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肿瘤护理查房

2022-08-30

第一篇:消化科肿瘤护理查房

消化科护理教学查房报道 (2)(1)

持续质量改进 提升安全输液新理念

——记2016年消化肾内科护理观摩教学查房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肾内科于2016年4月26日在门急诊五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 “持续质量改进

提升安全输液新理念”的全院护士岗位层级培训观摩教学查房。

护理部主任赵宇锋、消化科主任李发旺、各科室护士长及全院的护理姐妹们200余人观摩了教学查房。通过此次全院教学查房的平台,我院以“静脉治疗横断面调研结果”数据分析为查房切入点,从输液工具选择、药物性质种类、穿刺部位选择、导管维护、输液并发症、留置时间等方面,结合临床中典型案例,遇到的困惑引经据典,引领鼓励大家查阅大量资料吃

透标准,积极发言,展开讨论及全场互动,达到提高全院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赵宇锋主任对本次教学查房给予充分肯定,她说:我院2011年成立护理静脉治疗小组,在全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消化肾内科护士长苏秀翠作为全院静疗小组组长,担当起全院静疗培训的职责,我院静疗小组注重静疗专科护士培养、静疗标准解读、安全输液理念转变、导管维护、PICC技术发展等一系列安全输液的培训,使我院静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天我院又成立了每科一名联络员的静疗小组,建立了全院静疗技术管理团队,目的是使静疗标准覆盖每个临床科室,每个小组联络员负责督导和管理本科室静疗标准的执行。

赵宇锋主任强调:静疗技术作为护士人人掌握的护理技能,要融汇贯通运用于临床,各科室要按照标准进行分析、质控、查找输液安全隐患,防止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教学查房选题紧跟静疗发展的形势,内容适应临床培

训的迫切需求,在全院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大提升了全院护士安全输液的新理念,带动护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二篇:消化性溃疡护理查房

一、患者病情

床号:

姓名:

性别:年龄:

籍贯: 入院日期:

入院医疗诊断:十二指肠溃疡

糜烂性胃炎 主诉:上腹痛5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五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无恶心呕吐, 至我院门诊查胃镜显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食管隆起型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喷射状呕吐,无肢体麻木、瘫痪,无神志不清,无大小便失禁,无嗳气,反酸,无皮肤黄染,无心慌,胸闷,无咳嗽,无血尿、少尿。目前精神差,食纳差,睡眠一般,大小便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血压升高史”,最近未服药,具体不详,有“后循环缺血”数年,自服“丹参”后症状缓解,不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不认“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重大外伤史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家族史:否认“糖尿病”“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病,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

日常生活规律和自理程度:

1、饮食情况:饮食不规律,常不吃早饭。入院后以清淡易消化优质蛋白饮食为主。

2、休息和睡眠情况:疼痛时夜间睡眠欠佳,每天睡眠5-6小时

3、排泄情况:小大便自解。大便每日1次,尿量2000ml。

4、日常生活与自理情况:生活可以自理。

5、嗜好:无烟酒嗜好

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 经济与家庭系统等)

患者因病情较重,在农村务农,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感到焦虑,担心疾病预后。家庭和睦,育有一子,爱人子女体健。

二、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状况、心肺腹部体检等阳性体征,专科情况)

T:36.7℃

P:86次/分

R:18次/分

BP:160/90mmHg 身高:174cm

体重:卧床

神志清,精神差,营养中等,扶入病房,自主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瘀斑,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见颈静脉怒张和颈动脉异常搏动器官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对症无畸形,无皮下气肿,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三、实验室及其他诊断性检查结果

血常规、电解质、生化检查、X线、心电图均正常。

电子胃镜: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食管隆起性病变

四、目前主要治疗方案(饮食、静脉用药、口服)

低脂、半流质饮食。静脉予以予以抑酸护胃及能量营养支持。口服予以保护胃粘膜、抑酸等药物。

五、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腹痛 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反应。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至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3、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

4、知识缺乏:与文化程度低,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因及预防知识

5、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癌变。

六、主要护理措施突出该患者护理重点、个性化护理措施,含需考核的护理操作)

