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2022-09-30

第一篇:7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一)命题的几种常见形式

a.全命题。这是一种传统的命题方式。前些年曾有人说命题作文出现了危机,但从近几年中、高考情况来看,命题作文又显露了生机。特别是中考,命题作文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与给材料、自拟题目相比,它可以考查学生审题和选材的能力,这是它突出的优点。在想像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其考查功能也不逊于给材料、自拟题目。它唯一的缺点是容易被人猜中。命题人既想用命题的形式又要尽量不被人猜中,就要在一些题目上有所变化。如写惯了《我的班集体》或《我爱班集体》,就变化为《我和我的班集体》;写惯了《课间》,来一篇《课后》;写惯了《挫折》《失败》之类的题目,换一个《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可能就不那么顺手了。

特别要注意:全命题的特点在于一个“全”字。以《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这个题目为例,中心语是“波折”,前面加了三个定语:是“小”波折而不是大波折,是“一次”而不是多次,是“我经历”的而不是别人经历的,也不是“我听说”的。用层层限制增加审题的难度,也可以和某些类似的题目区别开来。

也有一种命题作文不仅是全命题,而且带提示,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选材,如„94武汉题《生活给予我的思考》和‟94南京题《掌声》都有这样的提示,它们在选材上为考生划定了范围,有的还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全命题作文的一种新形式,它降低了考试难度,代表了全命题作文的一种新趋势。

b.半命题。如《我多想……》、《我理解了___》,省略号部分和横线上让考生自己填上恰当的词语;还有一种半命题提供备选词语,如,94年贵阳题《记一堂___的课》,备选词语有“生动、难忘、印象深刻、喜欢、有趣、有教育意义”等。这两种方式实际都是帮助考生确立中心和选材,自由度较大,范围较广,使考生能够随心所欲地抒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和情,因为中心和材料是自己选取的,写起来不容易“跑题”。

c.给材料。一种是给材料写议论文;一种是给材料写记叙文――有的是续写,有的是改写,有的既不是续写,也不是改写,而是让考生根据材料发挥想像,写一篇记叙文;还有一种是给材料写说明文。给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同于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提示”,提示仅是一种启发,并不提供故事情节或某些具体情况,记叙或议论都只能以它为引子而不能以它为依据;给材料则不同,或给出故事情节,或给出具体情况(事实、数字、言论等),它不是记叙或议论的引子,而是记叙或议论的依据――依据它,或展开想像与拓宽意境而记叙,或纵横发挥与联系实际而议论。

d.给材料+命题+提示。如„94安徽省的材料作文就是这样的:先给了一个关于美国科学家在太空中发射“太阳帆”,使黑夜变为白昼以及本世纪末太空中将出现50面“太阳帆”的材料,要求根据材料进行设想,假如本世纪末你居住的地方有一面“太阳帆”,你和周围的人将如何度过那美好而神奇的夜晚。题目是《神奇的夜晚》。还“提示”道:可以写传统节日的夜晚,可以写周末的夜晚,可以写宁静山村的夜晚……你也许在天文台上,在实验室里,在大学校园里,在商贸大厦里,在乡村小道上……这样将材料、命题和提示结合起来,考生发挥想像时既有材料做依据,又有“提示”做引子,还有题目作为记叙的范围。如能充分注意这几点,作起文来就不容易离谱。它既有限制,又有自由,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命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相结合的产物。

(二)作文三要素

a.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就都是空的。立意是关键,选材是保证,中心是把握。

“意”就是思想,就是观点:“材料”就是事迹或事例,也包括道理:“中心”就是题目所限

定的范围。例如《记一次升旗活动》(„94沈阳题),表达爱国的思想感情是立意,同学们在升旗活动中严肃认真的表现,以及国旗下充满爱国精神的讲话是选材,中心是“升旗”,不能丢开“升”字而写国旗,否则就脱离中心了。又如《谈挫折》(‟94西安题),挫折可以使人“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这是立意,列举自己的或周围的人从挫折中奋起的事例以及古今中外名人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及言论为选材,这些材料都必须是从不同侧面所选来的“挫折”。列举事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谈”即辩证的分析来阐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观点。如果所选事迹或事例不是挫折,或虽列举一些受挫折的事迹、事例而不“谈”,都是脱离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不切题的表现。前者将导致“驴唇不对马嘴”,后者将使文章写成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

立意应力求深刻,至少要做到正确;材料应力求充实,至少要做到具体,中心应力求突出,至少要做到明确或基本明确,要切题或基本切题,这就是对内容的基本要求。

b.结构。对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严谨,完整,有条理,分段恰当,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严谨的具体要求是: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一贯,首尾一致。

完整,就是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没有残缺的句或段。

有条理,就是句与句、段与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得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符合逻辑。紧紧围绕中心事件或中心话题,不旁逸斜出,也不东拉西扯。

分段恰当,标准一般是看一段之内有几个中心:如果有一个中心,则分段恰当;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则分段不恰当。有的也可以几个小自然段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

层次,既指段与段之间的层次,也指一段之内句组与句组之间的层次。层次清楚与否要看各段中心和段内各句组中心是否明确,以及它们的顺序是否合理。

材料处理上详略不得当,将影响结构的匀称。

c.语言。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清楚,通顺。清楚,就是明白,不含胡,不模棱两可,不luō@①唆,不自相矛盾。通顺,就是句子结构完整,句子成分搭配得当,句与句之间意思连贯,顺畅。

清楚,通顺,是对语言在表达内容上的要求。

除了这个基本要求,还应当讲求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不矫情,不雕词琢句,不用华丽的词藻包装空洞的内容;不写空话、假话、套话,只写真话――发自内心,不假雕饰的话。生动形象也是一种语言风格,它和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并不矛盾。在一篇文章之内,它们完全可以相得益彰。朴实无华犹如去掉一个人涂在脸上的胭脂粉,生动形象犹如给一个人画像,突出他外貌或气质上的某种特征。只有去掉涂在脸上的胭脂粉,再现其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突出其特征。生动形象需要使用多种修辞方法,使用得好,能使语言锦上添花。尤其要注意使用新鲜、生动的比喻;善用比喻,是一个人有才华的表现。

(三)作文三部曲

a.构思。构思就是打“腹稿”,是行文前运用心思的一种过程。构思的范围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结构等。概括地说,就是想一想“写什么”和“怎么写”,如能做到“成竹在胸”,提起笔来便能思如泉涌,直到尽其所言为止。如果没有这个步骤,想到一点就写,有时会感到写了几句便写不下去了。常见有的考生写了一段又划掉重来,就是没打“腹稿”的缘故。有的人作起文章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完一看,该写的没写,不该写的倒写了不少;也有人写完后,竟不知写了些什么。这都是没有“成竹在胸”的结果。“腹稿”的有无和是否成熟,决定着行文的速度和文章的成败。

打“腹稿”时想到的内容可能较多,灵感也会突然闪现。内容多需要整理,灵感闪现了,必须立即捕捉,而在打“腹稿”的过程中要及时用简而明的词语把它们记录下来,形成一个简单的提纲。在行文过程中,对提纲还可以随时调整或加以补充。有一个简单的提纲,“写什

么”和“怎么写”就有把握了。

b.行文。行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莫忘点题。题目往往表明一篇文章的中心:或记叙的中心线索、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或说明的中心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论点、中心论题等。作文最怕“跑题”,“跑题”则文不对题。因此,在行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点题,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这等于提醒自己:要紧扣中心。

②要瞻前顾后。前面提到的人、事、物、景,后边应有照应;后边准备写到的人、事、物、景,前边应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可使结构严密。

③进入角色。犹如演戏,要假戏真做。否则,让人看出假来,将大煞风景,一切宣传效果也将化为零。作文也是这样。假如续写一段故事,你得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看风景似地站在一旁观望,是无法吸引人,更无法感动人的。

④倾诉肺腑。假戏可以真做,假话却不能当成真话写。作文必须写真话,必须倾诉肺腑之言;真话使人信,肺腑之言能感动人。吐露真情实感,不自欺欺人,写起来才能顺手,也才能有个性;否则,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怎能写得下去?即使勉强写下去,又怎能鼓舞人、教育人、打动人?而如果不能鼓舞人、教育人、打动人,一篇文章就等于一张废纸。

