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12-10

第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抓好安全生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委厅字(2005]56号 【发布日期】2005-12-26 【生效日期】2005-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黔委厅字(2005]56号)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特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地区党委和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今年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但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期连续发生煤矿、道路交通和桥梁施工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

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有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

要严肃安全生产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处理工作。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依照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从严查处。绝不放过一个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弋手上沾满职工群众鲜血的不法矿主和肇事者;绝不放过一个官商勾结,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绝不放过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玩忽职守,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

要坚决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严格执法。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少数地方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组织领导不力,监管不到位,事故责任追究流于形式;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整顿不落实,重生产、轻安全,违法违规组织生产、超能力生产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监管措施,做到严字当头、严加管理、严防死守,切实防止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执法不严、工作不实”的状况,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安全形势稳步好转。

二、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一) 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各市(州、地)政府(行署)、产煤县(市、区、特区)政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05~198号)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做到五个必须落实:(1)必须落实煤矿矿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3号),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带班下井,或者下井档案虚假的,对该煤矿处15万元罚款。由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督促落实。(2)必须落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凡未及时排查隐患、未及时进行隐患处理或末按时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排查、处理情况的,责令停产整顿一个月,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15万元罚款。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督促落实。(3)必须落实煤矿安全保障制度。煤矿企业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因投入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凡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对该煤矿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凡煤矿建设项目边建设、边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一个月,对该煤矿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供电部门违规停止供电或因故停电未及时告知煤矿,造成伤亡事故的,给予县级供电管,违规发放火工品造成事故的,给予相关人员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由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等配合督促落实。(4)必须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职责。驻矿安全督查员没有履行职责引发事故的,给予开除、辞退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各级安监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查处所辖区域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或不跟踪督促整改到位的,对有关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由各级人民政府督促落实。(5)必须落实煤矿停产整顿规定。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应当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技术规定,擅自从事生产的,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由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督促落实。

(二)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国家在此轮整顿关闭工作中下达我省必须关闭的煤矿数量至少为300对,根据我省实际,分解为:六盘水市60对、毕节地区60对、遵义市48对、安顺市33对、黔南州39对、黔西南州30对、贵阳市50对、黔东南州12对、铜仁地区10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煤矿:关闭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并严防关闭工作期间因违法生产导致发生事故,确保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决定关闭的煤矿,仍有开采价值的,依法批准后可以进行拍卖,但必须先关闭后整合,严禁关闭矿井的非法开采活动。继续坚决打击、取缔非法小矿点。发现一处关闭一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 全面清理煤矿建设项目。各市(州、地)政府(行署)、产煤县(市、区、特区)政府要对技术改改扩建、新建和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检查复核,凡是工程项目及设计未经审批、未履行“三同时”审核手续、擅自违法施工或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以及非法采煤的,坚决整顿或关闭。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借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之名继续生产,试图逃避停产整改的,要立即依法关闭。与“西电东送”无关的煤矿技改造和改扩建项目一律暂停核准审批。对“西电东送”配套矿井立即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暂停施工,制定整改方案,消除隐患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加大煤炭行业反腐败力度,在前一段清理煤矿“官股”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查处“干股”问题。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扎实地抓好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官煤勾结"。

(四) 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集中整治。督促各煤矿企业保证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系统与装备,确保尽快实现矿务局(集团公司)和县(市、区、特区)范围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联网。规范和加强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解决超通风能力生产问题。严格省属国有煤矿企业的瓦斯整治督导工作,重点是对国家安全技术专家组“会诊"出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督促煤矿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责任人,逐一进行整改,切实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五)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地方政府特大安全事故问责制,在乡(镇)人民政府所辖区域内发现有非法煤矿,在县级人民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发现有2处或者2处以上非法煤矿并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按规定对县、乡(镇)“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给予降级以上处分,发生事故的,从重处罚。凡因政府及有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执法、失职渎职等违规行为造成事故的,按照《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令446号)和黔党发[2003]17号文件规定,给予行政降级、撤职或开除公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督促煤矿企业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带准进行事故赔付,依法按上限进行处罚。加大事故查处力度,按期完成事故结案工作。建立健全事故通报制度,对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事故处理情况。

三、认真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三关、一监督”制度,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预防;大力整顿路面行车秩序,严查无牌证行驶、农用车、拖拉机违章载客和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车行为;加大对运输车辆的源头管理。严把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发证关和道路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营遣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加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治理,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合理调整三级以下公路客运车辆运营时间,保障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状况下道路安全畅通;加快公路专用线的改造,没有改造,要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确保交通安全。深入开展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认真落实预防特大交通事故各项措施,“曝光一批,拘留一批,吊销一批,严处一批”,以此形成严管态势,坚决遏制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省安全监管局、省公安厅、省交通厅要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统一的行车安全数据处理系统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行车记录仪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做好防止长途客货运车辆超速行驶的监控工作。

