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效率提高论文

2022-07-03

独立审计效率提高论文 篇1:

浅谈会计监督及其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应用方法

【摘 要】会计舞弊指的是相关的当事人在利弊得失失衡以后做出的选择,它的目的是获取不正当的利益,通过欺骗性的手段,故意谎报财务方面的数据。要想防范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采取不同的措施。会计监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研究会计监督和会计监督体系的含义,进一步阐释会计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会计监督在防范会计舞弊里的应用办法。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体系;会计舞弊

一、会计监督及会计监督体系

1.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指的是在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按照相关的法律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包含按照法律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它可以对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进行监督,也可以对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善性进行分析,进一步监督单位内部的预算执行状况。

2.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的有关组织机构形成的,同时包含了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3个监督的具体方面: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指的是一个单位为了达到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标,进一步保证好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符合好单位内部的规章要求,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同时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达到防止舞弊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在单位内部,采取的是一些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制度与方法。在单位内部,为了保证好会计秩序的稳定,进一步防止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违法行为,预防单位内部的管理失控问题发生,完善好一定的会计监督制度。在本质上来看,这不仅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更是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2)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指的是政府的主管部门或者进行授权的国家审计机构和其他的相关的管理部门所实施的监督性行为。实施政府监督可以有力实现对会计舞弊的制约。

(3)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一些类似董事会、企业的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的和利益有关者委托一些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机构进行的监督行为。

二、会计舞弊的原因透析

1.会计准则留有灵活性和真空地带

毋庸置疑,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一个政治性的过程。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相关利益方在进行权衡以后,结果是通过会计准则来兼顾好各个角度的利益,为企业的发展保留一定的会计选择权,同时使得企业的发展具有弹性。

2.独立审计具有期望差距

实施独立审计时,其根本目的时确定好所审核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同时保障好其公允性。不过,独立审计和会计舞弊之间有没有可能性呢?我们现在不谈注册设计师职业道德败坏的问题,那么实际的独立审计的期望就会存在差距,这样的差距使得会计舞弊发生几率提高。

3.政府与会计舞弊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此之外,政府也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里的市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的过度。在经济的转轨中,政府对于企业的调控上会发生分化,而这一结果就会导致两个政府”出现,进一步使得会计舞弊现象发生。

三、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

1.对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

对于各个单位从事的经济活动来说,财经法规是其主要的法律依据,也是其进行工作的基本准绳。而会计监督实行监督检查工作是依据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对于各个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可行性。所以,会计监督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促进各个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维护好国家的财经法规。

2.对单位经营管理的强化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监督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目标是提高各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真实性的监督,一方面可以保证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可以符合本单位的计划、预算和经营管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经济损失发生。

四、会计监督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应用方法

1.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会计法规及相关制度

通过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中心的法律法规,根据自身需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力度,在进行会计监督时,做到有法可依。

2.加大力度进行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进行会计监督时,尽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的作用。所以,必须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的功能。第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二需要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力度,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制约下,认真履行职责。

3.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内部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为了保障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进一步保障会计信息相关的资料可靠性,进一步保障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长远来看,要保障其经营的效率提高,在单位内部进行自我调整和约束,同时实现规划、评价和控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基础就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一般情况下,要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加强防范企业会计的力度,实时关注事前防范,关注好事后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方面。

4.促进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

对于企业来说,要进一步监督进而考核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确保内部监督得到落实,通过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使问题进一步得到改正,通过调整,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使企业内部的监督更加科学。

五、结语

在防范会计舞弊时,会计监督和它的监督体系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单位内部、政府和社会三个层次,进一步利用相关的方法,落实会计舞弊工作,使得财务会计为经济发展做出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郑忠海

独立审计效率提高论文 篇2:

以内部审计改革提高企业治理效率

摘 要:公司要想提高其治理效率必须要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当中最主要的环节,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都会跟着提高,审计工作是规范企业的一种会计行为,它能够提高一个企业当中的财务信息质量,也能够起到审计的对其监督作用,审计工作的好坏直接能影响到一个公司的未来治理前程,为了使一个公司的审计工作变得更加有质量,我们可以从人员管理、组织控制、审计手段改变、过程改变等几个方面指出审计过程当中关于质量的控制,以此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治理

现代化经济当中的审计工作管理规则不断改变,我们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改变当中形成的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关于审计工作使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来决定工作方式,那么它的工作质量就是内部审计当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明确审计的工作职责,自身企业的行为标准,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审计工作进行控制,形成一个有效的、规范的、连续性的审计工作,形成事前调查研究,在过程当中准确无误的实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修改,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

