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2022-06-29

第一篇: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部分村室由于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不完整,不能按月将传染病报告卡送来我院

3、督导中发现部分村卫生室传染病报告意识淡薄,存在漏报现象。

4、肠道门诊设置不规范或没有设置,无专用消毒设置,即不能做到人员、药物、管理三到位。

5、卫生院对辖区内村卫生室、托幼机构、小学重点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防控工作督导检查不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整改措施

1、针对疫情报告和管理、手足口病防治、疟疾防治、肠道病防治等工作,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2、继续利用每月例会机会,加强对防保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月疫情分析通报、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各项工作规范等。

4、将村室纳入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体系。

(二)村室

1、继续按要求认真规范网络直报、疫情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院内自查工作(每旬一次),杜绝传染病漏报。

2、加强对村医、医务人员的培训。利用每月例会时机,定期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其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程序及时限。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腹泻病、手足口病、疟疾、人禽流感、流脑、乙脑、狂犬病、不明原因肺炎等防治知识。

3、设置预检分诊台,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4、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有专人坐诊,做好消毒和记录工作。

5、加强对村卫生室、托幼机构、小学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和健康。

6、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整改意见认真落实整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石板冲乡卫生院 2017年1月15日

第二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朝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此做一描述和分析,并试图提出对策建议。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逐年增加,为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提供了大量寄主植物,加上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常发区和高发区。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具体表现有:第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第二,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第三,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尽管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第四,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例如,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松突圆蚧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从1990年开始,原林业部提出了在全国开展以“一站三网”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后,各地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开始得到加强,普遍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和监测点,测报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起点低,特别是部分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的建设进展缓慢,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还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前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形势和监测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测报、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预警能力不足;三是测报、监测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1 -

影响了测报、监测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

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3、林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目前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预防机制差,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4、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主要对策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国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我国已加入WTO多年,为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提高贸易信誉,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

- 2 -

加强领导。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首先,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其次,要通过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再次,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3、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 3 -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传播。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它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四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三是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国有林管理站)

- 4 -

第三篇:近期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存在主要问题

前一阶段,省政府已抽调全省环保系统110名人员、公安系统110名人员组成环保公安联合督察队伍,在此基础上,7月8日,省政府再从河南警察学院抽调1000名学员,利用假期两个月的时间,与环保公安联合督察混编分成10个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千人计划”专项行动。

昨天清晨,派驻我市建筑工地的36名环保督察志愿者完成培训,进驻我市。昨天上午,我们与省环保督导组进行了对接,随机抽取了市区15个工地,开发区3个工地,每个工地安排2名志愿者。同时完成了工地路线、点位的认领。今天上午,就会陆续进驻工地开始督察。

而且,现在抽取的工地每周更换一次,大家不要攀比,2个月时间,总是会轮到你的工地的。环保志愿者统一着警服,佩戴胸卡,不仅对蹲点工地进行督察,还会向周边辐射,还会组织暗访夜查。大家要高度重视。昨天省环保厅的领导专门交待,不管去哪个工地,都要保障志愿者的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都是年轻的学员,血气方刚,还有一部分女同志,大家一定要安排好,保证有呆得住的地方,交通、吃饭、住宿,都不用我们管,省里统一安排。

通报第一批被抽取的工程项目:

星海国际,平原体育会展中心,松江帕提欧,惠邦华恩城,伟业中央公园,金辰国际,褐石公园,玫瑰榕园,尚都国际,马小营棚户区改造,十里铺棚改项目,东水东棚改项目,金鼎花园,兰亭大厦,紫星花园。

督查内容:(在新闻上看到,有什么变化再说)

一是各类施工工地扬尘,重点督察施工工地开工前是否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人员到位”;

施工过程中是否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即“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

城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是否做到“两个禁止”,即“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

其他三项是各类道路扬尘、各类露天堆场扬尘、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扬尘。

督查方法

一是现场督察。对建筑工地,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扬尘开展现场督察,及时发现问题。同时,督察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履职尽责情况。

