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2022-10-21

第一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方法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

城市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非常重要,文章主要针对当下的城市建设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研究进行分析与论述,结合实际建设现状分别从交叉口区别化以及具体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划方法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在近些年发展飞速,发展的形式主要采用粗放式发展形式,主要是快速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同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道路建设。但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很多细节还需要更好进行规划与设计,相比较国际来讲,我国的城市道路细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规划与设计等方面进行更加详细的优化与改善,更好的实现城市建设的要求。

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现状

1.1几何图形突出

大部分的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基本上都会采用几何的设计图形进行设计,其中存在很多细节上不够合理或是空间浪费的现象。我国很多的旧城区经常出现很多的交叉口,并且这些交叉路口存在不规划现象。城市建设与规划具有一定的规律,很多新城区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道路建设的需要,经常对一些交叉口采用几何的形式进行设计,几何图形的设计不仅不能够节省空间上的利用,同时还会导致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视线不足,经常造成安全事故以及交通堵塞的问题。

1.2交通设施控制不高

交叉路口是城市建设最突出的细节,交叉路口的建造能够体现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合理性,但是现在很多的城市交叉口交通设施建造不够完善,不仅包含一些信号灯质量问题,对于交警执行力度上也存在不足。对于交通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信号灯、警力人员等,但是很多交叉路口经常被忽视,容易发生事故。

1.3交叉口环境影响

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交叉口的环境问题进行改善。现在很多的城市交叉口卫生保持的非常差,还会经常出现各种广告或是小粘贴等,还有很多的居民经常将垃圾堆放在角落中,很多商店还会播放聒噪的音乐,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建设。

1.4人行线路不清晰

交叉口上的人行线路不够清晰,斌企并且管理上不够严谨,经常会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人行线路的各种标志不够完善,并且在维修与刷新上比较疏漏,交叉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细节,只有将细节做好才能更好的完善城市化建设。

2.城市道路交叉口调整优化措施

2.1改善交叉口设计思维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交叉口建设已经逐渐提上建设的日程,同时城市建设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详细规划与完善成为主要目标,交叉口是城市细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对于这方面的改善与优化,首先需要从建设思维上进行创新。对于城市建设来讲,城市的空间使用越充实证明城市的建设越合理,因此交叉口的范围需要逐渐缩小【1】。交叉口逐渐缩小不仅能够更好的利用城市空间,同时还能减少在交通上出现的冲突,根据相同的位置之间减少出现交通事故。对于这方面的建设很多城市已经逐渐开展,主要是根据道路边缘进行直线设计,同时流出一定的距离作为人行横道的。正常的交叉路口都是东西或是南北进口道,上海市对于这方面的建设改造主要掌握在出口道与进口道之间的拓展上。首先将进口道的距离进行拓展,将原来的人行道进行减小,从原有的6.7变为4.5,机动车行驶道进行加宽,从原来的2.5*3.5改变为2.5*3.5+3.4,将其进行拓宽主要是考虑到在交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能够为公交车使用,进口道拓宽之后对出口到也进行拓宽,其中整体拓宽9米左右。这样下来,不仅将其中的剩余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还能根据城市人流的变化进行合理规划,更好的保证交通上的平稳。

2.2树立正确交叉口规划方向

对于城市的交叉口来讲,在建设改善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改善观念以及方向,才能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是在城市交叉口建设中形成的交通网进行优化,合理的利用其中空间资源,相比较直线的道路来讲,交叉口的交通车流量非常大,这种车流量的提升将城市交叉口的发展推到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瓶颈【2】。一定要在车流量上进行改善,更好的实现交通调节能力,针对城市道路建设期间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其中的人流量、车流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调查,同时将其中的各种路标以及指示牌等进行优化,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加强道路建设以及规划,不仅是完善城市的规划,同时也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更好的减轻自行车以及各种人流量产生的压力,实现交通的通畅以及城市建设。其次是在交通安全系数上进行提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交叉口经常出现交通事故,属于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产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交通安全上的管理不够强,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干道上,导致很多交叉路口上交通管理比较差,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交叉口的交通管理,逐渐提升管理的系数,不断降低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要提升人员交通规则意识,按照交通规则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最后是在交叉口环境上的改善与设计,一定要注意对环境进行改善,环境是城市发展建设重要的要求,交叉口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导致环境管理不够优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逐渐进行改善,提升交叉口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相协调,增强交通上的流动,减少一些垃圾的堆放以及噪音等,逐渐实现绿色城市发展目标,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建设。