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疼痛特点 。

2、指导缓解疼痛 :指导DU病人随身带碱性食物,在疼痛前或疼痛时进食。

3、休息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溃疡较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4、饮食护理:定时定量, 少食多餐, 清淡饮食,避免过饱、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食;出血者(禁、温凉流汁)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质子泵抑制药,解痉药等,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炎性水肿。

6、经常与患者沟通,耐心回答疑问,做好宣教,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7、保健指导:指导病人

1)减少和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酒。

2)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良好生活习惯、克

服不良情绪。 3)掌握用药时间、疗程、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4)定期复诊:疼痛节律、性质改变,呕血、黑便

8、潜在并发症:

穿孔:(1)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有休克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无休克或休克改善后取半卧位,利于胃肠漏出物向下引流,以减轻腹痛和减少毒素物质吸收。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化及各种检查结果。

(4)做好急症手术前准备。

出血:(1)取平卧位,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做好输血准备。

(2)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和出血情况,按医嘱使用止血药。

(3)密切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质、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等,定时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

七、专科理论问题(附件要答案)

1、消化性溃疡常用口服药口服方法

抗酸药:饭后1h和睡前用,乳剂给药前要充分摇匀,片剂嚼碎,避免与牛奶同服。

H2受体拮抗剂: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一日剂量睡前服),不与抗酸剂同服(间隔>1h),静滴时要慢(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乏力、头痛、嗜睡和腹泻,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男性乳房发育和阳痿 3)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头晕,避免开车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 4)其他药物

硫糖铝片:餐前1h,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慎用。

抗胆碱能药:餐前1h及睡前用,但禁用于幽门梗

阻,且不宜用于胃溃疡。

2、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疼痛特点的区分

(1)十二指肠溃疡:反复中上腹疼痛X年余,疼痛呈烧灼感,常有午夜痛,进食后疼痛能缓解。近与日来症状加重。

(2)胃溃疡:反复中上腹疼痛X年余,疼痛呈烧灼感,进食后疼痛。近日来症状加重。

第三篇:消化内科护理病历查房[小编推荐]

消化内一科护理病例讨论

时间:2015.10.14 16:00 地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护士长

主题: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如何进行宣教 病历介绍:

责任护士秦娜 34床 张*、45岁、已婚男性、患者因反复黑便3年余,咳嗽咳痰、气促1周于9月22日入住我科,当时生命体征平稳。入院诊断1.肝硬化失代偿期、2.食管静脉曲张、3.2型糖尿病等。患者既往有糖尿病、乙肝病史,有抽烟、饮酒史。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护胃制酸、护肝、调节肠道菌群、通大便降氨、监测血糖每日4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现遵医嘱予以门冬胰岛素(早16u,中16u,晚16u)降糖,血糖空腹控制在6.5~7.6mmol/l,餐后控制在8.5~11.8mmol/l。患者目前对自己本身疾病不太重视,依从性较差,2年内前后在我科入院3次,基本原因雷同。

护士长:针对于这类患者大家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

责任护士秦娜:这位病人已经在我科长期反复住院了,而且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原因,他的遵医行为不高,就像每天监测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都不能按时呼叫我们经常以“忘记看吃饭时间”为理由拒测餐后血糖,而且家属经常只是送个饭就离开了。至于饮食方面,此病人特别爱吃零食,想吃什么就吃,对于我们的护理工作很难开展。

护士长:那么针对于这类病人又有多年的糖尿病又有多年的肝硬化,在临床上我们可能定义为肝源性糖尿病,那么我们先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 护师潘崇燕:针对于这类病人的情况,我收集了相关饮食方面的资料,分享给大家: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肝病引起的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多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病情多变,而临床症状常

又被原发肝病掩盖;患者对此类疾病知之甚少,更易引起患者恐惧、焦虑,同时患者还易发生便秘、用药剂量多变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及合理护理对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均十分重要。就饮食原则来说应以糖类、脂肪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宜。糖类供给略高于健康人,以利于肝病恢复,最好合用胰岛素。选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代偿期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少于2 g.水摄入量<1000 ml.进餐时要让患者细嚼慢咽。食谱多样化,避免进食刺激性及植物纤维多、坚硬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禁烟、戒酒,不喝含酒精成分的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使病情恶化。此外,肝源性糖尿病空腹发生低血糖时较多,禁食、迟餐、限餐以及增加肌肉活动均可促发。故必要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护士长:那么就此类患者监测血糖不规律一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更加规范我们的工作流程,大家针对于目前的问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主管护师杨红云:我们可以将测血糖的流程更加规范化,我建议:此病人餐前均需注射胰岛素,可以和家属做好宣教工作,让其来送饭时通知我们注射胰岛素,根据注射部位,我们交代好进餐的时间,在进餐时到患者处再观察一下,记录时间,2h后就给予测餐后血糖。

