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022-07-11

第一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浅谈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事业心、孝心、同情心等相比,是“众心”的核心。所以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可以说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发展。

美国著名总统里根小时候同伙伴们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让里根赔偿。里根告诉了父亲,父亲说家里有钱,但是不能给他,他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最后父亲把钱借给里根让他先赔给邻居,要求里根必须在一年之后还他的父亲。结果里根利用学习之余给一家餐馆洗盘子,经过半年时间挣足了钱,还给了父亲。

做班主任已经十一年了,有一个问题却越来越令我头疼,为什么学生越来越没有责任心了?

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原因何在?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我们的劳动教育只是存在于形式,在升学面前,文化课以外的学科教育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不否认我们教育者的失误,但我感觉家庭教育应该负相当大的责任。

我们的家长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在家做过多少家务?我们的子女在家里为父母排过多少忧愁?而我们的家长又承担了多少孩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我们的苦口婆心在家长言传身教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家长在打着爱护孩子的大旗,却把孩子的双手和思想牢牢束缚,我们的孩子还能健康成长吗?除了知识他们还会有什么技能吗?

爱我们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放开手脚,让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责任。

陶行知先生曾言“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享受到什么样的教育。”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家长的认识,共同携手,创设契机,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首先,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首先要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家人,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家人之间的互帮互爱 1 增进了学生对家人的关心和理解。明确了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为家里出一份力。

(二)、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三)、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四)、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

二、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育要适应新一代学生的心理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渠道

1.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在自己所任教的课程中,日常教学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教育的影响。比如要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同学在每次数学课后来我这儿签字报告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纪律情况,让他负责周围同学的上课纪律。

2.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要渠道在课外。

(1)培养学生努力完成作业的责任心在课下。比如,培养学生写出一笔工整、漂亮的字,必须要求学生有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的责任心。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乱,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一端正作业的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表现责任心的行动。

(2)在平时的劳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我在班级里提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口号,让得同学们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洁"意识,也更好的理解了我们班“诚实守信 管好自己脚下一片”的班训。

3、学生犯错时是培养责任心的良好契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小学生,年幼无知,难免犯错误。教师要抓住学生犯错的契机,注意启发和引导。在处理学生的过失时,可通过适当的赔偿性“惩罚”来强化他们的责任心,让学生以行动来为自己的过失承担必 2 要的责任。

4、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率先垂范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保证和重要渠道。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教师只有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的责任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

(二)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方法

1、实行任务分配制

为明确学生的各自责任,培养全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营造“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良好班级氛围,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班干部竞聘上岗制。这样能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感。经过全班不记名投票,同学们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成为新学期的班干部。他们的“竞职演说稿”张贴在教室。这些同学责任心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他们在履行承诺的同时也接受着同学们的监督。

(2)、非干部同学的责任分配。我把非干部同学分成几组,固定地安排在班干部名下,对我们班级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协助班干部做好本周班级工作。同时,每个小组也是一个学习小组。组里的优差学生两两一组,优生负责后进生的作业检查、课堂纪律监督、知识缺陷辅导等等。这样,不但班级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

班级工作经过我这样分配后,全班同学各得其所,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班级荣辱得失直接责任到人,便于班级管理和责任追查。这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

2、不放过每一个教育的机会,持之以恒

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思想,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好思想,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做一个宽容体谅、有感恩心的人,这也是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目的之一。

3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如自觉预习课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但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的同学为数不多,甚至有个别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利用朝会课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成才的事例和班级中优秀同学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一事无成”的道理。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十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反复训练日常行为,养成自觉自控行为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坏习惯的改正、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3、利用班队课有目的的开展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我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开展班队活动进行责任教育。

(1)、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敬老节”前夕,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们送慰问品、打扫卫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

(2)、结合时事动态开展活动。5.12四川大地震后,我结合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团结一致不怕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及人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社会的心等教育。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拼搏、永不言败等的教育。