⑤一气呵成。灵感来了,思路接通了,要一直写下去,不要在个别词句上耽误时间。灵感稍纵即逝,思路一旦中断,再接通也要费时间。完全沉入写作意境中去,一气呵成,一吐为快,一篇行云流水似的文章将会从你手下诞生。

c.修改。考场上作文,写完后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要作大的修改是不可能的,但一点不修改也是不行的。写完后至少要看一遍,边看边改――

①改错字。②改病句。③补漏洞,如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要做补充交代,没点题的地方要点题,该议论而没议论的地方也要补上。④润色。该形容而没有形容,该限制而没有限制,该强调而没有强调的地方都要适当加以修饰。

(四)作文成功的必由之路

a.要作文,先做人。这是作文的根本。犹如演戏,坏人演不了英雄,思想品德不高尚的人写不出歌颂时代新风尚的好文章。即使写说明文,也要有认真、求实的思想作风做基础。用不着这样反驳:难道写坏人、演坏人,自己也要成为坏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坏人坏事,好人一般是想不到、也做不出来的,但是好人可以调查研究,可以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和鞭挞坏人坏事,所以好人可以写坏人坏事,也可以演坏人坏事,而坏人却不能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和歌颂好人好事,他们只能用资产阶级世界观歪曲好人好事,所以坏人写不出好人好事。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心里想的,口里说的,笔下写的,应该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努力净化自己的心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确是作文的根本。

b.广泛阅览。几乎没有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作文写得好的人,不说他们之所以成为作家、之所以作文写得好,原因之一是得益于广泛阅读。随便翻翻,长知识,增智慧,开眼界。有心于作文者,还能从博览中吸取多种作文的方法。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功课重,考试压力大,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这是作文成功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语文课本上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为了升学考试,有些老师只教基本课文,非基本课文不教,自读课本有些学校不订,有些胡涂家长还禁止孩子看课外书(当然,有些不好的书的确应当禁止),学生脑子里充满了作业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把基本课文嚼烂了也走不上作文成功之路。明乎此,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倡并采取一些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览一切于智力开发和陶冶情操

有益的书刊。

c.取法乎上。书店里和书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中学生作文选,学生往往视若明珠,家长们也以为这是学习作文的范本,于是,学生们的案头或床头便充斥着这类书刊了。要说这些书刊里的作文都不好,那也不是,但毕竟不是成熟之作,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瑕疵,若以它们为范文而模仿之,则难免瑕瑜兼收。“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取法乎中,则仅得其下了。因此,选作范文的须是名家名篇或文章高手之作。多读、熟读中外名篇佳作,才能将你领上作文成功之路。

(五)作文成功的几种方法

a.起承转合。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议论文。假如写一篇《谈挫折》(„94西安题),开头大略地说一说一个人要成就一件大事,没有不经历一番挫折的,这就是“起”;然后承接上文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从正面阐述这一观点,这是“承”;再换一个角度从反面列举事例进行论证,这是“转”;最后总结全文,这是“合”。这种写法,符合辩证思维逻辑,结构层次分明。只要观点正确,有充分的事实和道理作论据,写好是不难的。

b.出奇制胜。刘国正诗云:“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作文有法而无定法,写“平平”的“循法”文章是难以取胜的。“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仍以《谈挫折》为例,上面提到的“起”只是一种写法,如果自己亲自经历过一次挫折,就可以从这次挫折写起,由事入理,由个别到一般。这样写,由于是以亲身经历为立论的根据,道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读性强,说服力也强,自然容易写好;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做立论的根据,只是人云亦云地泛泛而谈,就不容易说得深刻。出奇制胜,还可以“反弹琵琶”。比如,广告改成语的现象很多,如“刻不容缓”改成“咳不容缓”,“十全十美”改成“食全食美”等等,对此,有人大加赞赏,认为改得妙,使厂害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纯洁语言的角度看,不也可以写一篇批判文章吗?

有一个记叙文的题目是《我___家长会》,横线上可以填“喜欢”,也可以填“讨厌”。多数学生填“讨厌”,但家长会未必完全那么令人讨厌,如果写一篇《我喜欢家长会》,可能会让人耳目一新。

作文有如游览风景区,已经踏出的或已经修好的路走的人多,沿着此路往前走,风景也一定不错,但看得多了,也就不新鲜了。如果另辟蹊径,说不定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新天地,我们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c.综合技法。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有些考生面对文题一筹莫展,原因之一是不善于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写作方法。有如商店,各种商品有条理地综合地摆在一起则琳琅满目;如能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作文也就会摇曳多姿,绚烂多彩。

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果写议论文,不可空发议论,莫忘了用议论引出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夹叙夹议,在议论中抒发感情;如果写记叙文,不可只作一般记叙,写人、状物,要有适当的描写,关键地方要有画龙点睛式的议论,以提高读者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或引起读者对将要叙述事物的思考和注意。

②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运用打比方、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不必求全,但不可单一。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顺序。可以按时间先后为序(即纵写),可以按空间、场面为序(即横写),可以将两条线索交叉或平行安排(即分叙),可以按材料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写(即综叙)。这四种行文顺序,前两种可以综合运用,即纵横交错;后两种也可以综合运用,即有分有合。此外,顺叙、倒叙、插叙也可以综合运用。

④综合运用写人的多种方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

⑤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反问、设问等。

(六)作文失误的几种常见病

a.“跑题”。“跑题”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种:一是没看清题目。如《当我唱起国歌的时候》,把《国歌》看成《国际歌》;二是没看清题目上的中心词,如《深深的母爱》(‟94湖南题),中心词是“母爱”,不是“母亲”;三是没注意题目中心词前的修饰语,如《我逐渐了解了他(她)》,没注意“逐渐”二字,因而写不出“我”了解他(她)的过程;四是误解题目上的词语,如《我经历了一次小波折》,误将“波折”理解为“挫折”(“波折”比喻事情的曲折变化,“挫折”意同失利,挫败);五是不注意题目上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如《我和我的班集体》,不注意“和”字,写成《我的班集体》,等等。

b.俗套。如写教师,内容脱不了晚上备课、改作业;如写同学,内容脱不了给差生讲题;如写父母,内容脱不了督促子女学习;如写《我渴望……》,内容脱不了升学;如写《我崇敬的……》,内容多是小学老师。如写自己做了好事,别人感谢自己,自己脱不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如写志向,语言少不了“为四化而奋斗”。如以时间为序,一写就是顺叙。诸如此类,内容,语言,结构,往往落入窠臼。

c.虚假。“作文就得编!”不少学生这样说。于是,在他们笔下,几乎每个人走路都捡过钱包,几乎每个人上车都让座儿,几乎每个孩子都做过错事而且在大人面前撒过谎……从面孔到语言和行动都似曾相识――假!假事往往伴以虚情,使人破涕为笑。编得好的,犹如纸扎的花,徒有其色、形,而无香味;编得不好的,色、形、味俱无。

要把虚假的编造与合理的想像区别开来。合理的想像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应当提倡;想像是一种创造,它和虚假的编造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另外,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层次不清楚也是作文常见病。这些实际已在《作文三要素》中谈到了,故从略。

[练习设计] 审题练习 ①我在中考的前一天 ②我和我的老师

③我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一个道理

④记一次升旗活动

⑤我站在地图前

⑥这件事使我获得了__

第二篇:中考作文技巧与训练

作文技巧审题技巧立意技巧结构(构思)技巧开头技巧结尾技巧语言创新技巧

何为审题?

顾名思义,审题,即审查题目。

传统上,审题要看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个个不同。其实,万法归宗,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可以转化为命题作文来写作。所以,我们以简驭繁,以命题作文为主,解剖审题。 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审什么?

