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petct检查

2022-07-31

第一篇:全身petct检查

PET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全年行PET??CT显像检查的患者数量787例,男470例,女317例,年龄在13~88岁,平均年龄50??8岁,其中肿瘤患者315例,健康者472例,有糖尿病病史者147例。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 选用仪器为美国通用电器医疗仪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meddicsl system GE)生产的Discovery ST16 PET??CT。显影剂为18F??FDG,放射化学纯度?95%。加速器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MINItrace,配置Microlab全自动合成系统。患者于检查前4~6 h禁食,常规检查血糖,静脉注射显像剂40~50 min后开始采集图像。

2 护理配合

2??1 检查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环境安静、整洁,室温保持在20~22℃,灯光微暗,营造温馨的检查环境。接诊时应详细记录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并测量身高体重、联系电话,以便以后随访,并询问其做检查的目的。

2??1??2 心理护理 由于PET??CT显像剂具有一定放射性,患者检查前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作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尤其是肿瘤患者及家属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紧张情绪,心理负担较重,对他们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及给予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对于过分担心的患者,告知此检查显像与常规X线相比,有效辐射吸收剂量相似[2]。必要时先让受检者以参观的形式熟悉周围的环境,讲解机器的优点以解除患者的恐惧感。

2??1??3 饮食护理 受检者禁食六小时以上,并测量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应在3??9~6??1 mmol/L,如为糖尿病患者在检查当日应停止用药,并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如未达到上述要求,告知医生,以确定受检者检查顺序后延,让其血糖自然下降,并严密观察受检者,防止血糖下降过低而引起不适。

2??1??4 受检者的准备 在注射药物前先将受检者安排在休息室内,去除身体内所有金属物(如:手机、手表、金银手饰等)。换上检查服,向受检者讲解检查的整个流程,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受检者在床上静卧休息20 min,少走动,避免与人交谈。

2??2 检查中的护理

2??2??1 注射药物前的准备 由于注射的药物是放射性药物,而且半衰期为110 min[3],护理人员应在检查前做好预防措施,使用必要的防护器材(如铅衣、铅眼镜、铅屏风等);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缩短操作时间,尽量减少射线对操作人员、受检者及周围人员的不良影响。脑显像者在注射前应进行全身放松休息,戴眼罩、耳塞,封闭视听。

2??2??2 注射药物时的护理 显像剂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首先用0??9%的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先注入5 ml生理盐水,确认无渗漏后,将显像剂注入静脉内,注射完毕后再用生理盐水冲净针头内的显像剂,以防止显像剂残留在针头内,以保证有效的注射剂量,并杜绝药物的外渗。

2??2??3 注射药物后的护理 ①受检者的护理:注射后在床上静卧40~50 min,闭目休息。不讲话,不阅读,不咀嚼,尽量减少做吞咽动作,以免造成口咽部放射性浓聚而影响诊断。采取舒适的平卧体位,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脑显像者注射后20 min嘱受检者饮水200 ml,检查前再饮水300 ml,使胃部充盈。嘱其排尽尿液,提醒受检者排尿时注意避免尿液污染衣裤、皮肤等。如不慎污染衣物应及时更换,皮肤污染处要用纸巾即刻清除,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出现假阳性图像。保留尿管者在检查前应尽量排空尿袋。②医疗垃圾的处理: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和针头放入活度剂内测量残余的活度以确定进入受检者体内显像剂的活度,注射后将所有物品放入铅垃圾桶中,防止污染,并将注射的时间、注射部位、注射剂量详细记录在检查申请单上。③受检者的配合:受检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双手上举,高过头顶(脑显像者双臂放于身体两侧)体弱或上举困难者可将手放于身体两侧,摆好体位后告之受检者检查大约20~30 min,嘱其身体勿动,检查床需进退几次,机器转动属正常现象,勿紧张害怕,要平稳呼吸,不易做深呼吸,因呼吸幅度过大或身体移动对图像质量以及融合图像会产生影响。

2??3 检查后护理

2??3??1 检查结束后,嘱患者回到休息室,待医生看过图像确认后方可离开。如需延迟扫描,在注射显像剂3 h后再重新扫描,向受检者做好解释,以取得理解与合作。

2??3??2 因显像剂的半衰期为110 min,检查结束后,嘱受检者多饮水以加速药物的排泄,入厕后及时冲净排泄物,避免在24 h内与婴幼儿亲密接触。并向受检者及家属做好宣教,避免因恐惧射线而疏远受检者,使其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影响病情。

3 小结

护理配合是PET??CT检查中的关键环节,伴随在检查的整个过程中,从检查前的患者、环境、物品的准备,检查中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的精准用药,以及检查结束后的告知、心理安慰尤为重要。检查中只有护理工作细致准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做好受检者、家属及周围人员的解释工作,解除他们的心理顾虑,共同积极配合做好检查,减少了影响的干扰因素,才能保证并提高图像的质量。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放射性污染的可能,避免对敏感人群造成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刘颖,李剑明,等.PET??CT检查中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17??918.

[2] 潘中允.现代核医学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8.

[3] 娄小平.PET??CT检查中应注意的护理环节?被だ硎导?与研究杂志,2008,5(7):22.

