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缺什么越炫耀什么

2023-02-13

第一篇:人越缺什么越炫耀什么

为啥越花钱的人越有钱

为啥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

“认真看看你周围的人,那些从小就大手大脚地请朋友吃饭或者花钱的人,到现在依然有条件大手大脚地花钱,而那些每次一到了付钱的时候就自行车锁不上或者就是没有带钱包的人多少年之后,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

在大半年前一次在听国学大师翟洪生讲国学的课上,听到这话对我触动很深,认认真真地从小时候的童年到现今的朋友中发现,确实如此,似乎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朋友却越穷!

这让我不想不要紧,一想真的是吓一大跳。 怎么可能?我们自古以来都是在教育着:只有节约才能省下来,越节俭才能越攒的下钱;不管赚多少,只有省下来的才是自己赚的等等的理念难道都是错误的吗?

这个疑问开始困扰着我,迫使着我开始认认真真地体察这个结论,也开始看大量的关于财富的秘密、犹太人金钱观等等关于钱得书籍,来考核这一结论————越能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是否正确,最近终于得到了解答,现分享出来。

一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困惑他的故事:

他以前有一个同事,极其的节俭,节俭到了什么地步呢?早晨几乎从来不买早点,能从同事那蹭到就蹭,蹭不到就不吃,是一个抽烟者,几乎从来都不会带烟的,就是看怎么能从同事那里抽到,借钱呢,又不还,照这个样子,应该是典型的“节约型”的过生活致富的人吧,照一贯的理,节约可以走向富裕的道路的,也就是说他应该能致富,生活可以积攒很多钱的啊,然而,几年之后,他的儿子得了病,自此,他所有积攒的没有舍得花的钱,全部花完,朋友亲戚们能借的几乎借遍了,犹豫以前的作风,愿意借给他钱的也只有亲戚们,朋友们自然没有几个愿意借的,最遗憾的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最后儿子依然还是去世了。

而他的生活呢?从此也依然更加的需要节俭,而且内心承受更大的负担压力。真的是,什么样的心境,什么样的花钱风格就吸引了什么样的外在环境来与之相匹配,似乎真的是越舍不得花钱的越穷。

在北京,由于一些关系,可以经常的出入一些聚会,自然也结识了很多的身家都至少上亿的朋友,自然也经常的一起吃饭,当然由于我刚起步,所以几乎都是朋友们请客。在北京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北京高档的消费场所可以说去了不少。比如说,北京饭店、深圳大厦之类的,韩式、日式各个特色店的,朋友们郊外自己的豪华山庄等等,喝的酒也是就说茅台、五粮液,从大众、顶级的、珍藏版的、限量发行的太多太多的动辄一瓶都是大几百,上千几千的甚至很多都是没法买到的内部酒,每一次消费都是大几千,大几万的,奢侈吗?当然,有人会说?这也叫奢侈?你还没有见过更奢侈的呢?是,我承认,当然,哪些更奢侈的,是我日后一定回去享受的生活。我举次些例子也不是为了叙家常事,只是为了说明一些事情,有一点我相信大家都认同,就是这些生活至少比一般的节俭型、安稳过日子的人在外面吃一顿也就是一二百元的花费要铺张很多很多倍吧?

按理说,他们这样的花钱,应该是越花越少才对啊,但是事实是,从他们都身家上亿元,甚至有上百亿元的,他们的钱却是越花越多的,似乎,这又印证了:越花钱的人越有钱的结论。

讲到此,相信,肯定会有朋友心里想:废话,我要是身家有个上亿资产,不要说上亿就是上千万我也会那么的消费的。因为我曾经的学生时代确实也是这么想的,将来有钱了之后怎么怎么样?有私人游艇,有个人上千平米的豪华别墅,有凯迪拉克,有奔驰。。。。然而,现实,究竟是先有铺张的花钱的习惯,思维之后才变得有钱,还是有了钱之后才能适合铺张请客呢??

如果是后者,那么节俭可以致富就是正确的了,因为,我们也只有靠自己的大力节俭来才能攒下更多的钱,我们也应该更加的少花钱,那样,我们也才能早日的富裕;但是如果结论是前者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说一贯的节俭就是错误的呢?或者有其他的奥秘在里面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的思考下。

如果是后者,我们社会上节俭的人太多太多,80%以上的人,都是在不断的节俭着,把能省的都省下,能少开支就少开支,能存银行就存银行,存银行的钱,可以说占到了自己财富的80%以上,(当然由于这两年股市的火爆,有些激进的想在股票上改变命运的朋友也许已经把所有积蓄都炒股而亏损完或者套住,而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你的钱是在证券所还是银行,其实有些本质都是相似的,想请你就假设你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的,因为今天我们的课题不是来说明为什么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至少两年以前你没有炒股以前存款是占到80%以上的)而对于富人呢?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富人们几乎银行里的存款也可能就是几十万左右,(这里的富人是指身家上亿的,占到自己的财富1%都不到),而这些钱也就是为了自己近一段时间铺张花费的开销,其他的钱,绝对不会放在银行里,不但不会放在银行里,反而会想方设法的从银行里贷款出去周转,银行是什么?“银行就是一个把不喜欢花钱的人的钱聚集起来,给那些喜欢花钱的朋友花的地方。”,这是我一个银行副总裁朋友给我分享的,然而现实也是如此,所有80%主张节俭,少花钱的人的钱,都是被哪些“大手大脚”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所花着,而最可恶的是,这些人却越花还越多?

