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十大误区

2023-03-05

第一篇:填报高考志愿十大误区

高考家长最容易陷入的十大志愿填报误区解析

一考生家长正在搜集高考(论坛)填报志愿信息

误区一:越俎代庖,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说实话,大多数高三孩子对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想报考的专业既不了解其培养目标,也不知道相应课程,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要想详实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三考生难以有较多精力顾及,这时作为家长,不妨代做资料搜集的功课,但又万万不能在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上越俎代庖。

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家长圈里有一位山东家长,他孩子是复读生,2007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一年后上了重点线,孩子因为喜欢熟悉的环境想在山东省内一所普通大学找一个好专业就读,但是他觉得孩子不上重点学校可惜了。为保证孩子能被重点院校录取,硬是让孩子报考了西部一所“985”高校,还在专业调剂上填写了“服从”,结果孩子被那所“985”高校的冷门专业录取了。从填报志愿到踏上西去的火车,孩子心中的喜悦一点点地熄灭。到了学校后,孩子不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经常生病,对所学专业也毫无兴趣,渐渐地开始旷课、不参加考试、和同学吵架。这位家长千里迢迢几次探望和开导均没有结果,最后,孩子甚至产生了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回家。

圈主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量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理,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误区二:好高骛远,冒险填报

这是高分考生家长易犯的错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能真正掌握孩子自身的真实水平,盲目追高,结果导致志愿失误,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2007年家长圈里有一河南李姓家长,孩子考后估分超过640分,欲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向我征求意见时,我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建议他“提前批”填报北京师范大学,“一本”第一志愿在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任选一所填报,因为这些学校以往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较中国人大要稍微低一些,考生选择这些学校更有把握,而且还可能上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可他并未采纳,没有填报“提前批”,“一本”第一志愿只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分数出来后,孩子考了643分,比河南当年理科一本省控线高出54分。有关高校2007年的录取情况如下:中国人民大学648分、北京师范大学630分、北京理工大学63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632分、武汉大学631分、厦门大学639分,孩子虽然估分很准,考分高达643分,但志愿失败了,本能上一所名牌大学,最后却不得不走进“高四”的教室。

圈主点拨:考生选择院校时有两点必须要注意:一是准确定位。充分了解自己所在中学历年的上线、录取情况和有关院校近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包括招生计划、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

录取平均分,以及第一志愿投档分与相应批次省控线之差),并根据当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及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层次的大学。二是合理设置“地域梯度”。填报志愿时应将眼界放宽,不要死盯住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将选择的范围放大,不但能减少落榜发生的几率,而且能提高志愿的“质量”。

误区三:不明就里,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大热的时候,河南一家长的孩子高分考取了某高校“会计信息化”专业。这个家长认为信息化大概就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会计信息化”又是会计又是计算机,热门专业大联手,毅然决然地让孩子报考了会计信息化。可是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原来的想法太傻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其实还是会计专业,只不过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孩子本来对计算机专业一往情深,原本想成为以计算机专业为主要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将来做个IT精英,无奈选错了专业。

圈主点拨:今天的家长可能很少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陆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教等,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四:缺乏分析,不知规则

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同样要慎重,如果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2007年江西省一本和二本志愿首次知分填报,并且在第二志愿里实行平行志愿。家长圈里一家长得知孩子考了561分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分数高出二本线40分。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这位家长采取“对号入座”的办法为孩子选择学校。

江西一家长为孩子填报的志愿表

从该填报志愿的方法来看无疑是正确的,用自己的实力去对比合适的大学。从表中可以看出凭他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跨过所选大学的门槛。可是二本院校招生结束后,他等来的却是无情的现实——高考落榜!相关学校的录取情况如下:

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录取分数线

高考家长最容易陷入的十大志愿填报误区解析

2010年03月19日10:51高校招生我要评论(3) 字号:T|T

这个家长错在忽视志愿梯度,误将平行绝对化。该家长认为,第一志愿填报中国民航大学本

应是十拿九稳的事,但他没有想到该校2006年5月30日前还叫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升格后投档分会提高。最可惜的是第二志愿的平行志愿没填好。虽说平行志愿是并列志愿,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向学校投档,可有效避免“志愿优先”产生的一些弊端,但并非考分高于被选院校的投档分就会被录取。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而这个家长所选的高校都是历年来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再则,平行志愿间同样需要保持“志愿梯度”,即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应参考历年调档分从高到低排列,而他填报的四所院校并未形成梯度。