二是问题上报。各督察组以日报的形式报送所属区域的省环保、公安联合环保督察组,然后以日报形式报送省环保督察办公室。

三是问题交办。省环保督察办公室定期汇总整理各督察组上报问题,及时向市政府下发督办通知,明确督办问题,整改要求和落实时限,督促各级政府整改落实。

四是问题整改及后督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督察指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报送整改报告。省环保督察办公室将组织督察组开展后督察,监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落实。问题整改完成的予以销号。

处罚办法

李和平厅长在会上透露,要解决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法律教育、政策教育、经济处罚,这还不够,必须加一个依法处置。

有些人,尤其是一些大企业负责人,他们不在乎你罚那几万块钱,但是他就怕你给他拘留起来。不说刑拘,就治安拘留,给他弄到拘留所里15天,他首先人面失尽,出来就会入木三分,入脑三分。他会教育他的集团,董事会,经理层,咱可得好好干。施工企业,你拘留项目经理三天,他就乖了,就会遵守“6个100%”抑尘措施。

从近期支队巡查、排查的情况,以及省厅综合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工地,在扬尘防治方面,认识到位、行动积极、措施得力,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仍有个别工地,在当前环保问题如此突出,我市大气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不重视。个别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做到扬尘防治与生产作业、工期进度的一并安排布置,一起检查落实,心存侥幸,等待观望。一方面,一些企业有时会问,扬尘工作啥时候会松一松,督导组啥时候会来,啥时候走。这些举动,都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终点,必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正是有这种思想观念,导致现场覆盖、洒水保湿等问题,一直出现反弹。

观念陈旧,重工程进度轻扬尘防治思想存在,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扬尘防治意识薄弱,导致现场裸露覆盖等问题极易反弹。

二是压力传导不均衡。从近期的一些事例分析,扬尘防治工作压力传导不均衡,我们每次召开的会议,来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否将会议精神向公司老板汇报、是否向项目部进行传达、是否向作业班组进行安排布置,一些项目,我们予以了行政处罚,罚款是谁交的?是否真正是公司所交?公司老板是否知道?

为何不给老板汇报?这里面的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也正是不给老板汇报,就不会引起老板的真正重视,直接导致扬尘防治工作落实不力,比如,购买防尘网、采购设备领导会不会给审批,扬尘防治与工期进度的冲突、矛盾问题领导层面能不能理解。

三是制度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六个百分之百、20条标准,这里面,既有软硬件的要求,也有制度层面的规定,比如,大气法中的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湿法作业,20条标准中的每天洒水4次,这些落实的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土方开挖和桩基施工阶段,大家或许都在抱怨没有办法解决。不是没有,而是观念滞后,制度不落实,分段作业,为何要这样规定,那就是要求开挖不能大面积铺开,开挖的施工作业面打开防尘网,挖完以后立即覆盖防尘网;择时施工,就是有风易扬尘的天气不要进行土方施工,我市规定白天不能进行土方开挖;湿法作业,就是挖土装车的时候,或者桩基施工的时候,覆盖的防尘网打开以后,要有喷雾设备进行喷雾,或者挖土前要对土方含水量进行判断,含水量低的情况下,要提前进行洒水,增加含水量,不能出现扬尘。再有,项目部也制定了防治方案,方案对各个班组也提出了要求,比如,现场堆放的砂石物料,工人在使用后应及时覆盖。等等,这些都是制度,落实了没有,恐怕只有我们现场人员心中有数。

四是人员不到位。当前,绝大部分现场,公示牌中均填写了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员,但是,这些人员是否到位,是否履行职责,专职人员是否真正专职?管理人员是否真正管扬尘了?特别是监理人员。