呵呵,看到了吧?如果,你不喜欢花钱,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钱让别人来帮你花。而为什么: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而越不喜欢花钱的人越贫穷呢? 本质就是思维的角度不同:节俭的人的思维模式,永远都是: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想,能便宜就便宜,攒下钱还有其他的用呢,等以后钱攒多了再买。如:买衣服的时候,看到一件几千元的衣服,感慨:哇,这么好的衣服,这么漂亮,质量还这么好,转念一想,算了,等我以后有钱的时候再买吧,想买鞋的时候亦如此,想买一辆车的时候,算了,我的钱不够,买了之后小孩上学就有麻烦了,等等。。。总之,想的都是等有钱了以后怎么怎么样。。

而那富人怎么样想呢?他们对他们喜欢的东西,永远考虑的都是,我如何做才能够买到它呢?我如何才能赚到那么多的钱呢?大家发现了吗?由于他们想的是如何才能赚到钱,而不是想:“有钱了之后才怎么怎么样?”就这一个差距,使得富人的赚钱的点子,路子,方法越来越多,而这种路子方法都是伴随着自己的欲望,伴随着自己的野心而成长着,今天赚的钱开上了桑塔纳,明天喜欢上了别克,就开始想着现在转的钱太少了,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呢?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调整自己的事业,进而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到,进而过着别人不可思议的生活。

另外,我们从宇宙的能量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发现,我们内心长久的向往什么,能量就会来实现什么,正如有些人所感觉的:为什么我刚前段时间的念头,今天就变成现实了呢?这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认真的反思自己的生活,真的是你以前一致所思考的样子,所思考的结果,我们的今天是我们过去思考的结果,那么,明天的结果,也必然是今天思考的结果!现在就请认真的来再回味下: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的结论吧。

让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早在好莱坞巨头之

一、同样白手起家的刘易斯赛尔茨尼克告诫其子大卫(电影《飘》的制片人):过奢侈的生活!大手大脚的花钱!始终记住,不要按照你的收入来过日子,这样能使你自信!

想象如果你现在穿着你喜欢的衣服,喜欢的鞋子,挎着自己喜欢的包包,是什么感觉?至少肯定比现在自信很多倍!而自信带来的价值呢?是你的能力成很多倍的增加,因为自信的力量是最大的,人一旦有了自信,就会干成别人认为不能做的事情,人一旦有了自信就会干成自己不自信的时候认为做不成的事情。自信,可以让一个人更乐于与人交往,更乐于表现自己,进而有更好的心态,有更好的外在积极的环境,进而就会有更多人的朋友愿意与你交往,愿意拿好项目,好的赚钱事情与你分享,进而就会有更好的收入,如此的进入到良心循环当中。

人突破习惯是很难的,尤其是突破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思维,但是我相信,如果你已经把此篇文章看到这里了,那么说明你绝对是一个向往高品质的收入向往改变自己的生活的朋友,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改变吧,立刻改掉以前舍不得花钱的习惯,现在就以如何做才能赚到钱实现你的欲望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去商场买下,你一直想买的服装,配件等,但是以前都舍不得买(当然这里让你买的是你可以承受的了的东西),就向我的一个朋友穿的鞋三千元左右,但是却已经穿了三年了,二三年里,如果你回忆下,估计买的鞋子也已经不止 这个数字了的,更何况的是,他穿了三年多的鞋子丝毫没有变型,就像刚穿了一个月左右的鞋子,什么感觉呢?买好东西,高质量,耐用的不仅享受,而且却也是最好的节约方式,记得,我是一再的倡导花钱,敢于突破自己来一步步的过上富足美满,自己所向往的生活,而没有倡导大家去浪费钱,赚钱是为了花的,而不是用来浪费的,而花钱也是有艺术的,至于应该怎么花?富人们就这个理念:钱只要不浪费,所有花的都是合理的,举个例子:为了一个项目吃一顿饭五万元,打个麻将输个几十上百万心情很愉悦,去欧洲、埃及旅游一次消费个几十万也很逍遥。但是,就像上面,买高品质的鞋子一旦舒服,就会穿上几年也不换,当然买之前出发点相信除了可以提升自己内心的自信和社会地位之外也是为了耐用,因为这是一种投资观念;我有一个喜欢书法的朋友,坐着近二百万的车子,和他一起出去的时候,我们两个住最豪华的套房。然而每次练习书法时,一张不到一毛钱的练习纸可以成几十遍的反复利用,为什么,不浪费!把握,感悟透了这一点,对于越花钱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越没钱的理念,相信会有透彻的认识的。