3结束语

城市建设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目标,其中的交叉口建设更是城市建设中的中心,需要根据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不断的优化,通过交叉口的人行道、环境以及噪音等方面进行改善与优化,利用正确的发展观念与方向进行合理的交叉口建设规划,将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不断的改善,更好的实现城市化建设的进步,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锦秀,陈小鸿,林航飞.《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基本饱和流量与大车校正系数检验研究[J].城市交通,2004,03:17-20.

[2]《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中国公路学报,2016,06:1-161.

第二篇:《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1刘科伟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书末附录两篇专门研究重点城市发展的论文。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城市发展为区域中心的必然性,强调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城市在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陕西城市的起源、发展历史,从夏商周直到90年代初,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以近现代为重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

第三章主要对陕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陕西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够突出;多数城市的职能还处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水平,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中间层次弱缺;城市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域结构亟待调整等。

第四章主要从影响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区位条件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与区位条件是影响陕西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要宏观区域因素,而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微观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发展、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模型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相吻合的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陕西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陕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系作了展望。指出必须根据区域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及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的发展、分布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还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应以区域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区域(如矿产资源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区等)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上,除继续有控制(主要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用地过多,环境污染)地发展首位特大城市西安外,加快发展宝鸡、汉中、渭南、榆林、延安、商州、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新的建制市。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为实现所设想的陕西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发展应该重点做的几方面工作。包括:(1)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2)加快陕北、陕南和渭北能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3)加快以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电力、通讯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条件。(5)搞好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划,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建设。

1本书由王圣学、刘科伟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9年12月获陕西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第三篇: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李世泰

王庆 王富喜 宋彦华 孙海燕

摘要 在分析了烟台市发展城市经济优势因素和瓶颈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和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并具体指明了市区主要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当前,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开展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改变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全市跨越式前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部突破烟台,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举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

1.1 综合环境优势

烟台市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势突出。2004年入选“最佳魅力城市”;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6年又荣赢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另外,烟台市通过在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从而极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良好的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投资的热土。截止2006年底,前来烟台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万多个,日本三菱、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泰国正大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烟台安家落户。

1.2 资源优势

我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油、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在全国均占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花生基地”、“蔬菜出口基地”和“海珍品基地”,如苹果产量300万吨,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9,出口量占全国1/4。烟台的水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位置,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另外,还有丰富的黄金、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我市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基础。

1.3产业优势

烟台市区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2006年烟台市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烟台市工业结构与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和相关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不仅将促进汽车、电脑、住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极大地拓宽商贸、旅游、现代物流、信息化、中介咨询乃至国际会展招商等市场需求,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1.4区位优势

烟台长期偏离山东半岛发展主轴,处于交通的末梢,半岛的北隅,所以区位条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烟大轮渡、蓝新铁路、环渤海高速等的高等级交通体系的建成、在建和将建,再加上如果烟台能作为中韩铁路轮渡的中方港址,烟台就会形成 “环绕渤海、联通南北、对接东西”的交通格局。从而使烟台变为国家铁路、公路沿海交通大通道上重要的枢纽和结点,将由一个陆路交通的末端,变成水路、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由此直接导致韩国、日本和我国的华北、东北、华东、西北成为烟台广阔的腹地区域。所以烟台市的区位优势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日益显现出来。 2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1中心城区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

