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人园林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新都新繁东湖为晚唐名园,经历代沧桑变迁保留至今,是四川纪念性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主要从空间布局,景观序列,园林艺术等方面分析了新繁东湖园林空间景观特色。关键词:新繁东湖;四川园林;景观空间;园林特色新繁东湖位于成都西北的新都的新繁镇,相传为晚唐名相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开凿。明代荒废,清代同治年间重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文人园林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文人园林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浅析书院园林视角下的当代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我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传统园林的文化重建,从而也增加了传统园林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书院式校园景观在未来的意境發展趋势上,可以将其特色价值运用于现代校园设计之中,起到继承传统书院空间环境所营造的场所氛围和精神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园林;国内外研究现状;书院园林发展趋势

1.背景

传统的书院园林,往往都建立在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的幽静之处,并且书院的教育也十分注重陶冶人的品格、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雅致等方面。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书院园林设计风格,是急需被当代设计工作者保护与发扬的。因为“寓教于景,环境育人”的设计思想,不但对于当下新教育改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良性的促进的作用,而且对于现代的校园环境景观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2国外研究现状

一般而言,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类,中国园林、西亚园林与西方园林。而其中的中国园林又可以分为中国古典园林以及日本园林。因此,分析国外园林的时候,日本园林是永远都离不开的研究分析对象。难波征男教授曾在《日本书院的研究现状与课题》一文中论述了日本书院园林在当代应用的影响。日本书院园林在传播传统的儒教思想之外,也融合了不少西方的思想。如德川幕府时期,对民间奖励大胆办学,在客观上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实力的增强,以培养商业精英为目标的“怀德书院”因此诞生。怀德书院的教育内容除了受大中华影响而诞生出了日本小中华的思想之外,在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也十分具有实用性,其在设计上除了包含有传统的枯山水设计,以及平庭、池泉园等构筑方法之外,在空间布局上也多少也沾染了西方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并且为了合理的保护书院典籍,在消防设计(水系设计)上也十分注重[1]。

3国内研究现状

首先,从我国书院园林的性质分析,首当其冲的,就是山水、花木、建筑三大造园要素。总体概括可知,书院坐拥山水之美。书院在择址环境上继承了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趣。除此之外,书院的功能性质是多样化的,文人的园林环境通常是文人生活起居、怡情养性、清谈会友之所,还同时具备研读、藏书、祭祀的功能。另外,书院具备游憩、寓居、交流等功能,可供师生们提供服务,也可供大众观光,园林场所可提供给文人举行集会、辩论、交流等活动。

其次,从我国书院园林的地域特征分析,相对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比如苏北泰州)多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水系丰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势上呈南高北低;江南地区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天时地利的自然景观。正是这些优越的条件孕育了深厚文化渊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人风尚,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繁盛都是以此为条件而发展的。书院的建立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促进民风的改变。

最后,从我国书院园林的类型分析,现存的传统书院园林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规模大、具备完整书院格局、相对独立的书院,隶属于大型风景区的独立景点。第二,保护较好,作为小型景点依附于景区中的书院。第三,存在于在城市、县城街道旁、公园内,融于现代生活之中,相对独立、维护情况较好的小型书院。第四,只留有遗址或纪念碑,维护情况较差或只留有建筑,融于其他环境之中的书院。第五,属于散落在乡野的书院园林,缺乏维护和后期修缮,基本己脱离周围环境,独立存在。