再接下来,想象自己都有哪些可以给自己带来惊喜的朋友,很长时间没有吃饭了,大大方方痛痛快快的请他们吃顿饭吧。

小故事大道理,记得,无数你身边

的事实已经证明: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即吝啬导致贫穷,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该花钱的时候一定要大气的来花钱,如果连大方的对待他人的心胸都没有,如何能赚到大钱呢?一个人的格局、心胸是靠修出来的,也许以前没有注意上好这堂课,那么现在就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吧,相信会赚钱的你从此刻开始已经走上更加五彩富饶的生活的道路上了。

最后以一个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课题:

一天美国一个数学家在逛一家人满为患的大超市时,在咖啡厅休息的时候,看到附近坐着一个抽雪茄的人,由于看此雪茄独特,再加上自己对数字敏感,于是顺口就问了下那个人,你抽的雪茄多少钱呢?那人回答道::“一只80美元”。

此人迅速坐姿笔挺:“什么?一只80美元?哪你一天抽几根呢?”

“看情况的,平均每天至少也要五只吧。”

“ 那你这样的雪茄一共抽了多少年了呢?”

“抽了三十年了吧。”

听完这些后,此数学家本能的开始计算了,片刻之后,此数学家看似感慨的对此抽雪茄的人说道:“我初步计算了下,如果你这三十年没有抽这种雪茄的话,就把抽雪茄的钱省下来,足以可以买下这个大型超市了,哎!”

这位数学家甚是感慨,但是只见这位抽雪茄的人却微微的发出了一丝笑容,并看着这位数学家,说道:“正是因为我抽了这样的雪茄,所以现在这家大型的超市才是我自己开得。”

第二篇:为什么越培训企业员工离职越高

其实答案并不在于是否值得给员工培训,培训的投入肯定会为企业带来收益,问题是怎样进行培训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资源不至于打了水漂。

案例 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企业,由于航空业技术人员专业性强,人才市场供应量少,因此公司在成立的第二年年中便选派了57名员工到外方公司总部接受为期3个月到7个月的培训,这些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占技术人员的35%,应该说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是非常之重视的。然而,两年之后,公司在对员工的流失状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在所有因个人发展原因离职的员工中,有72%来自这批曾接受过海外培训的员工!而且这些离职员工平均为公司服务的时间仅为23个月(含培训时间)!

当这个分析结果出来之后,无论是中方管理人员还是外方管理人员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虽然大部分员工赔偿了相关的培训费用,但这些人的离职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地震”。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培养难道错了吗?为什么对员工投入的培训越多,员工的离职率越高?培训真的能够成为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的手段吗?

分析

造成培训资源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

a、企业管理者或老板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

b、培训目的不明确。

c、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差。

d、错误选择参加培训的人员。

e、培训方法选择不当。

f、培训效果缺乏监督和评估。

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培训费用被白白地浪费,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或老板,当他们看到企业的资源被这样浪费掉了时,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削减培训开支,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培训费用支出减少,员工的技能得不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培训费用的支出进一步减少……

怎样才能将企业引出这样一个“怪圈”?根据以上培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些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应用方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A、重新认识培训

如果在企业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没有谁愿意跳来跳去。因此,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员工培训策略时,要将对员工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内涵的培训纳入培训体系,同时也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管理系统中,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企业成为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学校。在Intel公司,新员工培训基本上不涉及技术方面的内容,很大部分是讲

Intel的文化,详细介绍Intel的方向是什么,战略是什么,通过这种熏陶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观,与企业真正融于一体。

B、紧扣企业目标

培训前有必要对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企业在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为了扩大市场,增加销量,那么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就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对市场策划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能力提高方面;如果企业准备加大新产品的上市步伐,延长现有的产品线,则更应该为研发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如果企业在未来一年工作目标的重点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重组,则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应有更多的投入。因此,如果从一份培训计划可以使人窥视到公司的发展目标,这份培训计划则是一个成功的培训计划。

C、强化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支持

参训者的培训意愿对于培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政策以配合培训活动,如可以考虑将员工的晋升、调动、加薪与培训结合起来,使员工真正重视培训,这点在外资企业里表现得非常突出。如麦当劳公司的管理培训,员工的每一次晋升都伴随着管理培训,而且每个层次的培训内容都不同,这就便于员工真切地知道培训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从而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因此,在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配合下,培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D、选择正确的人参与培训

