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目标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文言文教学目标范文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首先,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其次,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怎样学。鉴于此,在高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那么,文言文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教学中又有哪些具体要求?依据多年的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教材《说明》和《大纲》要求,我认为:

第一,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它的语言形式,即所基于的词汇、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在客观上拉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与它之间的距离。无论是人对语言的体验程度,还是语言本身的适用环境,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就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但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通常所说的语文能力,说穿了,也主要是指人们对祖国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比如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我们就要去感受语言文字中那种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古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就要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我们就要从字里行间咀嚼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良苦用心……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在文言文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点上,即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能够将其提高到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方面来的便只是少数,至于这里所谈到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则常常被忽略掉了。而笔者却认为,学好文言文,第一点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基础,是前提,第二点、第三点才是基础之上的更高的要求和能力体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剖析,完成了第一点也仅仅是完成了“教书”,完成了第二点、第三点才算完成了“育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上看,第一点仅局限于知识的吸收,第二点、第三点则更体现了德育的渗透。因此,学习文言文,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项重要内容。

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知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秋水》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挖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

第二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两点思考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和制约着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抓手。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返璞归真,就是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

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

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情感和体验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就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说,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是否关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愿望,是否满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学生是否有收获,收获有多大。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设计的出发点。

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高低之分,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有多少之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只考虑文本的要求,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情况时也不能遵照统一的标准,应当考虑到年级的不同、班级层次的不同和学生个体的不同。

譬如高一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学生的文言文程度就有较大的差别。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升入高中,接触到的是新教材、新知识。与初中相比高中文言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深厚,有的甚至较为晦涩难懂,各种文体都有。初中不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考查,高中则涉及到了词句等多方面的语法知识。虽然《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这个“浅显”比初中的“浅显”要深得多。许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在接触了高中文言文后,发现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大,用时多,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心理。尤其是一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初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就掉队了。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许多学生逐渐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起来就相对轻松了许多。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体现出初高中的衔接。把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一文言文教学应始终把积累整理掌握文言文常用词句作为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内容。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要体现文言文的文本价值

文言文的文本价值包括其核心价值和应用价值。

1.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必须抓住文本最核心的价值

课文具有整体性、丰富性和隐秘性的特点,文言文的这些特点尤为突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局部性、明确性、单一性的特点,教师应按照文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条块,然后再设计成教学目标。因此,在一篇文言文存在很多教学点的情况下,教学目标必须抓住文本最核心的价值,使学生学到文本最具价值的知识。判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呢?笔者认为以高中文言文教材和学情作为衡量文本核心价值的出发点。当然,须必明确文本的核心价值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

首先,从教材单元整体性的角度考虑,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多种版本均是按照单元或专题编排课文。任何一篇文言文从不同的角度看有多种价值,但是教材的编者往往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编排意图,他们看中了文本的什么价值,想通过文章向学生传达什么,这是教师必须考虑到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单元的整体性,将单元的整体要求作为触手,伸向各个文本,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单元的整体要求有时体现在文体上,有时表现在情感内容上,有时呈现于表达技法上。将单元的整体要求列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之一,列为教学目标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能够在教学中贯彻教材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

其次,文言文本的核心价值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虽然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已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合理确定一篇文言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以《赤壁赋》为例。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疏通文意,掌握常用文言词句并不困难,但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人生思考是非常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及其形成原因,而不必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所以,此文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使学生“了解”苏轼的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深入理解”。

2.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文本的应用价值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注重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表述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注重阅读实践中的举一反三,注重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都向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一个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必须将教材中的选文作为“例子”看待,必须注重发挥“例子”的样本价值和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了这个“例子”之后,能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文章叙议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对高中生来说,此文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样本,它的应用价值很高。因此,此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包含理解学习文章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法,提高写作能力。从文言知识的角度看,此文同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文中,“其”一词出现了十几次,基本囊括了“其”的全部意义和用法。教师把“梳理、总结‘其’的用法和意义”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引导学生积累常见文言虚词,并学会迁移运用,岂不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

第三篇: 语文教学论文文言文教学论文: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

美教育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鲜活的感觉、情感、经验和认识等,进入语言所创造的美的世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能力、审美情感体验能力、审美想像能力和审美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审美教育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文言文是一朵魅力四射、历久弥香的奇葩。它熔铸着中华民族的精魂。这些文言文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审美熏陶,无论是在语言习得还是道德塑养上,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有着无法估量的教学潜能。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方面的引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感觉到美,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所学内容中去。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首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

发学生的审美欲望。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这条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教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本人课前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三峡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景象的变换,配上了不同的背景音乐。上课伊始我便播放了这一多媒体课件,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学生很快就陶醉其中,学习兴趣盎然。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片、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还可以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好的联想,从而获得性情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2、赏析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古朴典雅的古诗文体现着汉语言最深邃的魅力,简练、精准、形象的语言极具表现的张力,意境开阔深广,韵味无穷无尽,往往几字便将偌大情境展现无余,让人在头脑中生发出无垠的境象,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如《滕王

