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论文

2022-07-03

摘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化和层次性的特征,农业银行应当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作用。为此,农业银行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农业银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论文 篇1:

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

[摘 要]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不仅有赖于政府宏观财政投入,而且也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为此,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创新:一是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农体系;二是优化政府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市场运作失灵;三是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关键词]金融支持;制度缺陷;路径创新

[文献标识码)A

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有赖于持续规范的资金注入与金融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主要出发点就在于解决三农难题中的资金缺乏问题。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表明,金融支持已经成为继政府财税支持之后,推动“三农”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动力”。大量的实证分析显示,在三农难题化解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显著的制度缺陷,从而制约与束缚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发展的视角出发系统地探讨未来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路径选择。

一、金融支持制度缺陷分析

从宏观层面考察,尽管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格局,但这一体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却存在结构性缺陷与功能性缺陷两大困境。从结构性视角出发,表现为政府主导型金融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民间型、互助型、区域型、地方型金融严重不足;从功能性视角出发,表现为金融支农功能残缺不全、自我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从现实层面分析,在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的制度缺陷大致通过以下几个层面表现出来。

1.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主体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创设的主旨在于及时修正“市场失灵”,运用资本运作完成那些不能借助于竞争性市场来实现的农村金融目标,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因此,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具有财政无偿拨付与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特征。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公共金融产品”提供主体的农业发展银行,却由于其初始制度设计的先天缺陷与现实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其金融支持运作格局的困境与艰难。一方面,由于资本来源的信贷配给制度,导致了农业发展银行自我发展动力的缺失与资金使用效率的非效益化,“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初始设计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难以进行正常的资金融通,农业发展银行也就无法实现资金的自我良性循环,从而缺少金融支持必要而充足的资本支持。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与粮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作为以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为主要服务客体的农业发展银行,其经营机制的转型与服务模式的创新相对滞后,从而进一步限制与束缚了其金融支持功能的有效释放。迄今为止,农业发展银行已经由过去涉足农产品收购、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金融领域逐渐蜕变为目前单一支持粮棉收购的“季节性收购银行”,其业务拓展与服务领域日渐萎缩,政策性金融作用远远满足不了三农工作的客观需求。

2.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作为国家商业性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农业银行,其业务运作具有一般意义上工商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特征,因此在日渐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寄希望中国农业银行无偿支农或者低效支农并不现实,这也不符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选择。在这一特定背景之下,受盈利最大化倾向与农村资本回报率低下的双重影响,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商业性金融市场的失灵及其中国农业银行支农力度的弱化便不可避免。姑且不论其他商业性银行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撤退,单就中国农业银行而言,一方面其农业分支机构与服务网点大幅度缩减,仅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就减少下属机构5043个,减少比例达12.43%;另一方面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中,支农贷款所占比重已经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98%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下,中国农业银行的支持重心已经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轨。伴随着这种符合市场理性的业务重心转轨,农业银行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弱化,其业务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倾向。

3.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在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便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主体;但是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优胜劣汰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却表现出创新迟滞、发展缓慢、效率低下等缺憾,从而使三农难题化解中的金融支持更加匮乏。一是在产权设计方面存在先天性缺陷,表现为主权虚置、主体缺位、法人治理结构失衡、内部人控制突出;二是作为政府主导下建立发展起来的金融体系,由于政府隐形保护惯性的作用,其创新动力不足,经营约束机制软化;三是受金融改革市场化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日益强化的“商业化”倾向,其金融支持重心与资金使用流向日渐偏离三农,而相对集中于风险小利率高的非农产业与城镇工商业;四是数量庞大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所占比重过高,—般在30%—50%之间,2003年不良贷款总额达5000多亿元,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正常的金融支持体系。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的单一化与垄断性,而且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其最终结果只能是金融支持三农资金的流失与农村发展金融需求的严重断层。