第二篇: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1准备

(1)器械准备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1.2一般状态检查:视诊

(1)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1.3生命征检查:触诊

(1)T: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2)P: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且需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R: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4)BP: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头颈部

检查体位:请受检者坐位,充分暴露头颈部

2.1视诊

(1)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眼眉及眼睑、睑球结膜、眼球运动;外耳;外鼻;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2)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耸鼻)

(3)暴露颈部,检查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2.2触诊

(1)检查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聚合反射;双眼近视力

(2)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3)触诊外鼻、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5)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6)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7)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8)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运动)

(9)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

(10)触诊甲状软骨及甲状腺峡部、侧叶;气管位置;左右颈总动脉搏动

2.3听诊

(1)甲状腺、血管杂音

(2)支气管呼吸音

3.前侧胸部

检查体位:坐位或平卧位,充分暴露前侧胸部

3.1视诊

(1)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2)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3.2触诊

(1)触诊左、右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2)触诊腋窝淋巴结:右手触诊左侧、左手触诊右侧

(3)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4)检查双侧呼吸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

(5)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

(7)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诊心前区

3.3叩诊

(1)叩诊双侧肺尖

(2)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注意叩诊音变化(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3)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由左至右,由下至上,由外至内

3.4听诊

(1)听诊双侧肺尖

(2)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注意呼吸音变化(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3)听诊语音共振(上、中、下,双侧对比)

(4)听诊各瓣膜区:听诊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内容: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听诊先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4.背部

检查体位:请受检者坐位,双上肢交叉,充分暴露背部

4.1视诊

(1)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4.2触诊

(1)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2)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3)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4.3叩诊

(1)叩诊双侧后胸部叩诊音

(2)叩诊双侧肺下界

(3)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4)叩诊脊椎、双侧肋脊角叩击痛、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压痛:直接叩诊法

4.4听诊

(1)听诊后胸部呼吸音(上、中、下,双侧对比)

(2)听诊后胸部胸膜摩擦音(上、中、下,双侧对比)

(3)听诊后胸部双侧语音共振(上、中、下,双侧对比)

5.腹部

检查体位:请受检者平卧位,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正确充分暴露腹部

5.1视诊

(1)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5.2触诊

(1)触诊全腹:先浅触诊后深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同时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及腹壁反射

(2)触诊肝脏及胆囊区: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双手触诊;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反跳痛(莫菲征)

(3)触诊脾脏:双手法触诊脾脏;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4)触诊肾脏:双手法触诊,检查双侧

5.3叩诊

(1)叩诊全腹

(2)叩诊肝上界、肝下界、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3)叩诊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5.4听诊

(1)听诊肠鸣音至少1分钟

(2)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6.上肢

检查体位:正确充分暴露上肢

6.1视诊

(1)观察上肢外形、皮肤、关节、指甲等

6.2触诊

(1)检查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运动

(2)检查上肢远端肌力、屈肘、伸肘肌力

(3)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4)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5)检查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Hoffmann征、

7.下肢

检查体位:正确充分暴露下肢

7.1视诊

(1)观察双下肢皮肤、外形等

7.2触诊

(1)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股动脉搏动;腹股沟区肿块、疝等

(2)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触诊有无凹陷性水肿;触诊踝关节及跟腱;触诊双足背动脉搏动

(3)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膝关节屈曲运动、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外翻活动;脚趾屈趾、伸趾运动

(4)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屈膝);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5)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6)检查膝腱反射、髌阵挛、跟腱反射、踝阵挛

(7)检查Babinski征、Chaddock征、Gordon征、Oppenheim征

(8)检查Kernig征、Brudzinski征、Lasegue征

8.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

检查体位: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8.1视诊

(1)观察肛门、肛周、会阴区

8.2触诊

(1)戴上手套,食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注意观察指套是否有分泌物

9.外生殖器检查(仅必要时检查)

检查体位:解释检查必要性,消除顾虑,保护隐私;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仰卧位

9.1男性视诊

(1)视诊阴毛、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2)视诊尿道外口

(3)视诊阴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9.2男性触诊

(1)触诊双侧睾丸、附睾、精索

9.3女性视诊

(1)视诊阴毛、阴阜、大小阴唇、阴蒂

(2)视诊尿道口及阴道口

9.4女性触诊

(1)触诊阴埠、大小阴唇

(2)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10. 步态、共济运动、腰椎运动检查

检查体位:请受检者站立

10.1视诊

(1)观察步态

(2)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3)检查双手快速轮替动作

(4)检查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

(5)检查腰椎运动:屈腰、伸腰、侧弯、旋转运动

第三篇: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

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xxx,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2)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12样东西)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主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长,营养:中等、不良、恶病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印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十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右手测左桡动脉,左手测右桡动脉)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

汇报: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6~18)次

手法:检查者已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双手放在剑突部位,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数最少30秒,计数呼吸是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使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9)测右上肢血压

汇报:血压120、80毫米汞柱。

注意:测2次,取2次平均值。放气以2mmHg/s的速度进行。测第二次时,水银一定要放气至0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测血压。收缩压取声音消失时的值,声音持续不消失时取声音变调值。

手法:暴露受检者右上肢(注意范围需要足够),上肢伸直并轻度外展45度平放在床上。将血压计、肘部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腋中线),同时触摸肱动脉搏动位置。打开水银计,开水银柱开关。将袖带平整缠与受检者右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3cm。袖带的气管正好位于肱动脉之上。球囊至于床边身体旁。用右手的1个指头或2个指头可以塞进袖带内。判断袖带松紧程度。戴听诊器,再触及到肱动脉。左手将听诊器体检放在肱动脉波动之处,体件不能塞进袖带内。右手握球囊缓慢充气。收缩压消失后,再充气20~30mmHg,缓慢放气,2mmHg/s,将袖带气体完全放完为止,水银柱归0后,再测第二次血压。将血压计收好。听诊器体件放入白大衣右侧口袋中。取两次测得平均值汇报。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2)触诊头颅

汇报:头颅未见畸形。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瘢痕。头部未见异常运动。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

(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裂等大。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

(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

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

(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巩膜未见黄染。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震阴性。 (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园,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

(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

(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

(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者张口。

(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摩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

汇报:双耳听力粗测正常。

手法:受检者捂住左耳,医生手在1米外搓指逐渐移向左耳。

(16)观察外鼻

汇报:鼻外形正常。

(17)触诊外鼻

汇报:鼻部无压痛。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汇报: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手法:左手拇指上推鼻尖,暴露鼻前庭。用手电筒照射。

(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汇报:左右鼻道通畅。

手法:左手拇指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令受检者呼气。

(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

汇报:各副鼻窦区无压痛,肿胀。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眶上神经孔的上方、内眦、眶下神经孔的下方。