五是设备不启用。雾炮、喷雾设备形同虚设,不启用 一是涉土施工,裸露黄土覆盖不及时、不严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施工作业打开后的防尘网不覆盖或者覆盖不及时,再则就是覆盖标准不高,没有按照20条标准的要求,进行20公分搭接、接缝处用钢丝绑扎。白天施工晚上盖、晚上施工白天盖,作业面以外全覆盖,砂石物料随时盖。场内道路和基坑坡道未采取任何防扬尘措施,基坑内大量砂土裸露未覆盖,而且现场搅拌混凝土,扬尘污染严重。西安采取了基坑坡道必须硬化处理的措施。我们也可以采用

二是作业时覆盖的防尘网打开过大。比如基坑挖土、基坑放线、抄平以及护坡施工作业时,没有执行分段施工的规定,防尘网大面积揭开,一旦揭开,后续管理一旦跟不上,就会造成覆盖不及时。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20条标准中明确规定,楼层垃圾随进度清理,模板拆一层、垃圾清一层、地面冲一层,并没有做到位,再则,楼梯周边的建筑垃圾也没有及时清理。

四是洒水保湿及路面清扫问题,个别工地只做表面文章,大门口能够清扫、定时洒水,但是工地里面,道路上,清扫不及时,尤其是装卸加气混凝土砌块,洒落的垃圾,清扫不及时。

五是护坡喷浆施工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 六是仍有个别工地现场搅拌砂浆。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

第四篇:猪场疾病综合防治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08-2-1 16:32:41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欧伟业

关系到猪场经营成败的主要生产指标有那些呢?经营良好的猪场(1)后备母猪达6个月龄、110公斤能出现初情,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90%能正常发情配种;(2)仔猪初生重达1.5公斤;28天龄断奶重达8.0公斤以上;(3)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达22头以上(4)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上市育肥猪达20头以上;(5)育肥猪160天龄体重达100公斤以上。

目前现实养猪生产中,很多猪场经营管理状况却不甚令人满意(1)育肥猪后备母猪超过9个月龄、140公斤还不发情;经产母猪断奶后7天内不能发情配种;(2)仔猪28天龄断奶重不足6.5公斤;(3)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断奶仔猪头数不足18头;(4)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上市育肥猪不足16头;(5)育肥猪体重达到100公斤需要180天以上。

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1、猪场的布局、设计要合理。

存在问题一:没有围墙与外界分开,生活区和猪场不分开,受外来传染病侵袭可能机会非常大。解决方案:将猪场用围墙或栏栅与外界分开,并将生活区和猪场分开。

存在问题二:不同年龄的猪群混养在同一栋猪舍内,疾病相互感染难以控制。解决方案:将不同年龄的猪群分开在不同的猪舍饲养。

2、严格执行猪场防疫管理制度。

存在问题一:将卖不出去的病残猪与新猪同舍饲养,使疾病在猪场中循环不断。解决方案:进新猪前先把原来的猪群全部出栏—清洁冲洗—严格消毒空栏一周—按照进新猪的程序进行。产房各保育舍可用清洁剂“全清”喷洒后—高压冲洗干净—2%烧碱消毒—一天后再冲洗干净—“卫可”等消毒剂喷雾消毒—空栏一周—进新猪。

存在问题二:工人穿着生活服和鞋子进出猪场。解决方案:工人进入猪场必须有专门的工作服和鞋子,并且定期清洗消毒,工作服和鞋子不能穿出场外。

存在问题三:狗、猫、鸡、鸭等随意进入猪舍,这些动物会将某些疾病传染给猪。解决方案:猪场尽量不要饲养其他动物,特别是不能让狗、猫、鸡、鸭等进入猪舍。

存在问题四:苍蝇、蚊虫和老鼠多,这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传播很多疾病。解决方案:及时清理猪粪,搞好环境卫生。用爱吉特驱杀成蝇,饲料中添加蝇得净控制蝇蛆。蚊子滋生的季节每半个月全场用敌百虫喷洒一次,特别是粪堆和沟渠。定期灭鼠。