4书院园林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受中国古代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制影响,国内外的书院园林无一例外在设计布局上都多以礼者居中为尊,书院建筑设计上多为中轴对称的院落式格局;而水系设计上,日本书院园林虽十分简约但细节处理上起到了美化环境和增加观景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日本儒家典籍数量较少,其对手抄本十分珍惜,在有限水系设计中,造园师充分考虑到消防系统,这也是今后我们在书院园林设计中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植物配置上,越南的书院园林多以本地热带阔叶植物为主,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得意彰,而我国不少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也一样,利用本地植物因地制宜,借助各种造景手法,使书院达到步移景异,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境界,而其中的古树名木运用,更是可以体现书院历史沿革的见证,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需多加考量。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书院,还是现代校园,其实都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因此,在书院式校园今后的设计发展中,首先在立意上需要注重文化传播[2],在选址以及布局上要考虑到所处的设计环境是否符合校园的学习环境。比如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洋务学堂,采取的就是分班教学的制度,班级授课强调知识学习的独立性,教师带领学生席地而坐,一起探讨学术研究。反观现代校园的讲堂,基本除了上课的讲学之外,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如何在现代教学空间设计中,营造积极向学、师生和睦相处的氛围,其实也是书院式校园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在现代校园教学空间上,应充分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切身体验,轻松学到知识。如书院大多选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远离尘嚣之地[3]。选址环境表现出“远离尘俗之嚣,有清幽之胜”,以达到“净心”、“悦性”。而现代校园中,由于用地条件的制约,无法创造出利于学生室外嬉戏的活动场地。故而在未来发展趋势设计中,书院式校园也需尽量用人工的方式弥补先天的不足,巧于因借来处理好校园环境,创造出更多的室外休闲空间,让学生在悠然自得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4]。最后,在书院意境传承上,我国传统书院无论在总体规划还是建筑群的组合和建筑单体设计上已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书院式校园景观在未来的意境发展趋势上,可以将其特色价值运用于现代校园设计之中,起到继承传统书院空间环境所营造的场所氛围和精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佳文.日本书院造园林造园艺术研究[D].2017.

[2]李诗佳.浅谈中国书院园林对现代校园景观的影响要素[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7):94-95.

[3]林刚.富有教育意蕴的当代中小学校园建设——基于对传统书院环境营造的考察[J].教育发展研究,2020(10).

[4]王鹏,赵鸣.中国古代书院园林变迁考略[J].古建园林技术,2016(4):20-24.

【作者简介】,姓名:李根,出生年月—:1987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如皋,职务/职称:初级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

作者:李根

我国文人园林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浅谈新繁东湖园林景观特色

摘 要:新都新繁东湖为晚唐名园,经历代沧桑变迁保留至今,是四川纪念性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主要从空间布局,景观序列,园林艺术等方面分析了新繁东湖园林空间景观特色。

关键词:新繁东湖;四川园林;景观空间;园林特色

新繁东湖位于成都西北的新都的新繁镇,相传为晚唐名相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开凿。明代荒废,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是我国少数有迹可考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园内湖塘掩映,沟渠纵横,土丘围绕,古树参天,花草丛生,布局精巧,玲珑别致。东湖是崇祀名宦乡贤的纪念性园林,有着巴蜀古典园林自然天成,古朴典雅,乡情飘逸的风格。园内建筑青砖黛瓦,系川西民居的格局,与环境极为协调。

1 总体空间布局

东湖的整个布局较为自由,从平面布局来看,无轴线可寻。水体占了整个园区三分之一的面积,有开阔的大面积湖池,也有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建筑沿湖布置,形成环状的游览线,疏密有秩,平衡合理。园内亦有土坡,在园区北侧,上筑有城墙。

东湖的主要的建筑怀李堂,位于园区中部偏北,面向南面的主湖。怀李堂位置恰当,堂及堂前空地与湖结合,成为园中的主要景点,控制园林的整体布局。怀李堂东西分别有瑞莲阁和珍珠船,又以步行廊贯连篁溪小榭与月波廊。对岸的清白江楼、平远台、蝠崖连成一条横向的景观序列,隔湖与怀李堂对望。堂北部临万花湖,沿湖布有晚香斋、光霁堂。园林最北部被城墙包围。城墙下,水巷复环,小桥层叠,登上城墙,视野复又阔,南可俯瞰全园。园林东侧和西侧多为植物景观,有梅园、桃李园、桂花园,形成园中园的布局模式。整个园林起伏叠嶂,池水环绕曲折,建筑分布合理,路径曲折迂回,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

