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科技统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加强了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和研究。在回顾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统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加速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分类、细分指标等改进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OECD科技统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1:

科技统计的量化研究

1、引言

科技统计是统计学的一个应用,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数理原理,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相关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进行评定,是针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体系进行科学度量的一个指标。科技统计的方法是通过对科技活动的相关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及其功能以年度为时间梯度进行测定、统计、分析,进而得出准确的分析报告,为国家的宏观规划、政资反馈情况提供参考、依据。科技统计研究主要针对于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总体数量特征与其相关数量之间的线性、非线性函数关系,进而为国家的宏观科技体系的相关规划提供数理依据。

科技统计事业起步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建立。196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意图规范科技统计的行业标准,以求在以后的科技统计活动中,能够做到数出一门,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阅读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统计报告。故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了通过了《研究与发展(R&D)调查的推荐标准与规范》。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还拟定&D调查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分类之行业标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也开始了自己的科技统计之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创了现代R&D统计。直至现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已从R&D领域扩展到技术创新领域及高技术领域。相较于西方发达国际,我们的科技统计事业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开始逐渐法复苏,正在此时,国家也注意到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之下,我国开始组建自己的科技统计团队。但受限于当时的人力与物力,我国的科技统计团队仅仅是雏形而已,没有很好的组织规划形态,但对我国的科技统计事业的意义仍然是里程碑性质的。逐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才有了起色,在1985年,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科技统计部门,该部分主要负责我国的工业、教育(高校、研究院)、民营企业的相关科技活动的统计工作。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各国的科技政策的得失,以至于可以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一个合理、及时的反馈,用来调整已有的科技政策和颁布新的科技政策,成为了各国科技统计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在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现行的科技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佐以统计学知识,提出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新方法。

2、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建立

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开展是比较晚的,发展也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虽有进步,但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基于全社会的科技活动的相关调查体系。诚然,我国更没有一套数理解释透彻的指标体系。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相关科技活动统计工作者素质不一,所参考的指标体系也不一样,且其中夹杂着强烈的主观效用,导致了数出多门、彼此不一、分头管理的乱象。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难以共享,直接降低了科技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鉴于此,我们需要对科技活动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才能得到一个普适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好、准确度较高的指标体系。首先,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参考一下六项基本原则。

1.准确性。科技统计数据必须如实地、客观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

2.全面性。此项主要针对于企业。在中国,不仅仅大型企业的科技活动较为活跃,中小型已然不可忽视的科技活动能力,在统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动。

3.完整性。企业的科技活动包括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但在这两者之间,仍有一个面向结果的转化阶段,我国的科技成果转换率很低,与现有的科技统计数据不完整有一定的关系。

4.动态性。企业的科技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因此,在统计一个企业的科技活动之时,需要考虑整个科技活动周期内的数据。

5.可操作性。此项主要是面对数据的传播。目前,我国由于数出多门、彼此不一、分头管理,许多指标的含义往往不同,造成了统计人员的理解偏差。

6.国际可比性。我国已然加入了WTO,我们应改变我国现行的数出多门、彼此不一、分头管理科技统计制度,代之以R&D统计调查制度,以期与国际接轨。通过综合考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美国等国家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立足我我国现有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技术获取、创新的中间过程和成果转化等几个重要环节,依照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对技术活动进行更加科学、有效地统计工作。

