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执行力的方法

2022-07-11

第一篇:培训执行力的方法

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及对策

加强班组优化组合,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及对策

企业需要发展站稳脚跟,靠的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要依靠科学的管理。企业要生存,靠的是凝聚力。而班组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企业所有制度执行的落脚点和基础都在班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最终要靠班组来完成,各项规章制度、工艺规程、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原始记录,要靠班组来提供,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要靠班组来落实。那么,加强“五型”班组建设,又是强化班组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加强“五型”班组建设直接关系到职工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队伍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五型”班组建设是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石油钻井,由于是野外施工,队伍多,施工的风险也比较大,虽然管理模式不一样,但是最终都是均采用班组编制的管理模式,给钻井的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加强基层“五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的执行力,推动队伍发展?通过对基层一线职工生活、生产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靠特色文化引导职工爱岗敬业,是加强“五型”班组建设,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思想决定行为,要解决行为问题,必须先解决思想问题。要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就必须把调动职工积极性作为基点。石油钻井,由于是野外施工的特点,每一只队伍,有三个班组每班10-11人,人员少,有的职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未调整岗位,导致职工出现组织、安全意识淡漠、缺乏朝气,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加强队伍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升职工对队伍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使职工自觉加强岗位责任心。

特色文化是在钻井队伍的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是为基层队管理服务的;特色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一种清晰的特色文化,可以聚集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它的凝聚力、执行力、工作效率、创新能力都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通过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班组的每名职工中,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使他们自觉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以人为本,领导要与班组成员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队领导及管理人员要加强与班组的联系沟通,经常性深入到班组中,与班组成员做零距离的沟通、交流,掌握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找准产生思想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他们提出的生活、生产等各类问题,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与基层班组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增强职工对队伍的感情,树立起“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发职工为基层队发展而努力拼搏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开展以“爱岗敬业”、“我与队伍共发展”、“我为队伍献一计”、“小改小革”等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增强职工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三是不断加强自己的特色文化宣传,通过公司制定宣传画册,强化特色文化视觉识别系统认知;通过开展小型的文体活动,尽可能让班组的职工都能定期参与到活动中,加强他们与其它职工的沟通,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一些以班组为单位的对抗赛,培育班组成员的集体意识。

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五型”班组建设,提高执行力的保障

基层班组是制度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各类制度是否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执行的效果。要根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各类规章制度不断地修改、完善,增强针对性、可行性,提高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各班组的工作实际,不断优化管理流程、生产流程,用制度来体现清昕、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权利不对等、职责不清,消除按制度办事嫌麻烦,存在侥幸心理,凭印象干事,随心所欲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例如:在抓好班组日常的安全生产具体工作时,可以在已形成的干部包班组、工人包岗位同时,成立班组考核小组,对各班组随时进行检查,督促班组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对表现突出,有成绩的职工,进行表扬,对表现比较差的班组提出批评及整改意见,将其做为评选优秀班组、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从而真正做到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达到上下协调,工作不脱节。其次应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使之起着制约和监督的职能。根据实际工作,可以制定班组切实可行的各类标准和制度,确保班组职工在生产中做到有章可循,既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又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坚持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基准,完善班组管理办法,明确班组建设重点,规范完善班组的安全管理等各类管理。只有制度得到了完善,机制上得到了保证,提高执行力

才会有保障。

三、建立完整的班组管理模式,是加强“五型”班组建设,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要建立完善班组长的培育体系。班组工作的好坏,与班组长的综合素质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高度重视班组长的培育、使用、选拔等问题。要建立班组长人才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班组长的合理流动。班组长可以通过三种渠道进行选拔、培养。一种是通过在职工中选择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作风、业务水平、文化程度、健康程度等六个方面均优秀的人员,由党支部召开支委会,讨论征求意见,将具有良好安全意识、业务精良、恪尽职守的优秀职工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第二种是采取竞聘的方式,鼓励有愿望、有热情、有技术、有群众基础的人员相互竞争班组长,激发一线职工的工作热情。第三种是探索换位锻炼的模式。即让每一名职工都当几天班组长锻炼,从中有针对性地的锻炼,可以发现人才,让优秀的班组长到管理岗进行学习、锻炼,通过换位锻炼,激励班组长的潜能,使班组长更加直接地掌握钻井工艺、安全及班组其它管理,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对班组长实行动态管理,要严格考核,通过对班组长进行考勤、考能、考德、考绩,对优秀班组长进行奖励,对特别突出的向公司党委推荐,作为后备干部纳入到梯队干部管理范畴。对不履行班组长职责、贻误安全生产的不称职人员,及时进行撤换,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班组长的积极性必须要靠良好的激励措施来调动。一要注重政治上的激励,在评先、评优、入党、培训等方面均优先,提高班组长的政治待遇。二要注重工作上的激励,通过加强对班组长的业务锻炼,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年青班组长,积极的为他们宣传,提高他们的透明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三要注重精神上的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班组长,通过信息、推荐等进行宣传,对于表现优秀的班组,也要进行不间断地精神激励。