圈主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则:1.“有效落差”原则。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会,所以应该把那些近年来出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择对象;2.把握“先后顺序”原则。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不会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出现上线落榜现象。

误区五:草率从事,马虎填报

如果孩子估分不准,家长在帮助填报志愿时更要三思后行,且不可草率应付,否则追悔莫及。2008年高考,家长圈里有一江西家长的孩子学习成绩极不稳定,平时月考在班上的名次时上时下。高考后填报“提前批志愿”时,孩子分都没估,就说:“考砸了,上‘二本’都成问题。”家长便信手为孩子填报了两所普通院校。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公布,2008年江西省理科一本线为512分,而孩子的成绩为532分,高出一本线20分,完全可以被很多一本大学录取的他,却不得不“高分低就”,就读一所二本院校。

2009年,河南一考生估分570分,实际考了590分,本来可以读一所名牌大学,家长却在一批一志愿里帮她报考了南方一所普通大学,孩子被录取后后悔得要命,最后选择了复读。

圈主点拨:估分不准无疑给填报志愿增加了难度,这对填报志愿要求更加严格,倘若再草率填报志愿,更容易失误而后悔。对一些应届生来说,放弃录取,选择复读,或许是条以退为进的上策,但是复读的不确定性太大,谁又能保证复读一年后还能考出原来甚至更好的成绩呢?而对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只能吞下“马虎”带来的苦果。

误区六:服从调剂,就会吃亏

2008年高考,高三家长圈里一甘肃家长的孩子考了560分,超过一本线2分,因为志愿填报失误,她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这位家长填报志愿前反复比较一本高校在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后,在一本志愿栏里填报了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但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都填了“不服从”,结果与一本无缘。后来得知,孩子成绩高出苏州大学最低录取分数(558分)2分,未被录取完全是“不服从”给害的。

圈主点拨:如果“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档案被投进某所大学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校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对于不具备分数优势,又不愿复读的考生,最好服从专业调剂。特别是对孩子心仪的大学,如果它的所有专业孩子都能够接受的话,应该选择

“服从专业调剂”。但对于专业倾向很明显的孩子,或者所报的学校里有孩子不能接受的专业,还是不服从调剂为好,否则一旦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孩子学习起来如同嚼蜡,可能年年“挂科”、年年补考,四年下来只是混了张文凭,也就失去了意义。

误区七: 盲目随从,不切实际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根据估分或高考分数认真分析即可,切莫三心二意、左右摇摆。2007年,河南省一位考了632分的同学想报武大,老师觉得可行,志愿草表上填的也是武大,可交正式表那一刻他却听从家长意见改报前几年较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孩子分数高出武大录取线2分却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2分,未能如愿。为此,家长后悔,孩子流泪,不得不再复习一年。还有一些家长填报志愿没自己的主心骨,看人家孩子报什么,也就跟着报什么。孩子的成绩不一样,志趣不一样,人家填报的学校、专业能被录取,而盲目跟着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录取。

圈主点拨: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最佳选择,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切忌填报志愿时不根据自己的情况,盲目跟风。

误区八:提前批一定要填

提前批录取的院校越来越多,提前批虽然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但它还具有拦截功能,把握不好就会带来损失。2004年,一名女生考了开封市文科状元,本来可以读北大等名校,但估分填报志愿时,家长却因为求稳,在提前批报了东北师大而最终与北大无缘。这几年听到太多孩子本可以上北大、清华,却因报了提前批院校被录取,而无法再去自己填报的一本志愿院校。为此,广大家长在为孩子填报提前批志愿时,最好要填报略高于自己孩子实力的高校,即便录不了也不吃亏,对于在全省排名靠前的顶尖高手,报提前批更要慎重。

圈主点拨:“提前批志愿”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所以要舞好这把剑需慎之又慎。若估分不准,特别是平时成绩忽高忽低的考生,“提前批志愿”尤其要慎重,因为一本及二本的招生计划多,考生选择余地会更大。

误区九: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不少地方,特别是直辖市和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2009年高考,北京一位家长的孩子考了542分,比北京文科一本线高出8分。家长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结果没被录取。

圈主点拨: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与北京高校相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方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误区十:专业选择只追热门

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数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家长圈里江西一位家长朋友的孩子2006年高考志愿里报了厦门大学最热门的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出来后,孩子虽然超过厦大投档线2分,却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落榜,最终走上了复读之路。

圈主点拨:志愿的选择并不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特别是偏文的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等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有关的约为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孩子报志愿时,最好以走为上策。既要选报“热门”专业也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综合分析填报,慎重从容。

