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从幼儿开始

2022-08-09

第一篇:法制教育从幼儿开始

从这里开始幼儿教师教育心得

一位青年教师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时,要求幼儿举右手表示判断题的答案是正确的,举左手表示答案是错误的。突然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哪是左手,哪是右手?”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但见老师在一刹那的惊讶之后,很冷静地制止了全班幼儿的笑声对提问的孩子说:“请看好,这是左手,这是右手。”教师先后伸出左手和右手,又说:“孩子们,这其实并不可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这种暂时性遗忘。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紧接着,教师走到提问孩子的身边说:“老师很佩服明明小朋友,哪是左手、哪是右手的问题都敢提。敢于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我相信有这种学习品质的小朋友一定能把数学学得很好。来伸出你的右手,我们握小手。”无疑教师的处理是科学而富有人性化的,既保护了提问孩子自尊心,又激发了全班孩子的

“保护是幼儿园教育的主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多的是关注幼儿的身体,而忽略了对幼儿心理的关注、对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教育保护,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幼儿教育保护,请从善待“哪是左手,哪是右手”开始!

第二篇: 教育从爱开始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教师不仅仅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单一角色,更应成为一个个高尚思想的传播者和美好情操的培育者,于是,爱便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能否上好这一课,不但关系着每一名学生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千秋大计。所以,给学生爱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会学生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一、教育从爱开始。

有人说,如今的教育最大软肋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错误的宽容。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朝气的花朵,面对一个个蓬勃涌动着的个体生命,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功成名就,或许还有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感悟。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校长从孩子的粗野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于是以“罚画”的方式,“不露声色”地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引上了正路,成就了孩子的一生。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他爱的智慧。

二、爱是宽容,是尊重。

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

2 年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过错是正常的事,如果不能转化问题学生,那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过错。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不是因为他的学生不做错,而是因为他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他能宽容学生,他的“四块糖”的故事,正充分说明这点。“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事例: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他说,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那个‘秘密’,他就无地自容,也就不会有今天。

我们为人师者应当时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魄,指点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宽容、关爱并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中的宝贵之处。在老师一颗宽容的爱心感召下,学生自然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爱是激励,是赏识。

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其实,赏识与激励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效。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的感觉,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的秘诀。

总之,有爱才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3 草去”用“爱满天下”办教育,不正是对爱的诠释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所以说:有爱才有教育。让我们一起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可爱的学生吧!让我们成为爱的使者,使这个世界因为有你、有我而变得更加美丽。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贯穿德育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但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情感完善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我在平时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德育融入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讲到“正当防卫”时,我先讲一个案例,一个青年人回到家,突然见院子里,一个人手拿刀子,正向他父亲刺去,青年人拿起地下的扁担,冲过去当头把案犯当场打重伤。这青年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我让学生先讨论后发言,大家认为是正当防卫,我又问为什么只打头,不打手,不打脚?这是正当防卫吗?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得出结果。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现新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我在教学中还注意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课外活动,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导航作用 1.加强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落实道德实践(因需要到社会上,我们不方便)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工作相结合,加强德育实效

结合学校近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适时地进行教育,加强德育实效;开

4 展中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理想教育等。也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咨询”,促其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自治、自律、自理,培养其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意识等;开展题为“让家长,老师开心的笑”的演讲比赛,促进尊师爱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国庆节,思品教师组织“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等。

三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1.抓住各种传统节日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每年的雷锋活动月,精神文明宣传月,开展“学雷锋,学做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做人,发扬一个好传统,学做事。”

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尊敬师长、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进取教育;利用“

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等。

2.为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例如:前不久讲“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时,我查找了改革开放中国三十年来的成就图片,使学生亲眼看见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亲眼看到祖国巨变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再如七年级我们讲“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以及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时,我给学生讲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学生讨论,大家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3.为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如:在学“合理消费和艰苦奋斗”时,针对学生中有消费攀比之风,我们可以举行一次活动课,题目是“艰苦朴素还要不要,互相攀比好不好?”活动课上学生们发言踊跃,甚至争的面红耳赤。通过自由辩论,同学们渐渐统一了认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攀比之风要不得。在学“合理消费和艰苦奋斗”时针对部分学生迷上网和进游戏厅的现,认真调查研究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通过讲座、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树立良好的网德。