存在问题五:猪场长时间没有驱虫,蛔虫和疥螨感染严重。解决方案:选用体内外都有效的药物,如复方伊维菌素,在饲料中加药一周,母猪每三个月驱虫一次,小猪断奶后第三周驱虫一次。

存在问题六:在猪场内解剖病死猪,或将病死猪随意丢入鱼塘或江河,既污染环境,又长期保留了病原。解决方案:在远离猪场、水源的特定场所解剖,并对病死猪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

3、慎重引种和采购猪苗。

存在问题一:乱买种猪,且引种不隔离,引种引病,是当前疾病复杂化的主要原因。解决方案:选定一个合格的健康的种猪场引种,引种回来后,进行隔离饲养,及时进行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免疫接种,同时加“三仙汤”净化细菌。

存在问题二:购买“百家猪”猪苗,将不同的疾病带入猪场。解决方案:同一批猪苗购自同一个猪场,并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等免疫接种。

4、严格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存在问题一:猪场内外脏乱,屋顶挂满蜘蛛网,化粪池或粪沟长时间不清理,成为病原生长繁殖的温床。解决方案:每周对全场大清洁一次,猪舍要每天打扫清理。特别要清理好粉尘、蜘蛛网、粪沟。

存在问题二:猪场用河水或鱼塘水冲栏,致使猪场寄生虫和大肠杆菌感染严重。解决方案:用清洁的井水冲栏。 存在问题三:猪场消毒不规范,一是猪舍没有冲洗干净就消毒;二是不消毒死角、走道、沟渠、天花板、墙壁等;三是消毒水浓度不够;四是消毒工作的随意性大,无消毒制度;五是长期不更换消毒剂;六是把杀虫药当消毒药用。解决方案:猪舍要冲洗干净才消毒;要选择优质消毒药,如卫可、聚维碘100等,并按说明书规定浓度配制;猪舍每周消毒二次,走道、沟渠等等死角每周消毒一次。

存在问题四:外来车辆,特别是运猪车自由进出猪场,容易把其他猪场疾病带入。解决方案:进入猪场的外来车辆要严格消毒。

存在问题五:一是猪场门口或猪舍没有消毒池和洗手盆,消毒池没有消毒水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二是进入猪场只依赖紫外灯消毒。外来人员,尤其是猪贩随意进入猪舍不彻底消毒,他们容易把其他猪场的疾病带过来。解决方案:猪场门口及猪舍设立消毒池和洗手池,消毒药每周更换2次。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猪场,有必要时更换衣服和鞋子并经消毒后方可进入。

存在问题六:配种时公母猪的外阴消毒不严格,容易造成母猪子宫炎。解决方案:配种前对公母猪外阴进行清水擦洗—消毒—清水擦洗干净程序,再配种。

存在问题七:母猪产仔前后不严格消毒,或产房卫生差,容易造成子宫炎和乳房炎。解决方案:对母猪的接产清洁消毒要程序化:母猪进入产房前擦洗—消毒—产前2小时擦洗消毒外阴和乳房—接产员的双手擦洗消毒—产后擦洗消毒外阴和乳房。

存在问题八:伤口不消毒,容易导致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解决方案:对断脐、剪牙、断尾、阉割、注射、外伤等伤口要及时严格消毒,剪牙钳、阉割手术刀、断脐手术剪等每操作一头猪都要严格消毒,注射针头要做到一猪一针头。

调控猪舍小环境气候

存在问题一:猪舍温度过高导致热应激,产房母猪采食量下降,容易出现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严重时母猪和育肥猪中暑死亡。解决方案:采用加大窗户,增加风扇,淋浴,舍内喷雾,屋顶喷水,或在猪栏内建水池等方法进行降温,调控舍内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育肥猪、怀孕母猪、公猪:18℃-21℃;哺乳母猪:18℃-24℃。