护士长:这样应该可以规律监测血糖,但大家注意进餐时间往往在我们交接班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加强沟通,严格交接班。那么针对于这类病人反复住院,自我护理工作开展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呢? 护师郭翠香:我们首先要教会患者自我识别低血糖症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及正确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戒酒,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后定期得查肝功能。再次我们应了解患者遵医行为不高的原因,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有两种不同疾病,心理负担重,因此要鼓励患者、安慰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使患者能保持乐观,坦然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治疗和护理。

护士长:最后我们针对于此病人的血糖方面该如何把握?

主管护师杨记意:肝脏是维持血糖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无论是急、慢性肝炎,

还是肝硬化都有可能由于肝脏的实质性病变,导致糖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的发生。临床将肝病引发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是与糖原合成减少、胰岛素利用不足,影响糖的利用和转化有关,由此造成血糖的升高。同时,摄入过多的高糖饮食,也可增高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肝源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其与原发性糖尿病的不同主要在于,在治疗上降糖药物的应用并不是最主要的,而对肝病的控制和肝功能的改善才是最为重要的。随着肝病病情的好转及趋于稳定,血糖可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糖尿病病情趋于逆转。针对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原则包括:①饮食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治疗,轻症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即可使得血糖恢复正常。饮食控制的重点是低脂、低糖和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即强调少量多餐、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低糖水果。做到平衡膳食是保护肝脏、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降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要加以重视和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②适宜的运动锻炼可改善机体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和转化,有利于更好控制血糖。一般选择轻体力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作为主要锻炼项目,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且应在餐后2小时后进行为宜。餐后2小时内最好保持相对安静,以免对因活动过多加重肝脏负担和对肝功能构成不利影响。③轻度糖尿病无需药物治疗,主要依靠饮食控制,辅以运动疗法来促使血糖恢复正常。中度以上的肝源性糖尿病需予以药物治疗,可尽早给予胰岛素,但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因为口服降糖药大都存在着肝细胞损害作用,而胰岛素不但有效降低血糖,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④不可忽视肝病本身的治疗,随着肝病好转、肝源性糖尿病往往相应好转。反之,只顾糖尿病的治疗而忽略肝病治疗,就会本末倒置,事倍功半,是得不偿失的。

护士长:相信本次护理病例讨论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收获,希望今后的工作中能予以运用,运用辩证的思维来观察病情,特别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的症状,特别是在禁食、限餐、迟餐及夜间,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症状,叮嘱患者在怀疑发生低血糖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及时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3.9 mmol/l,嘱患者进食糖块或含糖饮料,但是如果患者已出现低

血糖症状时应立即给予高糖静推,并观察症状是否缓解,然后再次测试血糖,观察血糖是否上升。由于没有糖尿病的特征性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高血糖时不易发现,所以我们需要遵医嘱监测血糖,观察病情变化。

第四篇:《2006消化系统肿瘤新进展》读书笔记

主编:蔡洪培、陈岳祥、谢渭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前言

人类5大肿瘤(胃、肺、肝、大肠、食管)有四大肿瘤发生在消化系统。

第三章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及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

1、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细胞内的糖酵解产物、组织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这些物质在同类正常细胞中也有,只是含量较少,它们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高。

2、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此类物质只存在于恶变的细胞中。如在肝癌和某些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检出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胎儿型同工酶。这些物质在成人中不表达或仅以低水平存在,癌变后又可重新合成,大量分泌。这类物质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高。

3、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这些物质在肿瘤中晚期或治疗后出现,可作为对治疗效果动态观察的肿瘤标志物。

4、其他:如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和某些转氨酶水平增高,中晚期癌患者血清应激蛋白、粘蛋白、唾液酸水平升高,这些非肿瘤细胞成分特异,可以伴随肿瘤的发展和治疗而变化。

