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网络传播论文

2022-04-19

文学期刊负载着传播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眸现代中国,正是文学期刊的存在与不断壮大,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巨大成就。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①,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相关期刊657种,足见期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可或缺而如此文学主要依凭期刊阵地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当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华文文学网络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华文文学网络传播论文 篇1: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综论

[摘要]在南洋诸国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文本,但华文旧体诗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三类人构成。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有报纸及其副刊、诗集、社团传播和网络传播。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文学史定位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是海上丝绸之路华文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旧体诗海外创作的行为意义大于写作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海外创作

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旧体诗写作,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以及特定的知识背景作支撑。旧体诗在海外是否得以延续,必然取决于旧体诗创作者的存在。纵观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群体,分属不同的文化阵营,而且在不同时期创作对象和创作观念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诗人共同构成了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基础。这一类诗作的研究具有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分类

本文沿用李庆年的概念,将所有作于新加坡的旧体诗称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①近代中国与新加坡交流日益紧密,中华文化也逐渐传输到新加坡。清末有官员派驻新加坡,有普通大众远徙南洋……当在地华人数量逐渐增多,也就形成了华人社群,有了自己的文化圈。这些南来的文人“吟诗结社”,其中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人为了满足当地华人了解国内舆情的需要,巩固在地的汉文化圈,纷纷开办华文报纸。在新加坡创办最早的华文报纸是传教士创办的《东西洋每月统计传》(此报自道光十三年起至十七年止,共计四卷,最初发刊于广州,后由郭实腊主持,迁至新加坡。并于1997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叻报》、《天南新报》、《日新报》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文人依次作为阵地发表诗词、散文、小说、粤讴等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就构成了新加坡旧文学。其中,旧体诗主要见于中国明清史料中的游记、各类诗集、新加坡本土的碑文以及一些新加坡当地的报纸。据此,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按照在新加坡创作经历基本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 诗在南洋——新加坡的“过客”诗人

关于这一类创作主体的特征,一是身份背景都是中国本土公民,并没有新加坡的国籍归属;二是由于各种原因短期驻扎或者途径新加坡;三是时代背景大都是明清时期。如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清政府曾经组织官员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活动,期间途经新加坡创造旧体诗;曾在新加坡任职的左秉隆、黄遵宪;出访南洋的文人诸如潘飞声、许南英、丘逢甲;出使海外的晚清政客如何藻翔、王芝斌;流亡至此的革命者如康有为、郁达夫。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作者主要的创作年限是在明清时期,其中又以清朝为要。而他们之所以没有留在新加坡,有政治上的原因的、心理上的“不屑”等各种各样的情况。

例如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南洋各国交往的巅峰,与郑和随行的费信,在郑和使团中担任通事教谕,每到一地,“伏几濡毫,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物候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储采纳,题曰《星槎胜览》”。在这部《星槎胜览》中,关于其时新加坡就有题为《龙牙门》的诗作:“山峻龙牙状,中通水激湍。居人为掳易,番舶往来难。人夏常多雨,经秋且不寒。从容陪使节,到此得游观。”其中的“龙牙门”正是今天的新加坡。这首诗也是最早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

而到了清朝,中国和新加坡往来出现两件值得注意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清政府开始在新加坡设置领事。“(光绪)四年,置新加坡临时,后改总领事。”②其中,第一位领事左秉隆(1850~1924),曾在1881~1891年和1907~1910年,两次共计约20年在新加坡担任领事,左秉隆在新加坡担任领事期间创作了大量诗作。例如他的诗著《勤勉堂诗钞》卷4中,有一首《游廖埠》的七言律诗:

朝辞廖屿上轮舟,一片帆开逐顺流;

绿树青山逢处处,和风丽日送悠悠;

谩歌雅调惊云鹤,乱拨鹍弦狎海鸥;

乘兴不知行远近,又看渔火照星洲。

这首诗作展现了赤道地区的海上风光以及昔日新加坡海岸线的夜景。再如,1891~1894年,黄遵宪时任新加坡总领事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当地环境和侨民生活情况的诗作。例如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卷7中收录有“新加坡杂诗十二首”,其中第一首就道出了新加坡位置之所在,犹如中原地区的九边重镇:

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

地犹中国海,人唤九边门。

南北天难限,东西帝并尊。

万山排戟险,嗟尔故雄藩。

第二件事情,是晚清时期,出于外交和考察的双重意义,政府派出大批官员出使西方,在这批官员被派出出使的同时,总理衙门要求这些出国游历者撰写日记。而这些清廷官员无论是暂驻新加坡,还是仅仅是以公使身份出使西方,走海路经过新加坡时,都有诗作留存。今天我们大致可以在以下文献中寻觅到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踪迹: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陈乃玉的《葛喇吧赋》,潘飞声的《说剑堂集》、《老剑文稿》,尤侗的《外国竹枝词》,斌椿的《海国胜游草》,曾继泽的《归朴斋诗集》,袁祖志的《海外吟》,徐英南的《窥园留草》,丘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康有为的《明夷阁诗集》、《大庇阁诗集》,何藻翔的《邦崖诗集》,陈宝琛的《沧趣楼诗集》,梁启超的《饮冰室诗集》,杨云史的《江山万里楼诗词钞》,林豪的《南游诗》,蒋玉棱的《蕃女怨词》,郁达夫的《郁达夫全集》等等。

再如尤侗的《外国竹枝词》中对新加坡的描述:

龙牙犀牛可耕田,相对龙门恰乘船;

更有龙涎向万里,苏门街上换酒钱。③

再如袁祖志的《海外吟》也有对新加坡风土的描述:

新嘉坡原名石叻,为柔佛人所居。英人利其地,踞而有之。其中流寓华人极多,闽居其七,粤居其三,皆能温饱,诚乐土也。

郁郁葱葱气实佳,天留海外好生涯;

多他开辟蚕丛力,补斡功堪媲女娲。

不必移民民自至,不须移粟粟常盈;

四时雨露无霜雪,草木欣欣总向荣。

家家营得好菟裘,高驾骅骝任意游;

银烛两行宾四座,居然南面小诸侯。

不堪前泚溯荒芜,六十年来景象殊;

实为吾民开乐国,漫矜他族展舆图。④

这些出访异域途经新加坡的“过客”诗人笔下的新加坡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作为“天朝上国”对南蛮之地的居高临下。第二,他们诗文中大都记载的是新加坡的风景和社会风貌,而对于深层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活涉及甚少。第三,就文学隶属关系而言,新加坡“过客”诗人创作的旧体诗作品,应该属于中国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第四,就文本创作趋势而言,新加坡“过客”诗人创作的旧体诗作品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的。

(二)新移民的浪子——新加坡的“流寓”诗人

这一类创作主体的特征如下:一是都是出生于中国本土又长年侨居海外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二是早年接受了正统儒家传统教育,有深厚的中国古体文化的根基;三是经历社会沉浮又坚持儒家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使他们身处异地文化之中对中国文化更为执着地坚持。对于这类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分别是“南洋才子”邱菽园和“国宝诗人”潘受。

邱菽园(1874 ~1941),出生于福建,8岁时第一次到新加坡,15岁时随父母返乡应童子岁考,走科举之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邱菽园23岁时,由于父亲病重再赴新加坡。同年,父亲去世,邱菽园扶父亲灵柩回海澄新安安葬。第二年返回新加坡。一直到1920年10月,邱菽园47岁时曾赴厦门一次,再返新加坡,此后便不复归国。 有意思的是,邱菽园虽然前后在中国居住、暂留不过18个年头,却以旅居海外的中国子民自居,并自称“星洲寓公”,意思是自己只是流寓新加坡而已。他的主要诗作有《邱菽园居士诗集》、《啸虹生诗钞》及《庚寅偶存》。其中,《邱菽园居士诗集》收录1045首诗作,《啸虹生诗钞》及《庚寅偶存》收录340余首诗作,合计约为1400余首。此外,还有大量散见于各类报章的不计在内,其诗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新加坡确属独一无二。