其实,绕过以上误区并非难事。填报志愿时,对比评估各高校、专业的录取情况,充分利用相关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大胆填报,做到情况熟悉、目标明确、选择慎重、信心充足、有后路可走,这样自然会取得合情合理、令人如意的战绩。

第二篇: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五大误区 误区1

注重地域不重学校

填报志愿时,往往注重学校所在地,而忽视学校本身的内涵。导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掀起“天南海北”热潮。

点拨: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天南海北”等地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误区2

追求“热门” 严重“撞车”

很多考生只重视学校却忽视专业,进入高校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又受到学校相关规定的限制,无法调换专业。此外,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数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

点拨:志愿的选择并不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既要选报“热门”专业也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综合分析填报,慎重从容。

误区3

不明就里 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

点拨:家长朋友需要注意,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助等,将自己的专业志向及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4

缺乏分析 不明规则

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同样要慎重,如果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志愿填报不可忽视志愿梯度,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则:1.“有效落差”原则。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会,所以应该把那些近年来出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择对象;2.把握“先后顺序”原则。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不会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出现上线落榜现象。

误区5

越俎代庖 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

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量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理,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第三篇:填报高考志愿的“十大门道”

近日,笔者独家专访了《知分对表选学校一一2015年广东高考填报志愿指引》(以下简称《知分对表选学校》)一书的作者张元亮、张耀荣、晁丽娜三位教育研究专家,他们连续两年在大数据分析下对考生高考填报志愿进行指引,总结出填报志愿的“十大门道。 门道一:平行志愿并非风平浪静

近五年的录取结果显示,由于“分数优先”,使考生分数绝对化,分数把考生、学校分出了“等级”,各高校在广东省招生录取位置日趋定型。突出表现是考生扎堆,传统名校论资排辈,持续火爆。其结果导致高校录取的学生成绩集中在同一分数段。除少数名牌高校之外,一般高校再也录取不到高分考生了,这是特征之一。

特征之二是省外个别高校生源“大小年”现象依然存在。如2013年就有几所北京一本文科招生的名校爆冷缺档,2014年又有几所北京一本理科招生的名校爆冷缺档。这是因为有些高校去年录取分较高,“吓退”考生,致使今年招生投档线“空底”,甚至出现“缺档”情况,而有些高校由于去年录取分数较低,“吸引”众多考生报考,今年投档线“水涨船高”,投档线、最低排位都较去年有大幅提高。

由此可见,平行志愿模式也并非风平浪静。举两个例子,2013年,一向深受文科生追捧的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爆冷,对比前3年高校排位和最低分排位直线下降;而另几所热门高校则出现投档不足的情况。2014年,一向深受理科生追捧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爆冷,对比前4年高校排位和最低分排位出现投档不足的情况,其他几所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排位直线下降。

门道二:一次性录取率高,第一志愿很重要

广东省一本高校第一志愿组考生的出档率,2010年达92%,2011年91%,2012年超过92%;2013年理科类达93%,文科类达94%,2014年文理科均达到95%以上。比起往年传统的“梯度志愿投档模式”,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够一次性被自己所填的3所高校中任何一所录取。

2010─2014年在广东招生的一本高校逐步增加,一次性投档满额率维持在70%-75%之间,其中文科2014年首次达到81.8%。这说明,第一志愿很重要。 门道三:先用高校排位确定学校范围

根据近年来高校投档分排位和考生最低排位,考生可确定报考高校的分数上线范围。由于高等教育是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的,因此,考生要关注学校,更要关注专业。

纵观五年来广东一本高校文理科录取排位情况,处于排位前20名的高校,投档分数差逐步拉大。而20名之后,投档分数在一段段区间的高校中越来越近,即投档每差一分就出现一所学校,甚至同一投档分出现两所甚至多所学校。 为了能够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建议考生先利用高校排位来确定填报学校的范围,再将这些学校上年的投档分数线下降10分一20分来扩大选报范围,以达到又进好学校又选强专业就读的目的。

门道四:考生成绩排位先总分后单科

关于考生成绩总分排位问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做了规定,首先是按统考科目成绩总分(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下同)从高到低排位;其次,总分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位。单科成绩的排位顺序是:文科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科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排位靠前的考生优先投档;若考生最后排位及志愿完全相同时,则一起投档,由高校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门道五:一本按排名分三大“集团”

