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大学生活

2022-07-11

第一篇:你以为的大学生活

我以为是我以为的,可你以为就不一定是你以为的了散文

见惯了太多的分分合合,结婚后离婚,离婚后复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些人能安安稳稳一辈子走完,有些人是惊心动魄忐忑不安的,有些人是半路夫妻走一起的,有些人是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是过着过着就完了,有些人是恨死对方老死不相往来。

分道扬镳也好,形同陌路也罢,充其量不过是个过客。

怪不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怪不得会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是一个女子,也有自己的一个规划加想法,那我到底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还是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先抛开这个话题来回答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试问自己了解自己吗?了解的话又了解多少呢?

该怎么回答好呢?还是诚实的作答比较好。

我是一个小女人,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琢磨不透的心。

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那是因为我时而天晴,时而下雨,时而电闪雷鸣,时而乌云笼罩,时而冰雹来临,时而狂风海啸,时而平静如水,时而大雪纷飞。

我还是个人吗?怎么听起来像天气般阴晴不定,又像四季般若隐若离。

到底是何许人也,不会是个疯、癫、傻、痴、神经、二百五之人吧!

当然不是,我有独立的思想,敏捷的脑洞,正常的三观,良好的习惯,有趣的爱好。

除此之外,身体里面还透着一股正义凛然。比如我“很讨厌小偷小摸爱占便宜之人,看不惯复读机式到处八卦之人,不喜欢有事没事见不得别人好煽风点火之人,憎恨小人、咄咄逼人、歹毒坏心的人等”。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又有谁能无拘无束潇潇洒洒过一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自己变强大了,才有能力去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因为只有自己日子过好了,才不会打搅麻烦到身边的人。

所以一个人心怀仁慈和感恩,不光要心善做好事,更多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一个恶人也许能找到一个良人,但不一定能留住良人;一个良人也许会错过一个良人,但绝对不会跟随一个恶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想找什么样的人不重要,能遇到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重要。

有的人会说了,要找不要找跟自己一样的人,得互补的人才能过得幸福。

我不知道这个互补包含哪些,是经济、能力、学历、家境、外表还是三观。

可细想这些东西能互补吗?最终不还得差不多才能长久对立吗?否则不成“一个自信一个自卑,一个仰望一个俯视,一个得意一个委屈”了。

虽然我以为是我以为的,可多一个人的话我就变成你了,到那时就不是‘你以为你以为是你以为的’了。

是的,我以为是我以为的,可你以为就不一定是你以为的了……

第二篇: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大全)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

你,是孩子的最珍贵和信任的人,他们一直在看着你,并期待你的支持、指导、鼓励和爱。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把我随意涂鸦的画赞美之后,认真地贴在房间的最显眼处,于是,我决定立即再画一幅更好的画;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把糖果递给流浪乞讨的孩子,因此我懂得了慈悲和善待会给寒冷的人带去温暖;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在深夜做我最爱吃的蛋糕,于是我知道,细微的小事可以镌刻永久的回忆,爱的珍贵就如空气一般;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为处在困境的朋友送去帮助和安慰,从此我懂得了,人不能自私,相互取暖和关爱才能共度难关;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从本不多的财富中付出金钱去帮助一无所有的人,于是我知道,帮助弱势群体是一种必备美德;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悉心照顾、尊敬每一位家人,于是我知道,我们应该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在身体不适时依然尽职尽责,于是我明白,人活着就应该尽力而为,有所担当的;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泪水顺着你的脸颊滑过,于是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挫折,流流泪也无妨,流过后还是要爬起来继续;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在漫无边际的迷茫中,仍旧坚强地、乐观地坚持,于是我知道,坚强和乐观才是真正的做人法宝;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看见你在被人误解、委屈,依旧大度、淡然,于是我懂得,包容是人间最温暖的力量;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学会了人生中应该懂得的大部分道理,它们使我在长大后成为善良、坚强、乐观、清澈的人;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我凝望着你,想对你说:“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一切,在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

第三篇:《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

“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我们给孩子实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我觉得本书的精彩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它是一本由一位有17年幼教工作经历的园长妈妈所著;

二、书中不但引入了240个家庭的亲子教育案例,而且还有作者自己带孩子的亲身经历、感受和教育方法;

三、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正把教育融入到了生活;

四、文笔细腻优美,几乎每个案例都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遇到的。

“世界上有三类家长,第一种是既不懂教育,又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中等;第二种是既不懂教育,但又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糟;第三种是既懂教育又重视教育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好。”