要切实做好春运安全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铁路车辆、飞机、船舶的检修,严防运输工具带隐患运行。严格车站、机场、港口的安全检查,严禁将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带上车(船、飞机)。

四、努力做好消防安全等各专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逐级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火灾隐患的治理力度,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检查,督促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单位整改到位,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取缔和关闭各类非法矿山,继续抓好非煤矿山特别是井工开采矿山的安全专项整治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尾矿库的检查和监控,防止发生垮坝事故。

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监管,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监管,深入抓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取缔非法小化工厂生产经营企业;严厉打击私造、私藏和倒买倒卖雷管、炸药等民爆物品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储运等安全措施,完善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场所及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安全管理,做好有关安全保卫工作。认真开展中小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组织整改。

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32号)规定,切实加强对非煤矿山、建筑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发证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消除事故隐患。对达不到发证条件的企业,要按国办发明电【2005]】32号文件规定时限责令其停产整顿,未按规定时间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申请、到规定时限内经整改仍不具备发证条件的,要依法关闭或坚决撤销其施工资质证书。

五、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省委、省人民政府已决定充实加强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将省安全监管局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相应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赋予其统一行使全省煤矿安全监管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每年安排的3000万元煤矿安全技改资金保留执行到2010年,在每年5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转变作风,加强综合治理。对部分煤炭产量大,安全事故多发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乡(镇)要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主要领导要经常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市(地、市)、县(市、区、特区)要建立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惩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现象。进一步充实加强安全监管工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在安全生产群众监督方面的作用,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加大对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安排一定数量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进步示范工程、安全信息保障等。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我省四级安全技术培训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国有重点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的试点示范工作。继续搞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省内各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报道,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氛围。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12月26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大全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1]19号 【发布日期】2001-03-02 【生效日期】2001-03-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1〕1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为了真正摸清粮食库存情况,为国家调控粮食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保证国家库存粮食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为切实做好我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1〕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对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做好粮食清仓查库的各项工作。各地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要坚持行政领导层层负责制。各地(州、市)、县(市、区)要尽快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于3月15日前将成员名单和联系电话报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粮食局),按照全国和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计划、财政、农业、统计、审计、监察、质监、粮食等部门及农发行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搞好协调配合,确立清仓查库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齐心协力做好清仓查库工作。

二、

二、清仓查库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此次清仓查库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国有粮食部门所有粮库、粮管所(站)、转运站、外租仓现存粮油(含中央储备粮油、各级地方储备粮油和商品周转粮油等)的入库时间、数量、品种、质量情况;陈化粮、超期储存粮油的数量;各级粮油财务补贴到位、现库存占用贷款情况;以及中央储备粮和我省各级储备粮油承储设施现状、库点分布、粮食购销企业人员情况。在清查实物的同时,要对粮食陈化情况进行鉴定。为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性,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安排及时送有关省(区、市)进行跨省抽样鉴定。

清仓查库要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交叉互查、重点复查、明确责任的原则。先在清镇市进行试点、培训,积累一定经验后在全省铺开,分阶段实施。坚决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

清仓查库不能走过场,要始终围绕查清粮食的数量、质量这个主要目标进行。要明确清查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从基层保管员、企业法人到各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从县(市、区)长到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的主要领导同志,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报告及报表上审核签字,发现问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要进一步完善库贷挂钩和超储补贴等相关政策,粮食销售出库后必须及时进行帐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帐。未回笼的销售结算款应记入相应往来帐户,严禁在库存统计上出现虚帐。

三、

三、认真落实清仓查库的工作安排

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时间为2001年4月1日至5月初,统计时点为2001年3月31日24时。在全省交叉大清查之前,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将对各地、州、市清仓查库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库存统计帐核查方法、库存实物清查方法及填表方法等。清仓查库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由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地(州、市)之间交叉清查,对全部库存粮食逐仓、逐货位进行实物清查,并与统计帐核对。实物的清查以测量计算方法为主,测量计算与过秤检斤相结合,既要做到准确,又要提高效率。要提前做好有关测量、检斤用计量器具的购置、检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检定,以确保准确性)等准备工作。第二步,在交叉清查的基础上,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将按随机抽样的原则组织进行复查,复查比例为粮食库点的2%-3%左右。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直接组织人员,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库、重点环节进行抽查或复查。第三步,汇总上报。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在全面清查粮食库存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审核编制清查汇总表,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详细总结。各地(州、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于2001年4月30日前,向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总结报告,并分别附本地清查汇总报表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当地粮库及省级粮食(油)储备库的清查汇总报表。2001年5月中旬,省粮食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全省清查汇总报表编制和清查工作总结,报经领导小组审核后,于5月底前报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