一、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重要性

审计工作在企业当中属于控制风险的工作范围,为了防范风险在企业当中的蔓延以及升级,那么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工作,要是针对于企业公司各个部门对一年当中工作情况作出一定的结论和判断,单位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么必须有效防范企业的风险,通过风险控制,通过提高审计质量能够充分发挥审计在企业内部当中的控制作用,能够使企业合理合法正规不断的前进,能够防止企业的资产流失受到损失。

如何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才能改善审计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使得审计部门在单位当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的独立,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审计意见,审计队伍的素质必须提高,而且有独立工作的环境和权利,对于单位当中,对于审计工作要给予一定的监督指导,要给审计员工一定的培训机会,对审计工作的人员基本素质以及工作环境以及在单位当中的地位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才能够使审计工作在单位上的地位得到强化和独立,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还有一定的规则限制,也有利于我国审计工作能够与世界规则相互适应,使得实际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需求,这样审计工作才能够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与世界规则审计工作相匹配。

审计工作都会有自己的工作标准以及质量控制的准则,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我们国家审计工作开展较晚发展较慢,那么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向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根据我们国家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特色,为我们国家内部审计提供一个好的质量控制平台,提供一个好的质量管理审计工作控制准则,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这使得我们国家内部审计工作与世界接轨,实现自我改良逐步赶上世界潮流的好趋势。

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題

1.企业内部审计的机构问题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董事会是最合理的组织结构,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家的股份占全部股份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董事会确立就有公司法人代表牵头,这样董事会就很难再下设审计委员会,这样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严重缺失,为了改变当前的状态,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提升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比如寻求国家法律法规的力量帮助合理和法科学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比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兄弟单位加强交流,寻求互帮互学,企业内部审计应该与董事会和其它高级管理层保持一定的沟通,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如何设置进行交流研讨,这样就会大大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2.审计工作没有规则可循

实际工作在国有企业内部就没有独立开展,所以就缺乏管理体系,更缺乏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那么我们现阶段关于审计的规范体系,主要是倚仗与我们国家企业内部审理法律相关的规范以及道德建设规定,实际上就忽略了质量控制标准,只按照国家的标准而没有企业内部的质量标准,往往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就无章可循,质量也谈不上好与坏之间的区别。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式缺失

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审核考核以及审核责任方面管理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审计考核不能够有效地执行,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在国家统一的制度下进行形式上的考核,从而缺乏实质性的结果,制度建设比较落后,有些制度完全没有按照规定去执行,那么一些制度就属于空虚存在没有实质作用,再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需要有企业建立督导组织部门,多组织部门也没有明确的隶属分支,实际工作进行事后的复查,工作没有在过程当中形成监督督导的作用,最后关于职责出现问题不到位,审计工作发现职责问题的时候,往往对于职责主体没有明确地追究方法,追究问题方式也无法实施,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责任制度管理。

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法还不够先进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审计方法主要是对企业财务部门统计以及监督工作,但是对于风险防范理念还比较落后,整个审计工作缺少的就是风险控制,在互联网时代风险信息管理是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那么审计工作必须在风险控制模式上运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不能够完全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必须有合理合法而且合乎信息化时代的统计工作技术,结合统计工作技术运用,必须要提高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新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多结合互联网时代技术,互联网时代审计工作必须得到广泛的应用。

5.企业审计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现代化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管理信息化系统时代,但是当前内部审计还是相对落后,由于其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位置还不够突出,所以说运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还是有点牵强,所以说要将原始的财务审计,改变纸质图表传统核算方式,必须通过互联网新的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加强,通过新的管理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以及一些企业组织控制环节进行监督,起到新时代下审计的重大作用。

三、如何改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变成独立部门

传统的企业内部组织使得审计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独立,我们现在希望国有企业能够达到形式上的审计独立,因为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审计,还有社会审计,我们可以成立新的监事会领导班子,专门管理审计部门,单独班子管理审计部门有利于独立审计工作也能够改变,协助领导班子改变目前的独立审计工作的不利局面。

应使得审计工作在理念上的独立,企业内部职工在工作理念上往往要服从国有企业组织的领导,往往,为个人的偏执或者失误会使的在实际工作当中道德失位,那么对工作当中的原有的预判以及监督就会失去正确的道路。所以在审计工作当中,因为审计工作涉及到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安危,说审计工作不能够受到个别人意识的影响,对审计工作的结果必须要准确真实汇报,保持审计自身的客观性。

