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下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5

摘要:从隐性课程对学生职业成长的影响入手,强调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改革就业课程学分制构成模式,以文化渗透为辅助,营造和谐的企业化的成长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手段,搭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平台,构建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新模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课程改革下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改革下就业指导论文 篇1:

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讨

【摘 要】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和创业质量,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指导改革,通过对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探讨,发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水平不高,缺乏辅导成长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提高创业教育学习效果,必须要转变认识,加强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起动态的成长辅导机制,从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改革

0.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形势的发展,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对大学创业教育的课程指导,提升创业质量,是目前高校必须要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1.创业教育概述

创业教育是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但还是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创新型人才、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基础和本质特征,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因此,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选择系统合理的推进路径,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大学生的自身实际,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明确方向、科学定位与大胆实践,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体系,探索出具有实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

2.创业教育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不足

2.1对于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涉及到创业教育方面的启发或者教学,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无需进行创业教育或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教育,没有普及性,还有认为创业教育是领导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等等。而在学生层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即使是有意识创业的大学生,尚未树立风险意识,比较盲目和冲动。

2.2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和就业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求教师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有较深的了解。

(1)目前,一些院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大多数源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辅导员,且均为兼职教师。由于兼职教师平时要忙予自己本职工作,备课时间有限无法经常性的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课程教学很难形成统一的教案、课件,授课重点全凭任课教师的水平自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空洞,偏重理论指导,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体教学流于形式化,教学质量不高。

(2)大多数任课教师平时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接受过一两次有关培训,他们对学生管理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从就业指导的专业角度来说,这些教师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从事就业指导课应有的水平。

2.3缺乏配套的辅导、成长机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研究规律不够深入,事实上当学生有了创业意识后,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是促成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这之中包括必要的创业形势分析、工商法规知识培训、风险教育、技能培训、政策支持等等。而现在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组织创业竞赛、报告的层面上,拘泥于表面。而对于提供模拟演习基地、实习基地等实用性的帮助却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另一方面是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走出校门积极联系。

另外,国家缺乏健全的资金保障体系,规范化的政策,制度来支持和保证大学生创业,目前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普及和落实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3.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的策略

创业能力是主体性、综合性、创造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主要操作系统。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强化创业教育必要而迫切,其中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能力中诸如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则需要学生在创业教育中不断学习而获得进一步达成。

3.1提高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行动上要落实,必须要在思想上先重视。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老师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老师而言。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之前,必须首先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观念。

3.2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这一门课程在许多高校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而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是其必然的趋势。例如,在课程组织上,可以采用普及教学和重点培训相结合。普及教学是指各个层级(专科、本科、研究生)、各种专业都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用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进行创业基础知识教育。重点培训有选择地在一些专业中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形式上,可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应专业教育的课程。

3.3提高任课教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着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水平,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深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社会人士充实创业师资队伍。

3.4拓展创业教育渠道。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的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模拟应聘、课外实习、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模拟应聘就是通过校外专家进行模拟面试。创造一个面试的仿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启发学生悟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能、创业教育等内容。此外,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加强与企业、工厂的联系,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中去,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实习基地,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知识、技能。

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创业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创业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对于在创业竞赛中获奖的作品,为其提供后续的孵化条件,使其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依然是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抛弃旧的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师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水平,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指导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越芬,姜晓宏.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3):56-59.

[2]殷宝双,洪宝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促进就业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9):15-19.

[3]马维娜,张鸿兵.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与评价[J].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2013(6):65.

作者:袁成龙

课程改革下就业指导论文 篇2: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从隐性课程对学生职业成长的影响入手,强调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改革就业课程学分制构成模式,以文化渗透为辅助,营造和谐的企业化的成长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手段,搭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平台,构建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新模式。

关键词:隐性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灌输式”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的效果持续走低,就业指导内容老化、缺乏创新,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增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需利用隐性课程的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隐性课程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的范围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这一概念。目前,众多学者将隐形课程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但与就业课程相关的隐性课程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全面分析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体系。其中陈德明、祁金利在《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里曾按照课程体系的板块划分,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环境课程,其中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就是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

