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讲座大学生

2022-07-09

第一篇:李子勋讲座大学生

高峰体验-李子勋

高峰体验

李子勋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查一批有相当成就的人士时,发现他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的一种特殊经历,"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马斯洛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体验。

一,何谓高峰体验

那么,什么是高峰体验呢?那种"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又是如何发生的?这种体验真能改变人对生命的感觉吗?如果这种体验真的如此神奇,人们又如何捕获它呢?好!让我们共同来解析这种情绪现象。 我们来设想,你是一个徒步登山者,费尽千辛万苦,克服许多的艰难险阻,每一步都挣扎在生死边缘。开始的时候,你还有很好的现实感,知道山知道水,攀登中还会有幽默和笑语。慢慢的,躯体的痛苦,情绪的沉抑,心身的耗竭让你忘却了行为的意义,甚至怀疑攀登的价值和现实性,你的内心挤满了渴望与逃避,冒险与胆怯、放弃与坚持的双向冲突,知觉变得凝重而迟缓,现实感消隐,意识逐步的缩窄。再后来,你的思想似乎停滞,感觉麻木,忘了自己是谁,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只是机械地向上走。你的意识界沉静而虚无,只有心灵那一丝光亮,仍在坚持和闪耀着。终于,你到达了那高耸卓绝的山顶,按理说积压太长的期待会给你带来像爆炸一般的狂喜,但却没有发生。你似乎忘却了自我,忘却了存在,时间和空间消融在一起,没有边界,四周只有一片纯净的虚空,深邃而神秘。你甚至会有一瞬的迷茫,不知道你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时,一种像海潮般的愉悦和满足感从遥远的心灵深处释放、溢出、扩展,伴随着高峰上的洁净、安祥,和谐席卷了你,你似乎听见了心灵的笑声,品尝到生命融入那种永恒与无限的感觉。慢慢的海潮过去,你的内心仍充满着充沛的活力和美妙无比的欣喜,灵感激荡,思想饱满而充实。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你对自我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觉已经完全的不同。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忆那不平凡的一刻,你的内心依然会荡漾出坚毅、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你自由、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这就是高峰体验。

二,不一样的高峰体验

报载:美国的登月者米歇尔,在阿波罗登月仓中,从宇宙中遥望美丽的地球而获得高峰体验,刹那间他知道了"宇宙自有它的意义及方向,在那有形的造化之后有一种层次,人类的追求必须提升到全球的资源共享,世界才会是可持续的",米歇尔重返地球后,放弃了太空生涯,投身于环境与生态的运动。 几年前,几个北京的心理学家在一次聚会中讨论与分享高峰体验。精神分析学派的贾晓明说:"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地忙碌,生活像乱了套似的,一切都不顺,心身憔悴。丈夫和孩子拉我去风景区游玩,我去了。当他们兴致勃勃地爬山的时候,我就坐在山脚下一片树林中等待。我放松自己,躺在草地上,初秋的阳光从林间叶缝里洒下来,我长久的凝视着身边的一草一木,突然我有了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身体变得很轻,像浮在空气中,内心深处有一种涌动,我开始分不清它是一种喜悦还是一种痛苦,但后来,我有了一种很强的满足感,内心似乎听到一种召唤,有了一种使命感,生命的意义一下变得清晰可见,疲惫和烦恼一刹间蒸发了,我又变得生气勃勃。在以后的生活与事业中,我充满了灵性,直觉和献身精神。"华东师大心理博士朱建军说:"我在做自我分析中也曾有过高峰体验,那种体验到来的时候,原本像毛玻璃一样的自我意识,突然变得清晰透明,我的感官功能变得非常敏锐,我似乎可以看见很远,听到很细微的声音,有一种东西进入了我的意识,那是一种博爱、豁达、乐于自我牺牲的高尚感觉,从此我的个性变得宽容。"我对大家说我的高峰体验发生在野外,当我独自对星空的凝视的时候,"刚开始,我对宇宙的博大、深邃和神秘有一种不详的恐惧感,我不知道我在怕什么,内心有些颤抖,但我坚持着。突然,我有点感觉不到自己,现实的藩篱融解了,宇空似乎触手可及,接下来是一种久久的平和、静宓、愉悦的感觉淹没了我。"

