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2-09-04

第一篇:印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土地证书印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11-19 【生效日期】2002-1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印发《土地证书印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土地证书印制管理,规范土地证书印制、发行行为,现将《土地证书印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守执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印制土地证书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土籍字[1996]第147号)同时废止。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部委托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负责土地证书的印制和发行工作。

附件:土地证书印制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2002年11月19日

土地证书印制管理办法

一、为加强土地证书印制管理,规范土地证书印制、发行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土地市场的安全、公平、稳定,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土地登记规则》,制定本办法。

二、土地证书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四种,每种土地证书分精装和简装两款。

三、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证书印制的监督管理。委托有关单位开展土地证书印制企业资格认定和印制发行工作,组织开展土地证书的质量检查,掌握土地证书的印制数量和进度,监督土地证书的生产和发行,会同有关部门对违法制售假土地证书行为进行查处。

四、国土资源部委托单位(以下称土地证书印制发行单位)负责对承印土地证书印制企业的资格认定,向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征订土地证书,编制土地证书统一编号,组织土地证书的生产和发行等工作,负责土地证书的质量管理。

五、承印土地证书的印制企业应取得土地证书印制发行单位的资格认定。取得土地证书承印资格的印制企业必须按土地证书印制发行单位下达的土地证书印制任务书确定的土地证书种类、数量和编号印制土地证书。

六、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土地证书的征订工作,负责向土地证书印制发行单位订购土地证书。

七、取得土地证书承印资格的印制企业不得擅自印制和销售土地证书。未取得土地证书承印资格的企业不得印制和销售土地证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违反本规定,擅自购买土地证书。凡违反本规定印制、销售、购买土地证书的,其土地证书无效,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印发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的通知

炉府发„2011‟92号

炉山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各村民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炉山镇实际,扎实推进炉山镇“环境建设年”、“六型机关”建设等相关工作,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巩固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炉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经炉山镇党 镇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此页无正文)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报:县委、县政府

送:县法制办、威宁自治县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题词: 印发 法治型机关 考核方法 通知

发:领导班子成员、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各村

(共印45份,自存3份) 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确保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及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考核工作(以下简称依法行政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依法行政考核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 考核机关及相关职责

第四条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考核工作。考核具体工作由炉山镇建立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镇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

第五条 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威宁县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关于乡镇年度依法行政考核目标,制定考核方案,组织依法行政考核组,对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进行考核。

依法行政考核组由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可以邀请人大代表、群众参加。 第六条 依法行政考核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听取各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依法行政自查自评情况汇报;

(二)检查或者抽查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有关依法行政工作的会议记录、情况报表等;

(三)向有关个人核实有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四)召开由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意见;

(五)向镇党委、政府反馈考核情况。

第三章 考核内容

第七条 考核内容包括:

(一)依法履行职责;

(二)健全法制机构;

(三)科学民主决策;

(四)加强制度建设;

(五)规范行政执法;

(六)强化行政监督;

(七)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八)落实推进依法行政保障措施。 第八条 依法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

(一)推进职责分开,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

(二)建立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

(三)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完善财政体制,健全集中支付、统一采购和综合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采购行为;

(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各部门信息公开责任,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扩大政府网上办公范围,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七)建立健全以部门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各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八)支持、指导和监督各村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

第九条 健全法制机构的基本要求:

(一)完善领导体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直接责任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法制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1名,并为法制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充足的物质保障。

第十条 科学民主决策的基本要求:

(一)完善行政决策规则,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二)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制度;

(三)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四)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第十一条 加强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起草或者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二)建立健全制定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以及公布等制度;

(三)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定期评估制度。

第十二条 规范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

(一)严把非正式执法人员准入关,通过公开招聘、竞争性选拔等方式,选取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非正式执法人员;

(二)进一步加大非正式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每年安排培训不少于15天;

(三)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四)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程序正当、定性准确、裁量适当,保障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有效解决随意执法、趋利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

(五)实行科学完备的案件办理制度, “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案卷文档管理制度,重大案件报备制度,行政执法案件定期报告制度等;

(六)建立和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和行政执法案卷,制作统一格式的行政执法文书,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归档、评查制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七)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职责权限、执法内容、裁量标准、程序步骤、具体时限、监督方式等应当采取有效形式向社会公示;

(八)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上级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建立并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

第十三条 强化行政监督的基本要求:

(一)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定期向镇人大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认真办理镇人大代表建议;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对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按照有关规定报县人民政府备案;

(三)认真贯彻国家赔偿法,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

(四)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层级监督制度,加强对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

(五)支持和配合监察、审计等县级专门监督机关依法独立开展监督工作,自觉接受和执行监督机关的监督决定;

(六)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健全对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及时依法作出处理的工作机制。

(七)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全面、准确、真实公开政府信息,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四条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探索建立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二)完善行政调解程序,便民、快速和低成本解决社会纠纷;

(三)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镇司法所的调解工作;

(四)完善信访制度,及时妥善办理信访事项,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利。

第十五条 落实推进依法行政保障措施的基本要求:

(一)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建立健全领导、监督和协调机制,落实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统一领导、协调依法行政工作;

(三)制定并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考核制度;

(四)完善推进依法行政财政保障机制,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五)注重发挥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支持和督促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七)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第四章 考核方法

第十六条 依法行政考核纳入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绩效考评体系,与年度绩效考评同步进行,实行单独考核。

第十七条 全镇实行统一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考核以计分制一百分为标准,分解确定各项分值。年度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由建立“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于每年年初公布施行。

第十八条 依法行政考核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按照考核工作要求自查自评,并向建立“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报送自查自评情况;

(二)考核组对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进行考核;

(三)建立“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拟定综合评价意见;

(四)建立“法治型机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第十九条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应当按照要求认真做好自查自评,并向核组提供下列材料:

(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自查自评报告;

(二)各专项考核自评结果及依据;

(三)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会议记录、情况统计报表、执法案卷等;

(四)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条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情况统计制度,按照规定填报依法行政情况统计报表。依法行政情况统计数据作为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加分:

(一)依法行政方面的创新举措被镇级以上单位作为经验推广的;

(二)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获镇级以上表彰、奖励的;

(三)依法行政有关工作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作为典型经验予以宣传报道的;

(四)考核机关确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依法行政考核采用计分制,基础分为100分,根据每年考核指标的侧重点不同,分解确定各项考核指标的分值。考核计分采取扣分制,各项考核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扣除该项考核指标部分或者全部分值,但每项指标扣分之和不能超过本项指标的总分值。此外,在基础分100分之外,设置加分和减分机制,即根据考核对象年度依法行政改革创新情况以及被行政问责等情况,适当给予加分或者减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91分以上)、良好(76分至90分)、合格(60分至75分)、不合格(59分以下)四个等次。

各党工委(各村)、镇直各部门年度内发生严重违法行政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考核结果降低等次。

第五章 考核结果运用

第二十三条 依法行政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挂钩。

第二十四条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镇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五条

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镇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其写出书面整改意见。

第二十六条

对考核中发现有严重违法行政行为的,镇人民政府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上级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各党工委、镇直各部门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8月30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发布文号】财综〔2018〕8号 【发布日期】2018-01-17 【生效日期】2018-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关于印发《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综〔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国土资源局:

为规范土地储备管理行为,加强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根据《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反映。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2018年1月17日

