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11-01

第一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这一组共有六篇课文。其中《识字六》、《吃水不忘挖井人》、《关怀》《画家乡》《快乐的节日》是精读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略读课文。新时代的儿童,在春天的雨露下,像盛开的花朵,愉快的生活,茁壮的成长。他们用鲜艳的红领巾,与明媚的春天,宽阔的大地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六》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让他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毛主席;就是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关怀》描写的是周恩来总理到一所小学视察工作,和小学生一起听老师讲课的事,表现了领袖对儿童成长的关怀。通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尊敬、热爱的感情。

《画家乡》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五个小朋友画出自己的家乡美景,表现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快乐的节日》我们熟悉的歌曲《快乐的节日》,歌词生动活泼,韵律欢快优美,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唱一唱,读一读,眼前仿佛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欢跳。 设计理念:

这是一组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带领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教学时,可借助本组导语,引导读目录,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叫草内容,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学完本组课文后,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收获大。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总体构想:

整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指导预习。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字词,通读课文。

模块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幸福生活及其来之不易。以第

二、三篇课文为主,附带

一、四篇课文,同时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幸福生活。

模块三:积累语言。四篇课文连读,积累语言。把描写幸福生活的词语、句子进行整理。 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61个字,会写3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描写的内容。 模块一:指导预习

教学流程:通读课文——归类识字——指导书写

一、通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查课后生字表、查字典、请教老师或同学来认识。

2.交流认识。小组内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3.全班交流汇报。

二、归类识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存在困难的生字。 3.小组长检查每一名组员的认读情况。 4.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小组合作,将生字归类。每组一张卡片,小组内合作,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 6.展示字卡。

三、指导书写。

1.教师每人发一张练字纸。

2.浏览每一课要写的生字。把生字按结构分类书写在练字纸上。 独体字:市、井、乡、面、贝、丰、由、乐、老。 左右结构的字:竹、沙、帆、桥、海、灿、烂、怀、神、虾、跑、吹、地、快、师。

上下结构的字:军、号、忘、想、念、男、爱。 半包围结构的字:边、这、进、道、原。

3.根据构字结构分类写生字。用铅笔书写,每个字写四个。注意顿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错误的字打个小斜线。

4.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的字:号、乡、面、忘、这、原、乐、快。 模块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幸福生活及其来之不易。 教学流程: 板块一:

一、了解课文内容。

1.读通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畅。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比比谁读的通顺。

2.交流课文的内容。小组内交流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每组选出一人全班交流汇报,每人一课。

二、精读课文谈感受。

1.接读课文《关怀》。边听边画出你觉得最喜欢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3.汇报交流。每组选出

一、二位同学将画出的句子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说一说原因。教师指导两处,体会周总理的认真和对于我们的关心。

三、自读《吃水不忘挖井人》

1.向学习《关怀》一样,自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学提示: 用心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内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声情并茂的读一读。

2.教师选出一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教师随时点播。 3.再次感受这篇课文。接读。

四、回顾。再次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了解“昨天”,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 板块二:《画家乡》《快乐的节日》 一:导入

1.用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引入:“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大家翻开书,快速读课文,然后自言自语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 2.请学生说说谁的家乡在哪里。(学生做答时,教师依次出示挂图) 3.慢慢细读课文,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4.你觉得谁的家乡很美?把你勾画的句子读一读。(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指导,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 例如:学生觉得涛涛的家乡美。 a.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

2、3句话。

◆指导朗读句子:读好“那么……那么……”的句式,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背诵:看图背诵,闭上眼睛想象背诵。 b.涛涛的家乡真美呀!你们看,他在干什么呢?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c.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让人不喜爱,不向往!请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或学生和老师比赛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出示小黑板:①××的家乡在哪里;②××的家乡是什么样的;③××在哪儿干什么。请看第2自然段,这段先写了涛涛的家乡在哪儿;再写了涛涛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了涛涛在那儿干什么。看看第3~6自然段,是不是也按这样的顺序在写呢?