三,快乐层次与不同的高峰体验

人每一种需求的满足都会对应一种快乐的体验,需求的层次不同,得到的快感也不同。人类有多少需求层次呢?现代心理学认为有四个层次:生理需求,情绪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对应着四种动力:本能的动力,情感的动力,心智的动力和心灵的动力。超越的需求,一直是东方文化中的精髓,佛学中的"无我",道家中的"空",即是一种超越境界。 生活中,人们可能把高峰体验当作一种时尚的标签,一些人把事业的成功、物欲的满足等同于"高峰体验",也有的人朴素的把登山,竞技运动中的快乐称为"高峰体验"。读过韩萱的小说《何谓高峰体验》,你一定能共感主人翁在长久的寻觅中,随着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浪漫钢琴旋律那一刹间的心灵共舞。我不知道韩萱失去"自我感"算不算一种高峰体验,但电话里女孩的"高峰体验"显然不在同一个精神层面。"想融入的那个男人的身体"的她能激发多少心灵的超越呢!情爱的忘我有时是一种孩子与母亲粘结的亲密再现,渴望被爱人"身体化"的心理趋向等同于婴儿渴望回到母亲的子宫。毕淑敏长篇小说《红处方》中,描述人吸毒后的"高峰体验",它的欣快感和高峰体验有很大的相似性,却源于一种意识朦胧中的现实解体和自我解体,对现实的逃避是真正的动机。他是自我封闭的,听不到心灵的欢笑,快感过后是一种精神的苍白,以及高度的易受暗示性,良知与道德的坠落。很多学者认为"禅"的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但"禅"的境界是不能被描述的,说得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禅"。宗教体验算不算"高峰体验"?人的信仰的确超越了理性层面,它是靠心灵的力量维持的,宗教体验中的"献身、博爱、无私"如果能超越狭隘的教派原则,指向全人类或所有的生命物质,那么应该算是一种高峰体验。巫术文化中的"神入","神灵附体",让一个平凡的人转变为"神",获得预言的功能(传言印第安民族的部落长老都是能听见"神"召唤的人),这种神秘体验有时也会被人当作"高峰体验"。我个人认为:每种文化下对高峰体验的释义可能是不同的,但它绝不是瞬间即逝的欣快感,而是一种持久引导人们朝向积极,健康,博爱发展的精神动力。马斯洛晚年对滥用高峰体验概念和不择手段的寻求高峰体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非常苦恼,他觉得自己的观念遭到了严重误解。他描述了另一种超越体验:"不再是一种突发的,刹那间,感性,高潮式的体验,而是一种通过时间、努力、修炼、奉献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能从现实或永恒两种角度看待生命,从平凡中体会超越"他称这种体验叫"高原体验"。

四,如何提升心灵创造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确存在一种精神顿悟的色彩。顿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强烈的精神灌注,意识长久的指向某个目标;二是心智的压抑,心灵积攒了太多的能量。当两者到了某一个阈值(因人不同)的时候,就会造就这灵光一闪。我相信,更多成功人士的高峰体验是逐步形成的,随着学识的渊博,意识的扩展,精神的完满,像修炼一样,随着心灵的成长、提升、净化,人变得公平、开朗、豁达、宽容、博爱与慈悲,这样的内心境界谁能说不是一种生命的高峰!高峰体验的核心是让人们的心灵得以从现实中解放,他们接受现实,却保持着高度的心灵自由与超越。有一句经典的东方名言:"世界的所知,眼睛是知者;眼睛的所知,心智是知者;心智的所知,心灵是知者。"那么心灵又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我们的心灵?我个人觉得,心灵不是机体的感知觉,不是渴求与满足,不是情绪的舒张,不是逻辑推理,但它却潜藏在理性、思想、欲望、情绪和身体里,我们可能看不到它,甚至感觉不到它,但它却滋养着我们。像地平线下的水,在人性的深处打一口井,我们会看到心灵像洁净甘甜的水慢慢的渗出,聚积,形成。你会明白,生命的常青,思想的灿烂,情感的美丽是因为它的存在和它的滋润。一口井可以因为日月变化,风侵雨蚀,被沙石添埋,但灵性还在那里,只要你愿意清理、挖掘与更新,它还会沽沽流淌出来,生命之水依然甘甜,依然清澈。那么,我们如何寻迹心灵:生命潜能、创造力、智慧、灵感、道德、坦诚、良知、博爱、慈悲、无私、使命感与信仰,对所有生命的珍爱、保护和敬畏,这些都是人类心灵美的标识。在某种意义上,心灵并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一个群体,一个种族,它属于整个人类。在更高的层面,心灵力量可能是所有生命现象的内核,是生命现象的原动力,象征着宇宙中生命的朴实、坚韧与恒久。心灵不美丽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生命中那种"高峰体验"的快乐,心灵美丽的人却可以时时刻刻顺手拈来。物欲或情欲的满足,权利和征服得到的快乐,只是戏剧性的"情绪高潮",而吸毒、酗酒、麻醉品、致幻剂给人的只是空虚、成瘾、沉溺与道德沦落,这样的"高峰体验"得不偿失。

