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2022-05-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绿化规划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校园绿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校园绿化是体现校园环境面貌特色的重要方面,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重要表现,对校园内部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营造都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篇:绿化规划设计论文

探析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我们要摒弃华而不实、铺张浪费的设计,立足于城市的特点和特色,结合绿色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建造起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环境意境,具体在城市园林和居民小区的建设设计当中,努力探索,使我国城市景观的设计更具特色。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绿地种植;园路小品

引言

城市绿化可起到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防风、抗风。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68%,屏蔽噪音和有害射线、滞尘防污染、净化空气、提高大气含氧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绿化还可以美化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园林设计营造的植物景观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欣赏感知的对象,而且还为市民户外游憩和交往提供丰富的空间。

一、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作用

(1)园林绿化建设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可以美化城市,小区,同时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环境。从精神生活需求来说,园林景观可以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角色。(2)园林绿化建设从现实角度来说,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生活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提高环境质量。植物的合理配置也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小气候,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3)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强调景观园林的设计与服务意识间的互动,注重地域以及人文自然的结合,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承担着宣扬优秀文化的责任。同时,现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从人和环境的需求出发,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景观园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差异,然后组合,创新。

二、园林中绿地的种植及设计

1、草坪

草坪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组成多层次的绿化形式,形成绿荫覆盖,高低错落,繁花似锦的优美景观。草坪就是园林的底色,对园林中树木、花卉、山石、建筑、道路、广场等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园林植物中可用的草坪植物种类相当之多,在选用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应用要求,选取适宜草种。而理想的草坪植物应具备以下条件:(1)繁殖容易;(2)生长迅速,形成草坪快;(3)一年之中保持叶色鲜绿的时间长;(4)耐修剪;(5)耐践踏;(6)适应不良环境能力强,抗旱、抗涝、抗热、耐寒、抗有害气体、抗病虫害,耐瘠薄、耐阴等;(7)株矮叶细,生长一致、叶色美观;(8)多年生与杂草竞争能力强。

2、植物配植的设计方法

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城市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有机配置

要掌握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将其组成宁静统一色彩丰富。四季有景的园林绿化景观。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应有机配植。

4、复合种植

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城市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多层次的植物配植,既能丰富植物品种结构,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应。

5、本土植物优先配植

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又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应优先种植。植物配植要与环境协调空间小的地方不宜使用太大的植物,以免使人产生压抑感;开阔的场地宜用体量大或色块大的植物,不然就会给人以小气感。例如在小广场的中心孤植高大的遮荫乔木,那么在广场的四周宜种低矮的灌木丛,一方面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不致使空间太闭塞。灵活利用,手法多样。可采用自然式配植法,如孤植、二株、丛植、群植、林植等,也可采用规则式的配植法,如中心栽植、平行栽植、环状栽植等。如车行道两侧可对称种植行道树,使其成为人车隔离带,并起到指向作用。

三、城市园林园路的规划设计

1、设计体现主次分明、方向明确原则

对于园路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主路、二级环路、散步小路及变态路等。对于主路,要体现其通达特点,可以到达全园各景区、景点,要简洁、明确;形状尽量布置成环状,是园路的主环。二级环路起到是深入景区的作用,沿路风景变化更加细致、景观更加丰富。次路、散步小路则应遍布景区内,遍及全园各个角落,宽度一般为1~2m。变态路则是鉴于游赏需要,设计的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等。

2、园路曲折迂回,依据需要变化

对于城市园林园路设计,受到地形、地貌影响及功能的要求,园路在平面设计上可以适当的迂回、曲折,体现景物、景观的融合,给游人以安适和美感。园路的曲线性、流动性和延续性,能更多的给予空间深度和广度,设计时应该依据周边景观的变化来寻求某种趣味,而不是设计成呆板、矫揉造作之路。对于与建筑相联接的园路,可以根据需要在局部进行加宽。但要注意主环路不能横穿、斜交或者与建筑物成死胡同。

3、园路间的交叉与分歧设计

两条园路出现交叉可以设计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要保证道路中心线交叉于一点。如果是斜角道路其对顶角最好相等或者相近,保证其美观;如果是丁字形交叉最好采用直角或者钝角予以相接,不要在凹入部分进行交叉。应该避免一点的多条道路交叉,这样容易游人产生迷失方向感觉。对于道路交叉位置设计应该适当地扩大成一个类似的小广场以利于交通、减少拥挤。

4、园路的竖向起伏变化设计

对于园路竖向设计要与地形紧密结合起来,旨在减少土方量,以及保证园路路基的稳定;路面不要高出两侧地面,将园路隐藏于地面、山岩和花草之中。要做好园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考虑到行车问题,建议不要在园路主干道上设置台阶。园路竖向变化设计还要注意地面排水问题,保持园路地下管道的合理埋置深度。