存在问题二:猪舍温度过低导致冷应激,产房仔猪、保育猪因温度不足而出现打堆、腹泻、咳嗽喘气,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解决方案:产房和保育舍内设置保温箱,保温箱的地板垫稻草、麻袋、木板,箱内挂红外灯,按天气变化开关窗户。初生仔猪:30℃-34℃,以后每周降低2℃,断奶后第一周28℃-30℃,以后每周降低2℃。

存在问题三:产房和保育舍湿度过大,容易出现仔猪腹泻,或因冲湿仔猪身体而受凉感冒咳嗽。解决方案:应经常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产房和保育舍尽量多清扫少冲栏。

存在问题四:舍间密集,间距过小,房屋低矮,窗户过小,猪群密度过大,造成空气污浊,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解决方案:每平方米饲养保育猪3头或育肥猪1头,育肥猪每栏不超过12头。增高猪舍,加大窗户,并增加抽风机。 满足各类型猪群的营养需要

存在问题一:饲养上不分阶段饲喂,表现为哺乳仔猪用保育料,造成营养失衡,生长缓慢,毛长消瘦,抵抗力差。后备母猪和母猪用中猪料,造成不发情,产仔少,奶水不足等。甚至用鸡料养猪。解决方案:后备母猪用专门的后备母猪料,配种后到怀孕85天用怀孕母猪料,怀孕85天直到下次配种用哺乳母猪料,产房仔猪至断奶后两周用教槽料,断奶后两周至保育结束后一周用保育猪料。

存在问题二:仔猪教槽过迟,断奶时还未学会吃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腹泻。解决方案:用优质教槽料于5天龄开始补料,锻炼胃肠功能。

存在问题三:一是猪场贪便宜而选用劣质饲料或发霉的饲料;二是因每次料槽放料过多或长期不清洁料槽而发霉;三是一次采购过多,贮存时间过长,贮存环境潮湿而发霉或虫蛀。饲喂发霉的饲料会导致母猪假发情、返情、流产死胎、子宫炎、无奶、免疫力降低。解决方案:选用优质的饲料,有微量发霉的饲料要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每吨料加脱霉素500克;喂湿料的每天清洁料槽,喂干料的每周清洁一次料槽。

存在问题四:采用劣质预混料和浓缩料,或饲料粉碎颗粒不当,教槽料和保育料过粗不能消化,怀孕母猪料过细而导致胃溃疡,胃膨气。解决方案:采用优质预混料和浓缩料,并执行厂家推荐的配方;饲料原料粉碎颗粒要合理,教槽料用1.0mm,保育料1.2mm,小猪1.8-2.0mm,育肥猪及种猪3.0-3.5mm。

存在问题五:一是因饮水器水压不够,出水量小而饮水量不足,出现猪群采食量下降,特别哺乳母猪因饮水不足而导致少乳。二是因饮用河水或鱼塘水,导致细菌、寄生虫感染严重。解决方案:要供应猪群充足清洁的自来水或深井水作饮用水,每周要检修饮水器,哺乳母猪的饮水器出水量每分钟要达到1.5公斤。

加强免疫接种管理

存在问题一:抄袭别人的免疫程序,或根据体重制定免疫程序,或不按规定的剂量使用疫苗。解决方案:必须根据当地疫情,结合本场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监测结果,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免疫程序,不要盲目过多使用疫苗,并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规定的日龄和剂量接种疫苗。

存在问题二:不按说明书规定温度保存疫苗,造成疫苗失效。解决方案:冰箱放置温度计,每天检查箱内温度,按说明书的规定温度保存疫苗。

存在问题三:因注射操作不规范,如部位不准确,深度不够,部位不消毒而形成脓肿,导致注射的疫苗免疫失败。解决方案:辅导员工熟练注射操作。注射针头长度:公猪和母猪38-45mm;哺乳仔猪12mm;保育仔猪:25mm;育肥猪:25-38mm。