五,按部就班获得高峰体验

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十分之三的人有过高峰体验。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高峰体验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经验呢?美国的Richard Bennett在《寻求你的高峰体验》中说:"在任何情景下,你有过一种短暂的、突发的、奇妙惊喜的、敬畏的情绪体验,感觉自我,空间在消失或扩展,那就是一种高峰体验。"

以下步骤可能帮助你去寻求生命中的"奇妙体验":一, 开始精神灌注:你用一个不短的时间来思索生命的意义,价值,目的,思索有限与无限、自由与约束、现实与永恒之间的关系。你需要积攒一定情绪压力,感觉到自我的无助、无能和渺小。 二, 选择一个非常自然的地方:山水、林间,旷野,海岸、峰顶,把心智长久的集中凝视眼前的一花一木、一沙一石、草地、星空、流水、海潮、山峦、地平线上......。 三, 感觉自然的力量:然后闭上眼睛,让风吹拂着你、水流冲刷着你、山林的气味、虫鸟的声音、宇空的深邃包裹着你。感受自然神奇的力量、活力,感受生命中你理解的或不理解的一切。 四, 缓慢地思索:让无意识去思索我是谁?我存在那里?一百年后,或者一千年后如果我存在,会是什么?如果我只有一天的生命,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但不要立即给出答案。 五, 放弃自己:然后,深深缓慢的呼吸,放弃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放弃自己,忘却自己,让自己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意识无意识都随风而去,随浪而流,思维停滞,情绪凝结,物我两忘。 六, 寻找心灵:用内视的方法,探索心灵深处那一丝光亮,在它的指引下,你游走在宇宙的深处,感觉自然的博大,广阔,神圣,恒久,感受人性的温暖,和谐,博爱与一体......。 七, 体验高峰:体验这一时刻内心的宁静,畅然,平和,舒缓,由此而引发一种缓慢的喜悦、涌动和心灵振荡,听凭这样的感觉席卷而来,听凭心身轻轻的颤栗,激动和欣喜。八, 检视自己:这种体验过后,重新来思索生命的意义,价值,目的,思索有限与无限、现实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你有了对自我的满足,积极的心态,丰富的灵感和创造力,以及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 对高峰体验的追求应该是人们追求心灵超越的体操。所以,不管你是第一次或第N次,是否获得那种超然的感觉,你都要牢牢记住,当这种心灵的提升训练到了某一个境界,高峰体验便会突如其来,并终身伴随和照耀着你。

六,结语

普陀经中有个故事:十个头脑简单的人跨过一条宽阔湍急的河流,他们费了好大的功夫,精疲力竭地到了对岸。领头的人开始数人数,发现只有九个,另一个人也来数,还是九个。他们难过极了,花了好多时间来搜寻河道,但一无所获。这引起了路过的人好奇,听了他们的原由,路过的人看了看说:"你们不正好是十个人吗!"数数的人都忘了数自己。高峰体验也一样,有时,你已经拥有了它,但却不知道,在你寻找它的时候,它还在帮着你数着数呢! )

