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2-09-22

第一篇:erp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教育研究研究现状

写法1: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分类汇总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研究现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前,中央电教馆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教育专家、工程建设者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程的建设及教育应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据笔者统计,2004年1月份到2005年12月份期间,《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等杂志上刊登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关的文章共60余篇。

其中,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综合评述方面的文章2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查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5.10)、王珠珠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5.2)、王继新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等。这些文章提出了影响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并对各因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教学应用模式研究方面的文章1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刘聚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4.11)、赵瑞斌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功能比较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5.9)等,这些文章对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适用于不同技术模式的教学应用模式。

教师培训方面的文章11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梁京章的《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11)、党小超的《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及远程培训策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3)等,这些文章归纳了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培训的策略。

资源建设方面的文章5篇,与本课题相关性较高的有祁涛的《远程教育IP资源质量监控》(《中国电化教育》2005.10)、李华的《远程教育卫星

资源接收与利用》(《电化教育研究》2005.6)、苏芳来的《关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2004.5)等,这些文章总结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情况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资源建设、管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项目评估方面的文章1篇,傅钢善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12),该文章给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共包括四个子方案:省级项目自评指标框架、项目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市县( 区) 级教育管理机构评估方案、项目学校评估方案。

这些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在分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关于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的研究尚未展开。因此,总的说来,本课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研究的起点较低。

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成果不多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教育信息化及其评价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拓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摘自:吴丽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应用绩效研究[D]:[硕士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2006.写法2:介绍典型案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DR研究现状

目前,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课程、教育技术等领域来改善教育。国外己有不少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国内也开始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1)国外EDR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主题涉及虚拟学习环境、基于游戏的学习、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线讨论工具开发等多方面的应用。

①AnnBrown与Campione:培育学习者共同体

培育学习者共同体(FCL,FosteringaCommunity。fLearnerS)是AnnBrown 与Campione(1994,1996;Brown,1992)为1一8年级学生开发的一个学习模型, 用来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和丰富在班级社区中的知识基础。FCL关注的是生物学科和生态之类的问题,其研究工作包括了从学习原理的实验室研究到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过程是:通过对学习环境的分析,修正学习原理,进一步修改学习环境形成新的实验室实验,这样一个循环贯穿在FCL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计的最初目标是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起草和表达他们学到了什么,来增进他们的理解。该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实现了更重要的社会目标:学生对多种学习技能的关注。山此在第一阶段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即“多样性技能”(I)iveoeExPertiS())的概念和“学习者社群”(ComfnunityofLearnerS)的概念。

第二阶段:针对在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形成的许多关一于生物学系统的错误概念,对FCL的最初设计进行了修正,增加基准课程和手工活动,这些修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生物学的情境。同时,通过重新设计FCL,使学生能沟通过Web获得他们研究课题的相关信息,并与生物学专家建立远程指导关系,从而将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第三阶段: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与教授2到8年级课程的教师一起工作,开发并试行一个“开发走廊”(developmentalcorridor),使得借助FCL的学习能够循环覆盖到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增加学习的深度。

②SashaBarab等人:探索亚特兰蒂斯

③Nelson:“河流城市’,科学教育项目

(2)国内EDR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祝智庭教授队,率先在技术开发中进行了设计研究的应用研究,并在原创性的协同学习理论究与技术工具开发、以及远程教师培训平台的技术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另,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高文教授团队在“对称”和“人·建筑与城市”研究型课程项目中,也开始了设计研究的课堂实践探索。。

(3)EDR研究现状总结

在分析了上述EDR案例后,总结出了这些案例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研究过程集设计与研究为一体,研究目标不仅包括教学技术的开发,同时括对理论的发掘与创新;

②研究以技术、理论和实践三者的结合为基础,通过设计和研究将技术、理论实践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③研究问题都来源于真实情境,由研究者与实践者甚至包括学生、科学家等多人员的通力协作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完成;

④研究过程都历经多次的迭代循环和不断测试与完善;

⑤研究所采用的技术都是比较考究的,并能抓紧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或难点题而展开对理论问题的探索研究。

⑥研究成果既有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也对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观和发现。

摘自:寇红丽.EDR指导下的免费师范生职后远程学习平台的研发[D]:华中师

范大学,2009.