b.教师可通过引读帮助学生领悟。如,山山的家乡在哪里?山山的家乡是怎样的?山山在那里干什么?

c.师生小结:课文第2~6自然段,都是先写了谁的家乡在哪里,再写他的家乡是怎样的,最后写他自己在那里干什么。

三、分角色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2.全班同学展示读。

四、自学《快乐的节日》 1.自学《快乐的节日》。

2.找一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播。 3.接读课文。

五、回顾

接读《画家乡》《快乐的节日》 模块三:语言积累

教学流程:同读四篇课文——画出好词佳句——将好词佳句分类抄写在读书积累卡上——小组交流读书笔记——全班展示读书笔记。

一、画出好词佳句。

1.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找到并画出。 2.自由读一读。

二、写出好词佳句

1.将画出的好词佳句认真抄写在积累本上。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写得好。

3.小组内选出一名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看一看谁写的更好。 4.小组内推荐两名同学,将其读书笔记放在展示台上,全班同学共同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好,好在哪?自己改正不足之处。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语文园地六"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日积月累"包括" 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的内容和调味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读读背背"选

1 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宽带网"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 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

《太阳》 2课时 《月球之谜》 2课时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课时 《果园机器人》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4课时

21.太阳

教学目标:

1.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 平舌音: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3 传 chuán

(传说、传递)

都 dōu

(都有、都是) zhuàn

(自传、水浒传)

(首都、都市) 差

chà

(差不多)

piào

(漂亮)

chā

(差错、差数)

piāo

(漂浮)

chāi

(出差)

3、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

4 句。

(五)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社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3、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4、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

5、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用数字说明问题,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学习第

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

2、3自然段。

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个词?(如果„„就„„) 2. 你能用 “如果„„就„„”造句吗?

3. 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6 地面上的水怎么变成水蒸气?(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空气为什么会流动?(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空气为什么会有冷,有的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七)读第

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举例)

(八)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2 .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7 教学重难点: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 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交流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2. 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8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4. 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

三、指导生字

1. 出示生字词,自渎,指名读,读准字音. 2.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交流,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 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 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9 3.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 小组讨论 5. 全班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布置作业

1. 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2. 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电脑网络的神奇和带给人们的方便 3.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电脑网络的神奇和带给人们的方便 课前准备:

在网络上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都用过电脑,有的小朋友还常上网呢!你在网络上有什么收获呢?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吧.(生上台展示)是啊,网络带给了我们许多欢乐,许多知识,让我们再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勾出生字,词语. 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 3. 出示生字卡,齐读生字 4. 去掉拼音,同桌互考 5. 开火车读 6. 交流识字方法

7.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8. 指名分段读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四、写字

注意鼠,警,敞字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学习课文

11 1. 指名读第一段."我"家的电脑上网了,我高兴极了,读出欢呼劲儿!

2. 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生可讨论)

3. 默读3-5段,边读边想:

我在网上都学到了什么,看到了哪些有意思的内容 4. 小组交流:你还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 5. 全班交流 6. 齐读第6段

三、总结课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作业布置

1. 在网上搜集电脑的发展史或有关功能的介绍 2. 和同学交流上网的收获.

24* 果园机器人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二、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对神奇的科技世界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三、提高对文章的略读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神奇的科技世界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了哪些作用。

2、准备一个电动智能小狗玩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1、出示智能小狗玩具,指名上台玩一玩。(通过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聪明灵活,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师引导:机器狗是多么有趣、多么聪明啊!机器人是怎样的,会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吗?那就请自己读一读24课 果园机器人(师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较简短的几句话来说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然后再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完整。)

2、课文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呢?哪些地方有趣?找到有关的句子勾出来,再反复地读几遍。

3、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读课文,想想你在课文中读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的本领也将会越来越大,作用

13 也越来越多,你们都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咱们来交流交流,更多地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指名汇报收集的资料。)

五、听着大家收集来的资料,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不停地发出由衷的赞叹,你们大家到底是在赞叹什么?谁来说一说。(师总结:机器人的能干令人赞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令人赞叹,勤劳智慧勇于创造的人类更令人称赞!)