潘受(1911~1999),祖籍福建南安。19岁从福建南渡,经香港流寓星洲。潘受一生写了1000多首诗,而他自己选辑在《潘受诗集》内的,时间从1937年起编年至1997年止,60年间共录诗、词、联语1318首。而潘受之所以进行旧体诗的创作,他在《潘受诗集》的后记中这样解释:“本人写诗,开始写的是白话诗。白话诗产生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发表他的《尝试集》,那时,本人才八九岁。不久,中国很多青少年跟风写起白话诗。又不久,古典诗词渐渐不见于报刊上了。本人写白话诗也已是十三四岁了。再过三数年,本人终于发觉音乐性是一首好诗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诗叫诗歌,作诗叫吟诗,于是转而注意起古典诗词,这一转,越转越深入,竟像是被什么东西迷住了、缠住了,想转回头也已是转不出来了。”

这一类作者的作品,保持着浓厚的中国古体韵味,又镶嵌了新加坡本土历史的沧海桑田和社会的点滴变迁,既有南洋的文化审美与社会风情,又饱含着这些海外“寓客”对中国的念念不忘和点点情思,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域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流寓”诗人的创作具有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的意义,其创作主题具有与中国政治同步的特征,这是早期华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流寓异域之后以主人公的心态对于南洋社会的客观反映,而他们的作品中亦表现出对新加坡和中国两地的共同关照。

(三)新生活、新土地、新经验——新生代的新加坡诗人

尽管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但是仍有很多诗人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敬佩或者自身的喜好,坚持旧体诗的写作。当代诗人杨启麟有一首《泪眼》,诗云:“英语连声震四围,西风席卷乱纷飞。满腔悲愤盈眶泪,见说华文已式微。”正像旧体诗的处境虽然伴随着西方价值观的强化在新华文文学中不断地被边缘化,但是从来不曾销声匿迹。当代旧体诗中,有学术团体例如新声诗社与新风诗词学会,有一些大的论坛诸如南洋随笔网还有固定的旧体诗专栏,甚至还有一些新加坡诗人还开办自己的博客进行旧体诗的宣传。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8月27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文艺城”整版刊登了“国大中文系学生旧体诗选”,内容丰富,颇具本地色彩。例如,其中钟旨平的《龙牙一点沙》:

龙牙一点沙,万象竞浮华。

酒白迷金纸,霓红代绿葩。

顺风擒巨蟹,逆水攫肥虾。

谁见落潮处,纷纷滚地爬。

这首诗中,如前所述,“龙牙”是新加坡的旧称,所谓“一点沙”,就是新加坡著名的旅游胜地圣淘沙。旧体诗成为反映当代新加坡社会的一面镜子。

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面对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冲突、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既要坚持古典文学的写作,又要面对新加坡多元社会的文化冲击,一方面,成为“边缘中的边缘”的异质文化,表现出与中国本土文学有一定差异的同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他者。另一方面,在地性增强,体现出和中国文学明显的差异性,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他者。此类诗人的创作表现出为写诗而写诗、对汉语的坚守等特点,其文学归属性应该隶属于新加坡国家文学。

二、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

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逐渐被淡出主流创作话语。而新加坡相对于风起云涌的世界文学潮流,其弱势地位不言自明。如此一来,这样一个文学边缘地区的边缘文体,无论审美价值抑或是精神传统都被人们所忽视。更为严重的是,遍布于新加坡和国内各类史料中的旧体诗文本实际上是被忽视的。实际上,从明代至今,新加坡本土创作的旧体诗被大量地付梓于华文报端,同样也有值得尊重的诗集流传于世,更一直有诗社活跃在新加坡本土。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又给当代华文旧体诗的发展提供舞台。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存在状态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一)报纸及其副刊

应该说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就是报纸。李庆年所说的“马华旧体诗的研究资料几乎全都出自新、马报纸”⑤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就今天可以查阅到的史料来看,真正有能力出品诗集的依旧是少数,正如邱菽园所说:“《槟榔屿志略·艺文志》著录凡十数种,据称皆流寓诸子笔墨。余尝欲致之一室,皆有采录,以广其传。使人入市求之不得,始知皆未刊行本也。”⑥大批的旧体诗作者及其作品依然散见于各类华文报纸。

新加坡的第一份华人报纸是华人薛有礼创办的《叻报》。从1881年创刊到1932年停刊,一共维持达51年之久,是新加坡影响最为广泛的报纸。之后《新国民日报》、《天南新报》、《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纷纷创办。值得一提是,这些报纸的副刊,大都开辟出文艺专栏,刊登旧体诗、散文、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的发表不仅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端,更为华文旧体诗的创作和发表提供了广阔天地。据统计,在新加坡,《叻报》、《新国民日报》、《天南新报》、《总汇新报》、《槟城新报》、《益群日报》、《南洋商报》、《光华日报》、《星洲日报》等报纸的副刊上都刊登有旧体诗。而由于时代条件,包括读者和发行量的限制,早期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鲜以诗集形式出现,绝大多数作品都依附于报章副刊存在。正如邱菽园在《五百石洞天挥塵》中所言:“《槟榔屿志略·艺文志》著录凡十数种,据称皆流寓诸子笔墨。余尝欲致之一室,冀有采录,以广其传。使人入市求之不得,始知皆未刊行本也。”⑦报纸副刊就成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早期传播的主要渠道。这些华文报刊对旧体诗的刊登从开始偶有作品刊登,到后来旧体诗质量和数量的提升,在《叻报》、《新国民日报》甚至有“诗联摘录”、“诗章照录”等专栏。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甚至如上文所叙,2010年8月27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艺城”整版刊登了“国大中文系学生旧体诗选”,所刊载的全部是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学生的旧体诗诗作。

(二)诗集印制

本文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所进行的分类中,第一类作者——新加坡的“过客”,由于本人没有在新加坡常驻,这一类作者的诗作大都散见于其印制的诗集之中。我们力图从明清过南洋的官员或使节回国后印制的诗集中对这一类诗人进行筛选和鉴别。这一类诗人甄别的重要标准就是确实往来过新加坡。笔者将此类诗集总结如下表:

第二类诗人,即新加坡的“流寓”者。这类诗人的旧体诗创作都有专门的诗集,资料的收集难度稍低,只是由于读者面的限制,这类诗集印数相对较少,大都得于新加坡本土。诸如此类代表性诗人邱菽园的《邱菽园居士诗集》、《啸虹生诗钞》及《庚寅偶存》,潘受的《潘受诗集》、《海外庐诗》。

第三类诗人创作的当代新加坡的华文旧体诗,如前所述,实际上已经沦为边缘国家的边缘文体。旧体诗的创作从作者、读者到出版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当代旧体诗作者的创作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真性情的创作。自费印制部分诗集,馈赠或出售,都成为我们审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例如当代新加坡著名旧体诗社团新加坡新声诗社编辑的《新加坡新声诗社诗词选集》、《新加坡新声诗社百期社课选辑》等。

(三)社团传播

如前所言,明清时期,由于下南洋人数剧增,这些早期移民在海外聚族而居,保持着华人的文字习惯、文化传统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华人社区。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他们在与当地人群进行社会交往时,避免被同化。而保持这种相对独立性的手段就是华文报刊、华文教育和华文社团。尤其是社团,更成为维系华人民族意识和特质的重要纽带。