(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用手电筒+压舌板

(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黏膜、牙齿、牙龈同上

(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者发“啊”音)同上

汇报: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

牙龈无红肿。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

舌质红,舌苔薄白。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汇报: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

汇报:双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首先令受检者皱眉,观察额部皱纹,再令受检者闭眼,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上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下睑,令受检者呲牙,令受检者鼓腮或吹口哨。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汇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手掌挨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张口肌力。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令受检者闭目)

汇报:双侧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受检者闭目,用曲别针刺左右额部、面部、下颌部皮肤感觉,受检者同时手示曲别针刺的是哪一侧。

(28)暴露颈部(取出体温计)

(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汇报: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汇报:颈椎活动不受限。

手法:取枕,左手托起枕部,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托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

(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

汇报:副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按住双肩,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然后左手扶肩、右手在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再测右侧。

(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

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汇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双手触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单手分别触摸左右枕后淋巴结。左侧颌下(头转向检查侧)、右侧、颏下、左颈前(头转向检查左侧)、右颈前(头转向检查右侧),触摸颈前三角区。

(33)触诊甲状腺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部位)

汇报:甲状软骨无压痛。

手法:右手触摸甲状软骨,确定甲状软骨位置,为寻找甲状腺准备。

(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法复查

汇报: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手法:右手拇指放在甲状软骨之下的气管表面,令受检者吞咽。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气管左侧旁边,其余四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向前推,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左手拇指将气管向右推。右手拇指放在气管旁边触摸甲状腺,同时令受检者吞咽。

(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汇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

手法:甲状软骨旁边、颈前三角内,不能同时触摸双侧动脉。

(37)触诊气管位置

汇报:气管位置居中。

手法: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法,将食指、无名指放在左右胸锁关节与甲状腺之上,先将中指放在气管上,然后再放在气管左右侧观察甲状腺是否居中。

(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汇报: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钟型体件听诊左右颈内动脉处、甲状腺左右叶部位。

3、前、侧胸部

(1)暴露胸部

(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汇报: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及静脉曲张,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4)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左手提起受检者左侧腕部。

(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右手提起受检者右侧腕部。

汇报: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用四个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胸大肌外侧缘(胸肌淋巴结群)、腋中线(中央淋巴结群)、

腋后皱壁(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外侧淋巴结群)、

腋窝顶端(腋尖淋巴结群)

(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汇报:胸壁弹性正常、胸壁无压痛。

手法:双手按压胸前、外侧、下部。

(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对称。

手法:双手放在胸廓下方。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用力吸气。

(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双手手掌放在腋下部,令受检者用力吸气。

(10)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外、下,双侧对比)受检者发“一”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一致。

手法:双手手掌平放在胸壁上、中、外、下。左右交叉对照。

(11)叩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

汇报:双肺叩诊清音。两侧对称。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左右对比。注意外侧壁。“弓”形旋转肋间。 (12)听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汇报:双肺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型体件。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长音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型体件。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14)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汇报: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前区未见心尖搏动(或左锁骨中线内第5肋间0.5cm处)。

(15)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

(16)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震颤、摩擦感)

汇报: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大约1cm处,心尖搏动范围大约2.5cm。心前区未触及异常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手法:

1、右手掌尺侧掌缘平行肋间感觉搏动,

2、再用手指指腹确定准确位置、范围、强度。必要时用尺子测量左锁骨中线距离。

3、右手掌放在左胸心尖、

3、

4、5肋间、肺动脉区、主动脉区感觉震颤、摩擦感。

(17)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18)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汇报: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在正常范围。

手法:

1、轻叩。由外向内(左锁骨中线外3cm),由下而上,扣完做记号。

2、先从右锁骨中线第2 肋间向下叩出肝浊音界。在其上一肋间(4肋)开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扣完记号。

3、用两个尺子测量每一点距离中线的距离。

(19)听诊二尖瓣区左锁骨中线内侧(心前区)

(20)听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2肋间

(21)听诊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2肋间

(2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3肋间

(23)听诊三尖瓣区胸骨左缘

4、5肋间

汇报:心率每分钟75次。心律齐。各瓣膜区第

一、第二心音正常,未闻及心音分裂及附加音,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

手法:听诊顺序:按上述顺序。听诊时间:15秒至1分钟。

各瓣膜区听诊内容主要是频率(至少数30秒)、心律、心音(第

一、第二心音有无增强或减弱等变异,有无第一或第二心音分裂、有无附加音)、有无杂音(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

有无心包摩擦音,必要时增加其他部位或配合呼吸、转;

4、背部;(1)请受检者坐起,让受检者背正对着床边;(2)充分暴露背部,将衣服反推至颈部;(3)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汇报:脊柱未见畸形;(4)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5)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汇报: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手法:

1、两手掌平置于背部第10肋脊柱两侧;

2、手掌平放在胸下部、侧胸壁,令受检者

有无心包摩擦音,必要时增加其他部位或配合呼吸、转换体位听诊。

4、背部

(1)请受检者坐起,让受检者背正对着床边

(2)充分暴露背部,将衣服反推至颈部

(3)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汇报:脊柱未见畸形。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

(4)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5)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

1、两手掌平置于背部第10肋脊柱两侧。拇指平行脊柱将皮肤向中线轻推,令受检者深吸气。

2、手掌平放在胸下部、侧胸壁,令受检者深吸气,左右对比。

(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正常,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受检者发“1”。

肩胛骨内侧,用手掌的尺侧缘平行脊柱,左右对比。肩胛骨下方,手掌接触胸壁,并且由内向外。

(7)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8)叩诊双侧后胸部

汇报:叩诊音清。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部位同上。

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肩胛骨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

(9)叩诊双侧肺下界(测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起检查)

汇报:腋中线肺下界,左侧第8肋间,右侧第7肋间。

(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汇报:肩胛线肺下界左侧第10肋间,右侧第9肋间。双侧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手法:先叩出肺下界标记,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记,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记。测量

(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

(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汇报: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

1、

2、3”。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汇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手法:逐个按压棘突。使皮肤留下红印记。(右手食、中指骑跨脊柱两侧下行)

