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新探索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创新教育新探索范文

实践企业虚拟班新模式,探索工程教育新途径

针对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通过工程能力提升新模式,探索了解行业、认识不足、完善规划的工程教育新途径。侧重描述了软件工程专业企业虚拟班的培养思路、培养目标、具体举措,以及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阐述了企业虚拟班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际方式。最后,针对企业虚拟班的工作实践过程,展开思考。

软件工程企业虚拟班工程教育面对就业困难与企业人才荒起的困境,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要求,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大力改革,企业要深入参与人才培养,贯彻产学合作,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的原则,实施工学交替,定岗实践的方法,建立起培养适合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新模式。但是现阶段的措施大体以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参观等几种方式为主,比较侧重临时补充或者就业实习为主,无法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效果和覆盖面也就大打折扣。

为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企业行业进行无缝对接,启动企业虚拟班计划是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出路。

一、企业虚拟班的培养方案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和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在不脱离学校教学体系的情况下,综合分析学生培养方案和学生知识体系,按照专业方向同相应企业联合制定不同的培养内容。

1.企业感知。开展暑期调研,如到公司参观,在企业进行开班仪式、了解企业文化、进行企业开发流程讲座,开展行业调查、素质拓展社会公益活动;熟悉企业文化,增强虚拟班级团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感受企业、行业环境和氛围。

2.基础补充。安排相关由企业导师承担讲授的集训课程(课程培养方案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可以围绕企业文化及制度、项目开发管理、企业前沿研究开发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为自身职业规划、学习和素质训练计划助力,补充学校课程短板,加强专业基础。

3.校内实训。以校企联合平台为基础(依托联合实验室),开展主要以课程设计为主的学生校内实训。课程设计由企业导师命题,课题具体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科背景。命题题材可包括:企业预研项目、企业已完成项目、企业开放平台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运用能力,熟悉工程项目开发流程、提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素质。

4.校外实训。以企业平台为基础,以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主,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由企业指导教师进行配对指导,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制度及体系等,课题具体结合企业导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和企业主流发展方向。使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了解本身不足、加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训练。

5.校外实习。以企业实际岗位为依托,开展企业定岗实习,实习形式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项目研发为主,让学生作为实际公司实习员工,带有任务性的进行工程训练,进一步熟悉企业开发流程、提升工程素养、提高职业素质,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二、企业虚拟班的主要措施

1.培养全过程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定期举行工作小组会议,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反馈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完善下一阶段工作内容。设立班主任、学生干部、企业导师、专业导师等角色,并明确角色职责,规范管理,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控机制。

2.企业导师制。为每个企业虚拟班按照学生人数确定企业导师,遴选资深工程师、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企业导师,与学生形成一对一(组)的师徒结对,形成常态交流、指导的模式。作为考核人员参与企业虚拟班学生的阶段性考核。

3.建立学生选拔和退出机制。采取企业宣讲、自愿申请、评审委员会评审进入的流程,考核合格者进入企业虚拟班,并承诺遵守企业虚拟班的学习和管理制度。在学期或者学年末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评估,采取退出机制。

4.建立激励机制。企业虚拟班所有平台、师资、教学等资源无偿使用,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企业奖学金,表彰学习、实践、文化、德育、学生干部等表现优异的学生。设立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同学,企业导师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和照顾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对企业虚拟班的思考

1.工程教育中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如果在团队协作、人际处理、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能力、文档写作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在后续的职业发展就会如鱼得水。因此,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团队开发实训、项目申报文档撰写、申报答辩模拟、可行性论证等方面都应进入培养方案。

2.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的人才联合培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等院校的优势在于科研、学术、教学,但是,缺乏实际工作环境,培养的人才也就意味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同时,企业也会感到招聘的人才很难适应企业的环境、岗前培训过长。尽早地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会是学生更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工作实践,为学生成才奠定时间和专业基础,但是缺乏对行业、产业了解的职业规划是空中楼阁,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因此,开展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通过企业虚拟班的全过程参与,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等得到了有效锻炼,第一届毕业生的初始年薪达到了10万以上,录研的学生也均获得第一志愿导师的认可,给予录取,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该模式还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期望会成为一种工程教育改进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学院工程教育研究,2014,(01):12-23.

[2]王芙蓉,聂邦军,杨雪梅,徐肯堂,段金莉.校企联合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03):46-47.

