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17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资源经济发展阶段和知识经济发展阶段,无论如何定义知识经济的概念,都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本课题主要围绕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知识经济管理体系和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层面展开内容阐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版社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版社知识经济论文 篇1:

试论知识经济及其统计测度方法

[摘要] 世界性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既是经济增长的新方式,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应坚持定性认识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定量测度,并建立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深刻认识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评价其发展水平,把握其发展方向和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知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产业 指标体系

世界性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既是经济增长的新方式,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现代经济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近年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全球悄然崛起,随着知识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对知识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水平的测度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主要基于知识经济研究量化的需要。

一、知識经济及其统计界定

知识经济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知识经济指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狭义的知识经济指知识产业的总和。知识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知识密集性技术为基础,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知识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与知识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集合,可分为知识技术生产部门、直接知识部门和间接知识部门。知识技术生产部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六大技术领域和相关标志技术;直接知识部门是以生产知识载体——人才为主的文化产业群、咨询产业群,包括信息服务业、文化教育、新闻传播、体育业、咨询业、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旅游业、会展业等;间接知识部门是指附属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知识生产部门。

目前,国外对知识经济的测度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最具权威性的是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建立起的度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总体经济形势、迈进知识经济的进程、整体R&D投入、政府R&D与创新角色、企业在研究开发与创新中的角色、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国际化、生产力与收入水平、科学与技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等12个方面设置了44个指标来度量经合组织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对全球化挑战的应对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并对经合组织与欧盟许多国家有关知识经济的指标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该指标体系的鲜明特点是:它与其他国际标准有较强的兼容性,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国际标准教育分类》(ISCED)、《研究与发展(R&D)调查的推荐标准与规范》(弗拉斯卡蒂手册)、《技术创新数据收集和解释指南》(奥斯陆手册),正因为如此,分析与评价知识经济的相关数据可以直接从国际通用数据库中提取,而无需再通过专门调查收集,从而提高了定量测度的可操作性,测度结果的准确性也更有保证。另外,美国前瞻财政研究所的“新经济指标”、英国及爱尔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从这些指标体系的设计看,它们均以OECD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并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尤其像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济指标体系时,还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指标体系,这是在构建我国知识经济指标体系时值得借鉴的。

二、设计我国知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在建立我国的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可以从OECD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知识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两点有益的启示:第一,要明确知识经济的定义。前已述及,知识经济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此,为了避免内容的过于宽泛,同时又考虑到实证分析中可操作性的要求,我们立足于狭义的知识经济概念即知识产业,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描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知识的流量,反映知识存量及其变化,还要测度知识产业的发展水平,衡量知识对经济的贡献。第二,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符合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时又要兼顾国际比较,在衡量标准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具备可比性,为国家制定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识经济评价系统,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会遇到如何确定适度、合理的指标数目的问题,指标数目过多,一方面指标之间信息重叠会加大相应的权重,另一方面又造成时间和费用的不必要浪费;而指标数目过少又会影响内容的全面和完整。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指标体系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描述型指标体系;二是评价型指标体系。描述型指标体系侧重于对知识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解释,它汇集知识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本数据,可以全面、翔实地反映知识经济的基本态势,是形成评价型指标体系的基础,同时又是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与描述型指标体系相比,评价型指标体系的作用相对单一,主要是对知识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指标是从描述型指标体系中筛选出来的,指标数目较少,但各项指标综合性强、代表性高,比较灵敏,并且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以便于精辟地洞察和把握知识经济的脉络和发展态势。

三、知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1.知识经济描述型指标体系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成为贯穿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主线。从国内外发展知识经济的实践不难看出,在那些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国家,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的知识化、柔性化、高技术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配置,都是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使用完善过程实现的。因此,建立知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应按照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这一运动过程展开,同时又要反映知识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知识存量及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因此,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遴选指标,形成知识经济描述型指标体系。

(1)知识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有机统一。知识的经济化指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的过程,知识经济化的结果是知识产业化。经济知识化是指经济过程及其结果的知识取向愈益增强,从而知识含量愈益提高,经济愈来愈以知识为基础的历史趋势。