四是完善的责任机制。通过加强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以责任制衡的执行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奖惩机制。通过目标绩效管理,将任务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将目标融入各个班组甚至是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中,将岗位职责细化,使每个目标层次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促检查、有考核评估,形成管理闭环,这样才能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

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要本着合理、合适、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具有钻探行业特点的机制,不断去增强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执行力,确保上级各类方针、政策、制度及时得到贯彻和落实,防止和避免出现“肠梗阻”的现象。有序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逐步形成特色的基层班组管理模式,提高执行力,增强基层队的管理效率,推动队伍不断地向前发展。

第二篇:提高班组执行力的7个方法

(1) 班组长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态度。班组长应具有执着向上的追求和愿望,通过扎实、有序的工作,积累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综合分析和完善,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做法。

(2) 班组长对上级所安排的工作要无条件执行,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班组长应具备这种素质、这种精神,在接到任务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去完成,而不是去找寻任何借口,同时要根据任务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完美。

(3) 班组长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班组长是最基层的执行人,其工作作风应该是扎扎实实、兢兢业业,而不是浮皮潦草、浅尝辄止;应该是真抓实干、精益求精,而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而不是夸夸其谈,浮漂应付。班组长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务实上,从细节、细小的事情做起,要注重对细节的控制。

(4) 班组长应注意交流和沟通。与上级沟通,了解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实施步骤,获取最新的管理信息;与其他班组长沟通,互通有无,交换工作经验及对每一项任务的看法和做法;与班组成员沟通,了解其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困难、需求以及对本班组的建设性意见。通过3种有效的沟通,再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找出班组管理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

(5) 班组长应注意对每一项工作的过程控制,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有效控制。

(6) 班组长应具备创新的意识。班组长应立足岗位,探索和分析现有管理手段、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新的理念,在实际运用中验证其先进性和有效性。

(7) 班组长应善于运用“赢者思维”。“赢者思维”是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案,是没有条件也要主动创造条件,而非怨天尤人;是坚韧不拔,尽最大努力,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而不是一遇挫折就气馁,轻易放弃;是欣赏比自己更强的人,期望有一天比强者更强.