这阶段一直在琐碎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和精力在读《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虽然书已经读了三分之二,理解了一部分书中的内容,但因为种种原因读书读得不够细致,很多深奥的东西没法挖掘出来。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使得我不得不在空闲之余去思索这些年来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使我不断的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孩子的心。 从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对孩子的教育爸爸妈妈们常常会以“自我”的判断为出发点,例如这样是危险的,这是不对的,这样不好,其实所谓的“危险”、“不对”、“不好”更多的是父母个人的主观判断,我们不能从孩子的世界和心里出发,了解他们眼中的事情的真相,常常的就用所谓的判断左右或干涉甚至误导了孩子对世界和事情的认识。

父母平常的心态最重要。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为此真的是“付出了青春献终生”,哪怕自己再怎样的节衣缩食也不能苦了孩子,但可能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什么样的孩子是真正的“出类拔萃”,相信每个父母都有每个父母的理解和认识。于我而言,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培养成功不是他拥有多少技艺,得多高的分数,拥有多少光环,得到多少奖励;而是他拥有健康的心智,健全的人格,能够开心的学习,乐观的生活,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面对顺境能够随遇而安,简单说就是要孩子有个坚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

要听孩子把话说完。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这么大的人了,还不了解一个小小孩的想法吗!其实真的有可能不了解。孩子一哭闹我们立刻想到“孩子不听话”,不是积极的满足就是消极的压制,但有多少爸爸妈妈能够俯下身去听孩子诉说究竟为什么会哭,如果你能这样做,你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发现自己的孩子想法是多么的奇特!女儿特别不喜欢做

公汽,特别是小公汽,开得特猛人又挤,天天都要走路去上幼儿园,早晨空气清新,我也乐得能和孩子一起步行去学校,但有一天姥姥回来和我说,孩子放学回来,说什么也不走路,非要坐公汽回来,可是姥姥非常希望她能刚吃过饭后散步回家,也锻炼了身体。因此两人想法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后来事情过去后问女儿,为什么一定要坐车回来,她的回答感动了姥姥,也让我很受触动,女儿说:天气那么晒,姥姥不是怕晒吗(姥姥呼紫外线过敏,不能受阳光照射),所以就坐车省得晒到她啊„„我很庆幸,当时姥姥和我都没有武断的给女儿扣上“不听话”的帽子,否则女儿的心里该是何等的委屈!可是,再想想,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时候做了这样“武断”的事情„„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初次为人父母,没有什么经验可谈,父母那辈人的经验已经离这个时代太久远,但有时候想想为什么我们也能够健康的成长,并且很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原因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更多,反到给了我们更宽松的成长空间。恰恰是如此的宽容,成就了我们自信的性格吧。但现在的孩子,几乎父母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给了孩子,自然无形中也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晚上带孩子到小区里玩,听得最多的就是“你不听话”,只要有家长和孩子的地方,此类的话就不绝于耳,看过周老师的这本书,其中的“为什么要做听话的孩子”很有同感,听话的孩子就一定好吗?什么叫听话?什么又叫不听话?让孩子的心灵得以放松的成长,不要老用听话的标准去束缚他们的行为很重要。

尊重孩子是懂孩子的前提。怎么懂得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平等的和孩子对话,从小给孩子一人平等共处的环境,不用大人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很庆幸这个思想较早的得到了实践。以前也认为孩子就是孩子,没有如此的认识。后来的一次谈话中,先生的同事给了我们这个思想的传输。我们开始尝试为孩子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家庭里尽管有老幼之分,但家中的事情全家人都有决策权,宝宝特别小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参与进来,从去哪里玩,从她自己衣服的选择,从她要读的书,她要做的事,都首先征求她的意见后我们再实施。这样的好处就是直到现在她自己很有主见,从一岁多开始自己吃饭,到一岁半自己独立用筷子勺子吃饭,二岁半上幼儿园,三岁自己洗袜子,三岁半独立洗漱穿衣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具。父母给她提供平等的空间,她的自主意识会得到发展,父母的尊重,孩子就不会蛮不讲理。在家里,哭是完全允许的,为什么要限制孩子的哭呢,我们常说,想哭就哭吧,哭有很多好处,可以清洗泪腺,可以增强肺活量,可以锻炼身体„„呵呵,当你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相信几次她就不会再选择哭作为她无理要求的手段了,其实从心理学上讲没有比哭更好的情绪发泄手段了。所以,在家里,我们最不怕她哭,孩子也

