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3-04-04

第一篇: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研究

摘要: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进行语文教育的改革,要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和内容,要通过创新实现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实践策略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要能够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汉字,学习母语的兴趣,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只要在不断的教学创新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素养和习惯的养成。

一、创新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教学过于模式化过于城程式化,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效果不理想。要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唯有进行教学创新。

实施语文教学创新,就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技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成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于现代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要正确处理基础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只有实施创新教学才能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只有进行教学创新,彻底转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1.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单一,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灌输一些语文知识,诸如,拼音,生字,语句等等,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可以在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把生活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把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发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以此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可以把课堂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开展创新教学,教师可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探索,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知理解能力。

2.教学内容创新

实施教学创新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多的相关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眼界,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使学生对语文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多方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进行语文课程内容的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研究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可以把其他学科的内容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通过语文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内容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是离不开语文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离不开语文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教学内容创新,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学生关注的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3.丰富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师要重视教学语言的创新。每个教师都要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语言的艺术进行研究,要通过不断变化语言方式,变化语言内容激发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丰富教学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是很重要的。小学生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成不变,语言模式一成不变,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教师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是一个古板的人,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如果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很强,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语文教师说话有趣,有味道,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关注度就会提升。另外,丰富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形成不同的刺激,学生可以捕捉到不同的语言因素,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水平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把一些时尚流行语引入到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典故,一些精彩幽默的小故事等等。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以这种方式,拓展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创新教育,实施语文的创新教育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每个教师都要重视教学的创新,能够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语言的方式,实现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耀西.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5,(07).

[2]戴海玲.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J].好家长,2015,(03).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既古老又年轻和富有生气的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活动。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有了文字就有了阅读,阅读史如文字史一样长。文字的创造是为了记录人类社会的信息,信息记录下来是为了阅读传播,因此可以说文字与阅读是同生俱存的。有人认为,人类的阅读史比文字史更久远,在创立文字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结绳记事”、“刻图记事”的表义活动,辩解绳结和图形的意思,这便是最初的阅读。但也有些学者坚持认为,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文字符号与绳图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了文字才有了词,词所代表的是一个个经过抽象的概念。人类产生“概念”是思维萌生与发展的一大飞跃,阅读就是伴随着文字概念的形成与思维的萌生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从现代的角度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倍受人们的重视。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发展的命脉,而阅读则是人类获取信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如:报纸、电视、广告、招贴等。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乐园。人类正在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着阅读的社会功能。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这里总体上说一说1--5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与重点:一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加强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引导独立思考,鼓励阅读个性的发展,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二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培养默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注重情感体验,享受阅读审美乐趣,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语气、学习默读,体验情感。三年级:抓好精读课文的教学,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落实词、句训练,培养默读能力,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重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习方法,自主阅读,精心指导";组织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运用方法,独立阅读,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四年级:重视朗读指导,培养默读能力,把握内容,体会感情,读写结合,适当延伸,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自我。五年级除以上内容外,强调了阅读个性和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总之,对于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朗读训练与指导(同步培养默读能力)。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的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标》关于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做到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低段:(1-2年级)在读中识字,以"识"促读,学习普通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逐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识字、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中段:(3-4年级)自主阅读,交流感受,积累语言,在读中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高段:(5-6年级)自主阅读,读思结合,欣赏品味,学会学习,在读中感悟,拓展阅读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三个阶段共同的要求。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 《桂林山水》一课时,力求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关于读,我对学生的训练过程是:初读(读 通顺,不破句,边读边画重点)--再读,默读加速,读流利--精读,高声朗诵,做到有感情--品读,读出意境,做到字正腔圆,情随文动。学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两段文字真是棒极了,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全赖于科学的训练,全在于我对"读"的训练理念的把握。从我市不少语文老师的课中都可以看出读的训练加强了,读的方法科学了,读的品味提高了。