第二篇: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李子勋:幸福从心开始

站在这里我是以家乡人的身份来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些有关家庭的学问,因为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家国天下,对家庭的珍视是我们文化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结构的细胞,现在讲和谐工程,我们特别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幸福,都稳定,都和谐,这样才能有个和谐的社区,和谐的城市,才会有一个和谐的中国,当然中国也会引导着世界的和谐。所以我们还是从家庭开始。50、60、70后创造财富奇迹我要讲一下变革时期的婚恋关系。我们知道,在成都这个地方,或者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同年代的人对婚姻的理解是不同的,婚姻的稳定性也不同。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来说婚姻稳定性要好得多,因为那时比较传统,更少受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影响,那时中国人都追求集体主义精神,比较随大流,再加上他们结婚的70年代经济不太好,只有结婚单位才会给房子,而且很多人类生存的要件都和婚姻密切相连,所以那时婚姻非常稳定,在这样的文化下哪怕吵架、打架,绝不会想到要离婚,因为结婚是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的福利必须在婚姻里才能够得到。所以,50年代生人的离婚率非常低。60年代有些不同,因为他们出生时正好是困难时期,没有吃的,所以他们更多地关注财富、物质,到了后期“文化大革命”又让很多人多少产生一些无政府的思潮,比较个人主义。心理学一直研究儿童时期对成年以后的影响,想想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普遍来讲他们小时候物资比较匮乏,所以他们创造的社会文化就是精英文化,就是成功学,就是利益最大化,就是发展,就是刻苦读书,就是发展我的事业,挣更多钱,得到更多保障,拿到更多物质,所以这30年出生的人现在让我们的中国变得非常富有,这30年生的人对中国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财富的奇迹。话又说回来,60年代的人进入婚姻时已经是80、90年代了,那时物质比较饱满,改革开放后更多的西方文化随着好莱坞的电影,肯德基汉堡可乐等来到中国,中国从家文化慢慢偏移到了个人文化,每个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边界以及和他人的不同。当然传统永远是会胜利的,因为我们是在这个文化背景里长大的,个人主义可能在年轻人那里呈现得多一点,等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无一例外还要回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去修身养性。幸福感递减,离婚率递增通过婚姻调查我们发现,家庭的幸福感随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递减。这一方面由于我们有了更多快乐的资源。过去我们要快乐,只能跟太太或丈夫在家里才快乐,但现在你看成都满街都是让人快乐的地方,酒吧、卡拉OK厅、舞厅、电影院、剧场,戏剧、话剧、音乐剧,反正让我们爽的事情很多。所以夫妻之间对快乐追求的欲望就减弱了,不再是原来那种唯一。我在“文革”后下乡,我们跟农民一块做工,每天就听他们讲怎么跟老婆开心,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电影院,老百姓的娱乐就是夫妻娱乐,这是最好的低碳的不用花费的娱乐。所以那时他们的婚姻非常稳定。离婚本身是一个文明的进步,但离婚率太高会削弱家文化,对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稳定性有影响。所以心理学家也好,社会学家也好,政府部门也好,并不希望大家都去离婚。我们看到60年代人的离婚率高于50年代人,而70年代人的离婚率可能是在三个年代里最高的。想想70年代人的青春期,已经是1985年以后了,这时中国已经人人可以吃饱饭,农村也可以吃干饭了,我下乡时农村永远喝粥。70年代生的人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形成审美,包括情爱思想。这个社会是欣欣向荣的,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越来越朝气蓬勃,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充满快乐奋进的精神。所以70年代的人是富于探索的,因为他正好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分界时期。他们的成年期差不多是90年代。成年期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宗教信仰,决定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将为什么样的事业献身。70年代出生的人处在世纪变革期,他们是富有创造性和自由精神的一群人,但他们内心还是非常保守,往往靠媒人和朋友介绍,20来岁就结婚了。