第三篇:提升工作执行力的七个方法

对于当前大多数公司 (尤其是缺乏规模机制的初创公司)而言,执行力实在是一个让领导者头疼的话题。笔者注意到,网上的大多数论点将执行力低下的原因归结于领导无能,缺乏激励机制,或是错误的企业文化导向等。但需要注意到的是,作为执行任务与知识的载体,个人无疑是执行力提升的核心要素,不管企业文化,领导力,激励机制,或是团队运行机制对于改进执行结果如何重要,都无法抵消员工自身执行力低下所带来的危害。其实,公司执行力的提升并非某个部门,个人,或单一层面的问题,也不是去纠结谁对谁错,而是要从上至企业文化,领导力,下至员工个人执行能力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开发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从组织层面(包括领导力,团建,信息,文化,激励等)阐述如何有效提升公司系统内部的执行效率,在这里笔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推荐七个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的比较简单的执行力提升方法1.小目标更靠谱. 以前听过这样一段鸡汤,从办公室下班回家要经过40个街区,有两个人相约一起步行回家,当走到第10个街区时,其中一个开始抱怨“实在受不了,居然还有那么远“,而另一个说”还好,再走3段这样长的路就到家了“ 。 经验告诉我们,细化目标更容易让人看到希望。在接手一个较为繁重的长期项目时,先不要急着如何处理,而是把项目中的关键结点找出来,这里给大家推荐前东方乐园培训总监芳中幌先生提出的关键问题梳理法则,即先对任务要求,信息经行简要分析,然后按照紧迫性,任务重心(任务核心),可支配资源(比如需要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报表等)的顺序对任务经行分段处理。注意对于时间顺序的把握,记得把最紧迫且对后续工作起到基础或辅助作用的放到最前面,然后按时间顺序制定一个详细的进度表,一定要以表格或其他你能经常回顾的工具记录下来,灵感稍纵即逝,不然一觉醒来,很多细节又不记得了。2.养成制定任务进度的习惯,正如我上面所说,把目标细分后制定一个时间进度表,进度表不能只简单包括日期和任务名,关键要像说明书一样,列举出每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大致步骤,所需的资源,合作者(客户或其他部门),联系时间。这个东西的要以再于让你准确知道在哪一天做哪一步,这一部分什么时候结束,另一部分从哪开始,能够帮助你在任务进程中能时刻 “心理有底”。不要嫌制定进度表浪费时间,首先它不需要多少时间,对于比较繁琐且长期的项目,笔者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这个进度表 (如果少刷几次微博的话),不仅不会浪费,它还可以把你从每天的纠结与拖延中拯救出来,同时也是在帮你养成一种做事有条理有规划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您要是相信您拥有过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把一切细节牢记于心,可忽略以上两点。3.用简单的任务开启新一天。打开新一天工作的最佳方法是从简单亦完成的任务开始,一般集中于每天循环往复,员工习以为常的日常性工作,但具体难以系数因人而亦,总体来讲就从你最擅长的工作开始,且时间不应太长(30分钟以内完成的最佳)。做完之后不要忘记在日程表上打一个大大的记号,如勾,星,之类的,一目了然的那种,帮助你一天信心满满。4.早睡早起。当前大多数职员 (尤其是职场新人)的生活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白天忙忙碌碌 (而且相当一部分昏昏欲睡,上班等下班),晚上加完班回到家,别说学习提高,连看剧刷朋友圈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简单吃点东西,然后一觉到天亮,第二天继续重复这种恶性循环。除了辞职不干,或一夜暴富,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打破这种生活怪圈。在这里推荐大家可以从某一个周一开始,尝试下周日早睡,第二天7点准时起床,安安稳稳做一顿早饭 (不要随便走楼下买个煎饼果子随便对付,太悲),对镜子里的自己笑一下然后出门,在地铁上什么也不想,听一些喜欢的音乐(节奏要喜庆),到了公司打开电脑前闭目静坐 (还没到上班时间) 默念诸事顺利,笔者常用这种方法,一整天心情舒畅。5.避免信息接触量过大。信息爆炸的时代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什么是无效信息? 与你的生活无关与你的兴趣无关,与你的职业工作无关这就是垃圾信息。许多人会说,接触的信息越多,知道的越多越牛逼。但在搜索任务相关信息的时候要意识到: 获取信息的要意是对生活或工作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单一职位而已,信息的搜集不在于广度而在于深度与关联性,比如,当前计划设计的产品是什么? 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需要哪些技术?当前流行技术趋势是什么? 哪些人拥有这些技术? 哪些渠道可以获取这类人才?当前市场对于该类人才的的薪酬高中低线是什么?这类人才的偏好是什么?人才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给出的条件是什么?重视信息获取的深度与关联性,不用让自己每日暴露在过度的且对自己毫无实际意义的无效信息之下,这将有效从精神层面减轻你的负担6.有时间就多运动。调查发现,运动能刺激大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FN),增强大脑的可塑性,使大脑更有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在工作场地中增加健身设施强调运动对工作的重要性。不要总是在办公桌前坐着,有条件的话,在中午午饭的间隙去健身房运动下 ,实在没有条件,办公楼里的楼梯就是个不错的运动场嘛7.少刷微博,少刷朋友圈。少看你的手机,尤其是在进行一项任务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说,老板禁止员工上班玩手机还是有些道理的,尽管你不想承认老板是对的,但是手机综合症的存在确实会耽误不少工作进度,伊利诺伊大学创新学习中心(IU Innovation study center)的教授George Graen 发现在工作场地中手机的使用使员工对于时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40%,也就是说如果减少手机对于员工注意力的干扰,每天至少可以节省出近一半的工作时间。另外,在工作中刷手机易使大脑思维受到干扰,尽管员工会以干活累了,休息下为借口把这种行为合理化,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如果想尽快完成当前任务,还是暂时删除微信微博吧。

第四篇: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内容摘要】执行是诉讼的最后阶段,是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国家法律得以具体贯彻和执行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然而,法院执行难却一直困扰着司法界,其危害是巨大的。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旨就民事执行难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民事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有些案件由于长期得不到执行,一方面给申请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也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人民法院人、财、物的消耗,给人民法院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院内部的主观因素,也有法院外部的客观因素。

【关键词】民事执行现状危害性原因解决方法

一、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条件执行,但由于主观、客观方面因素的存在,无法使之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现象。当前“执行难”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应该执行的财产难动”。法院“执行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当人民法院裁判送达当事人后,因种种原因致使该生效裁判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实现。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前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内主动执行的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正常程序状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后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经申请执行人启动执行申请程序之后的一种被动执行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非正常程序状态,需要付出比自觉执行更高的成本,是不自觉执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来说,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自觉执行案件在整个民事执行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应越大。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并不尽如人意,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是造成“执行难”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民事“执行难”的危害性