第二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最早,是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听了这样一堂阅读课,老师们有很大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有的老师认为,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而且很多老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于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

首先,在台湾地区,众多学者走在了研究的先列。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吴敏老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透过阅读教科书来学习,然而,为了拓展知识、学习者必须超越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信息,建构出较直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信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赵镜中先生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2. 关于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

内地教育先进地区也开始了对群文阅读的研究,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比如,很多学者研究得出了很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议题: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者等等。

重庆市武隆县实验中学校的冉启均老师在《运用群文阅读理念指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文中提出:结合群文阅读这一先进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首先是指导学生选择好阅读内容。其次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为了更好的落实课外阅读,还应加强检查督促。群文阅读下开展的课外阅读,一般都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的,但学生阅读效果如何,老师还应加强检查和督促。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的肖峰老师在《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一文中指出:

(1)通过阅读式预习,实现有用信息的准确提炼,促进阅读主体意识的增强;(2)对课外阅读收获积极交流,存精神与语言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3)抓准课文各项拓展点,在资源整合中促进有效阅读的实现。

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的张振敏和马飞燕老师也在《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策略如下:

1、构建教学模式 ,实施阅读计划;

2、推荐合适书籍 ,培养阅读兴趣;

3、把握学段特点 ,找准阅读方法;

4、搭建展示舞台 ,提升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前人的研究中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在中学阶段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

第三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1)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水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中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我们天天饮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充分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同时水又是影响公共安全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危机与饮水安全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备受关注,很多国家根据本国的饮水安全现状和水资源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有效地保障饮水工程正常进行。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应该担当何种角色来保障饮水安全,应该采取什么体制措施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国外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起步于二战后,60、70年代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段。经过近70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发展历程,国外经验比较成熟,然而直到2009年,世界上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享用安全的饮用水,其中大部分人口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的开展主要是因为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然而集中供水主要在城市,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不经净化就被直接饮用,导致各种水生疾病在农村肆虐。

国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国家经济转型;

2、制定保护农村水源地的法律法规;

3、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4、加快农村饮用水管理体制建设;

5、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6、鼓励新技术发展。

下面介绍两个国家的实例:

日本:日本的政府支持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起了决定性作用,启动‚供水设施前景‛计划以提高供水设施的管理水平,将小型供水设施合并节省成本,并提出公众与私人合作,政府负责供水设施而私人机构负责技术维护。

韩国:韩国起步较晚,从农村建设简易的管道供水系统起步,特点是借助外力,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占主导地位,不惜重资投入。

总得来说,国外发达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饮水安全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的管理问题,他们仍然研究得不是很充分,要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饮水安全问题多是侧重于分析饮水的水质问题。国外的很多研究主要分祈了水质被破坏的表现,并探讨了其成因,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其解决方案多从净化处理等技术层面提出。虽然这也为改善饮水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但是缺乏对危害的预防等深入性的研究。对于如何挖掘影响因素、造成水质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也分析地较少。 第二:,发挥政府的管制作用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基本共识。很多专家学者发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大量文献研究政府如何参与饮水的安全管理、如何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发挥规制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在政策、法律、水源保护、监管等方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很多思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保障饮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第三,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水价的制定问题,为水价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供水成本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水价制定方法。国外相关的研究大都认为水资源的稀缺性应当在水价中有所体现。这样也能为供水单位的供水服务带来更大的动力。这一观点为中国水价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但是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水价与饮水安全的关系、市场化手段与饮水安全保障等问题。 国外在饮水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的研究方面,还缺少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我国在这些问题的研究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每个国家的饮水工程建设模式都与自己的特殊国情相关,各国有各国的特点。我国要根据本国特色借鉴国外经验部分。