我们可以将员工态度分为好和差,学习能力强和弱,技能差距大和小,由此组成了六种状况。将公司的员工按其个人状况可以分别划分在不同的区间中,据此可以确定哪些员工可以进行培训;哪些员工的培训是浪费企业资源;需要培训的员工的培训重点是什么等等,避免企业培训资源的浪费。

E、监控培训结果

如何进行行为层次和效果层次的评估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在每次的培训结束时,要求参训的员工根据培训时所学习的内容,制定下一阶段的行动方案,并将员工的行动方案与该员工的直接上司沟通,以便在一段时间后对员工进行评估。对于效果层次的培训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准确度和工作或项目被接受和采用的程度来评价,另一方面是从整个公司的培训产出方面来评估,如通过员工满意度或敬业度的改进情况、企业凝聚力或员工精神面貌的情况、管理者对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情况的评价等等来进行。

F、利用内部培训资源

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如选择内部资深员工作为培训导师,这一方面可以节省外聘讲师的课酬费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内部资深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方式,以及目标市场的状况更为熟悉,由他们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交流可以有针对性,使受训员工更快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工作中运用。 此外,对

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员工可以采用轮岗或岗位见习的方式来培训,使员工有机会在工作中自主地掌握新的知识,扩大工作的内容。在培训媒介的选择上,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的学习更具灵活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QC小组、劳动技能竞赛、六西格玛工作小组的方式培训和激励工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法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三篇:为什么会员制越走越落寞

VIP丧失“尊贵” 商场会员制营销走入歧途

中国商报

----------------- 在商场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忠实会员太少已成为百货业的一大弊病,而会员制营销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但是,自从这种强调个性化增值服务的营销方式几年前进入国内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由于商场过度挖掘VIP客户资源并不断降低门槛,导致有的顾客手中持有十几张不同商场的会员卡,却并没有成为某家商场的忠实顾客,会员制营销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VIP卡不再“尊贵

前些年,要申请一张VIP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家不仅要求申请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求申请人具备一定的职业背景;卡的等级也有所不同,级别越高,申请的底线也越高;年消费不满商家规定的金额,还要被强行退卡。会员制作为一种高级营销模式而备受商家的青睐,并在大型百货商场中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几年下来,会员制营销并没有取得商家预期的效果。记者经调查京城几家著名的百货商场后发现,当初动辄消费满5万元、10万元才能入会,象征身份地位的VIP会员卡,如今早已丧失了原有的尊贵,一些商场虽然仍然保留着金卡、白金卡会员的制度,但它们已和普通的积分卡没多大区别,基本上只有积分打折的功能。

有着“贵族百货”之称的北京首都时代广场美美百货店,两年前开业时表示,通过引进大量国际一线品牌,力争与世界时尚同步。在“高级百货”的定位下,美美百货将顾客群锁定在企业家、高级职业经理人、知识型人士,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希望体现自我,时尚、现代、新潮是他们购物的心理需求。为此,延伸个性化服务的VIP贵宾服务成为美美百货的一个特色。商场的VIP客户除享有店内购物优惠、消费积分、积分换礼外,商场还将定期举办品牌的“时装秀”、高端VIP酒会、精品会员沙龙活动如美容形象顾问、个人形象搭配讲座等;还将为会员顾客提供专属的会员顾问,让会员顾客享受到尊贵奢华的会员服务和最新的品牌折扣,从而得到美好的购物经验。

开业两年后的今天,当初颇为令人期待的美美百货会员制的进展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近日在该商场前台咨询时被告知,办理一张VIP会员卡需要当日消费满5000元、90天内消费满3万元;会员卡并不是在商场内所有的店里都能使用,只有一层50%的品牌和二层的部分品牌可以实现正品9至9.5折的优惠。而当初宣传的不定期举办时装表演、会员沙龙、会员顾问等举措则至今仍没有兑现。记者还了解到,原有的会员免费停车的规定已从上月起开始改变,变成消费100元可享受一个小时的免费停车。

在中友百货商场会员卡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当日消费满500元可办理普通的积分卡,消费满1000元可办理9至9.5折的VIP银卡,另外还有消费满1万元和5万元方可办理的金卡和白金卡。而实际上,普通卡和金卡的差别并不大,无非是积分和打折,并没有体现其他的增值服务。在开业不久的新光天地商场,服务员更是很明了地告知,商场有500元和5万元的会员卡,但二者“区别不大”。在以高档著称的燕莎友谊商城,一年内累计消费满10万元才有资格办理VIP会员卡,但像“陪同购物”、会员联谊等增值服务,目前还在预备实施中。