长期以来,烟台市区的建设和发展滞缓,集聚与辐射功能较弱。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实力不足,无能力带动。烟台2004年GDP总量达到1639亿元,排山东省第二。但依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烟台市区GDP在山东省仅排第5,居东营之后。市区GDP占市域GDP的比重仅为38.7%,远远落后于济南(77.5%)和青岛(54%)。说明烟台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其中心性不强。第二;缺少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长期以来,烟台市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如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近几年市区虽然有所发展,但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它们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主要是国际联系,地方化和本地化的程度比较低,技术扩散非常有限。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关键性零配件和原材料要么通过其国际供应链来供应,要么是在全国范围内采购,从而造成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减弱。第三;市区服务业发展缓慢,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三产的比重从1990年的38.83%下降到2006年的30.14%,远远落后于济南、青岛,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图1)。另外,2006年烟台第三产业中传统社会服务业占三产比重50%以上。而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比重低。这与烟台的中心城市定位十分不相称。烟台服务业的发展,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到2006年底,烟台市年交易额过50亿元的市场只有三站交易市场,过30亿元的流通企业只有振华集团,服务业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加强,缺少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大流通企业、大市场。市区旅游业同样也是缺乏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标志性景点来支撑,从而只能成为“中转站”。

7058.8 58.260.876052.3 48.75047.545.9 4239.54033.9 32第一产业30.14 30第二产业

20第三产业11.8 9.87.38.99105.76.6

0 全国全省半岛青岛济南烟台图1 2006年烟台与全国、全省、半岛及青岛、济南三次产业比例比较图

2.2 区域协作粗放,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存在缺陷。

首先,五区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协作,无法形成市区经济一体化。市域经济一体化、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乃至环渤海经济一体更是无从谈起。每个工业园都上机械、电子、食品项目,每个项目都想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每个区都建旅游景点,上商贸设施,抓批发市场,但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不高,整个城市产业聚集度比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了“四大专业园区和两大生产基地”,就充分反映了烟台市区电子信息产业“遍地开花”的现状。其次,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短,创新能力弱。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为代表的低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我们只是简单的加工厂,并且本地的大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很难进入到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之中。食品产业与黄金产业都是与本地资源结合建立起来的,多为初级产品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如2004年烟台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居各行业首位,实现增加值56亿元,但是食品制造业却只有17亿元,不足前者的1/3。这说明我市食品和黄金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从而无法将资源优势变成竞争优势。

3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同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先发地区的差距,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超脱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造就竞争优势,使产业结构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不断地向上升级。这样就能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视对战略贸易理论的运用,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宏观上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具体提出“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扬长补短:指的是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使我市现在发展相对落后,而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

结构跨越:要优化和提升我市的产业结构,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以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使之跨越式的升级。

集群布局:追求集聚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的首选要素。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沿着“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集中合理布局优势产业。

产业融合: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的同时,要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内在有序的分工体系。特别要注重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并举,积极构建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4 烟台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4.1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拉长产业链,利用特色进一步巩固黄金和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 (1)黄金产业:为了巩固和提升烟台市黄金产业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竞争力,烟台市区必须充分发挥县域黄金资源和黄金产业的优势,依托市区的人才资源和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开发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民用产品,大力拓展下游产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金盐、各种黄金及贵金属合金丝等工业用金产品的生产,立足于精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延伸黄金产业链条,建设中国北方金银珠宝加工集散中心。

(2)食品产业:烟台市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应该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以此保持和提升食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首先,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张裕、喜旺等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为龙头企业、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相关产品和产业;其次,在重点发展在全国层面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和果蔬产业集群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第三,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以食品深加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4.2发挥机械、电子的产品优势,走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烟台市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应该扬长避短,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产品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①汽车产业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形成的轿车生产规模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零配件配套本地化的比重,通过“规模收益递增”强化和提升经济型中档轿车的竞争力。②电子信息产业以稳固和壮大鸿富泰、浪潮LG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为中心,围绕手机和电脑(笔记本)两大有竞争力的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同时以大力发展建设上、下游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为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关联企(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尽快实现外来企业的本地化、提高产品的本土增值能力创造条件。③造船业在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特种船舶生产为目标的同时,以大宇造船项目为龙头,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渐上马技术含量高的整船制造。④ 其他机械制造业以斗山机械等骨干企业为基础,着力发展已形成一定产品优势的工程挖掘机、叉车等产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规模实力。