(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汇报:脊柱无叩击痛。

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

(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手法: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

5、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汇报:腹部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未见皮疹、黄染、及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分泌物。

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同角度观察。

(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

(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汇报: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未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的正常范围每分钟4~5次) 手法:听诊器放在脐周围听肠鸣音计数,然后在其他八区听诊;左下、脐左、左上、剑突下、右上、脐右、右下腹部。

(6)叩诊全腹

(7)叩诊肝上界

(8)叩诊肝下界

汇报:腹部叩诊轻度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肝浊音界范围大约7cm。手法:先全腹叩诊,脐开始,九区法逆时针旋转叩诊。

肝界先叩上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至清音变浊音处,标记。

肝下界,由锁骨中线脐右开始向上,鼓音变浊音处,标记,再用直尺测量。

(9)检查肝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肝区、脾区无叩击痛。

手法:左手掌置于肝区、脾区肋骨上,右手叩击手背,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锤击一次。

(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

汇报: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手法:右脐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生手指不能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浊音不变。然后手指移动过程中,浊音变为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左侧卧位,余同上。

(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汇报:腹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

手法:(浅)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稍用力,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深)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肢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

(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汇报:肝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掌面平托于受检者右后胸壁11~12肋部,拇指伸下右下胸壁,按压胸壁,限制胸壁扩张幅度。右手手掌平放在右下腹,腕关节伸直,2~5指并拢,食、中、无名指指腹桡侧,在腹直肌外缘,对准右季肋部。受检者张口呼吸。呼气时用力深压,手指向上移动。吸气时手指不能向季肋部位移动,随吸气腹壁抬高时,手指轻度抬高,右手主要是基本停在原地迎碰随吸气下移的肝脏。

前正中线肝脏触诊,左手掌及四指压在剑突上,拇指压在右肋缘,手法同上。

(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汇报: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手法:暴露受检者颈部。医生右手2~5指并拢,压迫受检者右上腹1分钟。观察颈部静脉。压迫后颈部静脉怒张、增粗、或升高>1cm,心率增快,为阳性。

(16)检查Murphy征

汇报:Murphy征阴性。

手法:左手四指平放在肋缘上方胸壁处,拇指放在右肋缘与腹直肌交点处,用力按压同时,令受检者深吸气,观察吸气过程中是否因为按压处疼痛,突然屏气。

(17)双手法触诊脾脏

(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汇报:脾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并拢,手掌放在受检者左胸壁下部(9~10)肋处,稍用力施压限制呼吸,右手自脐部开始,与左肋弓垂直方向触摸。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肋弓部移动。再令受检者右侧卧位,手法同上。

(19)双手法触诊肾脏

汇报:双侧肾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掌自左肋腰区向前托住受检者后腹壁,右手掌四指平放在左下腹,食指、中指端对准左季肋部,随呼吸运动手指逐次向腹深部触摸,并且手指逐渐移向季肋部。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季肋部移动。

(20)检查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眼 汇报:腹壁痛觉存在。

手法:令受检者闭眼,用曲别针测试,由左到右、由上向下、左右对比,受检者手示左右侧。

(21)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对比)(如图所示?)↗↖

汇报:腹壁反射存在。→←

手法:用棉签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腹肌收缩。↘↙

6、上肢

(1)正确暴露上肢

(2)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上肢对称,皮肤未见黄染、皮损、瘀斑、皮下结节,双上肢未见肿胀、畸形。

(3)观察双手及指甲(双侧对比)

汇报:甲床未见苍白、紫绀。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未见肿胀畸形。

(4)触诊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

汇报: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无肿胀、无压痛。

手法:右手拇指、食指逐个按压指间关节掌面、背面、侧面。掌指关节用右手,掌心向下,拇指按压手背掌指关节、食指中指按压受检者掌面关节。

(5)检查指关节运动

汇报:指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举起双手,展开手指、弯曲指关节、再弯曲掌指关节、再握拳。然后再伸开手指,令受检者拇指对掌,其余四指伸平。

(6)检查双手握力

汇报:双上肢远端肌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紧握医生两个手指,医生用力向外抽。

(7)触诊腕关节 汇报:双侧腕关节无肿胀及压痛。

手法:按压腕关节掌面、背面、两侧。

(8)检查腕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腕关节活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伸直前臂、手掌,掌心向下,注意伸直。令受检者腕屈背(背伸)、垂腕(掌屈)。

(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先查左侧,然后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

(10)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汇报:双侧肘关节无压痛,肘关节结构正常。滑车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左手:医生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腕,提向头端。使肘部抬高。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将受检者手腕再提高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右手:医生用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腕,提起前臂。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使受检者伸直上肢,后成一条直线。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11)检查肘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肘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屈肘、伸肘。

(12)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汇报:双上肢近端肌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屈肘,医生用力向外拉,然后,受检者向外推,医生向内推。

(13)暴露肩部

(14)视诊肩部外形

汇报:双侧肩关节对称、饱满。

(15)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汇报:双侧肩关节及其周围无压痛。

(16)检查肩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肩关节运动不受限。

手法:令受检者左手绕过头顶,触摸右耳。右侧反之亦然。

(17)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上肢痛觉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闭上眼睛,用曲别针刺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手臂。注意左右对照。

(18)检查肱二头肌反射(双侧对比)

(19)检查肱三头肌反射(双侧对比)

(20)检查桡骨骨膜反射(双侧对比)

注意顺序:左二头肌、右二头肌、右三头肌,左三头肌。左桡骨骨膜,右桡骨骨膜。

汇报: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双侧桡骨骨膜反射存在。

手法:1将受检者双手放在脐部,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左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右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

2左手抬起肘关节,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

3受检者手臂自然放在腹部,叩击左侧桡骨与肘关节之间的骨膜。

(21)检查Hoffmann征

汇报:Hoffmann征阴性。

手法:左手抬起受检者左手腕部,右手手指、中指夹住受检者中指,向上提,使手背背屈,用拇指弹刮受检者中指指甲盖。

7、下肢

(1)正确暴露下肢(暴露至耻骨联合以上)