审题对象:题目中心、体裁、范围、命题意图 2015宁波中考作文题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60分)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 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 。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 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 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解读

宁波市2015年中考作文题可谓独辟蹊径,把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巧妙结合,选用了美国作家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这个简短的幼儿故事作为材 料,又针对材料内容和主旨命制了三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一题。小故事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那个性格温顺、乐观又执著的小男孩,更是赢得了考生的敬意。故事犹如夏日里的一阵凉风,给怀揣梦想、却又紧张忐忑的考生们以鼓励和安慰,以清新和自信。 解读

故事简单明了,却留存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这也是命题老师的匠心所在。故事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小男孩 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着,悉心地照料着,执著地相信着,面对大人们的质疑和否定,他坚持己见,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愿望,并尽全力去照顾 它,最后终于获得了回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不仅是一个如何取得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如何面对别人质疑与否定,依然坚持和自信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 哲理。每一个渴望做好事情,渴望做成事情的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小男孩类似的经历。正处在中考考场上的学生们,这份体会自然更真切,更强烈。 解读

三个选题各有侧重。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来写,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奋斗经历 和成功故事,是注重写实的。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适合写想象作文,经过小男孩的悉心照顾,种子终于发芽了,接下来它会长得怎样呢?大人们又会以怎样的 态度去面对这颗种子呢?小男孩会不会仍然像以前一样继续呵护照顾它呢?种子发芽后是不是依然需要主人精心的呵护呢?可以续写种子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们自己 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学生又何尝不是一颗已发芽的种子呢,我们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样走呢?题目二充满着想象的空间。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擅长 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说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由故事引出议论,阐发观点,发表见解。当然学生由本故事联想到相关的人、相关的事也可以。所以题目三写作空间也比较自由。

材料作文特点之一是为你提供了材料,而材料中暗含着主题,写作时无论选材还是立意,都要紧扣材料主旨,所以材料作文对材料的解读是审题的关键。解读《胡萝卜的种子》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的结局,更要关注过程,要看到在家人一次次质疑与否定下,小男孩执著坚定的态度和坚持恒久的 行动,还要看到过程之漫长与小男孩之自信。在此基础上,选材立意才不会偏离主题。 四瞄四盯看分明 一瞄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经常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字眼。“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

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有的题目直接就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 二瞄字数:

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在评分过程中,对字数不够或没有写完的作文,一般得分都不高。在考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字数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遵义中考评分规定:字数不到200字,0~15分;不到300字,0~25分;不到500字,0~35分。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行文的优势。 三瞄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我读懂了„„”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瞄范围: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最近几年,为了最大限度防范考生套用旧作文和抄袭他人作文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的体现考试水平的公平和公正,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 中考典例1:(江苏常州 中考作文)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作者以外的人。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

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就要被红牌罚下了。

中考作文典例2(浙江金华)

“美丽的瞬间”: 一是时间限制,‘瞬间’发生的,时间很短;二是修饰词“美丽”的涵义,所写内容是打动人的。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 【一盯:导语】

命题作文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揣摩。

【二盯:修饰词】 “最”、“也”、“还”、“更”、“依然”、“其实”等修饰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 再如:“下雨天,真好”

“有时,我也想——”

“——,最美的数字”

“那声音常在心田”

“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 “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常”是个副词,可以理解为:常常、经常的意思,是个频率词。在写作时,考生要扣住这个副词来进行构思。所以,写作时要做到一点:那就是点面结合。如果考生只是写了一个事件或者一幕,然后匆匆结尾,会出现偏题现象。 【三盯:关键词语】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

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温暖的时刻”

“我眼中的色彩”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

“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精神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

“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就贻笑大方,太肤浅。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涵义,比如红色往往与激情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联系在一起,金黄往往跟收获联系在一起,黑色跟挫折、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 【四盯: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如中考作文题目: “我参与,我快乐”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遵义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指是文章的立意应该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能使读后深受启发、深受教育的,或可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是有深度,有层次性的等等。

好的文章,作者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孰美孰丑,谁是谁非,态度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明。

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的身上。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思想,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几个中心,实际上还是没有中心。

作文题《习惯》,有个学生在写作时,选取了经常从电视里看高水平足球赛这一习惯,表现通过观看足球赛培养爱国情操这一主题,但在记叙这一“习惯”时,中间穿插了一大段中日争夺奥运会出线权的足球大赛。这样,原主题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主题,反而冲淡了主题,使人不知所云。 即要从“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胜”,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遵义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场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总的来说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对中考作文十分重要。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点拨:文章开头就以一组韵味深长的排比造成先声夺人之势,并以一句“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引出下文对历史的思考。结尾又以一组韵味绵长的排比和一句“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照应开头,如幽谷回响,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五、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示例:(中考优秀作文《从天空想到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

语言表达在评分中占很大的比重,而语言的训练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靠考生平时长期的阅读积累。但在总复习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语言的表达力度呢?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这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再加强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就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

五、巧用幽默法

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能在作文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这是非常难得的,既能使作文更加地灵动,也能使自己的智慧之光在此中闪耀,为自己的作文加分。当然,作文中的幽默应是高品位的。笑,仅是幽默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文章要有一个积极的主题,要让人在笑中沉思而有所启迪。一味搞笑,反而读来令人生厌。

三年磨一剑

六月,我们一起到巅峰放歌!

第三篇: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结构与布局

结构与布局的模板:悬念解疑式模板、抑扬生变式模板、画面组合式模板、情节反转式模板、事理领悟式模板、移步换景式模板、由物及人(理)式模板、正反对比模板。

结构一:悬念解疑式模板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因为悬念式探求兴趣的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达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的情绪或关切的心情迫切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此形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设置悬念方法

1、设置问题,引出下文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这样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思绪万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什么样的奇景能让他把脚步留住,什么样的瑰丽能把他的心挽住,什么样的仙境能让他留下永久的惊叹,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2、巧用省略号。(该省略就省略)

我们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某一个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话以后,没有说完就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帐,面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出来了。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的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这的两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曹雪芹《红楼梦》写到: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不支,欲说又止,而且只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的潜台词,让人去品味。

3、进行倒叙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1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 经典模板 ]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素材点评】

本文的开头言简意赅,但是又颇有意韵。‚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没有明说,而是用了一个省略号,巧妙地设置了疑问。这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了读者关注的兴趣。会思考:这把蓝色的雨伞在小作者身上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的开头,无疑会起到先声夺人。

《阳光灿烂的日子》

寒假开学后,我的座位调到了教室南部靠近窗户的位置。每当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感到心情格外舒畅。可是,这种好心情没过多久就被破坏了。那是因为一次数学考试……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平平,有时甚至还考不及格。而我的同桌却是全班数学最棒的。在他的影响下,我的数学成绩也有所提高。我们的数学老师性格沉静,除了上课讲解题目外,很少有

2 其他的话语。

那次的数学考试,是期中考试。那时的阳光,比春天更为烂烂。在阳光的照射下,我 感到了一阵燥热。卷子发下没多久,我被几道题难住了,脑门上竟然渗出了汗水。突然,有人敲了敲我的桌子。我吃惊地抬起头来。数学老师指了指后边,说:‚你,坐到那边去。考完试再回来。‛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来那是教室最后边的一排空着的桌子。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教室内多余的那几张桌子一直排在最后边,没有搬走。

我纳闷了,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到那边去?这时,我好像听到有同学在说:‚他数学成绩那么差,上次竟然考了80多分,肯定是抄同桌的……‛原来,老师认为我作弊,偷看同桌的答卷。我难过极了,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中,离开了我的‚是非之地‛。

通过那次期中考试,我终于意识到,不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多么可悲啊!从此以后,我一改往日懒散的习惯,开始抓紧每一秒钟努力学习,成绩飞速提高。有时,同桌解决不了的难题还会向我请教。

临近期末的时候,阳光更为灿烂。不过,阳光照射进屋子的面积已经非常小了,只有我这个位置阳光停留的时间长久一些。

期末考试到了,我聚精会神地趴在桌子上复习着。不知何时,阳光笼罩了我,使我额头沁出了汗珠。这时,数学老师又一次敲响了我的桌子:‚你,坐到那边去考试‛。

我愣住了。老师竟然对我如此不信任!老师对我的成见竟然有这么深!我再也忍耐不住,泪水就要冲出眼眶了。老师也愣住了,随即,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地对我说:‚这里太晒,影响你做题。‛

原来如此。原本以为老师误解了我,谁知却是我误解了老师!我的泪水不由地流了出来……

[ 运用示例 ] 2015年天津中考作文‚晒出我的------‛ 设疑思路:

(1)设置悬念:大家都在‚晒‛装帧精美的大块头名著,我却‚晒‛一本破烂不堪的小册子。

(2)探因解疑:这本小册子是爸爸小时候丢失的课本,自己重新抄录的一本。

(3)解疑明旨:书装帧不在精美,价格昂贵,而在于每一本书有一段悠长的故事,这样的书就是有生命力的书。

2016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有那样一抹色彩‛ 设疑思路:

(1)设置悬念:有一抹色彩,人人都觉得温馨、靓丽、明媚、美好、诗意等等,我却感到痛苦、悔恨、纠结。

(2)探因解疑:这抹色彩,让我在追寻中因为急功近利而采用了弄虚作假的办法。

3 (3)解疑明旨:因为弄虚作假,让我尝到了痛苦、悔恨、纠结,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结构二:抑扬生变式模板

一篇文章初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本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抑(扬)→陡然一转→扬(抑)

[ 经典模板 ]

《母爱》

二十年前父亲家很穷,只好娶了邻村的一个哑女为妻,这个哑女后来便成了我的母亲。 小的时候,同村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只要一见到我,便一哄而散,还丢下一句‚他妈是哑巴,咱不跟他玩‛。每当这时我只有哭着跑回家,将满肚子委屈全撒向无辜的母亲。她总是听完我的哭诉后默默地走开。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埋怨老天对我的不公,也渐渐对我的哑母产生了一种厌恶。调皮大概是所有顽童的天性吧。

孤独的我惟一的爱好,便是‚筑长城‛:排满一长串的砖头,然后一推,便顺次倒下去,只有听见那轰轰烈烈的砖声时,我才能得到短暂的欢乐。有一次,我将邻居家的新砖砸断了好几块,邻居怒气冲冲地揪起我的耳朵将我拎到母亲的面前。她见到我在邻居手下揪得通红的耳朵,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用他公鸭般的嗓子训斥母亲:‚不会说话,当然不会教导孩子。‛只见母亲在他的训斥下,变得更加手足无措,最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邻居见这架式,只好放开我,讪讪地离去了。当时我只觉得母亲的软弱对我是一种耻辱。 为了证明我这哑巴的儿子也能有出息,我一直发奋地读书。当我收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的举动让我惊异:一直很沉默的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横颠竖倒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到一个村里人就拿出它兴奋地‚嗷嗷‛直叫,还手舞足蹈。我想她真的挺高兴,也许她只是想证明她哑巴的儿子不比别人差,她儿子的成功弥补了她的缺憾。看到她那副手舞足蹈的样子,我第一次觉得母亲其实也挺可爱的。

在重点中学念书挺不容易,为了不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我很少回家,只有父亲偶尔送些鸡蛋和自家的咸菜给我加加菜。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习往宿舍去,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一把搂住了现在只及我肩高的母亲。她的表情更让我惭愧,她先是惊恐,后又转为高兴,最后试探性地搂住我。

4 世界上母爱的方式何止千万种,但我独爱母亲对我的爱,因为它是默默地。

[ 运用示例 ] 2015年重庆中考作文‚------依然‛。

‚依然‛一词明显包含了一个对比的情境,可用此结构。

(1)抑:小时候妈妈什么都依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现在对我严厉相加,动辄训斥,曾经的母爱去哪儿了呢?

(2)陡然一转:体育中考,天气炎热,担心体弱的我中暑,竟然陪着我站了一下午。我没中暑,她却生病了。

(3)扬:原来,母爱依然,她培养我独立,要我自己想办法处理问题,这是更深刻的母爱。 2016年山东中考作文‚温暖的旅程‛ 此思路如下:

(1)抑:小时候在乡下,因为偶尔的机会获得一本《安徒生童话》,由于沉浸在阅读中,被小伙伴们讥笑为无用的书呆子,小伙伴们从此不和我玩,于是,我对自己喜欢读书的事心生不满,读书让我失去了小伙伴。

(2)陡然一转:到了中学,某次在语文课堂上,因联系某一书籍而发表观点,赢得了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好评。

(3)扬:原来,这么多年,阅读陪伴我成长,一直没有远去,这个阅读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温暖的旅程。

结构三:画面组合式模板

围绕一个中心,将经过选择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不同场景下的画面排列在一起,如同一组图片连接在一起。有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横式排列,有的是同一个的不同的组合的纵式排列。

本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扣题起笔→精选几个片段→总结扣题

[ 经典模板 ]

《真正的胜者》

芸芸众生,世间万物,一切皆有优劣,难以改变。然弱者能与强者共处于地球之上,有时弱者还能战胜强者,只因其不单靠个人,而居于群体。这样弱者也能成功,即使它只是一棵无名的—— 草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我吮吸着甘露,顶顶湿润疏松的泥土,从土壤中探出头来,却只看见褐红的土壤分布在我的周围,还有我的后面挺着一株高茎,茎上缀着几朵红花。它一定会受人赞叹,而我只会不为人所知。我垂着头,想钻回泥土里去。 夜,雨还在下。

清晨,阳光点点照在我卑微的身上,我摆摆头,忽然看见一只大手伸来,我赶紧垂下头,

5 害怕被扯去。

‚多事的红花,打破了绿的寂静。‛

我再窥视四周,那株高茎早已不知去向,而映入眼帘的是众多的同伴,我们一起织起一张翠绿的地毯,盖着褐红色的土地。原来矮小的我们也能如此美丽。我高兴地看着身旁爬过的— 蚂蚁

我是黑色骑士,每日在土地上驰骋。我不是观赏风光,而是寻找维持生命的食物。 我摆动着触须,灵敏的嗅觉告诉我,前方不远处就有今日的收获。我加快了脚步,发现前方有着一个巨大的绿色躯体。它的庞大不是我所能征服的。

我赶紧原路返回洞穴。我不是逃兵,而是侦察员。我呼唤同伴,一起赶到我们的目的地。它已经开始缓慢蠕动,准备逃离。我们一起使出绝技——‚麻醉针‛,它很快就不能动弹。然后我们一起扛着它,向着洞穴走去。

胜利的风,吹着大地。我望着远方耕耘的身影—— 人

我们不是强者,进化又使我们失去了许多原始的能力。我们每日都躲避着猛虎野兽的攻击,为的只是在世上生存下去。

历经艰险,我们终于懂得:单独行动就会失败。

我们一起住在山洞中,一起捕猎,一起采集果子。我们又学会了用火来吓唬野兽。面对袭来的猛虎,我们站在一起,手持尖尖的硬木,一同保卫着家园和自己,终于一起战胜了昔日的霸王。

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不再畏惧。

螳臂安能当车,蚍蜉岂能撼大树?高山不可摧,是因为它有众多的石块。大海不可量,是因为它有无数的水滴。只凭个人的勇猛只会沦为莽者,团队才能铸造真正的胜者。 困难,我们以笑面对,因为我们团结在一起。

《快乐日记》

2005年2月5号星期六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是年集,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集市上,集市上可真热闹,首先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的和中国结的,还有卖鲜花的,到处是叫卖声,集市上虽然很拥挤,但是人们脸上都带着喜气,我想这个春节一定非常平安祥和。 2005年2月8日星期二小雪

今天是大年三十,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挂上大红灯笼,上午,爸爸说贴春联,我一听可高兴了,就对爸爸说:‚我帮你贴吧,‛爸爸同意了,我帮爸爸拿着春联,爸爸贴,不一会我们就把春联贴好了,这一天你到大街上去看看,到处是喜气盈门,真是又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005年3月16号星期三晴

今天是爷爷的七十五岁生日,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就早早的起床了,他们做了很多好吃的菜,

6 到了中午客人们都陆续来了,妈妈把菜摆到桌上,客人们都坐下来,姑姑把给爷爷买的生日蛋糕拿了出来点上蜡烛,大家都为爷爷唱起了生日歌,它们轮流给爷爷敬酒,我也给爷爷敬了一杯酒,并对爷爷说:‚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其实这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全家人都希望爷爷身体健康。

2005年4月29日星期五小雨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吃完早饭就各做各的事了。妈妈忙着整理房间、洗衣服。当教师的叔叔开始备课。我也开始了我的工作———办一期小报。我先找好材料,接着就打草稿。可当草稿快打完时,我发现正中的地方太空,而且没有把这份小报的主题表现出来。怎么办?贴图片吧?什么图片好?写文章吧?一时到哪儿找?我急得团团转,翻了这本书又翻了那本书,都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我干脆将满书架的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找。报纸、书刊堆得满书桌、满床、满地。呵!呵!呵!我们家摆书摊了。

