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v教学片段及反思

2022-09-23

第一篇:iuv教学片段及反思

《猫》教学片段及反思

教学片段: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复读文,勾出感兴趣的句段,圈出关键词,还要看这部分是不是引起了你的共鸣,勾起了你的点滴回忆,是否与你心目中的小猫形象一致,把你的感受简单写一写。

学生稍作准备后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师:谁愿意先把自己有感而发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把你的感受讲给大家听。

生: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侯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情事也不过问。从这儿我体会到猫很老实。读到这我联想到了我姥姥家的猫,它也特别爱睡大觉。

师:出示课件(学生读的这两句话)

生:我想到我奶奶家的猫,它喜欢在房顶上睡大觉 生:我大姥姥家的小猫喜欢在被垛上睡觉 师:出示课件:两幅猫的睡觉图插在两句话的下面 看图你想说写什么? 生:猫真会享受 生:猫真可爱 生:猫真老实

师:谁愿意把你对猫的印象融入朗读中表达出来 生:读文 (几名学生读——同桌齐读) 师:猫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与作者有同感?

生: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一声也不出。 从这我体会出猫也会耍小性子 师:你耍过小性字吗?和谁耍小性子? 生:和爸爸妈妈耍过 师:什么时候? 生:我生气的时候

师:生气的时候就耍小性子,那猫要是高兴的时候呢? 出示课件: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生齐读 生:猫很可爱 生:猫真会讨好人 生:猫对自己很娇 生:猫对作者很亲近。

师:老师也有一点体会,你注意到这句话中的“蹭”了吗?什么是“蹭”?

生: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摩擦 师:把蹭换成摩擦读读这句话。 生:读这句话。 师:换成摩擦行吗? 生:不好。 师:用蹭好在哪?

生:让我体会出猫的动作轻,很温柔。 生:猫在表达对作者的喜欢。 生:猫在向作者撒娇。 生:猫很尊重作者。

师:看来,作者这一个“蹭”字,不仅蹭出了温柔,而且蹭出了感情。这就叫“一字千斤”啊!

„„ 反思: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使课堂呈现出自然,平实,朴实的崭新面貌,郭老师饱含激情,倾情投入,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无穷魅力。

一、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课欢完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又有效地指导了学生们的学法:“勾,圈,回忆,写一写”,简单,朴实,明确,可以使“学习什么”与“怎样学习”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老师机智、敏锐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在“不露痕迹”的自然氛围中进行,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与师对话,与文本对话,而且学会了有创意的表达。

二、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课堂上,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引导、点拨,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的现象,或是一味鼓励学生自己体验而忽视了文本的思想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案例中,当学生说猫也会耍小性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交流后,郭老师引导:生气的时候就耍小性子,那猫要是高兴的时候呢?又如学生在交流中一直没能体会出“蹭”字的精妙,此时教师引导:老师也有一点体会,你注意到这句话中的“蹭”了吗?什么是“蹭”?这样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使学生不仅体会到猫的可爱,而且也通过作者的用词精妙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生活!然而,很多时间,课堂被我们异化了,课堂没有了生活的情趣,课堂死气沉沉。郭老师的《猫》却让我们耳目一新。案例中学生交流“猫老实”这一点时,学生们把头脑中的记忆反馈到课堂上,说奶奶家的猫喜欢在房顶上睡大觉,大姥姥家的小猫喜欢在被垛上睡觉,又如让学生想象猫捉老鼠的情景,描述你曾经看到过的类似的场面。这样的环节设计,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说教的舞台,这是郭老师的过人之处,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第二篇:《小括号》教学片段及反思

问题解决是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学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课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探究、发现、实现“再创造”数学的过程。在教学“小括号”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小括号“再创造”的过程,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实际意义和合理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摘录“小括号”教学片断:(角色扮演,一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学生扮演顾客)

售货员:你好,欢迎光临“佳佳书店”,请问你要买什么书?

顾客:买一本《学生词典》和一本《少儿画册》。

售货员:一本《学生词典》28元,一本《少儿画册》17元,他付50元,应该找他多少元?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帮售货员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1:我先算用去多少元?算式是28+17=45(元),再用50-45=5(元),所以应找回5元钱。

教师:能不能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学生1板演:50-28+17)

=50-4

5=5(元)

学生2:我有问题,算式里有加有减,应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减法再算加法,你为什么先算加法?