审计工作要有法可依,我们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我们一直要在实际工作中正式明确它在工作当中的重要地位,國家法定的规章制度要健全建立,公司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最终实现财务准确财务收支情况真实合法,提高这种法律法规的认识,内部审计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济效益监督才会行之有效。

2.改善审计工作必须改善员工素质

要想根本上改善原有的审计质量,必须改善审计的意识,意识这个词主要是有人去执行,那么在审计过程当中,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的高,而且要严格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每年的内容方案以及目标都是由审计人员指定的,审计人员在工作当中是有章可循的,它必须按照审计的准则完成各项审计工作,最终形成报告完成工作要求能够使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有效的进行,所以在审计过程当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必须要加强的。

3.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

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就应该与时代的互联网信息相结合,要想改进企业管理水平必须要对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处理,那么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相对透明,工作进展也会非常的迅速,审计工作也要跟上这种形式,在工作中加强效率提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审计工作是一个严肃认真而且必须行之有效的一个工作,企业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造成损失,通过互联网时代信息保障信息安全的辅助,同时财会账目审计报告都通过互联网数据进行保存,同时保证安全那么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使用,通过互联网相关的审计管理软件,最终实现信息化全面的参与审计的工作。

在国民经济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完全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运作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所建立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也要完善,国民经济走向市场化,我国企业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势所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现代化审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秋菊.浅析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

[2]周立峰.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思考.改革与开放,2011-03.

[3]唐可蔚.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框架与功效分析.宁波大学,2014-01.

作者:郭彦君 杜丹

独立审计效率提高论文 篇3: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量企业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海外上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对企业海外上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海外上市 公司治理 对策

一、引言

由于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完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弱,资本市场规模和对大量融资的承受能力不强,因此大量企业选择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07年全年共有118家中国企业在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新加坡创业板、伦敦AIM、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韩国创业板九个海外市场上市,筹集资金合计397.45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3.37亿美元。可见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已远远超过国内资本市场。中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海外上市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

我国企业主要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进行海外上市,这些国家或地区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同国内还不成熟的治理相比,证券市场为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表示:“海外市场比较规范,有利于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公司治理标准更严格,这将改善国有集团的业绩。当然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也为将来回来留下空间,可以采取先海外再国内的道路。”海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

从股权结构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极为不合理,国有股比重过高,国家所有权居于支配地位,非流通股比重较大,股权结构相对集中,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同时存在,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存在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况,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中小股东由于其持股份额太小且投机性很强,很少“用手投票”去监督经营者,也很难“用脚投票”来制约经营者。

我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一般都要先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在会计准则、组织机构形式、股权划分等方面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规范、重构,转换为符合海外市场上市要求的上市公司。

海外融资后,从所有权结构来看,流通股中境外上市外资股占很大比重,证明通过海外融资,可以使公司流通股比例上升,国有股比重下降,股权较为分散,公司的股权结构更趋于合理,而且,企业在选择海外融资的过程中,通常都要会寻求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参与,海外战略投资者会要求公司的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并向公司派驻代表或者在公司管理层任职,海外投资者的参与优化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寻求建立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利益制衡的机制,中小投资者利益可以得到保护,有效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

2.资本结构

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决定企业不同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决定企业资本结构,包括债权与股权比例、股权结构分散化还是集中化、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所占比重、股东分布情况等,资本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配置状况,从而决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现代契约理论把融资与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分析,融资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不同的融资方式代表不同的治理机制。由于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投资者对企业拥有控制权,从而企业的治理也发生变化,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不仅是不同的融资模式,而且还代表不同的治理模式,前者代表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后者对应着债权人治理模式。

在我国,债务融资主要是银行借款,债务融资通常存在软约束,不能发挥债权人的治理作用;而股权融资约束更软弱,没有发放股利的强制要求,在股权分置、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恶意圈钱行为比比皆是,融资额不用于对投资者有利的项目中,中小股东的利益更难以通过有效方式得到保护,弱化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但是,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企业所面临的是硬的股权和债权约束,公司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将会破产倒闭。可见,融资的硬约束会促使公司管理者谨慎做出投资和融资决策,加强控制,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而且海外市场的融资机制比较健全,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就难以融到资金,而那些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则由于其在投资者中良好声誉和健全的治理结构则较容易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