在法治国家里,法律乃是一国的最高行为规范。一方面,能否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是衡量一个政府治理国家事务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所以法律得不到执行应视为政府的莫大耻辱;另一方面,国民是否遵守法律也是区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因此不执行法律判决有损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生效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的后果必然是法律白条越来越多和应对失措。事实证明,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

(一)对当事人的损害

法律判决得不到执行对当事人来说不仅是有案件表的或案值的量度的直接损失,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损失:第一,讨债的直接成本;第二,因讨债而影响其他活动的“机会损失”;第三,因浪费时间和精力产生的疲劳和厌烦,已经因目标实现不了情绪失落等形成的精神损害。

(二)对权力机关的损害

对权力机关而言,不仅因人们指责执法机关效率低下而受到损害,还包括:第一,因败诉方拒绝执行判决,执法机关的权威和尊严受到的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法院的形象;第二,受到腐败无能的怀疑和责难;第三,整个权力机关面临监督不力的责难;第四,对法律的不信任会转嫁为对党和政府的失望。

(三)对整个社会“广普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自然人或法人的经济角色是多重的,他可能是债权人,又可能

是债务人。如果他作为债权人的 权利得不到保护,就很难指望他会心悦诚服的承担债务人的义务,于是赖债就会向传染病一样很快蔓延,甚至会引发恶性暴力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由此可见,法院执行工作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

三、民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一)执行立法滞后

执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开展。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条文仅有三十多条,如此少的容量必然导致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操作性,也必然导致强制执行制度的不完备和执行中的无法可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规定的少且原则性的多,确定性的内容少,对一些问题并没有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和有效的措施。如对执行当事人,协助执行人和执行程序一些环节上缺乏法律约束力,对干涉、阻挠、妨碍法院执行工作的行为,没有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对执行措施,执行方式,执行期限,申请人举证,执行协助,拒不履行的制裁,也尚需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完善。

总的来说,现行的执行立法的效率精神乏弱,没有认识到执行工作与审判工作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有关的执行规范还不能满足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的需要。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一部较完善的强制执行法!而多年来,全国法院有待执行的案件不少于

二、三百万件,而且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把执行程序规范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部分,这种立法体例本身就限制了执行规范的完善。尽管现在有些相关的规定和司法解释,但仍未改变内容过于概括,原则抽象,可操作性差的状况,立法滞后是造成执行难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法律意识单薄

1、公民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

突出表现在:不少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拖、赖、躲、逃等手段违法阻碍、抗拒执行;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无视法律尊严,有的甚至围攻、殴打执行人员,对执行人员进行非法拘禁,毁损执行公务车辆等。

2、地方党政机关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单薄

我国人治的理念深厚,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法治自古弱于人治。而且地方党政机关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对那些属于地方政府主要财源和利税大户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所以常常以权压法,以言代法,非法干预司法执行工作。

(三)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

当前我国的法院和法官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法院隶属于地方,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法院直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在用人方面应经其核准同意,法院经费由地方财政直接拨与,在财物上受制约,地方法院还不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而是地方的法院,执行工作在某些方面确实很难摆脱地方和部门的干扰。而且区域经济的存在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其利益直接相关,也与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而当地领导也自然要维护当地的利益。地方法院的人、财、物都属于地方,它不受地方的敢于是不可能的,保护地方利益也在所难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肆意干涉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案件的执行直接涉及财物的,有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全全局观念,往往为了避免损失,保住既得利益,片面的从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法院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这些都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发展。

(四)法院自身工作存在问题

1、执行体制不健全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随着近十几年来民商事案件有大量增加而发展起来的,执行工作

发展之始,就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执行规律的执行工作体制。其内部没有形成分权制约机制,外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执行机构的职责、权限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现象的发生。具体表现在:第一,执行机构和审判机构权责划分不明确而相互扯皮、引起争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还存在“重审轻执”的现象;第二,执行机构内部的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决权三种权能,往往是由同一执行员统一行使,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第三,横向的同级执行机构之间关系松散,相互配合协调不够,相互牵制的情况经常发生;第四,纵向的上下级执行机构之间监督制约乏力、集中统一不够。

2、执行机构和队伍存在的不足

大批力量投入审判,而执行力量不足,执行案件堆积,少数执行人员无暇顾及,当事人权利迟迟得不到法院的强制保护。同时在执行工作岗位上,执行人员法律知识不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简单地认为,执行就是拿着判决书、调解书向被执行人讨账,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执行干警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执行工作的客观要求,也造成了当今的执行难。

