笑的虚荣,都被日耳曼人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理性克服了。”

罗曼·罗兰在《音乐在通史中的地位》一书中说过:“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不过是它存在的表面特性;无论探明它的内在生命,即它种种活动的源泉,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它的灵魂,哪就是要研究它的文学、它的哲学、它的艺术,因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个国家人民的观念、感情以及他们的梦想。” 而所谓的“大和”民族的日本,由于这个国家没有深厚的哲学的传统,在近代又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启蒙思想的洗礼和

16 熏陶,所以,这个国家的上至元首下至国民,它不可能对战争的罪恶进行理性的批判和深刻的反思。非但如此,它还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战争的魔王们开脱罪责,甚至把他们放供奉在靖国神社里,对他们顶礼膜拜。

宗教信仰告诉我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宗教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深入每一个德国人的灵魂(德国有97%以上的人信仰宗教),所以,二战以后的德国,从政府政要到民间百姓,都能够虔诚地面对神或上帝进行深刻地谢罪和忏悔。由于在日本几乎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只有世俗的武士道传统,所以,他们无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只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且对权威与强权具有极度的敬畏和服从。他们媚上欺下,对强者盲目祟拜和服从,对弱者缺乏同情心,鄙视弱者,甚至根本不把弱者当作人来看待。受武士道的影响,日本人还把强烈的等级观念也投射到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排列成一个强弱分明的序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认为在亚洲,自己是第一号的强国,所以,它傲视一切亚洲国家,它欺凌一切亚洲国家。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强者才可以被尊重,弱者就应该被践踏。之所以如此,他们才会对亚洲的其它国家进

17 行肆无忌惮的侵略、对其它国家的妇女(包括慰安妇)进行丧尽天良地蹂躏,对其它民族的人民进行毫无人性地杀戮,对其它民族的财富进行贪得无厌地掠夺。

哲学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学问,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即一种“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的精神、境界和情怀。大凡历史上的国家侵略、殖民统治、种族歧视、种族屠杀、种族压迫都是反人类的,都是违反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违背哲学的人道主义境界的!从这个意义而言,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特别是对犹太民族的大肆杀戮 ,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侵略和杀戮,都是对哲学的人道主义的违背和亵渎。哲学的人道主义宣扬“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和取代其他人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在德国,这种平等的价值理念是从康德、黑格尔等的德国古典启蒙哲学家那里传承下来的理性主义传统,也是当代德国政府和人民高扬的旗帜,而深深地镌刻在所有德国人的心灵里。然而,在日本人的意识里是绝对没有这样的平等观念的。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强者才有生存的权利,只有强者才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弱者是根本没有生存的权利,也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它才会在侵略战

18 争中,对其它民族的人民进行毫无人性地杀戮而丝毫没有任何的罪恶感,对其它国家的妇女(包括慰安妇)进行丧尽天良地蹂躏而丝毫没有任何的羞耻心。然而,当美国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长崎和广岛的上空弥漫之后,日本天皇则宣布无条件投降。于是,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是真正的老大,美国人是真正的强者,所以,日本应该对美国俯首称臣,对美国人顶礼膜拜,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今天,日本的对外关系仍然受这种等级观念的影响。日本总是跟在美国人身后指手画脚,完全是美国的应声虫的模样。

(四)

总之,无论是从德国人哲学中批判精神,还是从日本人理念中的等级意识;无论是从德国民族宗教情怀的敬神意识,还是从日本民族武士道的拜鬼传统;无论是德国人深刻地反思与批判,还是日本人百般地抵赖与否认;无论是德国政府对侵略战争真诚地反省与忏悔,还是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竭力地美化与拜鬼;无论是德国民族自觉地赔款,还是日本民族的分文未赔;无论是德国政府不断改善与邻国的和睦关系,还是日本政府不断地与邻国发生领土的磨擦与争端;无论是德国政府用刑法的规定防范纳粹阴魂死灰复燃,还是日本内阁试图修改《和平宪法》以重温帝国主义

19 的美梦,如此等等。。。,德日两国走上了二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对侵略战争截然不同的认知态度,让我们观照和明白了这样的事实:当今的德国已经与过去彻底划清了界限。德国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直面历史,以史为鉴,付诸行动,方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信任与尊重。而日本人也用他们的行为告诉世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法正视和直面二战的侵略历史,无法真诚地向邻国赔礼道歉,又无法对战争责任进行深刻地反省,反而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甚至还将侵略战争中罪恶累累的杀人魔王供奉在靖国神社进行顶礼膜拜,而且还屡屡在领土问题上挑起事端,不断恶化与中韩等邻国的关系,这样的所作所为不仅不能得到我们的原谅,而且会更加引起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世界各国其他人民的警惕和防范!

上一篇: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下一篇:人员交接仪式主持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