六、作业:(小练笔)

让我们展开想象,想一想自己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它有哪些本领,先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聪明能干

24 果园机器人

人类勇于创造

科技迅猛发展

自己充电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14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多音字,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有关天气的谚语,读读认认关于调料的字、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的本领,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宇宙奥秘不断被人探索。我们知道了太阳的许多特点,有了登月之旅,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发明了能干农活的果园机器人„„

机器人还能帮我们干什么?展开想象把你想象发明的机器人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明。如果对谁的发明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15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探讨机器人的本领。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明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不过,想真正发明你们想象中的机器人,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技能,长大后让想象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篇想象作文

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机器人,孩子们的发抿创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想象中都

16 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明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篇想象作文。

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是行走如飞的鞋,可以推的房子,也可以是马路机器人。。。。。。可以说它的样子,也可以说它的奇特本领。。。。。。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17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第四课时 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18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7.看谁最先背下来。 8.背诵比赛。

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第三篇: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5.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开、回、出、来、抽出、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飞舞、积满等。

6.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围绕“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7.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教学整体构思与教学建议 1.整体构思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时,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在进行单元整体回归时,要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由本组课文生发出去,不要局限于本组课文。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可以按照“学生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细读品位──回顾全文谈感受”的模式进行教学,生字词语的教学视具体课文随机而定,可以集中教学,也可以随课文学习。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时,教师不必条分缕析,可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比较。 2.具体建议

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指导古诗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可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如,学习内容的选择: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学习方法的选择: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开展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的?练习形式的选择;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第2──5自然段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适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自定段落,自选学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东方之珠”》一文是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四、教学资源

1.利用好网络资源:教学本单元可以参考的网站有:(http://www.lbx777.com/、http://www.chinanansha.com)等。

2.利用好图书资源:介绍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优美风景的系列课外读物是本单元参考的主要书目。另外,《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句,读一读,背一背,对我们理解本单元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极大的帮助。 2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美景,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古诗,说说了解的诗人。 2.导入新授,检查学生预习《望天门山》的情况。 (1)齐读《望天门山》后,指名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雄伟的长江美景。

二、朗读诗歌,感受美景

1.再读诗歌,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较容易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较难的、重点的问题留在讲读时再解决) 2.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自主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学句意,小组讨论句意后,指名说句意。 【让学生从文本的自由品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中意境】

(3)播放课件:从中间割断,清清的奔腾东流的长江水,到了天门山时,被陡峭的山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4)自主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6)指名说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3.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诗意。 4.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表达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指导感受理解:“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 “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随文指导学生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断、楚、孤、帆。

(3)指导朗读:用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呢?(磅礴,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4)画一画: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来。画好后,指名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看课件理解诗,把诗变成画,进一步感受诗中美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

5.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古诗:提示“断、开、流、回、出、来”六个字,帮助背诵。

四、作业设计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写《望天门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切入,背诵第一首诗

二、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欣赏西湖美景,引出新诗

【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分组合作学习古诗

给学生提供学习古诗的参考方法:

1、朗读(读通古诗)。

2、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再次朗读(读懂诗意)。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

5、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6、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的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三、小组汇报,相互评价,理解古诗 1.小组派代表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人笔下的西湖是怎样的,

3.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读诗歌,你体会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情是怎样的?