第二篇:创新模式 精心谋划 开创校外教育新局面

——发展中的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2006年中央专项资金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县级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由一个中心和两个基地组成。中心占地面积6705平方米,建有七层活动大楼一栋,建筑面积2444.8平方米;建有距县城15公里的青少年野外生存训练基地一个,占地面积近4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与县民政局共建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个。目前活动中心能开展科普教育、文化艺术、运动健康、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活动、社会实践等五大类别活动,常年开展的活动项目有穿越电网、大脚板、同心鼓、能量传递、风火轮竞赛、吹箭、田径类、球类、科技探索、模拟汽车驾驶、天文气象观测、组装智能轨道车、心肺复苏急救、器乐、棋类、礼仪训练、声乐、舞蹈、钢琴、电子琴、书画、手工制作等30余项。特长培训有声乐、舞蹈、钢琴、电子琴、书画、乒乓球、篮球等我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锻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校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稳步推进,初见成效

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紧紧围绕服务青年学生、促其健康成长这一基本理念,坚持公益性原则,积极开展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活动、系列公益活动及专业特长培训。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是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轴心,以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为切入点,我们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配合城区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从2008年起,我们每年的活动安排表上都有几项规定动作:三月份与团县委一起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母亲节组织学生举行“感恩母亲”征文活动;四月份与县委宣传部、县新华书店等部门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五四青年节配合城区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清明节组织城区学校除初

三、高三毕业生和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外全部到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参加祭奠活动;每年九月份高中新生入学时,我们都组织新生到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慰问养老院孤寡老人活动等等。二是发挥中心职能,组织全县性大型活动。中心协同县职业技术学校连续开展了全体城区学生参加的“校园歌(舞)大赛”、 “播音主持大赛”;配合我县创建省级、国家级卫生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我们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开展了“创文明县城,从我做起演讲赛”;配合团县委开展 “四清行动 我们都是护水人”万名志愿者保水质大型行动;我们还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实际开展了“科技伴我行”、“革命歌曲大家唱”、“志愿者在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郧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基地。三是发挥辐射作用利用特殊节日,如“五四”、“六一”等节日,配合周边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活动场地、活动项目。为充分体现校外活动中心的公益性,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形成了活动免费常态化,开展了经常性、大众化、实践性强的公益活动。每周周四积极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到中心开展活动,场地项目有大脚板、吹箭、风火轮、穿越电网、同心鼓、能量传递、心肺复苏,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年达3000多人次。周末图书室、阅览室、天文室、科技智慧园、乒乓球室等场馆全天对城区学生开放,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职能作用,活动中心逐步成为了城区学生课外活动的乐园。

3、大力开展艺术及体育等特长培训。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好,在对青少年学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艺术、体育等特长教育作为我们的突破口,通过这些特长教育项目扩大活动中心的影响,加强对活动中心的宣传,提升活动中心的人气,吸引青少年学生来中心参加活动:先后开设了钢琴、电子琴、舞蹈、计算机、书画、科技制作、模拟驾驶、篮球、乒乓球等活动项目。

4、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课程改革。着眼学生发展与需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先后报审手工豆腐制作、剪纸、三弦等特色课程。

5、关爱青少年学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大力推进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推动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县文明委决定,由县文明办、教育局、团县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共同建立郧西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总站),郧西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督导建设县直各中学、乡镇中心学校、中学校辅导室,并成功举办两期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班。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全县各职能部门协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志愿者活动,摸清全县留守儿童、有不良行为少年及服刑人员子女清单,然后包联到人,定期走访。

二、整合资源,创新发展

1、依据地域优质社会资源、整合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为充分利用郧西县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景区的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经多方努力, 2013年清明前夕将王家坪烈士陵园正式授牌为“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4年又在观音、六斗、关防等乡镇建起了多个校外德育教育基地。以中心为主阵地,在全县形成德育辐射网络,形成自己的优势。,

2、发挥地方优势,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东西,“七夕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郧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郧西三弦”作为七夕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心以此为契机组织城区中小学生成立一支“郧西三弦”演唱队;组建乞巧手工制作中心;组建天河传统艺术中心及郧西民歌小调声乐班;郧西上津民间戏曲声乐班。为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才、服务郧西经济做出了贡献。