4.通过红歌,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思想品德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枯燥。但是,可以用音像资料和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母亲》、《白发亲娘》、《让爱住我家》、《五星红旗》、《大中国》、《朋友》、《天路》、《爱的奉献》、《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等,结合相关

5 教学内容播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总之,一个人拥有了真实的、健康的、美好的情感,有健康的心理,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担负着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重任,在落实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

第三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我们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近年来,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一定成绩,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逐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有待我们共同探讨研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认识和设想,供大家参考。

一、 主要情况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建立健全各类相关组织、制度,对工作全面布置、动员,各学校校长主抓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并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犯罪相结合。·

(二)有计划、教材,有课时等保障。各学校制定计划,安排课时(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按照统一教材《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进行法律知识讲授教育。·

(三)形式多样,初见成效。继续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第三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法制知识手抄报展评、学生心得交流,利用墙报、宣传栏,参观、观看法制录像电视,警示教育,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览(禁毒)模拟法庭,主题班会,以案说法,印发普法传单,如印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字经》等宣传资料,给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旁听法庭谈心活动,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避免了抽象的条文的灌输,增强了同学们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如成立“家庭学校”,请家长到校讲课或向家长讲述法律知识,加强沟通联系, 聘请法制副校长利用正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到劳教场所参观,正反经验告诉我们,家长要做守法楷模,要循循善诱,切不可歧视、打骂、侮辱。否则将适得其反,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学校。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必不可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成年前进的“航标”。因此,教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等多方教育,引导他们走正道,另外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如一些暴力、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活动等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报告《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总之,只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就会抓出成效。

二、 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制课被其他课挤占现象,教学课程得不到保证,认识上也有模糊,往往忽略,轻视法制教育,安排时间不够。·

(二)缺乏高质量、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材。目前的教材针对性不够强,不够通俗。与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实用性不强。·

(三)法制教员(副校长、教师)教课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法制课教师都是政治课教师兼任,缺乏必要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有的解答不了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

(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急需整顿、治理。目前网络上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很多,另游戏节目使一些学生“上瘾”,无心学习,一些学生无钱玩游戏,就产生非法图财的想法和做法。学生中午时间去网吧、游戏厅不阻止,危害较大。

三、 若干设想、建议、措施·(1)纳入教学大纲对课时要确保,考试中要体现内容,学校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有专人抓。·(2)编写一些较高质量的教材或读本,加强阵地建设,教材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要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实际。·(3)法制教员要进行培训。可利用寒暑假等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时间对法制课老师进行培训,着重培训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法律能力。·(4)切实强化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治理。文化等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按上级规定办事,对违规的严肃处理,实行主管责任过错追究制。·(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和综合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加大工作力度。宣传、公安、文化、工、青、妇等各方组织起来,青少年教育要全方位,多方面紧密配合,才能避免教育出现死角,要常研究,常部署,常检查,常关心,责任到人,制定领导常抓的管理制度,家长、老师做守法的楷模。·(6)建立预防未成年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机构网络和联系制度,实行教育预防保护三结合,以检察院、教委、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协会为主导,建立上述机构,突出抓重点对象的教育,帮助管理,建立档案,各方协调,及时解决一些青少年的涉法问题,有关参与单位提供法制宣传教育资料书籍或图片,对影响学校教育环境等特别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措施,及时矫治不良行为,公安机关要加大对教唆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青少年易涉足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增强青少年知法、守法意识,拒绝引诱,摆脱危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教育中,把“后进生”失足少年作为法制教育重点,采取结对帮教办班的形式,耐心细致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建立帮教队伍,坚持帮教制度和活动,争取转化,有所成效。·各学校每学期要至少用三至五天时间集中开展法制教育。·劳动部门要让待业青年尽快上岗,以减少青少年犯罪。·要适当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形成制度。

