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规模较之于之前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了,对于先进造林技术的需求更多了,其中北方的抗旱造林尤为重要。因而本文就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耗水特性和抗旱造林进行特点和技术的分析,为抗旱造林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 篇1: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探讨

摘要:现如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日渐加快,经济发展日趋向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特别是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得越发严重,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有效协调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实现共同发展。本文对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一、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主要问题

1.林业工程抗旱树种的选择

由于林业工程建设地区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和土壤结构具有差异性,在林业造林工作中要将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落到实处,科学合理地对植被类型进行选择。通过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在选择树种以及种植上要充分重视以下两点:一是选择的树种必须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二是所选择的树种应充分发挥其抗旱特性,同时要全面分析所选择树种的生长特性。由于在选择抗旱工程树种方面缺少实际案例,导致在应用抗旱造林技术方面,表现出盲目化或者泛化的趋势。

2.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际操作方面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工程建设,而且在此方面的实践工作也逐渐增多,这对林业工程抗旱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林业工程种植方面依然很不乐观,抗旱造林效率还亟待提升。由于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专业性非常强,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规范地进行造林工作,如若技术操作不规范,会影响树种的成活率,从而降低干旱地区林业工程造林效果。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监督工作。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抗旱造林工作的重要性,或者仅考虑抗旱造林工作短期效果,都会影响到抗旱造林的整体成效。

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模式及管理方面

对于林业工程理念和实践最早源于国外,而在国内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对我国特殊的地理特性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保证林业工程实施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在林业工程实践中,很多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都是照搬国外的一些技术形式,导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误差,反映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二、林业工程不同类型造林树种的抗旱性能表现

1.阔叶树种

阔叶树种在抗旱性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应结合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树种,如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树种,如旱柳、榆树、槐树、花椒以及椿树等,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地选择树种进行栽植。

2.针叶树种

在林业工程中应用针叶树种,可以充分发挥出此类树种整体的抗旱性能,扩大干旱地区林业工程造林面积,比如柏树、樟树以及油松等。青海海北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此类树种进行栽植。

3.灌木树种

适宜在干旱地区栽植的灌木树种非常多,在干旱荒漠区可以种植大量灌木树种,如山皂角、柠条、连翘、酸枣树以及柽柳等灌木树种。

三、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类型

蓄水保墒、高效集水、集水整地等技术都是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类型。蓄水保墒技术可以分为土内蓄水保墒与地表覆盖保墒。土内蓄水保墒是指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持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通常在深度疏松土地的基础上,将绿肥、有机肥、土壤改良剂施入树穴中。而针对土壤含水量相对偏高的种植地区可采取地表覆盖保墒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土壤水分随蒸发流失。首先在苗木栽植后将树盘修整为近漏斗形,树盘表面应覆盖在附近的枯枝落叶、农作物秸秆以及草皮石块上;其次把地膜铺在地表下2~5cm处并覆盖枯枝落叶来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后在铺盖地膜的区域喷洒聚丙烯酸等化学试剂,可提升10%以上土壤的含水量。高效集水技术就是在抗旱林地上游修建集水场、贮水池等设施,其修建面积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降水量、需水量、径流系数进行规划,同时注意集水面要进行硬化防渗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流失。针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可以使用集水整地技术,以确保将降水径流引入树木的根系地带。具体就是在林地整地期间,将集水坡面、集水面铲平并压实,再用防渗材料进行处理,可有效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地表蒸发量,避免水分浪费,保证抗旱林的水资源供给,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四、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1.科学整地

在开展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工作前,应充分做好土地整理工作,这样才能为树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树木成活率,所以做好干旱地区林业工程造林区域的整地工作非常重要,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持土壤墒情,积蓄更多水分。加强整地工作,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利于土壤熟化,增加土壤肥力。整地工作的开展,利于土层充分照射阳光,控制和减少土壤中的病虫源。对于造林时间节点而言,可在开展造林工作前的6个月左右进行整地,也可在上一个季节降水之后进行整地。造林地气候干燥,在整地工作中要加强植被保护,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运用鱼鳞坑进行整地,根据60cm×40cm×40cm设置鱼鳞坑,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合理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營养物质,保证树木成活率。

2.充分做好植被选种以及设施改善工作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造林地的气候、地理位置以及土质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方式,结合造林地地质与土壤情况对种植树种进行科学选择。在选择植被时充分考虑土地沙化情况以及固根能力,首选具有较高成活率的优质抗旱树种。另外,在选择造林树种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土壤、温湿度条件、树种寿命、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认真落实到造林实践中。在确定树种植被类型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全面分析,并对实施过程加强控制,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造林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不断完善造林配套设施,如造林的器械工具以及运输植被道路等。