记者了解到,所谓会员制是指商场通过向特定的消费群体发放会员卡,并由消费者缴纳会费入会,会员在购物时持卡可以享受价格折扣、个性服务等多方面优惠的经营形式。会员制的根本目标在于锁定目标顾客群,保证拥有一定数量的客源,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销售收入;商场通过与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使顾客产生归属感从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降低开发新顾客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树立企业品牌。然而,随着商场VIP卡的滥发和滥用,所谓的VIP会员概念已被偷换,演变成人手一张的积分卡,商家都只看重会员卡的积分回报、让利优惠的功能,却忽视了会员制营销还应具有的提升服务质量的基本内涵。

真正内涵被忽略

最早实行VIP会员制的时候,VIP的涵义很大一部分是和与众不同的服务与优惠联系在一起的。从VIP客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意被一视同仁,希望能被商家区别对待,即在购物的过程中能得到区别于非VIP客户的服务,从而得到被重视和尊重的感觉。而现在,这种实惠变得越来越形同虚设。随着各大商场的价格战越打越烈,新品上市打个九折,到了季末全场五六折也屡见不鲜,通常只打9.5折的VIP卡的含金量已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使得一些持VIP卡的会员宁愿做“普通客户”。一些商场在促销期间还经常宣称:“活动期间恕不使用VIP卡”,这意味着该商场的VIP卡暂时被打入冷宫,从而造成VIP客户的大量流失。

会员制营销走入误区有多方面的原因。近几年,零售企业虽得到了快速发展,门店数量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经营同质化现象,商品雷同,缺乏特色。消费者虽然持有某家零售企业的会员卡,但在其他商场也可买到同样的商品。即使在商品的品种上存在差异,也只是小部分消费者不看重的商品。商品经营的同质化,无法吸引一部分消费者成为忠实会员。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折扣是会员制服务的主要形式,然而,商场的会员价格优势普遍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零售企业的会员价与其他竞争商店的商品价格差异不大或根本没有差异;二是与商店的非会员相比,会员价格并无太大优势。今天的百货商场大多数认为,抢得固定消费群就锁定了巨大商机。为了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各大商场都动用了各种宣传手段扩充自己的VIP队伍,而扩大自己VIP会员量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则是降低申请门槛:开业办卡、以卡换卡、凭银行卡办卡等等。门槛的降低最终导致了VIP卡的泛滥。由于商家过度挖掘VIP用户群,使VIP用户能享受的特殊权利越来越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是把会员卡当作是一种促销的工具,定期对会员进行一些商品打折活动,会员制给予会员的利益仅仅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优惠上,没有体现出会员制的全部优势。从短期来看,打折方式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价格重视型消费者,扩大了企业的销售额,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会员卡真正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价格永远都不会是长久的竞争优势,只要竞争对手出了更低的价格,顾客就会流失。事实上,会员制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够为会员提供他所需要的服务,通过服务来吸引会员,提升会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当前,商场VIP卡管理制度最大的失误之处就是没有充分利用公司信息化资源收集会员的消费信息,因而不能在众多百货商场的信息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许多零售企业大量发行会员卡的同时,在会员登记时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并且在消费结算时又可获得持卡人消费的动态信息,这些都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初始资料。但是,当前许多零售企业对顾客消费信息的数据分析很不充分,信息资源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没能很好地开展会员关系管理和维护。

应注重长远利益

会员制购物文化在发达国家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商业营销方式。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现代流通研究所李卫华博士认为,对于会员制在中国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需要客观分析与评价,会员制本身没有问题,并不是会员制不适合在我国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培养会员顾客、如何巩固会员顾客的忠诚度、如何落实会员的实际利益。

虽然一个商场的VIP用户数量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来说,最好不超过20%,否则物极必反,会损害VIP用户对商场的忠诚度,这是商场发展VIP用户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会员在进行登记时,企业会得到客户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居住范围等,这些信息对于企业针对客户进行个性化营销提供了很可靠的依据。在客户结算时,数据库会将会员消费商品的品牌、型号、价格、数量、时间等信息记录下来,为企业的增值服务提供信息。企业可针对客户消费的不同情况,将客户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待遇。企业在合适的时间给会员客户寄去符合其消费个性的商品目录,将某种商品送到合适的会员客户手中,实行单对单的定点营销,让客户感觉到企业时刻都在关心他们,真正建立起客户与企业间的感情。

要想真正建立顾客忠诚,零售企业还必须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对会员需求的分析将顾客分类,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可根据消费者的年龄层次、收入状况、购买商品的金额及种类进行分类,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建立个性化的顾客关系管理,这也正是发展会员制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国外高档百货公司打出“闭店购物”的新旗号,为自己的顶级VIP客户闭店,让其获得不受打扰的私人化购物乐趣,也彰显了VIP客户的尊贵身份。闭店销售是一种深度沟通的促销方式,它顺应了精英人群的消费需求,他们通常认准品牌,定向消费,而且需要非常专业化的服务。购物对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购买,他们需要更丰富的精神上的购物享受,这些服务在一般的中低档百货公司和熙来攘往的购物环境里是得不到的。

