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管理措施

2022-07-09

第一篇:劳资纠纷管理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安全防范预案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纠纷。根据国务院令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 组织机构

1、 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医疗组,护理组组成。负责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

2、 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护士长、医疗负责人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3、 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由业务副院长、医务科、医疗和护理负责人、保卫科等组成。受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 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的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 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键,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注入的管理。

3、 落实各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小组,制定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安全质量活动,规定每月底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 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制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院领导汇报,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情况向院长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 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为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过大。

3、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者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 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字,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 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 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小组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有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行行为。

7、 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保卫科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不组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登记表》并告知答复时间(一般一周内),而后向科室责任人了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2日内)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书并予以定性,上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后,由医疗纠纷处理小组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

①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②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 ③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第二篇:矛盾纠纷防激化措施

一、抓早抓小,堵塞漏洞。一是,建立和司法部门、村委会及社区等基层组织联合调解的机制,建立调解回访制度,把排查、调解、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二是,经常邀请调解方面的专家学者给工作人员讲课,法制部门还经常搜集一些矛盾纠纷排查方面的典型案例,发给每个工作人员学习研讨,使调解方面的业务水平越来越精湛,随时应对变化万千的矛盾纠纷。三是,派出所民警、司法所、综治办人员经常深入村居、社区,给群众上法制课,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引导群众树立和谐思想,既搞好了与群众的关系,又为矛盾纠纷调解的成功率打下了良好基础,做到了民间纠纷不出村、治安纠纷不出镇。

二、多措并举,用“心”调解。一是,针对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运用法理、公理、情理“三理合一”调解方法,多层面、深层次、广角度地展开教育,及时解开“心结”,给彼此一个公正合理的“说法”。二是,针对青少年的轻微违法,采取学校、家长、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五位一体”教育模式,帮助悔过自新。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学校、家长、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联合出击,增强涉案青少年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针对群众与企业之间利益纷争,

采用法律、政策、道理“三管齐下”处置策略,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合法渠道,合理妥善解决,切实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深入排查,解开“心结”。一是,以“平安村居大家谈”活动为契机深入摸排各类社会矛盾。结合“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及“平安村居大家谈”活动的有力契机,不断向辖区群众深入介绍“大调解”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矛盾排查工作人员通过座谈、入户走访、网上留言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掌握辖区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各类矛盾激化,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增加义务调解员业务培训频率。为进一步将“大调解”工作做实做细,每月定期组织一次调解员法律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了调解工作质量,进一步激发了调解员的调解积极性,提高了调解工作质量。三是,为了保护各类矛盾纠纷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以及增强调解员的服务意识,避免各类矛盾纠纷反复发生,本着“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由调解员与所辖村签订调解工作责任书,同时按照奖惩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人,对疑难的矛盾纠纷进行现场调解,增强调解员的调解能力。

第三篇: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

摘要: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医疗过错、过失、侵权等赔偿纠纷。这种纠纷当事人均对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本文着重讨论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 1.医疗纠纷释义及分类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纠纷,指医患双方就具体医疗事件是否构成事故、应否赔偿、怎样赔偿产生的纠纷。

其他医疗纠纷包括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纠纷、医学会不予鉴定的医疗纠纷。

2.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患者及家属处处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医院和医务人员尚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从而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医疗纠纷增多。

首先,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制约。而我们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不能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而易出现纠纷。

然后,社会对医疗工作存有认识上误区,很多医学上正常的事情,却引起纠纷。

3.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很多新特点:

一是数量增加,投诉增多。过去在医疗活动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医疗纠纷,现在往往形成医疗纠纷。

二是新技术、新疗法、新设惫的不当使用导致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

三是有了法律制约,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修订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罪。

4.判断医疗纠纷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医疗纠纷等同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

误区之二:病人进医院等于进“保险箱” 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疗法导致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出现,人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损害的风险。最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病人进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误区之三:经济补偿等于经济赔偿

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有的已构成医疗事故,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鉴定为医疗事故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调解和处理棘手的医疗纠纷成了门诊部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临床调到门诊部办公室近三年,处理和经历了医疗纠纷四百多起,深刻体会到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令人头痛的医疗纠纷,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更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的医疗纠纷,均会对社会、医患双方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医疗纠纷的防范

(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习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2)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

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基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门诊布局,方便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馆式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纠纷意识