知道哭也没有用,因此就学会了凡事要讲道理,只要道理说得通,我们就会赞同。

第四篇:《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优秀读后感

一、认清自己:我有育儿心,是否也有育儿之力呢?自以为看了几本育儿书,脑袋里装了些许育儿说教之理。恕不知每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而我们的育儿方法亦不能复制模仿他人而来。

周周妈在文中提及这样一段醒目的文字:世界上有三类家长,第一种是既不懂教育,又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中等;第二种是既不懂教育,但又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糟;第三种是既懂教育又重视教育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好。我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交流,喜欢育儿这项看似简单实则艰巨的伟大工程,我有育儿之心,但我就能育好儿吗?答案是否定的。天平的两端指向截然相反的方向,懂教育,孩子得以健康成长;不懂教育,孩子势必向最糟的方向发展。耽误了孩子势必一生无法挽回,所以,我必先认清自己,我有育儿之心,是否也有育儿之力呢?

坦言之,从宝宝出生开始,我只是浏览于各大站,遇到问题就在网站上寻找答案,没有育儿的方向,更谈不上一二三点育儿计划了。自去年驻足于宝宝树,我仿佛找到了通向育儿之门的钥匙,轻轻开启,有善良的宝妈们欢迎相助,更有育儿专家指导引路。我一度感受到育儿是多么轻松的事!可我似乎把“育儿”想得太简单了。专家说轻松育儿,快乐育儿,于是我的育儿路似乎也跟着轻松又快乐起来。可真正碰到问题,还是一头雾水,甚至纠结得无从适好。这是为什么?因为别人的育儿方法永远不能为己复制,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差异。专家轻松育儿,那是因为专家通过实践经验及对孩子个性心理成长规律等因素的分析总结而真正实现了轻松育儿。而我呢,没有育儿本领,谈何轻松育儿?

学习,必须学习,一刻也不能耽误。孩子每天在学习中成长,成长的步伐不容迟缓。看优秀的育儿书籍与育儿专家的精彩博文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天下书籍之多,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分析,总结,将学来的知识在思想的革新与实践的总结中发生化学反应,真正变为对自己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才是硬道理,真育儿!

短短几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太难。与其在抱怨中沉思不如静心养性,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走,急功近利是育不好儿的!

二、放平心态:发自内心地去了解孩子。

你对孩子抱有期望吗?也许大多数的妈妈都会说,我对他不抱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成长;理解大人的辛苦,懂事听话;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地及时问老师;不要光顾着玩,好好学习;将来上个好点的大学…..天哪,还要说多少,这些还不够多吗?

放平心态,孩子生来不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而是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初最好的礼物。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时,我们会发现往往不讲道理的是我们大人,往往爱闹情绪的也是我们大人,往往自私而听不得孩子异声的更是我们大人。对永远处于弱势的幼小的孩子来说,我们的高度,我们的身体优势永远胁迫着孩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焦躁的情绪,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不管我们拥有多少,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母亲,我都应放平心态地耐心看待孩子,包括他的每一个言行举止。

三、与孩子沟通时,能蹲着就不要站着!

在周周妈所写《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停下手头的事,蹲下来问:“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妈妈好吗?”停下,蹲下,两个简单又优雅的动作,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周周妈对待孩子是多么用心和真心呀!

镜头没有关闭,让我们转向《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宝贵的东西》一文:苗苗妈以不想让苗苗养成在别人家吃饭的不好习惯为名,强行从周周家带走苗苗。苗苗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一边用力挣扎,一边大喊“我不回家,我要在周周家玩”……她那满脸痛苦的表情和挣扎着的小小身躯让我一阵揪心。我的耳畔久久缭绕苗苗撕心裂肺的大哭声,我的眼前久久闪现苗苗痛苦挣扎的表情。不知道苗苗被妈妈强行带回家后,妈妈会不会蹲下来好好看看苗苗满脸的泪痕,会不会温柔地抱抱苗苗,轻轻地拍拍苗苗的小背?苗苗那满脸泪痕也许很快擦拭而去,但内心的伤痛却深深烙印,无法轻易抹去。可怜的孩子啊,她不懂寻求安慰,只能选择一次次嚎啕大哭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来达到反抗的目的。往往大人却表现出反感情绪,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偏偏选择哭闹的方式和大人斗争,而这种激化的情绪只会让彼此失去冷静地思考,关系僵化,事态恶化,不善而终。

所以说,不论孩子高兴或难过,当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高大的父母不妨蹲下来,差距的缩短是和孩子心与心的靠近,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表情,更近距离地聆听对方的声音,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能说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从我们这里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这是人生来的第一需求。