2.隐性课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1)补充作用。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本科院校显性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6节,专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2节,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是封闭的,教育内容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涵盖范围较广,授课受时间、地点、教学目标的局限。而隐性课程的特点是开放式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受到身边人和事的影响形成主观的感情和意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相辅相成,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让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2)延伸作用。隐性课程是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性就业指导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老师讲授为主体,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等多方面内容,尽管教学内容也涉及求职技巧、人际交往等技巧性知识培训,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学生没有融入真实环境中去检验所学知识。而隐性课程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导,是一种典型的实践课程教学,它将就业指导课程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所设置的情境里,在实践课程中边检验真理,边调整错误的知识结构,习得正确的经验。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隐蔽性、无计划性的特点。这种无计划性并不是缺乏组织管理,放任其自生自灭。事实上,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形成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利用隐性课程优势,发挥其长处,服务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们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大的挑战。

二、隐性課程对学生职业成长的影响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合格型的人才,重于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时无法适应,有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打拼事业平平,有些在工作最辉煌时期由于各种问题功亏一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办法就是构建隐性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会自主学习,增强隐性学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心态,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培养学生隐性学力

现代学力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借助分数评定的方式做出客观计量的能力;后者以“兴趣、动机、态度”为代表,以体能、智商、情商为支撑点。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即显性学力并非受用终身,学生要想在事业上有所起色,有所发展,需依靠自身隐性学力发挥作用。隐性学力在工作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敏锐的判断力、自我表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与同学的接触中、别人的影响下逐渐建立的。

2.完善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显性课程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面试技巧、自我推荐的要领,最终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隐性课程是一个开放、广泛的学习平台,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参与隐性课程中不仅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平衡和自我排除干扰的能力,而且要承受可能的成功与失败,通过这种学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不断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迈向社会奠定基础。

3.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隐性课程为学生道德内化提供了体验式教学平台。学校严格的校纪校规、严谨的班风学风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教师为人师表、严谨的工作态度发挥了职业道德的榜样作用;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道德关系中,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善恶体验,激起职业道德情感的涟漪,将认同后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学生心理的“自觉需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隐性课程中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正以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或规范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向,即使毕业后走向工作单位,也会养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这也是隐性课程精神影响的持久性表现。

三、构建高职就业指导隐性课程体系

1.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显性课程是按年级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即大一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就业指导,大三创业教育,较少按学生所学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而对刚入大学的学生讲生涯规划,很多大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职业特点不熟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因此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是相当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分析(专业简介、就业方向、主干课程),专业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不同就业岗位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学期应完成的本专业学习任务、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和检验标准,以及延伸至专业外需掌握的知识介绍。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努力的方向。

另外,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也可以采用按专业特点分组的授课模式,面对同一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讲授内容。

2.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改革就业课程学分制构成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至以整个校园为背景的学习型的大课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参与率与就业指导课程学分挂钩,参与各种专业社团活动效果分等级进行考评,对在技能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加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问题,更应该将这期间学生的言行列入就业指导课程考核范围。一方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另一方面,约束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注重知、情、意、信、行诸多要素在学生成长中的发展。

3.以文化渗透为辅助,营造和谐、企业化的成长氛围

文化渗透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统一。从环境方面看,我们要将校风、班风、学风和规章制度的隐性文化变为显性文化,让学生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有归属感、责任感,并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校园内铸造专业成功人士的塑像,举办优秀校友事迹橱窗展,既激励学生的职业动机,唤起学生内心对心中偶像的崇拜感,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催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坚定向着目标不断进取的决心。

从人际关系方面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環境。一方面,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满足学生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其次,教师言行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陶冶,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4.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搭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平台

微信、易信、QQ等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运用微招聘、微发布等微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依托新媒体传递心灵正能量,是我们今后就业课程要研究的重点。

从新媒体发布的内容上看,不仅要满足企业招聘需求,而且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专业化、人性化。路遥在《就业微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及途径浅析》一文中,结合微博便捷、互动、传播广等特点,提出微博论;龙坚毅、陈泗林在《手机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建议建立短信平台、网络信息浏览平台、手机交流平台三大平台,建立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寻找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可利用新媒体资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拓宽就业工作渠道,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实效性,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注重显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传中,等.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

教学,2007,(5).

[2] 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

研究,2006,(6).

[3] 叶通贤,周鸿.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4] 陈忠勇.论成人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成人教育,2010,

(2).