4.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在农村金融三大正规机构发展面临困境,无法为三农提供充足持久的资金支持的前提下,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培育与生长就成为弥补三农金融支持缺陷的理性选择。而现实情况却表明,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支持体系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首先,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然沿用传统的保障方式,即民政部门的灾害救济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商业化农业保险,显然无法满足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其次,邮政储蓄运行失范。邮政储蓄目前在我国农村信用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只吸储不放贷的经营格局,致使邮政储蓄不仅不能有效地支持三农,而且引发了农村发展资金的大量外流,1993—2002年通过邮政储蓄方式外流的农村资金达11235.1亿元,年均1123.51亿元。再次,民间互助性金融资源配置混乱。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压抑与管制,民间互助性金融机构难以有效生长,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与分散化格局无法形成,不仅使广大农户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补充与满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溢,引发

了正规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支持改革与创新动力与压力的普遍缺失。尽管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十分活跃,但是农村民间金融事实上并没有取得合法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地位,也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与保护,因此其对三农工作的金融支持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金融支持创新路径选择

面对上述困境,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制度格局的现实出发,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的先进经验,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第二动力”的应有功能,应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创新路径选择。

路径之—: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持体系

伴随着国家宏观金融体系的创新,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重构是当务之急。金融支农的力度与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农村金融资源的分散化、无序化与非竞争性。为此,三农金融支持创新的首要选择应当是根据市场需求与公平竞争原则,适应三农工作的新形势与新特点,重新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建构起金融支农的有机系统。

第一,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充实农村信用社服务内容。按照股份制原则对现有农村信用社进行彻底的产权界定与机制重建,使其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导力量,利用“产权明晰、社员人股、民主管理、共担风险”的创新思路,合理区分与对待其存量资本与增量资本,增强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能力,充分体现其合作性金融主体的功能地位。从现实层面来讲,评判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两条,一是产权是否清晰、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人控制是否合理,二是业务范围能否拓展、支农贷款是否到位、金融服务重心是否回归。为此,在农村信用社改制创新的基础上,还应及时充实其服务范围,以农产小额信贷与农户联保贷款为基础,根据三农工作需求,进行信用社资本资源整合,借助于内部股权与治理结构的改革整合内部资源,借助于外部资源引入与其他金融资本参与实现外部整合,在此前提下,适度向农村非农产业领域渗透。

第二,规范农业银行体系建设,实现商业银行支农转换。从农业银行的历史发展与功能定位来看,其主要优势与比较优势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因此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培植应放在农村。尽管农业银行的经营活动遇到了一定困境,但不应因此而“弃农进城”;作为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三农”这一固有优势,强化内部管理,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与民营经济为中心,充分发挥其资金优势、网点优势、队伍优势与技术优势,弥补与支持农村信用社信贷活动的不足。

第三,发掘金融服务载体,推动农业发展银行良性循环。借助于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延伸与机构细化,实现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重新定位”,以充分发挥其“政策支农”作用:一方面充分拓展其业务范围,改变原来仅负责粮食储备与粮棉油收购贷款的狭窄空间,将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范围扩展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担保抵押贷款等领域;另一方面探索与发展土地债券与农业金融债券发放等形式,改善自身资金来源不足困境,真正发挥政策性支农银行的应有作用。

第四,积极发展非正规民间金融,健全农村金融竞争机制。一是大力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培植农村保险机构,增加保险业务种类。考虑建立专门的政策性政府农业保险机构,专门负责办理三农相关保险业务,在国家有效支持与市场机制相统一、强制保险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保险需求为导向,切实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实现保险主体的多元化、保险种类的多样化、保险费率的合理化,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创新邮政储蓄机制,防范三农资金外流。改变邮政储蓄“只收不贷”的金融格局,将其信贷业务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合并,或者运用法律手段与国家资金支持,保障邮政储蓄吸纳三农资金正常回流农村,减少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力度;同时利用转存款利率的调整与存款通还制度,确保来源于农村的资金反哺支持农村,从而减少与弱化邮政储蓄对三农资金的抽吸能力。三是适度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人,鼓励民间金融组织创新。一方面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的前提下,通过社会资本重组与外国资本引进,积极培植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民间金融机构,以此来增强农村金融体系的活力;另一方面在相关法律框架内适度允许—定范围内的民间信贷开发自愿自助性金融服务,借助于多元化的非正式金融活动,弥补正规金融主体服务内容的空白,真正满足三农发展分散化、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需求。