3.内部治理结构

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我国企业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主要表现在:(1)大股东控制和操控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拥有绝对控制权,大股东侵占行为严重;(2)高层管理人员是控股股东的代表;(3)监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成员缺乏独立性;(4)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不健全,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海外成熟的市场有利于海外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海外证券市场制定了严格的治理结构标准,提高了海外融资的“门槛”。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以及上市后,必须遵守融资地制定治理结构的标准,否则海外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其进行处罚,可见,海外上市融资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

例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相继制定了公司治理结构标准,并将其纳入上市标准。其中,涉及到公司独立审计委员会的有关政策、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持股情况、股东选举权的安排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股东利益的事项,同时重新审视了有关重要事项,如董事会及管理层成员的任职资格以及上市公司的行为规范等。

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上市后,必须组建由至少3人组成的独立审计委员会,以对公司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违法违规行为、内部控制不力、财务失败等,在发现问题之后向董事会报告。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该占多数。如果审计委员会报告情况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没有向着有利于股东利益的方向解决,则可以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报告。

4.信息披露程度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外部投资者不了解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状况,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备,甚至出现违规披露等。

发达的资本市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要求较多,对待信息披露也有较多要求,公司治理效率自然得以提升。中国企业在美国、新加坡、香港等海外融资将处于信息披露充分、信息透明度较高的环境中,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信息披露,这样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并增加公司价值。例如,美国对信息披露的规定最严格、详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遵守年报、季报和其他美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对美国境外的经营活动进行真实、详尽的披露。根据美国《证券法》,中国公司将对不汇报或不披露信息的行为负有法律责任。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外国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负有披露信息的义务,如果公司未能做到真实披露,或披露不够充分,即便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没有任何误导性,公司及其管理机构都将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香港证券市场以信息披露为本,要求上市公司频繁并及时地披露尽可能多的资料。因此,中国企业要想在美国或香港市场成功上市,就必须按照当地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要求严格执行。

5.市场监管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分层监管的体系,证监会几乎完全承担了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职责。境外融资还可以通过严格的证券市场监管来改善公司治理。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接受融资地对公司治理的国际监管,从而使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更符合融资地规范和国际规范的要求。例如,美国证券市场实行分级监管,形成了一座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自律组织(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各清算公司等)—上市公司监督部门、证券中介机构、社会舆论等构成的金字塔形的监管体制,这种分层监管体制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上市公司在这种分层监管体系下只有规范运作,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才能实现公司治理效率提高。

6.外部治理机制

企业海外融资后成为国际企业,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必然发生变化。海外上市改变了公司控制权市场。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管理层不能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控制权市场就会使管理层的调整成为可能,同时,海外融资使得管理层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国内,从而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经理人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会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产生激励约束作用,促使经理层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防止公司股价下跌而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情况发生。这种激励机制也是公司治理得以改善的表现。

三、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成功不仅可以拓展融资渠道,迅速筹集建设资金扩大经营规模,而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声誉和市场知名度,但是如果失败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外上市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能否建立良好的、符合国际惯例、能够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企业海外上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选择上市区域,加强海外上市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不同的上市地,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不同,投资者的目标有很大差异,因此,融资风险和成本也不同,总的来说海外融资风险远大于国内融资风险。因此,在海外上市时,企业应该妥善把握融资时机,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区域,善于利用新的融资风险管理工具对海外融资风险进行积极的防范和管理。

2.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海外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一方面证券管理部门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宣传介绍,使准备到海外上市的公司认识到海外上市存在风险,通过对海外融资的综合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证券管理部门对海外上市公司有监督的职责,《证券法》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证券或者将其证券在境外上市交易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因此,证券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督可以保证海外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3.规范证券市场,完善制度建设

证券市场制度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为各类投资者公平获得投资利益,而且还通过证券市场效率的提高,促使投资者形成理性的价值投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长期来看,我国还应该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和完善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黄 燕:我国企业海外融资战略思考,《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2]叶湘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商业研究》,2004.13

[3]巴曙松:公司治理与海外上市成败,《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3.1

[4]汪 冰:国企海外上市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中国外资》,2004.5

[5]赵明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蔡亚蓉 李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回顾与思考,《中国外汇管理》,2001.9

[7]陈石清 黄 蔚:上市公司海外股权融资动机及效果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8]崔远淼: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及影响因素分析,《投资研究》,2004.4

作者:孙士霞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现状论文下一篇:移动电子商务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