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后,举证责任的“皮球”就踢给了被告———医院,由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如果医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证据,即举证不利,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应当有举证责任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不能重治疗、轻病历,不能光做不记或光说不记。病历不仅是记载病人病情和医务人员诊疗理活动的医疗文书,也可能成为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文书,成为决定自己在医疗官司中命运的重要证据。

(4)要有预见性

医务人员面对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发现以下的疾病种类和人群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酒后之人,患者或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争端。个别人发酒疯制造事端。

经济拮据者,对用药、治疗费用易产生怀疑,担心被开大药方或无关的治疗检查项目。

慢性、复发性疾病,因不能根治,花费较多,心情烦躁,对治疗效果不满,产生抵触情绪。

患者家中有从医人员者,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医疗行业中的瑕疵,如某项医疗活动影响医疗效果,很容易引起纠纷。

应用激光、外科手术进行美容、整形的患者,因收费较高及期望值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易产生纠纷。

本院职工的熟人,往往减少医疗程序,减少检查项目。因是熟人不做详细交待,不签协议书,留下了纠纷隐患。对于上述疾病和人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多和病人解释沟通,完整书写病历和各项记录,努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处理医疗纠纷的技巧

一些纠纷在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并在现场引起围观,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病人的打抱不平。这时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分开,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可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息怒。

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这时病人的愤怒往往有所下降,我们代表院方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时由当事人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只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有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病人无论你如何解释,非要医院赔钱,否则就会曝光媒体。在医务人员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我们要据理力争,正告患者医院是不怕病人的胡搅蛮缠和媒体曝光的,可告知病人索赔的依据和方法,让病人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获得赔偿。

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我们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处理此类纠纷,要协同保卫科、地方公安部门一起处理,对医务人员、财物造成损伤的,坚决要求赔偿道歉。 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要上报医院领导。当然医院领导的态度非常重要。医院不要怕病人打官司,动不动就花钱息事宁人,这样既纵容了某些人的不法行为,又会损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重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依靠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走法律的途径解决。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要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非常困难。因此医疗纠纷的发生亦在所难免。如何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我们认为,作为医院应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加强法制学习等,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恶化和扩大,使医疗纠纷逐渐减少。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机制

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做好纠纷发生后处置工作,有效保障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机制。

一、医疗纠纷防范

(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

(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训练。

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

3、提高医疗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工作。

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生素使用、手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

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低年资医师、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工作,提高全员业务素质。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月对各科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考核。监督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2、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对本科各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检查两次,尤其是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发现医疗隐患,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科室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一次,总结分析近期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4、医院及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医护人员对近期院内外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找准主、客观原因,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四)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1、转变观念,实施全员微笑服务:用真诚的微笑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给予家属良好的心灵抚慰,缓解医患、护患之间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合作,为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2、加强培训,重视沟通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做到一个要求、两个多字、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从而在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一个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

3、换位思考,了解患者需求,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激惹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满足患者需求,不断改进工作,例如改善就诊环境、提供便民措施、药品价格公开等。

4、加强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对患者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基础,以合适的沟通技巧为桥梁,就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三方及时取得沟通,达成一致,必要时护士长负责从中协调,减少和避免主观分析、判断的差异,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因实习生引起的医疗纠纷。

1、科教科做好实习生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医患沟通、安全教育以及临床实践技能等。

2、各教研室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护人员负责带教工作,带教期间加强实习生的培训和考核,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

3、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对实习生的实时监控,做到“放手不放眼”。

(六)引导和规范患者文明就医。

1、医务人员有责任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的就医观念,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如加强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等。

2、规范患者文明就医行为。制定文明就医公约,明确告知患者及其亲属相关事宜。

(七)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程序等,便于医护人员掌握相关事宜,做好自我防护,并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扩大化。

(八)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二、医疗纠纷的处置

(一)处置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合法、和谐、效率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二)处理途径:根据我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及进展,处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室解释、协调: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时,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以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同时在第一时间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做好处理工作。科主任要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必要时汇同主管医务人员组成医疗纠纷处理小组,负责向病人及其家属作好解释、劝说工作,尽可能化解医疗纠纷。

2、纠纷办、医务科/护理部答复、协调处理:针对科室汇报或患者直接来信来访的医疗纠纷,负责调查、答复、协调。

3、依法处理:针对不能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患方或医院提出法院诉讼, 纠纷办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院诉讼相关工作。

