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

2022-07-03

[摘要]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其危害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事业单位都是相当严重的。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关键是要搞好内部会计监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少单位会计监督失控,致使伪造凭证、“白条”入账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 篇1:

如何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

根据《会计法》第四章的规定,可以把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定义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国家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国家监督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所执行的审计监督,社会监督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由注册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所开展的审计监督。所以说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补充或再监督。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可以支持、推动、保证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三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加强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揭露单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还可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对经济活动的效果、效率及经济效益好坏进行评价,指出其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以促进单位改进工作、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

1.单位经济运行是否符合国家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及预算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保驾护航。

2.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确保经济信息资料可靠有用。单位的会计账目、报表资料必须真实正确,必须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如有弄虚作假、隐瞒欺骗,必须查清揭发,并责令纠正。因为会计资料是各方关系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决策要以真实可靠的数字为根据。造成会计资料不真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会计人员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或工作不细致、不认真所致。二是为了小团体和本单位的私利而有意弄虚作假,伪造数字,进行欺骗。前者属于工作过失,后者是一种舞弊行为,所以要认真审查,以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

3.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若有不相符的情况,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以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三、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措施

搞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单位内部讲:

1.单位负责人是保证单位内部会计监督顺利进行的关键。

单位负责人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的职责,保证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支持、保证会计人员不受打击、报复,敢于为会计人员撑腰,并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在监督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会计法》,不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实事求是地奖励执行《会计法》的有功会计人员,对于违反《会计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给国家或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应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罚,触犯法律的,则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

2.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学习和掌握国家财政经济法律、法规等,准确地判断出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如有违反,将承担《会计法》第六章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3.更新会计监督观念。

首先在法制宣传中求监督,要积极宣传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制度。其次改进监督方法,变单纯的监督为服务型监督,从加强服务入手,把监督寓于服务中,争取单位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再次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监督,改变会计监督的“马后炮”现象,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4.加强自我监督。

会计人员除了要认真的学法、知法、懂法、执法外,还要带头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同时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完整。

5.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制度、稽核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等,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对发票填制及接收、财产物资出入库开票等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杜绝自制和外来原始凭证的种种虚假行为,堵住原始凭证的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的漏洞。

6.加强群众监督。

一方面要搞好法制宣传的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群众都知法、懂法、守法,并主动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发动广大群众监督本单位各级领导、会计人员和其他经济管理人员的守法、执法和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转情况,揭露本单位存在的实际问题,参与本单位的预算、计划编制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工作的措施,使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工作得到补充和发展。

7.搞好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内、外部会计监督的基本条件。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会计监督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搞好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监督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从外部讲,一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如果法制不健全,对会计的责任认识不够清晰,就会将会计的责任与会计的职责和任务等同起来,从而削弱了会计责任和会计监督的权利,就很难发挥会计及其他内外部经济监督的作用。

二要加强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制度和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是单位内部实行严格会计监督制度的必要保证,也是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支持。因此,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维护财经法纪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加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监督。

三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优势,广泛宣传《会计法》的重要性,要向社会宣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会计工作的地位、作用;向各单位负责人宣传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向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管理部门宣传会计工作管理的职责范围,向广大会计人员宣传《会计法》的主要内容,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责任。通过广泛的宣传,可以增强全社会会计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全社会对会计工作有一个较好的思想基础。

总之,加强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强化了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维护财经法纪,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还可以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作者单位:赣州市章贡区审计局)

作者:汪波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 篇2: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摘 要]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其危害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事业单位都是相当严重的。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关键是要搞好内部会计监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少单位会计监督失控,致使伪造凭证、“白条”入账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变型期,事业单位的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化,在会计政策的执行上也出现各种会计制度齐头并进的趋势。正是由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十分健全,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现象和不规范的经济行为才不断地出现。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虽然国家规范经济行为的措施日臻完善,财政、税收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强化,但有些部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时有發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当然很多,但会计是内部监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会计监督弱化,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失真,必然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是防止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为什么还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利益驱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效益往往是事业单位追求的的惟一目标。单位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2.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3. 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措施

1. 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会计主体为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财会部门在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会部门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穿单位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不力,问题关键还在于事业单位还未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会计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会计监督能力弱化,致使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参与各项经济业务的工作人员要职责明确,相互制约;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于不相容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事业单位在设置内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这样就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使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改善会计监督

对企业领导来说,要提高学法、守法、执法的自觉性,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积极支持财会部门实行会计监督,尊重会计人员,保障其职权不受侵犯;要使其认识到只有事实求是地反映单位的经营状况,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为国家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信息。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职责明确,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评价资金活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效力。

4.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单位负责人。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冯宝玲:《浅谈内部会计监督》.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刘欣光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 篇3:

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保证财务工作安全运转

摘要: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本文着重就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保证财务工作安全运转进行探讨,以求不断强化管理,保证会计工作权利,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务工作;安全运转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财务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做到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加强财务监管的前提条件,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依据制度实施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单位事业发展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单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所说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实际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监管不严,国家和单位的财产受到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对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财务监督不能仅就资金某一环节进行监督,应当贯彻在资金运作的全过程,贯彻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到全过程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几张预算表的编制工作,它是涵盖预算、试算、平衡、执行、调整、分析、评价、奖惩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是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制度。

为合理筹措资金,提高对资金和成本的全面控制力度,科研单位可以考虑把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引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单位一切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

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些措施对控制经费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工作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与现代财务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强化预算,以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三、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等信息的反馈。要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并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3.做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内部审计管理应建立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方法,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审效率。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积极加快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会计管理

根据会计工作客观性原则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

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

在财务机构内部通过会计岗位的设置做好组织结构控制,除了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岗位牵制外,还可以依据企业单位的特点,针对生产经费的管理设置生产经费使用的不同岗位并进行牵制,以达到控制目的。

2.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与基本操作要求,要把经济活动中与会计有关的重复出现的经济业务按照客观要求来规定其处理程序,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

3.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

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它体现的是一个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需要从上到下,从领导到一般干部的共同努力。我相信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一定会建立起有单位特色的内部监督机制,以保证单位财务工作安全运转,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

作者:黄立新

上一篇:金融危机抵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汽车信贷保证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