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主题班会教案

2022-06-29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法治主题班会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法治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渗透法治教育主题班会

——柏木小学四(1)班 班会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主 持 人:班主任

班会主题:法治教育“反对邪教”班队会

教学目的:

1、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2、认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

3、学习用科学的眼光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法治教育渗透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条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治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5、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了解什么是邪教。 (1)、什么是邪教? 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

散布封建迷信邪教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邪教普遍具有哪些特征?

①所谓教主虽来自弱势群体,却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思想,有强烈的统治欲和政治野心。

②宣传世界末日来临也是邪教惯用的手法。

③所谓教徒大多来自于弱势人群,教内对教徒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和精神控制,大搞神秘主义,追求神秘的心灵体验。

④邪教教主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段骗取教徒的信任,要求教徒放弃物质享受,俭朴禁欲,交出私有财产。

(3)、邪教是怎样骗人的?

①利用天堂地狱、鬼神;

②制造教主是神来进行欺骗;

③编造前世债孽来进行欺骗;

④以强身健体,治病救命进行欺骗;

⑤利用信仰需要,以传播福音骗人;

⑥制造新迷信。

(4)、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5)、邪教有什么危害?

①剥夺信众人权;

②泯灭亲情人性;

③骗取群众血汗钱;

④破坏生产、生活秩序;

⑤煽动闹事,扰乱社会治安;

⑥危害国家政

7、邪教的危害

邪教骗人时,假装关心你,让你觉得很亲近,不知不觉上了当

案例:魏某因病做了手术,生活更加困难。一天,魏家来了两个神秘的人,对魏“安慰”一番,魏某很感激。这两人逐渐成了魏某的“知心朋友”。魏某受骗入了邪教,交了300元钱和600公斤小麦。魏某积极参加邪教活动,又欺骗他人,还跑到外地散发邪教传单。邪教被取缔后,魏某被绳之以法。他十分后悔。

8、如何预防邪教(学生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①良好行为健康保证

②思维清晰理性处事

③积极进取乐观处世

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三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歪理邪说的侵蚀,自觉抵制邪教、传播科学、弘扬文明,对邪教的宣传活动不听、不信,发现邪教违法犯罪行为后,要勇于揭露、举报,不断用先进的文化充实自己,健康。

三、小结

“邪教”是精神的鸦片,万恶的化身。它对人们进行精神控制,无休止地

折磨着无知的人们。邪教残害生命、摧残青少年,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犯罪,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漠然视之,都会坚决予以打击!邪教,也像一把犀利的剑,外表招摇而充满诱惑,一旦刺中人们的心,便无一生还。这把剑中带着诱骗的成份。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科学知识,不懂科学发展观,只知道企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赐,贪图微薄的利益,那他就会很容易地被这把剑刺中心脏,在污浊中毁灭。还有的人头脑简单,轻信别人的话,那他也很容易被骗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迷失了方向后会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往前走,不知悔改,他要把原本纯净的心灵染黑,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同学们,铲除邪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就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最有力的武器。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消除无知和愚昧,从根本上来制止迷信的形成。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们,我们应该恪守下列四条法则:一是从我做起,不信邪教,抵制邪教;二是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三是发挥我们的知识优势、智力优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四是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自觉抵制邪教的歪理邪说,让邪教无地容身!

(请同学谈谈自己上这节班会课的体会和认识。)

今天的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主题班会教案

化启小学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四年级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3年11月28日下午第二节 主讲:张宇 地点:四年级班教室 与会人:全体学生 班会目的:

1、加强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提高学生自救自护及自我防范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班会流程:

导入: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当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成长,而当代社会的我们必须要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青少年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 简要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简要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简要举例

2、了解我国现在青少年对法律意识薄弱的事例及有关案件。

全国2.5亿青少年,违法占万分之六。举例:绍兴17岁的陈铁江绑票案杀死9岁男孩…

3、小组讨论:现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1)、特征:

A、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B、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C、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D、犯罪类型复杂、高频率。

(2)原因:多方面的,社会环境;自身生理、心理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小结:犯罪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又会让我们流血流泪。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我们青少年应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为自己未来的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法治教育主题班会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主

题班会教案

四(1)班

【班会目标】

1.加强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提 高学生自救自护及自我防范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班会流程】

一、导入: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当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成长,而当代社会的我们必须要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青少年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简要举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要举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简要举例)

2.了解我国现在青少年对法律意识薄弱的事例及有关案件。

全国2.5亿青少年,违法占万分之六。举例:绍兴17岁的陈铁江绑票案杀死9岁男孩„

3. 小组讨论:现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1)特征:

a .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b .犯罪类型复杂、高频率。

(2)原因:

多方面的,社会环境;自身生理、心理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3)小结:

犯罪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美丽诱人,但是又会让我们流血流泪。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我们青少年应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为自己未来的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总结

学生谈感受。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主题班会

四(2)班

【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报刊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形式】