(2)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指甲等

汇报:双下肢对称、未见肿胀畸形,皮肤未见黄染、色素沉着、皮疹、静脉曲张、窦道疤痕。

(3)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

(4)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

(5)触诊股动脉搏动(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必要时听诊

汇报: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股动脉可触及,双侧对称。手法:横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腹股沟平行。手在腹股沟下与腹股沟平行触摸。纵组与大隐静脉走向一致。手在腹股沟下向足部触摸。

(6)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汇报:双侧髋关节不受限。

手法:左手托起受检者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

向外旋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旋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

(7)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汇报:双侧膝关节未触及不规则突起、双侧膝关节无压痛、浮髌试验阴性。

手法:双手手指触摸在膝关节前后、两侧、腘窝、关节周围软组织。并略施加压力。左手虎口压在髌骨之上的股四头肌腱上,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食指按压髌骨。

(8)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

(9)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汇报:双下肢近端肌力正常。膝关节屈曲运动不受限。

手法:双下肢伸直,双手压在两大腿中部,令受检者屈髋,对抗受检者抬膝动作。请受检者主动屈膝,观察运动范围。

(10)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汇报: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

手法: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踝关节之上的胫骨前5秒钟。

(11)触诊双足背动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

汇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有力。

手法:双手同时触摸。指腹与第

1、2跖骨平行触摸。

(12)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汇报:两侧踝关节无肿胀、无压痛,跟腱张力正常。

(13)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汇报:双侧踝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双足踝关节背屈(勾脚背),跖屈。

(14)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汇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正常。

手法:左手握髁关节,右手握足底前掌处,令其背屈时给予外拉抵抗,跖屈时内推抵抗。

(15)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下肢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用曲别针刺大腿面、胫骨前、足背六个点,弓形移位。

(16)检查膝腱反射

(17)检查跟腱反射

汇报: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存在。

手法:左手托起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

令受检者屈膝屈髋,大腿外展,踝关节平放在床上,左手握住足掌部,叩击跟腱处。

(18)检查髌阵挛

(19)检查踝阵挛

汇报: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手法:左手虎口部紧压髌骨上方,用力向远方快速推压;手法: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滑,然后拐向拇指底部;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手法: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屈;手法:受检者去枕平卧,医生左手托颈,右手按压胸骨;手法: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医生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

8、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1)请受检

汇报: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

手法:左手虎口部紧压髌骨上方,用力向远方快速推压数次,并保持左手推力。右手扶在胫骨上。受检者屈膝屈髋,左手握住受检者小腿肚,右手握住足前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20)检查Babinski征汇报:巴宾斯基征阴性。

手法: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滑,然后拐向拇指底部。(21)检查Oppenheim征汇报:欧喷汉姆征阴性。

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22)检查Kernig征汇报:克尼格征阴性。

手法: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屈曲各90度。抬高小腿,使小腿伸直。(23)检查Brudzinski征汇报:布鲁金斯基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去枕平卧,医生左手托颈,右手按压胸骨,左手用力抬头使头前屈。观察下肢是否屈膝屈髋。(24)检查Lasegue征汇报:拉塞格氏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医生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右手放在踝关节之下,将伸直的下肢逐渐抬高至>70度。观察受检者有无下肢疼痛。

8、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1)请受检者站立

(2)指鼻试验(睁眼、闭眼)汇报:指鼻试验稳准。

手法:伸直手臂,先左后右,速度逐渐加快。先测双侧睁眼,再测双侧闭眼。(3)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汇报:双手轮替运动协调。

手法:上臂伸直,前臂直立,快速旋转前臂。(4) Romberg试验(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汇报:闭目难立征阴性。

手法:令受检者双脚并拢,上肢水平伸直。先睁眼,再闭眼。(5)观察步态汇报:步态稳健

(6)检查屈腰运动(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然后弯腰)

(7)检查伸腰运动(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头、上肢、躯干后仰)(8)检查腰椎侧弯运动(注意下垂上肢必须与身体平行侧弯腰)

(9)检查腰椎旋转运动(医生站在受检者后部,双手固定受检者双侧髂棘,嘱受检者左右旋转腰部)汇报:腰椎活动自如。

三、全身体格检查结果的叙述及记录基本要求:

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手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

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诊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3、关节活动功能描述为有无受限;各生理反射记录为存在、增强、减弱或消失,双侧对比;阵挛病理反射、Kernig征、Brudzinski征及某些综合征可叙述为或记录为阴性或阳性等;肌张力描述为正常、增强、或减弱;感觉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减退、消失、过度等。

第四篇:全身体格检查基本项目操作规范

检查器械:

棉签、直尺2把、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计、叩诊锤、近视力表、血压计、检查针、听诊器。

检查流程:

1、以卧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 →头颈部 →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卧位)腹部 →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2、以坐位患者为例: 一般情况和生命征 →头颈部 →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 →(患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 →腹部 →上肢、下肢、神经系统→肛门直肠 →外生殖器 →(最后站立位)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备注:为了方便患者,检查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

查体开始:

一般检查/生命征:

准备和清点器械;

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观察性别、年龄(询问和观察)、发育、体型、营养、意识、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和皮肤等一般状态;

当受检者之面清洗双手;

1、测量体温:腋温10min;

2、触诊桡动脉,至少30s,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3、检查呼吸频率,至少30s;

4、测量右上肢血压。

头颈部检查:

头颅视、触诊:应注意大小、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触诊头颅有无压痛、包块等。

颜面视、触诊:视诊颜面、双眼(含角膜、瞳孔)和眉毛; 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用近视力表放在眼前33c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 请受检者向上看,检查下睑睫膜、球睫膜和巩膜,检查泪囊;

翻转上睑,请受检者向下看,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皱额和闭眼。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置目标物于受检者眼前30-40cm,请受检者头部固定,双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检查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六个方位。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或近反射)。