4、第三方协调: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作为独立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调解,为医患双方搭建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把医患纠纷纳入理性解决问题的渠道,推动医患纠纷更快更好地化解。

(三)处理医疗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纠纷后,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查明真相,分清责任。属于医方责任的,绝不推诿、敷衍,甚至包庇、纵容,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属于患方责任或患方提出无理要求时,则一定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侵害医院及医务人员个人合法权益的言行一定要依法解决,切忌感情用事。

2、发生纠纷后,医院要争取主动,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与患方接触、沟通,对纠纷中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

当有媒体介入时,要主动与媒体联系、交流,让其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以求报道客观、公正。当纠纷最终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时,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3、妥善收集、保存好证据。从纠纷一开始就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证据,如患者的病历资料、被打砸的现场、有关证人的证言等。要向有关专家、法律工作者咨询,对整个纠纷过程、性质,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等做到心中有数。

(四)根据客观事实及处理结果,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我院《医疗纠纷处罚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罚。

三、全院形成齐抓共管防纠纷的共识,科室之间、人员之间发现问题要在内部搞好监督、提醒、协调、支持、帮助,不能发现问题绕道走,不管、不问、不说。齐心协力做好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工作,警钟长鸣,不断搞好我院医疗质量建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四篇: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渐健全。人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护理需求就更高,病人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其负面影响不能低估,再完善的纠纷处理办法也不如防患于未然,由此对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切实维护病人、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只有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特制定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开展优质化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实施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为了使护士从思想、观念、行动上,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应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或家属角度”,体会就诊时焦虑的心理和迫切的希望得到诊治的心情,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互相理解,自觉地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

2、按章办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职责分明,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不允许有离岗、脱岗、窜岗现象存在,凡是由于不在岗而引起的护理纠纷,责任后果自负。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交接班,做到床头、书面、

—7—

口头交清、接请,特别是危重病人。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发药、处置要坚持“三查”、“八对”、“一注意”工作、医嘱必须坚持每日一小查,每周二次大查(护士长亲自查),并做到每班查对,下班查上班,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5、严格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规定巡视、观察病人,作好记。

6、加强监护病人的管理工作,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及时、准确、稳妥、护理做到五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观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抡救处理及时、危重护理记录及时):四无:„无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四有:(有护理计划、危重护理记录、护理措施,意识不清者有安全防范措施),杜绝护理并发疟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7、严格“三基三严”的训练,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严格实施护理操作的安全性。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保证监护仪使用个的有效性,透析管路、呼吸机管路消毒灭菌的可靠性。

8、严格加强院感管理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一切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l00%,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出院病人做好终末消毒,重点科室必须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按规定进行各种监测工作,作好医疗废物约分类管理和处置二作,防止医疗废物外流。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标准预防,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6—

9、加强药品管理:高危药品有明显标志(红色)毒、床、限制药品严格管理(专人、加锁)。无过期、失效、变质药品。

10、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严防注意力转移,情绪影响,环境干扰,经验错觉等不良心态带入岗位,护士长发观有上述情况要及时提醒。做好思想工作。

11、认真执行新的病历书写规范:按新的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好护理文件,保证及时性、准确性、仔细性、完整性、科学性、逻辑性,特别是所交病情、时间与医生相吻合(时间具体到分钟)决不允许伪造病历和伪记病情,否则后果自负。

12、护理人员必须晓知病人的七知道,特别是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防止发生非医疗意外事故(坠床、跌倒、自杀等)。

13、病人一旦入院,应对病人的安全负责,认真作好入院宣传,入院须知,该交待的必须告知给病人交代清楚,(特别防纠纷的注意事项)签字手续要完善,不允许病人随便离开病房,必须离开时,一定要向主管医生、值班的护士请假,根据病情同意批假并留有依据。

14、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护理人员必须懂得法律法规,增强维权意识、必须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实际工作中一定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执行制度、规程要严格,签字手续要完善,说话办事要谨慎,对各项治疗、护理、

—7—

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5、加强对实习、进修生的管理,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操作,不允许独立操作。

科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6—

2012年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业务要不断提高,护理知识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按照医务人员规范培训的要求,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特制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一、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有高度的质量意识,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

二、护士长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订好继续教育计划,并认真落实到实处。

三、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及护理业务查房,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四、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功,是保障护理质量,为病人提高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所以必须严格训练,人人过关,特别是年轻护士,做到准确、正规、及对、安全、节力、省时、省物。