(2)国内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对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逐渐幵始了关于饮水安全的研究。从年开始,国家加大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1—2005五年时间,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7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06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日常饮水困难。工程建设的标准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为基本目标,供水系统的管道通常只能到达公共的供水点;一般年份时人均日生活供水量为升,干旱年份人均量有所降低,一般为12~20升,供水水质严格达到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至此本解决了我国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2006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虽然根据近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饮水安全问题包括饮水水质不安全以及水量、方便程度或保证率不达标。然而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86亿元,解决我国将解决3.26亿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63%。以下是我国供水工程建设工作突出的地方实例:

广西兴安县:立足水利工作实际,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原则,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完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划定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有效控制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致力于促进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助力生态乡村建设新面貌。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大致如下:水利部门组织专业机构管理、乡镇水管站管理、村集体管理、用水户协会管理、股份制企业管理、租赁(承包等)出让经营权管理以及农户自行管理。供水形式主要分为直型井供水以及小型自来水厂供水(水源来自地表水或地下水)。

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较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我国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大、分散、规模小,服务对象为一般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的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多年来,我国各地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还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的深层次的问题:

1、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

2、工程单位性质界定不明晰,运行经费没保障;

3、供水成本过高,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尚未确立;

4、人员专业水平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十二五‛饮水规划是:一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二要规模发展,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三要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四要建管并重,促进节水。建立健全县级供水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促进节约用水。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南昌市: 南昌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质和地层构造等原因,江西省部分地区地下水的铁、锰、砷、氟等含量超标,加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江河湖库及山溪、池塘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2005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各地积极利用已建成的城镇自来水厂,开展农饮工程、集中供水工程和自来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并通过管网延伸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5年到2013年,累计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各类资金79.5亿元,建设了6万余处工程,有效解决了1572万农村居民和1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据了解,南昌市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8886万元,项目实施直接惠及14.76万农村居民和4.189万农村学校师生。现在,这些项目已完成总投资8069.99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90.8%,其中5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南昌市将在2015年继续投资12.97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22.27万农村居民和5.6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随着研究层面的越来越广泛,有关饮水安全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有关饮水安全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饮水安全的内涵及评价体系、饮水安全问题的主要危害以及对饮水安全的保障举措等。国内的学者们关于饮水安全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关于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内涵,更加客观地描述了饮水安全的现状,更加实际地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评价

水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如我国农村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长期存在并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力实施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一定要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奋斗目标之一。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要务。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措并举提供安全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也是对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饮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又能通过改善农村经济拉动GDP增长;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权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繁荣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居民健康,缩小了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群众宣传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整治污染型企业,使水资源得到保护;

然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着许多制约条件,如资金需求量大而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农村居民收入少,难以负担水费而导致工程成本难以回收,农村居民习惯于使用传统水源而抗拒收费自来水等。

第四篇: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着某种阅读目的,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或多部作品,也可以是整本书,进行功能性地阅读。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内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群文阅读在台湾叫文本链接、群书阅读。在香港和它相似,叫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是所读的群文不是杂乱无章,所读的群文要有相关度,甚至是结构化。 二是和单篇、单本的阅读来比较,它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形态。我们所推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形态,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改变和优化人的思维方式,使阅读者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更能充分地体现学生阅读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群文阅读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这样的一堂“群文阅读”课,让不少听课教师感觉到它的价值之大。从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台湾的赵镜中、吴敏等研究者走在前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赵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

2、关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研究

关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研究,我们发现,现在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也进行了一些阅读力培养的讨论,然而这些讨论绝大多数仍然是拘泥于阅读行为本身,缺乏阅读行动之前的铺设和阅读行为之后的延伸,缺乏实际训练。而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并在充分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养成,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系统工程。老师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是总体看来还是零散的心得、体会多,系统的理论构建研究少。同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育策略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还需要进行实践验证。另外,过去研究中提到的“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所列出的内容,似乎更像是一种标准,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理论阐述分析多,实证干预研究少。不过前人的研究还是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也为我们开展本项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实验的方式来实施研究,相信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一创新的尝试会激发阅读教育研究的灵感,引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探索出阅读教育的新思路。