附件

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储备行为,加强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根据《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收支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资金是指纳入国土资源部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对其进行前期开发等所需的资金。

第四条土地储备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实行预决算管理。

第二章土地储备资金来源

第五条土地储备资金来源于下列渠道:

(一)财政部门从已供应储备土地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给土地储备机构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等储备土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二)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中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

(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土地储备资金;

(四)经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土地储备的其他财政资金。

第六条财政部门根据土地储备的需要以及预算安排,及时下达用于土地储备的各项资金。

第七条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为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由财政部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由土地储备机构专项用于土地储备,具体资金拨付、使用、预决算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的规定。

第三章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范围

第八条土地储备资金使用范围具体包括:

(一)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土地价款或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依法需要支付的与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有关的其他费用。

(二)征收、收购、优先购买或收回土地后进行必要的前期土地开发费用。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仅限于与储备宗地相关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三)按照财政部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的规定需要偿还的土地储备存量贷款本金和利息支出。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与土地储备有关的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储备工作中发生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地价评估以及管护中围栏、围墙等建设等支出。

第九条土地储备机构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以及土地开发费用支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土地储备相关资金管理

第十条土地储备机构所需的日常经费,应当与土地储备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不得相互混用。

第十一条土地储备机构在持有储备土地期间,临时利用土地取得的零星收入(不含供应储备土地取得的全部土地出让收入,以下简称土地储备零星收入),包括下列范围:

(一)出租储备土地取得的收入;

(二)临时利用储备土地取得的收入;

(三)储备土地的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残值变卖收入;

(四)其他收入。

第十二条土地储备零星收入全部缴入同级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土地储备零星收入缴入同级国库时,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99项“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科目。土地储备零星收入实行国库集中收缴,缴入同级国库的具体方式,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规定执行。

第五章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预决算及绩效管理

第十四条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于每年第三季度参照本土地储备计划,按宗地或项目编制下一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预算草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其中:属于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应当按照规定分别编制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

第十五条同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批复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预算。

第十六条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并根据土地收购储备的工作进度,提出用款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预算确需调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预算调剂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每年终了,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向主管部门报送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决算草案,并详细提供宗地或项目支出情况,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决算草案的审核,也可委托具有良好信誉、执业质量高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机构实施。

第十九条土地储备机构从财政部门拨付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的支出,按照支出性质,分别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212类“城乡社区支出”08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01项“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和02项“土地开发支出”等相关科目。同时,分别填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310类“资本性支出”09款“土地补偿”、10款“安置补助”、11款“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12款“拆迁补偿”,以及310类“资本性支出”05款“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科目。

第二十条土地储备机构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中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支出,按照支出性质,分别填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212类“城乡社区支出”10款“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01项“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和02项“土地开发支出”科目。同时,分别填列支出经济分类310类“资本性支出”09款“土地补偿”、10款“安置补助”、11款“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12款“拆迁补偿”,以及310类“资本性支出”05款“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科目。

第二十一条土地储备机构日常经费预决算管理,按照《预算法》和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按照财政部规定执行。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土地储备机构所在地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对土地储备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按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预算的依据。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各级财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储备资金使用情况、土地储备零星收入缴入国库情况以及土地储备机构执行会计核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的监督检查,确保土地储备资金专款专用,督促土地储备机构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储备零星收入,努力提高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效率。

第二十五条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自觉接受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各级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储备资金审批、分配工作中,存在违反本办法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预算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2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7〕17号)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促进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推行安全管理方针:“以人为本,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管理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保证体系,以实现“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单位”的安全目标。

第三条 项目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治理,做到严明职责、严密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考核。

第二章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第四条 项目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设立安全部负责项目安全技术管理,协助项目经理和主管领导对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和机械安全工作履行监督、检查管理职责,并协助搞好机械安全和消防工作。

第五条 项目部设立安全工程师一名,环保工程师一名,专职安全员四名。

第六条

项目专职安全员不得随意更换,确因工作需要变更

工作岗位时,须报管理部门批准,并配备经培训获得《安全员证》的其他人员接替工作。

第三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七条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责任。

(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督促检查落实;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二)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项目部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安全生产规划;

(三)负责确定项目部领导成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组织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负责召开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决策安全生产重大事宜,并督促检查落实;

(六)采取措施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

(七)安排制定并实施项目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八)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九)负责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的审查、处理。 第八条

项目书记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责任。

(一)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结合创建企

业文化活动,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和要求,并督促检查落实;

(二)做好党员干部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教育,并督促做好对党员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章守纪的教育;

(三)表彰安全生产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与事迹;

(四)参与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工作。 第九条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经理的主要责任。

(一)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负具体领导责任;

(二)结合项目部安全生产实际,布置具体的实施措施;

(三)组织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四)主持召开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布置安全生产检查,认真处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五)总结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组织进行重大事故案例分析、制定重大事故预防措施;

(六)主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条 分管其他业务的副经理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

(二)在分管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并督促检查落实;

(三)组织分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及时研究解决业务范围内存在的有关安全生产问题,及时制定预防措施;

(四)参与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 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对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

(二)在组织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以及审核科研、设计、施工等技术方案时,坚持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

(三)负责组织对项目部实施的重大项目进行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查;

(四)参与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分析安全技术方面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

(五)领导安全生产技术改进和研究项目。 第十二条 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分管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具体技术领导责任;

(二)在协助总工程师组织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 以及审核科研、设计、施工等技术方案时,坚持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

(三)负责对分管项目进行安全技术方案审查;

(四)参与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分析安全技术方面原因,并

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

第十三条 部门基本安全生产责任。

(一)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本部门实际工作中应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二)按责任制的规定,制定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并做到责任到岗,措施到人。

第十四条 安全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项目部生产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负责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规划和控制目标,并组织各作业队贯彻落实;

(三)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对各作业队安全生产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进行奖惩;

(四)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指导、协调各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收集有关信息反馈,做到持续改进;

(五)定期组织项目部安全生产检查,及时通报项目部安全生产形势和重大事故情况;

(六)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员工安全教育;

(七)负责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及时提出统计

分析报告,掌握项目部整体安全生产动态,对安全生产做出分类指导;

(八)负责将项目部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参与项目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九)参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 第十五条 工程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负责监督项目部在制定预算计划时,要有安全生产方面的预算内容;

(二)会同安全部对项目部安全生产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三)在组织有关项目部评优、评奖工作中,将安全生产业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四)参与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的评审;

(五)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 在项目部科研和技术项目研发时,应对项目的安全性因素予以论证;

(七)组织重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

(八)指导项目部做好先进安全技术措施的开发、使用工作; 第十六条 质检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认真执行项目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结合项目特点,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参加每月一次的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参与重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 第十七条 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生产纳入项目部工作具体议事日程,为生产创造良好环境;

(二)负责项目部公共卫生、治安消防、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预防、综合治理和生产安全工作;

(三)对项目部所在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四)组织项目部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

(五)合理制定劳动时间,做好劳逸结合和女职工保护工作;

(六)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训、申报、注册等工作;

(七)对安全部编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进行审核,纳入项目部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八)办理员工工伤保险;

(九)根据国家和企业有关事故追究制度,对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单位的有关领导人员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第十八条 财务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编制项目部预算时,按照有关规定计划列入安全生产管理费用,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二)按审定的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费用计划,保证各项安全资金足额到位;