4.3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立足配套,跨越式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 依托八角深水大港发展石化和钢铁等临港工业。首先,利用正在建设的液体石油化工码头,在积极争取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积极面向国内外大公司寻求合作,通过合资合作,从中间产品做起,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五大通用树脂以及 PTA(精对苯二甲酸)、EG(乙二醇)、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C(聚碳酸酯)等大型重要石化原材料项目。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围绕烟台市未来汽车和造船及海洋工程机械工业对钢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结合烟台市发展钢铁的条件,通过与大企业联合,走特色化道路,发展薄板、中厚板和特种钢材。

4.4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市区的产业结构。 (1)物流业:

烟台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第一,鼓励我市物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国际国内物流企业合资合作。第二,加强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保障港口、空港和德龙烟铁路建设;第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第四,推动物流社会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2)金融业:

我市的金融业活力不足,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金融业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定位趋同等问题,使得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烟台市要主动与周边发达地区合作,争取其在烟台市建立分支机构,建设区域性金融性中心,解决烟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利用其先进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设计理念,带动烟台当地金融产业发展。同时应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积极发展保险业。 (3)旅游业与会展业:

针对烟台市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产业链延伸不够、旅游淡季过长、非旅游目的地等问题,充分挖掘市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塑造“国际葡萄酒城

中国休闲度假之都”的城市品牌。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 葡萄酒城是烟台市最为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烟台市区旅游的最大的特色。所以我市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开展葡萄酒之旅。根据烟台市葡萄酒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隔离的特征,结合市区现有的其它旅游景点,形成“一城、三心、八区”的空间网络系统。“一城”指现代化国际葡萄酒城;“三心”包括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心区、张裕卡斯特酒庄中心区和张裕集团公司中心区;“八区”是张裕博物馆的酒文化展示区、美食购物区;张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园生态旅游区、休闲娱乐区、高档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会展博览购物区;张裕集团公司的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教育科研区。然后串联市区各景点,形成闭环状旅游路线(图2)。实施上述规划重点应在滨海景区、迎春大街建成烟台市的RBD。根据城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商业寻求与游憩业相结合,游憩业也需要与商业集聚,所以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势在必行,把烟台市的地方特色美食集中于此,把烟台市的地方特产汇集于此,更重要的是围绕葡萄和葡萄酒设计制造有珍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礼品并展示于此。把广仁路建成烟台市的特色购物、娱乐、美食步行街。

图2 烟台葡萄酒旅游规划线路图

烟台市区海水清澈,沙滩柔软、岛屿环绕、阳光充足、山青林静、鲁菜之乡。为建设国际休闲度假圣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旅游消费需求也为烟台建设中国休闲度假之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市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来看,2007年上半年,休闲度假游客比例上升,占游客总数的比例达到24.09%,温泉、海岛度假等游客增幅较大;所以烟台市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开拓市场,利用后发优势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会展业,把旅游业和会展业做为烟台市服务业发展的两翼,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

另外,烟台市还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重点发展中介、信息、文化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介服务业,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咨询、策划以及招商会展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业,要依托“数字烟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基础传输网络,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尽快建成全市的电子信息平台。

5 空间发展战略

5.1总体空间布局 为了把烟台打造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环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中韩日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根据“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山北海、构建T型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强产业、企业、设施、人才等资源整合,促进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推动五区融合的要求。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格局(图3)。