文科第一“集团”学校,主要录取分数排3000名之前的考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 第二“集团”学校,主要录取排3001名之后的一批考生。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第三“集团”学校,主要录取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其中有的学校需要二次投档或降分补录。包括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等。

理科第一“集团”学校主要录取分数排10000名之前的考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 第二“集团”学校主要录取排10001名之后的一批考生。这批学校近四年中在一次性投档满额率至少有3次以上达到100%,包括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第三“集团”学校主要录取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其中有的学校需要二次投档或降分补录。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安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 门道六:学校和专业需并重考察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都会以好学校即高水平大学为追求目标。好学校的重要标志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强专业。而高水平的强专业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学科水平上。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既要关注学校,更要关注专业及其学科水平,尽可能了解所填报学校和专业的更多信息,以提高报读学校的满意度。

热门学校开办了不少新的热门专业,或者是当下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因为新,学术积累不多,学术水平不高,学术团队不强,也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更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在本科院校中这些专业还不是强专业。所以说,好学校也有弱专业。

一般学校有两种情况。一是新校新专业或老校新专业。这些专业同样是学术积累不多,学术水平不高,学术团队不强,也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更没有国家重点学科,还不能成为强专业。

二是被认为是一般学校的老校。他们不一定是重点学校。就是有这样一些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科研能力较强,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被列入重点建设行列,甚至还是二本学校,其中一些专业有硕士点、博士点,甚至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所以说,一般学校也有强专业。

门道七:看大学要看类型,摸清办学底细

大学类型,涉及隶属关系,是部属、省属还是市属;涉及层次类别,是本科还是专科,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还是应用型、职业型;涉及战略定位,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还是一般院校;涉及办学性质,是公办还是民办。

考生要通过对大学类别的认识,包括学校的“出身”,谁创办的。创办者很重要,因为创办者要求不同,办学起点就不同;学校的成长,在什么条件下“哺育”的,大学精神和办学条件不同,所形成的能力就不同;学校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学校会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和建设项目,所体现的水平或特点就不同,从而初步掌握学校的“家底”:专业及其学科发展水平和师资水平。

门道八:专业选择要考察硕博点设置与重点学科建设 专业的强弱不同,专业教育水平就不同,人才培养能力就不同。

在本科院校,强专业的形成既有时间要求,也有水平要求。仅就时间来看,一个本科专业要申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学校可以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当年提出;一个本科专业要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至少要有10届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再加上第一届在读的前3年,共计要13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要申请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从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开始至少经过8年研究生培养才有资格申请。也就是说,一所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至少需要22年才有资格申请博士授予权。

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至少已正式招收一届博士生,且每五年考核(申请)一次。就是说,一个学科要成为国际重点学科,必须经过约30年的努力建设。可见,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才是国内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

从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来看,它们相对集中在老学校老专业之中。就是说,原文理科为主的大学拥有较多的文史哲、法经管和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原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则拥有较多的工学和理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原专门学院则拥有其传统专业的国家重点学科,如原师范院校主要拥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院校主要拥有农林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

门道九:用学科排名来分析高校办学水平

高教大众化之后,学校发展很快,数量众多,人们难以辨别大学水平的高低,于是,排行榜应运而生。业内比较认同的大学排行榜有4个。一是QS,英国的高校和毕业生招聘信息咨询机构发布。二是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三是TIMES,《泰晤士高教》发布。四是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发布。

大学排名固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大学排行榜的主办者将不同类型的大学混在一起评价,且评价指标和权重不一样,有不少学校在不同的排名中位置相差较大,其结果受人质疑。如北大和清华,2010年,在TIMES的排名分别是

37、58位,在ARWU的排名却在150一200名区间,两所学校在这两个排行榜中相差100位以上。

以各种大学排行榜来判断是否是一流大学,其科学性有待商榷。一方面,排行榜必然要进行量化处理,很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就被舍弃了,如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师德水平、校友声誉等。另一方面,大学是非常复杂的组织,各大学之间的特殊性大于共性,从整体上来说可比性不强。如果硬要把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大学套在一个评价系统内进行打分排名,往往会导致大学趋同化,不利于高校正确定位与分类发展。相对来说,同一个学科专业之间较有可比性,因此,排一流大学不如排一流学科或专业。

看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通常会用学科排名来分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985工程”学校占73%,“211工程”学校占84%。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有