四、

四、严明纪律,切实做好清仓查库的各项工作

各地对清仓查库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如实反映,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妥善处理,对故意掩盖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妨碍清查工作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地各部门对参加这次清仓查库工作的人员要严格要求,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纪律,加强其业务学习和廉政自律教育。参加清查的人员要坚持原则,不准参与可能影响正常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清仓查库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粮库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统计、会计和库存管理。要改进统计手段,逐步建立国有粮库的计算机联网,特别是重点做好国家粮食储备库的联网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三月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5〕94号 【发布日期】2005-12-14 【生效日期】2005-1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意见的

通知

(黔府办发〔2005〕9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

省国土资源厅

(2005年12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做好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持续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无证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布局渐趋合理,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矿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仍然比较混乱,矿山“散、乱、小”,管理“粗、软、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一些地区无证勘查和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圈而不探、以探代采、倒卖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省矿业长期存在的“散、乱、小”和管理“粗、软、松”问题,调整矿业经济结构,转变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行动;也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任务。

二、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目标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磷、铝、金、锰等矿种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到2007年底我省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止;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一)整顿的主要任务。

1?各地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无证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集中严厉打击,有效制止和及时查处各类无证勘查和开采行为。

2?国土资源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查处。

3?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依法查处违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达不到整顿和规范要求的,要坚决及时予以关闭,依法吊销所有证照。

4?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行政行为,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行为。

5?切实采取措施,加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力度,通过专项检查和整改,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6?结合实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规划矿区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稀缺矿种、优势矿种以及影响铁路、公路、水利设施安全的采矿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二)规范的主要任务。

1?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对全省探矿权、采矿权审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肃查处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坚决纠正行政非法干预设置探矿权、采矿权行为。

2?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以煤、磷、铝、金、锰资源为重点,通过资源整合,切实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

3?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4?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工作,尽快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与使用管理的规定。

5?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一律不予批准。

6?强化探矿权、采矿权批后监管,加强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强化和充实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管职能和力量,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工作。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基本完成整顿的主要任务,同时开展规范的相关工作;2007年1月至12月,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具体工作和时间安排如下:

(一) 成立机构、宣传动员阶段。(2005年10月至12月)。

各地人民政府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协调行动,联合执法,统一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各地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深入宣传《通知》精神。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远程教育等载体和以标语、街头集市宣传、乡村流动宣传等形式开展对矿产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意识、资源节约意识、依法办矿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意识。

(二) 清理检查阶段(2006年1月至2006年4月)。

1?省级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贸、商务、煤管、安全监管、环保、工商、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直属相关部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中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及审批、授权、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境评审、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

2?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清理检查工作。

(1)组织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煤管、工商等部门,以乡(镇)为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无证勘查、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对查出的无证勘查、开采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2)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对本辖区内探矿权、采矿权以逐个检查并登记造册的方式,对勘查、开采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检查。其内容和重点是:辖区内采矿权人是否有越层越界开采、未按期施工、非法转让采矿权、未按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及破坏浪费资源等行为;辖区内探矿权人是否存在未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以探代采、非法转让探矿权、未按勘查设计方案进行勘查等行为。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立即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提出分类处理意见。

(3)县级煤管、安全监管、环保、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遵守和执行煤炭管理、矿山安全、环境保护、工商管理等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分类处理意见。

3?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要加强对县级人民政府清理检查情况的检查、督促、指导。各县清理检查情况由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汇总后,于2006年4月10日前报省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4?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清理检查情况于2006年4月10日前报省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三)整顿、查处阶段(2006年4月至12月)。

1?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无证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打击。对于无证或持过期失效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的,县级国土资源、煤管、安全监管、公安、工商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予以严厉打击,对拒不停止开采或取缔后又违法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已经关闭取缔的非法无证矿山,要制定巩固关闭取缔成果的有效措施,做到任务到矿,责任到人。

2?对持证有违法行为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依法予以查处。对违法行为达到法定吊销勘查、采矿许可证的,必须吊销勘查、采矿许可证,对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被吊销证照的矿山,要坚决予以关闭。