(三)负责项目部内部安全资金的调度,保证安全资金足额到位;

(四)负责监督项目部安全资金的正确使用,统计项目部安全投入的资金数额。

第十九条 物资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保障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类安全防护用品物资的正常供应;

(二)做好对特种机械的检查、维修、保养工作;

(三)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参与重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 第二十条 协调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安全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二)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参与重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 第二十一条 合约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明确合同条款中,项目部的安全责任、权益与义务,并督促落实到位;

(二)在与作业队签订的合同中,要有明确作业队的安全生产责任、权益和义务的条款;

(三)组织项目部与作业队签订有关安全方面的责任书。 第二十二条 专职安全员、工长、班组长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

(一)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指定兼职安全员;

(二)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违章作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三)负责施工现场危险部位警示标志的设置;

(四)对施工现场的水、火、电、毒、爆、砸、摔、扎等隐患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发现一时不能消除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向上级报告,不违章指挥;

(五)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岗前教育;

(六)发生工伤事故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立即上报。

第四章 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二十三条 项目经理、副经理必须进行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项目专职安全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 项目经理部要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的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第二十五条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工、实习生、学徒工、民工等)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

全技术知识,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等,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其安全教育工作由安全部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电工、焊工、起重工、爆破工、船舶驾驶及各种机动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工人,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进行本工种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发证、复审、换证工作可通过地方安全生产管理局办理,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联系办理。

第二十七条 项目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除进行日常的一般安全教育、宣传外,还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像、板报、标语、警示牌等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普及宣传,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教育,还应认真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第五章 安全检查

第二十八条 项目经理必须定期组织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副经理或支部书记亲自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共同进行。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安全检查要有重点。特别要做好易发生“高空坠落”、“机械伤害”、“淹溺”、“触电”、“火灾”等事故场所的检查,边查边改,同时各作业队根据各自承担工程的实际情况,推行项目安全检查表,做到安全生产检查规范化、标准化。

第三十条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事故苗头,有关部门要制订整改计划,做到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必须做到条条有着

落,件件有交待。在隐患未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作业。

第六章 安全生产会议

第三十一条 项目经理必须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会议。 第三十二条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习、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方面的会议、文件精神,以及有关领导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精神;

(二)通报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当前项目部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人员,限定整改期限,确定跟踪检查验收人员,反馈结果并做好记录;

(三)各有关职能部室对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有: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对策措施等;

(四) 对发生的典型事故及未遂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以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五)检查以前安全办公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对完成好的予以表扬,对完成差的要追究原因和责任;

(六)研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七)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其他事宜。

第三十三条 综合办公室负责做好会议详细记录,每次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上报、下发并存档备案。

第三十四条 会议上决定的事项,各部门、作业队以及相关责任人必须不折不扣的认真执行,按时完成,安全部对安全生产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要按照规定的完成时限及时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 安全技术交底

第三十五条

各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负责向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

(一)项目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二)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等,确保施工活动安全;

(三)特殊工种的作业、机电设备的安拆与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等,安全部均要对操作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

(四)两个以上工种配合施工时,安全部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

第三十六条

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要根据交底要求,对操作工人进行针对性的班前作业安全交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要求。交底内容:

(一)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二)现场作业环境要求本工种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个人防护措施等

第三十七条

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技术交底要经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签字方能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第三十八条

安全交底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等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照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

第八章 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制

第三十九条 从事特种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且对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另外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第四十条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第四十一条 各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检查中若发现无证操作,对当事人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四十二条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审。

第九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第四十三条 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和拆卸

(一)特种设备在进场前,项目部物资部必须对特种设备是否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进行检查,资料不全的不得进场。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和拆卸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严禁无资质单位进行安装、验收和拆卸。

(三)特种设备在安装、拆卸过程中,项目部物资部及安全部人员必须全过程监督。

第四十四条 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一)项目部物资部必须经常性的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项目部的安全检查必须重点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三)在作业过程中发现特种设备出现故障、异常情况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操作人员要立即向项目部物资部或安全部报告。物资部、安全部负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检修、并记录备查。

(五)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第四十五条 特种设备的报停

(一)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二)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注销、报废手续。

第四十六条 特种设备技术资料

项目部安全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与保管,资料包括: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十章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第四十七条 发放原则

(一)凡属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起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者则予配发。

(二)根据劳动条件,本着最低的需要和节约使用的精神,对于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条件,发放不同的劳保用品。

(三)凡从事多工种生产作业的施工人员,按其担负的主要工种的标准发给。

第四十八条 发放和管理

(一)劳保用品的采购由物资部负责统一采购供应。

(二)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劳保用品的计划、保管、发放、奖惩等制度,安全员和材料员要认真贯彻国家劳保政策、法律、规定标准,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三)安全员负责做好劳保用品计划,制定修改本工程劳保实施细则,并检查劳动保护政策、法律、规定与标准的执行情况,及时研究采用能增强防护能力的,物美价廉、新颖耐用的新产品。

(四)劳保用品使用期满,需经所在班、组和材料员的鉴定核实后方可换发,个人保管使用的物品由保管者个人拆洗修补。

(五)施工人员因各种原因脱离生产岗位在半年以上者,个人用品应根据实际有的停发,有的则相应延长使用期,调做管理工作半年以上者应按管理人员标准发给。

(六)参加各类政治、业务、技术、文化、学习的职工,可按其时间长短,分别实行停发、减发或延长使用期的办法。

(七)参加生产劳动或短期下班组劳动的管理人员,可发给必需的劳保用品,长期参加班、组劳动的管理人员,应按其所在班、组工种的标准发给。

(八)施工人员变更工种时,应按新工种标准发放。

(九)劳保用品属施工生产所需,非生产需要不得擅自挪用。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擅自扩大发放范围,提高标准,违者要追究责任。同时教育施工人员自觉爱护、保管、

使用好,不得任意丢失、损坏或作它用。

(十)对防护物品,如安全帽、安全网(带)、防毒口罩、漏电保安器、绝缘用品等,须建立健全检验制度,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发现破损、失效、影响安全时,应及时修理或停止使用。

第十一章 事故的应急救援、报告、调查与处理 第四十九条 项目部根据本单项目生产的特点,制定预警及应急救援预案。对台风、暴雨、寒潮、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要建立预警预防机制,对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和设备,制定现场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第五十条 项目部定期检查本项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演练。救援器材和设备要设专人进行维护。 第五十一条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员工伤亡等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按照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立即报告本项目部负责人及当地县级政府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根据事故级别以电话、传真等快速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公司安全质量部。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同时必须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和抢救,并按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管理规定进行报告、统计。

第五十二条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项目部主要责任人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指挥、督查。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五十三条 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的12小时内,项目部应填写《重大伤亡事故快报表》报送属地公安和长韶娄公司安全领导管理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五十四条 项目部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二章 安全奖惩

第五十五条 在项目安全生产工作中,具备条件的优秀安全生产班组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优秀安全班组和个人和条件如下:

(一)能圆满完成本项目下达的各种生产任务,并保障安全、质量的班组和作业队。

(二)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轻伤事故不突破2人次,内未发生过一般机械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实现了“安全年”的作业队或班组。

(三)能严格执行、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熟悉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检查技术业务知识,努力完成本职生产任务,连续两年不发生过个人责任事故的个人。