阁序》,它可谓古文中的千古绝唱,文中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文情并茂的佳句比比皆是。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作者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写尽了山容水态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像这样的名句仅靠翻译是无法让学生品味到语言之美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体特点,挖掘课文语言特色,带领学生吟咏诵读,品味揣摩,让学生陶醉于古诗文的文辞之美、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达到陶冶情操、提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3、探讨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何以渐成?笔者认为,这主要依靠身边榜样的激励、圣贤先哲的人格感召和文学作品的熏陶。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刘禹锡被贬官后,身居陋室而安贫乐道;周敦颐身居官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荡气回肠,成为中华民族的正气歌!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他们的人格之美借助文言文载体延续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今天依然让人感动震撼。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与古人“对话“, 深入挖掘文言教材中蕴含的人格之美,让他们领略圣贤先哲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感受其人格魅力的滋养。让这些作品中无穷的精神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地完善着学生的人格。

4、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情感之美

第四篇:文言文教学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3-08-21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一位语文教师想要在文言文教学的征途中走得更远,就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如仅仅用“串讲”的单一教学手段教授字词句等“字面”内容,这样做或许会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却和新课标的文言文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形成。

笔者以为,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应当做实以下几点:

一、讲究细节设计

文言文与现代文最大的区别是语言形式,故“字面”关是一定要过硬关,但在字词句等字面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只有“教”与“受”的简单传递,而应当有效地“咬文嚼字”。

曾国藩是晚清儒学大师,他曾言道:做学问最要讲究训诂。训诂即是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这个训诂,不能由老师“训”,而应由老师指导学生去“训”,去“咬文嚼字”。

例如学习《曹刿论战》,教学目的之一是重点掌握文中常见实词,文中有“肉食者鄙”一句, “鄙”字理所当然是个重点,而“肉”字也会因为“小学就懂得”而被忽略。先说“鄙”字怎么教,其一,直接告诉学生,“鄙”是“见识短浅”的意思;其二,引导学生去辨析“鄙”的四个常见义项,哪个更适合;其三,弄清“鄙”在文中的含义后,把它与“先帝不以臣卑鄙”,和“蜀之鄙有二僧”进行比较。明眼人当然看出,这三步的知识与思维含量越来越大。但以上这三点也仅仅是停留在常用的字义分析上。再来说“肉”字,教师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试问这“小学就懂得”的“肉”字里面的两个“人”字是什么意思?再问很多与“肉”有关的字,如“肠、肝、胆、肺、肚、肤”等为什么部首都写成“月”字旁?这里用造字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或许会给学生带来解决问题的新鲜体验。我们不妨把“肉”字的这问题可能收获的教学效果与“鄙”字的最佳效果进行比较,也许会发现,“鄙”字带来的字词语境分析思路,是最直觉的方法,而“肉”字则可开启学生于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新问题,从全新的角度感受旧知识。讲透“鄙”在文中的意思,能达到重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教学目的,但学生掌握的或许只是知识,是“鱼”。而从这个熟视无睹的“肉”字挖出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方法,是“渔”。这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这种“新”会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也可能带来举一反三的效果。

因此,尽管文字关是文言文教学的重头戏,对相关知识点的问题不一样的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二、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各个文言文单元的教学重点,文本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一单元中的各篇课文的编排次序也有一定的讲究,故而,教师在备课授课上应杜绝七年级“这样上”,九年级也“这样教”的一成不变的授课行为,也要防止过于随意的教学行为——这篇这样上那篇那样上,一单元几篇课文换几种上法,课堂成了你“展示”各种教技的舞台,以致于学生跟得手忙脚乱,最终找不着北。

教与学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

“语文学什么”已是一个很泛的难题,不同阶段学什么就更难确定,而怎么学好尤为难题之上的问题。正因为难,教师更应跳出迷雾,化繁为简,根据六册教材的不同教学重点,形成一个个阶段性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说:“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这理论尤其适合语文学习。语文科的学科特点决定这他不能像数学那样,数学只要学会一道例题,就可掌握一种知识点,就具备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而语文科,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即使学了一个“例题”,知道其答题步骤,并弄懂了评分要求,也不一定能完成类似“例题”的另一道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学”的规律上下功夫。针对各种文言文教学重点,形成阶段性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抓手,以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形成。

当然,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应注意两种错误倾向:其一,如今讲究素质教育,认为“模式”的东西都是死教条;其二,看到当今教坛各种新教学模式满天飞,抓到就用。前者矫枉过正,后者盲目追逐,都是不讲究实事求是的。

文言文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如何确定,应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归,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特长,考虑到各个阶段的学情。只要建立起较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学生就不会苦于不知怎么学习文言文;只要用好模式,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形成习惯,假以时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形成的。

三、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期待

教育期待有奇妙的对应效果:今天你如何期待学生,也许明天他就会成为你所期待的那种人。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上,教师应本着新课标的精神,明确教学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期待。