业内专家表示,零售企业应重视会员制的内涵建设,提升会员卡的价值,真正做到吸引消费者,形成顾客的购物忠诚。值得一提的是,对会员提供价格优惠和增值服务、进行消费奖励、加强会员信息管理等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牺牲企业当前的部分利益。但事实上,推广会员制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零售企业如能从会员利益出发,将会员制管理落到实处,则可以不断吸引和扩充会员,取得会员的忠诚,最终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取得长远发展。

第四篇:就业的路 为什么越走越窄?

二十多年前一封潘晓的读者来信引发了《中国青年报》的一场大讨论,题目是“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次大讨论,题目是“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比较这两次大讨论,不难看出二十多年来中国青年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素质究竟下降了多少。

二十多年前的大讨论是思考人生之路怎样走,二十多年后的大讨论是大学生怎样找工作。从人生五种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怎样找工作的问题显然属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比较低层次的问题,而人生的道路是宽还是窄的问题,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思考。

两次大讨论时代的青年都有困惑,但困惑和困惑却大不一样。据说,当年的“潘晓”是两位读者的合称,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街道工厂的工人。他们是在“崇高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下长大的青年,因此他们本身都是一个具备崇高和理想境界的青年,只是当他们踏入社会之后,发现现实社会并不如他们在学校里所被教育的那么崇高和理想。所以他们的困惑是对崇高和理想社会环境期望破灭的困惑,是想自己继续做一个崇高和理想的人而不得的困惑,换句话说,是为要不要放弃崇高和理想的困惑。今天的青年所困惑的是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上次大讨论是围绕“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来讨论,这次的大讨论却是“怎样面对就业的路越走越窄?”也就是说,前次是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让青年通过讨论来辨别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这次却是以报社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在肯定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在中国越走越窄的现实后,围绕怎样面对这个现实来进行讨论。

然而我却觉得,在这个大讨论开始之前,似乎应该首先搞清楚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究竟是比较宽?还是比较窄?在今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者行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群,比如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本地下岗职工、外地农民工等。也就是说,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的竞争者除了同学之外,还有其他四类人。那么,我想请问今日的中国大学生们:面对其他四类求职者,你真觉得你的就业之路比他们还要狭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谓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狭窄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透过大学生找不到职业的表面现象,不难看到其本质不过是大学生的私欲太高而实际能力太低而已。成千上万来自农村的十七八岁的初中毕业的女孩可以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外的广东特区找到一份自己的职业,如果任何一位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去认真求职,会找不到同样的职业吗?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打工妹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满足于有一个简单职业,她们在工作之余继续参加各种业余学习以提高和充实自己。更有许多打工妹,在工作了几年之后,用自己打工积蓄起来的钱去读各种脱产的职业技校,然后再返回职场寻找更加理想的职业。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职业空缺等待着高素质的求职者去竞争,中国的发展现状,也还远没有发达到可以令大学生饱和而找不到职业的程度。那些以“大学生就业之路越走越窄”为遮羞布、坦然躲在父母的庇护下甘当“啃老族”、整天抱怨找不到职业的大学生、在这些从基层职业做起,向更好职业追求的十七八岁的打工妹面前应该感到羞愧。(陈中)