这就是我家的一个星期天。我家的星期天总是这样充实、快乐、温馨。

《真诚浇开友谊花》

庄稼需要雨露滋润,友谊需用真诚浇灌。

相遇

和她相遇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那天我在***店里帮忙。她刚从这买了两袋盐,可不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还大声嚷嚷着:‚找错了,找错了!‛我心想,找错了活该,谁叫你刚才不数的。虽然我强忍着没说出来,但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只见她把钱放在柜台上说:‚两袋盐是一元六角,我总共才给了你五元钱,可你却找了我八元四角。要都向你这样做生意,不就亏大了。‛啊!原来是这样,我多找了她五元钱,她竟然是来退钱的。我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羞愧,便真诚地说了句谢谢。她说,没什么好谢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诚实,不能贪小便宜。在和她的闲聊中,我知道她和我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而已。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知道有一粒种子已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

相处

初二分班时,我俩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胳膊摔折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这怎么行呢?落下功课怎么办?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坚决不同意。这时,她走来了,主动承包了我所有的活计:买水买饭、涮碗洗碟、铺床叠被,上课还帮我记笔记,俨然成了我的保姆,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那段时间,妈妈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给我做好吃的,她就经常给我带蒸饺,肉馅的,特好吃。如果没有她真诚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和她相处,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感觉特别轻松愉快。我知道,那粒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相知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烦恼我们会找对方倾诉;遇到难题我们会共同解决;获得成功我们会让对方分享。我们成天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同学们都戏称我们俩是‚连体人‛。可进入初三以后,我发现她的话少了,精神也不怎么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知道,她和一男生暗暗好上了,

7 可最近,那男生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我真想把那男生痛打一顿,可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行事。我必须多陪伴她,多安慰她,尽早把她从那泥潭中拉出来。我对她说:‚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为他浪费那么多时间简直太可惜了。要是换了我,早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可不愿做傻瓜。‛‚什么,你说我是傻瓜?‛‚对,你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盯着她的眼睛,我一字一顿的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重又变得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看着她活泼开朗的样子,我知道我们俩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终于开放了。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清晨,精神百倍地走下楼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出楼门才发现下起了雨,又不得不上楼去拿雨伞,满肚子不高兴,边上楼边想:‚今天的体育课肯定又泡汤了,今天中午肯定又回不了家了,又得吃厨上那有盐没醋的饭菜了,一会儿打不上出租,公交也肯定很挤…走出院门,一路上的几个情景却使我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

镜头一

突然听见一阵哭声,循声望去,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滑倒了。早点摊前一位正喝豆浆的阿姨赶紧撂下碗跑过去扶起小男孩,又蹲下身子帮他擦掉衣服上的泥水,重新为他撑好伞,一边嘱咐着,一边送他走过马路……

看到这一幕,我微微一笑,原来雨中更能见真情呀!

镜头二

交车停站,车窗外,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不得不跳下自行车,艰难地推着后座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雨披的帽沿下,雨滴顺着这位年轻妈妈发梢一滴一滴地滑落,而她却只顾稳稳地推着车子。多么熟悉的情景!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的妈妈骑着自行车接送了我六年,风雨中,妈妈发梢的雨滴也是这么一滴一滴滑落的吗?看着自行车后座上那个被雨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女孩,我笑了……

原本恼人的雨幕竟让我感受到了拥有母爱的幸福和快乐。

镜头三

座位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吩咐他对面的青年:‚今儿赶紧往家打个电话,看咱那儿下了没有!一冬都没下了,春雨贵如油,多下几场这样的雨,省多少浇地的钱呢!‛是呀,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风调雨顺才会有丰年,我有什么理由讨厌这场雨呢?我应该和农民们一起高兴,一起快乐呀!

走下公交车,心里已没了半点烦躁,体育课不能打篮球,却可以在室内看NBA了;中午回不了家,又可以和同学们侃明星了;打不上出租车,坐在公交上不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体味到了幸福和快乐吗? 换一种思维方式,幸福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挺胸而立》

一、林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是爱梅的。茅屋陋舍,香梅白鹤隐身其间的,便是他——和靖先生。世人多赞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但又有多少人记住这位‚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呢?或许,这是他的成功吧。

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的混乱纷杂,是他所厌恶的。他又怎愿奴颜屈膝,为五斗米折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极目望去,也只有陶潜与他心自相通吧。

于是,他挺胸而立,飘然遁去。

二、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大宋的气数已尽了!即使是赤胆忠心,他也不得不如此叹息。多年的抗金救国,一次次的失败,更是让他万分凄凉。他一介书生,又怎能挽回大局?

‚文丞相一片丹心,日月可鉴。您已经尽忠了,不如转投大元。我国定然不会亏待您的。‛想到白天敌将的话,他心中怒火腾腾。即使明知必死,又怎能叛国投敌! 于是,他挺胸而立,从容就义。

三、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身处蜀地,他的心却在长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他的仕途波折。得入翰林,本以为可以大展才华,一施抱负,却只得日日为帝王粉饰太平,这又怎是他所愿? 他是不羁的。大醉面君,让高力士脱靴,即使弃官还乡,他又怎愿再作‚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诗呢?

于是,他挺胸而立,悠游山水,写就了半个盛唐。

挺胸是一种姿态,但更多的是精神,是气概,是我们对人生的信念!

[ 运用示例 ] 2015北京作文‚对话‛

(1)扣题起笔:与大自然的对话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沟通 (2)精选片段:

与‚阳光‛对话,内心充满温暖; 与‚流水‛对话,内心学会顺势而为; 与‚大山‛对话,内心向往伟岸挺拔。

(3)总结扣题: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是感应大自然,内心成长的过程。

结构四:事理领悟式模板

9 本结构常见于记叙类文章中。引用材料或发表议论进行开头,然后叙述事件的发展,详写核心部分,最后一段阐发事理,抒发感想。这样的结构,使作者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领悟感受,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拨动读者的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要强调的是,这里感受到的领悟不可多写,不能与前文的叙述平方秋色,否则容易导致文体不明,成为‚四不像‛的文章。

本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引言开头→承接叙事→详写核心→阐发事理

[ 经典模板 ]

《战胜自己》

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怎奈年越长,幼时之勇反愈小,可悲!可气!可叹!——题记

古人说,‚初生之牛不畏虎‛,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虽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可面对那些坑坑石石们依然想的是避开,看着那些七八岁的孩子个个从那上面跳过,跃过,我就一阵脸红。我真是如此不堪吗?小小的坑,小小的沙石,我竟不敢越过它,我竟在它面前却步……

一阵风吹来,我身旁的一株树晃动了几下,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无言…… 这时我看见一片树叶飘下,我凝视着它,想看看这嘲笑我的家伙能如何,那么巧,脚下一只蚂蚁爬过,似乎是在觅食;那么巧,那片叶子竟死死地盖在了蚂蚁的身上。我俯下身来,打算为蚂蚁拨开这恼人的叶子,然而,突然的一股冲动使我停止了我的动作,我倒想看看这米粒般的生命是如何抗拒,如何战胜这无异于大网的叶子的束缚……

然而我又失望了,我看不透树叶包裹下蚂蚁的动作,只是看着叶子缓缓地移动着,一点一点。我又看到了那小小的脑袋,小小的身体,那是怎样一个倔强的生命啊,即使困难笼罩,也要拼尽全力去克服。这不正是我所欠缺的吗?此时,阳光从树叶的间隙间透过,正照在那黑黑的小脑袋上,散发着点点光辉。阳光下,我的心也突然明朗了,好像心中多了一些东西。 我突然想起了避过的那些坑坑石石,我迅速跑回了那里。坑仍是坑,石仍是石,然而此时的我已是不同。我高高地跃起,轻轻地落下,并不管是否会踩到泥泞,溅湿自己的衣服。正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古人云:胜人者力,胜已者强。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这便是‚强‛。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又是一阵风,树叶欢快地摇曳着,似乎也在祝贺我战胜自我,重获新生……

《保险丝的启示》

拿着换下来的保险丝胡乱地想,它那么软,指甲都掐得断;熔点那么低,划根火柴就能烧化它,可算是金属家族中的弱者.可它却能凭借自己的短处,在电路中担当着重要的警卫作用,一遇危险,立即熔断,以此来保护所有电器的安全,发明者可谓独具慧眼! 细细想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用物之短的还真不少.软木不堪作栋梁,但它可用来作别的木料所代替不了的木塞;惰性气体似乎毫无用处,却可以冲入灯泡,使灯泡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嶙