路径之二:优化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运作失灵

金融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的基本目标在于利率最大化,因此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单纯依托市场机制不可避免地引发市场失灵,从而不利于三农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目标的实现。在这种背景之下,政府宏观导向功能的介入就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况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也需要政府适时适度的干预。为了更好地整合农村金融资源,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保障三农发展对金融资源内在渴求的正常满足,纠正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调控主体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健全市场运行规则,约束市场主体行为。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经济调节、协调监督等多样化方式,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主体进行有效约束,创设良好社会环境,实现金融主体、客体及中介组织之间的有序竞争与良性互动,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实现对三农工作的有效支持,消除各种不合理经济理性的不正当行为。

第二,重塑社会信用体系,确保金融运行安全。长期以来由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与社会信用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金融信用体系的残缺与金融活动的混乱,为此政府应采取信用宣传、行政引导、政策支持、法律惩戒、经济监管等措施,强化农村经济运行中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同步发展,健全农村信用评估机制,提高失信主体的违约成本,降低金融市场交易费用,以此来确保农村金融活动的公平公正、合理有序。

第三,强化农村基础建设,保障金融运作效率。一方面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收入,在信息、通讯、电力、交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物品,改善农村金融技术设施,不断提高其现代化技术水平,为金融支农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农村金融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其业务素质、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以适应农村金融分散化与多样化的内在需求。

路径之三: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为了确保农村资金正常回流,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三农自身经济实力的改善是一个基础性环节,只有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农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也只有把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提高之后,才能更多地吸引与吸纳金融支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充分利用WTO规则,运用财政与税收两个杆,全方位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改善三农发展的社会环境;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此为契机重新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双向的整合与优化,提高农业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全面强化农业产业素质;三是加快农村科技创新与科技开发步伐,借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科技成果推广,推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由粗放犁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由依赖型向自主型的历史转轨,切实增强农业自我造血功能与吸纳外来资金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永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2]汪金敖.论加大农业金融资本投入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7).

[3]何广文.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J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4]张元红.从合作基金会事件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5]马晓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

[6]丛正.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浅析[J].农业经济,2004,(5).

[7]田力.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3).

[8]朱英刚.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J].中国金融,2005,(8).

(责任编辑:高 琼)

作者:张 骐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论文 篇2:

农业银行的准确定位与路径选择

摘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化和层次性的特征,农业银行应当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作用。为此,农业银行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农业银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农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定位;路径选择

收稿日期:2007—12—10

作者简介:唐晓旺,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当前,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为“立足‘三农’,面向城市,实现城乡联动”,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成为农业银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银行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为“三农”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农业银行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已成为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按用途主要分为五类:基本生存需求、一般生活性需求、小额生

产费用需求、小规模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以及产业化经营中的较大规模资金需求。按需求主体可分为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可以分为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农村企业分为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不同收人水平或户型的农户以及规模不同的企业,其金融需求和满足方式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1.纯农户的金融需求:此类农户多属于中低、低收入户,无非农收入来源,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极强,其金融需求主要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生活性需求和小额生产费用需求,包括建房、子女上学和疾病治疗等。这类农户由于承贷能力有限,信贷风险较大,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信贷供给范围之外,只能以较为特殊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目前,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渠道的小额贷款以及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是这类农户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类型农户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2.兼业户的金融需求:兼业户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主要包括:(1)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农场式耕作或者经济林、牧草种植;(2)规模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生产;(3)地域优势的蔬菜种植;(4)剩余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个体运输业、简单加工业等;(5)时令性农产品流通经营。这类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业生产费用需求以及小规模的经营周转资金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农业产业化派生而来的,是公司加农户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层面上的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商业贷款供给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这类农户很难从银行申请到贷款。但是,农村地区的亲缘、血缘关系以及熟人社会的制约,使农民很重视自己的声誉。村民们深谙没有信用的危害,对履行债务有较强的道义约束,非常适合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信贷。