(四)能积极参加上级和本项目组织的各项安全活动,能对本项目、本班组的事故隐患治理提出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并取得成效的,能坚持原则,敢于制止“三违现象”,在排除事故隐患,使职工人身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单位的安全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第五十六条 奖励的具体标准按项目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七条 在项目施工中,因“三违”而导致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对责任者的处罚和行政处分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八条 项目发生机械事故后,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罚,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 违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行为的职工,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违章处罚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篇:关于印发航道养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交水发〔2010〕7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为加强和规范航道养护管理工作,保障航道畅通,提高航道养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船舶提供良好、安全的航行条件,我部组织制定了《航道养护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文档附件:

为加强和规范航道养护管理工作,保障航道畅通,提高航道养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船舶提供良好、安全的航行条件,我部组织制定了《航道养护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航道养护管理工作,保障航道畅通,提高航道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及国际(境、界)河流航道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 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坚持“管养并重、突出重点、分类维护、保障畅通”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航道养护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所管辖的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工作由具有管辖权的各级航道管理机构负责。省界航道的养护管理,由涉及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商确定。

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航道养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将航道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财政预算以及其他渠道保障航道养护工作的资金需要。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设的具有发电收益的航运枢纽,其部分发电收益应当用于航道养护。 第五条 航道养护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 各级航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航道维护类别、航道条件合理配备养护管理装备与设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制定航道应急预案。

第七条 各级航道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养护技术,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航道养护技术水平、养护质量。

第二章 维护标准与计划

第八条 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应当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结合航道条件和航运需求,合理论证确定。论证过程中应当征求海事、港航等单位意见。

第九条 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由具有管辖权的航道管理机构研究提出,经省级航道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国际(境、界)河流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交通运输部批准;西江干线航道养护范围和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珠江航务管理局批准。

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负责研究提出其管辖航道的维护范围和标准,报交通运输部批准。其中,长江航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根据管理范围分别编制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经长江航务管理局审核后报交通运输部批准;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编制辖区范围内的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需要变更的,应当经过重新论证,并按照原批准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条 航道维护标准包括航道维护类别、维护尺度及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航标配布类别、航标维护正常率、过船建筑物年通航时间保证率等。

航道维护范围和标准应当由具有管辖权的航道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航道养护工作主要包括:航道维护观测、维护性疏浚、清障、整治建筑物维修以及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航标设施、船舶基地、码头场站、航道工作船艇等航道设施、设备的运行、监测、检查、保养维护和购置等。

航道养护工作按其性质、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划分为日常养护作业和应急抢通工程。日常养护作业包括例行养护作业和专项养护工程。

第十二条 省级航道管理机构及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养护工作内容和资金来源编制航道养护年度计划,并做好年度计划与预算编制的衔接工作。 航道养护年度计划编制应当遵循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十三条 航道养护年度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维护里程;

(二)维护标准;

(三)维护内容、工作量及质量目标;

(四)生产安全目标;

(五)维护费用;

(六)工作要求及说明等。

第十四条 省级航道养护年度计划,由具有管辖权的航道管理机构编制,经省级航道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国际(境、界)河流航道养护年度计划,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交通运输部批准;西江干线航道养护年度计划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珠江航务管理局批准。

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按照管辖范围编制航道养护年度计划,报交通运输部批准。其中,长江航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根据管理范围分别编制航道养护年度计划,经长江航务管理局审核后报交通运输部批准;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编制辖区范围内的航道养护年度计划,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航道养护年度计划中涉及维护里程、维护标准、维护内容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上述两款规定的程序报批,并及时对外公布。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经批准的养护年度计划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对其他部门建设的通航建筑物,辖区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行业管理,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通航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做好通航建筑物养护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通航建筑物养护年度计划应当报辖区航道、海事管理机构及港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实施管理

第十六条 航道养护工作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保证养护质量和作业安全。 第十七条 例行养护作业由辖区航道管理机构按照批准的年度养护计划组织实施,由省级航道管理机构负责检查监督。

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其管辖航道例行养护作业的检查监督,例行养护作业由辖区航道管理机构根据年度养护计划组织实施。

例行养护作业的历次检查结果、日常记录以及统计资料作为年度技术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规模较大、技术复杂需要进行设计的航道专项养护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应当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规模较小、技术难度不大的航道专项养护工程,可以简化工作程序,由具有管辖权的航道管理机构根据年度养护计划组织实施。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航道管理实际,制定本省航道专项养护工程的管理程序。其中西江干线航道中需要设计的、规模超过200万元的专项养护工程,其设计方案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珠江航务管理局审批。 交通运输部所管辖航道专项养护工程设计方案,由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审批。其中,长江航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长江干线航道专项养护设计方案,由长江航道局、三峡通航管理局等单位组织编制,报长江航务管理局审批;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责审批其管辖范围内专项养护设计方案。工程费用超过300万元的,其设计方案经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审核后,报交通运输部审批。

第十九条 从事专项养护工程的作业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或能力。

专项养护工程完工后,应当及时组织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年度技术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航道通航状况改变或者航道实际尺度临时不能达到维护尺度时,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发布航道通告,并将有关信息通报海事管理机构和港口管理部门。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航道的通航维护尺度。

第二十一条 对因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造成的航道及航道设施损坏和发生碍航、断航事件,辖区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报告事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航道管理部门,尽快组织改善、修复;难以尽快改善、修复时,事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抢修。

第二十二条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保留航道应急抢通工程的相关的影像、文字、图纸等资料。 第二十三条 航道及航道设施因台风、暴雨、洪水、干旱、冰凌等自然灾害造成损毁,需进行恢复性应急抢通工程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国家应急抢通资金补助,申报程序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实施航道养护作业前,应当根据需要分别向航道、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发布航道通告(通电)和航行通(警)告。

进行航道养护作业的船舶,应当按照国际公约、国内法规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养护船舶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船舶安全通行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在执行该作业所必需的限度内确定航行路线和方向。

实施航道养护作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阻扰、干涉或者索取费用。 第二十五条 实施养护作业前,航道管理机构应当提前将作业方案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通报。需要临时采取水上交通管制的,养护作业单位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做好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过船建筑物停航检修前,应当按规定申请发布航道通告(通电)、航行通(警)告。其中连续停航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其检修方案应当经辖区航道管理机构同意,报省级航道管理机构备案。连续停航超过四十八小时的,其检修方案应当经省级航道管理机构同意,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连续停航超过七十二小时的,其检修方案应当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意,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国际(界、境)河流航道过船建筑物停航检修连续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其检修方案应当报经交通运输部同意。

第二十七条 各级航道管理机构应当按国家及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航道养护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有关航道养护的年度计划、技术文件、考核验收文件、统计报表等资料,应当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

出版发行电子或纸质航道航行参考图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会同海事局进行技术和保密审查。审查合格后,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对外公布。 第二十九条 从事航道养护工作重要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第四章 技术考核

第三十条 航道养护工作应当按照航道养护年度计划要求进行技术考核。技术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考核。 技术考核应当将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技术考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综合管理,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资金管理、安全生产、统计资料、廉政建设等;

(二)航道维护与观测,包括维护计划制定与实施、航道维护尺度达标情况、航道测量、航道疏浚、航道信息发布等;

(三)航标维护,包括标志配布与设置、日常养护、灯光质量、航标失常恢复、航标台账资料及航标器材质量等;