10 峋怪异的太湖石,没有人拿它砌墙刻碑,但它却能垒成具体而微的假山;奇丑无比的树桩作燃料都难劈开,但有人却想到用它制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甚至连老鼠的‚贼性‛,都可以利用起来在海关检查上发挥作用,这就是‚警鼠‛。

可见,我们平时说,用物要扬长避短,是不全面的.事物的长短是相对的,一物之短往往换个角度也就是一物之长.具有敏锐眼光和睿智头脑的人,在用物时,不仅能避其短,而且还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腐朽为神奇.因此,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某一事物没有价值.有时说‚没有价值‛,实际上是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到,古人所说的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也是不全面的.人的某些缺点换一个场所也就变成了优点.我们在用人时,既要看到他的长处,又要审视他的短处,有时甚至还可以来个缺点优选法呢.胆小的人不利于干开创性的事业,但当出纳会计贪污的可能性就很小;听力差的人是非少,搞档案管理却很恰当;吹毛求疵的人当领导,群众不欢迎他,但他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产品检验员;机械型的人管理图书、看护电话,可能很出色;夸夸其谈的人,你最好叫他去当产品推销员……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必羡慕人家的长处而悲叹自己的短处,应该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充任生旦净末丑或吹拉弹唱中一个最适宜自己特点的角色.当领导的更应该能容人之短,知人善任,以最大的效果来调配各类人员,使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考试的启示》

又一场考试结束了。每次考试都会得到一个教训或一些经验,本次考试我得到的启示是:疏忽总是存在的. 考完数学,感觉挺不错,卷子很简单,题题顺利,接着又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确定全对之后,心中一直有一个希望:数学考满分。

离开考场之后,考满分的希望离我越来越近。我大胆地和同学对答案,题题正确。看到一些同学因为对答案发现错题而垂头丧气、懊恼不已,我心中暗暗的想:全部做对的感觉就是好,真庆幸我考试时认真做完题目之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那天那时,我是前所未有的高兴。 但过了不久,这特殊的高兴,却转变成了我前所未有的悲哀与失望。 ‚那张图我画的很大。‛我略带高兴的说。 ‚不,还好,不大。‛

我吓了一跳,难道是我画错了?不可能,这张图我画了两遍呢,应该是对方弄错了,或者是个人感觉的差异吧,我这么安慰自己,但是心中依然很忐忑。

我已不敢再去自信地对答案了,但是在无意中却又听到了另一群人异口同声地报了那个使我不安的答案。我傻眼了,真的是我错了,果然是我错了!我竟然会把图与文字看叉了!我竟然没有检查出来!千算万算,还是疏忽了一处!满分的希望像一个个泡沫顿时在心中破灭了。3分就这么悄悄地从我的试卷上溜走了。3分,对于这么容易的试卷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就这样,我后悔了一个下午。

这就是疏忽,怎么躲也躲不过。但是由于排名按四门课的总分计算,其他科目的成绩总算没

11 有辜负我的努力。于是启示之二由此可得:学习需要全面发展。也许因为其他方面的优秀而提高了总成绩。当然,倘若将疏忽减少到最小,同时又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优秀程度,那总成绩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全面发展很重要。

一般来说,疏忽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力减少,而全面发展又是能弥补疏忽的一条捷径。 [ 运用示例 ] 2016年黑龙江中考作文‚青春的味道‛。

(1)引言开头:用郭敬明名言‚青春是一道甜蜜的忧伤‛引入。 (2)承接叙事:汉字听写大会要选拔选手,‚我‛初赛入围。

(3)详写核心:入围选手共20名,采用周竞争淘汰制,每周淘汰最后三个,五周后,最后的5名优胜者参赛。原本入围边缘的‚我‛,每周都在竞争,每周都在进步,最后入围。 (4)阐发事理:每周看到那些被淘汰的同学,心中有一种忧伤,每次看到自己在进步,内心有一种甜蜜。青春的味道就是冲淡忧伤寻找甜蜜。

结构五:由物及人(理)式模板

写作时,把写物的文题采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延伸到对人生的感悟,即由物及人(理)式结构。由咏物到咏人、说理,首先作者是在记叙的基础之上自然引入。要描写的对象即是咏物对象,对要写的物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这种描绘不是涉及全部,而是抓住其主要特点体现其精神内核,作者的感情在描绘时已经渗透其中,或者在描绘之后再加上抒情性质的语言。作者描绘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与之相似的人或物中透出的理。

本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引出所咏之物→物的描写→物的特点→由物及人(理)→表达主题

[ 经典模板 ]

《土豆的花》

我从没想到,土豆的花,竟也这么漂亮!

这是个意外发现。那天上午,去新居浇花。拉开阳台上的藤椅,眼睛便‚唰‛地一亮,我惊讶地发现了两簇花——两簇浅紫色的土豆花!

‚土豆开花了,快来看!‛遂欣喜地呼唤先生。先生跑来,也吃了一惊:‚这土豆花,倒比你养的那些观赏花,还要好看。‛

没错,是好看:一个青瓦盆,土豆赤裸着,干干净净地,卧在泥上。在叶与叶之间,突然窜出两枝水汪汪的茎,茎顶上,又炸开一簇花,猛一看,像是水仙。只是,水仙的花,六瓣,而土豆花,五瓣。

有句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过了春节,见两颗土豆发了芽,没有扔掉,随手‚按‛进一个废弃的旧花盆里,浇花时,给它匀上一点儿,没指望它成什么大器。前些天,见它枝繁叶茂,已够惊喜,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它竟灿灿地开了花。

上网查看,才发现,土豆花,不仅有紫色,还有白色、粉色。最早欣赏土豆花的是法国人。两百多年前,在法国,它是时尚的标志。在国王的生日宴上,一个药剂师,把一束土豆花献给

12 了王后,王后非常喜欢,外出时,插在头发上,国王也喜欢,别在纽扣上。一时间,全国爱美的女子,都迷上了土豆花,太太小姐们,把别土豆花,当成最时尚、高贵的象征。

再后来,全国开始种土豆,就是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花,结下的果实帮法国人度过了无米的荒年,被誉为‚地下苹果‛。药剂师的目标达到了。在药剂师眼里,土豆是食物,但打动王后的,先是土豆花的美丽。

有意思的是,长久以来,我只知道土豆好吃,并没想到它还会开花。平日里,琢磨最多的,是它的实用性,比如说:是炖牛肉?还是爆炒酸辣丝?今天,居然看见它开花了,而且一开,就轻而易举地,开出了水仙的美。

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土豆会不会开花,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过青春,有过红颜。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漂亮过。年轻时的她,永远穿着土褐色、方格子的旧衣,额头正中,印着拔火罐的圆痕,屁股上,一个圆圆的补丁,年轮似的,轧一圈圈的线。又因常年在地里劳作,脸被阳光晒得又黑又黄。但,姨妈告诉我,母亲年轻时,也是很漂亮的。她说,她清楚地记得,母亲出嫁那天,穿大红的衣,粉粉白白的脸,跟满月似的,两道细长的丹凤眼,像戏台上的人。我很吃惊。问起父亲,母亲年轻时,是不是也很美丽,父亲先是冲母亲笑笑,然后,很认真地说:‚好看啊……‛

母亲也说,她小时候,家里有一棵棵的柿树,虽然穷,却也没有挨饿,倒养得胖胖的,也爱穿漂亮衣,为获得一双鞋,在棉花田里,边哭边用针刺自己的脚,然后,如愿以偿地,迫使严厉的祖母,给她做了双漂亮的新鞋。我听了纳罕,想不到母亲竟也这样爱美,这样地狡黠。 少年时的母亲,爱唱爱跳。因为家穷,上不起学,就和我大姨一起,趴在教室外边听人家讲课,唱歌。那时候,她的脑子好用,不像现在这样糊涂,一首歌,听一遍就能唱。走在路上又跳又唱,常引起路人夸赞:‚这闺女,多脆拍啊!‛

但在我的想像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爱唱爱跳爱美的小女孩,和母亲扯在一起。我的母亲,在田里,汗流浃背;在灶台边,尘满面,鬓如霜。我没有审视过她的美,她是母亲,反正母亲就是那个样子:永远地弯着腰,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就像我天天吃土豆,却从来不信土豆会开花,更没有想到土豆花的美。

我想,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多少事,因太注重功用,而被忽略了美?或者说,正是因为实用,令我们忘记了其另一面的美? [ 运用示例 ] 广东深圳中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些勒痕 评点:善待自己就要给自己一些勒痕。