根据《新马华人教育发展小史》记载:“1786年以前,英人莱特(F.Light)初到马来亚的槟城,就发现有华人老师张理之的坟墓。英传教士汤姆逊(G.H.Tomson)也说,新加坡在1829年已有私塾三所。但是有文献可考的,当首推陈金声父子所办的萃英义学,又称萃英书院。它创立于1854年,直到1957年才停止。”⑧华人初到新加坡时所建立的书院,大都设置在大伯公庙内,所用的教材几乎就是中国旧时教育的课本,诸如《三字经》、《中庸》、《论语》、《孟子》、《大学》等,对学生的教育自然就是文言文教育,而这一过程几乎是和国内同步的。当“戊戌政变”中国废私塾开设新式学校后,新加坡才开始出现新式教育。

例如官办性质的有1881年左秉隆创办的会贤社、由黄遵宪改建的图南社都会按期拟定诗文课题,招徕新加坡文人应答,对于优胜者还有奖金鼓励。在华文报业发展后,还将每期的优秀诗文登载于报刊。再如私人成立社团的,例如邱菽园于1896年创立的丽泽社,从创办之初就是一个纯文学团体,“不过诗联,诗唱等题”,再由创办人邱菽园亲自点评,给予物质奖励。

(四)网络传播

伴随全球化浪潮与多元价值观的后现代文化语境,借助于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科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传播的途径扩展到网络。这种依靠网络发布并实现广泛传播和有效互动的方式,已然成为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最著名的“随笔南洋网”,不仅有专门研究旧体诗的“诗辞雅座”专栏,更会不定期地组织讲座、征文等活动,参与者有职业文人,更有许多旧体诗爱好者,使得这种传播方式在具有自由性的同时,也实现了旧体诗的大众化、平民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加坡当代旧体诗作者开办自己的旧体诗博客。

纵观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方式,构成了报刊、诗集、社团以及网络四方良性互动的空间格局,出现了诗歌资源的整合趋势,使得旧体诗的土壤和氛围得到改善以及最大范围延续。

三、学理攸同: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文学史价值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对中国的历史想象本质上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在星洲这样的特定时空交汇的多元图景。而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一部分的中国历史,随着早期南来文人流寓的脚步而被叠加在了新加坡这片土地上。在无论是左秉隆、郁达夫、邱菽园或是当代诗人的怀史或咏怀诗中,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对中国历史的反映不仅仅是历史文本的简单重现,更是身在海外的文人自身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在新加坡这样的文化场域内进行的艰难重塑。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不同类型的旧体诗人对于中国历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华人面对中华文化所采取的不同姿态及其意义。

(一)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是海外华文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是新、旧两种文学并行的,新、旧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不同的功能,而华文旧体诗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组成,更是海外华人创造的精神产品,反映的是新加坡华人落地生根的历史和面对故土复杂的心理。将华文旧体诗纳入“文学公共空间”不仅具有增强海外华文文学版图完整性的意义,更是华人南洋生活经历的反映。

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旧文学就被不断地边缘化,现当代文学领域更是对旧体诗的重要性多有质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诸如唐弢的观点:“许多文学史完全没有必要把旧体诗放在里面做一个部分来讲。”⑨对于当代旧体诗入史的问题也持反对意见:“作为个人的研究活动,把它(旧诗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无不可,但我不同意写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意给它们与现代白话文学同等的文学地位。”⑩同样看法的还有王泽龙在《文学评论》上的专述《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主张现代旧体诗词不应入史。这种看法影响到国内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旧体诗的生存和境遇被忽视。另一方面,在新加坡本土,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是社会向上流动时主流阶层所持语言,汉语相对式微,作为旧文学的华文旧体诗更是问津者寥寥。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旧体诗创作群体的分析,就是要确认华文旧体诗在华文文学和新加坡境内不可或缺的文学身份和文学地位。

对新加坡华文文学旧体诗的梳理,反映的是多元化、全面化的海外华文文学状况。如台湾学者余光中所说:“对中原的十多亿人说来,三地加海外的几千万‘华人’只算少数,但其中产生了多少杰出的作家,为‘正统’、‘嫡系’的中原文学增添如许光彩。减去这光彩,当代中国文学史就不够立体、不够多元了。”11这样的论述对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同样适用,文学史缺少对这部分文学面貌的研究,同样会减少海外华文文学的多元性和完整性。

(二)旧体诗在海外的创作,其行为意义大于写作意义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中所表现的咏史感怀、山水游记、世事变迁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积淀、传播的表现。海外华人对于旧体诗这种旧文学体式的坚持,就传播学意义而言,与中国本土现代旧体诗的创作是具有共同的审美情趣的。这些诗人的创作除了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基础之上,也是自我进行生活体验的表达方式。

本文把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按作者分类置于不同时代,也是将旧体诗作为一个对时代审视的视角。作为一种文学形态,旧体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其联系着其他文学社会现象,共同构建着时代的演变。

而旧体诗在新加坡的发展趋势的弱化及逐步边缘化的特征,使得创作数量也逐步递减,因此,本文在篇幅设置上所显现的不均衡,即对“过客”诗人论述篇幅最长,“流寓”诗人次之,而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最少。具体而言,本文所论述的第一类诗人,不仅创作群体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过客”诗人身处旧文学占主流的社会时代,诗作品质最高。而发展至当代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从创作主体的社会角色而言,基本上是没有专职从事旧体诗创作的文人,大都亦商亦文,写作也是乐趣而已。如本文所论述的,当代旧体诗表现出用词通俗、意境直白等现象,佳作罕见,在本文所占篇幅有限。这样不协调的结构,也是迎合了旧体诗在海外的创作、传播趋势。因此,在章节的分布上,本文按照作品数量和品质进行相应论述。

(三)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所建立的文化沟通交流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源起系脱离中华母邦文化,生成于新加坡这样的异质文化环境,这个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从相互冲突对抗到相互融合介入的过程。在“过客”诗人那里,面临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必不可少地引起创作者个体所必须面临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与文化抉择等一系列文化现象。作为“流寓”诗人必然面对故土和南洋的文化纠葛、诗人自身的身份属性以及对南洋文化认同和审视,他们对居住国新加坡和中华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领悟。而当代旧体诗人的创作是在新加坡主流社会之外边缘文学,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文化交流的心态,因而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具有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的特质。霍米·巴巴提出“文化杂合”(cultural hybridity)的概念,即“不同种族、种群、意识形态、文化和语言互相混合的过程”。12这种所谓的“杂合”理论并不能解释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发生和存在状态,因为这种理论更多的是追求多元文化的并存,却忽视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无论是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自由,获取新视野、经历新体验,融入新加坡文化,还是面临着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精神差异而带来适应的痛苦,从而产生文化归属的焦虑,陷人边缘的境地,他们的文化背景却都是曾经生存或发生影响的中华文化系统和新加坡文化系统。由此,自然而然地栖居于两个文化系统之间。

新加坡文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力求在相对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求得不同文化群体的共存。一方面,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存在昭示了异质文化之间以不同文化态势进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旧体诗对于诗人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写作工具,还有隐藏其后的文化支撑。这样边缘的写作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接受和中华文化移植的双向过程。既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新加坡的文化,又把中华文化通过旧体诗的语言和创作规范进行域外移植,从而在两种文化之间构建一个对话空间,这也是对权威文化的消解。

与此同时,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始终用传统文化符号传达自己身处异乡的困惑、认知、追求,这意味着脱离母体进入了一个异质文化世界的创作。于是,在不同价值观、文化身份的碰撞下,诗人对文化身份的追寻中更善于借助具有浓烈象征意味的传统文化意象来确立自己的文化权利,从而避免被新加坡主流文化淹没。如当代诗人对中华文化的式微的感受等。另一方面,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又呈现出独特的异域文化特色。由于生长在新加坡文化情境中,旧体诗创作不可避免地融合了异域文化的特征,创作题材上纳入许多具有异域色彩的意象。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观察是一个追寻历史踪迹的方式。但是,当我们通过不同类型诗人的创作去追寻他们投射在文本中的家国想象与文化观念时,就不仅仅是旧体诗创作与身份认同所构成的意义,而是连接一个多世纪的汉文学的海外传播的客观现实。旧体诗的文学精神、诗人们的创作缘由和生存际遇都通过旧体诗一一呈现。这是一个我们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过程中,无法忽略的文学谱系。