(四)整治建筑物维护,包括整治建筑物的检查、维修、保护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五)航运枢纽及船闸维护,包括运行管理规章的制定及执行,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水工建筑物的观测检查、运行调度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六)船艇维护,包括工作船舶机电设备维护、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及相关的制度、技术资料等;

(七)航道场站、基地维护,包括各项制度的建立,场站、基地等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及资料管理。

第三十二条 技术考核工作按照辖区航道管理机构自查、省级航道管理机构检查、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抽查方式进行。

技术考核检查或抽查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取自查情况汇报及相关用户的意见;

(二)查看现场;

(三)查阅有关档案、文件资料;

(四)按照本办法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形成初步意见;

(五)与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六)形成并提交技术考核报告。

第三十三条 技术考核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情况:包括辖区航道基本情况、养护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年度养护计划及执行情况;

(二)分类和综合评价意见;

(三)问题与建议;

(四)《航道养护技术考核表》(见附件)。

第三十四条 技术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 优良:圆满完成养护年度计划,工作质量良好; 合格:完成养护年度计划,工作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未完成养护年度计划,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

第三十五条 各省年度技术考核工作总结报告,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次年2月底前报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将年度技术考核工作报告报交通运输部。其中,长江航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管辖的长江干线航道年度技术考核工作报告由长江航务管理局抽查、审核后报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每年对全国航道养护年度技术考核工作进行总结,开展抽查,并公布考核结果。

第五章 监督与奖惩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航道养护工作监督检查。

对技术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由交通运输部所属航道管理机构或省级航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涉及西江干线的,还应当报珠江航务管理局备案。长江干线航道,按照管辖职责,分别报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备案。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航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航道养护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交通运输部每五年组织对全国养护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对在应急抢通、技术创新等航道养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省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给予表彰。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专项养护工程,是指为恢复或改善航道技术状况,提高航道维护装备水平,列入航道养护年度计划规模较大的养护项目。包括规模较大的航道及航道设施的监测、修复、疏浚、清障、航道养护设备、航道设施备品备件的采购以及其他资金规模较大的养护工程。

(二)应急抢通工程,是指为恢复因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影响航道畅通而实施的工程。

(三)技术考核,是指为改进航道养护管理,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航道养护管理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效果性和可持续性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第四十条 国际(境、界)河流航道的养护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但本规定与我国缔结的政府间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关协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其他航道养护管理办法,并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 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

一、综合管理考核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分)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执行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15分)

1、法规规章 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船闸管理办法》等法规并制订实施办法 5分 宣传贯彻执行不到位的,扣2分,未制定相关法规实施办法扣1分

2、技术规范 认真贯彻执行《内河通航标准》、《内河助航标志》、《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和《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规范 5分 贯彻执行不到位的,扣2分,出现严重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扣5分

3、管理办法 认真贯彻执行《航道养护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5分 贯彻执行不到位的,扣2分,未制定管理制度扣3分

二 资金投入与管理(25分)

1、资金渠道 航道养护管理资金满足需要 12分 资金投入不能保障航道正常维护需要的,扣分4分;不能全部用于航道养护的,扣6分

2、资金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预算管理;使用资金科学合理,专款专用 5分 制度不健全扣1分,未执行预算管理扣1分,未专款专用扣2分

3、财经纪律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无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8分 发生违纪事件扣1分,严重违法违纪扣8分

三 安全生产(30分)

1、安全生产制度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分 贯彻执行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的,扣3分

2、制度落实情况 认真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明确,分工到位,落实到人和工作环节 9分 未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扣3分;未落实到位,每项扣3分

3、责任事故 全年无等级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 15分 重大责任事故扣15分,一般事故每项扣3分

四 廉政建设与养护质量(15分)

1、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5分 未建立制度、实行责任制,每项扣1分

2、养护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4分 未按规定执行有关制度,每项扣1分

3、养护质量 养护质量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 6分 养护质量不合格或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扣6分

五 规范化管理(15分)

1、管理制度

1、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 4分 制度不健全,每项扣1分

2、规范化管理

2、基层单位原始工作台帐记录齐全、规范、真实。 5分 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5分

3、资料档案

3、各项统计资料齐全、准确、真实,上报及时;档案管理规范 6分 资料不齐全、上报不及时、档案管理不规范,扣1-2分

二、航道维护与措施考核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100分)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贯彻落实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5分)

1、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等法规、标准 4分 贯彻落实法规有漏项,每项扣1分

2、制度 建立健全航道维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4分 管理制度不健全,每项扣1分

3、计划与实施 制定并实施年度航道维护计划 7分 未制度年度维护计划扣3分,未按计划实施扣4分

二 航道维护分类及标准(40分)

1、维护类别与范围 根据航道等级和通航要求确定航道维护类别和维护范围 8分 未确定航道维护类别扣4分,未确定维护范围扣4分

2、维护尺度 航道水深、宽度、弯曲半径应满足航道维护标准的要求 8分 水深、宽度、弯曲半径未达到维护标准要求的,一项扣3分

3、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 天然径流航道一类维护:Ⅰ、Ⅱ级航道达到98%以上,Ⅲ、Ⅳ级航道达到95%以上。二类维护:Ⅲ、Ⅳ级航道达到94%以上,Ⅴ-Ⅶ级航道达到88%以上;潮汐河口航道一类维护:无备淤航道达到90%以上,有备淤航道达到98%以上。二类维护:无备淤航道达到85%以上,有备淤航道达到95%以上,三类维护:无备淤航道达到80%以上,有备淤航道达到90%以上 24分 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每低于标准一个百分点,扣8分

三 维护措施(30分)

1、测量 维护测量的内容和工作量完成年度计划,其成果质量满足年度维护计划要求,长河段测量应定期更新 9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2、水文观测 根据航道维护要求进行水位、流速和泥沙等水文观测 6分 一项未观测,扣1分

3、工程措施 采取疏浚、清障、改槽等维护措施保证航道维护尺度 9分 采取工程措施不力的,扣4分

3、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航道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地发布航道信息、服务社会公众 6分 未建立制度扣3分,信息发布不准确、不及时,扣3分

四 资料及档案管理(15分)

1、维护资料 航道维护工程资料完好、齐备,包括维护性疏浚、清障、改槽等。 4分 资料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4分

2、养护记录 养护检查、测量、观测记录规范、齐全 5分 记录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5分

3、统计资料 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并指制定能反映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航道养护成果数据统计全面准确,及时报送,并纳入成果资料中 6分 无统计制度,扣2分,统计数件不全面扣3分,上报不及时扣1分

三、航标维护考核表

序号 考核目标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分)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贯彻落实法规,建立健全制度(5分)

1、落实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内河航标管理办法》等法规。 2 贯彻航标法规有漏项,每项扣1分。

2、各项制度 建立健全航标养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3 管理制度不健全,每项扣1分

二 航标维护数量和正常率(25分)

1、计划完成情况 河床稳定的航道,全年的航标座天数和灯天数与计划数量相差±3%以内;河床变化较大的航道,全年的航标座天数和灯天数与计划数量相差±5%以内 5 河床稳定的航道,每超过规定范围1个百分点扣1分;河床变化较大的航道,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2、航标维护正常率 一类维护航标正常率不小于99%;二类维护航标正常率不小于95%;潮汐河口航道航标维护正常率不小于99.8% 20 每类航道航标维护正常率每低1个百分点扣5分。