3.小型农业企业、小型工商企业金融需求:这类企业一般是立足于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经营风险较高。这些企业存在着扩大生产和启动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表现为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健全的承贷机制和信用担保和抵押制度,它们很难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基于扎根农村的优势,开展关系性融资,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贷风险,逐渐成为这类企业主要的贷款机构。然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普遍不足,其自身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难以充分满足这类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得一部分小型企业不得已转向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需求。此类企业主要从事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这类企业需要大量正常的流动资金和规模扩张中的长期投资需求以及汇兑、结算等中介金融服务。由于其资金实力较强、规模较大、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其经营范围较广,跨出了县域甚至省域的范围,所以需要金融机构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显然,地方性的小型金融机构无法有效地提供此类服务,这就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市场空间。农业银行植根农村、辐射全国的独特优势,使之必然成为这类企业的信贷供给主体。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电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巨大的信贷融资需求空间。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财政渠道解决,近年来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电力、电信等有着巨大的赢利空间,这就为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大型金融结构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农业银行回归农村金融的市场定位

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取决于金融市场的需求和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优势。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状况

以及农业银行自身的特性,农业银行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主要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量正常的流动资金和长期投资需求,并为这些企业提供结算、汇兑等金融中介服务。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用交易费用理论进行分析。

1.融资次序与交易层次

就满足金融需求而言,按照借贷交易双方关系的远近(或交易层次),我国农户(或农村企业)的一般融资次序依次为:个人通过兼业实现自我融资——亲属间相互捐赠互助——熟人间的民间借贷——联保贷款——社区合作金融——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大商业银行贷款。

上述的融资次序按交易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亲友间的自我融资(包括前三种形式)、社区间互助合作(中间的第四和第五两种形式)、市场化融资(最后两种形式)。这一融资次序的特点是借贷交易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由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向市场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过渡,这一融资次序也与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相一致。

农户的融资需求首先考虑的是自我和亲友之间的相互融资。从借贷意识来看,中国的农户具有强烈的“内源融资”偏好,当农业收入不足的时候,小农家庭就更愿意谋求非农收人,因此非农收入首先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提供了补充。如果非农收人不能弥补农业生产资金的不足,那么农户之间的相互融资就会发生。但农户之间的这种自我融资的局限非常大,当生产经营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超出亲友的资金借贷能力时,在社区社员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随着农户收人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及生活消费的情况下,有许多“道义小农”(内源融资偏好)也逐步走向“理性小农”(社区化或市场化融资)。而当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后需要融入整个外部市场经济时,小农的理性就得到充分体现,融资需求也必然转向市场化融资。

2.交易成本与农村金融交易的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形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不同机构产权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为满足金融需求的交易成本高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包括四类:一是签约成本,即因农村基础设施或地理位置等引起的交易成本;二是信息成本,即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形成的交易成本;三是管理成本,即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成本;四是代理成本,即与产权形式相关的成本。总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代理成本。

签约成本主要受我国农村自然交通条件的影响,如地广人稀、基础设施不发达都会增加签约成本,这类成本对同一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对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影响却不同。随着农村金融交易关系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信息成本逐步上升,同时,克服信息不对称所需要的风险控制和评估技术也更为复杂,其管理成本也会上升。而组织规模越大,越易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解决内部利益冲突的代理成本也相应较高。也就是说,随着交易层次的逐渐上升,总交易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大商业银行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克服总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使得大规模资金需求必然要求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来提供。

3.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有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必然适应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和兼业户的信贷需求属于较低层次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小额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民间借贷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拥有在监督和执行上天然的信息优势,必然成为这类金融需求的供给主体。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则属于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具有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特征。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在信息收集、管理和监督上具有规模优势,理应成为这类农村高端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

根据以上理论,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也应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具体来说,纯农户的生存和生活性的融资需求,如建房、子女上学和疾病治疗等应主要通过政府救济和民间借贷来满足;兼业户和微小型工商企业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应主要通过信用合作社来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和投资资金需求应主要由大型商业银行来提供;纯公益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主要由财政资金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而经营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则可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由大型商业银行提供。

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金融市场上,可以发挥在信息收集、管理和监督上的规模化优势,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因此,农业银行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农业银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农业银行回归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

1.构建农业银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的银企关系,完善间接融资服务体系

农业银行要依据当地农村的农产品资源状况和区域特色,制定出分地区、分行业、分层次的农业信贷策略,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切入点。第一,农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积极主动地向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二,农业银行要积极培育融资主体,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融资辅导,提高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第三,进一步优化信贷服务。要切实根据农村地区企业的信贷需求,从信贷业务品种的安排和选择、贷款期限结构的配置、利率工具的掌握和使用、贷款手续的简化、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等方面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四,在条件成熟时,农业银行可以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农业银行可以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同时,赋予农业银行固定地提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服务。