[注释]

①李庆年:《马来亚华人旧体诗演进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19,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449页。

③饶宗颐:《新加坡古事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④袁祖志:《谈瀛录》卷5《海外吟》篇,上海同文书局1883年版。

⑤新加坡·李庆年:《马来西亚华人旧体诗演进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⑥⑦邱菽园:《五百石洞天挥麈》卷2,1899年粤亘雕刻木版大字本。

⑧方起驹、杨耀宗、金永礼:《新马华人教育发展小史》,载《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1页。

⑨转引自王泽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⑩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11江少川、朱文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转引自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第55页。

[参考文献]

[1]朱崇科.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新加坡·李庆年.马来西亚华人旧体诗演进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新加坡·邱新民.邱菽园生平[M].新加坡:新加坡胜友书局,1993.

[4]新加坡·潘受.潘受诗集[M].新加坡:新加坡胜友书局,2004.

[5]郭惠芬.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20世纪中国文学关联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赵颖

华文文学网络传播论文 篇2:

朵朵芙蕖照水开

文学期刊负载着传播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眸现代中国,正是文学期刊的存在与不断壮大,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巨大成就。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①,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相关期刊657种,足见期刊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可或缺而如此文学主要依凭期刊阵地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当代。数十年来,江苏文学秉承地域文化传统并积极吸纳外来创作经验,以超乎寻常的坚忍与创新,在延续江苏文脉的同时,冲破思想意识、市场经济、浮躁物欲等因素的影响,努力走在先进文化生产的前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出版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引领下,江苏文学期刊基本能够按照文学的自身规律健康发展,进而在繁荣江苏文学的同时,呈现出创新性、地域性、集群化等特点。江苏文学从作品创作到评论研究,从发行阅读到社会效应,都取得相当的成绩,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赢得一定美誉。取得如此实绩,除了与创作主体即江苏作家的勤奋笔耕密不可分,也与评论、研究等其他各种文学生长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文学期刊功不可没。

一、繁花盛开:文学作品类期刊优势明显

文学的发展首在创作,传统型文学作品的面世大体有期刊印行与书籍版行两种途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期刊在文学创作与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文学作品往往首先在期刊上发表,产生相当影响后再以图书形式版行,在实现文学社会效应的同时,也给文学期刊带来良好的市场回报。文学作品以期刊发行得以传播繁盛的现象,一直持续到网络数字化时代来临才逐渐衰弱。电脑、手机等阅读工具普及后,文学作品的传播与阅读方式有了多元选择,文学期刊的生存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成为不争的事实。综观之,数十年的沿承與积累,江苏文学期刊秉承个性精神坚持不辍,在打造地域性文学期刊经验与色调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中国文学走出去及文学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作出了贡献。

兼顾传承与创新,期刊地域分布合理。文学首在作品创作,其次在于传播与接受。近些年来,江苏文学坚持走在全国文学发展的前沿,与江苏各地文学从业者和文学受众的基础厚实有关,其中当然也离不开文学期刊的传播与普及。以地级市行政地域为观察出发点,大略可以感受江苏省文学期刊发展的牢固基础。除了作为全省文学主管单位即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几种刊物之外,江苏13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文学期刊,即南京的《青春》,苏州的《苏州杂志》,无锡的《太湖》,常州的《翠苑》,镇江的《金山》,南通的《三角洲》,扬州的《扬州文学》,泰州的《稻河》,徐州的《大风》,淮安的《短小说》,盐城的《湖海》,连云港的《连云港文学》,宿迁的《楚苑》。长期以来,十余种文学期刊继承传统,努力创新,在提供文学阵地、培养文学新人、彰显地域文学特色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特别要说明的是徐州《大风》,创刊于1983年,因种种原因停刊后,于2009年7月复刊,实为徐州文学生活的一件幸事。此外,江苏还有一些文学类民间期刊,部分还相当活跃,客观上也为繁荣江苏文学推波助澜。

期刊面貌辨识度高,诸多体裁题材兼备。江苏文学期刊大多隶属于作协、文联、出版社或高校等单位,管理、主办部门性质不同以及办刊方针各有侧重,因而江苏文学期刊彼此之间面貌存异,在适应、吸引不同读者群的同时,合力促进江苏文学的发展。《扬子江诗刊》是长三角地区惟一的诗歌期刊,近年来锐意创新进取,从封面设计到刊载内容皆精心设计组织,以至于可以同北京的名刊《诗刊》南北相望,比肩前进。创刊于1957年的《雨花》杂志,作为省作协主办的老牌期刊,遵循“写实传统,现代精神,文学文化,人本人文”的办刊宗旨和“短些短些再短些”的采稿理念,多刊发不超过8000字的小说,而所发散文、随笔、杂文等也以丰富、活泼、率真、犀利为特色追求。1979年创刊的大型外国文学杂志《译林》由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该刊一直坚持“打开窗口,了解世界”的办刊宗旨,每期以一篇优秀长篇小说主打的同时并重外国文坛最新动态、热点事件与人物、文学流派和名作、文坛现状综述等的介绍与研究,大大增加了信息量、知识性和学术性,备受外国文学研究界、文学创作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江苏省文化厅主管、主办的综合性艺术杂志《剧影月报》创刊于1959年4月,是全国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戏剧影视艺术类专业期刊之一,主要发表文艺类学术论文、艺术作品。上述四种期刊和省内其他兄弟文学期刊一起努力,把个性特征打造鲜明突出的同时,互补互进,拱力提升了江苏文学期刊的整体形象。

把脉文学发展方向,栏目设置锐意创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文学的潮头此起彼伏迭涌前进。近些年来,受到诸多社会风潮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热点焦点、内容范式等变化较快,如此情况下,文学期刊只有在栏目上不断创新调整积极应对,才能不落时代潮流并满足读者大众的需求。以《扬子江诗刊》为例:在传统“诗的长廊”“扬子江诗潮”“当代外国诗歌”“百家荟萃”之外,推出“深水区”“新诗十九首”“重读经典”等新栏目。其中“深水区”以“去蔽”为主旨,推介成名诗人处于遮蔽状态的重要作品、沉潜安静的写作者的优秀文本以及未成名诗人有分量却没得到应有关注的新锐之作;“新诗十九首”组织诗人、诗评家、诗编辑推荐他们眼中的好诗;“重读经典”选择某些被误读的经典作品进行诗学过滤。此外,该刊还有“百家诗萃”“古体新韵”“外国诗歌译介”“诗性随笔”“诗人访谈”“诗长廊”以及根据年度或诗坛大事件推出的即时性栏目。新旧栏目按需安排,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又深化提升了办刊理念,也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

长时期沉淀积累,打造文学名刊效应。文学期刊作为文化生产与普及文学的主要园地,其创设与发展是国家文化相关部门一直关心并着力扶植的。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综合类文学刊物《钟山》,自1978年创刊以来,秉承“兼容并蓄、惟文是举、鼓励探索、引领潮流,做最好的汉语文学杂志”之办刊宗旨赢得各界好评,已经成为引领汉语文学创作潮流的重要阵地和世界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窗口。《钟山》奉行好作品主义,力争将最新的优秀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和文学评论奉献给读者。30多年来,《钟山》首发的作品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小说“百花奖”等近百项文学大奖,在文学界赢得相当的认可度,被誉为文学期刊界的“四大名刊”之一。近几年来,《钟山》在貌似杂志之“杂乱无章”中,于主打小说的传统之余不断开掘新栏目、推出新话题,如王彬彬、李洁非、夏坚勇、李村等学术性很强的专栏书写,进一步体现了《钟山》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学立场。坚持人本主义,对现实保持警醒与批判,不迎合不媚俗,从而呈现出一以贯之的厚重大气之风,《钟山》在努力守候文学诗意的同时,也日趋打造出国内外皆为关注的名流期刊。