“一核”是指由芝罘和莱山组团组成的城市核心区。

“二轴”是指滨海城市发展轴和烟青城市发展轴。其中,滨海城市发展轴是烟台城市经济近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通过该轴将分散的六大城市组团有机融合成带状城市组团;同时,从西至东将临港产业集群、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条集优势产业于一体,分工明确又有机联系的“扇状”城市产业发展轴。从而对外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不断提升烟台城市核心竞争力;对内必将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烟青城市发展轴是远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随着青岛“龙头”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烟大铁路轮渡运输能力不断增大、市区所有南北通道的即将贯通,航空港的的扩建改造完成,城市发展空间必将逐渐向南拓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定会日益显现出来,从而使城市形态变得日趋复杂,由带状不断向网络状的高级形态演化。

“三副”是指三个城市副中心区。即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八角城市副中心区和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5.2分区功能定位

按照“市区一体、共兴共荣”的思路,强化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差异化竞争为目标,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界定产业和项目布局,形成功能定位合理,发展特色突出、产业联系紧密、区域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城市核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务商业中心;教育科技中心,服务外包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进一步巩固核心区的行政中心地位,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为此,应尽快组织制定服务业发展统一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实现产业集聚,通过规划实现资源整合,通过规划改变目前诸候割据的状况,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另外,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大力吸引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具体建设措施包括:①集中打造以海港路和西大街为轴线的市级商贸中心,合理整合商贸资源,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促使商贸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发展。②打造滨海景区至迎春大街的游憩商务区(RBD),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等。③依托本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园,积极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急需人才;搞好产学研,加速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软件、客服、金融、研发和动漫等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④积极推进烟台大剧院、京剧院新院、群众艺术馆新馆、博物馆新馆、新青少年宫和书城等文化场馆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2)城市副中心区

①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中心、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心。

发展策略:开发区和福山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产业实施集群化战略。紧紧抓住优势产业,深入研究产业关联关系,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集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在规划期内,本区应重点培育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首先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更多的终端产品龙头企业落户,进一步膨胀整车、整机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其次争取本地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进入终端产品生产链条,进而培育自有的主力企业。同时要营造一个洋溢着创新氛围的全新环境,吸引外来企业往扎根型的方向发展。另外,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省重要的创新基地。

②八角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临港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依托西港区建设,规划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等临港工业,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港口、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另外,积极推进大宇造船项目进程,延伸拉长新的产业链条,壮大造船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③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中心。

发展策略:利用优越的区位和空间优势、立足“山、海、岛、泉”特色,以烟台和威海市民为服务对象,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同时高起点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聚集人气、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山区丘陵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利用较好的农业基础和九发、安德利等大型龙头企业,借助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而形成烟台市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图3 烟台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参考文献

[1]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士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5) [3]李世泰.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5(1) [4]周一星等.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5)

作者简介

李世泰,男,1966年3月出生,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与城乡规划。

通信地址: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邮编264025 电话:6695452 电子邮箱:lstsd@163.com

第四篇: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城 市 发 展 与 区 域 关 系 的 研 究黄帅关景张平于帅帅小组成员:杨蒙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以郑州为例

摘要: 在城市发展的研究中不能只论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区域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注重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行政区交接地带建设的综合协调,实现区域效益的最大化。以郑州的发展为例研究一下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基础郑州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集聚场所,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发生多种关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需要研究城市以外更大的区域问题。需要澄清模糊的认识,弄清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城市有许多职能,可分为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也可以认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具体地说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信息服务等职能。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还是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交通中心,还是各种政治和管理机构的集中地,是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区域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经济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上。如郑州市定位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定位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性物流枢纽;开封