2 园林特色

2.1 景观序列

新繁东湖内有丰富的景观,从建筑、绿化、水渠等各个方面,采用对景,障景等手法,做到移步换景,使整个游览路线处处成趣。东湖在景观序列处理上有很高的成就。

进入公园前门,沿园路向前,先经过三贤堂,步入园林二门,迎面偏东是青白江楼,体态轻盈,粉墙青瓦,很是简雅。青白江楼与小土山相连,下有一圆洞,隐约可见湖池树荫。此为序幕空间。继续向东前行,园林景观空间展开,渠水绕一小岛,岛上有一古柏亭。亭周有假山,后岛有城霞阁,通过多三桥相连,水渠交错,山石回环。复而北行,经过一石桥,登上小山,上有圆形草亭,名见山亭。此为园中的制高点,可望南北园林景观。经石桥北行至瑞莲阁,视野开阔,环境幽静。经过篁溪小谢,至怀李堂,进入主景区。向主湖展望,视野开阔,湖對岸青白江楼与蝠崖形成景观屏障,顶部见山亭与怀李堂形成对景。绕过怀李堂进入后部空间,水巷复环,小桥层叠,茂林修竹。登上城墙,山上植梅,称为梅岭,将整个园区的景色都收于眼底,是景观序列最后的处理。通过曲折变化,高低起伏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了幽静自由、朴素自然的园林空间。

2.2 叠石理水

东湖的山水经营非常有特色。园中叠石,假山,土丘,城墙共同构成的高低变化、层次丰富的园林空间。东湖东南部有一约5m高的土山,是凿湖取土堆筑的假山,若蝙蝠偃卧湖畔,名曰“蝠崖”,蝠崖上有座亭名曰见山亭,作为园内中心的制高点,可俯视山南山北之景,采用对景手法,与怀李堂遥想呼应。园林北部旧日城墙留下来的土埂,城墙与土山融为一体,现土山山上植梅与竹,登上城墙南可俯瞰全园景色,西北可远眺雪峰。此城墙与李德裕之相位有关,指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东湖的水面布局或聚或分,有大面积开阔的湖池,也有蜿蜒溪流环绕林间,自然轻盈,回环萦绕,没有刻意雕琢之痕,尽显川西园林古朴之风。前部的水面环绕两岛,盘溪交错,形成曲折多致的园林序幕空间。东部水面完整开阔,怀李堂面朝此湖,形成园中主要的景观空间,突显庄重的纪念性氛围。后部因城墙的存在,形成东西向贯通的沟渠。全园的水体沟渠纵横,变化多端,使整个游览路线都有山水环绕,富有情趣。

2.3 建筑艺术

东湖的建筑大多为清代重建,由于战乱,唐代的建筑现已难考证。现园内共有楼、台、亭、阁共20余座,多为开敞的木构架,悬山或歇山顶,体形轻盈,颜色朴素,体现川西园林建筑的特点。园内的主体建筑怀李堂位于东湖西侧,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以纪念开凿东湖的李德裕。清人李应观来此咏诗“奇花多吐四时芳,万绿千红次第香。莫道琼枝不解意,参差环向卫公堂”。怀李堂坐北朝南,面对正前方开阔的湖面,两侧延伸出廊道环抱湖面。南有青白江楼,纪念宋代铁面御史赵抃,与蝠崖连成一体,体量上部轻盈,下部厚重,中开圆洞,使前后流线连续。东有瑞莲阁,西有珍珠船,珍珠船北新建东湖碑廊,集中了地方清代碑刻26通。园内多草亭,如伴梅亭、蜷翠亭、见山亭都以草覆顶,显示川西建筑之朴拙本色。

2.4 植物特色

新繁东湖历史悠久,园内高大乔木较多,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建园初始,园中有就植梅、竹、柏等多种植物,历代文人诗词中都有描绘。相传李德裕亲手植古柏4株,后因灾害相继死亡。在后人历代的维护下,又种植了桂、兰、菊等四川特有的植物。其余还有几百年历史的菩提、紫薇、龙形铁树、罗汉松、皂荚等,杂以古藤、幽篁,其间配置桃、荷、桂、梅等花木,形成了现在东湖茂林修竹,古树掩映的景观。现在的东湖内,高大乔木覆荫在园林上空,与建筑穿插布置,湖渠蜿蜒,勾勒出山水园林自然飘逸的特色。怀李堂西侧的菩提树,老树心空,残枝余节,古朴苍劲。东湖东西侧的梅园,桃李园,桂花园形成了园中园的景观,龙爪铁树和明代紫荆增加了园林的历史氛围。蝠崖沿湖一侧的土山布满了桂树、女贞、楠树等,与建筑实体相互掩映形成景观屏障。古城墙的梅岭,并植有兰、竹等,颇有点缀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长庚.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贾玲利.四川园林发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向岚麟,张云生,刘苏蓉.古蜀名园——新繁东湖公园[J].四川建筑,2006(10).