二、绿草如茵:文学评论研究类期刊进取有为

文学评论与研究和文学创作与传播是文学事业的重要两翼,缺一不可。有人认为评论与研究属于书斋里的学问,通过书籍出版传承薪火或学校课堂讲读传播即可,其实不然,观察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此种看法越来越失之偏颇,甚至存有伤害乃至灭亡文学的隐患。无论文学期刊书籍的出版发行,还是文学评论与研究(包括学院派),皆和文学创作密不可分。且不往深处说,评论研究可以直接引导、影响乃至介入作者的写作,就是这些年遍布文学生活圈的作品发布会、读者见面会、作家/作品研讨会等空间,已然很少不见到评论家或学者的影子。客观上不能不承认,文学评论与研究确实支持、促进并提升了写作者的成就与水平。由是观之,评论研究类文学期刊的新创开设与扶持发展确然不可或缺。

1.文学专业性学术期刊稳中求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提高民众的基本文化水平之需求以及外国文学文化影响中国的实际,文学学科教育与中外文学知识普及得以确认并实施,一批文学期刊也应运而生。就江苏省内而言,1980年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当代外国文学》(后与译林出版社合办),198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办《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后改名凤凰出版社)主办《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办《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此五种期刊的评论研究广涉古今中外文学,可谓互补共进。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五种期刊皆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品牌荣誉度也越来越高。以同时隶属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两家期刊为例,《明清小说研究》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用力对象相当分明——“明清小说”与“世界华文文学”,虽然这两种研究方向在学科等级划分上相对小而低(往往被分别视为分属于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正是切口小而能够聚力强,恰恰成就了这两种文学期刊的学术研究深度和水平提升速度,使得两种期刊在国内取得相当认可度的同时,也期在境外尤其是海外具有一定的接受度,而且这一接受实际甚至扩大到文学之外,具有传播中华文化、团结海外华侨华人的功能,而这一点是大部分评论研究类文学期刊难以做到的。

2.综合性哲学社科期刊水平提升。长期以来,江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亦然,这里既有地缘因素的影响,也和重视继承发扬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江海学刊》、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南京社会科学》三家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作为江苏省人文社科期刊的代表,办刊质量持续提升,在全国同类期刊阵营中越来越处于领先位置。此三种期刊都设有文学栏目或版块,所刊发的文学评论研究性学术文章,往往都是业内名家宏文或国家级、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成果,前沿意识和问题意识相对突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相关研究领域内专业研究的较高水平。以《江海学刊》为例,该刊尊重学术传统,弘扬文学精神,每期固定有文学栏目,坚持采稿范围从宽用稿标准严苛的策略,于评论研究群体形成积极性投稿记忆与欲求之余,保持刊物与作者的良性互动,稿源数量与发稿质量都能得到保证。几十年下来,《江海学刊》在整个文学评论研究界口碑颇高。

3.交叉性学科学术期刊质量提高。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文学成为其时普及现代知识与提高人文素质的最具功能性的文化途径。一段时间以后,各种文艺形式日趋健全发展,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慢慢下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民众的文化接受能力相对提高之后,整个社会的文化着眼点和知识兴奋点越来越繁杂多样,文学变得渐益边缘化。然而一如文学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影视创作发展的根本性支撑,诸种文艺样式往往都具有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审美元素。因之,文学评论与研究经常性隐现或交叉于其他相关艺术的评论研究之中。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艺术百家》创刊31年来,立足江苏本省,面向海内外,提倡自由平等交流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着重刊发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的艺术学科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成果,栏目内容设置涵盖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属诸如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等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兼顾哲学、美学、建筑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术领域中与文化有关之部分。由是观之,《艺术百家》涉及文学评论研究也是自然,只是比例相对小一些而已。类似期刊还有《剧影月报》《译林》《文教资料》《少年文艺》《七彩语文》,其中的文学评论研究大多时候是靠近、隐现、并存于影视剧批评、文学翻译和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当中。

4.新创评论研究类期刊跨越发展。新世纪以来,面对日益边缘化的社会现实处境,文学没有举手投降而是努力坚持,争取在最大可能的时空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乐观地说,文学依然在坚持,也绝不会灭亡。基于教育学习、职业生存和素质修养提升的需要,文学评论与研究从业者也众,专业性文学期刊的新创提上日程。十余年来,江苏有三种新创文学评论研究类期刊:江苏省作家协会2006年创办的《扬子江评论》,常熟理工学院2010年创办的《东吴学术》,《雨花》杂志和江苏师范大学2015年联合创办的《雨花·中国作家研究》。此三种期刊各有自己的学术侧重与办刊理念,内外兼修,相当程度上得到学界青睐。以目前最有影响的《扬子江评论》为例,该刊搭设了江苏文学创作与评论、省内与省外的平台,进而集中了文学评论界知名学者教授为中国文学发展一起努力。正如执行主编丁帆先生所说:“文学的动荡、思想的多元,以及价值观的撕裂,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也为本刊的定位带来了思想的空间,促使我们独立个性的生成。惟有此,我们才能在历史的缝隙与现实的陆离中寻觅到重生的机会,才能在新世纪的文学评论界有所小小的建树。”②

另外,以《南京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等为代表的江苏境内各大学院校学报之哲学社会科学版,往往也设有文学评论研究的相关栏目,依照各刊的用稿理念方向刊发文学评论与研究类学术文章,他們和以上四类文学评论研究类期刊一道,促进了江苏文学的发展。

三、绿地花径:江苏文学期刊发展策略

从作品的发表到评论与研究,江苏文学期刊几十年来苦心经营,为文学事业坚持不懈,可谓功莫大焉。然而,时代的变化、生活的转向、审美的更迭等因素深刻影响并制导着文学期刊,甚至某些非客观因素也会决定期刊的生死存亡。不能否认,江苏文学期刊在取得上述一些成就和形成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尚不论市场经济下文学期刊因为独特的人文属性难以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导致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受到置疑,姑且不说文学期刊不能成为文学业内自己人小圈子的依凭物而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就是当下江苏文学期刊阵营发展水平之参差不齐,个别刊物存在稿源不足、用稿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度不显,评论研究类期刊受国内不完善欠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系统的影响而焦虑不安等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首先,面对纸媒期刊窘境,以新媒体手段积极应对。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文学期刊最辉煌的时期,《人民文学》曾在1980年代初創下了发行量147万的辉煌记录,省级文学刊物的发行量一般也达到了十几万份。然而,市场经济迅速推进,给原有的经营体制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数字网络技术下移动阅读普及以后,纸质文学期刊陷入大困境。“中国文学期刊的危机是社会环境变迁、媒介格局重组、受众阅读习惯重塑和数字媒体冲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随着中国媒介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期刊在存在生存危机的同时,也存在发展机遇。善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树立定位营销理念就成为中国文学期刊实现再发展的重要策略。”③只要人类还有精神与心灵的追求与倾诉,文学则成为必需,文学期刊也不会轻易消亡。数字化新媒体也不是洪水猛兽,困境也是机遇,顺应时代挑战,跨越障碍和阻隔,是文学期刊的分内自觉。当下来看,民众广泛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一种可资使用的新兴媒体,因为其特殊用户群、交互式运作和宣传传播黏性等特点为文学期刊突破边缘化、断层化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而两大传统文学作品类期刊《收获》《小说月报》已然成功实践,这正说明新数字平台保持并提升了文学期刊的精品化、品牌化建设水平。他山之石,是江苏文学期刊学习、借鉴与竞争的参照物。另外,超星、万方、中国知网等数字技术平台不断更新提供的新式传播途径,也是江苏文学期刊可资利用以寻找突破、提升自我的新媒体选择。