目前,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由下几部分组成:一内一外两个一百多字的文言文片段,两道词语解释题,两个句子翻译,一道文章内容理解题,还有一道要求考生谈读后启示或感受的题目。部分老师只看到试卷的表象,在文言文教学上也依葫芦画瓢,还以为有“针对性”,结果是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还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要有针对性是必然的,但针对的不是试题的表面现象,而应是试题所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

如2010年漳州市中考文言文选了《公输》和《战国策》各一个片段,是不是说,既然一段是课内的,那就让学生把六册教材中的文言文都记下?既然有考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那就让学生把各篇课文的译文都背下来?果真如此,则未免使文言文教学陷于简单粗暴,与新课标的精神相去远矣。

一段课内一段课外,除了考虑学情外,可理解为中考要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其一,要重视课本(以课文为本)教学;其二,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至于文言文中的最后一题,则不仅仅是在学“文言文”,更是在体会古人精神,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个性化阅读,这正是新课标精神的直接体现。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如果语文教师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期待只停留于熟读(死读)课文,强记注释与译文,幻想在中考中“有备无患,对号入座”,那么学生能否对上号且不说,记得全不全已是大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上期待学生能自行应对考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如在考试中一样,只能靠自己,则考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平时学习中先发现,先解决,考试中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与训练起来了,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以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问题为主,更好地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其实,教学期待不仅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对教师也一样;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学期待,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合理提高对自己的教学期待,也许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讲究细节设计主要是从细节上入手,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从整体上出发,二者是教学的可视建筑,而提升教学期待则如一脉潜流,一种精神,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三者互为表里,如同三套车,诚能善加驾驭,必能带着教师走得更远,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必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五篇:浅谈有效教学之文言文教学

学科类别:中学语文 单位:崂山三中 姓名:林华

联系电话:83257536

文言文是必须学习的,因为今天的语文体(即白话文)是在文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来龙去脉,不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学好现代语文体.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从中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受到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那么教师如何教授文言文呢?方法多种多样,这主要取决于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认识.许多教师的教法仅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疏通文字,或大讲特讲文章,或两者兼顾.而没有顾及到主体对象――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是起主导作用而已,应该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而这也是新课改下的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我认为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从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改革,文言文教学要贯彻落实读、译、疏、说、备、查、拓七个环节,只有这样,这种现状才能得到真正改革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一、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首先,我做示范朗读,用自己的感染力影响陶冶学生。接着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在教师范读后需提醒学生注意:1、破音异读的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读(yuè)等。

2、古音异读的字,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如“可汗问所欲”(《木兰诗》)“可汗”就读(kè

hán)等。

3、读清句读(dòu)。不要读破、读断了句子。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一犬”不能连读成一个词,应读“其一/犬坐于前”。长句的句中停顿,要辨明语意和结构。文中有些虚词常放在句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全篇的,如夫、盖、若夫等,诵读时要作必要停顿,否则没有读懂文意。

4、读出语气。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表现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此,音正了,句读明了,语调语速定了,再通过学生的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别读等方式使学生初步意会文意,形成敏锐的语感。另外,学生要对照提示,注解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记号,以便质疑交流。此时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也就更强烈了,于是教师就可以落实第二个环节了。

二、译。学生借助《现代汉语词典》、课下注释等分组翻译课文.能力强的,允许口译;能力差的,要笔译.通过翻译,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训练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或疑难句子的翻译,或小组讨论解决,或教师课堂讨论解决。在学生译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那些翻译有困难的学生。翻译时,给学生介绍“留、删、补、换、调、变”的方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之”是语尾助词,不译。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

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操作要领,文言翻译就不会困难了。

三、疏。每组选一两名学生朗读并翻译课文,对于翻译不准确的地方,找学生更正,或教师明确答案,当然在交流释疑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盛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以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关键的词语句子,典型而精炼,对新旧知识联系处巧加指点,开拓新知,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常识,了解社会历史知识,消除时代隔阂。比如:简介有关史实和典故,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整体感,促使他们对课文内容及其人物形象的更好把握.

四、说。学习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落实上,还要充分认识一篇文言文主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价值。如理解思考内容,学习表现形式,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我鼓励学生说出它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这就将课文内容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五、背。文言文光读不行,一定要背。背诵能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能加快消化知识的速度。指导学生明确思路,有条理的进行背诵,并且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不管是短文章还是长文章,不管是课后要求背的还是未作要求的,每学完一篇文章,都要求背诵,在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背诵氛围。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是在对一篇篇文章的背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再者背诵又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手段

六、查。学习完课文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小结,着重抓好双基。这主要是针对学习文言文诗词应特别注意的地方和考纲的要求,其作用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训练的项目有: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等。培养能力和技巧,进行发展思维的训练,可以选择以锻炼能力为目的的课外题。

七、拓。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仅靠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章是不够的。所以要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难易适度的文言文作为材料训练学生。同时要注意补充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如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姓名字号等,并且还要学生加强古今对比,注意归纳整理,多多积累,真正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文言文教学七环节正是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而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相信它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一定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有效的学,从而打造出一片文言文教学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