存在问题四:疫苗注射不登记,时间过长或因人员变动容易造成混乱。解决方案:疫苗注射要做好登记,至少要保存一年以上。

存在问题五:疫苗稀释后不在规定时间用完而失效。解决方案:疫苗稀释后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存在问题六:接种活菌苗前后一周内使用抗生素,导致疫苗失效。解决方案: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内,猪群不能使用抗生素。

存在问题七:因感染蓝耳病或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效果差。解决方案:种猪在接种疫苗时,在饲料中加免疫增强剂加立健(主要成分为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1周,仔猪在教槽料和保育料中全程添加。

存在问题八:发生传染病时,对发病猪接种疫苗,由于免疫应激使病情加重或死亡,导致更大损失。解决方案:及早隔离或淘汰发病猪,对假定健康猪加强免疫。

对猪群有策略性地进行保健和及时隔离治疗

1、选用正确的保健方案,对猪群进行合理的保健。

母猪疾病存在问题一: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出现外阴流脓,乳房肿胀,乳房干瘪。解决方案: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添加黄金三宝:80%支原净30克、15%金霉素600克、康舒秘80克,加面粉至总量5公斤,充分混合,每餐一杯,每天2次。

存在问题二:母猪繁殖障碍征,表现为死胎、木乃伊、弱仔、少仔、早产、不发情、屡配不孕等。解决方案: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乙脑、细小病毒等免疫,采用每200公斤饲料添加80%支原净25克、15%金霉素400克、A160康舒秘60克,免疫晶蛋白(主要成分为免疫晶蛋白、干扰素、转移因子)10克,连续饲喂1周,每季度加药一次,预防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及细菌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

仔猪疾病:存在问题一:哺乳仔猪黄白痢,造成仔猪生长不整齐,僵猪多。解决方案: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添加黄金三宝;搞好产房环境卫生;提供仔猪适宜温度,保持产房干燥。

存在问题二:产房仔猪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关节肿大,或断奶前后仔猪发生急性链球菌病。解决方案:产房仔猪化脓性链球病的预防,做好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母猪产前4周注射链球菌苗;对注射、剪牙、断脐、断尾及伤口进行及时严格消毒。断奶前后仔猪急性链球菌预防:25天龄注射链球菌苗,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三仙汤2周进行保健。用粉料的猪场:每200公斤料加80%支原净25克、15%金霉素400克、扶本康120克、免疫晶蛋白10克,先与5公斤的饲料混合,再加5公斤饲料第二次混合,然后用与剩下的饲料充分混合。用颗粒料的猪场:可先将药物溶于水中稀释,然后按比例拌成湿拌料饲喂。

存在问题三: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早期感染:表现为断奶后2-3周的保育猪喘气咳嗽,毛长,消瘦,发黄,关节肿,神经症状。解剖可见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花斑肺,肺水肿,胸膜粘连,心包炎,腹膜炎。解决方案:提供适宜温度、湿度、通风和合理的密度;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等疫苗的免疫;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三仙汤2周进行保健,以控制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等的继发感染。

育肥猪疾病存在问题一: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表现为小猪到中猪阶段喘气、毛长、皮肤红点、感染化脓。解剖可见肾肿大、发黄、白斑,腹股沟淋巴结发黄肿大,肺炎。解决方案:在做好免疫基础上,转群后一周及发病期间饲料中添加三仙汤预防继发感染。

存在问题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表现为喘气咳嗽,毛长消瘦,严重泪斑。解剖可见支原体肺炎,花斑肺,胸膜粘连,心包炎等。解决方案:提供适宜温度、通风和合理的密度;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和圆环病毒2型等疫苗的免疫;转群后在饲料中添加三仙汤1周,体重50公斤时再添加三仙汤1周,以控制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

存在问题三:增生性肠炎或猪痢疾:表现为育肥猪慢性拉稀,粪便呈水泥样,有的拉血便,生长缓慢。解剖时增生性回肠炎病猪可见回肠粘膜增厚,肠出血,猪痢疾的病猪可见大肠粘膜增生或脱落。解决方案:转群后在饲料中添加三仙汤1周,体重50公斤时再添加三仙汤1周。