其次,面对体制机制制约,尽力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从‘十七年’一直到80年代初期,文学期刊尤其是由各级作家协会和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刊物,依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转”,“作为‘计划期刊’,文学期刊被划分成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等等级别,各级文学期刊构筑成了一座金字塔,不同刊物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在高度一体化的文学体制中,文学的潮涌方向明确,在迫切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的驱策之下,文学主体在价值趋向和审美选择方面,惊人地一致,被缺乏个性的共识所束缚,当时的省级、地市级的文学刊物都是封闭式的,这不仅是约定俗成的惯例,还是一种行规,试图打破地域限制就是僭越”④。虽然生存环境变化巨大,外在诸多因素或制约或逼迫或督促文学期刊发生改变,但也毋庸置疑,作为人文思想的创生、传播以及意识形态宣传、引导的阵地之一,体制内生存依然是文学期刊暂时不能更改的根本底色,其运行机制天然地受其制约。众所周知,1998年可谓文学期刊的“灾难年”:《昆仑》《峨嵋》《漓江》《小说》等著名文学期刊相继停刊。1999年,政府给《人民文学》下拨最后的十万元经费后,便彻底“断奶”,导致期刊总量不断下降,期印数锐减。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量文学期刊不得不“改投门庭”或“关门大吉”。就江苏文学作品类期刊《三角洲》一个案而言——1972年1月创刊于南通,在上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冲击走入困境。2000年,改版为校园文学,填补了江苏省校园文学期刊的空白。2007年再次调整,定位为南通作者服务。2011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的要求,纯文学《三角洲》停刊。2012年1月5日,改版后的第一期《三角洲》正式出刊,为综合性的城市文化月刊,但是在出版6期后,由于亏损厉害,《三角洲》被逼更换主编、更改版式和内容——《三角洲》的转型教训,提醒文学期刊时下生存之艰和慎重改变之必要。至于评论研究类文学期刊,则更是难以适应市场规则,以学术研究的名义、以收版面费的方式、以市场经济的(潜)伎俩运行刊物,期刊还是学术研究的神圣园地吗?重“术”而轻“学”,连一丝的高尚也没有!如此看来,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在引导监督的同时,财政资金上也应该于文学期刊(尤其是评论研究类期刊)加大投入。

再次,借助外来资源支持,开拓创新期刊版栏设置。坦白来说,外来资源首先明显的表现在办刊综合条件的支持上。近些年,常州市文联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翠苑》,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了基础条件,编辑部进一步于刊物内部努力开拓创新,名家构筑、新实力派、本土文本、才情江南、原生写作、毗陵艺谭、朝花夕拾等栏目大大抬升了《翠苑》的办刊质量。当然,外来资源更要从文学自身出发,最大可能地按照文学规律予以支持。“新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化、影像化的社会。为了寻求新的出路,文学期刊进行了视觉化转型,并且随着影视的深度渗透而表现出强烈的影视趣味。这些新变化反映在编辑策略上主要表现为视觉元素的包装、视觉艺术栏目的设置、文学期刊与影视互动以及对长篇小说的重新发掘,等等。”⑤此论确实点出了文学期刊借力发展的一种途径可能。综合看文学期刊改版实践“,一是向‘杂’过渡”,“二是办成特色鲜明的专刊或曰‘特’刊”,“三是促进功能分化,走一刊多版的路子,拓展刊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保留纯文学基地的前提下,开辟一块新的试验田,摸索新的编辑风格与经营理念”,“四是另觅出路,改版为远离文学的文化类、娱乐类、综合类期刊”⑥,四种改版方向在文学发展实践来看可谓得失并存,个别地方甚至滞缓、伤害了文学的发展。反观之,江苏则有成功的例子。《扬子江评论》创刊历史虽不长,却秉持“前沿、深度、活力”的理念,以新思维、新视野审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其“名家三棱镜”“文学史与文学制度”“思潮与现象”“名刊观察”“新诗研究”等栏目,实现了作家与学者、作家与编辑家、文坛与学院、批评与创作的健康沟通和有效融合。“殊不知,在整个办刊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鲜为人知的。首先遇到的是稿荒问题,但在我们坚守办刊宗旨的信念中,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从中我们获得的启迪就是:什么样的办刊理念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稿件,也决定了你的稿源质量与办刊的高度,以及触及文学的深度。”⑦如此看来,期刊版栏的千改万变,都不可离开文学的根本精神,文学期刊必须围绕文学做文章。

最后,思想性学术性并重,彰显江苏集群期刊力量。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研究皆属于创造思想新知、探索学术真理的生产活动,由是,文学期刊只有做到思想性学术性并重,才能承载起创新发展文学的责任。单从文学评论来看,没有江苏文学评论工作者与作家之间的亲密团结切磋交流、彼此了解相互支持,江苏文学也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近年来,丁帆关于乡土文学以及“民国文学”的新论,王尧关于上世纪80年代文学“过渡状态”说,一定程度上对于重新认识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元始启迪意义。如果把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批评群体为代表的江苏学院派文学批评力量凝聚团结,即一定程度上利用好了江苏文学期刊发展的持续性资源。客观地讲,无论从历史遗留、资金支持、编辑队伍以及影响覆盖面来看,省内地方文学期刊已经往往难以和国家级同类期刊相比,但是不能忘了竞赛的技巧之一:在尽力保证单打好成绩的同时,不能忘了努力取得团体好成绩。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许多地方文学期刊在办刊危机中走出文学的舞台,但是这个社会或者说体制仍需要文学的慰藉和占有文学话语权,于是地方文学期刊换了一种样式再次复生”,“截至2011年初,基于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蓬勃兴起的、有正式刊号的13家市级文学期刊,只剩下南京的《青春》《苏州杂志》、无锡的《太湖》、常州的《翠苑》、镇江的《金山》、淮安的《短小说》、连云港的《连云港文学》、宿迁的《楚苑》8家纯文学期刊在艰难地坚守着纯文学立场”,“各市级文联又以内刊的形式纷纷创办文学期刊,如2011年泰州《稻河》复刊、徐州2009年《大风》复刊、盐城2010年《湖海》复刊,淮安于2012年出版了纯文学期刊《淮安文学》。此外,一些县级市也在纷纷创办文学期刊,如南通启东文联的《沙地》、海门文联的《东洲》,无锡江阴文联的《雪浪湖》,苏州昆山文联的《文笔》……这些文学杂志宗旨是为会员提供文学阵地、培养文学新人、彰显地域文学特色”,“这也许就是文学期刊危机后的转机,置之死地而后生”⑧。2013年,里下河文学流派得以梳理、研究、定位,形成“‘水’、‘土’交融的文化品格”、“‘南’‘北’交会的文化形态”、“‘雅’‘俗’共生的本土生活哲学”、“丰富多彩的民族叙事艺术”⑨等审美属性。与之共振的现象是,泰州地区近几年冒现大量的文学创作人士,如果能够加以培育引导并予以扶持帮助,相信一定会形成相当的江苏文学集群效应,而区域性文学期刊及时练好内功辅之长之,则显及时且重要。泰州市文联、泰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文学双月刊《稻河》,意在打造泰州本土作家作品的平台,凸显泰州元素。为加强阵地建设,《稻河》按时出刊,全市第一本由民间办刊的《纯小说》在兴化创刊。目前全市已拥有《稻河》《花丛》《孤山》《楚风》《楚风月报》《纯小说》《银杏树》《溱湖》《罗塘》《诗歌报》计10种本土文学报刊,集群期刊力量优势日趋彰显,这实在是江苏文学期刊的一大幸事。