3、实践中求发展,送活动下乡镇。郧西偏僻落后,少数家长只重视升学分数,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关紧要,甚至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愿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尤其是郧西“9.01”事件后,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将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也为了让远离城区,远离中心的农村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中心优质、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我们在积极组织城区学生到中心开展活动的同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送活动到乡镇”活动。每星期周四我们都会带着活动器材,把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手工以及各类游戏活动,送到乡镇中小学校,受惠学生多达两千余人次。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公益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也让孩子们在考验智慧,提高行动能力的游乐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更好地发挥了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很好的促进了城乡交流合作,对推动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4、积极筹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提升中心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拓宽服务面,打造活动中心新的增长点,经活动中心多次申请、县教育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考察论证,郧西县委县政府决定与郧西县龟龙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郧西县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距离县城七公里,距离五龙河风景区五公里左右,拟投资九千万元,面积120亩,该基地集军事训练、科技探索、素质拓展、文体活动、农林实践、生活体验于一体,一次性可接待学生1200人,年接待学生达3000人以上,辐射湖北省西北地区青少年学生,受益群体预计20万人以上。该基地2015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2016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回首过去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我们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校外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大量的资金支持与耐心指导,我们更清楚校外教育任重道远,我们的工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与同行先进单位相比差距很大,与青少年学生及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活动保障性比较差,活动不能常态化。但是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不会被困难吓倒,我们会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中心工作情况,及时深入到基层学校倾听校长及学生对活动中心建议和意见,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与协作。“依托中心、依赖本土、依靠教师”“基础扎实、管理严谨、求真务实”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干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一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行为准则。 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这朵小花一定会在鄂西北边陲这个小县城常开不败。

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中心”发展步履艰难,其原因有:一是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纳入财政预算的经费只是象征性的;二是“中心”本身是公益事业单位,想通过专业特长培训创点收弥补经费不足,但又无上级物价部门红头文件的政策支持;三是省级财政给了一定的经费扶助,但对于我们“中心”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2、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参与率已呈下滑趋势,其原因是:一是现有国家统一配置的活动项目与设备器材己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新奇兴趣的需求;二是家教家养现象极为严重,可以说无师不在家教,节假日时间,学生绝大部分都在班主任、主科教师、艺术教师的家里进行文化补习或上专业课;三是专业指导教师的活动创意、表现行式、指导艺术等不能适应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四是学生参与校外科技活动、艺体活动、社会实践的时量、表现、评价等未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五是组织学生参加“中心”校外活动的工作情况未纳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3、要加大对“中心”管理人员、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整体提升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创新活形式和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5年5月11日

第三篇:教育新理念

教育论著读书笔记1

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以及《教育新理念》,给我带来了新的感受,感到教育教学的压力,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内练功底,平时必须多学习,在暑假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多多。

拜读最多的是《教育新理念》,说实在的在阅读之前,我的思想包袱很大,权当是任务吧!因为不大喜欢看全理论的书。《教育新理念》。一听书名就知道要给我进行一次“洗脑”,灌输一些枯燥无味难以消化的理论了,可是当我读完前言,“任务”的意识反而淡化了很多,随之产生了拜读的愿望。这本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知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要更新的教育新理论。从客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与学的理念上为我们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不断自我更新,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袁振国先生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有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比如他在书中写到:小孩子因为无知上学,所以小孩子们回答问题不正确或提出的问题浅薄或荒谬,应该说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们的回答都是正确的,提出的问题都是高质量的,倒是不正常的了。可是把这种现象视为不正常、而要把不正常的现象变为正常现象。孩子们回答问题正确时,就会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回答错了或提出荒谬的问题时,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而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所以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形是,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了,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他们已经没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有谁还愿意不

断地被老师批评和嘲笑呢?不回答,不提出问题则不会有任何麻烦,二回答得不好却有不愉快的结果,这是其一;其二,教师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提出仅仅是一个手段,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消极地听课,等待老师的自问自答。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问题意识也在日渐淡化。

在阅读这些事例的过程中,引起了我强大的共鸣,我在想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问题意识,问扫描长大以后越来越弱,甚至成人后消失了呢?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我想这里要承担责任的除了孩子的地衣启蒙老师父母那漫不经心的应付搪塞外,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扪心自问,对于孩子那无穷无尽的问题给予热情的应答或指导了吗?非也。我觉得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病,课堂上总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教师帮忙给予标准答案。经常教完课文后不忘问上一句:都懂了吗?当学生回答没有了,教师也就放心了。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袁振国先生把它称之为“去问题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个是先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惑、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教师走后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上来了,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纽带的教育。就是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于教学在于教师。我还清晰的记得蔡祥同学在语文课上提了一个上课讲过的问题,在学生们哄堂大笑时,我也跟着笑了几声。朱淑盈同学提了很浅显的问题时,我问了她一句:“这个问题你还不懂啊?”她红着脸坐了下去。更多的是有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牛头不对马嘴时,教师满脸的不高兴,甚至打断了他们的说话,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孩子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欲望,当看到教室里稀落的小手时,心里又是那么憤憤不平,认为现在