反映知识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①知识产业GDP;②知识产业GDP比重;③知识产业就业人数;④知识产业就业人数比重;⑤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GDP比重;⑥地区信息化水平;⑦知识产业出口总额;⑧知识产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比重;⑨知识产业技术贸易指数;⑩知识产业每万元资金所创利税额;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国际收支。

(2)知识存量

由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关于知识存量的统计数据,对知识存量需要进行间接测算。知识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知识促进经济增长,人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增加了的知识存量又推进经济增长。

反映知识存量的主要指标有:①一般知识密集量;②劳动知识密集量;③知识丰裕度;④企业知识资本价值;⑤知识型无形资产价值;⑥知识资本净值;⑦R&D资本存量;⑧人力资本投资。

(3)知识的生产

知识生产过程与其他生产过程一样,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投入。但知识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像其他生产过程那样明确,也就是很难确定其生产函数,但总体来看,知识生产的投入仍然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描述知识生产的主要指标有:①R&D人员人均科技经费支出;②R&D人员素质—数量强度;③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比重;④每万人发表科学论文的篇数;⑤论文引用率;⑥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⑦三种专利批准量;⑧利实施率;⑨每万人申请并获批准的专利数;⑩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技术开发项目中新产品项目比重;科技成果获奖数;知识生产力;外资企业占本国制造业比重;企业间跨国技术联合;技术国际合作。

(4)知识的传播

知识经济有其完整的再生产过程,即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其中,分配和流通就是知识产品的传播。知识产品的顺利传播是知识经济得以确定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知识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指标:①教育的知识传播效率;②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③初等入学率;④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⑤每万人中中等学校在校生人数;⑥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⑦职工在职培训年人均费用;⑧年内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人次;⑨电话普及率;⑩每百人拥有电脑台数;拥有电脑者入网比例;人均年订阅报刊杂志数;年技术市场交易总额;年技术交易成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

(5)知识的使用

在人类历史上,知识的作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日益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占世界的大多数,但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却集中在发达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重视科技投入,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知识积累,在机制上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的话,就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国际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

包括以下指标:①地区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②知识产业资金利税率;③R&D社会回报率;④R&D个人回报率;⑤知识产业GDP年增长率;⑥个人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⑦知识管理水平;⑧知识管理学科的社会认可程度;⑨知识资本年投资额。

(6)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对经济影响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促进经济的知识化建设。在工业经济条件下,许多重要新技术是辅助于有形资本的,如,汽车的创新和大规模消费会刺激石油的开发、钢铁的生产等,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信息和通讯技术是与人力资本及技能相联系的,从而,它将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另外,由于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的现实加快了许多产业的技术扩散,缩短了产业的寿命,使知识在短时间内成为区域性、世界性的商品。所以,知识经济必然导致经济的全球化。当然,要全面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还应纳入可持续发展因素,考察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治理以及经环境因素调整的GDP(即EDP)指标。

描述知识对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指标有:①GDP增长率;②人均EDP增长率;③科技进步贡献率;④工业投入产出率;⑤万元GDP综合能耗;⑥环境污染治理指数;⑦知识产业的前向效应;⑧知识产业的后向效应;⑨生产领域总体知识化程度;⑩产业结构优化评分;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2.知识经济评价型指标体系

上面所构建的知识经济描述型指标体系中,指标数目较多,而且多数指标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主观判断确定的,各项指标对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是否重复,这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需要从描述型指标体系中筛选出代表性高、综合性强的指标,构成评价型指标体系。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应尽可能的小,以保证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其评价结果值不会放大。按照这一思路,最终确定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上表所示。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丁溪:知识经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4]隗斌贤: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与管理模式.统计与决策,2000年第1期

[5]吴江著:知识创新运行论.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周金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郭秀云

出版社知识经济论文 篇2:

试论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资源经济发展阶段和知识经济发展阶段,无论如何定义知识经济的概念,都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本课题主要围绕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知识经济管理体系和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层面展开内容阐述。

关键字:知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知识经济

19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相比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管理的广泛应用推广并不是由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以及技术资源