3?煤管、安全监管、环保、工商、监察等部门对在清理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查处。对在各类保护区的禁采区内进行开采的矿山企业和影响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处罚规定和程序,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严重污染环境、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矿山企业,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超通风能力生产、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未采取防灾措施、未经“三同时”审查验收的矿山企业,环保、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有关部门要立即收回证照;对拒不停产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关闭。

4?各地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贸、商务、监察、煤管、安全监管、环保、工商等部门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及审批、授权、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境评审、企业设立等各项管理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对越权审批、违规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徇私舞弊、领导干部非法插手干预矿权设置、开发等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严肃依法依纪处理。

5?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国资、经贸、煤管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布局、资源配置、供需结构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在2006年8月底提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方案报省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四)规范阶段(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经贸、煤管等部门对全省矿山特别是煤、磷、铝、金、锰矿山的布局、资源配置、供需结构进行清理检查和认真分析,结合各地上报的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方案,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提出资源整合方案。划定大型煤炭基地、特种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电煤基地规划区或保护区、应急电煤储备煤源区。各地要结合实际,以煤、磷、铝、金、锰资源为重点,通过资源整合,切实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与大矿进行资源整合的,采取由大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各类矿山都要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进行整合,限期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各地要统一组织制定整合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通过这次整合,矿山数量要力争减少20―30%。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和完善几项制度:

1?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矿业权市场。凡国家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新申请、延续、转让,一律补缴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研究解决探矿权、采矿权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问题的有效措施。

2?建立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周转金,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在国家投资完成电煤基地及其他煤炭集中区的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统一管理煤、磷、铝、金、锰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的基础上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

3?制定规范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等相关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严格审批条件、规范审批行为,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以及“三率”指标不达标及矿产资源不能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的,一律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

4?建立严格的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和完善矿山督察制度。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境评价、企业设立等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化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严肃查处一批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的典型案件并进行曝光。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积极探索对储量进行动态监管的有效办法,严格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完善报告制度,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5?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各地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新建及已投产矿山企业要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对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方式,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治理与恢复进度。

6?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资质管理办法》。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管理规定,通过年检和抽查等方式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单位、矿山企业资质条件的监督管理。

(五)总结验收阶段(2007年9月至10月)。

各地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任务完成后,要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在2007年9月底完成对辖区内县级人民政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的检查验收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10月组织对全省整顿和规范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重点

重点矿种:煤、铝土、磷、金、锰。

保护性开采及稀缺矿种、优势矿种:锑矿、镍、钼、钒、重晶石。

重点矿区:

(一)煤矿区:六盘水、毕节、遵义、黔西南、安顺、黔南六大产煤地区。

(二)国家规划矿区:清镇市麦格铝土矿区、猫场铝土矿区,白云区斗蓬山铝土矿区,遵义县苟江、后曹铝土矿区,开阳磷矿区。

(三)金矿区:黔西南自治州各县(市)金矿区,天柱县、锦屏县金矿区,江口县、印江县金矿区。

(四)锑矿区:晴隆县大厂锑矿区,独山县东风锑矿区。

(五)其它矿区:遵义县松林镍钼矿区,威宁县、赫章县铅锌矿区,省内高等级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采砂区。

六、实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分工配合。

各地人民政府作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好本行政区域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国土资源、监察、发展改革、煤管、经贸、公安、安全监管、环保、工商、财政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要建立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督办,明确责任和结案期限,对有案不查和查处不力的、对整顿和规范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的,监察机关要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违法案件举报制度,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联络员制度,明确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联络员,加强联络和沟通。建立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情况信息反馈和交流制度,及时反馈信息和交流推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经验。

(三)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

各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市(州、地)对县(市、区)所开展的各阶段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认真检查,各阶段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不能转入下阶段的工作,确保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实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0]14号 【发布日期】2000-02-01 【生效日期】2000-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

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0〕1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二月一日

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

(省民政厅 2000年1月15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1998〕102号)要求,在省清理整顿公墓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和民政、公安、国土、工商等部门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对全省33座公墓进行了重点清理,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遏制了乱批乱建公墓,严格了公墓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我省公墓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一、全省共有16座公墓未经省民政厅批准,占清理公墓总数的48.48%,其中有的是当地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越权审批,有的未办任何手续,还有的以公益性公墓进行经营,无视国家对公墓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

二、

二、大部分公墓均不同程序地存在着建墓手续不完善、经营手续不按规定办理的情况。

三、

三、墓穴用地面积不按规定建设,超标现象较严重。

四、

四、公墓布局随意性大,没有与城市的建设规划相衔接。公墓建设起点低,没有按照绿化、美化、园林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