2、正确使用药物进行保健和治疗。

存在问题一:重治轻防,不做预防保健,症状明显后才用药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而死亡。解决方案:按时做好药物保健。

存在问题二:对疾病不了解,随意选用保健药物,保健效果差。如用气喘病的猪场选用磺胺类药物或阿莫西林作保健。解决方案:根据猪群各阶段发病规律,根据临床检查、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制定正确的保健方案。

存在问题三:选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及磺胺六甲氧嘧啶等药物进行保健,出现中毒,甚至怀孕母猪流产或死亡。解决方案:选用药物保健首先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

存在问题四:保健时间不够长,或随意加大和减少用药,造成无效或中毒。解决方案:保健时间和剂量合理。

存在问题五:因贪便宜买到假药,如没有批文,过期失效,禁用药物,造成无效、中毒或耽误治疗时间而使病程加重。解决方案:要从正当渠道选购药物。

存在问题六:对减料或厌食的病猪用饲料给药,采食不到足够的药量而收效甚微。解决方案:减料或厌食的病猪采用饮水料给药或注射给药。

存在问题七:不及时淘汰病残猪,病猪和健康猪混养,这些病残猪是猪场的主要传染源。解决方案:及时淘汰病残猪,建设隔离舍,对有治疗价值的病猪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可选用三仙汤饮水:每100公斤水中加45%支原净14克、强力霉素15克、氟苯尼考10克、免疫晶蛋白5克、电解多维25克、葡萄糖5000克。

存在问题八:猪群发生病毒性疾病,只依靠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解决方案:及时淘汰病残猪,对有治疗价值的病猪隔离治疗,对假定健康加强免疫和保健。

存在问题九:发病猪群饲喂发霉的饲料,只依靠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解决方案:更换新鲜饲料,同时对发病猪群及早治疗。

存在问题十:猪群发病后,只依靠抗生素治疗,没有做好改善温度、湿度和通风,效果不理想。解决方案:提供猪群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同时对发病猪群及早治疗。

提高兽医管理水平

存在问题一:猪场兽医缺乏必要的定期培训机制,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解决方案:建立定期培训学习机制,派员到管理好的猪场或学校学习,请有经验专家到猪场对员工培训;建立每周学习例会制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现场技术操作的辅导。

存在问题二:只看某一个疾病,或某一阶段疾病,对猪猪场疾病病史,疾病的可能来源,发病趋势等方面的把握不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定的防治方案收效不大。解决方案:对猪场疾病做系统分析,将兽医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方案的执行才能得到落实。

第五篇:市政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市政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的方便和其他分项工程的顺利进行。给排水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不仅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工作,还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技术;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市政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1.1管道堵塞

施工过程中,由于管道开口处封堵不当,极容易造成水泥砂浆和其他建筑垃圾进入管道,很难清理,以致投入使用后经常出现排水管道堵塞而影响排水功能。

1.2给排水工程渗漏

(1)由于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未经严格检查就用在工程上引起的渗漏。如管材上出现裂痕、针眼,配件两端部出现的变形,丝口有偏丝、断丝、毛丝及缺口,各类阀体内的部件损蚀、密封圈破损、松懈、闸板和阀体毛糙而闸不到底,阀杆变形折断;洁具冲洗水箱出水口与浮球接触不密实,阀件老化、腐蚀而失灵、接管渗漏等均会产生渗漏。

(2)所选用的排水管质量不合格,与用水器具下水口连接的排水横管,特别是与横管连接的直三通支管以及管径<50mm的排水管,都极易形成堵塞。管道堵塞后,管道内污水长时间腐蚀管道接口处的皮圈或垫子,造成管道渗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堵塞的管道内污水膨胀导致管道破裂的情况更为常见。

(3)管道连接操作不当,如用螺纹连接时,加工的螺纹与配件不配套或螺纹密封材料失效,或是连接不严密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漏。