16、

14、9个学科排名第一,位列前三名。 门道十:利用好高校投档分排位和考生最低排位

纵观五年来广东一本高校文理科录取排位情况,处于排位前20名的高校,投档分数差逐步拉大。而20名之后,投档分数在一段区间的高校中越来越近,即投档每差一分就出现一所学校,甚至同一投档分出现两所甚至多所学校。 以理科为例。回望2013年,假如某考生分数625分,在全省排6300名。2013年在这一排名线上相同投档分数625分的是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除了2010年中山大学最低排在11428名外,20

11、2012年在6000一6200名区间;而西安交通大学2010一2012年在3900一4700名区间。如果这位考生填报中山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就较大(但被热门专业录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位考生把自己分数降低10分,即按615分来考虑选报学校,则可选择的学校一下子就增加到了13所,挑选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范围也就随之扩大。在此就这13所高校略作比较。

再以理科为例,查阅2014年一年高校录取排位表,校线差每10分一段中出现的学校则更多。

如从43分下调到33分,其中就包括了15所高校;从25到15分,其中就包括了26所高校;从14到4分,其中就包括了29所高校。而在每10分一段的高校中,其理科、工科、医科、文科(文科专业在理科内招生的学校及专业)及管理学等学科的学校各有所长,各有特点,选择范围极广。因此,充分利用高校投档分(校线差)排位和考生最低排位来选择学校及其专业,是考生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四篇:高考志愿填报十大重要问题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高考志愿填报十大重要问题

一、确切掌握高考志愿有关日程安排

关注三个时间:1.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2.各批次志愿录取时间;3.各批次志愿补录(征集志愿)时间。

二、填报志愿的主要信息来源

1.考试院官方网站;2.拟报考高校的官方网站;3.拟报考高校近三年来录取考生的分数统计;4.拟报考高校当年招生简章。

三、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

1.顺序志愿投档: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如果某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

2.平行志愿投档:分数优先,顺序优先,遵循志愿。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

考生最大的受益在于变同一批次报考的一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对考生来讲,机会增加了,即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

四、准确选择院校和专业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知己:1.知家庭经济状况;2.知家长人脉关系;3.知考生大学毕业去向(出国考研就业);4.知考生性格兴趣爱好志向;

5、知考生成绩位次加分情况身体状况。

知彼:1.知拟报考院校的基本(历史传统,隶属关系,师资结构,招生信息,学科设置,地域文化,教育交流等);2.知拟报考院校专业的强与弱(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属国家重点学科,有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点,有硕士点等)

五、正确处理院校和专业的关系

本一批次:一本分以上考生,注重院校;一本分数徘徊的考生,注重院校;

本二批次:接近一本线考生,院校和专业并重;接近二本线考生,注重专业;

本三批次:选择好专业;

专科批次:力争有学上。

六、科学预测院校提档线

做好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通过院校每年招生的录取平均分与当年批次控制线的差值(3个数值),可以预测该院校今年招生提档线的变化趋势(大小年);定量分析:通过200

9、20

10、2011年院校3年招生的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控制线的差值的平均值(3年数值 相加除以3),可以预测该院校该年招生提档线高出当年批次线的差值。填报志愿是系统工程,属统计学的范畴;填报志愿是锦上添花。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七、填报志愿选择院校和专业的16字原则

拉开梯度,冷热搭配,服从调剂,兼顾地域。

八、填报平行志愿院校顺序排列9字方针

最前面的院校:冲一冲;接下来的院校:稳一稳;靠后的院校:保一保;最后的院校:垫一垫。

九、平行志愿投档三大风险

一是被退档的风险;二是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三是不服从专业调剂和其他原因带来的退档风险。

十、走出平行志愿四大误区及填报顺序志愿的原则

误区一:可以一档多投;误区二:可以多次投档;误区三: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后没有了风险。

一要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二要了解高校对第二志愿的要求;三要知道平行志愿填报原则;四要知道征求志愿填报原则。

第五篇:2011年填报高考志愿的十大技巧

高考信息表

2009年填报高考志愿的十大技巧

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今年也不例外,而且高分的考生更易在一流院校上“撞车”,在重点专业上扎堆。而专业选择是高考志愿中最为重要的选择,因为它基本上决定着考生未来的人生与职业生涯走向,因此要慎之又慎。考生该如何根据自己实际填报志愿?不妨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一、高分考生可报一流名校

超过重点线100分左右的高分考生,可考虑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院校。以理工一本分数线为例:2004年我省是565分,北大在我省的100%投档线是683分,清华是685分;2005年我省是541分,北大在我省的100%投档线是646分,清华是630分;2006年我省是566分,北大和清华在我省的100%投档线都是661分。此类院校的热门专业大概还要高一些。超过70~80分以上的考生,可考虑填浙大、南大之类的重点。