[4]廖嵘,谢娟.晚唐名园——新繁东湖[J].中国园林.

作者简介:谢昕(1992-),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建筑学。

作者:谢昕

我国文人园林发展研究论文 篇3:

佛塔浮雕:“泉南佛国”文化现象的活化石

【摘要】闽南自唐以来造塔之风日兴,各式石塔浮雕,既蕴含佛教义理,也生动展示了闽南历代的佛教盛况,成为“泉南佛国”的信息标志,是“泉南佛国”文化现象的活化石。闽南佛塔浮雕的发展脉络,印证了宋元以来闽南佛教世俗化的过程,逐渐缩短与士大夫和民众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切和实用,呈现社会等级观念并发挥教化作用。可以说,商贸的“海丝之路”催生了佛教的“海丝之路”,闽南宗教石刻体现了闽南宗教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关键词】佛塔浮雕;宗教石刻;泉南佛国;东西塔

基金项目:1.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项目“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2.厦门工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厦门工学院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YTD202009)。

在闽南漫长的石刻艺术历程中,佛塔浮雕汇聚了多种文化艺术的精髓,展现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成为闽南宗教艺术研究的独特体系。随着佛教的汉化,宗教石刻艺术也逐渐世俗化,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闽南海洋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宗教石刻艺术也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在中国宗教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一、“泉南佛国”的信息标志

闽南古称“泉南佛国”,早在西晋,就有了第一座寺庙。南朝时,天竺僧人拘那罗陀来到南安九日山,翻译佛典,众人追随。自唐末五代,先后主政泉州的王审知、留从效、陈洪进等人都推崇佛教,使闽南佛教逐渐兴旺起来。佛教的兴盛,势必要建造大量的寺庙和佛塔,唐代泉州就有45座寺庙,漳州有12座,厦门岛内也有多座佛寺。到了南宋虽偏安一隅,但南方经济富庶,宗教大为活跃,此时佛教渐趋世俗化,一些寺庙出现“儒释道并祀”的现象。元代统治者尊佛,僧人地位较高,儒释道也进一步融合。之后,虽经历了“反佛运动”及多次战乱,但闽南佛教总体相当兴盛,民众也大都笃信佛教,因此建寺造塔之风绵延千年。据统计,福建现存各类古塔共231座,其中石塔184座,砖塔42座。[1]单单闽南现存古石塔就有近70座之多。

佛塔,又名浮屠,起源于印度,最早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法物,也作为古印度佛寺布局的核心。随着佛教的汉化,中国寺庙的布局逐渐以大雄宝殿为核心,但有寺就有塔几乎成为惯例。佛塔随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便与传统文化、建筑藝术逐渐融合,衍变出多种样式,如五轮塔、经幢塔、宝箧印经塔、楼阁式塔等,其中楼阁式塔数量最多,孤地拔起,引得历代文人登临吟咏。随着朝代发展,建塔的材料也发生变化,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塔、石塔得到了发展。闽南盛产花岗岩,取材便利,因此石塔数量在唐宋之后迅速增长。位于泉州开元寺的现存最早石塔,就是建于唐代的经幢。

石塔是佛法的象征,是佛教重视形象崇拜的产物,而塔身是否有雕刻,雕刻是否精致,不仅是当时雕刻工艺水平的反应,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佛教兴盛与否的信息标志。闽南各式石塔的浮雕艺术,不仅蕴含佛教义理,更蕴含了其建造时代的佛教发展状况。通过大量考察闽南石塔雕刻实物,不难推见闽南自唐以来佛教氛围的浓郁和宗教建筑的活跃。