注释:

①《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逾700万字,收入自1919年至1949年期间出版的中文文学期刊及与文艺有关的综合性期刊篇目,是迄今规模最大、收录数量最多、编制也最全的一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索引工具书。其序言述及:“集中系统编撰大型而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对于摸清中国现代文学的‘家底’和资源,包括现代文学的历史原生态,作家群体的构成和活动,以及佚文发掘、流变考析等等,都有着显著的价值。这既是一项专业资料的整理与基础研究工程,也是一项文学和文化历史遗产的抢救工程。”

②丁帆在“《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见江苏作家网。网址:http://www.jszjw.com/news/topnews/ 201612/t20161226_16179862.shtml。

③宋战利:《中国文学期刊的危机与发展机遇探讨》,《中国出版》,2010年5月下旬版。

④黃发有:《90年代以来的文学期刊改制》,《南方文坛》2007年第5期。

⑤周根红:《从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化转型看编辑策略的调整》,《中国编辑》,2011年第1期。

⑥黄发有:《文学期刊改版的经验与误区》,《中国出版》,2009年第7期。

⑦丁帆在“《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见江苏作家网。网址:http://www.jszjw.com/news/topnews/ 201612/t20161226_16179862.shtml。

⑧陈霞:《置之死地而后生——从<三角洲>的改版看文学期刊的改革》,《新闻与出版》,2012年10月下旬版。

⑨周卫彬、俞秋言:《“里下河文学流派”初探》,《文艺报》2013年10月18日,第7版。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作者:李良

华文文学网络传播论文 篇3:

郝知本 再谱中华“正气歌”

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他曾经活跃在大众舞台上,朗诵、演讲、主持、表演样样行,主演过《东陵大盗》《归乡》《死亡集中营》《蓝鲸紧急出动》等多部电影,执导并主演过20多部话剧、歌剧。

他一度留学新加坡,出众的才华被当地电台所赏识,应邀担当新加坡电台中华文化节目制作人,同时也在乐此不疲地宣扬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今天,他又带着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使命,吟诵着文天祥的《正气歌》回到祖国。他谱写的《新正气歌》口口相传,让中华之正气激励万千中华儿女。

他就是郝知本教授,一位传承弘扬中华正气的使者。

曾是“两艺”相争的才子

记者和郝知本相约在他在北京的住处。

“您看起来很年轻。”

“你应该猜不到我的真实年龄。”他笑了笑,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回答着。

“听说您年轻时还是个演员?”

“是的,我还做过主持人、导演。”

简短的几句寒暄让记者与郝知本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话题从他的演艺经历开启。

郝知本原在地方从事文艺工作。1978年酷热的夏天,时任九江话剧团导演的郝知本利用一天的休假前往庐山顶上透透凉气,巧遇国家剧院的资深艺术家刘岫梅大姐。刘岫梅问:“看你的形象气质,你应该是个演员?”郝知本:“我也演戏。”“那你演一段我看看。”郝知本来了一段自己拿手的诗歌朗诵,让刘岫梅大为赞赏。

之后没过多久,郝知本接到了一份电报,通知他到北京去面试。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郝知本惊喜不已,时间紧迫,匆匆向领导请了个假,便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抵达北京当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院长周来先生便接见了他,“周来恩师和我一口气交谈了5个小时,表示要留下我在北京发展,当即安排我在‘儿艺’的宿舍住下。”郝知本心中充满了喜悦。

可没几天,郝知本又接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通知,“那天是青艺复试的最后一天,让我去看看。”郝知本心想那怎么行,当时已经住在了“儿艺”宿舍,再跑去“青艺”面试有些不妥。但对方执意说,“你只管来,那边我们去说。”

郝知本只好前往。来到考场后,瞬间愣住了,那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全考场50多位评委都在等他一个人。

主考官陈颙导演发话了:“你开始表演吧。”郝知本稍作定神,朗诵起了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

这么一首词朗诵下来,郝知本一看,在坐的评委鸦雀无声。

“你还想表演什么?”

郝知本想了想,随即演了《莫斯科东方红》话剧里,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从西伯利亚荒野流放回到莫斯科的一段独白——一个苏联老红军捧着饭碗四处讨饭,在流氓阿飞的欺辱下回到莫斯科的感受,最后仰天哭嚎“莫斯科克林姆林宫顶上的红星熄灭了!”悲愤欲绝,催人泪下。

表演结束了,导演陈颙说了一句话,“郝知本,今天‘青艺’院部及艺委会50多位领导全都在场,我们现在决定录取你了。”

此时的郝知本内心的兴奋溢于言表,但又很不安,已答应周来院长留在“儿艺”, 这怎么办呢?陈颙好像看出了郝知本的忧虑,“我跟周来是留学苏联的同学,我跟他说。”

果不其然,第二天,郝知本的宿舍门被敲响了,推门一看,正如自己所担心的一样,周来院长来找他了。

“很对不起,周来老师。”郝知本愧疚着。

“没关系。”周来老师并没有怨他,这很让他出乎意料。“我们‘儿艺’需要你,他们‘青艺’也需要你,你可以任意挑选。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儿艺’不单单是演儿童的戏,‘儿艺’也有一个青年队,演的是成人的戏,如果你愿意留在‘儿艺’,今天此刻你就可以正式上班!”说完,就让郝知本去演员队参加政治学习去了。

“走在去演员队学习的路上,我用力踩着脚下的路,抬头看着蓝天。啊!我成了北京人了!我成了国家剧院的演员了!简直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郝知本回忆道。

弘扬中华语言魅力

但凡熟悉郝知本的人,无不称他是一位全身充满艺术细胞的“奇才”。1988年底,经中国文化部干部局批准,郝知本决定去新加坡留学深造。

一踏入新加坡这个美丽的岛国,郝知本的才华很快获得赏识和认可,他受新加坡职总心电台的邀请,担任“中华文化节目”制作人。郝知本以“好心好大哥”这一称谓播讲小说《聊斋》,开播不久,“好心好大哥”的名字即不胫而走蜚声岛国。

有人好奇,郝知本播讲小说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他说他追求的是“一人一台戏”。同中国传统“说书”不同的是,他是刻划出每个人物的性格去“演活小说”,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为了让海外华人感受到中华文化和汉语的无穷魅力,郝知本利用在电台工作的有利条件,开设一个“新加坡作家作品”栏目,专门介绍本土作家及朗诵他们的作品,以推广当地华文文学创作及华文朗诵艺术。节目播出后,新加坡文坛一片繁荣景象。

随着郝知本在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教育界开始向他发出频频邀请。

郝知本又先后为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系、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开设“教学中的朗读艺术”和“教学中的发声技巧”训练课程。在短短的3年里,一共开办了20余期,受训的初级学院及中小学华文教员竟有千余名。一些中小学校长、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官员等也都成为郝知本的学生。历经3年多漫长艰辛的训练课程,为了向新加坡政府及全社会呈报华文教师们的学习成果,1994年3月26日“华族文化节”以及9月9日“教师节”分别举办了两场“新加坡华文教师朗诵艺术观摩欣赏会”盛大演出。时任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准将、教育部长李玉全先生分别担任两场晚会的贵宾。