2市政给排水施工整治措施

2.1消除堵塞的措施与对策

对于给排水的堵塞问题,在施工工艺及操作时应从两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一是封口的质量一定要保证,如采用木塞或用薄钢板制成堵头,钢板上用石灰砂浆而不用水泥砂浆封堵(水泥砂浆易破碎,进入排水管后不易清除)。二是在施工过程中立管最下部的排水检查口,在管内必须设置导物槽,这样立管内的杂物即可经导物槽排出,而不致进入底部的排水横管,导物槽宜采用厚度>3mm的钢板制作。三是一定要把好连接的操作关,无论是螺纹、焊接还是法兰承插式、热熔等连接,都应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按规范施工,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必须返工重做。

2.2材料质量、工艺控制与质量管理

(1)管道安装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标准要统一:①安装要符合给水、排水过程施工标准,材料质量与标准要统一,实施要到位,如在排污、雨水管道立管上应设置排水检查,其中心距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管道试验压力及介质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不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动。③排水管、雨水管应作灌水试验和通球试验,确保通水顺畅。

(2)给排水、湿式喷淋消防工程监控管理:①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与完善质量保证体系。②开工前需组织专业图纸会审,核查与土建施工、电器等施工有无冲突,并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的衔接。③审核进场材料的质检报告,主要设备、配件,产品应有出厂日期和产品检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

(3)给水管道安装施工质量管理:①隐蔽管道和给水、消防系统的水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办理验收手续,符合标准方可接收,以杜绝隐患。②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铺设在未经处理的松土上,这会由于地势高低不一导致设备安装高低不一,导致断开、破损等。③给水系统竣工后或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吹洗,保证管道清洁投入使用和用水安全。

(4)管道附件及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施工质量管理:①管道附件安装要注重质量选材,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的喷头位置、间距和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②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头安装应在管道系统完成试压和冲洗后进行,以防止堵塞和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同时应注意与土建吊顶和装饰施工的配合。

3工程渗漏的质量控制措施

(1)对于管道接口处不密实引起渗漏的质量控制。对于关口不密实的预防措施是施工安装人员除具有严谨的工作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如在承插铸铁管连接口与管口,四周间隙应匀称垂直,可先采用油麻丝均匀嵌入,随时调整垂直度,固定后采用水泥灰或石棉水泥堵头,严禁用水泥砂浆堵头,且周边要匀称嵌实,根据管径尺寸,设置固定垂直、水平支架,以免管道偏心、变形而渗水。

(2)配水点的接驳件与墙体的固定措施,这是控制渗漏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为接驳件固定不牢极易引起管道的松动,而经过试验观察发现,长期的接驳件松动是管道接口渗漏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对于嵌装在砖墙内的给水配件,除将其固定在砖墙上外,还应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将其牢牢嵌在墙体内。二是对于明装于墙体的塑料给水管,除采用在管件处打固定支架外,还可采用将终端弯头改成三通件,但兰通件中有一个口不通,在不通的一端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三是在支管中间用三通接出的配水件,应把三通改成四通,四通件有一个口不通,并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

(3)给排水安装施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牢固树立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的质量意识,并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以确保施工质量。如在管道套丝时做到管子锯口平整,切口与管子中心垂直,丝口清晰。管子丝口应略呈同锥状,衔接时严密并外露两牙,丝口缠绕适量、均匀,法兰与管道之间在边接时应进行水平或垂直交叉校正,选择不同对应介质的垫片大小相称,以防止产生偏心应力。螺拴紧同时应顺序对称平衡控紧,外露丝口或埋入地下的管道应及时进行水压试验,蹲坑皮碗与接口必须采用≥2mm的铜丝绑扎2~3道,绑扎必须严密,亦可临时通水试验。这些施工的经验积累都必须能够及时地传达给一线操作工人,真正在源头上控制住产生渗漏隐患与可能性。

作者简介:李晓(1986―),男。2008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