3、关于群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可行性研究趋势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有的是苦于无素材可写,究其原因是他们阅读量小,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捕捉素材的能力有限,所以无话可写。有的学生是有素材可用,但不知如何下笔去写。究其原因也是他们阅读量小,没有语感,不知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布局谋篇。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群文阅读”这一手段来帮助学生写作。找一些互相依存、互相交融的、有内在联系的文章,让它们共同作用于读写活动,不存在主次之分,或者找一些“群书”,让它们具有某些方面内在的关联性,且这些关联性是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发现,能够认识,能够产生新的意义。让学生在群文读写中,置身其中,容易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从中享受故事的美妙以及语言风格、文法结构等写作技巧的训练,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国内已有不少学校及教师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且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

第五篇: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5)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免费开放制度,积极与观众沟通。积极主动地与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联系,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省博物馆是长期免费开放,劝导公众不要一哄而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通过此次调研问卷我们发现,被访问的观众82%知道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资讯。

针对免费开放之初人流如潮的局面,省博物馆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了“问计于民”的活动,广大观众纷纷献计献策。博物馆吸收了观众提出的不少改善管理的有益建议,取得很好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1)9月28日,由省文物局批准同意,《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并在该博物馆取票处醒目位置张贴,让观众知悉。

2)专门成立应急问题处理值班室,及时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博物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及时报告值班室,由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展览期间,曾发生过一位香港老年女观众不小心滑倒扭伤,值班室人员马上派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非常感动,不时称赞大陆博物馆的文明服务。

3)增加管理服务人员。观众急剧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如不排队领票甚至翻阅栏杆强行进入博物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垃圾,损坏博物馆设施等现象。为此,博物馆大幅增加一线服务人员,保安人员由60名增到120名,保洁员由30名增到60名,保障参观安全和环境卫生条件。

4)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如前台咨询人员、保安人员、保洁员等集中组织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坚决杜绝对观众说“不”。免费开放一个多月来,虽然有观众对参观环境等问题提出了投诉,但基本未发生因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投诉的事件。

3.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1)提供免费的观众随身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免费饮水、卫生设施、休息查阅等服务,用良好的服务带动管理。以宣传册页为例,新馆开放之初,博物馆印制了300万份册页,免费开放后,册页被大量拿走,有人提出限制发放,博物馆领导认为,不能因个别人的不文明举动而让热爱博物馆的人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样,原计划用于发放一年的册页一个月就告罄了,博物馆及时安排加印补充。

2)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根据观众的需求,增修了3个残障人专用卫生间,并对馆区内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标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处理。改造卫生间设施。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将观众休息区的座椅增加到180把357座,广场上和展馆内的垃圾箱增加到100多个,存包柜也增加到100多个。

3)更换调整馆区内不清晰、不明确的指示、引导标志牌,同时增加英文标注。观众的增加,使原设计的一些指示标牌出现了数量不足、位置不够醒目等情况,博物馆对此也进行了调整,努力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同时全部进行英文标注,以满足外宾的需求。

4)通过文明服务带动观众文明参观。针对部分观众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博物馆人的文明服务,培养一种文明的参观秩序、参观环境,用良好的、文明的氛围引导观众,共同打造博物馆的文化殿堂。

面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举动,保洁人员礼貌提醒,对乱扔者的出言不逊,保洁人员不是与之争辩,而是用自己不停歇的双手,让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5)增加展览内容的信息量,注重青少年观众兴趣需求。好的展览是观众到博物馆的理由。丰富的信息是一个好展览的条件。编钟馆的信息量比以前扩大了10倍。在“郧县人”陈列中,博物馆没有停留在仅仅是将郧县人介绍清楚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展览的序幕中,建立了一个人类发展的坐标体系,用寥寥数语,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标注在坐标之中,直观地展示郧县人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位置;文字馆在展示中国书写文字发展历程时,对比陈列和诠释同时期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两河流域等古代文明书写载体和文字等资料加以介绍,以引起广大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极大兴趣。

4.加强安全措施,建立联动机制

1)对于旅游等团队预约参观增开新的进出口通道。免费开放初期,没有团队的专门进出口,团队与普通观众出现了互相干扰的混乱局面。为此,博物馆根据实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开了独立的团体进出口,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2)加强安保,做到安防无死角。安全是博物馆的关键,为保证观众安全、文物安全,博物馆从人力到设备都相应地进行了加强。对于一些不适应实际的安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了调整,保证安防无死角,确保博物馆的安全。