的孩子太笨了。是他们笨吗?不是。是教师磨灭了他们心中的热情。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话语成了一张空头支票,走进孩子的心灵,善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成了一句戏言。我究竟在无意中扼杀了多少好奇的童心?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培养,孩子刚刚勉强学会走路,就试图摆脱成人的束缚,离开成人认为天经地义、习惯了的大马路,去那泥塘、石子、杂草丛生的不是路的路上去。说它不是路,那是从成人的眼光来说的。孩子们本来并没有关于路的概念,那是因为家长的反复教导和强迫,孩子才放弃了每次不一样的路,走上了大家公认的马路。一旦走上了认识的马路,就再也不去探索泥塘、石子、杂草丛生之地的乐趣和新奇了。小手的提问题,回答问题的现象也莫过如此了。

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性。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孩子有了问题,说明他们有思考,而一个人的创造总是从问题开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发现道路。所以,保护和发展先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回答他们,或有意识的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因为提问是孩子创造力的摇篮,是孩子创新的开始。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我的学生们,我会多多关注他们的提问,是异想天开也好,是不合乎逻辑也好,幼稚也好,荒诞也好,孩子们敢于提,我有什么理由不郑重地对待,去善言地去回答的呢?也许多年以后,正因为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使他们成了社会各个领域了不起的人才呢?要真正的关心爱护每个孩子,就从最简单的第一步,认真应对他们的每个提问吧!

第四篇:〈教育新理念〉有感

《教育新理念》读书心得

英语组 曹立丽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用符合教育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教育新理念》无疑就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导师。假期中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感觉到这本书通俗易懂,和我们教学息息相关。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调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教育的变革,主动地去适应、参与教育实践,用我们的热情挖掘我们的智慧,追逐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技巧。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髓,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素质教育是人么现在喊的最响亮的口号,而课程改革、考试 评价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观念的四个关键环节,而更新教育观念又是先决条件。

读了《教育新理念》,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的定位到底在哪里?怎么样的教育真的不愧于“素质”的称号呢?我觉得素质教育只是给教育提出了更好层次的要求吧?以前的教育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书上学会了,考试考好了,那就说明你是个成功优秀的好学生了,却为了执着的升学率而丢弃了很多更重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保存了以往的应试,升学,还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提出了更广阔的要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需要的不仅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会读书又更多面的学生了。有的人认为素质的提出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压力,可以放松,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的应试考试呢?我倒觉得素质的提出不管是对学生或老师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成功的素质教育我想它应该能有比较满意的应试基础;再者,学生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去接触更多的知识。

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

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首先应该明确的理念,定位好教育的价值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维空间,允许语言表达不清的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教师应该用非常友好的态度去关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二)立足课堂教学求效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保证。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积极提供、创设参与及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既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并且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课堂教学不是图热闹,而是重实质,要保证教学的成功、高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应该倡导反思。反思可以说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种好形式,是最佳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填写“教

学后记”。可总结经验之得,也可反思失败之处,但要体现客观性和针对性。二是写教育日记。倡导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得、所读所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三是教育随笔。其表现形式灵活,从教学出发,写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体验和感悟,也可诉说自己的教育事件。重视案例积累。作为一名教师,不可忽视教学案例,可以从这些方法入手:其一,根据一个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写出自己的教学案例。其二,以一段激荡心灵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教学案例。其三,积累他人的教学案例。

(三)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决定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终身的积极发展过程。既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关心学生学什么和想什么,更关心他们怎样学和怎样想;关心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关心实际动手能力;关心社会的生存能力。

我们应强调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不是所有学生适应统一的教育模式,变成相同的人,而是我们的教育去适应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鼓励并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中每位学生都应同样的重视,无好恶之分。尊重学生不同的特点,改变分数高低和升学率的高低为评价标准,努力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第五篇:国际教育新理念

《国际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通川区八小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回去之后,我认真研读了几本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的《国际教育新理念》一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一世纪是个“学习化”的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位成功的教师,应是一位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的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让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认真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应该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延续过程中,从国外到国内的引进吸收过程中,理解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

二、目前,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虽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能否跳出这些程式化教学。 第

三、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是重要的,因为方法是理念和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 1

思考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背后是以什么教育理念为基础的。

第四、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诞生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潮相联系的。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的涌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在借鉴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有所选择,思考怎样使之“本土化”。

第五、传统教育是“遗传”式的,即传承人类文化,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的教育功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教育主题。要想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应思考老师应怎样教和学生应怎样学,以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教育理论的学习使我们对当今教育有了更深刻、更理性、更全新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劳动者。

上一篇:初学生学期总结范文下一篇:诚信计生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