二、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质疑问难。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倡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要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把“理解”、“品味”、“领会”、“感悟”留给学生。教师的讲,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学生的学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从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变化,的确是十分可喜的。例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课时,就十分精彩,生活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面对语言文字的描绘,我们要靠开启生活图景,来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体验,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朗读的火就会点燃起来。我问:同学们,摇桂花时的情景美吗? 生1:(异口同声)“美!” 我说:“那它美在哪里呢?”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生3: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我进一步启发说:“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4:桂花轻轻地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生5:桂花落满一身,我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说:你的心情如何? 大家说:“我想大喊。”我乘机说:大家一起喊一喊。生齐答:(非常兴奋地一起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通过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跃然纸上。教师利用画面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品味,自然"由画入诗",引导学生读诗文,升华情感,学生的品读、欣赏、动手、动口、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到这个时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教法和学法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一是感悟课文所描述的情景,研习课文用语的精妙;二是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内容,领略文采的精华;三是联系生活实际,扩展阅读空间,感受生活语言给人带来的快乐。

第三篇: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思想

在小学教育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创新教学思想,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总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的参与兴趣逐渐下降,继而无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同时教师也应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新的体育项目,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魅力,总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思想,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可以从情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入手,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情境,如,在接力赛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增加一些障碍,然后为学生创建一个抗战的情境,让学生将这些障碍想象成山坡、河流,这样就能使学生具备极高的参与兴趣。多媒体教学虽然在体育实践活动当中没有多大作用,但是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体育运动项目的肢体分解动作,或者一些比赛的视频,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体育运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要想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那么就需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拓展更多体育教学资源,在小学体育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项目,除去教学大纲上必备的体育项目之外,教师还应该加入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轮滑、武术等,并且为了满足学生身体对体育项目的接受程度,教师还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对一些体育项目的竞赛形式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创新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应创新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次,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应创新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一些新的体育项目,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编辑 王团兰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转变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交往的教学过程,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语文工具去思维、去创新的习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课题中的“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就是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把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2、研究动因

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以基础性、工具性为特征的语文学科教育,更要求改革创新,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目标不够全面,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重动脑轻动手,重学习轻应用。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由此可能导致师生关系冲突对立;另外,教学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创新教育的理论,有助于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途径,有助于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3、指导性理论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创新性的学科。语言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而创新是思想的智慧之花。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创新的课堂。从历史来看,语文教育史也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历史。叶圣陶、吕叔湘等一批老教育专家,发表了许多精辟论述,指导和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

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培养。可是,语文教育被许多干扰因素左右着。语文是应试教育中受害最大的学科。基础教育成为机械、死板的纯技术训练,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原理,探索语文创新教学方式的实践模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过程,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

3、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培养人文精神,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

三、研究的原则及构建假说。

1、 课题研究的原则:

1)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代之以“应需”教育,着力于学习方式的指导。

2)整体性原则。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克服重书面语言的倾向,着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发展的评价原则。不以书面的考分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更着重考察语文素质是否真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潜能是否被充分挖掘。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第一标准。

本课题的构建假设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活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创造之空间,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之过程,使学生成为创造之才。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操作要求:

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改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要实现学生这一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儿童知识面广,个性更突出,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以学生为主体,做民主型的教师,努力建立人道、平等、民主、和蔼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并通过和蔼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理解应该是双向的。顾名思义,"双向"是指教师理解

学生,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良好的品德,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具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要具有一颗善良真诚的爱事业、爱学生的心灵,要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的品学取决于教师的德才,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新颖的授课方式,是获得学生尊敬的源泉

语文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叶圣陶语)的观念,去选择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使语文课成为“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语文课的新颖是它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从而获得学生的尊敬。方式有很多,比如:

(1)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

课前三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教师提供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吸收,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进行收心教育。况且,学生为了这三分钟的演讲,在课外会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能引起别人兴趣而又少有人知道的资料,练表情、练语调、练语态……以期在台上展示一个完美的自我 ,这不是可以一举多得吗?长期坚持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还可以促进课堂片段教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的效果。