【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血清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该蛋白在胎儿发育到6周时出现,出生后1周后消失,成人血中含量极微。根据扁豆凝集素与之结合的情况可分为结合型与非结合型。肝癌患者主要为结合型,现多认为AFP低浓度(50~200ng/ml)且持续1~2月的为肝癌高危者;AFP>300ng/ml且持续4~8周者怀疑肝癌;AFP>400ng/ml可确认原发性肝癌,敏感性70%~75%,术后于2~4周内降到正常水平,否则提示弥漫性肝癌或复发。

生殖腺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AFP也会升高。

妊娠期可一过性增高。

转移肝癌诊断效果差。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仅存在于癌细胞和胚胎组织内。不规则地分布于癌细胞膜表面,易被癌细胞分泌或脱落至血液或其他体液中。正常参考值(血清)CEA<5ng/ml。结肠癌时阳性率73%,中晚期胰腺癌阳性率88%~91%。胃液中的CEA对胃癌有一定诊断意义。

CEA只在肿瘤中晚期才有显著升高,也不局限某一种肿瘤,因此对多数癌症早期发现和鉴别均无帮助,现作为结肠癌肝转移的最有价值指标,并用于预后评估。

8、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血清ALP明显升高为正常4倍以上时,考虑恶性肿瘤累及肝脏。

第十章 胃的癌前状态与癌前病变

20世纪70年代WHO委托的专业组将胃癌的癌前先兆分为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癌前状态又称癌前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恶性贫血、巨大胃

粘膜皱皱隙檗症等,是一个临床概念。

癌前病变是病理概念,至胃粘膜及腺上皮的某种病变,其可能是发生恶变的基础。

【胃癌的癌前状态】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CAG患者随访10年,约10%的CAG病人发生胃癌。

(二)胃溃疡

过去曾认为胃溃疡癌变70%~90%。但现在认为癌变率不超过2~5%。曾经的所谓溃疡癌变其实是延续多年的早期胃癌。

胃溃疡患者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1、积极治疗症状不减轻,溃疡迁延不愈;

2、无并发症,疼痛规律消失,原有效药物失效;

3、体重减轻;

4、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如有上述表现,行胃镜及粘膜活检。

(三)胃息肉

癌变率与息肉种类有关。增生性癌变率不超过5%,腺瘤性40%(其中癌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头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

与息肉大小也相关。<1cm者癌变率7.5%,1~2cm者为10%,>2cm者为50%

(四)残胃

胃手术破坏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使其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质作用之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癌症即可发生。

(五)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类患者常为老年人,本身发生肿瘤的几率大于年轻人,与胃癌是否有关可疑。

(六)巨大胃粘膜皱隙症(Menetrier病)

患者血浆蛋白从巨大的胃粘膜皱隙漏失,多发生5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浮肿、低蛋白血症……与胃癌关系可疑。

【胃癌癌前病变】

包括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某类肠化生等。

(一)肠化生,简称肠化,指胃粘膜内出现了肠腺或肠型上皮。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中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可能于胃癌有关。

第十一章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胃癌一旦确诊,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仅10%。幽门螺杆菌为人类I类(肯定的)致癌原(1994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粘膜萎缩和肠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进因素,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可能起先导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性】

(二)临床研究

显著相关。阳性率没升高10%,胃癌发生率升高27%,胃癌死亡率升高18%。亚洲人更高。环境因素在胃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包括饮食和胆汁反流。起保护作用的为新鲜水果、蔬菜、使用冰箱、绿茶;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腌制食品、不新鲜事物、水源中高含量硝酸盐及大量摄入淀粉和酒精。

第四十一章 良恶性腹水

【常规检查】

包括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凝固性)、生化检查(蛋白定量定性、

葡萄糖、微量元素等)、细菌学检查等。判别渗出液或漏出液,其准确率56~76%。

(一)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

是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11g/L提示腹水为门脉高压所致。其准确率为92%~100%。

(二)胆固醇

恶性腹水胆固醇含量常增高,≥1.26mmol/L为阳性。机制不明。

(三)微量元素

血清铜≥14.34μmol/24h;腹水铜≥5.04μmol/24h;血清铜/锌≥1.25;腹水铜/锌≥1.98

第五篇:教学查房讲稿(上消化道出血)