来源:搜狐新闻

第五篇:电信诈骗为什么越管反而越猖狂?人大代表:根子就在部门

利益

金羊网讯 记者 黄丽娜 张璐瑶 电信诈骗必须的道具和关键的环节,就是电话卡和银行卡。为了彻底遏制住电信诈骗越演越烈的趋势,两天来,5位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和6位省人大代表,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和陈小川的带领下,视察了中国移动广东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以及省公安厅,昨天下午又召集了省法院、省检察院、省通信管理局、广东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相关单位一起座谈。用代表的话说,各方汇报的情况一片大好,工作做了一大堆,但群众的实际感受却是,诈骗电话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恶劣。作为最关键环节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银行,真的把工作做到位了吗?追击三大运营商关键词一:电话卡实名制在汇报中,三大运营商表示,截止目前,电话卡实名制的登记率在96.2%-98.6%之间。留下的未实名的“尾巴”很小,但经过用户量的测算,未实名的卡数已超过200万张,漏洞依然惊人。而按省人大2015年12月30日通过的《关于落实电信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的决定》,100天不补办实名登记,要暂停服务;再90天仍不补办,将终止服务。省人大代表刘涛:“三大运营商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法规时,显然都没有做到位,都没有不折不扣的执行。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中国移动:“我们目前还有1%多、100来万没有登记,年底前完成。”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你不能按法律要求关停机的原因在哪里?”中国移动:“这是一个工作量的问题。我们有5000多万用户要一个个登记。”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诈骗分子一分钟可以群发几百万条诈骗短信。为什么你们的工作做这么慢?”陈伟才做了一个统计,关于手机卡实名制,三大运营商每年都在媒体上表态,2012年表示史上最严实名制来袭,非实名就停机;2013年表示,手机不实名,可能停机;2014年表示,实名制动真格,不实名就停机。“之前一直说对不实名用户停机缺乏法律依据,2015年省人大通过了决定,现在都过了执行期了,是不是要追责?”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徐飞:“汇报的数字都很漂亮,但是公安机关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中,一宗案件就可以缴获上万张未登记的电话卡,刚刚在阳江破获的案件中,有3000张未实名的黑卡,广东三大运营商的都有。触目惊心。”在代表的一再追问下,三大运营商都表示,原计划年底前做到100%实名制,现在将尽可能压缩时间,三天内给予答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直接表示:“广东的要求很明确,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要落到实处,不打折扣。1个月内,不实名登记的停止服务;3个月内,全部清理完毕。1个月后,我们会组织相关检查,也会要求媒体和群众监督。”关键词二: 170、171号段应该取消其实,就算三大运营商完成了电话卡的实名登记,也依然存在大量“寄名卡”——使用人和登记人不一致。陈伟才:“去年人大代表就电信诈骗问题约见政府部门时,我给了三大运营商三张我从街边随便买来的手机电话卡,想知道是谁登记的。只有中移动回复了我,说涉及私人秘密,不能告诉我。我问,这些卡是怎么流到马路边销售的?回复我说,他们也不清楚,建议我不要去路边买。“前天晚上,我又轻松地在街边买了一个手机电话卡,还是不需要我登记,150块钱,有88块钱话费,5g流量。我还通过网上购买了电话卡,寄过来的,同样不需要我的登记。我今天还想问,这个号码背后,登记的到底是谁?”然而直到会议结束,陈伟才也没能等到答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表示,100%实名制后,“寄名卡”的问题在技术上依然无法解决,“现在在做第一步,让每个电话号码都有个名字,之后我们在想办法解决人卡一一对应的问题。”而在实名制的落实上,做得最不好的就是170、171号段的号码,日前震惊全国的女大学生徐玉玉遭诈骗后身亡事件中,打给徐玉玉的就是该号段号码。这部分号段是国家工信部为了引导民营经济进入信息产业,发放给民营资本的电信资源,管理和运营权在民营资本手中。刘涛:“运营170、171号段的虚拟运营商执行实名制很差,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处罚了多少家、多少次?”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翟雪梅:“虚拟运营商我们约谈了16家,要求整改。”刘涛:“只是约谈整改,没有进行处罚?”翟雪梅:“它们是在国家工信部的抽查中被发现的,部里直接作了处罚。”刘涛:“我们省有没有?”翟雪梅:“广东受抽查的情况比较好,这一号段的实名制在99%以上。”刘涛:“但这和老百姓的感受差距太大了。公安也直接给我们的建议是,170、171的电话都不要接。那我觉得国家工信部转让出去的这部分资源,没有达到最初的效果,完全是浪费的,还造成了危害,应该取消。”关键词三:来电显示服务瑕疵巨大,运营商要先行赔付电信诈骗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境外打来的诈骗电话,他们通过改号,让号码看上去像国内公检法等机关的电话,然后实施诈骗。案值在10万元以上的基本是这种境外改号,并且被诈骗款项被迅速在境外拆分到上百张银行卡中,分头提走,几乎无法追回。在视察中,代表了解到,目前三大运营商对境外电话的拦截可以做到成功拦截改为“+8