3、科技统计的量化评价方法

基于此,作者根据工作经验,提出量化的分析、评价方法。首先,选定相关指标。

其一,客观性指标值。客观性指标就是我们的一手数据,这些数据是直观可得的,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运输和函数转化。其二,主观性指标。主观性指标是指针对于某种特性的分析指标,按照实际生产生活的要求对其指定若干的评判标准,并将其统一送至权威的专家、科学共同体进行审计,由评定专家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拟合得到一个介于0至100之间的指标的数值。然后,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不同的指标值有不同的实际含义,对其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是不符合现实物理意义的。譬如,经济类的指标值是金钱,单位为万元,而产出类指标值为论文的数量,单位为篇。如果将两者简单的进行纯代数计算,得到的数值是没有任何现实物理意义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后,对每一指标权重进行确定。不同指标对于最终评价结果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判断分析之时,不可同一而论,因按照其不同的重要性,对其分配不同的权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全面性很强的分析结果。具体而言,笔者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来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人工神经网络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而产生与发展的一种新兴的计算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是从人脑神经元的复杂的网络系统的抽象数学模型进行出发,按照不同的链接方式组成了不同的网络模型。所谓的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运算模型,参考了部分仿生学的原理,与蚁群模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神经元模型有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组成,神经元是人工神经网络中不同网格的交点,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不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的运算。神经元与医学生物中的神经元类似,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类类似于医学生物中人类大脑皮层中灰质部分。评价值的计算。在评价值计算的过程中,假设涉及到的相关指标有n个,以此命名为h1,…,hn,其中hi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原始的评价值mi经过一系列的无量纲处理之后得到的指标值ni,其中的权重为γi,因此,科技统计评价

笔者的量化分析方法,能较好的对技术管理创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价,为技术管理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4、结论

科技统计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能力的基本指标,也是现有的唯一公认、可行度强的统计活动,提高科技统计的水平,对于国家科技的发展,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科学统计活动是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发展的。而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丧失,我国的人口基数不足与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率之时,我们便需要对科技进行更加严肃的对待,而科技统计,是对与我国的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的拟定、反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笔者针对数出多门、彼此不一、分头管理的乱象。提出了一个普适性极强的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定了客观指标值和主观指标值,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统计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建立了一个普适性较强的科技统计评价体系指标,以求更好地为我国的科技统计事业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王斐.出生年月:1984.1.性别:女.籍贯:山东潍坊.职称:中级.研究方向:自然科学类.

作者:王斐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2: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加强了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和研究。在回顾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统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加速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分类、细分指标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科技人力资源界定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国际与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早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已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及其核心地位,这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在实践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促使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课题。

科技人力资源在我国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发达国家对此早有研究。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套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框架。为此,2006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署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课题,2007年最终形成首个国内权威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与统计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统计工作复杂以及时间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相关研究的起点——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统一的内涵界定,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等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这样尤其妨碍统计意义上的科学规范性以及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水平。因此进一步探讨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十分必要,也有助于顺应我国当前创新热潮的需要,促进人才优先战略的深化和发展。

1 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的理论回顾

196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发布了以《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以该手册为核心内容,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推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由此,R&D统计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此后,OECD国家一直把R&D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近10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创新活动中重要核心力量的R&D人员仅仅是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力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于是1995年,OECD颁布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又称《堪培拉手册》),首次权威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HRST)概念,并给出了国家HRST测度的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世界各国,特别是OECD和欧盟成员国基本上参照该手册进行本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该手册指出:“从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包括所有完成高等教育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

《堪培拉手册》从科技人力资源供求的角度,以资格和职业两个指标为基础,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界定。按资格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按职业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1)资格。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3层次教育(即完成大专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5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们一旦完成了科技领域的高等教育,不管职业如何,他们终身都属于科技人力资源。

(2)职业。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与资格不同的是,对那些并不具备正规资格而按当前职业列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人们来说,他们从被聘用的第一天起就被算作科技人力资源,一旦改为从事科技以外的职业、退休、被解雇或不工作,就不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身份存在。

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宋加金(1998)、徐治立(2001)、王玉谦(2001)、王大刚,王伯良,周纬杰(2001)、谢智波、李向东、赵华锋(2004)、杜谦、宋卫国(2004)等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有过不同的探讨,张喜照(2005)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我国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启用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国家HRST总量指标,并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进行了测算。

2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提速,人才国际化流动和“零距离”流动导致人才竞争加剧,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趋增强,国际贸易往来和横向比较的需要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国,自2006年“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创新为主题的“创新型工程”、“创新型城市”、“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XN"建设、“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等等全面展开,急需解决科技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知识传播与扩散、创新系统的行为、创新能力开发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关系问题。从我国实际应用现状分析来看,基于《堪培拉手册》的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理论所提供的评价、监测及数据支持,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科技活动、创新研究的趋势挑战以及我国新形势下的创新实践、管理的需要。