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不但针对某个主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且在活动中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及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等性格品质。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自我责任心不够强的学生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如学习情绪问题、缺少毅力和信心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只有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心理辅导才能得到解决。

(1)、用亲情唤起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知道父母工作的艰辛和对子女无私的爱。培养学生其要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于父母的心。

(2)、用师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我从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真诚地交流,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亲其师而信其道”,通过长期的交流、磨合,学生的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那些纪律差的学生表现有了明显好转,我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他们坚决改掉缺点,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 4 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自我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关系到学生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而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家庭、学校还有全社会都应该各尽所能,共同培养。

第二篇: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对策

毛伟娟

一、明确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目标

小学生的责任心表现主要为服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并且开始逐渐理解责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将责任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总目标有: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促进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使青少年免于恶习,为他们正确地履行其社会的、公民的责任做好准备。从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对自我的责任心:认真、自觉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对家庭的责任心:尊重长辈,体谅父母,能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对同伴的责任心:尊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信守对他人的承诺;对集体的责任心:热爱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集体各项事务;对社会的责任心:遵守各类社会规则,坚持捍卫道德准则,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关心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

二.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重要途径

儿童步入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已由家长转向教师,教师的要求、任务似乎比家长更起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不能光靠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生动形象的榜样,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从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发展对家庭、同伴、集体、社会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学校应对学生有合理的期望,为学生定期设置一些行为和成就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选择,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学生的讨论和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引导等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1)学科渗透

利用课程中的有关素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增强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可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自我责任心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借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直观的画面,和谐的音律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产生情绪体验。对于学科教师来说这是对课程的延伸,而对学生来说,这是对他们责任心的潜在认识和培养。

还可以通过设立保健课、心理品质修养课等专门学科,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引导学生逐步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认识。在学科的课外延伸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对自己、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

(2)集体影响

1)班级的组织管理

为明确学生的各自责任,培养全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要

在平时细小的班级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包干制。班干部是班级的特殊个体,这些特殊个体的责任心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个体的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心,进而带领全班同学为班级荣誉而奋斗,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条例。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干部轮流制,使每一个人都有服务学校、班级、同学的机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其次是非干部成员的责任分配。为了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使得在班干部的监督之下,非班干部学生能很好地工作,进而培养并巩固他们的责任心,我们可以将非班干部学生分组,固定地安排在每个值周班长名下,对他们的班级工作(包括卫生、纪律等)进行明确分工,班级荣辱得失直接责任到人,以便于工作管理和责任追查,从而使全班学生工作井井有条。

对于班级的活动,要聆听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气

氛中看到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在具体的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班集体的真实联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团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2)丰富校园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青少年获得细腻的感受,在交往和合作中他们能得到被接纳

感和满足感,而且他们也能提高参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让青少年学会分享他人的情感,了解他人的心意,关注人的情感,寻找别人的闪光点,追求高质量的情感生活,让相互分享变成共同承担。

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教育活动尤其是班集体活动非常重要。可以围绕一个主题

进行教育活动,这样具有直接、灵活、有效的功能。还可以进行专题报告,直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拼搏”、“竞争”等增长才干的强烈愿望,从而强化自我发展、自我负责的精神。开展青少年调查活动是可以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和提高学习、生活能力的一项学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主题可以有家庭情况调查、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学校午餐调查、教育目标调查、社区情况调查、饮食习惯调查和家庭作业调查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形成了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关注生活世界,养成思考和善于分析的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兴趣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做事能力及办事信心,融洽师生感情。在平时适当延长开放学校的时间,让儿童、社区民众于课后、周末及暑假拥有安全无毒害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在这些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展现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拓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的“乐趣”。

责任心的培养重要的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公益活

动、社会服务、班团活动,鼓励学生承担任务,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培养、增强各方面的责任心。

(3)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我们从未忽视过责任心的培养, 总是不断地教育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联系起来, 要为祖国而学, 为人类进步而学, 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宏观目标, 学生觉得遥不