他们很快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比他们想象得要快,发现比他们小一两岁的人要交好多朋友才嫁,才结。他们有了巨大的丧失感。大家还记得那个时代吗?那时你要跟一个女孩交朋友,你要是不干了,那就是道德不好,作风不正派,是始乱终弃呀。70年代的人婚姻不稳定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期,很多社会中未曾解决的情结都要在这群人里呈现出来,不能怪他们。10年前我做性教育,曾经对婚姻做了个调查,那时主要以60年代人离婚为主体,但很快发现70年代人婚外情和离婚率都蛮高。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愿意把中国的80年代和美国的60年代比较。美国60年代就充满着传统与现代分界,资产阶级无视穷人利益,保守,反对任何开放和现代,所以一大批60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开始反抗,从性自由到摇滚青年到大麻流行,要反抗传统压力,产生一代新兴的力量。这些人长大了,就是现在的奥巴马、布什、比尔·盖茨,他们主宰了今天的美国,一个更加美好、民主、开放的美国。我国的80年代也出现了很多思潮。那时中国3∶0胜科威特,我们从校园里翻墙下来,跑到人民南路毛主席像下面欢呼。女排比赛每次拿到冠军,我们彻夜狂欢,那种对中国的喜悦和自豪,展现出80年代新锐的力量。80后的婚姻注定充满挣扎对80年代以后的婚姻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调查,分析,他们的确处在一个边界点,他们既像传统的中国人,骨子里又充满着不传统的想法。有心理专家和婚姻专家预言,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孩子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注定充满着挣扎和痛苦,要说现代吧,他们还受到了父母和社会很大的传统影响,要说传统吧,他们又回不去了,因为四周已经变得五光十色,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有一个电影院,一个茶馆,只能喝大碗茶,只能聊天的情况。对心理学家来讲,这是正常的,这个社会就像美国曾经经历的一样,会从一个极度不稳定现在我们去美国或欧洲、澳大利亚采访的时候,发现那儿的婚姻稳定性很高。2000年前后,我曾跟一个美国女主持人共同做一个关于离婚的节目。她说中国人的婚姻,“我从来没看到哪个国家的人对婚姻是如此的随意。”她说在美国,结婚以前是很随意的,但一旦结了婚一般轻易不会离婚,美国人百分之七八十信仰基督教,你向主宣誓要不离不弃,终身相依为命,要彼此相爱,所以离婚是背叛上帝。她觉得中国人对婚姻的严肃性不够,结婚太随意了,还不怎么知道对方是谁就结了,离婚也很随意,还不知道对方到底错在哪儿就离了。当然我们有传统文化保驾护航。每个想离婚的中国人其实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说宁拆10座庙不毁一桩婚,对吧?在心理咨询里我们彻底贯彻了这种精神,离婚的夫妻来咨询,我们内在逻辑都是要把他们搞得不离婚,告诉他们其实还可以试试。我们面对的更多是男人有婚外情,太太问怎么把男人搞回来,就是不让他走。我们会出好多好主意,最后让这个男人觉得离不开太太。心理学是追求幸福的科学,不是找麻烦的科学,我们是解决问题并且达成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尤其是跟自己和谐,你跟自己的关系搞定了,跟丈夫的关系就搞定了,跟孩子的关系就搞定了。往往我们引导一个来访者处理婚姻问题的时候,要先探索他内心对自己的态度。关于幸福感的风景理论所有的关系都是从自己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所以讲到和谐,婚姻,每个人都要想想,我喜欢自己吗?如果按照100来算的话,我有百分之多少喜欢自己呢?我不喜欢自己的那部分是不是造成我在人际中的困境,造成我在婚姻中没有幸福感,造成我在教育子女中缺少温暖和坚定呢?只要你这样联想,你就开始百分之百地喜欢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这时你就突然发现你可以接纳你的先生,你的孩子,也可以接纳这个社会了,然后你发现其实你挺幸福的。因为你接纳了自己以后,内心变得和谐了。的婚姻关系又慢慢经由80年代出生的人,经由90年代出生的人,又回归到更理性的位置。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生人有一个心理的关,心理学说“统一性危机”,即孩子14岁、15岁时突然强烈地希望得到认同,特别渴望做一些事情让大家喜欢他,赞美他,他就把内心不能自我满意的东西消除掉。那30年生的人都有明显的统一性危机感,许多人一辈子都有心理缺损,会在人际关系、婚姻关系、跟子女的关系里出现很多痛苦和纠结。所以这三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拼命地要和别人一样,隔壁家开宝马自己开桑塔纳就觉得有点不舒服。 话又说回来,其实幸福感是从我们内心开始的,内心的幸福感又跟社会有关系,当我们的社会是幸福的,我们的内心也差不多是幸福的。有一个风景理论,比方说,如果我们把成都建设成一个人文很温暖、天堂般的花园,很多人内心的纠结会通过对环境的认同而自我治疗,就像不想恋爱的人到丽江就想谈恋爱了,因为人们约定俗成地认为那儿是谈恋爱的地方。这就是人和环境的认同过程。所以在座的成都人一定要努力为成都的健康、节能、低碳、人性化、自然、安全、生态贡献力量,因为你在帮助它变得美好的时候,你的心理问题就随之消失了。