3、执行的期限过长,导致当事人产生执行无效率的失落感

众所周知,法院办案大量的时间集中在审理,执行的期限应当比审理的期限短,当事人才没有失落感。而现在,许多案件法院都是采用简易程序的,采用三个月(简易程序)审理完毕的案件,却需要六个月才会执行完毕,明显加重了当事人的失落感。

四、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方法

(一)当事人如何解决难与收取执行款的问题

当事人可以通过公开悬赏的方式,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判决确定的权利得到实现。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悬赏他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第二,悬赏他人居中进行调解,说服债务人履行判决确定义务。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如果发现对方当事人有转移财产、挥霍财物等逃避债务的行为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和9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提出或申请,可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做出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做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去申请执行及收取执行款。根据《试行规定》第18条和22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别人代为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及代为其收取执行款。这样当事人就可避免介入繁琐、复杂的执行程序。当事人可借助司法机关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绳之于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和《刑法》第313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发觉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机而拒不执行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对已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应立案侦查,并给予刑罚处置。

(二)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制约执行工作的因素,无论是法院内的因素,还是法院外的因素,在法律规范层次上都有反映。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应从立法的理念上去考虑。强制执行立法的滞后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司法实际部门与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强制执行法的改革完善应当以解决实践中的“执行难”为其出发点。

我国应制定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规定审执分立,对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体制的建立、执行原则、执行范围、执行管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执行费用的负担、协助执行义务以及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执行工作有法可依,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法院各项工作机制

1、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重从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不断加强执行干警的思想、政治、组织、纪律,提高干

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执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第二,走精英化执行之路,逐步提高执行队伍建设的标准。树立新的执行理念,深化执行改革。摈弃不符合现代法治要求,制约执行工作的陈旧作法,深化执行改革,创建符合执行工作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模式,包括执行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构和执行方式与方法四个层面。

2、强化执行方式改革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按照“全面公开、强化监督、严格规范”的要求进行执行方式改革,以取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推动执行工作的发展,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新的动力。完善执行立法,加快强制执行法的出台,为执行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现行的执行立法已落后于执行工作的需要,缺乏效率精神,应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为执行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规定明确的执行时限

依现行执行制度,执行案件没有期限,而在实务中,案件在一个人手里办,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决定执行时间长短往往取决于外在因素的干预,也许领导过问或当事人反映就能及时执结,何种案件何时结案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执行程序必须对执行的过程规定明确的时限。

4、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执行难”也暴露出执行权在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为此,应建立执行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我国目前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在监督力度、标准、程序等方面规定都不具体、明确。如执行监督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依法监督,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但是立法上并没有对错误的种类、性质、怎样纠正已发生的错误等有关问题,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无权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监督,这无疑是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工作的部分人员和领导发生腐败,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根源之一。所以,必须加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执行权的制约和监督。 强制执行更接近行政行为,执行程序由于其强制性的特征而较少受到来自另一种公权力的干预,因此必须以强制执行救济制度来保护公民的权利。它不仅是受侵害人的一种权利,更是对执行机关的监督。

严密的内部制约机制也相当重要。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对执法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严肃执行纪律,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各级法院积极探索,将执行权分立行使,改变了过去执行权集于执行员一人的手中,易于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的弊端,有效地整治了乱执行的行为。

5、充分发挥审判程序职能作用,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完善。由此看出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是密切联系的,充分运用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债权人主张权利,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给以后的执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避免重复劳动,有效遏制各种逃债、躲债行为,有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现实是:在审判阶段,该做疏导工作的不做;该保全的不保全;该先予执行的不先予执行。而是以“我”只管下判,执行是下一阶段另一部门的任务为由,把案子甩在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弱化了司法权威,从而错过了案件圆满解决的良好时机。

(四)培养当事人在执行中的证据意识

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在举证的方式和责任分配方面,通过审判人员的指导得到较好发挥,对自己的主张,都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在执行程序中,要求当事人举证,有的当事人不理解,认为通过诉讼程序,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认,人民法院应根据已经发生效力的法律文书,强制责令义务人履行义务,不再负有举证责任。认为执行中的调查取证应当由人民法院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当事人

走出不承担举证责任的误区,使其明确执行中的举证是一项重要义务,是实现自己权利的有力保障。

线人举报制,是针对那些人难寻、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由法院在其经常活动的场所和知情人中发展线人,要求线人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状况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视其情况给予线人一定数量金钱奖励的制度。

执行公开可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使执行权的运行过程有透明度。执行程序应该对这些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增加执行案件的透明度,特别是通过对敏感环节的公开,减少当事人因为对法院的不信任所产生的不接受执行结果、进而抱怨法院“空调白判”、“打法律白条”的情况,使当事人能及时了解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法官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争取得到当事人乃至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所谓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报其所有的财产状况,包括动产、不动产、各种债权和其它财产权及其抵押情况等。