3.不断创新林业工程造林技术及其管理模式

(1)容器苗造林。主要在贫瘠干旱的浅山地区,可以使土壤贫瘠、土质条件不良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幅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抗旱造林工作中,可以利用侧柏、油松以及樟子松等树种实施容器苗造林技术。在栽植苗木的过程中,保证容器土坨完整,将容器底部去掉,保护好苗木根系,提升苗木成活率,苗木种植深度与容器带口相比,要超过2cm以上,之后对土壤进行夯实,提高土壤墒情,并将一层系统覆盖在坑口上。此项造林技术应用较多,技术成熟度高,可以在干旱地区造林工作中普及应用。

(2)覆膜造林。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工作中,可借鉴农业种植的地膜覆盖技术的经验,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提升造林成活率。干旱地区造林地通过覆膜技术,能够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增加地温,保证苗木成活率。

结束语

林业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更应对林业工程加强研究与实践,针对干旱地区地理状况以及气候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保证林木造林成活率,提高抗旱造林整体质量,这样才能使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成效显著,不断改善干旱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常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花卉,2019(6):172-173.

[2]易延伟.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9):192.

[3]乔轶华.大力推广抗旱造林技术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8,38(8):165-166.

作者:张新伟

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 篇2: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规模较之于之前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了,对于先进造林技术的需求更多了,其中北方的抗旱造林尤为重要。因而本文就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树种耗水特性和抗旱造林进行特点和技术的分析,为抗旱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方地区;造林树种;耗水特性;抗旱造林的技术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受到气候条件制约,存在大量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不能好好进行治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近年来,水土流失加剧,植被破坏严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植树造林成为了改变现状的不二选择。然而受限于干旱的条件,植树难度大,不易成活,所以我们对于造林树种耗水和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1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研究

1.1  造林树种在不同地区的耗水特点

就我国而言,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地表条件不同,相同的树种在不同的地区其生长所消耗的水量也大不相同。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中心,就存在许多种不同情况的种植环境,比如山地地区、平原地区、河流地区等等这些不同地区的环境各不相同,因而种植相同的林木时所需的水分条件也不同。例如同样是一个山地,其背风坡种植林木所需的水分条件就要比迎风坡的水分条件苛刻;同样是平原地区,常年有沙尘大风的地方就比环境稳定的地方要多耗费水分等等。因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切实分析当地的各种条件,寻找其特殊性,指导我们的植树造林活动。

1.2  不同树种在相同地区耗水特点

不同的树种也有不同的耗水特点,哪怕是在相同地区。植物的耗水主要是通过蒸发来实现的,蒸腾作用是维系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过程,蒸腾作用旺盛的树种可能就适合潮湿的环境种植,而蒸腾作用不那么活跃的树种可能就更适合干旱环境种植。例如阔叶的树种的蒸发作用就十分旺盛,因而需水量较大;而针叶的树种蒸发作用小,相比之下更能适应干旱的条件。此外选择树种还可以参考当地的原生树种的种类,往往原生树种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2北方抗旱造林技术研究干旱是制约我们在北方造林的主要因素,因而在北方地区植树造林就要求我们特别注重抗旱技术,所幸随着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可供参考。

2.1  选择耐旱、健康的树种

在干旱地区植树,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所使用的树种自身的抗旱能力和需水条件。干旱地区首先就应该选择蓄水量小,抗旱能力强的树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复杂的自然条件,精心选择树种才能做好抗旱造林的第一步。此外,也要注意树种的抗害能力,所使用的树苗有没有被害虫入侵污染,避免因为病虫害造成损失。

2.2  规整土地

在选择好树种之后,那么首先就要让土地变得适合种植树木。根据所选树种的不同,可以采用穴状整地等方式,控制好种植的密度,保证树冠层的足够空间,给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3  选择节水灌溉方式

与湿润地区的水分条件充足不同,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尤其匮乏,因而不能采取以往的大水漫灌等水资源浪费严重的浇灌方法。此外干旱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不允许以往灌溉方法的使用,要避免盐碱化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要求我们选择新式的节水灌溉方法,本节在一下提供一些节水方法以供参考。

2.3.1  固体水种植技术

固体水种植是一种新兴的节水种植技术,以一种同植物生长吸水过程相匹配的释放水的技术,来实现以极少量的水分支持植物长期生长和存活的目的。其产生的水分与植物根系的吸收相当,紧密与根系相连,从而减少了因为气温、大风等条件造成土地的水分蒸发,实现了高效的节水种植目的。目前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植树造林应用中有着广阔而重要的前景。

2.3.2  储水罐种植技术

储水罐技术是在种植地的地下修建储水结构来收集水分以供不时之需的技术,其通过建造地下的储水罐并铺设防渗漏层,避免了水分的流失,起到保水的作用。這种技术往往应用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的地区,在降水较多的时间存储过剩水分,在干旱时期使用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情况。

2.3.3  抗旱保水剂种植技术

抗旱保水剂是一类储水能力强且与土壤结合能力良好的材料,用于与土壤混合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例如某公司生产的保水剂,灌溉水量为50kg的条件下,每棵树只需不到100g,就能土壤失水过程大大延缓,给树木提供更长的吸水时间。

3  结语

尽管北方干旱地区的植树条件相对恶劣,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林业经验的增张,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一些合适的方式和技术来实现造林的目的,这有助于改善北方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对总书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的最佳诠释。

参考文献

[1] 邹长胜,孙源.“一带一路”视角下国际工程项目经济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背景[J].前沿,2015(3):55-58.