2.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积极进行业务创新

农业银行必须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介入农村信贷市场。为此,必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信贷风险。第一,以客户选择为基础,严格准入条件,坚持优中选优。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诚信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优势的优质成长型客户。第二,以担保创新为重点,积极尝试担保抵押方式创新。结合农村客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运用农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等动产质押和产品订单质押等担保形式。第三,以风险定价为前提,有效弥补贷款风险。按照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实行“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的信用度、承受力和成长性,对不同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第四,以风险组合为补充,有效分散贷款风险。要定期跟踪研究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行业信贷政策,实行产业贷款限额管理,合理控制贷款份额,以分散贷款的集中风险。

3.发展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除了存贷款等基本的金融服务外,应适时发展农村其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工具结构。第一,农业银行依靠自身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可以开展代销基金、保险、债券等业务,积极拓展农村个人理财市场。第二,利用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品种齐全的优势,积极向企业营销银行承兑汇票、出口企业的保函等低风险业务,扩展市场需求。第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信贷、互助、抵押、保险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拓宽金融支农渠道。第四,探索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结合的方式。

4.积极参与农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城镇化为农业银行提供了巨大商机,其广阔的需求前景必将成为高成长的信贷市场。由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投融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银行及时进入这个领域,一方面可以形成并巩固在农村的经营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搞活农业银行县(市)行经营,优化信贷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

5.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实现农行与农村发展的双赢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运作机制、支持区域和支持领域三个方面。在运作机制方面,要大力加强银政合作,积极探索深化银政合作和机制创新工作。在支持区域方面,要按照农业银行总行有关贷款政策要求,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良好的县城及中心镇作为重点区域。在支持领域方面,要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

[3]张琴,赵丙奇.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觉看农村金融改革[J].软科学,2006,(2).

[4]刘锡良,王磊.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5]焦兵.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分析[J].学术界,2007,(1).

责任编辑:晓立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我国农业保险外部环境的构建研究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

作者:唐晓旺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论文 篇3:

浅谈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农村经济发展依赖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推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特定自然地域、经济情况、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经济区域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产业化等作为发展目标的。农村区域经济的产业化依赖于农村产业企业的支持和充分的资金供给。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为企业融资、吸纳农村剩余资金和促进资金的循环创造了条件,否则就会出现企业融资贷款困难,优势产业发展不起来,难以引导和促进当地农户有计划有规律的生产。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多、小、杂、全,农户自给自足的多品种,多样化生产,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金融市场不完善导致农村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农业的产业优势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撑,农村的现状更加难以改变。因此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支持和被支持的关系,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快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有效吸收农村剩余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活跃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产品种类与层次还不够丰富,风险定价等市场功能有待增强,大部分农户的投资渠道单一,储蓄仍是理财首选,股票、证券投资占比不足5%,导致资金外流严重,企业融资困难,难以解决劳动力等问题,农民只有到外地寻求就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推动力,农村农户缺乏收入来源,农村吸收剩余资金的能力有限。劳动力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帮助农村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资金沉淀、逆流,才能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主体资金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都不尽相同,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金融工具与金融组织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需求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动态调整就越迅速,对经济的渗透力和促进作用就越强。因此,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比单一形式的金融结构更能够满足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以某县级市为例,目前存在三种层次的经济主体:一是已经部分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化农业组织,基本实现“基地+农户”的增长模式;二是部分仍处于贫困边缘,有待政策扶植的农户;三是以上两者之间大量存在的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农户,该层次的农户处于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对于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应该以不同的金融结构来满足。

(四)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有效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据对某市10家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构成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企业成立之初的25%上升至29%,而金融机构贷款逐渐萎缩,由20%下降至17%。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但银行提供的贷款却没有按比例增长,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一直难以改善。而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由12.9%迅速增长到22.4%,利率由6%增长到20%,如果得不到很好控制,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情况还会以此方向变化。据部分企业主介绍,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不得不采取民间借贷等措施,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民间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足,对农村金融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民间信贷风险性大,无法律保障,有可能干扰农村的正常金融秩序,引发民事纠纷,产生金融诈骗等危害整个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因此,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势在必行。