(五)完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解决方式

多发挥私力救济的优势,完善诉讼保障制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障当事人的基本合法权益。而我们知道,在民事案件当中,当事人采用诉讼这种方式来解决纠纷,是基于对法院的充分信任,而其诉讼目的是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但在现实当中法院并没有很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的执行并不到位,判决书就成了一纸白条,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胜诉方不但为诉讼花去了大量的金钱,还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最终落了个判决执行不了的局面,人力、物力丧失殆尽。其实在现实当中,当事人进行诉讼不但是为了获得程序上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实体上的权益。另一方面,应当完善我国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建立诉讼费用保障制度。当前我国诉讼费用一般都在案件审判前收取,执行费用在法院施行执行程序前收取。且费用收取又按诉讼标的收取,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我认为国家应该减少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收取或应在当事人的权益确实取得保障之后收取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

五、结语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关键则在于强制执行程序的完善与健全。只要我们根本转变“重审轻执”的观念,正确认识执行程序的价值,加强执行立法,健全执行机制,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执行工作必定会走出困境。总之,要克服执行难,必须处理好审判与执行的关系,充分发挥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明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的举证责任,建立和完善以“执行线人制度”为代表的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从而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 江伟 《民事诉讼法》(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江伟 《民事诉讼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齐树结 马昌明 《完善我国强制执行法若干问题的探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吴明童 田平安 《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杨荣馨 《民事诉讼原理》 法律出版社

第五篇:毕业论文--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姓 名: 宋宝君 学 号: 1313001263263 学 校: 海军指挥学院

指 导 老 师:

目 录

一、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

二、民事“执行难”的危害性

(一)对当事人的损害(二)对权力机关的损害 (三)对整个社会“广普性”的损害

三、民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一)执行立法滞后 (二)法律意识单薄

1、公民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

2、地方党政机关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单薄 (三)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 (四)法院自身工作存在问题

1、执行体制不健全

2、执行机构和队伍存在的不足

3、执行的期限过长,导致当事人产生执行无效率的失落感

四、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当事人如何解决难与收取执行款的问题 (二)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三)完善法院各项工作机制

1、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2、强化执行方式改革

3、规定明确的执行时限

4、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5、充分发挥审判程序职能作用,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当事人在执行中的证据意识

(五)完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解决方式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

一、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条件执行,但由于主观、客观方面因素的存在,无法使之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现象。当前“执行难”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应该执行的财产难动”。法院“执行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当人民法院裁判送达当事人后,因种种原因致使该生效裁判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实现。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前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内主动执行的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正常程序状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后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经申请执行人启动执行申请程序之后的一种被动执行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非正常程序状态,需要付出比自觉执行更高的成本,是不自觉执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来说,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自觉执行案件在整个民事执行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应越大。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

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并不尽如人意,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是造成“执行难”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民事“执行难”的危害性

在法治国家里,法律乃是一国的最高行为规范。一方面,能否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是衡量一个政府治理国家事务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所以法律得不到执行应视为政府的莫大耻辱;另一方面,国民是否遵守法律也是区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因此不执行法律判决有损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生效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的后果必然是法律白条越来越多和应对失措。事实证明,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

(一)对当事人的损害

法律判决得不到执行对当事人来说不仅是有案件表的或案值的量度的直接损失,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损失:第一,讨债的直接成本;第二,因讨债而影响其他活动的“机会损失”;第三,因浪费时间和精力产生的疲劳和厌烦,已经因目标实现不了情绪失落等形成的精神损害。

(二)对权力机关的损害

对权力机关而言,不仅因人们指责执法机关效率低下而受到损害,还包括:第一,因败诉方拒绝执行判决,执法机关的权威和尊严受到的损害,同时也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法院的形象;第二,受到腐败无能的怀疑和责难;第三,整个权力机关面临监督不力的责难;第四,

对法律的不信任会转嫁为对党和政府的失望。

(三)对整个社会“广普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自然人或法人的经济角色是多重的,他可能是债权人,又可能是债务人。如果他作为债权人的 权利得不到保护,就很难指望他会心悦诚服的承担债务人的义务,于是赖债就会向传染病一样很快蔓延,甚至会引发恶性暴力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

由此可见,法院执行工作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

三、民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一)执行立法滞后

执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开展。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条文仅有三十多条,如此少的容量必然导致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操作性,也必然导致强制执行制度的不完备和执行中的无法可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规定的少且原则性的多,确定性的内容少,对一些问题并没有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和有效的措施。如对执行当事人,协助执行人和执行程序一些环节上缺乏法律约束力,对干涉、阻挠、妨碍法院执行工作的行为,没有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对执行措施,执行方式,执行期限,申请人举证,执行协助,拒不履行的制裁,也尚需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完善。