《给自己一些勒痕》

(题目含比喻义的,因此这个比喻义就是本文的重点。)

漫步在幽静的院落里,夏日的清风徐徐从耳际拂过,碧绿的瓜叶也随之轻轻地跳跃着,隐约露出身下肥嫩水灵的黄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夏日瓜叶的跳跃和黄瓜的肥嫩水灵。)突然间,我惊诧于如此肥硕的瓜果,何以悬于如此纤弱的藤蔓之上,还能如此茁壮地成长?(由前一句的描写自然引起这个疑问,引起下文。)

13 走近了,我看到了盘结在瓜身上的坚韧的青藤,还有瓜身上一道道被青藤勒出的伤痕。(突出了青藤的坚韧和瓜身上的伤痕,自然让人感叹。)感叹瓜果如此亏待自己的同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产生恻隐之心。)我伸手一根根地拨开青藤,当最后一根青藤离开瓜身时,我听到的却是瓜坠地的一声闷响。(离开青藤,瓜会坠地,将二者的关系用描述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生动形象,给人震撼。)我愣住了:原来以为青藤是瓜们成长的束缚,却不知它是黄瓜生命的支柱;原本以为那是无知的自虐,却不料那才是对自己的善待。(在描写之后很自然地得到感悟:不是束缚而是支柱,不是自虐而是善待。)

常常反感生活中的种种规矩、原则,以为它们是追求自由的桎梏,是扼杀创造力的元凶。事实上,一旦离开它们,生活真会那么美好吗?恐怕不尽然。如果如此,我们很容易从放松滑向放纵,最初的欣喜将会随岁月而渐次累积的茫然而取代。徘徊于人生的岔路口时,我们仍然会希望找回曾经的那些规矩和原则。如此扭曲自已的人生,难道是对自己的善待吗?(由青藤与瓜的关系引起对生活中规矩和自由与创造力关系的思考,生发议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要遵守规矩和原则,这样才是善待自己。)

瓜果尚且知道为了成长宁愿被青藤勒住,我们这些自命有超群智慧的人类又该如何呢?我想,善待自己不是简单地抛却原则,而应适当地坚持原则,寻找一些有助于自身成长的‚青藤‛。这些‚青藤‛能让我们在面临种种不良的诱惑时,及时地悬崖勒马;能让我们在风雨飘摇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能让我们在茫然无措时,拥有强大的精神后盾……这些‚青藤‛,可以是你的处世原则,可以是你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也可以是你不懈追求的理想。(分析论证了善待自己就应坚持原则。这个原则有助于自身成长。)

当然,被‚青藤‛勒住,难免会感到伤痛,有时甚至会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但为了成长,付出这些代价又有何妨呢?毕竟善待自己不是追求一时的轻松,而是为了得到永远的快乐。(补充论证了伤痛在所难免。)

我走向瓜藤边,从松软的泥土上拾起那依旧水灵却失去生命光泽的黄瓜,不觉间竟有些为自己的顿悟而欣喜。(欣喜顿悟到了如何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就让自己勒着青藤成长,那道道被勒出的伤痕绝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记录,而是你光辉的青春舞步。(最后总结全文,归结论点。并启示我们不要因伤痕是痛苦,而要因伤痕而庆幸。)

点评:

一、本文属于议论文,由事及理,论证充分。开头描绘了青藤缠瓜瓜儿肥硕和藤断瓜落的情景,由此感悟到青藤不是束缚而是支柱,不是虐待而是善待,既而想到我们生活中的规矩和原则,那也是对自己的善待,然后论证了坚持原则的意义,补充论证了守规则会带来伤痛,但那是为了得到永远的快乐,最后总结全文,依然用青藤勒出的伤痕告诉我们那是青春的舞步,照应了题目。

二、语言生动,开头的描写能吸引读者又使人震撼和警醒。用青藤比喻生活中的规则,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2016年贵州中考作文‚那盏灯‛。 结构:

14 (1)引出所咏之物:开头简要引出灯。 (2)物的特点:

①对灯进行描写。注意不是面面俱到的描写,主要抓住精神内核进行描写。 ②总结灯的特点:照亮黑暗,给人信心。

(3)由灯及理:联想到生活中和灯一样的人,抒发感受。

结构六:正反对比式模板

总所周知,世间万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议论文写作时,运用正反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格外分明。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本式的基本结构模板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正面论述(或相反)→反面论述(或相反)→总结中心论点(或表达自己的看法)

[ 经典模板 ]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

15 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 运用示例 ]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求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的结局。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2016年新疆中考作文‚生命诚可贵‛。 结构‚

(1)引出论点: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

16 次‛,提出中心论点。 (2)正面论述:

引用泰戈尔的名言:‚落叶在泥土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它自然会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 引用事例:司马迁差点因宫刑的痛苦和巨大的屈辱结束生命,但他知道,生命是可贵的,正是凭着这坚定的信念,他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坚强地活下来,完成了永垂青史的巨著《史记》。 (3)反面论述:

(4)引用事例:每天都会有人因为前途失意或不满于眼前的社会而轻生;每天都会有流浪街头的乞丐为博得他人同情而自残;每天都会有人因照顾宠物降低生活质量而抛弃宠物于荒野之中……

(4)总结中心论点:生命诚可贵,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珍惜自然中的生灵,珍惜这个哺育了千千万万生命的家园!

第四篇: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讲解

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 A.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B.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

提示: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C.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D.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提示:

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心。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他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呢?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进喜挖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E.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F.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提示: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G.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提示:

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

参考命题:

《时间与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

《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H.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

1、

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5 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与

1、

3、4 也有联系,而2 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6 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人学习的问题。从反面意义上看,6 与

1、

3、

4、5均有关系。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

文章标题可《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I.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讲礼仪的把教师带到京城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参观访问。当客人们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他们感到茫然无措。此时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在暗暗抽泣的女教师。好心的记者告诉她,这一桌酒水至少要两千多元。女教师哭着说:"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太浪费了......"。

要求:

1、为上面文字续写一个议论抒情的结尾,从而表明笔者的观点。不超过100字。

2、就给的材料确立两个联系实际值得议论的论点。

3、以《礼仪杂谈》为题,写一篇针对社会青年思想实际的随笔,不少于600字。

提示:

其一,训续写能力和运用综合表达方式的能力。关键在于贯通文章,使续写语句从内容到表达与前文联系自然、紧密,读起来语脉畅通。承前文可作如下续写:在那奢华的氛围里,她感到的是高规格礼遇的温暖吗?还是想到了自己学生们吃的是粗茶淡饭?她的眼泪是感激? 是伤心?或者还是愤怒?在当今崇尚财富的风习确实是举一世而皆然,它甚至曲折地反映在"礼仪"里。

其二,根据材料确立论点的能力。可从主人待客的礼仪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主人的价值观来立论,谈谈价值观影响着礼仪观;还可用立论,谈我们应该树立为更多人着想的观念。也可从思维方法上来立论,确立出其他论点。

其三,"随笔"、"杂谈"一般属于杂文范畴。起笔自由,针对性强,结构灵活,语言活泼。所论的内容该是与"礼仪"相关。

J.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

要求:

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

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

《"落叶"是值得赞美的》

《奉献--永恒的美德》

K.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提示:

1、译文:

枭遇到鸠,鸠说:"你要去哪里?"枭说:"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鸠说:"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2、材料的重心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既可以顺向思考,写《治标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题,写《治标未必不如治本》。还可谈"标本兼治",谈怎样才能"治本"等问题。亦可以联系反腐败等现实来写。

L.就一则寓言故事,联系思维方法的实际,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提示: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过了火,就会走向反面。这是一种思维方法问题。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问题联系实际。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如《再来一碗鲜鱼汤吧!》)为题,也可综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立题,例如:《好事也不能过头》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M.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发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终于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只能依旧给人家洗布为生。

提示:

1、可以论证市场经济需要机敏的反应,精明的头脑。

2、可以论证具备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获得机遇。

3、可以论证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就不能有大成。

4、可以论证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潜在财富的价值。

N.商店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商店里,一位女盲人这儿摸摸,那儿听听,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当得知这位女盲人想买一把雨伞后,小王就带她到卖雨具的柜台前,并帮她选了一把伞。假设你就是小王,请你写一篇作文,叙述你是如何帮助这位女盲人的,以及如何向她说明雨伞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的。