闽南最负盛名的古石塔非“东西塔”莫属,其体量和高度都在现存石塔中位居第一,可谓石塔界的“绝代双骄”。东西塔位于泉州开元寺,成为“泉南佛国”的最重要的实物存证。据《泉州府志》[2]载,东西塔始建于唐末,由僧人文偁禅师倡导建成五层木塔,在宋朝先后遭受火灾,建塔的材料由木改为砖。在南宋末期,东西塔由僧人募资,先后改成五层石塔并保存至今。一对佛塔,历经不同朝代,由木改砖、再由砖改石,毁了重建,这正是唐宋闽南佛教徒诚挚之心的表达,他们用更坚固的材料、更精巧的雕刻,来表达对佛教的赤诚。而这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唐宋整个社会对佛教的尊崇。东西塔分别费时12年、10年建成,属典型阁楼式石塔,双塔塔壁每层皆饰有花岗岩浮雕,各80幅,都是佛教人物(图1)。东西塔须弥座皆雕有佛传、花卉、鸟兽四十多幅浮雕,另有众多负塔侏儒、塔檐守望神将等,它们保留部分唐代雕塑的圆满大气特征,兼具宋代细腻、灵动的气质。如此繁复的装饰、精湛的工艺,令人赞叹。任何朝代,建造佛塔都是浩大工程,众人集资,耗时多年。因此,只有在经济富庶、统治者倡导、民众笃信的朝代,才能建成“东西塔”这样大体量、精雕刻的宏伟宗教建筑。东西塔由砖改石的盛举,标志着唐宋时期泉州“三大佛寺”建筑——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的完成,也标志着泉州佛教发展鼎盛阶段的出现。[3]今日,双塔历经800年仍巍峨挺立,成为研究“泉南佛国”文化现象的一座丰碑。

闽南古石塔式样繁多,自成体系,是闽南宗教文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缩影,它们汇聚成一座庞大的“宗教建筑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古人造塔,无论体量大小,塔身皆有或繁或简的浮雕。这些浮雕阅尽沧桑,成为“泉南佛国”历代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引领一批批后人前来研读和观瞻。

二、闽南佛教世俗化的印证

宋元时期,闽南佛教十分发达,寺院、佛塔遍布城乡。朱熹曾盛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个时期闽南佛教渐趋世俗化,佛塔的宗教功能得以拓展,兼具了不同的社会功能,诸如保平安、求长寿、昌文运、改风水等都可成为造塔的初衷,而正是“身兼多职”进一步促进了石塔数量的增加。如云霄的石帆塔(清代)建于漳江小岛之上,就是为了把守云霄东南门户,聚集灵气、振兴文风。重建于元代1336年的石狮六胜塔,是“锦江人凌恢甫”捐资建造的,从塔身匾额刻有的“万寿宝塔”字样,我们明确得知其造塔以求长寿。为了表达愿望的诚挚,他命人在塔身雕刻了金刚、力士、菩萨像80尊。然而与东西塔充满神性光辉的雕像相比,六胜塔的雕像显得较为简单朴拙,细节刻画较少,似乎更贴近人间的生活。当然,六胜塔的文字和雕刻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元代闽南佛教世俗化倾向的珍贵资料。位于泉州南安市桃源村的陀罗尼经幢石塔,建于北宋,当数存世经幢塔中较为精美的。经幢位于桃源宫天井正中,七层八角,雕有负塔侏儒、檐角飞天、双龙戏珠、禅定佛像等,饰以水波纹、仰莲等。工艺精湛,精美生动。此经幢为南安葛门陈二十二娘为其亡夫出资建造。据南安丰州镇桃源村老人协会会长傅天赐介绍,宋代这个地方盛行为亡灵竖经幢,祈求亡灵能够渡到彼岸。经幢可以是纸做或者布裁,经济宽裕的人便会用石头来建造,以期永久。这个风俗使得民间建小型石塔的风气日盛。塔身浮雕承载善男信女诸多愿望,成为人们心灵寄托的重要媒介。现存类似有精美浮雕的经幢小石塔还有许多,如泉州开元寺内现存1座唐代经幢、3座五代经幢,承天寺现存1座宋代经幢,漳州塔口庵现存1座宋代经幢……它们是闽南信众虔诚之心的载体,也见证宋元佛教“世俗化”的历程。可以说,“世俗化”是宋元时期佛教顺应时代的方便法门,它以不同形式融入世俗生活,缩短了与士大夫和民众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切和实用,民间佛教的昌盛,标志着佛教的主要功能从“寻求解脱”衍变成“求福去灾”,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石塔雕饰熔铸了古代匠人的心血,表达了主观的审美意趣,但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基于“礼”的精神,以此来呈现社会等级观念。社会等级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体现在传统建筑的石雕装饰中,如民居、宗祠、牌坊、寺庙、陵墓等等。这些石雕装饰既体现了该建筑的社会等级,也隐含了建筑主人的社会等级和品位等级。作为典型宗教建筑的石塔,随着佛教的世俗化,渐渐成为宗教艺术“等级观念”的集中展示地。佛教讲求众生平等,但学佛有次第,从修行层次来说,是有等级的。小乘佛教共有高低四个果位,大乘佛教也有三个果位,修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佛教不同果位享受不同等级的神通和朝拜,激励信众更加虔诚、修行人更加精进。