和生产规模所决定的,而是基于当前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进步所带来的科技积累而引发的,即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从最初的知识积累到竞争力的转化到最后经济效益获取的过程,能够为现代化新经济模式所适用。创新性知识经济模式能够提高企业乃至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都有着直接影响。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管理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相比传统经济体系,知识经济顺应时代发展,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第一,由于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有着日渐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所能起到的作用难以衡量,在经济管理中,知识不仅仅可以革新理念,可以加强创新,也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战略布置。第二,当前社会生產要素的概念界限已逐渐模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新型竞技模式不光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也革新了传统的生产理念。其后传统环境仍然影响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比如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知识经济时代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维持生态环境。最后知识经济管理不单单关注于经济增长,还要更为全面的考虑其他因素。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越发明显,企业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竞争点,企业的战略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互联网投资等诸多无形投资,这些无形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则是科学知识。

(二)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

目前学术界将知识经济管理的阶段分为三个层面,即创造层面、发现层面和传递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覆盖了知识经济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高科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复制、工艺革新、信息传递和流程再造等工程创新。企业应充分接受知识经济管理能够给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事实。知识不仅仅能够改变个人命运,也能够使得企业通过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工艺基础,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知识经济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敬业精神,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进行知识经济管理的企业有着充分的发展潜力,近十几年来,通过我国政府单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不断努力,加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已经累积了一定程度的数据、经验和章程,这些对于知识经济管理体系的推行有着积极意义。

二、经济时代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应用

(一)图书馆应用管理

知识经济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图书馆是民众获取知识、保存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公益性组织,是知识经济管理的实施基础,新经济时代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离不开图书馆应用管理,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光管理模式同样呈现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这些趋势可以看做是知识经济管理运用于图书馆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竞争力应用

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知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知识, 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的波动性, 成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知识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属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自身就是一种知识经济管理能力、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新价值创造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经济形态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产量提高企业收益在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目标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知识作为企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使得企业从生产规模的扩张转变为生产质量的提升,也就是新价值的创造。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即是创造价值,也就是在基于能力补充而实行的新型竞争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力量,进而加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建设,特别是员工创新性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当然,目前在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是指企业在人才管理中伴随着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财政与竞争的风险。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工艺技术人员,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经济时代背景下, 实施知识经济管理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只有高效的人力资源才能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的落实,换而言之,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管理工作得以充分实施的载体。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企业的管理思维以物品为核心,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思维则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当今社会员工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为高效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知识经济管理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层次第一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改变企业管理思想危」新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企业管理职能肩利于知识经济管理功效的发挥第二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管理的功效不仅可以为企业创收增益,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累积和宣传。

(三)科学化发展

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是指在知识经济管理中应用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的目标和达到的水平。现代化管理模式是科学化发展的基础,即企业将知识运用于经济管理体系中,能够确保管理方式更为有效和科学。对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创新运用科学软手段强化科技硬手段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 以实现先进管理水平。首先推行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领域是美国的大学行政部采用高效的管理方法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为大学学术提供服务,强化了大学的竞争力。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逐渐被推广应用与其他领域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应用趋势。在我国实施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是一个理性的方式通过在企业管理中构建量化和非量化的考核指标对企业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建设企业管理数据系统将知识经济管理科学化发展与企业管理融合发展。

(四)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趋势下,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关键点是无形资产的竞争,即知识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企业只有通过思路创新和观念转变,在管理工作中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企业在知识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将知识分散化,使之得以更好的循环利用。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属于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淡化甚至消除监管机制。

四、结语

现代化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经济管理习题,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相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之大,有可能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参考文献:

[1]潘连乡,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2).

[2]杜慧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发展趋势[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3]艾莉.知识的进化[M], 珠海珠海出版社,2012(2).