学生1:因为我要先算用去的钱,算式是28+17,再用50元减去用去的钱。

教师:从算式里你们看得出是先算28+17吗?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可以在算式里加符号。

教师:你可以用什么符号来标明先算28+17?

(学生自主练习,组内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1:我在28+17下面画一横线。

学生2:我在28+17下面画一波浪线。

学生3:我用圆圈把28+17圈起来。

学生4:我用小括号把28+17括起来。

学生5:我在加法下面画一小人,算式50-28+17象一辆汽车,加法正好停在小人前面,小人先进加法里,再进减法里。

学生6:我在加法下面画一扇门,加法象小孩,减法象大人,大人让小孩先出门。

学生7:我在加法下面画一只兔子,减法下面画一只乌龟,兔子比乌龟跑得快,所以我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教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在实际的计算时我们用哪个符号呢?

学生:老师,我知道,实际计算时我们使用的是小括号,书上都是这样写的。

教师:你说得对,在实际计算时我们总不能你画横线,我画圈,你画兔子,我画门,我们规定了一个统一的符号——小括号,我们一起来学习使用小括号。

反思:

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设计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买图书,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找钱的问题时,引发了矛盾冲突:50-17+28必须先算17+28,可是怎么才能看出先算17+28?这时我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马上出示小括号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一个符号来表明先算17+28。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有横线、波浪线、圆圈、小括号、小人、兔子、门等等,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把“白开水”酿成香醇的“茅台酒”。

第三篇:《圆的画法》教学片段及反思

1.感悟画圆方法。

师:要研究圆就得先会画一个圆,你会画吗?你准备怎么画?

生:我用圆规画。

生:我用透明胶画,就是摁在纸上,用笔沿着透明胶的边沿画出圆。

2.尝试用圆规画圆,讨论画圆的注意点。

师:利用像透明胶这样的物体上的圆形描出一个圆,这个方法大家都会,我们就不研究了。你想不想挑战用圆规画圆?(生在白纸上独立画圆,教师巡视,仔细观察学生画圆时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圆画得非常漂亮,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画得不够理想,甚至没有画出来。你猜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生:可能是他在画圆时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变化了。

生:可能是他在画圆时针尖移动了位置。

生:可能是他没有用手捏住圆规的把手进行旋转。

„„

师:其实刚才大家所说到的就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应该注意的地方,谁来说说用圆规画圆到底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归纳和板书,并示范画圆。

(1)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长)。

(2)把针尖固定在一个点上(定点)。

(3)把另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

3.要求学生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画完后,剪下这个圆,小组里比比谁的圆大。

师:为什么有的人画的圆大?有的人画的圆小?

生: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大,画出的圆就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小,画出的圆就小。

4.画定长为3厘米的圆。

师:同学们会画圆了吗?想不想再画一个?不过这次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使咱们班画的圆一样大,怎么办?

生:要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得一样长。

师:我们就统一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画出这个圆。

【反思】

学生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圆规,还没有用圆规画圆的知识经验,要想让毫无基础的学生看懂抽象的图片,有一定的难度。这次教学效果很理想。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变静态的图片为动态的操作,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以练习作为贯穿用圆规画圆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以观察、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加以辅助,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和注意点。从教学的结果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有效,并为后面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奠定了知识基础。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正确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没有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过程,学生对这些步骤的理解是不够深刻透彻的。这种纯粹为了“知识”而教,忽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充分地消化掌握新知的。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片段及反思