四、城市园林园路小品的规划设计

园路小品是指设置在园林园路路边或者广场中的各种设施,花钵、喷泉、园灯具、椅、果皮箱、雕塑等。对于城市园林园路小品应根据其功能需要、小品特点和所处环境特点来设计,做到与城市园林环境相协调。

1、果皮箱、园椅设置

果皮箱与园椅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设置在园林路边、休憩区内、购物区等位置。对于果皮箱,不能置于草坪之上,间隔距离也不宜过近,与园椅的距离也不易过近,以免因为过近使游客产生厌烦感。对于园椅,其数量应根据游园人数来设计,一般为园林游客设计人数的20%~30%,为适当保证游客的私密空间与安静,距离不宜太近,保持在8~10m之间。

2、喷泉的设计与设置

城市园林中的喷泉具有特殊的作用,除了有景观美化作用外,还能湿润周围空气、降低空气温度、产生负氧离子等作用,可大幅提高游客的城市园林舒适度。因此,在园林广场、休息活动区设计小喷泉来改善其周围环境气候。喷泉设计涉及喷水池、给水排水系统、喷泉设备及循环控制系统,需要保证其各安装环节的可靠,避免发生漏水、灌水事故,对园林景观造成破坏。

3、园灯的设计与设置

园灯是城市园林重要的照明光源之一,一般设置在园林入口、开阔广场等位置。灯和灯之间的距离保证在35~40m之间。对于园灯的灯光照度要保证其一致性,园灯悬挂不宜过高,一般保证在4~6m之间,注意避开树木遮挡。如果园灯使用的是单杆顶灯则悬挂高度最好保持在2.5~3m之间,间距保持在20~25m之间。园路道路交叉口、空间转折处等位置要注意指示园灯的设计与设置;必要位置可以设置地灯,如踏步、草坪、小溪边等位置。园林雕塑景观旁边要注意投光灯、霓虹灯的设置;喷泉、水面下可以根据情况设置水下灯、漂浮灯。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描写,我们也了解到了关于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一些技术要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创造美的工作,做为设计者,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修养,提高认知能力,提高责任意识,相互学习,相互研究,根据不同城市地貌,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打开思维的大门,不断随着经济形势和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观念,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不断成长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志发.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J].热带林业,2008(02).

[2]刘华仁.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吉林农业,2010(08).

[3]钟逸坤.浅谈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01).

[4]何敏贞.简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4).

作者:杜长志

第二篇:校园绿化设计方法探讨

【摘 要】校园绿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校园绿化是体现校园环境面貌特色的重要方面,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重要表现,对校园内部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营造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园绿化;绿化设计;绿化方案

1 引言

校园绿化是校园内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整体面貌的重要体现。部分学校不重视绿化工作,绿化设计与学校风格不符,绿化模式单一,缺乏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校方不断提高校园绿化设计水平,保证校园绿化的功能。

2 校园绿化的功能

2.1 生态作用

校园绿化中的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水分调节湿度,隔声降噪,释放氧气,保证空气清新,使师生都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头脑更加灵活。

2.2 心理和生理作用

校园绿地可以激发人的活力,使人们感觉到平静和舒适,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减轻眼睛疲劳,对于用眼过多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好的作用[1]。

2.3 美观作用

校园绿化平面形成点线面格局交替使用,构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合理的颜色搭配和配置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4 实用功能

良好的校园绿化环境可以满足学生室外活动的基本需求,为师生提供一个调节疲劳的开阔视野,成为一个课间活动的场所。绿化也具有构成空间的功能,起到多元风格引导空间的作用。

2.5 文化作用

良好的校園绿化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锻炼和娱乐场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形成高品位的环境,做到以环境育人。

3 校园绿化设计原则

3.1 与学校总体规划相协调

在校园绿化前校园的总体布局、风格和绿化区域已经确定,校园绿化要与学校总体风格相协调,并完善校园总体规划和绿化设计。

3.2 崇尚自然,保护生态

校园绿化要突出环境保护原则,崇尚自然设计,在校园前期规划中要注意控制建筑用地比例,为校园绿化保留足够的用地面积,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校园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借鉴当地植物的生长结构特点和生长规律,建立当地的植物群落,从而降低绿化管理和植物养护成本[2]。

3.3 体现校园特色,寓教于景

校园绿化要具有自己的风格,突出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校园绿化中融入学校的精神特色,建立植物园式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思想,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如种植梅、竹、莲花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激发师生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高尚精神的熏陶。