四、与孩子相处时,关注孩子但不要干涉孩子。

快2岁的盆盆正是一切自主行事,独立独行的起步阶段。翻箱倒柜地找东西,自来水龙头自如打开;大人洗衣切菜他通通“鼎力相助”。大人选择时时跟着孩子,处处干涉孩子,就怕人摔了碰了,东西乱了坏了。关注孩子要有度,切不可关注多度,变关注为干涉,破坏了孩子成长规律,更扼杀了孩子的成长。

盆盆看到我用菜刀切菜,很好奇,于是我给了盆盆一把小刀,一片冬瓜,一根豇豆。盆盆刚开始用刀,我告诉他小手要离刀远些,因为刀会碰伤小手的。于是盆盆真的将小手移开于刀口。冬瓜片、长长细细的豇豆,盆盆很轻易地切断,任务很快完成。盆盆每天看爸爸洗碗,总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次不是忙湿了袖子,就是弄湿了地面,根本就是帮倒忙。于是,妈妈决定教盆盆先从洗勺子开始。吃晚饭爸爸洗碗盆盆拿着勺子,挤点洗洁剂再学着爸爸的样子擦拭勺子,很快有了许多泡沫,盆盆顿时有了成就感。擦拭完后再接水冲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今天我们关注孩子言行,是为明天孩子的兴趣得以良好发展;今天我们鼓励孩子尝试,是为明天孩子具备了新的本领,从而更加自信独立。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此时我们为什么要干预孩子?我们害怕麻烦,所以不愿让孩子弄湿地板;我们无心等待,所以事事代替孩子去做;我们比孩子更惧怕危险,所以让孩子远离危险,包括对危险的认知……

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他事事要尝试,而孩子自身又不具备安全警觉防范意识,那么危险与错误往往一同袭击而来。大人要做的不是取而代之,更不是干涉制止,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不能一辈子代替孩子,所以我们必须自省该为孩子做什么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五、分享快乐,分享也有原则可循。

乐于给予是一大美好情操,这也是众多宝妈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孩子懂得分享的重要原因。而实际孩子是否乐于分享,未必如妈妈所愿。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别人给自己玩的东西也是自己的,自己的东西不能给别人玩,给了别人就等于没有了。所以说,这般大的孩子不愿意分享跟“小气”没有关系。所以,当孩子不愿与人分享时,我们不再强迫孩子,让事态顺其发展。这里面的玄机我们只明其一,却不知其二。

周周妈所写《不教孩子无原则的谦让》一文给我震撼很大。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养成美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这是以为内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面对的问题。

分享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的给予,是有原则可依循的。当某个东西是大家共有的,那么分享则是在一定的秩序下实现的。昨晚,盆盆拿着玩具车出门乘凉,阿姨家的弟弟想要,此时也找不出第二个玩具车了,怎么办?我提议,每人玩一会儿,时间到了自觉给另一个人。一会儿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只是告诉孩子不能独自霸占,应你一次我一次地分享使用。果真,起初一两次我还提醒着,之后盆盆自觉让给弟弟玩,弟弟把玩两下后自觉交还给盆盆,谁也不是被动的无原则的谦让,在秩序的约束下,彼此更加明白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原则是需要孩子遵守的,还有一些原则是需要大人必须遵守的,比如我们千万不要说“大小孩要让着小小孩”之类的话,我们千万不要在看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主动上前帮助孩子说服对方,我们更不能在孩子不愿分享时,强行要求孩子分享。分享是快乐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切不可因我们目光短浅,而禁锢了孩子的思想,让孩子越发不明白分享的真实含义。而且我发现,即便是再乐于分享的孩子也不乐意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分享,所以我们更不应强迫孩子去分享了。

以上所思所想仅为本人在看完周周妈多篇育儿文章后的一些拙见。说得不好,也可能说得不对,本人虚心接受各位宝妈热心指点。每个人的育儿之路尽不相同,再好的育儿文章也需经过自身认真思考、结合实际去实践才能真正为己所用,为育儿所用。即便出了错,也应如工作中常说的那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样,真正付诸于育儿的实践中去。

第五篇:你以为你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到励志文章

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成,尽自己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在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告诫自己:你以为你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1、即便人生是长跑,你也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

从前老听人说这句,人生是长跑,不在一时一刻的胜负。良久以前我以为这个见解挺客观,是啊,那么多对手,不一定哪时哪刻谁在你前头,赢到最后的才算赢。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有很大问题。