(2)定期召开辩论会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课堂必须面向社会生活。定期召开辩论会,可以调动学生的社会积累、思想积累、感情积累、知识积累,可以提供一个广阔而自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化妆和伪装,只有实感与真情。论题由学生提供,师生共同商议,真正达到了教学做的合一。学生感谢教师的别出心裁,教师感谢学生的新颖独到,师生感情其乐融融。

(3)适当开设“汇报课”

汇报课是指学生在个体自学的基础上,在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交流所得的内容,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层次,汇报自学所得。汇报课前的自学过程,探讨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合作的过程。而自主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灵魂,也是创新学习的关键。这样做,既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变传统的“说教式”为“交流式”。

(4)适时开展语文竞赛活动课:

一说到要开展什么竞赛,学生总是激动万分,此时此刻好胜心胜过一切,哪怕失败了,也一定会再接再厉,下一次一定要赢回来。这样,他们就一定会付出最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开展这些语文竞赛活动,如诵读竞赛、写作竞赛、听说竞赛以及综合竞赛等。诵读竞赛,包括读和诵两个方面。读有读的比赛,比如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红领巾读书大赛等;诵有诵的比赛,比如普通话朗诵赛、诗文朗诵赛,赛诗会等。写作竞赛的种类主要有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改错字比赛等。

(二)完善教学目标:

1、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一是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课程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比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佐证。

2、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上,新课程不仅明确提出“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而且将这一要求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项目标之中。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之,努力体现课程性质,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目标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三)变革学习方式: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训练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疑问,在读书时体会思想感情,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在讨论时能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做到主动质疑、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根据人的感官到思维上产生内在的连动,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采用多种连动方式调动各种器官,做到手脑并用。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创建多维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凡是能通过互动学习完成任务的,我们应该设计安排互动,提倡"三主"、"三不"的组织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与教师所讲的内容有异议,课堂上都可以讨论和争辩。教师应大度、有内涵,对不同意见不横加指责,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给学生

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能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改革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自主创新学习”课堂评价强调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学生的参与,因而评价教学应以学生参与为主要依据:

1、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上要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师生间要民主,做到双向交流,教学共振。

2、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应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善发表意见的学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率应达90%以上。

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课堂上自己活动的时间(读、写、议、算、操作、演示、板演)不少于2/3。

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多式多样地参与。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等。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思考的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5、学生参与的品质。培养训练学生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学生要有提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普遍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6、学生参与的效果。在掌握知识方面,当堂课的合格率应达到9O%以上,优秀率达到7O%以上。同时每节课要进行学法指导,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研究过程中,既要站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广泛地吸收学科理论,又要善于从国内外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理论研究和学习应贯穿课题研究始终。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1、课题研究分成以下一步几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课题设计、论证,学习有关理论、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3月 营造研究氛围,探究语文学科创新教学方式。

第三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总结提高阶段,组织结题鉴定。

2、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课题活动制度,坚持每月、每周开展研究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科研方法,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材料。

3)积累各种资料,及时分析总结。

第五篇: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研究总结

构建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罗淑卿

我校《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于2000年秋批准立项,是《小学区域性创新教育》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历经五年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进入课题结题阶段。现将有关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我们的理论假设与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在于通过思品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人才,并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健全的人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保证,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小学思品教学的特点,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陶行知在《民族的儿童节》一书中强调,要实现儿童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儿童。只有充分地解放儿童,冲破一切传统束缚,让他们大胆去想,大胆去讲,大胆去干,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2 .“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专家们认为:要以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要有基本模式,模式规范教学。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根据不同课型构建一种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并用模式指导教学,避免品德课执教过程杂乱不实,突破思品教学的三背离,

1 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一)模式孕育阶段

2000年秋,我们实验教师在县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根据思品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制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现行教材并制定了方案,孕育出了明理课、动情课、导行课三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1 .明理课——以“理”为主线的模式。

扎实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创新能力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思品课中的“理”是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明理课是侧重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塑造学生心灵的课型。理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课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悟出道理,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是一个主要任务,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教程,运用多种教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悟出道理。明理课分为“感知——深化——运用”三个阶段。感知,是让学生初晓观点;深化,是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工夫;运用,是用本节课所学的道理去分析、解答具体事例或联系实际解决某一问题。