泉州开元寺东塔塔身佛教人物浮雕,便是按照修行的五乘教法进行编排布阵的。从低到高依次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级分明,不可僭越。东塔呈现的是人间秩序,因此受等级观念约束。西塔塔身的浮雕人物则打破了等级观念,道行深浅、尊卑不同的佛教人物被罗列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西塔表现的是彼岸“佛国”。如此说来,似乎唯有离开人间,才能打破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五乘教法教导众生恪守自己的根基层次,精进修行,诸恶莫作,因此也起到了教化作用。教化作用是传统艺术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闽南石塔浮雕迎合世俗所呈现的显著功能之一。我们想到,西方教堂内令人震撼的壁画,使信徒在踏入教堂的瞬间,心灵受到感召,发挥了教化作用。这种通过直接体验使民众与“神”进行心灵对话并得到教化的方式,同样表现在闽南石塔雕刻中。开元寺东塔须弥座的40幅佛典故事浮雕,就是最生动直接、通俗易懂的佛教义理教材。古代民众大都文化水平不高,这些佳作,使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升腾起更强的信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开元寺两座宝箧印经塔塔身雕有佛本生故事,树立完美的人格楷模,使人赞叹的同时,更加坚固信心、坚定信仰。开元寺西塔须弥座束腰雕有40幅祥瑞之图,有名花异草、珍禽异兽,描绘“西天佛国”盛景,给人以美好向往,并成为精神归宿。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化模式。还有许多雕饰亦给人美好向往,如石狮六胜塔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有双狮戏球、双龙戏珠、祥鹿、瑞荷、牡丹等图,以人间美好意象描绘西方极乐世界。又如南安桃源村陀罗尼经幢,飘逸的飞天、盈润的莲瓣,使人如沐春风、如闻佛音,充满神圣灵光。

三、佛教文化的“海丝之路”

闽南背靠陆地面向海洋,东邻台湾,南接东南亚,是我国海外文化流通的重要门户。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时称“东方第一大港”,厦、漳也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海洋文化的发达,使得自宋以来,许多海外文化进入闽南地区,首先是多种宗教的进入,宋元时期,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诸多宗教荟萃于此,带来了多种宗教文化,并促进了闽南宗教建筑的百花齐放。其次,阿拉伯、印度等各国客商的频繁进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再次,唐宋以来闽南繁盛的宗教文化,也影响着东南亚。唐代追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就有泉州高僧昙静。清初,泉州高僧木庵率众弟子东渡日本弘法,是闽南佛教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传播。[4]直到现在,闽南佛教还保持着与海外的密切交流。开元寺、承天寺方丈都是“海归派”。