教学法课堂教学日记3 月 16 日 星期一 阴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一年三班的教室里却比往常安静得多,以前闹起来连屋顶都快吵掀了的孩子们一个一个昏昏欲睡。例行的问好后,我准备上课了 今天该上《Aa-Di-Da 生活英语-咿呀学语》Module3 Unit2Do you like bananas Lesson1了,这课的内容不少,有 robot doll monster cool cute ugly 六个单词,还要复习巩固 Do you like…这个句型。这时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Miss Zeng你昨天不是答应要给我们讲故事的吗?” “Sure Today I will tell you a newstory.”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无精打采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齐刷刷地看着我。“Ok.”我合上教案,走到孩子们中间。„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eautifulgirl,她有好多好多玩具 但是她最喜欢 robot 和 doll ‟ (说到这里,我在黑板上板书下 robot doll 并刻意地读了好几遍,模仿机器人走了两步,又做出抱着布娃娃的样子,他们一下子就乐坏了,但也马上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 )了。“The robot is very cool and the doll is very cute. ” (Cool 这个单词以前学过,说到 cute 的时候,我用食指指在腮帮上,做出可爱的表情, )他们也理解了我的意思。我又将这个句子重复了几遍。 “Some kids 来到了她的 house 里 . They ask the beautiful girl „Do you like the robot ‟„Yes I do .‟ the girl Answered. „Do you like the doll‟ „ Yes I (将句子着重重复几遍) „ Come on Let‟ play .‟do .‟ s They played happily,他们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 . Suddenly the house caught fire突然间 house着火了, 大火烧了 the door the bed the books and the table. It‟sdangerous 好危险啊. The cool robot carried the doll they broke the windowand got out of the house.(做出动作) And then the cool robot and cutedoll 看见了一个 monster 此时我夸张的做出模仿怪兽的表情,他们纷纷猜测,哦,有人猜着了. Oh the monster is ugly.做出丑的表情 The ugly monster看见了 the cool robot and the cute doll too. The ugly monster ran towardsthem. The ugly monster 就飞快地跑向他们, The ugly monster wanted to catchthem . And then接下来啊……”我在这个时候故意卖了个关子,学生们焦急的问“然后呢?”“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想。 “可是我怕接下来的故事你们听不懂 ”他们回答的很整齐。啊。这样吧,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新课文,这样我保证你们就能听懂了,好吗?”“好。”我请他们合上课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然后复述课文内容。有前面的故事导入,他们对本课的新单词、句型已经十分熟悉并且能够快速地复述出来了。在操练 cool cute ugly 这几个形容词时,我设计了一连串的动作:甩头发,捋头发,叉腰,做鬼脸等,像拍照片似的说一遍单词换一个动作。接着,我请学 „One two cool.‟„One two cute.‟ One two ugly.‟生和我一起边念边做, „我的参与和幽默的表情使学生兴趣倍增,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了,他们边读边做动作,千姿百态、夸张而富有童趣动作层出不穷,他们看得高兴,说得高兴,做得也高兴,随即我请了几个学生上台表演, 让台下的同学根据表演猜单词,这比平时其他形式的操练效果好多了。口语交际活动和课文部分的学习也进行得很流畅,我顺利而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快,又善于运用,课后,我又布置了用英语把故事将给同学听的作业,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教学反思: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趣味性,并且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力,掌握新知。英语习得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英语的过程”R.Ellis1985。人的注意力通常由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组成。无意注意往往是没有预定目标、无须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我在授课的导入环节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反复呈现所要学句型结构和词汇,因而大大提高了所学语言的再现率,加强了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并大量地再现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通过对语音语调识别、分辨,以及教师的手势、表情把握故事中信息从而增强了语感,学习了新知识。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整合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在呈现教学语言材料前,教师创设出新颖有趣的情景,再由该情景逐步过渡到课文所展现的情景中,从而就能增强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好奇心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习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好奇的话,他们便会迫不及待、乐此不疲地学习下去。为了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在这节课,我没把故事讲完,之后的几个课时,我为这个故事编了续集,又加入了关于Lesson 3 的新单词 fat hippo thin monkey 等作为主角,然后,也加入了 magictree,智斗 monster,凯旋而归等新情节,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都编入了我的故事之中。我绘声绘色的讲叙、夸张的表演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他们陶醉其中并在这个世界中深刻而又轻松的掌握了英语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创作出来的小故事,如本文中所呈现的故事。而另外一种就是流传多年,一直被人们传说着的童话类故事,如:Snow White;The fish and the old man 等,这些童话类的故事语言地道,短小精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3学生在听故事时教师可借用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熟悉语言,利用图片、实物、面具和木偶来让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也可利用多媒体的声音效果及母语与英语相结合来展示故事人物的性格。学生通过语言声音(包括重音、语调、连读等)的识别、分辨,准确地把握故事中信息。教师通过手势等其他强调做到音、调、意并行,给学生建立定向反射的新异刺激物的整体概念,不断增强语感的训练。 无论是 Aa-Di-Da 生活英语,还是其他种类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以某个主人公的生活、学习等成长经历为背景,使孩子们在精彩的故事中快乐地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书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巧用 TPR 教法,愉快学习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约瑟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Jame Asher 创立“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 TPR),它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4一年级的小孩子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让他们通过跑、跳、做游戏等学英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 Cool cute ugly 这些单词平时常常用到,可是学生对这些词的体会却不深,在单词的操练环节我运用直观事物的形式操作 TPR 教学法,以生活中的“拍照”的手法,和孩子们一起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学生越感兴趣。因此,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常用的、常听的事物名称,孩子掌握往往更容易。这种具有生活情趣的活动能呈现出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老师参与其中,能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拓展了学习、体验、交流英语知识的环境空间。在我们对漳州市及福建省的 345 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40%的学生认为做游戏最能吸引他们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这证明有趣且有效的英语游戏能很好的促进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同时,在这种游戏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的教师,不妨大胆尝新,放下矜持敢于表现,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乐学。 TPR 教学可以是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小组竞赛等,而低年级孩子们自我控制力差,一开心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进行完“拍照”活动后该上课文了,可 “你们不想听故事了吗?”他孩子们却还一直陶醉在游戏的快乐中,这时我问:们一下子就的坐得端端正正的。所以在 TPR 教学中更需要好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合理而又灵活地调控学生的情绪和纪律,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进行英语教学,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要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给予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操作训练,并将课本文字化为生活话语,教材内容化为生活场景,课堂教学化为生活交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英语的乐趣。