(1)统计指标不一致、数据缺乏代表性。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但是国际上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是导致统计指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韩国,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借鉴了OECD权威的国际定义,但统计单位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国际口径来展开有关的统计工作,这是初始时期必然,造成了统计指标使用上的不一致,应用理解上的多义性,使得分析结果代表性降低,缺乏可比性。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发

现,大多数研究者只能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正式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存量统计数据作为或者等同于科技人力资源来展开分析,而实际上专业技术人员是“按国际职业标准分类的、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岗就业的白领专业技术劳动者,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以及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也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口径远小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刘璐等指出:“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涉及的科技领域的范围有所不同。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领域使用的是广义的定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活动的定义,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统计口径比《堪培拉手册》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要小”。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仅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非国有单位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该统计数据的代表l生也随着降低。

(2)职业条件不起作用。根据上述统计定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应是高等教育科技领域毕业生存量与虽然没有科技领域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但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存量之和。但从实际统计结果来看,这一界定变成了资格即职业的情况。早在2004年,杜谦等通过对科技人力资源及其构成层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我国近几年的数据估计分析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完全可以近似地用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量来表示”。何国祥同样指出,在我国具体的人事实践中,绝大多数在岗工作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均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换言之,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内,职业条件常常不起作用,造成了事实上的从事何种职业或工作对科技统计没有影响,只要有大专学历就是终身的科技人力资源。以学历资格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及其潜在量的大小,而只有正真从事科技职业的人员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才更有直接的意义。

(3)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2006年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提出要求,在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达到5000万人。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我国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 160万人;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各地区就业人数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9》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计算得出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311.46万人,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经提前3年实现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000万的目标。事实上,依照上述方法的简单推算,2006年科技部在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接近5000万了,表面看来,目标设定的是如此保守,而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当时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估计与理解是基于原有统计口径上的;二是基于资格意义上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

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当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一直高速增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1050万人报考,录取约600万,录取比例57%,录取人数是1998年的5.5倍。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超630万。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结果是,大专以上的人数急剧增多,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迅速成为科技人才大国,但实际上大而不强。

(4)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缺乏国际交流可比性。大专以上资格的人数基本上决定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大小,而各国的教育体系差异很大,缺乏国际统一认证规范;各国、各个地区、各个专业差异也很大,受教育者个人拥有的学历数量差异很大,学历构成以及高低质量差异等无法反映,尽管名义上的统计指标名称相同,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缺乏国际可比性。

此外,在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现代企业以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形态、集群方式等带来科技人才利用方式的革命,变“人才国际流动”为“智力跨国流动”和“知识跨国流动”_8]。随着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区域间科技资源流量的不断增加,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和流量的统计需求也日益提高,而目前我们“一方面缺少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的统计设计,另一方面缺少流量统计”,“既没有国际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统计,也没有国内区域间、省市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统计”,无法准确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状况。

3 关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改进的建议与思考

(1)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导向强化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的内涵界定是科技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解认识的模糊、主要观点的分歧等必然造成统计工作上偏差。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现状来看,在内涵界定上,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理解与国际上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仅是理解上,事实上我国的科技活动内容也确实具有国际不同的地方;就资格指标而言,我国的教育分类与国际分类并不一致,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缺乏一定可比性,两种分类统计如何统一,是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两种兼用?一直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指标与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不符,早就有专家建议应该取消但至今然在使用,这表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滞后。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实践的全面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活动不断创新、丰富和深入,迫切要求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为导向强化科技统计的基础功能,尤其要加强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国家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承接带等的指标数据,以满足分析评价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集成创新、企业网络化发展等的创新绩效与政府政策支持的需要。