耳及耳后区视、触诊:视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

耳道;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闭口,检查颞颌关节运动。

请受检者掩耳、闭目,分别检查双耳听力(磨擦手指)。

外鼻视、触诊:观察外鼻;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

推,用电筒照射观察); 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况。 检查上颌窦、额窦有无压痛、叩击痛(注意双侧比较)。检查筛窦有无压痛。 口腔检查: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用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请受检者口张大并发“啊”音,用压舌板在舌的后1/3与2/3交界处迅速下压。 检查舌下神经:请受检者伸舌; 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双侧咬肌收缩力; 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称)。

颈椎检查:暴露颈部,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颈椎活动检查: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检查副神经运动功能:请受检者耸肩、转头(对抗头部旋转)。

淋巴结检查: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

结、颈前淋巴结前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触诊甲状软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狭部、甲状腺侧叶; 分别触诊双侧颈动脉; 触诊气管位置;

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前、侧胸部检查:

胸部视诊:暴露胸部,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呼吸运动、乳房等。 乳房触诊:先健侧后患侧;

用右手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五群淋巴结;

用左手逆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五群淋巴结;

触诊: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检查双侧呼吸动度;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检查双侧触觉语颤:请受检者重复发长音“yi”。

叩诊: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先左再右,自上而下,叩诊肺上界、肺前界、 肺下界。

听诊:听诊双侧肺尖,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请受检者微张口,每一点至少听1-2个呼吸周期,注意上下、左右对比;检查有无啰音、胸膜摩擦音;

检查语音共振:嘱受检者重复发“yi”音。

心脏视诊:取切线方向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

触诊:以两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搏动;

用手掌触诊心前区,包括胸骨左缘

3、

4、5肋间隙,注意有无异常搏动、震颤、

心包摩擦感。

叩诊:用指指叩诊法叩心脏相对浊音界。

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外侧2-3cm开始,由外向内,依次上移,直至第2 肋间,分别做标记;

叩右界时,先叩出肝上界,在肝上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依次上移,直至第2 肋间,分别做标记;

用直尺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的垂直距离。

听诊:听诊顺序:二尖瓣听诊区 →肺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上述心脏听诊,先用膜式胸件,再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背部检查:

背部视诊:请受检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背部,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触诊: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对称性;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叩诊:叩诊双侧肺尖;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叩诊双侧后胸部,检查顺序、方法同前胸。叩诊双侧肺下界。

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自上而下,先深吸气 →屏气叩诊,再深呼气 →屏气叩诊,再测量;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肺下界移动度。

听诊:听诊双侧后胸部,注意左右对比,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脊柱触诊: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用双拇指按压肋脊点、肋腰点,检查有无压痛。

叩诊:先用直接叩击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再间接叩击法检查。

叩击左、右肋脊角,检查有无叩击痛。

腹部检查:

腹部视诊:正确暴露腹部,请受检者屈膝,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观察腹部外形、

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听诊:在右下腹部听诊肠鸣音,至少1 min;听诊腹部有无血管(A和V)杂音; 用手指连续冲击上腹部,并听诊有无振水音。

叩诊:逆时针方向叩诊全腹;在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上向下叩诊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或前正中线上向上叩诊肝下界;

检查有无肝脏叩击痛,检查有无胆囊区叩击痛;

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从脐平面向左叩,固定扳指,右侧卧位重新叩。

触诊: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浅触诊全腹,了解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肿块、搏动;再逆时针方向深触诊全腹,了解深部病变及脏器情况,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肿物等。 肝脏触诊: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缘。

在右锁骨中线上和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缘。分别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距离。

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胆囊触痛征。 脾脏触诊:用单手法或双手法触诊脾脏,配合呼吸,从脐移向左肋弓,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肾脏触诊:双手法触诊肾脏。 检查腹部液波震颤:用手指叩击腹部,检查有无波动感。 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三个部位(双侧、对称)。

四肢、神经系统检查:

上肢视诊:正确暴露上肢,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观察双手及指甲;

触诊:触诊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

检查指关节运动:手指展开、弯曲、握拳、拇指对掌。

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触诊双手腕,检查腕关节运动:背伸、掌屈。

触诊双肘尺骨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检查肘关节运动:屈肘、伸肘,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肩部视诊:暴露肩部,视诊肩部外形;

触诊: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检查肩关节运动:请受检者触及对侧耳朵。 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注意双侧对称; 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检查霍夫曼氏(Hoffman)征:腕关节背伸。

下肢视诊:正确暴露下肢,观察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触诊:触诊腹股沟有无肿块、疝等;

触诊腹股沟区淋巴结横组和纵组;

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检查髋关节运动:屈曲、内旋、外旋; 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检查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检查髌阵挛;

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触诊髁关节及跟腱;

触诊双足背动脉;

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运动;

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检查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和髁阵挛;

检查Babinski征;

检查Oppenheim征;

检查Gordon征;

检查Kernig征;

检查Brudzinski征;

检查Lasegue征。

肛门直肠( 仅必要时检查 ):

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观察肛门、肛周、会阴区;

戴上手套,示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观察指套有无分泌物。

外生殖器( 仅必要时检查 ):

解释检查的必要性,注意保护隐私;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取仰卧位; 男性:视诊阴毛、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视诊尿道外口;

视诊阴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触诊双侧摹丸、附辜、精索;

女性:视诊阴毛、阴阜、大小阴唇、阴蒂;

视诊尿道口及阴道口;

触诊阴囊、大小阴唇;

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请受检者站立,检查指鼻试验(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 检查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

观察步态; 检查屈腰运动:请受检者主动弯腰; 检查伸腰运动:请受检者主动伸腰; 检查腰椎侧弯运动:请受检者向左右两侧弯腰; 检查腰椎旋转运动:固定髋部,请受检者转向左、右两侧。

检查结束。

第五篇:PETCT

PET-CT 简介

PET-CT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

PET/CT目前是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的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一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无创伤性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最佳手段之一。 作用

PET的独特作用是以代谢显像和定量分析为基础,应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命核素如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不仅可快速获得多层面断层影象、三维定量结果以及三维全身扫描,而且还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到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生化、化学递质、受体乃至基因改变。近年来,PET在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等方面均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特点