4 校园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 非生态的景观设计占地较多

校园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校园规划设计中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不足,导致了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破坏,非生态景观设计在校园景观中占据较大比例,植物绿地等设计在校园中所占比例较小,影响校园生态系统。

4.2 校园布局不合理

校园里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提高校园利用率,对扩展预留地的重视不够,现有的校园空间环境不适宜校园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4.3 缺乏人性化设计

在校园绿化设计中,缺乏对学生交流需求的满足。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能满足学生自由交流的建筑活动空间,还要保留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

4.4 校园绿化缺乏个性设计

许多校园绿化风格千篇一律,校园无法处理好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创造出适合师生停留休闲的室内外场所。校园绿化应该加入学校的特色,体现学校的现代化和个性化,成为学校的标志。部分校园绿化重复性是校园绿化的重要问题。

5 校园绿化设计要点

5.1 建筑物周边绿化

学校主体建筑,比如教学楼附近绿化要考虑到通风采光问题,种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远离建筑一定的距离,在建筑物附近可以种植低矮的灌木,以免影响低层建筑的通风采光,建筑物的东西两侧要减少阳光直射,可以种植攀援植物。

5.2 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的绿化

校园行道树可以选择速生高大乔木。运动场地的绿化在遮阴的同时要保持通透,运动场与建筑之间最好有一定的绿化带和高大的乔木,起到隔音作用,乔木以下不宜种植灌木,以免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运动。

6 校园绿化设计要求

6.1 整理绿地,适当改良土壤

园林绿地可以为绿化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绿地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清理土壤中的杂物、垃圾和石块,在进行绿化植物的种植,化验土壤,明确土壤贫瘠板结程度,选择适合的树种和草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改良土壤。在种植时要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土壤板结,选择植物适合的硬度,保证植物根系充分生长,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使速生植物可以做到抗风,部分植物可以抗寒、抗冻等,保持植物根系良好的通风透气,并调整土壤酸碱度,促进植物的顺利生长。

6.2 做好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

要通过绿化为校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要保证植物与环境协调,根据已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进行科学改造,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来选择植物种类搭配。在绿化搭配时尽量选择本地树种,利用常青植物、落叶植物等各種植物的搭配来创造校区景观效果,利用不同植物开花结果期来起到装饰作用,从而形成景观效果。植物可以覆盖硬质围墙,并与景观进行有机连接,在绿化中合理配置植物,创造出校园优美的绿化景观。校园内也可以根据原有的景观或者修建人造景观,使绿化植物配合湖、山丘等,进行主次搭配,形成校园内的独特风景,为师生营造优美的校园景观。

6.3 加强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

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就要对绿化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监控措施,落实园林绿化工程相关规范,重点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加强对园林施工工序的管理。校园绿化景观的设计和施工都要选择富有经验的人员,根据校园规划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植物成活率,减少后期植物补种和不必要的维护。

6.4 遵循植物种植规律,做好绿化后期养护管理

要做好校园绿化工程的维护,维持校园绿化效果,就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周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通过专业知识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后期养护管理,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浇水,注意施肥和植物的整形修剪,加强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气候变化时做好部分植物的抗风、抗寒工作,减少后期补种和安全隐患。

7 结语

许多校园缺乏大型绿地,给绿化留下的空间有限,要提升校园绿化设计水平,就要在有限的绿地中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充分发挥绿地设计的功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并体现出现代化和时代感,使绿地成为师生工作、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程昌华, 刘斐. 高校校园互动景观设计及实现方法探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1(7):86-91.

【2】刘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性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J]. 艺术科技,

2017(6):67.

作者:宋丽华

第三篇:关于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着重探讨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生态设计;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功能与形式统一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

(2)设计需经济实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须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而且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物业管理也跟不上,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不良,因此更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

(3)美化环境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5)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二、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思路

(一)居住区的生态设计

1.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植物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如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3.提高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葉面积总和。

4.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美丽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漂亮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利用美丽的姿态。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2)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

(3)利用沁馨的芳香。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幽香;荷花:清香。

2.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3.空间处理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美丽的环境。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开阳县的气候特征可分为:

(1)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樱花、玉兰、桂花、栾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等。

(2)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紫薇、龙爪槐、金银木、垂丝海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红叶小檗、红叶李、金叶黄杨、紫薇、小叶女贞、红花榉木。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叶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

(3)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金银花、草坪草、常春藤。

三、结论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重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何静山.试论中小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及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2013.08

[2]江珊.园林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作者:郑子彦

上一篇:关于绿色建材的论文下一篇:商业地产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