第四篇:廉政教育 从我们开始

测控102 100191 李欣蕊

“清正廉洁官本分,执政为民党根基。”无论是康乾盛世,还是今日中国,执政者都被要求清正廉洁。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也作出重要讲话,明确要求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和作风纯洁。

而我以一名在校生的视角,结合身边的实例,认识到廉政教育,应该从我们做起。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这应当是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和所有志愿入党的同志们的人生信条。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该心系百姓,因公忘私。像为官30余载,种树20多年的杨善洲同志,退休前,他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是大亮山的义务种树人。我们所见到的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带着发黄的草帽,身后是深山里简陋的茅屋,眼前,是

5.6万亩,价值3个亿的青翠林场。他满是皱纹的脸,像大亮山沟壑遍布的土地;他长满老茧的双手,像凹凸不平的进山道路,而他浑浊的双眼,却闪烁着党性的光辉,如同指引后辈前进的灯塔,发出柔和的光,温暖千万人的心。这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老同志,清廉节俭,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今年的感动中国评选中,他榜上有名。与他一同入选的还有一位优秀的党员——刘金国。

刘金国是公安部副部长,曾任纪委书记,党委书记,督察长。可谓大权在握,但他不曾借权力之便,拿过一丁点的回馈,哪怕是一颗烟,一杯酒;也不曾借权力之便,为自己和家人谋求一丁点的福利,哪怕是一个农转非的户口,一次私用公车。他深入基层下乡时,吃的是食堂和路边摊,他出席重要场合时,穿的是朴素而合身的衣服。正如颁奖词中写的那样,他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这两位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有浩然之气,节俭之风,青云之志,无私之心,他们是清正廉洁的典型,是党员的楷模,我们的榜样。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我们手中还没有权力,谈不上廉洁,诚如一张白纸,还没有写上漆黑的败笔,但这个时候,更该未雨绸缪,打好廉政建设的地基。

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有目的地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掌握一技之长,日后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其次,深入基层,体会百姓疾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相信唯有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才能有为官清廉的底气,执政为民的魄力。再次,明礼诚信,塌实肯干,切莫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日后才能心系百姓,绝不沽名钓誉。最后,尽力帮助一切有能力帮助的人,日后才能更广泛的为人民服务,彰显共产党员纯洁本性,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多植荷花池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保持党员纯洁性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廉政建设,而廉政建设的地基,就在我们这里。

保持党员纯洁性,加强党性修养,搞好廉政教育,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书写党性纯洁的新篇章。

第五篇:文明素养从养成教育开始

——秭归县九畹溪镇中小学养成教育侧记 (秦吉林、吴玉红、郭启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不断进步的文明史,一个社会的文明与个体的文明素质是分不开的。我国漫长的文明史主要表现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养成文明习惯上,近些年,随着现代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的兴起,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有些滞后,例如常常有见诸报端和网络媒体关于中国游客甚至留学生走出国门后的不文明行为受到批评。许许多多的不文明现象为中国人的文明素养问题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而孩子们的文明素质提升需要从养成教育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力量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实施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和精神发展注入正能量,极大地提高其文明素养。九畹溪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分幼教部、小学部和初中部三部管理,管理层级复杂,教育难度很大,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很高。客观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把养成教育当做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实践中我们越发觉得养成教育不仅是现实课题,更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的长期课题。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养成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养成生命健康觉醒的习惯是基础 一是注重生命安全的习惯养成教育。 只有唤醒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养成自觉防范伤害的习惯,学生才会真正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而且终身受益。生命安全是输不起的,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实在重要。我们学校聘请派出所长、司法所长为法制副校长,每期到校开展一至两次法制专题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安全管理办公室,学校领导、处室负责人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实行安全管理首遇责任制,全天候多时段都有值班人员对学生进行精细的安全指导。 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是我们学校的安全教育周,从交通安全、游泳安全、学习活动安全等各方面,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了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安全无小事,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教导学生注意安全,规避危险。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数次安全演练。让全校师生参与其中,人人都得到了培训,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是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需要,同时又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还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卫生这一块,不管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学校都作出了严格要求,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注重整体,而且注重个别检查指导。中小学划分了各班的清洁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有相应的指导老师,每天早晚两次保洁,每周两天全校性的大扫除,让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校园卫生习惯。 我们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特别是在注重生态环保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整洁的校容校貌对于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中,下意识地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加以约束,比如不乱涂乱画,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等,甚至在看到地面有垃圾的时候还会主动拾起。