PET/CT则是将PET和CT(计算机体层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和同一个图像处理工作站,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放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形态结构,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一、PET-CT能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指导和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在肿瘤患者中,经PET-CT检查,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明确诊断,而改变了治疗方案;PET-CT能准确评价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治疗。总体上大大节省医疗费用,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二、PET-CT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 癫痫的治疗是世界十大医疗难题之一,难就难在致痫灶的准确定位,PET-CT使这一医学难题迎刃而解。经PET-CT的引导,采用X-刀或γ-刀治疗,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PET-CT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目前,PET-CT心肌显像是公认的估价心肌活力的“金标准”,是心肌梗死再血管化(血运重建)等治疗前的必要检查,并为放疗评价提供依据。PET-CT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四、PET-CT也是健康查体的手段,它能一次显像完成全身检测,可早期发现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绝大多数疾病是体内生化过程失调的结果,PET-CT可在生理状态下动态地定量观察体内分子水平的生化变化。随着人类基因的解密,对危害人类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和各种遗传性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后转归,将从根本上得到认识,也可望从根本上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PET-CT基因显像是连接临床与基础基因研究的“桥梁”。

以下是阜外何作祥教授推荐JNM文章的中译本: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Vol. 46 No. 3 385

詹姆士W. 弗莱彻,医学博士著 方庭正译 毫无疑问,PET/CT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现在每售出4台ECT机器就有至少3台是以硬件融合为特征的PET/CT。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临床开始将以18F-FDG显像为主的PET检查投入常规商业运行以来,PET技术的发展就被紧紧地控制在核医学业界的手中而没有其他领域的人士染指。 在过去的5年里,包括PET/CT商业制造在内的PET技术迅猛地发展。PET/CT相对于专用PET的优势来源于分别提供结构信息和功能信息的两种显像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些优势及其所带来的对疾病定位与定性的能力的提高现在已经被范围远远大于核医学界的广大医学界人士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核医学界的某些成员-专业医师-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正如PET/CT要大规模的取代专用PET一样,装备了可应用口服及介入增强剂并具有更高电功率的诊断级CT的PET/CT也必将取代单一的CT。由于很多核医学医师并不精通CT断层解剖学,他们目前也无法对PET/CT中的CT信息予以专业的解读。而如果PET/CT检查只需停留在仅仅将其CT部分用于衰减校正和18F-FDG PET显像中病灶定位的初级水平,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诊断水平的

CT检查,也没有必要对CT信息进行正式的解读。对于并不精通PET显像的放射学医师而言,他们正面临这正好恰恰相反的问题,鉴于此一些人提出PET和CT应该分别由各自领域有资格的医师进行解读。然而从长远看,这个建议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处理,进行此项工作的医师们必须要同样的精通于PET和CT这两个领域。这一综合工作的最高水平要求医师们将诊断级别CT显像信息和PET显像信息一起用于对患者的诊断当中。这个目标也只能由在这两个领域都受过严格培训并达到相当水准的专业人士才能完成。.不幸的是,目前核医学专业和放射学专业的学院教育各自互不相关,并不能提供达到上述专业水准要求的经验和所需培训。这种课程设置的缺失使无论患者还是专业界都无法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的。

纠正这一状况要从两个水平入手。在学院教育水平,必须有足够长度和覆盖面的课程,以使住院医师能在断层显像和PET这两个专业都接受教育和培训。在临床实践水平,必须有充足的、充分混合的继续教育和经验总结,以使从业者能够在这两个领域达到同样高水平的诊断、解读和综合能力。对于住院医师而言,有必要对院校课程学习所提供的培训和经验的水平进行评价和调整,以求达到新形势下的PET和CT教育的要求。对于临床医师而言,相关的专业协会有必要为此研讨并建立继续教育和经验总结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将能够提高并专业化PET/CT临床从业者的资质,使之获得广泛认同和尊重。 这些措施和途径正在被付诸行动,这必将成为核医学界的胜利,同样更是患者的福音。

PET-CT绝非万能的 但其绝对是影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其在肿瘤临床诊治中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医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PET/CT仪增加很快,经调查,截止2006年8月底安装PET/CT达54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不平衡,配制欠合理;缺少关于PET/CT的检查指南和诊疗规范;科学研究缺乏创新,缺乏多中心的研究成果,缺乏大宗病例的总结报告,关于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研究刚刚起步;综合影像学和放射性药物的人才明显不足,通过继续教育解决急需。

PET/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而在我国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因亲人患肿瘤致贫的家庭已不少见。实际情况是:尽管PET/CT这一高端设备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但相当多的患者因无力支付昂贵的检查费,不得不放弃使用。为此,上述54个中心除个别外,全年1个中心的检查量难以超过1500人次,以致多数PET/CT和加速器没有发挥作用。可以预料,随着PET/CT应用的逐渐成熟,PET/CT的临床价值一定会被认可,一旦有部分病种(如某些恶性肿瘤)的检查费用被纳入医疗保险,PET/CT检查的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在临床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理

一 、PET显像的基本原理

PET是英文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ny的缩写。其临床显像过程为: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等)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 PET显像。放射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移动大约1mm后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

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 0-15 us),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士0.25度)的光子时。即为一个符合事件,探测器便分别送出一个时间脉冲,脉冲处理器将脉冲变为方波,符合电路对其进行数据分类后,送人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

PET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机架、环形探测器、符合电路、检查床及工作站等。探测系统是整个正电子发射显像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它采用的块状探测结构有利于消除散射、提高计数率。许多块结构组成一个环,再由数十个环构成整个探测器。每个块结构由大约36个锗酸铋(BGO)小晶体组成,晶体之后又带有2对(4个)光电倍增管(PMT)(请看图1)。BGO晶体将高能光子转换为可见光.PMT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被转换成时间脉冲信号,探头层间符合线路对每个探头信号的时间耦合性进行检验判定,排除其它来源射线的干扰,经运算给出正电子的位置,计算机采用散射、偶然符合信号校正及光子飞行时间计算等技术,完成图像重建。重建后的图像将PET的整体分辨率提高到2 mm左右。