(2)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的科技统计主要包括R&D的基础统计、工业技术创新统计、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以及其它行业统计等等,没有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资料,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信息缺乏、且分散分布在各种相关统计文献中,要想要获取比较准确、体系完整、口径一致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非常困难。目前我国组织编写的比较权威的科技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但其中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指标仅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高等教育统计”四大类,相对来说,指标体系偏少。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有针对性的完善研究和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创新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一项无以估量的巨大无形资产,准确把握这一资源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3)与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的分类、细分指标。以目前的人口普查工作为契机,完善科技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建设和系统工作。建议尽快与正在进行的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与人口统计相关部门达成协调一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统计应尽量保留并提供相应的中间过程数据,避免统计信息的缺失。一方面要增加总量指标数量,同时要丰富结构性指标和细分指标体系。诸如: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构成、行业分布、性别及年龄构成、区域构成(包括国别、行政区域、经济区域等)、企业性质来源、集聚密度、兼职状况等等。此外,考虑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性增强的影响,建议国内外(包括各个区域间)科技人力资源资源的流进流出数据,以便于分析比较,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

(4)加强普及宣传培训,提高科技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对政府决策的科学高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增强了科学决策对整体统计工作的质量及水平的依赖。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理论研究的相应发展,要求科技统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提高,还要求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专业协调配合,以及公民具有相应的素质水平。因此,不仅要对专职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更新培训,对普通公民也要进行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与统计的宣传普及教育。

总之,科技统计一定要顺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提高其整体水平。在以往的国际交流与比较中,由于缺乏对国际信息的充分了解,只要是海外的或海外归来的一概而论认为是高水平的科技人力资源,以至于我们对科技人力资源的认识与评价常常出现较大偏差甚至错误。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应该树立现代统计科学理念,要尽快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内各个部门联动的科技统计信息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内涵,在尊重国际规范的同时也要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不仅要建立国外专家库,还要建立国内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库,以高效便捷地增加公共数据产品的供给和服务。

[编辑:王劲松]

作者:朱云鹃 夏小玲 许鹏远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3:

“科技人力资源”定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摘要】 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对国内外权威机构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标准与统计范围,重点对与“科技人力资源”相近的六个概念——“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R&D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才”进行辨析,最后指出确立科技人力资源概念的意义。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活动人员 科学家和工程师 R&D人员 概念辨析

一、科技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

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诞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兴起,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开始认识到: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国家创新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投入,在推动科技知识的国内流动与跨国流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从科技创新所需的投入资源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国外学者将科技与人力资源结合起来,提出了“科技人力资源”这一全新的分析概念。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解释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在国际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与“人力资源”的结合。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总称。由于人力资源是非同质的,因此,依据是否有资格或有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科技人力资源和非科技人力资源。可见,科技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属于人力资源范畴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从创新投入资源角度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新的分类。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人力资源之间是一种层层包含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

从国际上看,目前有两个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它们分别对科技人力资源作了明确定义。UNESCO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为:“直接参与某一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按其服务领取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OECD将科技人力资源定义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完成了科技学科领域的第三层次教育(高等教育);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

显然,两个国际组织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并不一致。UNESCO是以“科技活动”为依据定义科技人力资源,即只看科技职业而不论资格水平,包含了所有参加科技活动的人员;而OECD则是从“正式资格”和“科技职业”两个方面来界定科技人力资源的,即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方面的条件就算是科技人力资源。因此,OECD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范围要比UNESCO广。

从国内来看,科技领域的两个权威部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它们对科技人力资源也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2002年,科技部编制的《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第六号对科技人力资源给予明确定义:“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含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与《中国科学技术指标》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完全相同,并指出鉴别科技人力资源主要依据两种方式:一是按“职业”进行统计,由此而来的数据主要反映科技人力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进行测算,由此而得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主要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

三、科技人力资源的鉴别标准与统计范围

依据上述定义,鉴别科技人力资源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资格”,即受教育程度;二是“职业”。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一是完成科技领域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人员,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ISCED1997)的标准分类,在科技领域完成第五级教育或第五级以上教育的人员;二是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人员。

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是按“资格”和“职业”两者统计的综合值,即任何一个人只要满足“职业”和“资格”中的一个条件即属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都是科技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四、与科技人力资源相近的几个概念及其辨析

1、科技活动人员

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科技活动统计手册》,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在我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把科技活动人员定义为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占全年制度工作时间10%及以上的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在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各类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内设的研究室、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及中试车间(基地)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他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课题)组的人员;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论文设计的研究生等。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高等学校、各类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计划、行政、人事、财务、物资供应、设备维护、图书资料管理等工作的各类人员,但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人员、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