第三篇:李子勋对新婚妻子的建议

李子勋是我最喜欢的家庭治疗师,这是他对新婚妻子的建议:

1. 你不能对丈夫太好。如果你对他太好,他就会像泡在粮罐里,个性一点点儿地变坏。

2. 时刻不要忘记,要对丈夫说“不”。现在总是说“是”,以后遇到麻烦,想改口都难。

3. 不要主动放弃你的生活习惯,待他请求你放弃时再作改变。让丈夫意识到你的牺牲有多大。

4. 不要让丈夫在性或爱上“吃得过饱”。做这样的事要悠着点,留点余味和想象,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会变得腻味。

5. 不要包揽所有的家务。有意无意地培养丈夫爱家的习惯,他要做惯了家务,想不回家都难。

6. 当你想要求丈夫做什么的时候,把他看作男子汉;当你要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把他当作缠人的小男孩。

7. 不要压抑你的情绪。有时候醋海兴波,死缠烂打更能让木讷的男人感觉到你内心的爱。

8. 不要说话太多。想听男人说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男人比女人更耐不住寂寞。

9. 时不时犯点小错误,让男人有机会表现出他的宽大来。好的品质总是会用进废退的。

10. 隔三差五制造一点分离,增加丈夫对你的相思。再在电话里给他几声叹息,让丈夫的心为你憔悴。

11. 时不时你要故意忽视丈夫的生活要求,装出很无能的样子,让他学会自己替自己操心。

12. 不要为了你的丈夫而忽视你的朋友。你的朋友越多,对丈夫的心理压力越大,他越不敢随便怠慢你。

第四篇: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2007

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2007-12-02来源: 北京晚报

早已存在,但应该是从今年初开始,心理关注类节目渐渐成为一种流行,从《心理访谈》到《心灵解码》、《谁在说》等,从各类报刊、电台到各地电视台。这中间最有影响的节目要算CCTV12的《心理访谈》,这里面出镜率最高最出名的专家要数温文尔雅的李子勋。有评论:与其说是那档电视节目令李子勋脱颖而出,不如说是李子勋成就了心理关注类节目。

李子勋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109位心理督导师之一。电视上的李子勋呈现出学富五车的广博,几乎对各类心理问题都能点评分析拆解得头头是道游刃有余,再加上镇定温和的姿态,人们纷纷被他极富亲和力、极具个人魅力的样子吸引着。但是,你也可以在网友们的评论中,看到对他本人的一些争议,诸如不够厚道、勇气欠佳、豪气不够„„

无论褒贬无论争议,那么多的心理咨询专家,为什么李子勋是最出名的?一个心理咨询专家究竟能为人们提供怎样的帮助?心理师自己的心理问题怎么解决?生活中的李子勋到底什么样?《网乐》日前和李子勋本人面对面。

偏中性儒雅非天生

网乐:你是学医出身的,怎么转向心理咨询与治疗的?

李子勋:很偶然。1988年的时候,卫生部对各大医院进行评定,我所在的中日友好医院没有评上“三级甲”,就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心理咨询的相关科室。结果我被院长看上了,让我去进修、学习,后来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算起来,有18年了。

网乐:半路出家,院长为什么单就看上你?

李子勋:可能是我人缘好吧。我总是能和我的病人处得非常好,也许我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温和、容易亲近。

网乐:对你的评价,最多的应该是叫“儒雅”吧?网友和电视观众都这么说。

李子勋:别人总这么说,我自己觉得我是能给别人安全感。

网乐:所以你天生就该做医生?这也是做心理医生的必备条件?

李子勋:其实我小时候非常淘气,几乎天天有女孩到我家去告我的状。

网乐:你老跟女孩玩儿?

李子勋:小时候住在泸州医学院里面,奇怪了,周围都是女孩就我一个男孩,要和男孩玩就得出去找,但是家长又总是不让跑远。我简直就像贾宝玉。

网乐:这样很容易“女气”吧?

李子勋:我出去跟男孩玩,也照样欺负他们啊!其实你可以看得出来,我性格中性,行为举止中是有些女性化的。我属于偏中性男人。

网乐:那你今天的儒雅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李子勋:我的父母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淘气归淘气,我是非常爱看书的孩子,到了大学的时候,人变得非常安静起来,加上我戴着眼镜,当地的农民总说我是没改造好的。

网乐:“中性”对于成为心理师有好处?因为儒雅,所以你能成为最近以来非常热点的心理咨询师中,最出名的一个?

李子勋:我觉得还是我给人安全感让我占了很大的优势,而且因为我比较平和,没什么权威感,不用很多专业的术语,也不讲道理不太给人压力。另外,我觉得我是把心理咨询做活了。我从来不用书本上成套路的方式方法给人做咨询。通常在专业的范畴里面,看了前面的话,可以猜出你后面会说什么,但是在我的咨询过程中,即便是专业内人士,也不知道我后面会说什么。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即便看似同类的问题,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它的起因、背景、性质、程度、效果等等也都不同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一个真正好的心理师,会根据每一个来访者的不同,发展一种对他有效的、特定的心理咨询模式。没有这个能力,是不可能做好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

马铃薯文化占优势

网乐:你很出名大概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

李子勋:除了为一些大的外企公司做咨询、讲课以外,我很早就开始在媒体上,比如为《父母必读》开亲子关系专栏,在几本时尚杂志上答读者问,给专业刊物写文章更多些。其实我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做心理学普及的工作,也做了很长时间的咨询师培训。后来更多地与电视台合作,比如在少儿频道、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做嘉宾等,直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

网乐:出名之前日子过得怎么样?