可以说,商贸的“海丝之路”,催生了佛教文化的“海丝之路”。千年海外文化的流通印迹,体现在闽南文化的诸多方面,古石塔及其雕刻,亦然见证这段辉煌历史。

闽南先民从中原迁徙而来,带来“和为贵”的儒家文化,加上开放的海洋文化,奠定了闽南人对外交流的眼界和思想的特殊的基础,这在宗教艺术特别是石刻艺术体现得极为明显。闽南各种宗教遗址众多,以泉州为主,以佛教为最,另有印度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等。遗留的宗教艺术主要是神像雕塑、古塔石刻、以及神庙的雕花石构件。

据史料,宋元时期,泉州密宗信仰昌盛,印度教也开始传播,近年发掘了印度教石刻近300方,证实元代泉州有至少两座印度教寺庙。发达的海洋文化带来了印度文化的传播,因此在闽南宗教雕刻中常常出现印度文化的踪影,并和民间传统雕刻题材结合,塑造出具有闽南特色的宗教雕刻纹样。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后方有两根印度教石柱,雕有印度教神话故事,雕工精湛,此时期的印度教石刻属于犍陀罗艺术范畴,兼具印度和希腊艺术风格。在泉州开元寺还可以找到婆罗门教石刻和锡兰印度教神话的踪迹。伊斯兰教对闽南石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纹样上,诸如缠枝花纹、菊花纹、散点花伞纹等,都表现出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

由于宗教种类和艺术形式众多,使得闽南宗教石刻艺术特别是佛塔浮雕百花齐放,虽然艺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它们成为闽南宗教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重要实证。

宋代闽南佛寺大量出现一种小型佛塔——宝箧印经塔,造型奇特,极具异国风采。泉州开元寺,除了闻名遐迩的东西塔,还有两座宝箧印经塔,又称阿育王塔。此塔源于古印度阿育王时代,造型保留最初形制,具有印度佛塔特点,在我国已有1800年历史。开元寺宝箧印经塔建于南宋,正值福建密宗信仰鼎盛,因此在塔身雕刻中,可找到许多印度文化印迹。塔身四面雕有佛本生故事,每个转角雕有大鹏金翅鸟,金刚怒目,威风凛凛。此鸟源于古印度神话,生性刚烈,乃毗湿奴天坐骑。佛经说:拜谒大鹏金翅鸟,可以消除業障。因此宋代民众喜欢亲近它,并将它雕于佛塔。厦门同安西安桥塔,也属宝箧印经塔,此塔建于宋代,装饰华丽,塔身亦雕有大鹏金翅鸟。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郑振铎见之惊叹不已,称之为“婆罗门教塔”,据其建议,该塔移至大轮山梵天寺内。此类型塔,还有洛阳桥月光菩萨塔、陈山塔、诗山塔、潘湖塔、塘园塔等。

闽南留存许多宝箧印经塔,可知“泉南佛国”地处古代海外商贸重镇,其佛教艺术一方面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受到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宝箧印经塔的浮雕,不仅是闽南石雕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有力佐证。

四、结束语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地理环境并不利于农耕的发展,先民为了摆脱生活困境,取得精神寄托,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变得尤为重要,加上统治阶级的提倡,逐渐形成“泉南佛国”的盛况,散布于闽南各地的石塔及其雕刻,便是“泉南佛国”的信息标志,是闽南民间信仰浓厚的产物。进而,随着宋元佛教的世俗化发展,以石塔浮雕为代表的宗教艺术也日益走向世俗化,显得亲切和亲民,从而融入民众生活,并起到教化作用。总之,闽南石塔浮雕是福建独特的艺术文化遗产,不同石刻作品蕴含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审美意蕴,具有闽南宗教、石雕艺术、海丝文化等课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莉. 福建的古塔[J].福建史志. 24页.2012年第1期

[2] [清]乾隆.泉州府志[M]. 卷16. 坛庙寺观. 开元寺

[3] 何小凤. 泉州寺庙园林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4] 泉南佛国[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89%E5%8D%97%E4%BD%9B%E5%9B%BD/4451865?fr=aladdin

作者简介:刘琴姐,女,福建厦门人,助教,初级编辑,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艺美术研究、非遗文化研究。

作者:刘琴姐

上一篇:信息化领导力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