新加坡媒体评论:“新加坡华文教师登上舞臺作华语朗诵艺术专场演出,这是新加坡建埠180年来的第一次!”……“活动对5000年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弘扬;对新加坡华文运动的开展与推动;对海外华人对母语的认知与继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为在海外宣传弘扬中国电影文化,郝知本还创建在电影院里主办“中国电影艺术赏析讲座”这一新颖独特的文化形式,每月主讲一部中国电影。像《红楼梦》、《黄土地》、《老井》、《春桃》、《东陵大盗》还有优秀儿童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远山姐妹》、《魔鬼发卡》等等。他还组建文化公司,编写、作曲、录制、出版、发行了《好大哥讲世界伟人童年故事》、《好大哥讲中国伟人童年故事》、《好大哥讲新加坡先贤故事》、《好大哥教我读唐诗唱唐词》(中、英、马三语)等。

要让祖国唱起《正气歌》

在新加坡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做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他的经历被写成一万多字的封面文章刊登在当时《中华儿女》(海外版)杂志上。母亲看到了这篇报道,心疼地问儿子,“知本,你是怎么活过来的?”朋友也很好奇,“短短几年,你怎么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或许这是冥冥中的安排。郝知本,“知本”顾名思义,“知根,知本,知源。”毕生要以弘扬中华文明为追求、为信仰。

1999年初,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建报70周年,决定在吉隆坡容纳4万观众的太子体育馆举办盛大庆典。《星洲日报》董事长张晓卿邀请郝知本任总导演。节目中有一项安排,演唱华文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郝知本决定采用千人學生合唱团,排练地点定在吉隆坡市中心有100多年历史的“尊孔独立中学”。

当郝知本第一次坐车来到学校门前,举目望见“尊孔”二字时,潸然泪下。千里之外异国他乡,远离母籍国的炎黄子孙们千辛万苦建立起一个叫做尊敬孔子的华人子弟学校,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怎能不让人由衷地感动呢。

排练开始后,郝知本对同学们说,“一定要把抗日歌曲的民族气势唱出来。”一说到“气势”二字的时候,突然文天祥的《正气歌》在脑中飞过。说着,他便情不自禁地开始有气势地,高声朗诵起《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

刚刚朗诵了一句,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千个学生紧跟着高呼,“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

“这一下把我给震撼了,我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千个学生竟然都会朗诵《正气歌》。这高诵正气歌不正是体现千万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正气的追寻,对中华文化的皈依吗?”他激动地说,“后来,我问了学校的人才知道,马来西亚华文课本里是有文天祥的《正气歌》的,而那时我们中国大陆的教材里却没有,我立刻感到汗颜。当时,就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正气歌》推广到中国大陆!”

郝知本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在他的推动下,1999年11月30日在蚌埠市体育场举办了《正气歌》的首场演讲。紧接着又应中央团校的邀请来到北京于1999年12月15曰举办了第二场《正气歌》演讲,参加的有来自北大、清华、北师大的师生代表,演讲进行了3个小时,震撼了整个会场。

随后,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先后受邀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新华社、人民网、北京文丞相祠、江西文天祥纪念馆、台湾台北市政府大会堂等单位朗诵、演讲《正气歌》。

让世界同唱《正气歌》

每场演出都是公益的,他没有收过分文,甚至来回的机票都是他个人承担的。“我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富豪,我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我都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郝知本说。

“在文天祥《正气歌》的研究与推广上我做了两项新的开拓:第一,为了使《正气歌》能够更好地传播弘扬 ,2001年8月我将其谱写成歌曲,填补了700多年来《正气歌》整首诗篇不能歌唱的空白。曲调简洁,易学、易唱、易记、易传。第二,开掘并首度提出《正气歌》中蕴含“元气一元论”哲学观,即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孕育万物的本体。1999年开始研究推广弘扬《正气歌》时,能找到的参阅资料很少,最后求助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大学中文系的课本,可两地大学课本对《正气歌》的解读也只是在道德层面及民族气节层面,对一些诗句的解释应是不通的、不当的。直到我读到文天祥21岁考中状元的试卷,写有11651个字的《御试策》,我才明晓文天祥不但是伟大的民族英难、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正气歌》中蕴含着‘元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我在2004年写了一本《中华之魂》,以‘元气一元论’哲学观重新阐释《正气歌》。”郝知本说。

2010年10月底,作为中华环保联合会名誉理事的郝知本受托前往在墨西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及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强烈呼吁:“全球同唱《正气歌》,拯救人类的母亲——地球”。香港凤凰卫视对此做了专访。

2011年4月,郝知本赴美国纽约、华盛顿及加拿大多伦多,继续推动“全球同唱《正气歌》拯救人类的母亲—地球!”活动。期间,多家国际媒体对郝知本传播弘扬《正气歌》进行追踪采访、广泛报道。

当他回到新加坡,7月19日,郝知本看到媒体报道:到2011年10月底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那天晚上,郝知本失眠了,“我可能有点‘杞人忧天’了,我想70亿人口在地球上每天要喝多少水?呼吸多少空气?要吃多少粮食?”郝知本一气呵成写下了《新正气歌》(地球母亲世界和平之歌),选用了文天祥原本的《正气歌》的前10句,自己写了12句——“蓝蓝的地球,人类的母亲,70亿同胞,携心团结紧,爱护森林、爱护矿藏、爱护土地,全球兄弟姐妹,携心团结紧,保护地球母亲,维护世界和平!”

郝知本在歌曲的前言中写到: 地球孕育哺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因此,生存在地球母亲怀抱中的人类,不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都是同源共祖、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

全球同胞,应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国家、不分信仰,齐心协力拯救伤痕累累的母亲地球。应提倡对话、停止对抗、消灭战争,全球一家,确保人类在地球母亲怀抱中的平安生存、发展繁衍!

对话郝知本

《中华儿女》:您觉得《正气歌》宣扬和推行的现实意义何在?

郝知本:文天祥的《正气歌》一共60句300字,我把它称为一部伟大的经典。我觉得有六点意义:第一,《正气歌》与道德建设。在《正气歌》里讴歌了12位英雄先贤,讴歌了他们光明正大,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对现实生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非常好的教材。第二,《正气歌》与警世醒世。当前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人类的物资水平大大提高,可是人文道德在逐渐地滑坡。《正气歌》可以净化人类的心灵。第三,《正气歌》蕴含了中医学说中的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哲学思想。第四,《正气歌》与两岸关系。大陆与台湾同胞同宗同族同文同语,所以我呼吁“两岸同唱《正气歌》、共促和平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五,《正气歌》与地球环保。文天祥讲的“元气”,就是老子讲的“道”, 康德、黑格尔讲的“混沌”、“浑沦”,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说的旋转的、炽热的气团。因此,我做出结论“地球孕育哺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社会行为,一定要考虑到地球母亲的安危!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已到了不可遏制的程度,所以我呼吁高唱《正气歌》,警醒人类保护地球母亲。第六,《正气歌》与社会和谐。《正气歌》蕴涵的元气一元论哲学观,道出了宇宙万物的由来,道出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中华儿女》:之前您提到过想要呼吁全球同唱《正气歌》,那您打算如何实现呢?

郝知本:我已将《新正气歌》(地球母亲世界和平之歌)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德、日、韩、马来、瑞典等11种语言文字。我希望这首歌能一传十、十传百,用媒体、用网络传播开去,凝聚70亿同胞的心扉!世界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阳光照到的地方,凡是海水流经的地方都有华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着的华人大都会讲华语及所在国的语言,有志传播《新正气歌》者,可以用华语唱,更希望能翻译成所在国的语言唱!用歌曲所特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兄弟姐妹携起手来拯救地球母亲,维护世界和平!

我将带着《新正气歌》(地球母亲世界和平之歌)举行“全球巡回朗诵、演唱、演讲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吃到安全的食物;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里;期盼每一位地球儿女、每一位地球公民都能尽到孝敬母亲,保护母亲的天职与责任。

责任编辑 陈晰

作者:吴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