资料查找,小组讨论,法律知识口头测试。 过程: 班主任:

同学们,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讨论::

1.怎样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发言) 2.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发言)

案例分析:学生之间的争斗导致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请同学分析

讨论:生活及身边的违法行为(结合我校偷窃事件,打架事件)多媒体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

总结:

(1)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尤其需要强化自我保护。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2)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跨世纪合格公民。下个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将历史地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主题班会

四(3)班

一、班会时间:2013年10月19日

二、班会地点: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班主任或学生干部

五、班会主题: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六、目标:

组织进行一次深刻的有意义的宣传法律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了解法规知识,加强同学们的法律观念,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

七、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八、形式:

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房间内,乌烟瘴气,一群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 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学生吸烟。

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共筑伟大中国梦”

主题班会

四(4)班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知道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

2、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二 案例分析

(一)

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一) 案例评析一

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后结识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暗示"下五人开始盗窃,后发展为抢劫。五人同吃同住,有钱同花,作案时一起出动,所得赃款平均分配。案发时,五人正策划购买枪支,并准备为五人组合起个帮号,而每次作案起主要作用的张某已经事实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作案十几起,案值2万余元。

3、出示课件(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4、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5、教师总结并出示课件(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1) 家庭教育 (2) 结交不良青年 (3) 租房脱离家庭监管 (4) 贪图享乐 (5) 拉帮结派 (6)走上犯罪道路

(二)

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二)

张某(12岁)、展某(13岁)、李某(11岁)抢劫案, 三人摹仿电影中的黑社会人物,购买砍刀、胶带等作案工具, 身穿黑色风衣,头带礼帽、墨镜,各持砍刀,强行闯入被害人的废品收购点,持刀抢劫现金后,将被害人捆绑并用胶带封嘴后逃走。

2、问:三人的犯罪成因?

3、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出示课件(评一评)

三人家庭条件并不贫困,三人之所以去抢劫,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外,放任自流的家庭环境也养成了三个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这些孩子的意识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须得到,自己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听任自己的欲望的支配对他们已习以为常,至于其行为后果如何,社会舆论如何评论,则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上述的三人抢劫团伙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要么属于父母离异,在家受气,要么因为和父母不和,离家出走,相似的经历也让他们一拍即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合作探究

1、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学生讨论) 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相关的案例?我们如何应对?(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出示课件(看一看1) 师:当发现未成年人打架斗殴

4、出示课件(看一看2)

发现他人对己或别人实施不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学校或家长向公安机关报告。 5出示课件(看一看3)

四、开放性评估题

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

内容: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学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

五、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

六、小贴士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 2理智地自制,灵活地自卫 3依法保护自己

第四篇:法治主题班会讲课稿

走好青春每一步——法治在我心

1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小冬在做什么? 他如果在第二天又拿了同学的一百元钱。

但是如果小红劝告他不要未经主人允许随便拿人家的葡萄和钱,他会听吗?如果他听了会怎样?如果他不听又会怎样?

对,他的行为是属于偷盗罪,那同学们知不知道盗窃罪的具体含义呢?简单来说:盗窃罪就是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行为。

那同学们有没有在私底下拿过同学的东西,并想将其占为己有的?

但是老师在小学时就遇到过,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悄悄地拿人家的东西并且从来都不还。。。虽然他那的东西都不是特别的昂贵,但是他是不是也是非法占有,是不是也属于偷盗罪?而造成他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他对法律的不了解,如果他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这样做是属于违法行为,他就不会这样了。而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也是为了让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国家制定了那么多法律就是为了保障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但是,同学们你们有知道哪些法律法规呢?

(学生回答)

对,你们说的这一些都是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同学们看到没上面的法律当中,有两个是关于未成年的,那未成年人是指什么年龄阶段的人呢?那你们是不是未成年呢?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是不是专门针对于你们设计的?

那既然是特别针对你们而指定的,那同学们肯定知道这两部法律的用处吧。 现在知道了它的用处之后是不是要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才能更好的运用以及维护对不?那同学们知不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什么条例是让你们印象深刻的?

比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第十四条什么?十五条是什么?

有的同学可能就在想了,既然那么多的事情都是犯法的,那么放假我就不出门,就呆在学校,但是你呆在学校多半就是和手机为伴,你在手机上是不是要浏览网页,同学们平时是不是也看过网上的各类信息,但是其实有一些是根本就没有得到证实的,是你们却浏览或转发了,这样就是帮助犯罪分子构成了诽谤罪,因为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

2 同学们到底知道多少法律知识呢?现在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们要进行一次小的法律知识竞赛,来确定同学们到底对法律懂得了多少。由我出题,同学们举手抢答,总积分最高者为优胜。 (知识竞赛题:1.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这种行为违反(A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刑法

C.教育法

2.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另一部什么法(

A ),这两部法是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3.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C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8