人生的过程只管充斥了竞争,但是其目的相对不是竞争。我们辛劳地学习、工作,一直空虚和进步自己,终极的目标不应该是为了超过别人多少,而是应当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自我实现的请求。这活儿你喜欢做,乐意做,那就多花时间和精力,砸多少都值得,最后迎来多少播种,自己心中有秤;这事儿你不那么喜欢,考虑其主要水平,投相应精神时间,最后做成多少成就,也是因果使然,完整不用和别人比拟。

人有优劣之分,不必为自己比谁人在那件事情上强出半头觉得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差人半步就汗颜无地。管好自己即可。人的精力何其有限,天资差别何其大,若能舍弃细枝末节,捉住极要害的几点,已是难能;要是能除却争竞的心态,只是惊魂未定应用天资和相应的勤恳去处置,才是宝贵。

良多时候,大家自怨自艾,更多的是由于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不对手的长跑,假如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进程中,你只须要关注本人的进度即可。

2、no pay, no gain

在我目前还不算太长的人生阅历中,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很多一般人对“捷径”的寻求,切实是让我难以苟同。

从逃票、插队这种占小廉价的,修辞手法,到不愿起早挂号又嫌病院号难挂的,从永远考前常设抱佛脚的,到古玩市场等待捡漏的,诸此种种,说白了都是在以小博大,甚至是不劳而获。

我所能设想的任何一种情况,我们付出的辛苦成本和失掉的实质性的收益都是亲密相干的(留神我说的是本质性的收益,靠要挟导师要自残最后混个学位那种不算)。兴许两者的比例有差异,但这更多是因为我们处于好处链条的不等同级。当我们都还在极低的等级时,就开始空想付出极少的本钱去取得极大的收益,这确切是件异常荒谬的事情。

十二岁的时候,我盼望找一个工作可能让我在三十岁之前赚够足够花的钱,而后三十岁退休,之后天天花钱玩儿。念了多少年中学我就明确这个欲望是如许傻X了。到了当初,我以为找到一件我爱好的工作,始终在这件工作上倾泻血汗,直到我和工作之间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为止,这是极其幸福的事件,旁边换来的必要的钱财和声誉,只是从属品,而且绝大多数情形下这些货色跟你的兴致和时光无奈统筹。( )反过来讲,一个小孩儿上来就想找一个轻松、赚钱、受尊敬、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轻松一辈子,这实在也十分扯淡。

很简略,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成,颠扑不破的真谛,至少在我这里是。

3、群体和自我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我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断蹦出个状元。我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特殊牛,看其余学校学生都感到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我破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况几乎如小丑个别。

我必需否认群体和群体比拟,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议一个群体优劣的本源还是个体。一个大学之所以杰出,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巨匠,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色厉内荏,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夸耀和招摇。

我们老是习习用所在的绝对优秀的群体来标志自己,好像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保险,很有品质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的,我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颠倒了。你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你努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干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荡就开始颓丧,即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我很尊重他们。我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努力。只有没停下,就必定会持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包容不下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供给足够辽阔的舞台,不要紧,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良的群体中去。

这些人,不重视群体的认同,只要要认同自己的努力。

4、没人是?丝,就要做精英

最开端的时候,我和许多协和八年制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校造就打算中说要把咱们培育成精英的提法,认为和实际的教养情况太不一致了,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中庸的处所,旗号赫然地喊出精英很轻易遭人嫉恨和攻打,枪打出头鸟嘛。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直到近期?丝文明的呈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着说自己是?丝,我感到反而需要提一提精英这俩字了。

一个人,不论他聪慧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的工作踏实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在我看来那就算是精英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拉面师傅、做馍馍的老汉,他们爱好自己的工作,当真做到最好,他们就是精英。从这种意思上说,没人应当是?丝。也许你会说这是大家的玩笑话,心里仍是要努力的。我也愿望是这样的。我害怕的是,大家彼此影响你说自己?丝他说自己无能我说自己二,最后全是给懈怠给混找理由,似乎因为有什么先天不足,所以萎靡一点就很有情理一样。

这个真心是扯淡。勇敢吼一句,我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很艰苦吗?会觉得很假很装逼吗?

我不会,我就是要尽我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如果这是精英的表示,那我就要做精英!

最后,用一句久长以来我无比喜欢但不晓得出自哪里的话来结尾,每次我累了烦了想偷个勤的时候,看见这句话,总能再挺个一年半载的:

曾经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我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与诸位共勉。

上一篇:农业厅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农业产品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