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儿科是专科性较强的科室,护理对外特殊,任务重、难度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科室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六、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和业务管理,培养年轻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对新上岗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

—7—

职业礼仪、法规法纪、各项制度、护理安全、院内感染控制等教育。

七、鼓励护理人员走自学成才之路,积极参加成人电大、函大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八、认真落实本护理工作计划和质控措施,加强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和工作考核。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每季度理论考试一次,每月护理查房一次,每月对每个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考核一次。

九、全科护理人员必须积极参加远程网络教育及院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分数每年不得低于25分,达不到学分的不能执业再注册,不能报名参加职称考试。

科 二O一二年一月五日

—6—

二O一二年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好坏的体观,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要使护理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使护理服务工作达到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特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2012年是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年,是医院“二甲医院”成果巩固年,也是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起步年,必须深化以病人为个心,以护理安全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突出抓好护理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要求。

二、质量控制标准:

严格按照《四川省医院管理规范、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lO)》中的护理质量标准执行,并按照我院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细则施行,每周进行环节检查,每月重点项目检查,每季全面质量检查,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局。

三、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基础护理合格率>90%。

—7—

3、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

4、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为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l00%。

8、年褥疮发生率为0。

9、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l00%。 L0、病房管理合格率90%。

四、质控办法

(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全面质量教育,岗前教育,个别强化教育,使每个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质量意识,把质量视为生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使全体护理人员按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贯彻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质量监控。如自我控制、同级控制,逐级控制,超级控制,预防性控制,反馈性控制,以及社会监督等方法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以保障护理安全。

(三)、严格检查考核:

1、考核内容:

(1)、护士长管理质量:行政管理、做到有:年计划、月计划、日有重点、周有安排、周讲评、年终有总结、会议记录、会议传达

—6—

执行情况、护士长手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医德医风教育、工休会、科室大事的处理、好人好事、业务管理、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新业务、新技术开展、危重病人的抢救、观察护理情况、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病房规范化管理,各类物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责任制、交接班、查对、查房、消毒隔离、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等,整体护理情况。

(2)、新生儿室管理质量。 (3)、基础护理。

(4)、特级、一级护理的情况。 (5)、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7)、五种护理表格的书写。 (8)、优质化护理情况。

(9)、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 (10)、护理人员“三基”水平。

(11)、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2、考核时间及方法:每月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本科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一次。

3、实行质量考核数据化,采取量化考核检查,百分制,规定一定分数为合格,用分数的多少来进行质量评价,使护理质量达到要求指标。

4、考核评价及利用:

—7—

护理质量检查后进行评价,并根据各项检查的情况,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科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6—

平昌县人民医院

二O一二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是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年,是医院“二甲医院”成果巩固年,也是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起步年,我科护理工作将在护理部的领导下,遵循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护理安全为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防范护理缺陷、护理纠纷为重点,加强科室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优质护理。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

2、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及“三基三严”培训,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3、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

4、按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逐条整改,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三、计划指标

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考试,平均80分。

2、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7—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4、危重病人写护理计划达100%。

5、急救器械完好率为100%。

6、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7、年褥疮发生率为0。

8、年护理重大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0。

9、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执行率为100%。

10、各科年底在地市以上学术会议或刊物发表论文≥2篇。

11、病员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12、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13、院内各类监测达标率≥90%,疾控中心监测达标率≥87%,重点部门监测合格率达100%。

四、保证措施

(一)严格依法执业:

护理人员在临床的护理活动中一定要遵循与具备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护理规程和常规,未注册护士必须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杜绝非法执业,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二)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1、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彻底杜绝“生、硬、顶、推”

—6—

的现象发生,更不允许索取病人的钱、财、物的事件发生,绝不允许任何护理人员与病人、病人家属发生非技术性冲突,真正做到接待热情,解释耐心,护理精心,接受 意见虚心。要求科室护士做到“八个一”: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亲切的称呼,一张整洁的病床,一壶新鲜的开水,一次周到耐心的入院介绍,一个准确规范的健康评估,每一次用药的宣教,精心细致做好每一次治疗,签字手续齐全,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

(三)狠抓护理队伍的职业形象,积极开展职业礼仪培训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礼仪培训,要求每名护士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并且做到着装规范、语言规范、行为规范,体现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