二、养成精神道德追求的习惯是首要

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原则不动摇,始终把“弘德”作为办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向往良好思想品德的习惯,校长亲手操刀开辟了适合学生的《德育讲坛》。每天,一个个德育故事都启迪着学生向善向上向美,追求高尚的精神道德。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也是我校养成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注重抓好开学教育,每学期的第一周,学校下发《学生一日常规》、《寝室管理办法》、《班级星级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各班对照学校制度方案制定出《班规班约》,通过班会课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通过抓实过程管理,学生的日常表现都详细地记载到《班务日志》,操行得分实行日清月结,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与操行考核有机结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还特别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评价的指导,使得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于幼教部的管理,我们十分注重家校结合,幼教部和家庭之间制定了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财富。每学期的三月份是我们中小学的“文明礼貌月”,我们还编写了“文明礼仪三字经”,让学生人人背诵,每学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文明礼仪签字仪式,每个人都对文明习惯养成作出明确的承诺。这种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仅体现在“文明礼貌月”,还贯穿于每个学期的始终,每月都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评价,每学期每个班评选两名“屈乡合格小公民”,在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下,学生把文明当成一种习惯,把礼貌当成一种美德,对于学校的校风建设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取得了相当好的促进作用。

学校还重视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教育。上学年,我们小学部由学校大队部发起倡议,全体师生开展了学习习总书记提出的“三爱三节”活动,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全体师生在横幅上签字承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受“三爱三节”活动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以前,餐厅的垃圾桶里满满都是学生的剩饭剩菜,而如今,里面几乎看不到剩饭剩菜,学校的清洁卫生也是焕然一新,果皮纸屑主动丢入垃圾桶,主动拾取地上垃圾,这都是很好的表现。

三、养成目标梦想远大的习惯是核心 让校园成为生长梦想的地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我们社会转型期是特别紧迫的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或减少社会负面因素给学生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守住主流文化、先进文化阵地。

我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投入,打造品牌,让校园里一草一木、一楼一景、一石一墙、一字一画无不向学生传达出正能量,这校园简直就是学生产生梦想的地方。使学生养成接受主流文化,拒绝或预防消级文化的习惯。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 学校每周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学生参加升旗仪式,那种神圣庄严感的体验立马就会在学生心中升腾起浓烈的爱国情感,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会使心灵极大震撼。还有收看《新春第一课》、《中国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并写出观后感活动都催生出学生的理想信念。校内的文明创建评选表彰,志愿者服务宣誓承诺等活动无一不萌发学生求索奋进的理想追求。学生有了做梦、追梦、圆梦的理想目标,就可能成为一个有文明素养的出彩的中国人。培养学生有梦的习惯是万万忽视不得的大事。

四、养成学习活动用心的习惯是关键

只有用心忘我学习的人才可能把要学的学好,将来做事有了用心的习惯就可以把事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水平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我们小学部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发言,抓重点,积极思考;作业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除此之外,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拖拉等不良习惯,我们实行“日日清单”制度,要求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所有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内完成,不得拖延到第二天,不得堆积学习任务,经过几年的实施,绝大多数学生改变了拖沓的毛病,逐渐养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学校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所学校,不仅要对养成教育制定规划,还要组织落实,检查督导评估效果。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其次,学校设立了监督岗,成立学生会,负责发现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将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文明班级体的评比中;再次,各班班主任注重班干部队伍建设,成立学生纪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制能力,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后就是家校联手,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长效评比机制。

好习惯是成功的铺垫,成功是好习惯的见证。当一个人成功了,说好习惯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只有拥有了好习惯,个人的文明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拥有了好习惯,才能拥有梦寐以求的成功。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