教学查房讲稿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学查房内容(Content)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教学查房目的 (Objective) 通过教学查房,让实习学生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体征及诊断思维方法;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治疗原则,增加一些诊疗新进展的知识;同时检查了解实习学生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疗水平和临床工作基本技能。

教学查房方法 (Methods) 学生汇报、讲述、讨论与老师提问、点评、综合,实践讲授与理论归纳,口头表达与多媒体演示。

教学查房步骤 (Programme) 病房查房

1. 经管实习医生汇报:包括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结果、入院后诊疗经过、治疗反应、目前存在的诊疗问题;

2. 老师查阅病历,补充询问病史、体检并进行重点示范; 3. 互动提问、讨论:主要围绕病人诊疗的三基问题。

办公室讲评

1. 老师点评学生的病历、汇报及回答问题的优缺点:是否完善、准确,用词恰当,现病史的逻辑性、诊断的完整性、鉴别诊断的严密性、合理性

2. 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3. 结合病例陈述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维; 4. 布置若干思考题及阅读书籍。

查房课时安排

1. 经管实习医生汇报10-20分钟;

2. 教师查阅病历、补充询问病史及体检15-30分钟; 3. 提问10分钟;

4. 讨论、总结30分钟。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 (Definition)

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或胰胆等疾病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义 (Definition)

指在短期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Clinical presentation) 1.呕血与黑便;2.周围循环衰竭;3. 发热;4. 氮质血症;5.血象变化。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Diagnosis) 1. 诊断的确立

(1)是否呕血或便血?

注意除外其他部位来源的血,食物及药物的影响(行OB试验鉴别)

(2)临床表现、体征、化验检查依据

2.出血量的估计

参考价值:呕血与便血的量、色、频度,化验结果

粪便OB试验阳性:出血量﹥5~10ml 黑便:50~100ml 呕血:250~300ml 全身症状:400~500ml 周围循环衰竭:﹥1000ml 最有价值的评估标准: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紧急输血指征:体位性血压下降﹥15-20mmHg、心率加快﹥10次/分,收缩压﹤90 mmHg,HB﹤7g/l、血细胞比容﹤25%。

积极抢救指征:收缩压﹤80mmHg、心率﹥120次/分。

3. 出血停止的判断

观察呕血或便血的次数、量、颜色;

询问自觉症状,观察体征:生命体征、神志、颜面、四肢、肠鸣音; 化验:RBC计数、HB浓度、血细胞比容↑、RC计数↓。

4. 出血的病因诊断

临床特点:诱因、病史、症状、体征

化验检查:血常规、肝功能

器械检查:胃镜、钡餐、DSA、核素扫描、小肠镜、胶囊内镜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Treatment)

1.一般急救:

休息、给氧、输液、禁食,监测相关指标 2. 补充血容量 3. 止血方法

药物、三腔二囊管压迫、内镜、外科手术

提问内容(Question):

1.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症状)?伴随症状?所查病人的表现? 特征性表现是:呕血与黑便;0B试验(occult blood test)阳性。

表现为:呕吐鲜红、暗红、棕褐、咖啡色血;解鲜红、暗红、柏油样大便。

伴随症状:头昏、乏力、心悸、口渴等。 2. 如何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体征)?

包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脉压差)、神志、面色、口唇、四肢皮肤等。

3. 如何判断出血的停止(疗效)?

(1)观察呕血或便血的次数、量、颜色;

(2)询问自觉症状,观察体征:生命体征、神志、颜面、四肢、肠鸣音; (3)化验:RBC计数、HB浓度、血细胞比容↑,RC计数。↓

4.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维 ? 5.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思考题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维?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思维

判定是否出血

须除外其他部位的出血,食物及药物的影响(OB试验可鉴别)

→ 确定出血的方式

呕血,便血,呕血+便血

→ 估计出血的量

出血的颜色、速度、形态、数量

﹤400ml 400~1000ml ﹥1000ml → 推测出血的部位

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 胃 食管

血管 曲张静脉 非曲张静脉

→ 诊断出血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 急性胃黏膜损伤 胃癌 → 选择治疗的方法

共同处:一般急救、抑酸、止血、补液、输血

急诊胃镜检查

不同处: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胃癌 内镜止血、手术 肝硬化 气囊压迫、内镜套扎或硬化、手术治疗

→ 判断止血的疗效

出血是否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