第五篇:幼儿园数学教学片段及反思

小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学习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对它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观察,平时孩子们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比较感兴趣。为了更好的巩固相关内容,我开展了本次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 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教学实录

片段一:引入主题。(教师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谈话导入,不仅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图形,让幼儿逐一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看到这些图形宝宝,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发现吗?(幼儿畅所欲言,给幼儿足够的发言空间。)

师:哦!你们说的真棒!原来这些漂亮的图形宝宝是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些有趣的图形组成的。

片段二:(1)观察图形特征,依次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

师:有三条边、三个角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开始一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指一指。)

师: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让幼儿集体回答看对不对。)

师: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幼儿交流——集体反馈信息。你们真能干,给自己鼓鼓掌吧!)

片段三:(1)出示魔术盒。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盒,非常的神奇;它能变出许多的东西来。我请你们来当魔术师“变魔术”。(变魔术时师要到幼儿面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游戏反复进行几次。这些小魔术师真能干,变出了这么多东西。

(2)出示拼图。

图形宝宝啊也喜欢变魔术,他们聚在一起能变出许多图案来。

师: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图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等等。这些都是图形宝宝变出来的图案。你们来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几个图形宝宝拼成的呢?(多媒体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

幼:树,是由三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幼:车子,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两个正方形组成的。

片段四:(1)认一认。

师:刚才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下;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说图形,拿图形。老师发给你们图形并放在桌面上我说名字,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从桌面中找出来,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师依次说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幼听口令从桌面上拿图形,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及时加以表扬。)

(2)“图形宝宝”找家。(播放多媒体课件,将组成好的图形宝宝放给幼儿看。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观察,再一次巩固,以游戏方式结束。)

师:刚刚游戏中你们表现得真棒!刚刚老师听到了一个声音,图形宝宝不开心了,因为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了。想让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师发给每个幼儿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

师:你们看一看手里有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事先准备好的篮子,上面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让幼儿按上面图案分别放好。)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开始,我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观察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紧接着在活动中通过变魔术的方法让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说出这三种图形的特征。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给幼儿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理念。

(二)提供机会,搭建动手操作的舞台

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发现图形宝宝

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主要是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在认识图形宝宝的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点数能力。游戏:老师说名称,幼儿拿图形;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的学习更为主动、生动。本课的课件演示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促使幼儿对有趣的图形的认识。

(三)利用游戏,提高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上一篇:ktv服务部岗位职责下一篇:绿色生活900字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