四、比较朗读,引导背诵,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1.男、女孩比赛读:男孩子用雄浑的声音朗诵《望天门山》,女孩子用甜美的声音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读后相互评价。 3.小组轮读。

3、指名背诵。

【通过比较和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再次体会两首诗描绘的不同景色和不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学习,引导创新。

1.布置作业:搜集长江、西湖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等,搜集其他描绘风景的诗句。 2.口语交际;开展“我是西湖(三峡)小导游”的口语交际活动。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二、

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的地图

师:在距离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参观富饶的西沙群岛。 板书:富饶的(学生书空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检查初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我会认”的10个生字和“我会写”的13个生字,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3.指导学生抓住“富”、“饶”理解文章。 师:“富”和“饶”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岛什么“多”呢?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 边交流边板书:海水 颜色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贝壳 海龟 鸟

鸟蛋 鸟粪 2.教师小结: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随机板书:站在海边

潜入海底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四、学习第二小节 1.课件出示风景图: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

2.指导朗读: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表现海水的瑰丽? 读后学生点评。 3.全班齐读。

4.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请同学们看着课件接读。

5.师生合作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

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学生接读:(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导背诵。

五、教师小结,结束新课

六、作业设计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回忆一下,西沙群岛在你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你能以“啊──”为开头,并用上课文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词语来感慨一下吗?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朗读课文中心句:是啊,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3.小结作者描写的顺序: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先后描写了什么地方? 板书:站在海边

潜入海底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4.引读第2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

小结:是啊,那海水犹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令人叹为观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踏上西沙群岛,去感受她的美丽和富饶吧──同学们,接下来,你们最想潜入海底,或是漫步海滩,还是登上鸟岛呢?选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吧。(师巡视)

二、指导学习3.4自然段:潜入海底

1、快速默读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

2、指名回答。

3.精读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参的闲懒、龙虾的威武。 (1)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观察课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各种各样。 把这个中心词标出来,齐读。 (4)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5)指导朗读。

抓住“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词语,结合课件感受海参的特点。 (6)表演朗读这一句。

(7)指名朗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 (8)引导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鱼数量多、鱼姿美。

(1)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说说自己读后的感觉。 (2)引导理解“各种各样、数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其他词语来形容鱼多吗? (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千姿百态„„)

(3)引导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观察课件,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惊叹的语气。

小结:这一句采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足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啊! (4)过渡:这里的鱼不仅多,而且很美丽,很独特,作者介绍了哪几种鱼?请几个同学分别来朗读描写每一种鱼的句子。 指名朗读。

(5)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鱼。

(6)欣赏各种鱼的课件,深化感受,随图片悟情朗读相应的描写鱼的句子。 (7)拓展补充:欣赏其他鱼的美姿。

谁能像课文中那样介绍其中的一种?(随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 (8)再次朗读这一段:

先自由朗读,然后按总分总方法,集体与个别配合朗读 5.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三、分组合作学习5.6自然段: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情况,邀请两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两名同学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两名同学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写法)

(2)用自己的话介绍在鸟岛上的收获。四人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方面。

四、提升感悟,指导学习最后一段。

1.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2.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向学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学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http://www.chinanansha.com、http://www.hiholiday.com/lanmu/xisha/xisha.htm)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

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融化 献出 人参

酸甜可口”等。

(2)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献 赏 映 软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 浸在 抽出 欣赏 苍翠 宝库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设计理念:从课文最后一段总结性的段落入手教学,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清晰的写作思路,初步理解课文先分后总的写作手法】

五、布置作业

将课文有感情朗读或背诵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2、过渡: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读后讨论交流,联系下列重点词语来理解: (1)“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树多)

(2)省略号表示什么?(树的品种多)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 (3)“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树占据的面积很大) 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 4.出示课件:小兴安岭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林海。

三、学习课文第2至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学生交流: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2.指导学习“春天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一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词语。)

(4)随机出示课件:播放淙淙的流水声和小鹿各种各样可爱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5)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6)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鹿跑出来看见了什么呀?