五、乱埋乱葬现象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公墓埋葬的骨灰、遗体仅为死亡人口总数的20%左右。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无视国家对公墓管理的规定,乱批乱建公墓,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受封建传统的丧葬思想影响,在农村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存在大坟头、大墓碑,甚至引发封建迷信活动,导致乱埋乱葬现象严重。三是殡葬改革相对滞后,推进力度相对较弱,法律法规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依法行政权威性、威慑性不够,个别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清理整顿公墓的有关文件精神,针对我省公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意见:

一、

一、制定全省公墓建设规划。根据各地、州、市的公墓建设规划,省民政厅制定全省以墓建设规划,报民政部审批,并严格按民政部批准的规划审批建设。

二、

二、对现有公墓,严格按照《 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和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在认真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批管理。对当地确实需要,又不违背公墓建设规定,但未经省民政厅批准的公墓,应按民政部《 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于2000年3月30日前将申请补办手续的有关材料,按申报程序逐级报省民政厅审批。对已经省民政厅批准修建的公墓,尚未到工商、国土、物价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经营许可手续的,内部建设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整改,并在2000年2月29日前办理、完善有关手续。对在清理整顿中确定取缔和关、停、并的公墓,当地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解决。在解决过程中要做认真细致工作,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社会稳定。

三、

三、严格按照国办发〔1998〕25号文件要求,限制墓穴占地面积和墓穴使用年限。骨灰公墓的单人墓和双人合葬墓墓穴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遗体公墓的单人墓穴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今后墓地和骨灰存入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

四、

四、加强公墓单位的内部管理,搞好公墓的绿化、美化。严格禁止在公墓内建筑封建迷信设施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严禁修建宗族墓地,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

五、

五、建立公墓检查制度。省民政厅要根据公墓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墓年检内容和程序,规范年检制度,公安、国土、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使公墓年检工作顺利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机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机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7〕73号 【发布日期】2007-07-31 【生效日期】2007-07-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机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意见

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7〕7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农机局、省安全监管局、省公安厅、省法制办、省监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关于加强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意见

省农机局 省安全监管局 省公安厅 省法制办 省监察厅

(2007年7月10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贵州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加强农机牌证车辆的管理,对促进全省90000多公里乡村道路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深入学习贯彻,开展好“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年”活动

全省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贵州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尤其是农机监理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自觉做到学法、懂法,依法行政,并结合自身业务,抓紧做好相应业务工作;二是抓好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学习和宣传,组织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传递给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农机安全生产技能,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年”活动,认真做好中央及省有关安全生产“攻坚年”、“落实年”、“本质安全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平安畅通县区”和“平安农机”活动,千方百计实现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三、加强培训,锻练队伍

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加强农机执法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行政执法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在2007年完成对全省新进农机安全监理员的执法培训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与教育,要在2007年完成对原有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换领贵州省新版执法证的工作。各农机安全监理所、站要把拖拉机登记业务流程和拖拉机驾驶员发证业务流程及《贵州省农机行政处罚项目及处罚标准》上墙公示,做到政务公开、业务透明。

四、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省公安厅和省农机局等《关于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驾驶员技术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黔公通〔2005〕149号)和《关于对我省无牌无证低速汽车、三轮汽车及拖拉机进行专项整治的通知》(黔公通〔2006〕189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在全省开展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大检查;重点检查拖拉机违法注册登记、超范围发放拖拉机牌证、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发证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拖拉机年检工作情况和拖拉机年检率、拖拉机违法载人、拖拉机交强险落实情况、无证驾驶拖拉机、无牌无证拖拉机上路行驶、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等内容。

五、加强农机安全检查

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从责任书签定情况和签定率、执行国家及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情况、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情况和演练情况几个方面,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做好全省田间、场院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积极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全省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巩固执行省公安厅、省安全监管局、省农机局等6厅局对我省无牌无证低速汽车、三轮汽车及拖拉机进行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果,要协助公安交警对行驶在县乡道路和贸易场、点的农机号牌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坚决取缔“黑车非驾”和拖拉机违法载人,并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农机局《关于发布贵州省农机行政处罚项目及标准的通知》进行行政处罚工作。

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法制、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联合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各履其职,各负其责。二是要定期召开各部门参加的农机安全工作例会,认真分析研究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形势,互通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堵塞漏洞,确保工作的落实。三是建立健全联合督促检查制度。要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联合开展对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检查,加大督促检查工作的力度,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四是加大对责任事故的查处力度。对不履行职责、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事故负有责任的责任人要依法严肃查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下一篇:贵州省无线电管理办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