可及、缺乏实际意义。所以应该从小事抓起,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首先从家庭入手,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起来, 避免养成学生的“双面人”性格, 并且帮助家长认识到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和怎样培养责任心的问题。学校要积极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提高家长素质,开办好家长学校。孩子受家庭的熏陶由来已久,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思想、言行给学生以深刻的烙印,学校有责任在提高家长素质上做努力,给他们传输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现代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好让家长们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遵循规律,有的放矢。学校吸纳家庭的教育力量,家长作为学校的“伙伴”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拥有高度的兴趣,形成家校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儿童的格局。

此外还要集合社会的力量,借由学校的中介力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加强联系,家长鼓励孩子到社区服务,社会也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生活舞台,家庭和社会共同为青少年的生活创造便利的条件。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参与,积极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确保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传统的课堂结构到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已经很必需了。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和媒介,家庭和社区乃至社会参与教育,齐抓共管,互相交流,建立一个积极的教育团体,为青少年责任心的培养共创佳境。

第三篇: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诸城市密州路学校许士锋

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也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工作职责。当今小学生中,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对学习不负责,上课不认真,作业马虎、拖拉;对他人不负责,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家庭成员;同学间不会相互协作等。而就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来看,德育目标定位偏高,层次单一,空洞的说教成分过多,造成德育工作泛化、无序的局面,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责任感如何似乎已经成为评价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标准之一。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清晰地明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班级里,我们班主任需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不同、性格爱好各异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普遍存在独生子女易有的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等毛病。所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其重要。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一个重要基地。作为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机会,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事事责任到人,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并经常开展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学期一开学,我就给每个学生分配了劳动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岗位。坚持积极引导、正面教育。放手让班干部管早读、午间阅读纪律。第一次大扫除,我带头做,以后打扫卫生,就叫小干部负责,分组打扫,扫完后小干部检查,检查合格,再报告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我在班上实行了值日班长制。我根据学校的四项竞赛,制定奖惩制度,力求用具体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学生。每周确定一个小而具体的目标,用红笔写在黑板的右上角,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当天进步最大的学生,将成为第二天的值日班长。于是每天放晚学前评选第二天的值日班长,成了学生最期盼的事。偶尔因为事情多忘了宣布,总有学生大声地提起。平时坚持多表扬、鼓励。

根据《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精神,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责任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行为规范训练,塑造“责任意识较强、人文素养较厚、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人格特征,让学生从小树立“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人类、自然负责”的意识,做诚信、文明、负责的现代人。

“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值班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值周生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学生表现与期末“优秀班级”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懂得对自己行为负责从而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入手,把责任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红领巾责任岗检查考核制度:由红领巾监督岗执勤对干从纪律、文明、间操、卫生、安全等方面对所有班级进行全方位考核,各项考核按等级划分,计入班主任月考核常规管理,大、中队干值岗表现也与班级考核挂钩,考核结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由值周教师与红领巾监督岗值周生负责检查考核,考评结果与班主任月考核挂钩,每周评选一次“卫生红旗班级”,并在班主任月考核中嘉奖。

“学会负责我能行”班级检查考核制度:以责任教育为突破口,“从对自己负责”、“从对他人负责”、“从对集体负责”三方面根据考核细则,结合班级日志由各班组织班干部进行考核,学生责任行为的考核与学生“四好少年”和“校园之星”评选挂钩,考核结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

“责任之星”评比制度:根据“学会负责我能行”班级检查考核结果,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每个月每班评选出一名“责任之星”,由学校大队部进行表彰,同时,照片与先进事迹及时通过“校园之星展示台”展示出来,为其他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即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

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责任意识养成的最有效手段。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论文