(四)进一步强化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人:全科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的、关键性护理工作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护理质量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必须按制度办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行,互相衔接,坚决纠正管理中偏宽、偏软现象,要钢柔结合,既体现人性化管理,又要坚持原则,若护士长管理不逗硬,不坚持原则,与护士长的资金、津贴挂钩,若护士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造成护理纠纷或事故者,由当事人自己负责。

(五)加强护理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1、充分发挥好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协调、综合运筹能力。

—7—

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管理得好与差,质量高与低,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要求每个护士长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能,行使好管理权,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好自己的科室,必须做到有年计划,月计划,日重点,周讲评,周安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各项工作有标准,有实施措施,整改措施,有考评记录,特别是质量考评和院感考评记录,并规范各项记录本,记录详细,真实,格式化,充分发挥科室人,财,物,时间,信息的作用,认真按“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陈设规范化,清洁卫生经常化,护理服务优质化,质量控制经营化,各项工作协调化),“八字”(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要求进行大胆管理。

2、科室护士长要增强经营管理意识,与科主任一道共同动脑盘,想办法,挖掘潜力,改变科室收入结构和分配结构,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使科室的医疗成本既合理又科学,既低耗又有效,既减轻病人负担,又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强科室和病人物质管理,特别是科室重点物质、科室设备(空调、电脑、电视机等)的管理,防丢失。

(六)狠抓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人人重视护理安全,人人落实护理安全,人人负责护理安全,把好护理质量关,严防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护士长作好护理安全管理,坚持毒、麻、限居药品,抢救药品、高危药品及抢救用物,标记醒目,班班交接清楚,抢救仪器随时保持备用状态,使完好率达100%,切实抓好四个重要环节的监控工作。

—6—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新毕业,进修,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管理,重点查房,特别是现阶段年轻的新护士较多,综合运筹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相对较差,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更要严格管理,重点监控。

(2)病人的环节监控,对新入,新转,危重,疑难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要求护士多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处置。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疲劳时间,夜班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科室护士长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特殊用药,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作护理管理监控的重点。

(七)进一步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确保病人安全,全体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对存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八)进一步强化病房管理,病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病房保持三条线(床,床头柜,床旁用物),三不放(床上,床下,窗台,功能带上不准乱塔,乱挂),床上用物亦应规范化。治疗室,办公室,抢救室,监护室物品器械,药物放置有序,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保持病区整洁

—7—

有序,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九)狠抓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服务规范,杜绝护理并发症。对危重病人做到班班交接清楚,班班工作落实,严格检查,考核,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头发,口腔,指(趾)甲,皮肤,会阴部清洁),三有(有护理计划,危重护理记录,危重,昏迷,精神异常,小儿,老人等特殊病人有安全防护措施)。五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理,记录病情及时),四无(无褥疮,口腔炎,烫伤,坠床),坚决杜绝护理不当而发生的护理并发症,确保护理质量,达到年褥疮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十)、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按评审专家建议和院感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新生儿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每日作好物表、空气的消毒工作,暖箱、蓝光箱使用中、使用后作好消毒及终末处理。各项院感措施均有记录。

(十一)、高度重视、狠抓护理文件书写,使其达到规范化要求。各科必须按新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非注册护士书写记录必须由注册护士签名,严格守“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符合逻辑”的原则,做到项目齐全、字迹工整、记录真实、详细完善、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医学术语准确,对象顾重病人的观察,做到随时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谁观察、谁签名,并注意护

—6—

理记录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

二O一二年一月七日

—7—

第五篇: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场所中医患关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加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医患关系紧张演变成为医患矛盾,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架起医者、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切实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医患矛盾及纠纷产生的原因 1.1、患者方面的原因

1.1.1、 患者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患者及其家属等正确和不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法律规定了患者的知情权,于是,不少患者经常行使这种权利,有的行使的正确,由于我们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矛盾的产生,也有的患者不正确的行使知情权,对于医务人员的合理拒绝非常不满,并且往往导致矛盾的产生。还有一些患者或其家属等人,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认为我在医院花了钱,医院就得给我治好病,于是,当出现的医疗结果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结果时,就将抱怨、愤怒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认为是医务人员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出于感情因素或者经济考虑,将矛盾激化,形成纠纷,有的还要法律诉讼。