二、次高分考生报重点学科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属比较优秀,分数往往超出重点50至70分,在往年一些重点院校所选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之下。虽不是最低分,为稳妥起见,可考虑其他较有名气的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或重点学科为第一志愿。

三、考分在重点以上30~50分的考生,可兼顾学校和专业

这类考生志愿选择范围较大,有众多重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余地就更大。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高校中,可选综合实力棒、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

四、一般成绩的考生考分基本上在本科线和重点线之间

由于普通高校实力、声望的差别一般不是太大,而专业差别对就业和以后发展的影响较大,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应先选好专业,不能人云亦云,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专业。

五、成绩较低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

成绩较低,虽然上了二本录取线,但只在本科线附近。选报志愿时应首先考虑结合实际,选择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选择偏“冷”的专业,以避开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录取。千万不能放弃填报本科志愿,哪怕是调剂录取,以免错过深造机会。成绩较低,虽然上了二本录取线,但只在本科线附近。选报志愿时应首先考虑结合实际,选择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选择偏“冷”的专业,以避开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录取。千万不能放弃填报本科志愿,哪怕是调剂录取,以免错过深造机会。

六、与心仪高校保持联系

根据自身情况,一旦看中某个院校或该院校的某个专业,要与该院校保持联系,或同时联系几个院校,向他们咨询。一开始该校可能提供不出来确切的信息,但随着咨询者的增多,该校掌握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能与该高校或同类院校始终联系,会得到可供参考的信息。

七、地域因素也要考虑

国家重点大学或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分布情况来看,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但是,一般说来,大城市的学校录取分数线会高于偏远地区同水平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会高于西部地区同水平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有,某高校在本地招生人数特多的话,报考的人数也会特多,大家都以为这样安全。此时要特谨慎,不妨和别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

高考信息表

其实,“求学”求的是“学”,只要学校适合、专业适合深造和发展就行,地域应该是次要的。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固守本土或 “孔雀东南飞”。

八、高校录取“大小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征来确定专业方向和职业意愿

所谓大小年,就是某个或某些高校的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多出若干倍,导致当年录取分数线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由于上一年的录取分数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一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敢报考该校了,结果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了下来,这一年就称之为小年。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录取分数中便可看得出来。但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大小年现象,也不是同一所学校在各地都有大小年现象。一般说来,高校招生有无大小年现象,考生要多收集资料来参考。

比如,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可以选择诸如制图、勘测、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建筑、财会等专业;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感兴趣,喜欢研究人的行为,建议选择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专业和相关的教育、管理专业;乐于助人,办事严谨细致认真的人,适合选择律师、教师、医生等职业。

九、第二志愿填报也有技巧

一般说来,能够录取第二志愿的院校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一志愿就能录满,不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但录取院校专门预留一定比例招收高分非第一志愿考生。如2006年在第一批录取的北京林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都预留了3%至25%不等的本批招生计划。但第二志愿报考该校比第一志愿要高出30至60分,并且专业要服从调剂。第二种情况是第一志愿生源不满,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这些院校在录取第二志愿时,提档线往往比第一志愿的提档线也要高,如2004年安徽大学就高出25分。但是,也有一些院校(专业),本批次按志愿录取仍未完成招生计划,这些院校则在省招办统一安排下,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再给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次录取机会。

十、09年志愿选择:关注物流、汽车、金融工程师三大领域

1.物流人才节节看涨

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市场急需的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知识,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就业去向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进出口贸易业务专业操作、国内进出口业务中介、电子商务物流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商务谈判、外语翻译等。

2.汽车人才持续走俏

汽车领域的急需人才包括: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汽车设计及开发人才、汽车服务贸易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包括机电一体化、试验维修、模具制造等)、汽车文化人才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法律、财务人才等)。

为此,包括26类汽车专业人才和ll类相关专业人才的“中国(上海)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已确定,其中,高级汽车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汽车动力总成设计开发人才等都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需求,列入汽车人才重点开发目录。

3.金融工程师争夺白热化

金融工程师这一职业是随着金融工程学科的创立而产生的,具体指能利用金融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专业人才。由于金融工程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业化素质,而且金融创新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市场培育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因而这一新兴职业总体上供不应求,金融工程师就业前景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将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

就业方向: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和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上一篇: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介绍下一篇:思政实践基地拓展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