让学生把责任牢记于心

自从我接新一年级的班开始,就接到过许多这样的电话:我家孩子感冒了,不能上间操 ;或者我家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希望老师不要批评孩子。说实在话,家长替小学生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小学生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等。甚至连语文、数学书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所以我把工作重点首先定位在培养孩子责任心上

一、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基地

(一)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承担义务。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事事责任到人,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我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奋斗目标,设计卫生表格,布置活动任务等,我只是发挥启发诱导,补充完善,协调监督的作用。职位有班级卫生监督员、卫生角管理员、废纸回收员、午休小班长、早读负责人、活动小队长、课桌管理员、考勤员、护花使者、各科作业检查员等,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闲人。如班级卫生监督员要负责早中晚检查教室内外的卫生,保证班级在每天的卫生评比中不扣分。我引导学生们在在平时的卫生保洁工作中下功夫,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们商量:让咱们班成为“无垃圾班”。具体做法是两个字“保洁”!牢记“每人桌椅下方一小块儿,小小责任区人人来把好关”。从此,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垃圾,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责任,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洁”意识加强了。所以三年来,我班只用一把条帚和几把拖布,撮子、纸篓全送走,只在班级卫生角的桌边挂着一个小塑料袋,每两三天才倒出去一袋废品。而且值日的时间定在上午第三节和下午第二节的课间,其他同学快速撤出,值日生全员参与拖地、擦窗台,基本上三四分钟结束劳动,省时高效,每天放学后我班从来不用留人值日。再来说说我班的废纸回收员,时时监督同学们不乱撕纸,本子两面用完后放到回收袋里,他们创收的财富足够班级买稿纸、电池、香皂等日用品了。护花使者任务在周五最繁重:把十几盆花从窗台上搬下来,浇足水,托盘洗净之后,再把花搬回去,那一盆盆茂盛的花为足以孩子们的责任心做最好的证明……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所以我班在班干部的队伍建设中,班委没有名额的限制,为的是“班上,人人有事做!”在集体的奋斗方向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学会做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全方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寻求自我实现的价值。

(二)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不仅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做事讲责任的思想,而且把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布置、材料准备……这些事情都放手给学生去做。比如本学期临近期末,我班决定要举行庆元旦活动,全班分为9个小组,自己准备节目,这下可把同学们忙坏了,节目是异彩纷呈:小合唱、歌伴舞、三句半、诗朗诵、魔术等,真是各显神通,课间时他们忙着抄词、背词、排演节目,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谁都不甘落后,且不论他们节目质量如何,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尝到了各种滋味,得到锻炼,责任心逐步增强,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二、课堂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要渠道

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要让学生学会听讲、回答问题、读书、认真写作业、整理学具等,培养学习做事的认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知识不要单从兴趣出发,要磨练自己学习的意志,还培养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认真改正每一道错题。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写出一笔工整、漂亮的字,每学期开学我都要领着孩子练基本笔画,横要平,竖要直,竖弯钩的竖要直,平滑的弯之后的横要平,再顿笔快速向斜上方写出带尖的勾,这样细致的指导之后,孩子们都能把笔画写标准,接下来严格要求学生们要对他们的每一本书、本、练习册负责,不要求学生人人写字有字体,必须要求学生有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的责任心。因为多年的经验提示我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乱,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一端正,作业的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表现责任心的行动。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就是设计师,每一次作业都是你的作品,格式一定要安排得合理,字一定要写得漂亮。现在我班的这个做法坚持了两年,翻看着同学们整齐的作业本,我内心无比愉悦。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学习状况,在全班普遍,班级学习风气浓了,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三、家庭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渠道

为了让学生做到家里学校一个样,我要求学生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洗漱、理书包、理房间……逐步自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利用每日晨会,询问学生在家承担义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学会关心家人。例如:“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做件事,唱首歌,亲手做张贺卡,为妈妈洗一次脚;重阳节为爷爷、奶奶捶捶背,说说心里话等等。这些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家人的关心和理解,增进了感情。明确了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为家里出一分力。我还建议学生在家中养养花,养养小动物,看谁养得好,养的时间长,并请家长不要代办,获得了家长的协助,在这一件事中,学生懂得了做事不负责任,连一棵花也养不活的道理。