PET采用符合探测技术进行电子准直校正,大大减少了随机符合事件和本底,电子准直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没有铅屏蔽的影响)和分辨率。另外.BGO晶体的大小与灵敏度成正相关性。块状结构的PET探头。能进行2D或3D采集。2D采集是在环与环之间隔置铅板或钨板,以减少散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D图像重建时只对临近几个环(一般2-3个环)内的计数进行符合计算,其分辨率高,计数率低;3D数据采集则不同。取消了环与环之间的间隔, 在所有环内进行符合计算,明显地提高了计数率,但散射严重, 图像分辨率也较低,且数据重组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两种采集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灵敏度不同,3D采集的灵敏度在视野中心为最高。

二 、多层螺旋CT的工作原理

CT的基本原理是图像重建, 根据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射线吸收不等这一特性, 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也

称体素)X射线穿过体素后, 测得的密度或灰度值称为象素。X射线束穿过选定层面, 探测器接收到沿X射线束方向排列的各体素吸收X射线后衰减值的总和,为已知值,形成该总量的各体素X射线衰减值为未知值,当X射线发生源和探测器围绕人体做圆弧或圆周相对运动时。用迭代方法

求出每一体素的X射线衰减值并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该层面不同密度组织的黑白图像。

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 将电源电缆和一些信号线与固定机架内不同金属环相连运动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滑动电刷与金属环导联。球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 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 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

多层螺旋CT的特点是探测器多层排列。是高速度、高空间分辨率的最佳结合。多层螺旋CT的宽探测器采用高效固体稀土陶瓷材料制成。每个单元只有 0.

5、1或 1.25 mm厚, 最多也只有5 mm厚 薄层扫描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99%能连续接收X射线信号。余辉极短, 且稳定性好。多层螺旋CT能高速完成较大范围的容积扫描, 图像质量好, 成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很好的时间分辨率。大大拓宽了CT的应

用范围,与单层螺旋CT相比。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 扫描时间大为缩短,在不增加X射线剂量的情况下, 每15 S左右就能扫描一个部位;5S内可完成层厚为3 mm的整个胸部扫描;采用较大的螺距 P值,一次屏气20 S,可以完成体部扫描;同样层厚, 同样时间内, 扫描范围增大4倍。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 病人接受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x线球管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同时,节省了对比剂用量,提高了低对比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明显减少了噪声、伪影及硬化效应。另外,还可根据不同层厚需要自动调节X射线锥形线束的宽度,经过准直的X射线束聚焦在相应数目的探测器上 探测器通过电子开关与四个数据采集系统(DAS)相连。每个DAS能独立采集完成一套图像, 按照DAS与探测器匹配方式不同。通过电子切换可以选择性地获得1层、2层或4层图像,每层厚度可自由选择(0.5、1.0、1.25 mm或

5、10 mm。采集的数据既可做常规图像显示, 也可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完成三维立体重建、多层面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并能实时或近于实时显示。另外.不同角度的旋转、不同颜色的标记,使图像更具立体感 更直观、逼真。仿真内窥镜、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快捷。

三 、 PET-CT的图像融合

PET与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同机组合,不是其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既有精细的解剖结构又有丰富的生理.生化功能信息 能为确定和查找肿瘤及其它病灶的精确位置 定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并可用X线对核医学图像进行衰减校正。

PET-CT的核心是融合,图像融合是指将相同或不同成像方式的图像经过一定的变换处理 使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坐标达到匹配,图像融台处理系统利用各自成像方式的特点对两种图像进行空间配准与结合, 将影像数据注册后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影像。 PET-CT同机融合(又叫硬件融合、非影像对位)具有相同的定位坐标系统,病人扫描时不必改变位置,即可进行 PET-CT同机采集, 避免了由于病人移位所造成的误差。采集后两种图像不必进行对位、转换及配准,计算机图像融合软件便可方便地进行

2D、3D的精确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同时显示出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代谢活动, 大大简化了整个图像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难度、避免了复杂的标记方法和采集后的大量运算,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空间的配准问题, 图像可靠性大大提高。

PET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受康普顿效应、散射、偶然符合事件、死时间等衰减因素的影响, 采集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图像质量失真,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校正,才能得到更真实的医学影像。同位素校正得到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一般为12 mm、而 X线方法的穿透图像系统分辨率为1mm左右 图像信息量远大于同位素方法。用 CT图像对 PET进行衰减校正 使 PET图像的清晰度大为提高,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同位素穿透源校正的效果(请看图2), 分辨率提高了 25%以上,校正效率提高了 30%,且易于操作。校正后的 PET图像与 CT图像进行融合, 经信息互补后得到更多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关系的信息 对于肿瘤病人手术和放射治疗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

PET-CT提供的预测和治疗处理信息比单独 PET和 CT多得多,它超越了单独PET和单独C丁的现有领域,既能完成超高档 CT的所有功能,又能完成 PET的功能——20 min能完成全身 CT扫描, 比单纯 PET的效率提高了 60%以上 还能提供比 CT更为准确、快速的心肌和脑血流灌注功能图像。 PET-CT融合图像能很好地描述疾病对生物化学过程的作用, 鉴别生理和病理性摄取, 能在疾病得到解剖证据前检测出早期发病征兆,甚至能探测到小于2 cm的亚临床型的肿瘤,为临床正确确定放疗的计划靶区(临床靶区与生物靶区相结合)、检测治疗过程中药物和放疗效果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筛选最有效治疗药物。解剖定位加功能显像对于病变部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全身petct检查】相关文章:

petct检查范文06-06

petct检查宣教07-31

petct检查价格07-31

petct检查费用单09-20

petct检查准确吗09-20

petct检查管理制度06-02

浅谈petct检查的护理06-17

petct的检查费用贵吗06-17

petct检查结果报告单06-17

petct科普范文06-06

上一篇:期中测试卷a卷下一篇:寓言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