总的来说,现行的执行立法的效率精神乏弱,没有认识到执行工

作与审判工作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有关的执行规范还不能满足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的需要。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一部较完善的强制执行法!而多年来,全国法院有待执行的案件不少于

二、三百万件,而且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把执行程序规范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部分,这种立法体例本身就限制了执行规范的完善。尽管现在有些相关的规定和司法解释,但仍未改变内容过于概括,原则抽象,可操作性差的状况,立法滞后是造成执行难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法律意识单薄

1、公民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

突出表现在:不少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拖、赖、躲、逃等手段违法阻碍、抗拒执行;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无视法律尊严,有的甚至围攻、殴打执行人员,对执行人员进行非法拘禁,毁损执行公务车辆等。

2、地方党政机关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识单薄

我国人治的理念深厚,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法治自古弱于人治。而且地方党政机关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对那些属于地方政府主要财源和利税大户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所以常常以权压法,以言代法,非法干预司法执行工作。

(三)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

当前我国的法院和法官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法院隶属于地方,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法院直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在用人方面应经其核准同意,法院经费由地方

财政直接拨与,在财物上受制约,地方法院还不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而是地方的法院,执行工作在某些方面确实很难摆脱地方和部门的干扰。而且区域经济的存在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其利益直接相关,也与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而当地领导也自然要维护当地的利益。地方法院的人、财、物都属于地方,它不受地方的敢于是不可能的,保护地方利益也在所难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肆意干涉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案件的执行直接涉及财物的,有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全全局观念,往往为了避免损失,保住既得利益,片面的从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法院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这些都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发展。

(四)法院自身工作存在问题

1、执行体制不健全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随着近十几年来民商事案件有大量增加而发展起来的,执行工作发展之始,就没有形成一套符合执行规律的执行工作体制。其内部没有形成分权制约机制,外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执行机构的职责、权限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现象的发生。具体表现在:第一,执行机构和审判机构权责划分不明确而相互扯皮、引起争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还存在“重审轻执”的现象;第二,执行机构内部的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决权三种权能,往往是由同一执行员统一行使,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第三,横向的同级执行机构之间关系松散,相互配合协调不够,相互牵制的情

况经常发生;第四,纵向的上下级执行机构之间监督制约乏力、集中统一不够。

2、执行机构和队伍存在的不足

大批力量投入审判,而执行力量不足,执行案件堆积,少数执行人员无暇顾及,当事人权利迟迟得不到法院的强制保护。同时在执行工作岗位上,执行人员法律知识不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简单地认为,执行就是拿着判决书、调解书向被执行人讨账,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执行干警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执行工作的客观要求,也造成了当今的执行难。

3、执行的期限过长,导致当事人产生执行无效率的失落感 众所周知,法院办案大量的时间集中在审理,执行的期限应当比审理的期限短,当事人才没有失落感。而现在,许多案件法院都是采用简易程序的,采用三个月(简易程序)审理完毕的案件,却需要六个月才会执行完毕,明显加重了当事人的失落感。

四、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当事人如何解决难与收取执行款的问题

当事人可以通过公开悬赏的方式,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判决确定的权利得到实现。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悬赏他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第二,悬赏他人居中进行调解,说服债务人履行判决确定义务。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如果发现对方当事人有转移财产、挥霍财物等逃避债务的行为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92和9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提出或申请,可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做出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做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去申请执行及收取执行款。根据《试行规定》第18条和22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别人代为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及代为其收取执行款。这样当事人就可避免介入繁琐、复杂的执行程序。

当事人可借助司法机关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绳之于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和《刑法》第313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发觉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机而拒不执行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对已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应立案侦查,并给予刑罚处置。

(二)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制约执行工作的因素,无论是法院内的因素,还是法院外的因素,在法律规范层次上都有反映。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应从立法的理念上去考虑。强制执行立法的滞后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司法实际部门与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强制执行法的改革完善应当以解决实践中的“执行难”为其出发点。

我国应制定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规定审执分立,对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体制的建立、执行原则、执行范围、执行管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执行费用的负担、协助执行义务以及

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执行工作有法可依,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法院各项工作机制

1、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重从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不断加强执行干警的思想、政治、组织、纪律,提高干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执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第二,走精英化执行之路,逐步提高执行队伍建设的标准。树立新的执行理念,深化执行改革。摈弃不符合现代法治要求,制约执行工作的陈旧作法,深化执行改革,创建符合执行工作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模式,包括执行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构和执行方式与方法四个层面。