6、+87”的号码,而其他符合号码规范的,在技术上无法杜绝。陈伟才:“三大运营商有没有提供真实来电显示的义务?”在场的三大运营商都没有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省通信管理局:“运营商提供的是来电号码显示的业务。”朱列玉:“就是说只提供来电显示,但是不保证是真的,是这个意思吗?显示的是错误的电话号码,显示的是改号后的假号码,运营商要不要承担责任?我花6块钱,买了个包子,吃了中毒了,店家要赔。现在我每月花6块钱购买了来电显示服务,结果被改号骗了,运营商要不要负责?”省通信管理局:“对运营商来说,要传送规范的号码,但真实与否,要看运营商有没有在合同中做说明。有没有说办理了这个业务就保证真实。”朱列玉:“在场三大运营商有说明的吗?”现场又是一片沉默。陈伟才:“看来没有。我认为,你如果不能确保提供真实的来电显示,就不要收老百姓这6块钱。这个服务和产品是有重大瑕疵的,应该取消。或者你告知老百姓,我这个来电显示服务,是有真有假的。我提一个建议,经公安机关查实,因使用非实名制电话卡或改号受骗受损的,运营商要先予赔偿。你们收了来电费用,提供的服务却是有重大漏洞的,必须先行赔付,再与公安联手追损。我相信,到时候你们的办法就会有很多。”全国人大代表陈舒:“作为三大运营商,你提供的是电信网络服务,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你有义务,保证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安全的,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人身和财产损害;如果发现有风险,你有警示义务,要提醒消费者避免受害。按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加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讲了主管部门的责任,也讲了电信网络服务商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很清楚。希望我们各个部门很好地研究这些法律,按消法的相关规定追究运营商的民事责任。提供有这么大瑕疵的服务,为什么反而不用负责。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倒逼我们的网络电信服务。”现场花絮改号可以“嚣张”到什么程度?视察中,有运营商表示,技术难点在拦截境外改号电话,国内的改号电话,也就是”透传“是可以杜绝的。徐飞:“陈伟才代表,请你把手机放到桌子上,不要动。”然后徐飞的手机就接到了显示“陈伟才”来电的电话。“这是我请同事,通过’透传’打给我的,只需要下载一个软件,在电脑上操作,你就可以模拟陈伟才、模拟公检法,模拟任何你想模拟的电话号码。而你们说的可以杜绝的’透传’改号线路,光我本人,就掌握超过10条,三大运营商都有。”追击银行卡一起电信诈骗发生后,被骗钱款往往通过上百个银行卡被分拆转走,犯罪分子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银行卡?广东银监局:“银行已实行发卡实名制,也完全能做到。但主要困扰是倒卖和出售银行卡的现象存在。一些人组织村民,到银行去开卡。一整套卡500块。银行发现后也报了案,但是因为没有犯罪行为,所以没法处理。还有冒名开卡的现象,用遗失的身份证或者偷的身份证开卡。现在,国家发文要求各银行限制个人开卡数量,同一个用户不能在一家银行开超过4张卡,代理开卡不能超过3张。发文后,新开卡数量已限制,主要是存量如何处理。我们要求客户自行清理以前多开的卡,但很难。他不愿意来主动注销,有些人变了手机干脆联系不上,通知不到。”朱列玉:“电信诈骗的钱,汇款人的大笔资金被迅速分解到多个账户提走。这种异常的模式银行能否监控到,能否中止?”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一个账户的资金同一时间分拆到多个账户,这是反洗钱的特征,我们可以监控到。现在的流程是银行发现后要立即上报央行,但是不能立刻止付。需要判别后再作处理,没有立即止付的机制。但是现在我们建立了重大事件的冻结止付机制,今年上半年,有100多笔,有银行主动发现的,和公安部门通知银行止付的,”徐飞:“我当代表第一年,写了7点意见给银行,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在答复我时每一点银行都表扬了一下,没有下文了。我对答复表示不满意。于是银行把我请去谈,最后说,破案是公安的事,我们只要按银行法的规定办就行了。在侦破电信诈骗案时,需要调取银行的数据,也特别难。比如银行会说让我们去嫌疑人的开户行调取。但是电信诈骗往往涉及上百张银行卡,数十个开户行,还遍布全国各地,我要多少警力去?花多少钱?”追击相关部门节节败退,根子就在部门利益全国人大代表麦庆泉在昨天的座谈会上说了一段很感性的话——“电信诈骗现在总的感觉就是乱了。不是诈骗分子乱了,是我们自己乱了。各方都谈了很多情况,但是越谈越不放心。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诈骗分子的电话从境外冲过来,我们挡不住;老百姓的钱存在银行,很轻易就被拿走了;破案率这么低,起诉率这么低,明明犯罪了治不了罪,丢不丢人?我们有23个相关责任单位,这就是失职。“在诈骗与反诈骗的博弈中,我们节节败退,根子主要是部门利益。这些部门统统是我们的央企,就是你们的企业利益。23个部门,多少专家,多少精英,敌不过犯罪分子,这很悲哀。“怎么解决问题,靠谁来解决问题。还是靠这23个部门的联席会议。第一,我们要开好联席会议。公安要把牵头的责任负起来,其他部门要积极被牵头,形成合力。公检法、电信、银行这是最主要的几个部门。第二,建议建立一种制度,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由代表列席参加,看哪些问题是联席会议解决不了的,我们向更高一层反应。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来工作。真的没有本领吗?真的拿不出招来吗?我不这么看。但是一定要有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第四,广东是重灾区,重灾区就应该有大作为。解决不了,代表有权利问责。我们可以质询23个部门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包括直属中央的部门。希望大家好好作为,广东要为打击电信诈骗做出贡献。”

上一篇:社保局副局长述职报告下一篇:任职试用期满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