三 航标配布、设置和调整(24分)

1、航标配布 航标配布应符合《内河助航标志》和《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等规范的规定要求。 6 航标配布错误扣5分,航标配布不合理每座扣1分

2、航标设置 航标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一类维护航道航标的设置,应满足一类或二类航标配布要求,条件优良的运河航道和水网航道可按重点航标配布要求设置发光的航标。二类维护航道航标的设置,应满足二类或三类航标配布要求,运河航道和水网航道和通航条件较好的天然航道,可按重点航标配布要求设置发光或不发光的航标。 6 航标的设置不符合要求,没座标扣1分,扣完为止

3、航标调整 河床稳定的航道应按航标配布图设置航标,并根据水位或水深变化及时调整。通航条件变化较大的滩险航道,应根据航道变化情况和船舶安全航行要求及时调整航标位置和数量。 6 未按规定及时调整航标每座扣1分

4、航标恢复 桥区、碍航礁石和滩嘴等关键位置的航标失常时,必须立即恢复,其他航标应及时恢复 6 未按规定及时恢复航标每座扣1分

四 航标养护质量(20分)

1、标位正确 航标的位置正确,结构良好,安装牢固,稳定可靠; 5 航标的位置不正确每座扣5分,其他不符合要求每座扣1分

3、标志正常 航标外形尺寸符合规定,颜色鲜明,灯光明亮,灯质和视距符合要求 5 灯光熄灭或灯质错误每座扣5分,其他不符合要求每座扣1分

4、通视及信号 航标通视有效范围内无遮掩物,通行信号和水深信号揭示及时、正确。 5 不符合要求每座或每处扣1分

5、航标设备 航标采用定型产品,灯器和能源应满足性能良好、质量可靠,使用维护方便、环保、节能等要求。 5 不符合要求每座扣或每处1分

五 航标的检查、保养与维修(18分) 基本要求 应根据河流、航道特点、航标类型及材质确定航标检查、保养与维修的内容、技术要求和周期,并符合规范要求 5 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

常规检查 航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 5 不符合要求每次扣1分

保养和维修 航标实施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周期等符合规范要求。 5 不符合要求每次扣1分

备品数量 航标备品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 低于规定20%的扣1分,低于规定50%扣2分,严重不足扣3分

六 档案及统计资料(8分)

1、检查记录 航标检查记录准确、详细和规范; 3 记录不准确和规范,每处扣1分

2、航标档案 航标档案齐全,规范 2 航标档案不齐全,每座扣1分

3、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报表、航标变更按时上报 3 未按规定及时上报扣1分

四、整治建筑物维护考核表

序号 考核目标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分)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规章制度健全(10分)

1、规章制度 建立了健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落实 10分 未建立制度扣3分,贯彻落实不力扣3分

二 检查要求(35分)

1、检查内容 按照《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要求,对建筑物尺寸、水流状况、功能、缺陷和隐患进行检查,对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10分 缺少一项检查内容扣2分

2、检查重点 各类整治建筑物按照《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规定内容进行检查 15分 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扣2分

3、检查周期 可检查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每年应至少检查1次,并有相应记录 10分 年检查少于1次的扣2分,无记录的扣2分

三 维修(40分)

1、计划与实施 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年度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16分 无计划扣5,计划不完善的2分,未按计划组织实施扣4分

3、及时维修 技术状况评价为

三、四类的整治建筑物,应及时维修 17分 因为未及时维修,而影响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的,发现一处扣3分

4、维修质量 维修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分 不符合要求,扣7分,有缺陷扣3分

四 资料及档案管理(15分)

1、工程资料 整治建筑物勘测、设计、施工、竣工资料完好、齐备 3分 资料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2、检查记录 检查、观测记录规范、齐全 4分 记录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4分

3、维修资料 整治建筑物维修设计、施工资料完好、齐全 3分 维修资料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4、统计资料 整治建筑物统计资料齐全并按时上报 5分 资料不齐全扣3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5分,不按时上报扣1分

五、船闸维护管理

序号 考核目标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分)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贯彻落实《船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0分)

1、执行管理办法 领导重视,认真贯彻执行《船闸管理办法》,确定为航运服务的宗旨 2分 发现未落实贯彻执行《船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每项扣1分;

2、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船闸的通过能力,提供安全、及时、方便的运行条件 3分 船闸管理无序扣2分;未对船舶过闸提供安全、及时、方便的运行条件每项扣1分

3、制度与规程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分 养护制度不健全,每少一项扣1分,各设备操作规程不健全,每少一项扣1分;

4、过闸费征收与使用 船闸过闸费的征收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 2分 过闸费征收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扣2分,发现不符合专款专用的每项扣1分

二 制订并组织实施船闸运行养护计划(15分)

1、大修计划 有船闸管理单位会同相关单位编报船闸大修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4分 船闸管理单位未会同有关单位编报船闸大修计划扣4分,有计划但未严格执行扣2分以内

2、岁修计划 船闸管理单位按规定制订船闸岁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分 未制定岁修计划的扣2-4分,有计划但有一项不完成或不按期完成扣1分。

3、小修保养计划 认真制订并严格实施船闸月、季度保养计划 4分 船闸养护月、季度计划,每少一次扣2分;制定养护计划不合理的,每次扣1分;单位分管领导、工技股不参加检查的,每次扣1分;月度养修工作无考核检查,每月次扣0.5分;

4、应急预案 制订切实可行的船闸应急保障预案 3分 没有按规定制定相关应急保障预案的每少一项扣2分;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切实可行的每项扣1分;

船闸运行管理(30分) 1.通航时间保证率 通航时间保证率符合规范要求

5分 实得分=(实际通航时间保证率-95%)×100

2、过闸安排 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外按规范要求设置待闸区,并按规定安排船舶过闸 5分 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外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待闸区扣2分,未按规定安排船舶过闸扣3分

3、助航标志 船闸管理区域内的航道养护、助航标志,安全标志达到该航道的等级标准 4分 航道养护、助航标志未达该航道标准扣2分;安全标志未达该航道标准扣2分。

4、调度 加强船闸调度管理及时发布船闸运行调度计划和公告,做好船闸运行记录。完成船舶过闸调度作业计划,计划完成率100%。 5分 未及时发布运行调度计划和公告的扣2分;船闸记录不全、缺项、字迹不清每处扣0.5分;调度作业计划每一项不完成扣1分。

5、清障 及时清理闸室、新航道、闸区等区域水上水下碍航物,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4分 发现水上水下障碍物未及时清理的每处扣1分

6、消防 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器材和抢险工具等安全生产设施、设备 4分 未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器材和抢险工具等安全生产设施的有一处扣0.5分

7、培训 加强对船闸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 3分 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相关规定,每少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四 船闸设备设施管理(30分)

1、备品备件 各项备品备件符合规定,满足船闸运行。物料、备品备件消耗有登记、有统计;购置、进出库手续齐全,帐物相符。 4分 备品备件不能满足船闸运行需要的扣1-3分;登记、统计不全扣0.5分;购置、进出库手续不全的扣0.5分;帐物不相符的扣0.5分