(7)小结并板书本段学习方法:读──画──找──体会

【设计理念:本课佳词妙句随处可见。重点训练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好处,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

4.集体汇报时,相机出示课件:大兴安岭各个季节美丽的景色。 指导学生重点体会。 (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可以试着背诵。(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表演读、配乐朗诵)

【设计理念: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6.达标测试: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说一说:本文是按___、___、___、___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_______和丰富的_______。

7.再次回到最后一段: (1)体会“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2)体会“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有价值、有贡献)

四、总结全文: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小练笔:(任选一题)

★写一写小鹿看到的美丽景色(黑熊、松鼠的心里话)。 ★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24* “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搜集使用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1.收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2.制作有关香港情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 2.学生汇报交流。

3、过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设计理念: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2)交流自读收获。 重点汇报:“香港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依据课文及课前搜集的香港的图片及资料汇报,师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天地、灯的海洋„„

(3)师生交流中,相机解决学生自读时所提出的问题。

三、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2.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美读欣赏:师播放香港风光片及课文配乐朗读。 4.交流感受。

师:看了录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个性化的理解、体验、积累、评价基础之上的。】

四、拓展研读

1.研读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课前大家还收集到了香港其他方面的哪些资料呢?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侧重从以下几方面的话题汇报研读成果: (1)香港的历史 (2)香港是航运中心 (3)香港是贸易中心 (4)香港是金融中心

【设计理念:展示收集的资料,并围绕由课文生发的问题进行研讨,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范例。】

五、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师用课件出示练笔提示: (1)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 (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心 (3)香港是

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设计理念:三年级学生刚进入书面写作初始阶段,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经常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要做到个性化的阅读总是与个性化写作相伴相生的。】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师再次播放香港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六、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1.师述:被英国侵略者奴役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拂去蒙在明珠上的灰尘,发出璀璨的光芒。同学们可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孩子,也曾蒙受了和香港一样的耻辱,你知道它是哪里吗?(澳门)播放《七子之歌》,老师带领同学一起深情哼唱。 2.提问:有谁知道澳门的历史?

3.作业:请同学们查找有关澳门的资料,举报一期“我爱澳门”的手抄报。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并进行整理、写作。 2.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积累成语,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4.引导学生搜集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并进行整理、写作。

2.积累名诗、名句;积累成语,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教学准备

1.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2.小黑板,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并进行整理。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过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景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三、导学生讨论怎么向大家介绍。 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

四、生生交流。可以与自己的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六、拓展延伸

(1)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2)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七、课外作业:出一期“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板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写作。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名诗、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5.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7、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三、课件出示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有关描写风景的名诗名句。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引导学生搜集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读读记记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又松又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2.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 物产类: 文字类: 图画类:

文字图画结合类: „„

3.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三、教师小结

第四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配乐磁带。

2、走入自然,观察身边的景物。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走入自然去观察身边的景物,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文读文的热情,同时也为 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二、基本策略

1、初读感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指名读、同桌检查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悟读思考,做到文通字顺,读得正确、流利。

2、精读品析。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课文的观察方法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延伸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句段。

三、各有侧重

1、《燕子》:

这篇课文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最佳范例。

⑴ 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⑵ 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2、《古诗两首》: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

⑴ 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如果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教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⑵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铿锵,学习时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3、《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⑴ 激趣导入:你们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资料,展示一幅幅荷花图。

⑵ 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⑶ 鼓励学生把自己找到的有关歌颂荷花的诗文交流一下。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荷花,了解它被历代人们所喜爱的原因。

4、《珍珠泉》:

这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目的是在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了解叙述的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本课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学习提示,自学自悟,教师点拨指导。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然后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时,就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最后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

四、拓展活动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与语文园地的学习结合起来。一方面搜集列举中外名家对大自然的精彩描写,并鼓励学生经常积累,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引导学生在说说写写中提高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习作的内容暗含了写作方法的指引,如抓住特点写,按顺序写等,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在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中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五篇:单元整体教学 总结

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单元整合、五课渐进”的教学方法是在整合整个单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循序渐进的课型来完成本单元教学。这五课型为: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过关课、课文领悟过关课、自由阅读课、综合训练课。经过半年的学习实践,感觉自己不再是雾里看花,较之其他教学模式,感觉它的着眼点更高,视野更开阔,而且举一反三,更加尊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部发展规律。