判断一个劳动者是不是科技活动人员,关键是看其所做的工作或正在从事的职业是否属于科技活动范畴。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解释,科技活动是指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简称科学技术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活动。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订出版的《科学技术统计指南》把科学技术活动分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和科技服务(STS)三类。我国为了强调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在上述三类的基础上增加了“R&D成果的应用”。

从理论上说,科技活动人员是度量实际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代表了实际投入到科技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总量,用以反映投入科技活动人力的总体规模。

2、科学家和工程师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指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和不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科学家和工程师主要是指经过科技培训从事运用或创造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等有关科技活动的专业工作人员,以及指导科技活动实践的高级管理者和相关人员。

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力量,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多少及其占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的比重,不仅反映了科技活动的质量,而且也反映了科技人员队伍的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

3、R&D人员

根据弗拉斯卡蒂丛书《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R&D人员是指直接从事R&D活动的人员以及直接为R&D活动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办事人员。OECD根据科技人员在R&D活动中的作用,将参与R&D活动的人员分为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研究人员是指从事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系统的构想或创造的专业人员,以及R&D课题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是指通常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R&D课题,应用有关原理和操作方法执行R&D任务的人员;辅助人员是指参加R&D课题或直接协助承担这些课题的熟练工和非熟练技工、秘书和办事人员,还包括所有为R&D课题提供直接服务的财务、人事及行政管理人员。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R&D人员的解释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

R&D人员是度量实际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代表了实际投入到R&D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目前对R&D人员指标的测度通常是采用全时当量——“人年”作为指标单位。

4、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解释,所谓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即企事业单位中已经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现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等共17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

与“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相比,“专业技术人员”在与国际科技人力资源比较时,缺少可比性,但这一指标能从整体上反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状况,体现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特征。

5、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特有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较强政治含义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文件中广泛使用,意指所有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从历史渊源上看,“科技工作者”来源于中组部和人事部进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我国科技界通常认为,在17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中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这5类人员与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称这5类人员为“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概念与科技人力资源概念部分重复,其范围要比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大,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属于科技人力资源范畴。但“科技工作者”不完全符合科技人力资源的教育和职业标准分类,也不符合国际现行的职业标准规范。

6、科技人才

至今,关于科技人才的概念仍是一个政策概念,其特征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清晰的判别标准,只有一个定性的描述。例如,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认为人才有三个条件: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物质、精神和政治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这是定性的描述,并没有客观的判别标准。另外,由于政策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不同时期甚至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科技人才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专毕业生就可以称为人才。而到了90年代,一些省市在引进科技人才时,规定引进的对象必须具有大学或以上学历,因此大学毕业才能被视为科技人才。由此可见,科技人才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主观价值判断,概念边界模糊,更具有伸缩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工程师”、“R&D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科技人才”这些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入到科技活动中的人员数量情况,与“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都具有某种相似性,但是有些概念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五、确立科技人力资源概念的意义

首先,科技人力资源是可测度的,具有可比性。国际上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具有统一的客观的判别标准,不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拥有多大规模的科技人力资源是一种客观中性的描述,这就保证了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国际可比性。而“科技人才”是我国特有的专用词汇,很难用于国际比较,因为各国的科技人才标准是不一样的。

其次,科技人力资源内涵丰富,具有包容性。既可以包含已经实际投入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即现实人力资源,也可以包含今后可能投入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即潜在人力资源。

最后,科技人力资源还是一种资源概念,具有全局性。把各种科技人员视为一种资源,能够避免把科技工作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少数科技人员身上,而是把全体科技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全局性的战略资源加以维护和开发利用,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注: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信息图谱的科技人才区域集聚与竞争力研究》(12YJC630109);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R0084);福

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JA13273S)。)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统计局(EUROSTAT):科技人才资源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3] 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王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5]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2[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6]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 刘军佳:中国科技人力资源[J].科学管理研究,1995(5).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林喜庆

上一篇:职业院校电子信息论文下一篇:流通阅览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