市定位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基地。依托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产业和功能区块。四大产业带: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以现代制造、高技术、能源、石化等产业密集区为支撑;新乡一郑州一许昌一漯河轻纺、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新乡一焦作一济源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洛阳一平顶山一漯河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表现在城市辐射和吸引范围的大小决定城市的优势产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市场。郑州地处中原,为河南省会所在地。北临黄河,南接许昌,东西与七朝古都开封市和九朝古都洛阳市相临,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区位优势。以郑东新区要发展为中央商务区和“新经济”聚集区,而外围卫星城如巩义、新密、新郑、中牟及桥北新区等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将郑州发展成为一座集行政、商贸、交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 郑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巩义市的宋朝陵墓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通讯是城市与外围区域相互联系的纽带, 其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范围, 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区域差异的大小。例如郑州交通优势,郑州地处中原城市群中心,郑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现代郑州郑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为一体的综 合性交通通讯枢纽。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受区域生态坏境容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发展要有区域整体性观念, 要重视城乡结合、大中小城镇结合的问题。

例如郑汴一体化、郑开一体化等的进行使郑州与周围地区的各种关系就更为紧密,可以说密不可分, 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态势。

第五篇: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及配套政策研究

(一)浙江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742.51亿元,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至第4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87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己超过4200美元,高出全国人均平均水平的一倍;财政总收入突破25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GDP各超出全国人均平均水平的一半和一倍以上,连续6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1.民营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导力量。私营经济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阶段。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逐步突破禁区,放宽政策,个体经济开始发展。二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快速发展阶段。到1992年底,浙江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0多万户,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l万多户、近17万人。三是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阶段。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浙江成为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省份。四是党的十五大后的提高发展阶段。浙江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大提高、大发展的态势。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的一大优势和特色,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到2006年底,浙江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79.8万户,从业人员总数达364.8万人;私营企业达40.6万户,从业人员总数达956万人,再加上外出经营人员500多万,实际从业人员已超过1500万人,超过全省劳动力比重的20%。2006年实际工业产值1059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67.6亿元.

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许多地方己达到或超过了“半壁江山”,有的甚至高达80%。据统计,到2006年上半年,浙江个体私营企业的总产值、驰名商标数等名列全国第一,个体私营企业户数、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收等指标排列全国第二. 民营经济几乎涉足工业各领域,但仍相对集中。2006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4%,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79.2%。在制造业内部,民营工业企业又主要集中于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2006年这五个行业总产值占全部民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2.8%、4.1%、

7.4%、8.6%和4.1%,五大行业合计所占比重达37%。从近两年的主要行业结构变化看,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中,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但这些行业依然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全国30个制造行业大类中浙江民营工业实现利润比重超过10%的有22个,超过20%的有8个行业,其中化纤、纺织、服装、皮革比重超过30%,分别达44.5%、35.5%、31.6%、30.0%,表明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自主探索过程.

2.经济结构逐渐优化,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经济结构也日益完善,表现在: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就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明显下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①;第二产业比重略有所增加,仍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拉动力量;第三产业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见表3一1.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增长,到2002年占GDP的比重己达到93%。2003年开始,浙江开始推行重化工战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力度加大,非国有制经济比重出现下降;但非国有经济吸收的劳动力则逐年加大,目前大约有94%的劳动力在非国有部门

就业.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公共投资增长加快,金华、丽水、衙州等后发地区的投资增幅增大,非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己达到80%,表明科学发展观己得到贯彻,人们对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己达成共识.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乡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消费稳定增长,但城乡、地区收入与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①。在地区差异中,农村间的差异大于城市间的差异。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见表3一2至3一7及图3一1.

十多年来,浙江城镇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均呈现扩大趋势。从时间序列看,农村基尼系数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持续上升,90年代波动中上扬,而2000年后又持续缓慢上升。城市基尼系数明显低于农村,但从时间序列看,城市基尼系数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升较快,特别是2000年后更是持续提高,逐步接近农村。而总体基尼系数始终大于城镇内部基尼系数,与农村基尼系数走向十分接近,2000年后超过农村基尼系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浙江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在农村,而总体基尼系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差距的较大幅度的存在.

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年均增长30%。外贸结构调整明显,大项目、第三产业和机械加工利用外资增多,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对外贸出口的贡献增大.