生字过关课。生字过关课的模式为:课前预习--互助自学--检查督促--互批汇报--纠错练字”。

实践过程中,我感觉学习小组的划分很重要,每个小组都要配一个学习能力强且认真负责的组长,因为这种课型主要是由组长领着学,或检查认读,或检查书写,或听写批阅,关键是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组内学习最困难的2号组员。如果组长不认真或水平欠佳,这个组的

2、4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课文诵读过关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曾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刻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

在生字过关课之后,利用课文诵读过关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其模式为:课前准备--自读汇报--组际互查--点拨技巧。

诵读过关课前我会提前教授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①以词解词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用词语说一个句子④ 查找字典 ⑤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读熟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以上自行解决。 课文领悟过关课。课文领悟过关课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领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领悟过关课的模式为:课前预习--交流批注--问题引领--拓展阅读---畅谈感悟。

叶老先生提倡一定让学生预习,在预习当中知道自己懂得了哪些,又有哪些不明白,这样在课堂中交流时,主要交流学生不懂的问题。课前预习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班内交流;做好批注,在自己感悟深刻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每篇课文至少5处,准备班内交流。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批注,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长汇报,全班交流。老师提出能抓住文章中心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组长先说,组长助理学着组长说,副组长助理再说,但要有自己的观点,最后,副组长根据组内同学的发言,组织出代表本组水平的见解,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解决完引领全文的问题后,剩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然后,全班同学针对自己感悟最深的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拓展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可以看,可以摘,可以写。其操作模式为:布置任务--自由阅读--盘点收获。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包括《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五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在感受童年的基础上,基于“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进行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他人故事的同时,能领悟到该如何表达自己。本单元以“童年”作为基本的组合点,包括古诗词、儿童诗、记叙文等文体形式,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童年。根据单元特点和我们的教学理念,确定读高尔基的《童年》,在学生阅读《童年》这本书以后进行读书交流,了解童年的不同经历,感悟不同的童年,体会到更复杂的叙事结构。交流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高尔基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2.你最喜欢书中的谁?最讨厌谁?说说为什么。 3.读了这本书,你愤怒了吗?欣喜了吗?恐惧了吗?……具体在哪个环节? 4.假如你也面临阿廖沙的困境(父母相继去世),你打算怎样过好自己的童年?

综合实践课。上述四种课型结束之后,我再通过综合训练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搜集整理材料、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首先确定活动主题,让学生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形成书面文字,在训练课上交流。常用的形式有:主题背诵、主题实践、主题写作、主题活动、主题训练等。

困惑与建议:

1.学生自己读完了文章后,肯定会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提问的平台固然重要,这样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但是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对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说,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他们的训练重点。实验过程中,很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表面化,怎样训练学生质疑的能力一直是我的困惑。

2.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但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明白作者写的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写,这样欣赏之后,这篇文章才真正是属于你自己的。怎样让学生自然巧妙地明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习作教学中的指导与领悟表达中得到的方法应联系的更紧密。也就是方法的学习、方法的总结要及时的运用到习作当中去,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相信今后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会做得更好。

4.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教科书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会不会太“粗糙”了,忽略掉很多知识点,但如果太细致又会耽误教学进度。 5.备课时,就要有全局意识,改变过去一课一备的习惯,至少要备好一个单元,只有我们对单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训练重点放到每一课中分散训练,加以突破。

6.预设使得课堂更加精彩。引领学生探究一句话的写法、探究这样写的好处是需要预设的,怎么指导?怎样评价?怎么深入?都需要教师读透句子,然后深入浅出化为方法。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完成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即便抓住了整合的“点”,但如果没有进一步细致分析,还是会导致学生的讨论泛化,不够深入,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上一篇:冬季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下一篇: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手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