总之,我在德育工作,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 对学生教育始终贯穿的主线是“培养学生责任心”。 当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长期地教育,不断地督促,逐步地强化,逐步形成的。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定能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责任心。

第五篇: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

浅谈怎样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现代中学生思想敏锐,勇于进取,有了一定的责任感,特别是有些学生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由于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缺乏实干精神,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如果教育者还让教育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教育就会失败。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近年来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出弱化倾向。因此,笔者以为,在紧抓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责任感是时代的要求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早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上海市二期课改时,就对本市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1)有强健的体魄;(2)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3)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4)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5)有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态度;(6)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现问题,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就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责任感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取得了成功,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真正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进入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

二、培养责任感是优化现阶段学生心理思想的需要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潮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需要加大责任感的培养力度。具体表现在:

1、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薄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却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甚而至于,有关机构作过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2、公德和规范意识淡化,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学生不仅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而且考试作弊,混日子,混文凭;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不关灯; “厕所文学”、“课桌文学”、“公园文化”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公民意识淡漠

责任感是人们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的一种情感。青少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随着进入中学,自我意识发展而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中学阶段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特别是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少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是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三、构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施体系

笔者以为,学生责任感的主题应该包括:对己讲自尊,对人讲尊重;对事讲责任,对国家社会讲奉献。因此,教育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落实工作:

1、确立“五个目标”

(1)对自己负责。 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2)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3)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解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学会共享,主动为集体发展尽职。

(4)对家庭负责。 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5)对社会和国家负责。 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2、落实“六个层次”

(1)感受现实,增强学习责任感 了解社会关爱,奋发努力学习。操作载体:新生入学教育(军训、行为规范教育);访谈有关人士(校内: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校级领导。校外: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家长代表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时代对人才的呼唤,思考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生理想;参加团课党课学习,开展党团学习小组活动。

(2)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操作载体:竞争岗位(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主人翁的精神);岗位评价(从社会服务、行为规范、学习等方面评优表彰)。

(3)和长辈对话,理解家庭责任 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谐互动的教育环境。操作载体:学生与家长书面交流、直接对话(节假日、双休日做家务等活动,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情感,体验为家庭尽责的愉悦,并把学习与承担家庭的责任联系起来。)

(4)坚定对生活的责任意识 直面教育改革,增强人生能力。操作载体:开展新课程理念大讨论(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和老师都是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提倡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报告会,开拓视野,提高鉴赏品位,反思人生感受。

(5)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责任 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让小我融入社会。操作载体:根据学生特点,以做全校榜样为目标,设计活动;提倡助人为乐的风尚,鼓励学生个体对生活的关注,对学习困难同学的关心,带着对生活的不同理解,独自走向社会,走近弱势群体。

(6)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履行公民权利,承担公民责任。操作载体:18岁承认仪式;共青团致辞、前辈的祝福、成人的心声、党的祝愿以及宣读成人誓词等;以中学生的姿态,为校风建设承担责任;各年级特色教育活动。

四、制定培养学生责任感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以为,培养学生责任感,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1世纪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包括使被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趋势决定了我们进行责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立足与生存于社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科学性原则

任何一种发展目标的制订都要有科学性,责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的制订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学说的理论,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提出的责任教育目标,都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科学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即责任教育目标的制订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形成科学体系。制订各个年级段的目标时,既要注重阶段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重各阶段目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操作性原则

责任感教育的目标要有可行性,能够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制订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

5、渗透性原则

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停留于口头的说教,而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渗透到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去。

6、激励性原则

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要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表扬,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感会使之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把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 因此,作为教育者,加强学生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感”培养做起。让孩子们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

上一篇:青春日记流年易逝下一篇:情报信息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