2、设备完好 主要运行设备完好率100% 6分 主要设备完好率≤90%(年平均)无分,90~100%的实得分=标准分×(实际完好率-90%)×10。

船闸土建、水工建筑物及导航设施正常 6分 船闸土建、水工建筑物及导航设施发现一处损坏的,每处扣1分。

3、船闸设备故障 单级船闸运行设备故障碍航率不高于0.2%。 6分 船闸设备故障碍航率≥0.2%者无分,<0.2%(的实得分=标准分×(0.2%—故障碍航率)×500;单次超过1小时的每次扣1分。

4、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安全保护装置按期校验;无安全事故发生或无安全隐患。防火器材齐全有效,无火灾隐患。 6分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可靠的扣1分,安全保护装置未按期校验的扣1分。发现一处安全隐患扣1分。

5、其它 闸区卫生、绿化环境良好 2分 未能保持闸站区绿化环境基本整洁,每次扣2分;绿化未能进行及时修剪,有杂乱等现象,每次扣1分;闸区环境不整洁的每处扣0.5分。

五 资料及档案管理(15分)

1、工程资料 船闸勘测、设计、施工、竣工资料完好、齐备 3分 相关资料缺少一项的扣0.5分,资料不完整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

2、维修资料 船闸大修、岁修设计、施工资料完好、齐全 3分 相关资料缺少一项的扣0.5分,资料不完整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3、监测资料 船闸安全监测技术资料完整规范 3分 相关资料缺少一项的扣0.5分,资料不完整扣2分、不规范的扣1分、不真实扣3分

4、日常台帐 船闸日常运行、维护台帐规范、齐全 3分 船闸日常运行、维护台帐缺少一项的扣1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每处扣0.5分,不真实扣3分

5、统计资料 按时报道船闸各项统计资料报表 3分 相关报表未上报的扣2分,上报不及时的每次扣1分

六、航运枢纽考核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5分)

1、组织机构 设置管理部门、运行机构,有水文预报、机电检修、水工观测、抢险队伍,并且各机构职责、各岗位责任明确 5分 未设置管理部门、运行机构扣2分;缺少水文预报、机电检修、水工观测、抢险队伍,每项扣1分;未明确各机构职责扣1分;未明确岗位责任扣1分

2、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枢纽大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运行值班制度、水工观测规程、水工建筑物维护检修规程、水工机电设备运行检修规程、水库调度管理规程、大坝安全管理制度、防洪度汛制度及汛情灾情报告制度、现场检查工作制度、人员上岗培训制度等 5分 缺少一项规程或制度扣1分

3、检查考核 枢纽管理部门每季度和年度对大坝运行机构、水文预报、机电检修、水工观测等工作进行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评级,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每年进行年度考核 3分 缺少一次检查、考核扣1分;缺少一次设备评级扣1分;发现问题,无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扣2分

4、资金保证 制定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并按计划专款专用;人员工资、大坝及设备养护维修改造的费用、水文信息费用、防洪资金、应急管理等费用得到落实 2分 无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扣1分;违反专款专用原则扣1分;人员工资、大坝及设备维护费用、水文信息费用、防洪资金、应急管理资金等费用缺一项不落实扣1分

二 运行管理

(30分)

1、年度计划 制订年度大坝监测、养护计划 2分 无年度大坝监测养护计划各扣1分

2、制度落实 落实值班制度,有值班、巡查记录;落实水库水位调度方案 8分 无值班、巡查记录扣3分;人为原因造成水位调度不能满足通航要求,导致不能通航的扣8分

3、防汛工作 执行设计防洪标准内的洪水调度方案(包括汛限水位、调洪水位、下泄流量、闸门开启顺序等);执行超标准洪水的防洪调度预案(包括洪水调度方案、工程措施、组织措施、物资贮备及运输方案、人员转移方案等);泄洪闸门有可靠的备用电源;执行水文气象预报方案;执行防御局地暴雨、支沟洪水、泥石流、滑坡,以及漂浮物撞击大坝等灾害措施;执行防御水淹厂房的措施 6分 不执行设计防洪标准内的洪水调度方案扣2分;无超标准洪水的防洪调度预案扣1分;泄洪闸门无备用电源或备用电源不可靠扣2分;不执行防御局地暴雨、支沟洪水、泥石流、滑坡,以及漂浮物撞击大坝等灾害措施扣2分;不执行防御水淹厂房的措施扣2分

4、科学调度保障通航 执行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方案,并保证通航条件;水量调度要保证上游最低通航水位,下泄流量要考虑到防止下游水位大起大落 6分 不执行梯级水电站水库调度方案,导致不能保证通航条件,扣3分;人为原因使下游水位大起大落,影响下游航道的通航条件,扣3分

5、应急管理 制订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习和修订 3分 无应急预案扣2分;应急预案无演习扣1分;应急预案无定期修订扣1分

6、保护范围明确 坝区应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并树立明显标志,兼做公路的坝顶,应设路标和限荷标示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保卫制度,设置保卫人员,防止暴力和恶意破坏坝区设施及擅自操作各种水工机电设施 2分 没有明确管理和保护范围扣1分;管理和保护范围无安全防护措施扣1分

7、记录齐全 大坝运行管理的各类记录,真实、齐全 3分 记录不完整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三 机电设备养护(25分)

1、落实计划 完成年度养护计划 7分 人为原因造成年度养护计划一项不完成或不按期完成,每项扣1分

2、设备检查及养护 完成日常大坝设施、机电设备巡查及保养;完成泄洪设施维护与保养运行工作检查;完成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报汛、通信设施维护及调试工作检查;完成汛前机电设备检修工作;泄洪设备、设施及时进行防护处理,金属结构有完善的防腐蚀措施,表面清洁无锈。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应及时制定维修计划,并于进入主汛期之前完成 10分 日常巡查:正常运行期,大坝及设备,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和特殊情况,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每少一次扣1分;未完成泄洪设施维护与保养工作,扣1分;未完成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报汛、通信设施维护及调试工作,扣1分;未完成汛前机电设备检修工作,扣3分;泄洪设备、设施不及时进行防护处理,金属结构没有完善的防腐蚀措施,扣3分。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不及时制定维修计划,主汛期之前未完成整改,扣5分

3、缺陷处理 执行设备缺陷登记制度;大坝设施、机电设备、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报汛、通信设施出现缺陷及时消缺或制订消缺计划。 5分 大坝设施、机电设备、水文气象观测设备、报汛、通信设施存在缺陷每项扣1分

4、设备完好 大坝主设备完好率100% 3分 水工闸门及启闭设备启闭灵活,无重大缺陷,有重大缺陷扣3分

四 水工建筑物的观测检查及养护 (20分)

1、落实观测制度 年度详查:每年汛前、汛后或枯水期(冰冻期),对大坝进行详细检查,提出年度详查报告;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大坝监测项目齐全,按时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各项监测精度达到规范要求,观测记录规范化,记录表格整齐清楚;定期对监测设施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监测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测量仪器、仪表完好率100%;落实水库上下游调查工作,掌握坍岸、滑坡及其它不利于水库运行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有重大问题的及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大坝定期进行现场检查(表面混凝土裂缝、渗漏、冻融、坝基坝肩及边坡稳定、下游冲刷变化情况等);坝前泥沙淤积和坝体、坝基、下游岸坡等水工建筑物冲刷情况,应定期监测,及时排淤或清淤和修复 6分 有一个项目未按期观测一次扣1分;一项观测精度未达到要求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0.5分;设施完好率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主要仪器完好率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坝前泥沙淤积和坝体、坝基、下游岸坡等水工建筑物冲刷情况,未定期监测,扣1分