[2] 李德超.论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43.

[3] 姜志坚.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4):183.

[4] 王辉,高守波,刘郁玲,张永君.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6(12):101.

作者:刘丽华

抗旱防渗造林技术论文 篇3: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摘   要:干旱地區及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在土壤贫瘠的情况下,不仅树木难以成活,就连造林工程的规划、建设等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改善恶劣环境,利用有效的人工造林技术进一步提升林木成活率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为有关人员完成造林任务、推进抗旱工作等提供些许帮助,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去积极影响,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科学造林的目的。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不同,环境气候差异较大,在干旱半干旱的状态下完成造林工程的规划,其建设阻力重重。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森林植被的影响,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过于严重,任何发展计划的执行都将变得异常困难。旱灾问题频繁发生,优化造林刻不容缓,选择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这引起了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抗旱造林质量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只有实现现代林业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1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意义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缺水、高温、降水量少。一些植被无法适应这样的土壤贫瘠情况,很难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健康生长,成活率明显下降,极大地阻碍了造林工作的开展以及生态林业的建设。通过选择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集中更多力量做好林业规划,具备了越来越多的造林条件,始终坚持“适地适树”基本原则,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工程的建设得以走出困境,必然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1]。另外,要尝试利用多样化的造林技术和个性化的造林手段,保证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吸收更先进的抗旱成果,进而为后续造林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一举多得。

2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选择

2.1   树种选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抗旱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环境的苗木,其直接关系到造林工程的规划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抗旱树种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3个方面:首先,选择适应性强的树木。选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够正常生长的树木,立地种植、科学管理,为林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其次,选择造林价值高的树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气候环境,使更多品种的树木能在地区内健康生长起来,林业规划、工程建设等均获得良好的支撑条件。最后,不断积累抗旱造林经验。树种的早期培育、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创新技术成果,想方设法提升树木的抗旱性至关重要。随着树种的变化改变生态的环境,抗旱造林也将避免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2   整地技术

整地是抗旱造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合理利用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强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等,达到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蓄水能力的目的。整地是以清理土壤内部断根以及石块等,充分保证树木根系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下得到不断延伸的重要工作。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整地模式必须提升土壤含水量,降低树木的旱死率,整地同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关键技术的应用,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拦截蓄水。

2.3   苗木处理

科学试验均已证明了保护苗木的重要性,抗旱造林苗木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关键所在[2]。一般而言,苗木经历了伤根、晾晒、运输等过程,就会发生树体失水严重等情况,在苗木处理中,浸泡措施的有效应用主要为了提升苗木根系的吸收能力,添加一些保水剂,可以避免苗木根系水分倒流的现象。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好整地工作,使保水剂在土壤中充分吸收,与土壤发生均匀混合,再将苗木栽入土壤,大大提高苗木根系的吸水效果,同时加入一些肥料,成功促进苗木的根系发育。此外,截干造林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优化造林、提高树木成活率的有效办法。核心要点是人为减小土地的水分蒸腾量,针对不同树种,考虑不同的抗旱造林目的,规范完成截干,体现截干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4   其他技术

关于其他抗旱造林技术的选择,有关人员需要注意以下3点:第一,覆膜。地膜覆盖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最有效的一种抗旱造林技术。地膜保水作用大,可以促进树木体内的水循环,同时提升土壤温度,加快树木的根系发育。覆膜应该对照不同地区的土壤含水量,确保抗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容器苗造林。在容器中繁育苗木可以延长抗旱造林的时间,通过躲开干旱时期,不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3]。另外,容器苗造林还能有效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困难等问题,开辟新的造林方向,不断减少抗旱成本。第三,灌溉。部分地区可以利用取水灌溉技术优化抗旱造林效果,要想实现节约用水,应采用低压管道输水以及大范围的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比较适合大面积的抗旱造林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在灌溉技术的开发、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从而使抗旱造林过程中水资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进行水资源的科学调控至关重要,其不断提升了土壤的供水效率,使抗旱造林工作能够有序地推进下去。

总而言之,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树木成活率普遍偏低。为了取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最大成功,努力做好抗旱工作,不断优化造林效果等必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期待我国的抗旱造林事业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陈茜茜.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的探究[J].中国水土保

持,2018(24):339-340.

[ 2 ] 杨建.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营养杯苗培育及造林技术[J].

辽宁林业科技,2017(25):160-161.

[ 3 ] 胡超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科教

导刊:电子版,2017(19):58-59.

作者:师新忠

上一篇:民事诉讼理论发展论文下一篇:传统社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