2、强化执行方式改革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按照“全面公开、强化监督、严格规范”的要求进行执行方式改革,以取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推动执行工作的发展,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新的动力。完善执行立法,加快强制执行法的出台,为执行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现行的执行立法已落后于执行工作的需要,缺乏效率精神,应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为执行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规定明确的执行时限

依现行执行制度,执行案件没有期限,而在实务中,案件在一个人手里办,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决定执行时间长短往往取决于外在因素的干预,也许领导过问或当事人反映就能及时执结,何种案件何

时结案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执行程序必须对执行的过程规定明确的时限。

4、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执行难”也暴露出执行权在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为此,应建立执行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

我国目前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在监督力度、标准、程序等方面规定都不具体、明确。如执行监督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依法监督,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但是立法上并没有对错误的种类、性质、怎样纠正已发生的错误等有关问题,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无权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监督,这无疑是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工作的部分人员和领导发生腐败,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根源之一。所以,必须加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执行权的制约和监督。 强制执行更接近行政行为,执行程序由于其强制性的特征而较少受到来自另一种公权力的干预,因此必须以强制执行救济制度来保护公民的权利。它不仅是受侵害人的一种权利,更是对执行机关的监督。

严密的内部制约机制也相当重要。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对执法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严肃执行纪律,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各级法院积极探索,将执行权分立行使,改变了过去执行权集于执行员一人的手中,易于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的弊端,有效地整治了乱执行的行为。

5、充分发挥审判程序职能作用,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完善。由此看出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是密切联系的,充分运用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债权人主张权利,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给以后的执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避免重复劳动,有效遏制各种逃债、躲债行为,有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现实是:在审判阶段,该做疏导工作的不做;该保全的不保全;该先予执行的不先予执行。而是以“我”只管下判,执行是下一阶段另一部门的任务为由,把案子甩在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弱化了司法权威,从而错过了案件圆满解决的良好时机。

(四)培养当事人在执行中的证据意识

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在举证的方式和责任分配方面,通过审判人员的指导得到较好发挥,对自己的主张,都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在执行程序中,要求当事人举证,有的当事人不理解,认为通过诉讼程序,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认,人民法院应根据已经发生效力的法律文书,强制责令义务人履行义务,不再负有举证责任。认为执行中的调查取证应当由人民法院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当事人走出不承担举证责任的误区,使其明确执行中的举证是一项重要义务,是实现自己权利的有力保障。

线人举报制,是针对那些人难寻、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由法院

在其经常活动的场所和知情人中发展线人,要求线人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状况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视其情况给予线人一定数量金钱奖励的制度。

执行公开可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使执行权的运行过程有透明度。执行程序应该对这些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增加执行案件的透明度,特别是通过对敏感环节的公开,减少当事人因为对法院的不信任所产生的不接受执行结果、进而抱怨法院“空调白判”、“打法律白条”的情况,使当事人能及时了解执行案件的进展情况、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法官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争取得到当事人乃至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所谓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报其所有的财产状况,包括动产、不动产、各种债权和其它财产权及其抵押情况等。

(五)完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解决方式 多发挥私力救济的优势,完善诉讼保障制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障当事人的基本合法权益。而我们知道,在民事案件当中,当事人采用诉讼这种方式来解决纠纷,是基于对法院的充分信任,而其诉讼目的是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但在现实当中法院并没有很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的执行并不到位,判决书就成了一纸白条,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胜诉方不但为诉讼花去了大量的金钱,还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最终落了个判决执行不了的

局面,人力、物力丧失殆尽。其实在现实当中,当事人进行诉讼不但是为了获得程序上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实体上的权益。另一方面,应当完善我国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建立诉讼费用保障制度。当前我国诉讼费用一般都在案件审判前收取,执行费用在法院施行执行程序前收取。且费用收取又按诉讼标的收取,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我认为国家应该减少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收取或应在当事人的权益确实取得保障之后收取诉讼费用和执行费用。

五、结语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关键则在于强制执行程序的完善与健全。只要我们根本转变“重审轻执”的观念,正确认识执行程序的价值,加强执行立法,健全执行机制,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执行工作必定会走出困境。总之,要克服执行难,必须处理好审判与执行的关系,充分发挥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明确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的举证责任,建立和完善以“执行线人制度”为代表的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从而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六、参考文献

[1] 江伟:《民事诉讼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28页

[[2]]江伟:《民事诉讼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65页

[[3]]齐树结,马昌明:《完善我国强制执行法若干问题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31页

[[4]]吴明童,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36页

[[5]]方蓅芳. “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6]]杨荣馨.页

2003年,第536《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