二、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一)制度瓶颈

1.金融体制不完善,尚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着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一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了信贷管理体制,上收了贷款审批权,减少了基层支行的授信额度;并普遍实行经营战略转移,信贷投放向中心城市、优质客户集中。在这种经营战略主导下,银行贷款投放集中于少数重点企业,而对乡镇工业、特色农业生产及农业深加工等企业发放的贷款却寥寥无几,支农作用日益削弱。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诸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方面政策性效能受到制约。三是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中存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自身包袱沉重,经营困难,结算功能不全,信用工具欠缺等。四是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服务缺位,不能有效为农村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业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缺位。一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受到诸多政策法规约束,抵押融资受到较大限制。二是抵押物难选择,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其资产多为农产品、林业资源,若作为贷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很大。三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目前,部分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尚未建立,农村地区的小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担保。

3.民间金融缺乏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

民间金融在满足农村市场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间信贷组织尚未被“正名”,新兴民间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条件以及监管办法久未出台,民间借贷活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其拾遗补缺的作用难以发挥。

4.农业保险缺少政策扶植。农业生产最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农业保险风险高,赔付率大,保险公司开办此类业务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保险供给不足,需要农业保险的农户无处投保。

(二)资金供需瓶颈

金融资源外流严重,资金短缺。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影响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只吸收农村存款,大力压缩农业贷款,甚至只存不贷,使农业资金向其他行业转移。邮政储蓄利用政策和网点优势,吸收了大量农村资金,这部分资金在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后,有一部分通过支农再贷款形式返还到农业领域,但绝大部分游离于农业之外,

(三)效率瓶颈

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机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

三、相关建议

(一)合理布局,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在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放眼未来,要从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出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各类金融市场”的要求,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适度竞争、共同发展的思路,去谋划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科学有效地整合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形成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三种金融主体并存的多元化经营局面,且保持适度的竞争,增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避免县域金融市场经营主体趋于单一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农村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从而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机构调整不能搞“一刀切”。为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过程中,应从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保持适度竞争的角度考虑,兼顾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现状,由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统一规划机构撤并方案,科学有效地整合县级金融市场资源,保留1-2家县级商业银行及适当的经营网点,并赋予一定的贷款权限,以缓和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

(三)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要完善,需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优势产业企业的有力支持。通过开展存贷、担保、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业务,刺激区域内的金融市场;提升区域产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减小和分散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变产业企业融资,贷款难的情况,只有建立起了农村金融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农业才会有一个新的面貌。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吸引资金(特别是商业资金),防止农村资金逆流、滞留、回流,实现农村资金区域内的良性循环。

1.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从资金上支持区域优势产业,改变农村生产的“小、散、全、杂”的布局,专业化生产、经营,把小区域各产业的生产要素配置到优势产业上,打造区域特色。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市场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过度分散也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要通过专业生产和资金上的重点扶持改变这一状况,克服生产要素的过度分散,使生产资料(特别是资金)转移到优势产业上来,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样,区域的特色才会体现出来。

2.以优势产业为载体,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强化产业优势,完善产业的相关服务,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要立足于支持优势产业的角度,吸引各种资金流向优势产业,鼓励广大中小企业经营优势产业,打开优势产业的销售市场,提升优势产业的社会效应,农业保险和企业担保贷款是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突破口,农业保险等一系列相关金融服务要抓住机会,保证优势产业取得足够融资,对优势产业进行金融支持,同时,以此为机会活跃金融市场。

3.发挥区域优势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优势产业规模化。区域经济的产业化,有效降低了行业风险和企业风险,因此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其他金融服务风险也会大大减小,金融市场便有可能得到发展和完善。要鼓励银行增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扩展其业务范围和领域。政府应鼓励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展开多种金融服务,创造一个活跃的竞争的氛围,改变金融市场的疲软状态。在一个完善的竞争性的金融市场的条件下,实现了资金地高速循环,推动经济地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诸如交通﹑通讯等公共事业,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作补充,实现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

4.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头作用,与周边区域优势互补,带动各行各业,建设现代化农村。农村区域最终要和城市对接,使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结合,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作者:张金恒

上一篇: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房地产投资经济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