作者:王坤生

出版社知识经济论文 篇3:

试论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知识经济得到了超乎寻常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经济的普用,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有效整合对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新型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到来给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面对知识经济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应做的备战对策。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际贸易 影响 对策

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一直发展到现今的知识经济,这段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西方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就已经发现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特殊贡献,开始着手将知识引入到经济生产中,观察效益增减状况。据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初美国经济增长由15%上升到90%,可见知识经济的超前性,我国也由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变传统经济发展观念,逐步转入到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轨道当中。

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

传统经济对科技与知识的运用仅仅只在表面阶段,并未深入运用和研究,那时的市场仅仅只是货物交换的过程,更多的是体力劳动的付出,而知识经济将人类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系列阶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将经济的发展引入了一个至高的层次之中。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成分——国际贸易,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但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其应当为自己重新定位,走出传统的贸易方式。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有:

1.1系统结构规模化。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科技的发展基础上的,必定以网络化、全球化的方法制定管理决策,而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经济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系统中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明显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国际贸易系统化,促使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机结合,通过统筹规划合理控制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确保最终目标的达成。十九世纪末,我国重视知识产业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我国在1998年春季广交会上利用互联网向全球两千多家外商发送电子商函,据海关统计,此次广交会出席人数高达6.5万人,是历年广交会人数最多的一次,而此年我国外贸出口总值达1 23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其中出口711.1亿美元,增长8.6%,进口525.8%亿美元,增长1.5%。

1.2管理手段科学化。知识经济是以计算机的普及、物流业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为支撑体系的,它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创新理念。知识经济不仅仅是广泛的利用自动化、机械化设备操作,尤其重要的是利用无线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简化了操作程序,大大的减少了失误和误差。我国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今天积极与各国进行贸易合作,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以EDI方式进行外贸订单,同时,为了加快我国外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外贸部于1996年2越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这就是现今我国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先驱,拉开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帷幕,并不断将它引入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轨道当中。

1.3成本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以无形的资产投入为主,信息流贯穿于整个商务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实现预测,即时监控、事后分析、反馈报告的作用,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使整个过程优化,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我国从1978年起,不断改进海关出口技术,开始引进无纸化贸易,贸易许可证通过网上申领的比例达到80%以上,电子产地证的签发率达到60%,大大降低了纸质单证的投入支出,节约了大量的单证制作成本。

2.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我国知识经济虽然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受其影响的辐射范围已扩大到了包涵国际贸易在内的各个领域之中,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知识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有:

2.1知识经济将促使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交易对象以知识密集型商品为主,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本资金密集,劳动力水平低下的情况,随之取代的是智能化、自动化的“高技术密集型”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助动力,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商品的发明创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新商品特别是高技术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大提高,最后将逐步的取代传统商品。加上知识密集型商品贸易所带来的利润率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为了增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大的收益,各国必将进行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以提高商品的科技附加值。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了较为成熟平稳的发展期,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如图1是对5个典型发达国家(美、英、德、法、日)和发展中国家(新加坡、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的统计,横坐表示为对比的年份(年),纵坐标表示为变化基数(%)。

2.1.1交易手段:知识经济下日常往来的国际贸易单据(如订单、发票、提单、报检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等)可通过网络按照协议用国际标准化的文件进行传送,不仅规范而且快捷,尤其显著的是,EDI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在网络上完成资金的结算、转账、信贷等服务,将客户与银行、银行与银行进行紧密结合,使纸币流转变为无纸电子流,电子钞票将最终取代现金和信用卡,降低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1.2服务质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将运输、仓储、转运等外包服务大幅度延展并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仅需通过网络即可享受来自多国服务,传统贸易中间商和代理业务将不断减少,供货速度和运输成本将不断提高,从而,信息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2.1.3技术含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专利、商标和专项发明等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的提升。科技与知识的融合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生产力,尤其是EDI技术的研发与利用,将文件传输转变为无纸化的新型传递方式,运用无形技术知识与机器设备的有效结合,不断实现“零缺陷、零停顿、零延误、零耗费”的战略目标。