2、观测结果分析评价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检查原始数据,并进行整理。每月应对观测成果进行简要分析,建立完善监测成果档案。每年应进行观测资料整编,并进行分析,次年2月底以前提出年度整编分析报告。大坝出现异常险情状态时,及时进行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并提出监测分析报告 2分 缺少月度整理分析或档案未完善,扣1分;无年度整编扣2分;报告延期扣1分

3、养护 在运行过程中,应对大坝及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坝面及其他表面排水设施完整、排水通畅,清洁整齐,无积水、散落物、杂草、垃圾和乱堆杂物;过水面光滑、平整。各类止水设施完好无损,渗水、渗漏不超允许范围;坝前泥沙淤积及时排淤、清淤;坝体、坝基、下游岸坡等水工建筑物冲刷损坏及时修复 8分 坝面、坝顶路面排水不畅扣1分;坝面有散落物、杂草、垃圾和乱堆杂物,扣1 分;过水面不光滑、不平整,扣1分;各类止水设施有损坏,渗水、渗漏量超过允许范围,扣1分;坝前泥沙淤积未及时排淤、清淤,扣1分;坝体、坝基、下游岸坡等水工建筑物冲刷损坏未及时修复,扣2分

4、缺陷处理 执行缺陷登记制度;大坝水工建筑物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应及时制定维修计划,并于进入主汛期之前完成 4分 不执行设备缺陷登记制度,扣1分;大坝水工建筑物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未及时修复或制定维修计划,扣3分

五 资料及档案管理(10分)

1、有完好、齐全的大坝勘测、设计、施工竣工资料 2分 大坝勘测、设计、施工竣工资料不完整每项扣1分

2、每年应有完整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资料 2分 资料不完整扣1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2分

3、每年应有完整的大坝运行、维护、大修技术资料 2分 资料不完整扣1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2分

4、每一项维修加固工程结束后,应有完整的维修方案、施工、竣工资料 2分 资料不完整扣1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2分

5、技术资料,应及时归档存放,并由专人保管 2分 技术资料未归档、无专人保管各扣1分

七、船艇维护考核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管理制度(10分)

1、建立健全船舶安全操作规章制度、船舶航行制度、停泊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技术保养等制度以及轮、驾人员岗位职责 4分 缺少一项制度扣1分,扣完为止

2、船员持有相应等级适任资格证书 3分 无适任证书扣1-2分,扣完为止

3、船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3分 未按规定检验扣1-2分,扣完为止

4、制定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并严格实施 3分 未制定计划扣1分,未实施扣1分

二 船体保养(15分)

1、标志标识清晰,船容整洁 5分 标志标识不清晰、船容不整洁,酌扣1-3分

2、舱内及甲板、舷墙弯角等处无污物、泥砂 3分 有污物泥砂扣1-2分

3、船舶内务管理整洁有序 4分 未做到整洁有序扣1-2分

4、甲板、天棚的流水管(孔)畅通 3分 流水管(孔)不畅通扣1-2分

三 船舶机械(25分)

1、按时进行保养,保证主、辅机处于良好技术状况 5分 未按时保养、技术状况不良扣1-3分

2、主机在常温下启动迅速、加速灵敏、运转平稳 5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3、机舱水、油、气等管路接头处无漏水、油、气现象 4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4、各种仪表使用灵敏、显示正常 3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5、各传动轴系、各种操纵设备完好有效,操舵灵便 3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

四 船舶电气(20分)

1、电器设备有可靠的绝缘和接地 5分 绝缘或接地不可靠扣1-3分

2、电机装配适当,转动正常 6分 转动不良扣2-4分

3、电机清洁干燥,无积水和油渍、水迹 3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4、杆座、开关、保险盒无松损,连接螺钉紧固,接触灵活、安全可靠 6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五 船舶操作及安全管理(20分)

1、航前安全提示有内容、有措施、有记录 4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

2、船员实船操作是能否遵守规程 5分 未遵守规程,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3、船舶安全通信设施完好,使用正常 3分 通信不正常扣2分

4、船舶消防、救生设备配备齐全、设备完好、使用正常 4分 配备不齐全扣2分,设备不完好扣1分

5、建立船舶消防、救生应急预案 4分 无预案扣4分,预案不完善2分

六 档案与资料管理(10分)

1、船舶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2分 不规范、不齐全扣1分, 不真实扣2分

2、航行日志及轮机日志记录规范、齐全 4分 不规范扣1分,不齐全扣2分,不真实扣4分

3、燃料及润滑油消耗台帐记录齐全 2分 不齐全、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2分

4、大、中修资料齐全 2分 不齐全、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2分

八、船舶卧泊基地考核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100) 考核标准 自评分 考核分 备注 一 制度建设(15分)

1、制度建设 制定船坞管理办法、护船队管理办法、安全消防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6 缺少一项制度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2、制度落实 根据管理办法设置相应机构,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9 未设置机构设置扣5分,分工不明确扣2-3分,落实不到位扣3-5分

二 卧坞管理(30分)

1、卧坞平面布置 每年的卧坞平面布置安排及落实情况 10 没有卧坞平面布置安排方案扣5分,方案不落实扣5分

2、入坞情况 进行船舶设备检查和船舶安全联合检查 5 未检查船舶设备情况扣2分,未进行船舶安全联合检查1分

3、出坞情况 进行船舶设备检查,组织实施出坞破冰 5 未对船舶设备检查扣2分,出坞破冰的组织实施不到位扣2分

4、冬季管理 对卧泊基地进行监控、安全、保卫管理 5 未对卧坞进行监控扣2分,无安全措施扣1分,船坞管理不到位扣1分,未按规定对船坞检查扣1分

5、夏季管理 夏季对卧泊基地及船舶进行监控、安全、保卫管理情况 5 未对卧泊基地监控扣1分,无安全措施扣1分,船坞管理不到位扣1分,未对船坞检查扣1分

三 坞池及进坞航道等(30分)

1、坞池 坞池水深、面积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船舶卧坞要求 15 坞池水深不符合设计要求、不满足船舶卧坞要求扣8分,坞池面积不符合设计要求、不满足船舶卧坞要求7分

2、进坞航道 进坞航道尺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船舶航行要求 10 进坞航道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扣10分

3、附属设施 供电、供水、进坞道路、监控设备、码头及综合业务用房等功能正常 5 基地供水供电设施不齐全扣1分,进坞道路不安全通畅扣1分,监控设备不正常扣1分,码头及综合业务用房等功能不否正常扣3分

四 安全管理(15分)

1、安全 安全责任制建立,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处理 10 未建立安全责任制扣2分,未建立应急预案扣2分

2、消防 冬、夏季消防组织及消防设备配备齐全 5 消防组织不完善扣2分,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全2分

五 资料及档案管理(10分)

1、工程资料 卧泊基地设计、施工、竣工资料完好、齐备 3 资料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2、检查记录 检查记录真实、完整 4 记录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4分

3、维修资料 维修资料规范、齐全 3 维修资料不齐全扣2分,不规范扣1分,不真实扣3分

上一篇: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一下一篇:员工承诺书范文大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