1.1.2、 患者经济意识逐步增强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失常经济的影响,医疗费用快速增长超出群众心里承受能力,导致患者不满。多数老百姓不太清楚现行医疗改革的服务体制,或受大众媒体的误导总把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的对准医疗机构,殊不知药价高是多部门,多机构的原因。首先,药价的高低与生产厂家有关。目前大多数药厂经营艰难,为了生存,治好选择生产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药品,其次,药品的流通要经过多个环节层层批发,层层加价,必然导致药价高。更重要的是目前医院仍属于福利性质,药价仍是国家物价部门制定的,医院无权定价,另者因近年科技的发展,诊疗技术随之发展,检查及治疗手段增多,费用也随之增高。 1.2、医护人员方面的原因

1.2.1、 医德医风不正

“治病救人”本是医生应尽的职责,但少数医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对患者检查部全面,工作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有部分医务人员受经济利益驱动,为患者治疗时,开大处方,甚至让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这些不正常的行为败坏了医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2.2、 医患沟通欠缺,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因为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在多方面的角色不对称性,特别是对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因此,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意识淡漠,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心,在工作中解答患者问题不耐烦,简单生硬,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严重制约着医患关系的发展,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医院管理落后,制度不健全

由于医院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科室各自为政,不顾患者利益和整体利益;管理手段落后,对来访者接待处理不利,使本可以平息的矛盾升级为医疗纠纷。如:检查不认真,不能履行好告知义务,病案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措施不到位,对医学资料不能很好保管,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医用材料质量由瑕疵、收费记账登记错误等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留下易引起医疗缺陷的易发科室、易发因素、易发时间,这些都是纠纷增加的主要原因。

1.4、 舆论导向失之偏颇,推波助澜

医疗界与其他行业一样,均存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少数人员有收受红包、回扣等违纪现象,但那绝不是主流。新闻记者未必熟悉医学专业知识,使得部分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带有一定片面性,误导了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医患矛盾。中国人民共和国医协收回1950份调查表结果表明: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客观全面仅为1.64%,比较客观17.7%,不客观为80.66%,这些严重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新闻媒体不适宜的报道及一些社会因素的干扰、参与也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减少医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树立预约为主的观念,制定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医院管理者应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目前,滞后的医疗管理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医学技术不相适应,潜在着诸多隐患和管理盲点,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此,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评估、查找安全管理的误区和盲点,依照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提高医疗工作规范化、常规化的操作程序和防范医疗纠纷的能力。同时,严格医护执业注册资格,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技术分级管理,严禁超范围行医,合理配备医护人员编制,避免超负荷工作。

2.2、 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技术和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首先重视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其次是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各种医疗管理制度。制定符合适宜的工作标准和制度,并且保证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其宗旨是全面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最终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3、 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

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法律上医务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责任,应加强早告知,让患者明白既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工作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是医疗工作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

2.4、 加强医患沟通,强化医德医风教育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倡爱岗敬业精神,必须强化新医学模式的推行和人文精神的树立,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坚持不懈的医德医风教育,教育他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思想,和尊重患者权利的观念,切实改善服务,主动与患者建立平等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2.5、 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就诊环境

医务人员应把病人当亲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认真诊治,落实好各项便民措施,做到入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检查有人陪,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6、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的问题和隐患,从法律的角度有的方式的进行教育,加强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新形势下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同时要懂得如何避免发生失职行为。 2.7、 接待得当,妥善处理医患纠纷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患者处于整个事件的中心,患者对投诉事件的处理要求,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医院态度的影响。所以不管投诉的真正原因如何,作为医务人员,必须注意接待的方式,站在患者的一方理解他们,如在纠纷的早期就以高姿态对待,往往会激化矛盾,迫使患者提起诉讼。所以应多考虑如何去缓解、疏导投诉者的过激情绪,要善于协调和稳定,多倾听而不急于为自己辩解。因为客观上患方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以尊重、理解、同情的心态与投诉者对话,细细解释,以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控制事件的扩大,化干戈为玉帛以上是我们对防范和处理医患纠纷的一些建议。医患纠纷作为医患之间的一种矛盾,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因此,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防范医患纠纷,运用法律武器处理医患纠纷,通过抓医疗质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杜绝各环节医疗缺陷发生,使医患纠纷得到有效控制,进而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统一,最终形成融洽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上一篇:目标策略行动计划下一篇:履职尽责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