2.2知识经济将加快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并趋向高速发展的道路,知识经济的增长,出现了一大批拥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出现,这也必将导致巨大的知识型商品的流动,必将导致商品质量的提高,促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大大的加强。另外,知识经济将全球各个层面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开辟了一个多维、开放的市场空间,各国各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和密切,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互相依赖关系大大加强,任何国家都免不了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件和变动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壁垒抑制作用的不断减弱,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已无内外贸之分,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歧视,地区时差和时空限制消减,商品的科技含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有些保护主义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将制定标准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WTO秘书处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每年涉案损失300多亿美元。在受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最为低迷的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而遭遇的反倾销案占到40%,反补贴案占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如目前国际贸易中盛行的“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某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工业国家以保护本国环境为借口,制订出的非常苛刻环保技术标准,抑制其它国家的商品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虽然在知识经济中国际贸易存在着这样障碍,但是也不能阻止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区域集团化将更加飞速的发展起来。

2.3知识经济国际贸易的主要争端的矛头将指向知识产权方面

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首要支柱产业,其最重要生产要素即为知识的创造,高新技术的研发具有高风险、高需求的特征,很多本国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从他国获取相关的资源和帮助,有些人为了获取眼前利益盗用他人的知识成果甚至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将他国的知识产权占为己有,因此知识的产权问题也显得尤其重要,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应当如何应对,对各国政府来说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当年销售额的8%,公司1/3的研发团队由资深的海外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领衔来担任,也正是借着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公司的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07年公司总收入为3.1亿元,2010年已经增长到7.41亿元,仅在3年间增长了139%。公司利润也从2007年的1.1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1亿元,增长了81%。

3. 面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国需采取相应对策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论坛上表示:“入世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增长了4.9倍和4.7倍;共吸引外资约7000多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余家已在华开展业务。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0%。这一系列的机遇和数据使我们认识到知识经济的考验势不可挡,为了迎接一系列迎面而来的挑战,我们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深入进行分析,做好备战对策,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3.1加大教育投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知识经济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国国内外贸易环境,而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只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才能不断适应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趋势,但是根据我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所有二十多万家从事外贸的企业、专业报关行、代理报关行中,我国专业报关员总计仅74600人,业报关人才严重匮乏。因此,政府和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就应当增加教育投入,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加大科研事业和教育的投入,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优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较高的知识优势,促使我国知识经济的顺利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另外,我国应当重视网络的作用,借助网络实施战略对策,外贸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向有关国际组织登记注册专用网址,并宣传中国最新的外贸政策、驻外机构的联系地址及大型外贸专业公司等,要加快建立以EDI为中心的联合体,把海关、税务、商检、统计等国家机关与运输、银行、保险、报关等专业公司通过网络全部真正联系起来,简化贸易程序,降低出口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海外市场。

3.2发挥政府导向职能,推动“走出去”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其导向职能,加强对国际贸易的宏观规划和管理,加大网络设施、科研事业的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发展步伐,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提升R&D在GNP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技评估标准和体系机构,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推动“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大降低国际贸易壁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球企业500强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石化(73位)、中国工商银行(160位)、中国银行(171位)、中化(304位)、中粮(362位)和香港怡和(402位),这几个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政府在不断引导其发展的过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3增强企业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创新争优精神

企业是市场组成的重要元素,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掌舵者,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普及率仅在1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因此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扬创新争优精神对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外贸企业要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影响,转变传统的贸易观念和方式,积极研发高科技的新型产品,做好迎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的思想准备,将“竞争中被动发展”的劣势地位转变为“在发展中挑战竞争”的优势,以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新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产业结构,保障我国商品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意义。因此,转变国际贸易方式,助推高新科技产业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这一工作势在必行。

小结: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趋明显,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利用问题,另外还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改变了人类和社会一直以来发展滞后的趋势,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商业交易模式,促进了网络交易和物资流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体制化建设尚未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存在着一系列如法律,安全,科技含量等一系列问题。在知识与科学技术铺天盖地的巨大推动之下,无论是大小企业,还是整个外贸政策,都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者站稳头脚,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正面影响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卢霞.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中国商界(下),2009(10).

[2] 柴海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国家战略对策[J].中国政法大学,2009.

[3] 李浩.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4] 美·彼得斯,沃特曼.追求卓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 米诗.试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2).

[6] 张靓.论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0(02).

[7] 黄旭.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杨建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商贸,2011(03).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作者:刘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