李子勋:之前应该说全中国的心理师的日子都没有现在好过,没人重视没人找,很多心理师没饭吃。现在大大改观了,而我当然也被更多的人找,来访者来自全国各地,这两年我都没有休过双休日。

网乐:那你觉得是电视这种传媒成就了你,还是你借助电视帮助了心理师们?

李子勋:其实我和其他几位比较出名的心理师一样,我们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人。心理咨询在中国起步晚,《心理访谈》主要做的还是心理学的普及工作,引导大众了解心理学,从而带动了中国的心理学市场,现在各地都有类似的节目,心理医生的生存也都不那么艰难了。

网乐:电视节目上呈现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李子勋:在公共媒体做个案,其实是违背通常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的。平常的心理咨询是在一个私密的环境里,整个过程中,心理师不会提出任何概念。当有人咨询的时候,我所有的信息都是隐藏在跟他交谈的过程中,让他从自己内心去找。比如当我觉得他的一个核心概念导致了他的一个思维纠结时,我要对这个核心概念做扰动。我提一些问题,但是里面没有硬的信息,而他会在引导下从内心挖掘到资源。电视节目本身肯定带有很大的娱乐成分,要为观众服务,有可视性的需求,也有电视制作方面的技巧,所以面对观众,我们不得不讲一些共同性的知识。观众要看到专家对于一个问题怎么分析,解决的方法有哪几种,对这个个案来说最好的是哪一种。这种情况在正常的咨询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并且,以为电视节目中的样子就是真正的咨询,会给观众误导,以为相似的问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应对,或者以为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谈话快速排除,一次性解决,其实这是不可能的。现实中,能通过一次咨询就完成的个案不超过1%。

网乐:能不能说,你最大的本事是和人谈话,特别是向来访者提问?

李子勋:我最大的本事是读书。心理学是人学,作为一个心理师,我是什么书都有兴趣读的,宗教、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历史,还有宇宙观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只要涉及人、人性、文化的,我都会去研究。

网乐:也包括文学类的书?

李子勋:当然,文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潜意识的,它们有很深的联结。我以前也是一个文学青年,还写过好多诗呢。

网乐:书那么多,看都看不过来,你竟是去“研究”?

李子勋:你知道马铃薯是生长在地表下大约30厘米的土壤里,它是一堆堆地,而不是树根样的深入。保有对各种文化的、人的学问的兴趣,对一个心理师来说非常重要,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大概是马铃薯式的,比如对《论语》,我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就很受益了。

网乐:很多流行的影视作品也有很深刻的心理分析,你也关注吗?

李子勋:是。有人跟我说过李安是位心理大师,《色,戒》上映的时候他们曾经邀请我和李安在北京见面,结果我正在珠海讲课,和李安错过了!

擅扰动资源在自身

网乐: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你,你自己一定很清楚这一点。而且我还猜测,你的来访者中爱上你的人,也一定有。一个心理师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李子勋:其实为了达到与来访者的亲和,很多时候心理师还会故意营造出一些什么,促进来访者喜欢上你。但是这些一定会被维持在职业的范围之内。

网乐:这个分寸好拿捏吗?

李子勋:比如在一个将持续三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咨询中,我们会在做了几次咨询之后,用一次咨询的时间来讨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把彼此的看法、意见告知对方,梳理清楚彼此都不能逾越这种咨询关系的原则。这是一条起码的职业素养。

网乐:这是说心理师有不为情所动的本事?

李子勋:心理师当然会动情,只不过在工作状态下、在咨询现场,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要用“第三只眼”在来访者和自己之间游走、观察并且思考。爱和共情当然需要,但在咨询过程中一定可以在各个角色之间能进能出,出入自由。如果心理医生在咨询里面感觉到强烈的不舒服,他就要找到他的督导去解决他的问题。而这跟来访者没有关系。

网乐:这样“分裂”着,能真的帮到来访者吗?

李子勋:其实咨询首先提供的是一个谈话的机会。有一个人,用完全接纳的方式来听他倾诉,让他阐述痛苦,而且给他回应。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会直接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或把自己的意见硬塞给来访者。高明的咨询师是在扰动中让来访者自己去领悟。我们是一面镜子,我们的内心是空的。

网乐:也就是说,在心理师这里,人们得不到实质性的建议。但来访者都是来寻求帮助的,那他从咨询师这里能得到什么?