B.12

C.24

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A)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16岁

B .不满10岁

C.不满12岁

5、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B ) A、虐待家庭成员的;

B、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

C、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 6.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提出申请,(C

)。

A.经学校批准

B.经居委会批准

C.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7.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B)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

A.12周岁

B.14周岁

C.10周岁

8.小明(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明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请问小明父亲的做法是否违法?(C

)

A.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B.不违法

C.违法

9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A)。

A.法定义务 B.道德义务,也仅是道德义务C.自主权利 D.选择性义务

10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_______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A) A. 人民政府 B.妇女组织 C. 妇女联合会)

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将有助于我们辨别是非,看清黑白对错,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3 但是有没有同学认为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无伤大雅。我们先来看看这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案例:哥们儿义气害了他

曲哲是个不错学生,由于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铁哥们”陈风找到了他,提起自己与方欣发生矛盾,要求曲哲帮他出口恶气,曲哲为了哥们义气便答应帮忙。第二天,他们约好时间,把方欣骗到无人处,陈风与其扭打起来。曲哲吓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此时陈风瞪着发红的眼睛,气急败坏地冲他喊:“哥们儿快点”,曲哲身不由己地跑了过去,不顾方欣苦苦哀求,残忍的将其杀害了。一个无辜生命就这样惨死在他们的手中„„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通过这次班团活动课,我们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也给我们擦亮了眼睛。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不但要学会各种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点亮智慧人生:那在班会接近尾声时我们做一个后期延伸,分别给过去和未来的自己写一份信,看一看过去的自己有多少的不足,想一想未来的自己希望是怎么样的。

最后请我们的班主任徐老师给我们这堂班会总结发言。

第五篇:“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

“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 法在身边——走好青春每一步

太和二中

王雅君

【活动背景】

做好法制宣传活动,举行“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班会,积极响应号召。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活动要求】

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主持人】

【活动地点】七年一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导语,说明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甲: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乙:法制精神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在修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内在素质的内涵正在逐渐丰富。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人文和法律精神。 甲:尊法守纪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

乙:尊法守纪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

合:为此我们开展主题为“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主题班会。

二、《宪法》法律知识简介(学生10人) 主持人:《宪法》共四章: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0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结合,讨论法律案例

主持人: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都有十

七、八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案例一:据《闽西日报》报道:2005年6月26日中午,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县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案例二: 2010年12月11日上午7点20分左右,楚雄市紫溪中学高二1班学生小阳与同班同宿舍同学小磊在男生公寓401室因发生口角冲突,小阳用刀捅伤小磊,另一名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小宇在劝架过程中也被小阳捅伤,之后小阳割腕自杀。当学校领导赶到现场将3名学生送往州医院救治时,小磊和小宇经抢救无效死亡,小阳在医院包扎后被公安机关控制。 案例三:06年,一名19岁青年利用木马程序通过极复杂的手段,在三天内从一名网友的网上银行账户分16次盗走存款1.5万元。上午,黑龙江青年于龙因涉嫌犯有盗窃罪在朝阳法院受审。法庭上,于龙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痛哭流涕。被带出法庭的一刻,他回过头向旁听席上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喊了一句:“妈,对不起。”于龙实施犯罪时刚满18岁。据于龙讲,他上初中的时候曾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从事电脑配件工作。被捕前于龙处于无业状态。

案例四:06年,15岁的小杰是一名网络游戏的玩家,有一天看到化名“白天使”的玩家,竟然有等级相当高的装备,让小杰好生羡慕,小杰和“白天使”聊了起来,发现“白天使”竟就在不远的网吧,突然心声歹念,打算带着一群朋友前去,胁迫“白天使”将装备交出来„为了网络装备,不少青少年宁愿以援交、诈骗、恐吓手段来得到宝物,类似这样的案例,已成社会隐忧。

案例五: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一网吧里玩“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旁边的一同龄少年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捅向这位少年,致使其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深浸在暴力游戏中。

案例六:

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电影,甚至夜不归宿。叔叔得知此情況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卻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小结: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的事也屡有发生;而因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的人也确有不少。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和守法,更要学会用法。

四、讨论:青少年犯罪原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沉迷网络,盲目攀比,交友不慎,沾染恶习,情感纠葛,模仿追风,骄纵溺爱,粗暴管教,流浪失控。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五、学习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杜绝犯罪。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 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 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 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 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 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六、法律知识抢答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每组抽5题);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知识竞赛题目由法律知识中抽取。 必答题: 共20问(略);抢答题: 共14问(略)

七、活动总结:

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共勉:“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佛教中有个故事,说一日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呼救。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恻隐之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中罕见的善业。佛祖决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一根蛛丝从井口垂了下去,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不想其他备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了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大盗怕游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惟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结果,本来攀很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崩断,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的怜悯,而重新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这个故事至少告诉我们:很小的善,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很小的恶可以毁了一个人最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