2 .动情课——以“情”为主线的模式

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动情课是侧重于激发学生情感的课型。动情课以激情为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激行。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拨动学生的情感。动情课分为“引情——达理——激行” 三个阶段。引情,运用新颖的形式引发情感;达理,通情达理,运用生动的事例及教学手段感染和打动学生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再入情入理,从而从情中悟理;激 2 行,激发行为动机。

3 .导行课——以“行”为主线的模式

在亚里斯多德看来,道德教育有三个要素——自然(天性)、习惯和理智,其中习惯最为重要。导行课是以指导良好行为养成为主的课型。导行课分为“晓理——导行——实践” 三个阶段。晓理通过课文内容明白道理;导行,教师向学生提出行为方式和要求;实践,行为练习。

这三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相互渗透,形成一体。同时,明理、动情、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各节课中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存在。

(二)实验探索模式阶段 1 .研读教材,划分课型

每学期开学初拿到教本后,各实验教师研读教材内容,初步确立相应的课型:明理课、动情课、导行课,并根据孕育构建的基本模式备课。

2 .课堂教学,践行模式

课堂教学中,各实验教师根据课型选择恰当的模式执教,老师门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又总结出了具体、可行性很强的活动教学模式,如:

讨论式模式:出示讨论题目——定向学习教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辩论式模式:学习新教材——出示辩论题目——分组作准备——两组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

质疑式模式:学生质疑——带疑学教材——尝试讨论——全班交流——解疑存疑。

茶馆式模式: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

3 小组式模式:自我尝试学习——小组交流思想——小组代表发言——评出优秀小组。

实践式模式:教师公布实践要求——各人(分组)进行实践——汇报实践情况——得出实践结论。

主题式模式:课前明确主题——各自收集材料——充分表达想法——师生共议主题。

主持会模式:生充当节目主持人,师退二线导演。 3 .教学评价,指导教学

在学习创新理论,进行大量听课评课后,我们课题组制定了“小学思品课创新课堂教学评价表”,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促使了我们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突破模式,开放课堂

教学要突破模式,不搞模式化,模式应是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六大开放”: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课型、开放教学评价。我校思品课题组把握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辐射性、主体性、创新性、时代性特点,在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开放教学内容指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删出过时内容,增添鲜活的时代内容来充实学生的信息量,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开放教学过程指的是课堂向课前开放、向课后开放、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其他课程开放。比如我课题组与语文组联合开展“我心中的土家名人”采风活动,利用长假开展的“可爱的家乡人”摄影比赛活动等。开放思维空间指的是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权威观念,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辩。设置语言情景,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活用教材,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讨论、辨析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开放教学评价从这些方面考虑:会不会收集整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敢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 4 能不能用所学道德观点指导平时的言行等,各实验教师平时教学时作好记载,并联系测试成绩对学生作出公正准确的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收获

1 .课题研究的开展改变了过去思品课堂语言和行为的背离、社会实际与课堂条文的背离、所学道德观点与学生实际行动背离的被动局面,老师的束缚解除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新型的思品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老师爱教,学生乐学。

2 .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为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搭建了平台。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开展的活动,如〈〈歌颂祖国伟大成就〉〉板报比赛、〈〈环保卫士在行动〉〉的广告语展示、〈〈可爱的家乡人〉〉摄影比赛活动等等,使孩子们在和大量的信息交流中,在和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心灵净化了,德性发展了。

3 .开展了课题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践性品德的行为方式增多了,表演、辩论、演讲等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4 .课题研究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观念的更新,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使各位实验教师迅速成长,实验教师陈支益的品德课堂教学曾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她参加全县优质课堂赛获一等奖,实验教师的一批论文如:〈〈引进时代鲜活信息,构建开放的思品课堂〉〉《让学生在思品课堂经历探究过程》等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或获奖,课题组的经验曾在宜昌市品德教学研讨会上作公开交流,教师们的教科研成果达二十项以上。

执笔者:陈支益

二00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学校党建亮点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触电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