要求:

1、要反映女盲人的动作、神态和小王的心理活动。

2、说明性的文字要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3、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提示:

这是既以记叙性情境作文训练为主,又含有说明性短文的写作训练,一举两得。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提供某个材料,根据材料中介绍的特定情景(包括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按规定作文。本题要仔细研究的是材料提供了怎样的情境,然后紧扣这一情境,展开与之相应的合乎情理的想象。

同时,要注意的是"假设你是小王,请你写......记叙你......"这些话,把原文用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用第一人称叙述,要扣紧要求作文。介绍雨伞特点时,要想到对方是对盲人,所有有关视觉的部分(如雨伞的外观形状、色彩图案等到)不宜作为介绍内容。

O.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提示:

1、可以认证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可以论证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可论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P.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Q.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要求:

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意思,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此则材料较完整地叙述了鹿由昔日的正常、健康到后来不健康的畸形发展过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消灭了鹿的天敌--狼。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鹿和保护区的"结果"是由于人"将狼全部消灭",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圈"与"食物链",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使当事者自食其果。

R.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

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

1、需以《从虹和桥的对话所想到的》为题,写议论文。

2、运用总分结构,对比论证方法。

3、600字左右。

提示:

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①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②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谦受益,满招损。

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S.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向父亲求助。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戴维?布瑞纳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这个明星在回首往事时,认为父亲的那枚硬币是"最好的礼物"。

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做父母的不懂这个道理。

据报载,某一位暴富起来的家长,将5万元人民币划入他那还在读初一的独生子的账上,造就了一个小"款爷"。于是,这孩子上学路上雇同学代背书包,作业也雇成绩好的同学代做。结果在学校占了两个第一: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古代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这真正的"计深远",乃培养其独立的真本领。林则徐也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确实值得世人深思。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1、可以论证有志青年应敢于独立奋斗,依赖前辈绝不可取。

2、可以论证娇惯子女,有弊而无利。

3、可以论证明智的家长注重引导子女自立自强。

T.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提示: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个材料做一番仔细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有两个人在沙漠里旅行多日,在口渴难忍时,有一个赶骆驼的老人给了他们两个一个人半碗水,第一个人很气愤,说不够,于是就把水泼掉了,第二个人怀着感恩的心把水喝完了,后来,前者因为没有水,所以死在了沙漠里,而后者却走出了沙漠. 根据这则材料的寓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心存感恩 知足惜福”的意思,这里给你副一片知足的文章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的确,生活真的可以很简单。

第五篇:中考材料作文训练题与提示(20篇)

A.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B.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提示: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C.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D.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提示:

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心。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第三个工人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他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 - 1 -

的责任感,这样的人怎能不成为有名的建筑师呢?

参考论据: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进喜挖井,郝建秀织布,张秉贵站柜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雷锋开车......他们都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E.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F.根据下面给出的这则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提示: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

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G.下面是诗人艾青写过的一首短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离开了时间/就没有了生命;

生命和时间/紧密相依连;

失去了时间/生命就成了虚幻;

没有了生命/时间就成了云烟。

提示:

如果材料的内容,是谈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材料的中心。这则材料谈的是"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时间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如果说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那么这过程是按时间来计算的、来体现的。"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意思。

参考命题:

《时间与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

《虚度时光,就是害人害己》

H.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并自拟标题。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提示:

该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

1、

3、4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5 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与

1、

3、4 也有联系,而2 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6 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改革开放向国外友人学习的问题。从反面意义上看,6 与

1、

3、

4、5均有关系。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整体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

文章标题可《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

I.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讲礼仪的把教师带到京城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参观访问。当客人们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他们感到茫然无措。此时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在暗暗抽泣的女教师。好心的记者告诉她,这一桌酒水至少要两千多元。女教师哭着说:"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太浪费了......"。

要求:

1、为上面文字续写一个议论抒情的结尾,从而表明笔者的观点。不超过100字。

2、就给的材料确立两个联系实际值得议论的论点。

3、以《礼仪杂谈》为题,写一篇针对社会青年思想实际的随笔,不少于600字。

提示:

其一,训续写能力和运用综合表达方式的能力。关键在于贯通文章,使续写语句从内容到表达与前文联系自然、紧密,读起来语脉畅通。承前文可作如下续写:在那奢华的氛围里,她感到的是高规格礼遇的温暖吗?还是想到了自己学生们吃的是粗茶淡饭?她的眼泪是感激? 是伤心?或者还是愤怒?在当今崇尚财富的风习确实是举一世而皆然,它甚至曲折地反映在"礼仪"里。

其二,根据材料确立论点的能力。可从主人待客的礼仪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主人的价值观来立论,谈谈价值观影响着礼仪观;还可用立论,谈我们应该树立为更多人着想的观念。也可从思维方法上来立论,确立出其他论点。

其三,"随笔"、"杂谈"一般属于杂文范畴。起笔自由,针对性强,结构灵活,语言活泼。所论的内容该是与"礼仪"相关。

J.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

要求:

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

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

《"落叶"是值得赞美的》

《奉献--永恒的美德》

K.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提示:

1、译文:

枭遇到鸠,鸠说:"你要去哪里?"枭说:"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鸠说:"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2、材料的重心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既可以顺向思考,写《治标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题,写《治标未必不如治本》。还可谈"标本兼治",谈怎样才能"治本"等问题。亦可以联系反腐败等现实来写。L.就一则寓言故事,联系思维方法的实际,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提示: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过了火,就会走向反面。这是一种思维方法问题。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问题联系实际。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如《再来一碗鲜鱼汤吧!》)为题,也可综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立题,例如:《好事也不能过头》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M.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发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终于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只能依旧给人家洗布为生。

提示:

1、可以论证市场经济需要机敏的反应,精明的头脑。

2、可以论证具备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获得机遇。

3、可以论证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就不能有大成。

4、可以论证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潜在财富的价值。

N.商店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商店里,一位女盲人这儿摸摸,那儿听听,像是要买什么东西。当得知这位女盲人想买一把雨伞后,小王就带她到卖雨具的柜台前,并帮她选了一把伞。假设你就是小王,请你写一篇作文,叙述你是如何帮助这位女盲人的,以及如何向她说明雨伞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的。要求:

1、要反映女盲人的动作、神态和小王的心理活动。

2、说明性的文字要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3、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提示:

这是既以记叙性情境作文训练为主,又含有说明性短文的写作训练,一举两得。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提供某个材料,根据材料中介绍的特定情景(包括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按规定作文。本题要仔细研究的是材料提供了怎样的情境,然后紧扣这一情境,展开与之相应的合乎情理的想象。

同时,要注意的是"假设你是小王,请你写......记叙你......"这些话,把原文用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用第一人称叙述,要扣紧要求作文。介绍雨伞特点时,要想到对方是对盲人,所有有关视觉的部分(如雨伞的外观形状、色彩图案等到)不宜作为介绍内容。

O.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提示:

1、可以认证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可以论证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可论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P.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Q.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要求:

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意思,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此则材料较完整地叙述了鹿由昔日的正常、健康到后来不健康的畸形发展过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消灭了鹿的天敌--狼。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鹿和保护区的"结果"是由于人"将狼全部消灭",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圈"与"食物链",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使当事者自食其果。R.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

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

1、需以《从虹和桥的对话所想到的》为题,写议论文。

2、运用总分结构,对比论证方法。

3、600字左右。

提示:

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①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②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谦受益,满招损。

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S.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向父亲求助。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并告诉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后来,戴维?布瑞纳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这个明星在回首往事时,认为父亲的那枚硬币是"最好的礼物"。

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做父母的不懂这个道理。

据报载,某一位暴富起来的家长,将5万元人民币划入他那还在读初一的独生子的账上,造就了一个小"款爷"。于是,这孩子上学路上雇同学代背书包,作业也雇成绩好的同学代做。结果在学校占了两个第一: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古代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这真正的"计深远",乃培养其独立的真本领。林则徐也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确实值得世人深思。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提示:

1、可以论证有志青年应敢于独立奋斗,依赖前辈绝不可取。

2、可以论证娇惯子女,有弊而无利。

3、可以论证明智的家长注重引导子女自立自强。

T.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提示: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个材料做一番仔细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篇下一篇:小松树和大松树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