从表3一8知,浙江初级产品的出口逐年减少,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则逐年增加,表明浙江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逐步转变。从表3一9可以看出,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较高。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为51.6%,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高达37.3%。2004年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达79.7%,在沿海主要省市甚至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三位(直辖市除外).

3.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表3一10可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医疗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消费的增幅小于经济增长的增幅,城镇消费的增长快于农村消费的增长,消费的波动性弱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增幅较大、波幅较大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

4.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但压力依然巨大。浙江是资源小省,经济增长历来受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突出,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较高,人们的节能降耗意识一直很强,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GDP三废排放和废水达标率在全国一直略好于平均水平。从表3一11和表3一12可以看出,浙江的单位GDP“三废”排放呈下降趋势。但浙江的节能减排压力依然巨大,原因在于浙江GDP增长较快,“三废”排放绝对量大幅增加,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达国家的消耗标准。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的过度排放,浙江气候异常日明显增多,台风等自然灾害明显增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在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已威胁到居民的饮水安全;在杭州己多次发生九溪断流、赤潮情况。一方面,浙江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中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资源浪费现象特别严重,能源消耗远大于国际标准,甚至高于国内先进省份水平;三废排放也远高于国际标准.

据统计,1996一2006年,浙江以投资增长3.7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2.2多倍,支撑GDP增长了2.4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8.8%增加到2006年的48.5%,大大高于20%的国际水平。2004年全世界万美元能耗为2.5吨油当量,而浙江为8.1吨油当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6倍,是美国的3.8倍,日、英、法、德的7.6倍。浙江的经济总量不到全国总量的8%,但消耗的资源却达20%。浙江的能耗水平虽然略低于全国水平,但与世界能耗水平相比,形势仍不容乐观。通过纵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与过去和国内其他省份的能耗水平比,浙江节能减排的成效令人心慰,但与国际能耗水平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求比,浙江的节能减排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二)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分析

1.产业聚集和分工不断深化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充满活力的根源。浙江是市场大省,截至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538个;超10亿元的市场有125个,年成交额8247亿元,连续11年年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一。商品交易市场中近90%的经营户是个体私营企业,私营经济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产业特色。专业市场与专业加工群体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浙江经济的又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全省己形成专业乡镇99个,专业村1604个,创办个体私营工业园区122个。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区域块状经济正在从传统的简单的粗加工向现代化的集约型的深加工转变,名优品牌不断增多,产品档次不断提高,规模经济日益凸现.

2.浙江精神创造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奇迹。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无区位、政策优势,但浙江人却不向命运低头,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从最低级的行业做起,从一分一角的钱开始赚,不仅走出了贫困的阴影,更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实践中,他们敢闯敢干,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心,不唯书,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指导标准,成为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浙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显着的特征是,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市场的发育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领先一步,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扩张极为迅速。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外己成长到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部门在短时期内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特别是向制造业转移是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浙江的民营经济主要源自从事轻工业加工的农民,民营企业多是从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具有“原生化”的特点。浙江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自然资源有限的巨大阻碍,但依托于浓厚的商业观念,浙江人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不依靠自然资源,而主要依靠手工工艺的“加工业+专业市场”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资源约束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进而使浙江发展成为市场大省.

4.高储蓄率是支持浙江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浙江民营企业以专业市场和专业加工群体为依托,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为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另外,浙江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机制,这也加快了浙江积累资本的速度。从表3一13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城乡居民储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储蓄率从1990年的34.16%,上升到2006年的69.38%,远高于其它东亚经济体(东亚经济体的平均储蓄率为17.6%,日本和韩国分别为33.6%和26.2%)。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居民储蓄的黄金时间,虽然储蓄绝对额不大,但增长势头强劲。到了九十年代,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但增长的绝对量仍很大。从表3一13还可以看出,伴随着储蓄总量的增加,城乡居民储蓄率逐年拉大。表明市场化,一方面,促进了资金优化配置,加速资金向城市聚集;另一方面,又拉大了城乡差距,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上一篇: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复习下一篇: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