[5] 马飙.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作者:刘春莹

课程改革下就业指导论文 篇3:

心理学角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高校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通过需要层次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得出启示,以提出对于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职业发展;就业指导;需要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几年民生问题的热点,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同时,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发文,明确要求各大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要加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列出了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虽然该课程现已成为每个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类课程,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要改善就业环境,更要从大学生本身入手,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急需改革。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旨在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同时能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希望通过该课程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并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的开展情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大四才开展该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就业测试、择业途径、简历写作、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方面,基本上是围绕“就业指导”开展的,所以在高校都将该课程简称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这样的课程设计对于高年级即将面临择业的学生,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但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年级才开展该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作用甚微,更很少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了。

总的来说,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课时间过晚,持续性较差;2)课程内容陈旧,系统性不强;3)教学方法老套,实践机会较少;4)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性不足;5)教学管理松散,合力性不够。针对这几点问题,可以提出很多课程改革措施,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希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借鉴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进行课程改革,使该课程不仅局限于“就业指导”,而要同时重视“职业发展”,不仅着眼于近期就业目标,而是从长远角度去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使该课程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实效性和作用。

二、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启示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启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典型代表,他的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这五种需要是依次递升的,只要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的基础上,才会有高层次的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启示

马斯洛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人的需要,并且将自我实现的需要定义为人的最高层次的超越性的需求,这对于分析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是有积极作用的。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与他们的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的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与避免失败的变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

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择业效能感也是相关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的变量作为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推论,在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过程中,需求和动机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在教学中融入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根据学生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期望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1)生理需求:对工作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考虑;2)安全需求:对工作行业、职业性质、工作安全等方面的考虑;3)归属与爱的需求:对企业文化、领导同事、工作地点等方面的考虑;4)自尊需求:对工作内容、工作职位、团队成员等方面的考虑;5)自我实现的需求:对工作发展前景、自我提升等方面的考虑。

据此,可以通过学生个人需求和自我实现目标的确定,在大学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职业生涯意识,最好从大一就开始开设该课程,让大学生更早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避免到了毕业时茫然无措。从大学学习的一开始就去思考自己的需求,带着需求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且去分析这条路上应该具备的技能,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专注于自己希望有所发展的领域,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这不仅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目的,更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其启示

1.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2.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不同,它更提倡用主动、乐观、开放、欣赏的心态待人待物,研究的着力点是普通人的幸福感。现在很多国外高校都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一度成为哈佛大学上座率最高的课程,“幸福课”不仅成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很多大学生甚至是已工作的在职人员都从中受益匪浅。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也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中的。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很多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台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就含有显著的积极心理学色彩。比如,张德聪博士所提出的“辅导大学生成功生涯转换策略与方法”。1)情感支持;2)再结构;3)积极的思维方式;4)积极例外;5)善用资源法;6)错中修正法;7)见贤思效法;8)多元专长培养法;9)家庭沟通支持法;10)敬业态度法。这些策略旨在整合各方资源,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支持,并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而岳晓东博士在香港城市大学开设该课程中,也是从六方面进行的:1)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自己;2)让学生现场体验教授内容;3)让学生做自己作业的主人;4)教学结合中国文化与地域特色;5)教学大量运用网上的视频资料;6)与学生共同分享生活事例与感受。

据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跳出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大多数内容应该采取师生或者学生间互动的方式,比如互动演练、模拟游戏等方式,甚至可以邀请一些职业规划专家、专业课老师、心理咨询师、已就业的师兄师姐等来当老师,给予学生不同的经验分享,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重视职业规划,不仅得到了有关就业方面的指导,而且能够通过持续性的课程,渐渐从茫然走向清晰,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择业就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一些优秀品质,启发学生追寻幸福乃至生命的意义。

三、结语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不应该只是做“就业”的“指导”,不是到了大三、大四对择业就业的答疑课程,而应该从学生个人长远发展角度去定位,从大一进校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该课程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指导他们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实现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需求并追寻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解决大学生的主观问题。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群,岳晓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1,(8).

[3]丁红星.马斯洛动机理论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9,(14).

[4]董月玲.哈佛最受欢迎的课是“幸福课”[N].中国青年报,2007-10-02.

[5]张德聪.面对金融风暴大学生失业之心理评估与谘商策略[C].首届两岸四地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论坛主题报告.南京,2009.

[6]岳晓东.幽默风格、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C].首届两岸四地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论坛主题报告.南京,2009.

[7]王沛,杨金花.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8]杨林,郭巍伟,等,大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3).

[9]白强,高定伦.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0]积极心理学[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

911556.htm.

(责任编辑:范秀利)

作者:刘薇 吕悠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论文下一篇:声乐文化与声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