3)建立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为保证免费开放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制订了安防、消防、中心控制室、保安、驻馆武警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建立了保卫、保安与驻馆武警部队的协作联动机制。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文物和人员的安全,保障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转。目前,湖北省博物馆观众已不像免费开放初期过于爆满,参观人数趋于平稳,逐渐接近常态。每天观众人数除周末、节假日外,一般稳定在4000人左右。

此次对观众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3%,总体满意度达到61%。有79%的调查者认为免费会吸引他们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有29%的调查者在免费开放后已经多次参观博物馆。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对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研究要着重于对于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它开放之前和开放之后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开放前后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反响。例如:免费开放前后人流量的变化;公众对于各种博物馆内硬件设施使用的反映。对于可以量化的数据尽量量化。对于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它本身在免费开放后自身制度的变化是否适应免费开放后对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难点则在于,博物馆是个公共场所,客流量较大,因此很多量化的数据需要抽样进行获取,精确程度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其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位于各大城市,由于地域限制,调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光从单一的消息上很难全面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带来的具体影响。而后,在调研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导致调查不够充分。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因此,基于我国博物馆这样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看到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博物馆的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资产为主,管理体制上,以政府的文化文物部门以及包括教育、科技、民政、军事在内的各部门管理为主,经费来源的渠道以国有资金为主。建立了以中央、省、市、县积极部门这样的行政级别为主的分级体系以及经费投入体系。二是政府主导建设,任命其馆长并负责主要经费来源的博物馆办馆模式,注定了博物馆往往对政府依赖性很强。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刚性的博物馆投入机制,导致许多博物馆更加关心领导和上级的意图,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而普遍对观众的研究和照顾不够,服务质量低下。三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化的引入,一些博物馆在市场化大潮中获益,并得到极大地发展。但大量缺乏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博物馆却被受冷落,博物馆发展不平衡性不断加剧,并逐渐走向两个极端。

主要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基本调研思路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创新。要避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就需要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调研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创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作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利用市场调研识别技术创新需求的同时要规避它的不利影响。 基本思路我们参照了一下表格进行

4.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发现的问题:

1、地理位置(处于景点交集区域,本身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2、缺少镇馆之宝,没有足够理由吸引参观者

3、宣传力度不够,无法对大众造成较大的影响,网站建设不够完善

4、展品更新少,而且对宣传没有普及(展品吸引参观者人群的跨度) 综合已开放的博物馆问题进行举例

1、 文物保护的资金解决问题

2、 工作人员由于免费开放,客流量增大需要

3、 免费开放后之前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4、 免费开放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以至于必须对博物馆的客流量进行控制,团体来宾需预约

5、 对一些紧急问题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6、 对一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标准文明用语及医务常识

7、 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对观众的休息座位等应有所增加 博物馆资金来源解决办法

1、 与企业拍卖行进行有效合作,成立专门的拍卖馆及聘请专门的拍卖员,同时提前进行宣传,起到对博物馆的宣传作用,与此同时向企业收取一定佣金,作为企业及拍卖行的形象宣传费用,拍卖所得费用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公益款项,捐助慈善事业,以达到宣传作用

2、 开设与博物馆风格一致的书吧、茶室等合理的休闲场所

3、 博物馆需自己寻求资金赞助

4、 博物馆对自身所拥有藏品宣传

完成选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条件

将工作任务分项、明确化,根据已有的时间限制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内每天的工作任务,确保定时、定量完成调研任务。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咨询及博物馆手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用相机拍照记录。 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部分乃至全国的已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作出一个较为专业的标准以及整齐划一的分级执行条例。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目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要做到调查方向的全面以及对数据样化的精确性。之后对调查产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并想到它对博物馆所产生的影响。

胡俊 马辰立

《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指南》研究方案

上一篇:gis与土地资源管理下一篇:读詹天佑有感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