李子勋:心理医生要保持无知。咨询的效果是“助人自助”。事实上,咨询师不是上帝,每个人也都不可能决定别人怎样思考和行为,我们不能知道每一个个体该怎么生活,比如说我们没法假定一个孩子不去上学了,他上学就好;夫妻闹着要离婚,他们一定要和好才好。但是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内在已有的资源,有自组的能力,有一个自适应过程,我们只要推动他的自组就可以了。心理咨询会保持中立,不做对或者错的判定。

网乐:作为功力很深的心理师,你自己有问题找谁啊?

李子勋:我也会去找督导。当然,我渐渐地对于人生中一切的悲欢荣辱都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对于生命中一切的体验、经历都接受,重视生命的当下,在精神追求方面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愉悦感。而且,咨询本身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

孙聿为

采访印象

和李子勋联络以至见面采访的全过程后,心理有过些不适应。书本里读到的李子勋、电视中看到的李子勋、想象当中的李子勋,和记者看到的李子勋,反差不小。

李子勋说话应该是不紧不慢的。面对面说话的李子勋,语速快得惊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字词句段便从他的嘴巴里“涌流”出来,拦都拦不住,叙述个案情况分析现象,“扰动”、“移情”、“建构”、“重组”、“超循环体系”等等专业化词汇时时徜徉。

李子勋遇事应该是不急不火的。但因为对相约采访地所在区域的路线不熟,记者转悠了很久才算找到那间咖啡店,这中间的联络中,轻易地在李子勋的语气里听出了急躁。

李子勋的样子应该是全盘雅致的。采访结束后,李子勋去了另外的坐席和夫人一起就餐,等记者结算过茶水费准备离开前告别时,竟一时找不到他了!定睛再看才发现,一个摘掉眼镜满头冒汗吃得正香的人竟然就是他。

记者的所有不适与李子勋无关,而且在默念几遍他自己的话“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人”之后,释然。

最后还是做一点小小的提醒吧:请不要试图从一个心理医生那里打听清楚一个目的地的地址,因为心理医生可能习惯于不给出一个确定的坐标。

第五篇:革命烈士——李硕勋

当我们看见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听到激昂的国歌声骤然响起,当我们唱起雄伟的国歌时,有多少人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历史呢?

曾经,我们中国分裂成两个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的人一心想迫害中国人民,企图占领中国,而我们人民也创造了一个党派——共产党,来抵御国民党。国民党人用狠毒的手段迫害共产党员,但爱国人士们并不为此烦恼,宁愿自己牺牲也要保卫祖国。而李硕勋就是这些爱国人士中最杰出的一个。

李硕勋,出生于1903年,四川高县人,祖籍湖北麻城,早年在宜宾、成都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结识了吴玉章等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7月,他在去琼州(今海南岛)检查指导工作途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但他十分坚强,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不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除了“我是共产党员”的回答外,没有让敌人得到一丝一毫的消息。敌人打断了他的腿骨,打烂了他的皮肉,但摧不垮他的浩然正气。尽管如此,但他却仍思恋自己的妻儿。1931年9月中旬的一天,李硕勋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押出监狱。由于他的腿骨被打断,不能行走,敌人用竹箩把他抬到刑场。这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年仅28岁。

听了李硕勋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所感悟吧。是啊,李硕勋为国捐躯,像他这样的爱国人士也十分多,如黄继光、邱少云、江姐等。这些爱国人士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就算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也丝毫不透露出一丁点信息。先烈们并没有白白牺牲,最终,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8年的抗战,终于结束了。日本鬼子统统被赶了出去,人民也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可是,我们真的就没有顾虑了吗?不是的。这件事大家应该知道吧:日本强行说钓鱼岛是日本的,而不管在哪一个角度去分析,钓鱼岛都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可日本还是这么嚣张,威胁我国的渔船,不准他们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打渔。我国派保卫艇保护渔船,可日本派迫击来撞击我们的保卫艇,逼使我们撤退。并且,美军也支援日本,用上最好的高科技武器支援,气焰嚣张。日本只是一个由许多海岛组成的小岛国,与我们中国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敢再来挑衅我们中国呢?答案就是——我们科技落后。为什么科技落后呢?就是因为曾经的中国堕落。怎么样使我们中华崛起呢?就像脍炙人口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话说的一样,要想使我们国家崛起,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要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强大祖国,建设家乡。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才能保卫祖国,强大祖国!

上一篇:廉政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民兵战备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