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论文

2022-04-21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论文 篇1:

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针对现有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改革思路、构建原则、创新性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包装工程与设计;创新实践型;培养模式

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是融合工科和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1-2]。因此,在满足包装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出创新实践型高级包装人才是国内包装教育者一直关注的热点。其中,如何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双重目标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包装人才以满足社会及包装行业的需求[3]。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而现有包装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不能很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分析

包装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较其他学科起步相对较晚。在培养模式上,由于涉及学科范围广、教学内容覆盖面过大,导致多数高校包装工程专业学生课堂知识内容复杂,如包装材料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这些内容均涉及到不同学科,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只放在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学习上。由于包装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涉及的行业面广,工种繁多,需要实践的项目较多[4]。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轻实训,实训环节仅停留在对设备的简单操作上,而对包装产品的工艺、产品设计等整体专业技能不能进行很好地融合,因而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此外,专业教师多是从印刷、机械、设计、材料等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对包装学科知识结构、专业认识、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把握不够,基本处于边摸索边学习阶段[5]。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仅重视书本知识,创新能力低且实践能力也未得到充分锻炼。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未能很好结合,由此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培养复合型包装应用人才是国内外包装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它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构建面向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包装材料、包装运输、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技术、包装自动控制、包装应用力学、包装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细化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科特色优化教学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和实训课时比例,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训环节的资源整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构建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行业需求、突出创新实践、培养综合能力”为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多学科、综合性、行业特色鲜明的整体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育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综合改革,培养包装创新实践型人才。

2.2顶层设计,确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原则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①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在国内众多高校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生物质包装材料与技术研究为实践教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教育为主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关键;充分发挥南京林业大学在产学研方面上的优势,培养出特色性创新实践性人才是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②实践型原则。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主要有4个平台,即基础性实训平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训平台、研究性与创新性实训平台及工程实训与工程实践平台。依据不同平台,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专业综合、创新和工程训练,在大学4 a培养中逐步提高平台,系统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③混合型原则。根据包装专业涉及到多学科的特点,混合型体现在各学科知识的混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混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与实践、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及工厂的界限。学生设计的包装作品不仅要关注装潢、造型与结构设计,还要符合实际运输包装、包装测试及包装工艺的要求。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是由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体现混合型实践教学模式。

2.3注重个性,实施多元化培养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是要求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等,重点考察知识的转化能力,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创新。

2.3.1保持知识的时效性,引领学科发展。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根据创新实践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入实践实训内容,构建全新的包装工程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内容,并适当穿插于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将新理念、新方法、新产品及该学科的学术前沿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授课过程中还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学生不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市场及行业需求。

2.3.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引发其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3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创新精神。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办学特色,开办强化实践班、梁希班、卓越班等,结合教师的各类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大学生创新课题,科技、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调动其创新积极性,提高其专业认可度;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时应延伸空间,实现个性发展。同时,可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不同选修提高模块供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3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对该专业课程按照包装工程与包装设计2条主线来组织课程体系,通过将各模块课程进行纵向的优化整合,再结合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定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主线之间的关系与网络结点,以达到明确课程体系结构、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精简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目的。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分理论与实践2个部分,理论包括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特色选修课等应用理论课程;在实践课程中包括实验实训课、各项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等由浅入深的实践环节,从而在横向形成了从“基础课程”至“核心课程”再至“应用课程”3阶段,这3阶段基本以时间为序,逐步深入;在纵向形成了从“理论”至“实践”再至“创新”3阶段,这3阶段是知识学习的深入融合,最终形成实践创新的“三纵三横”体系。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4结语

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研究从学生的培养模式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继承该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传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各类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推动实践进课堂,突出创新实践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初步指导,尝试进一步提升本科培养质量。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高校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宝琳.包装工程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包装工程,2003,24(4):177-178.

[2] 孙智慧,张莉,刘壮,等.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2(4):17-21.

[3] 徐朝阳,李大纲,徐长妍.论包装工程专业双重目标培养[J].包装学报,2009,1(1):5-7.

[4] 周建伟,胡红艳,高德,等.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与优化[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5(4):69-74.

[5] 高德,周建伟.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137-138.

作者:徐朝阳 孟国忠 徐丽 潘彪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论文 篇2:

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摘 要:立足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需求,总结了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不足,提出了以“共建、共享、交流、促进、开放”为方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协调统一,“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理念,从校际协同建设机制、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架构与在线开放资源建设三方面论述了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模式,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从松散无序向学科体系建设的转变提供了参考模板,为信息化背景下校际合作与创新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在线教学资源;协同创新

一、引言

以新能源技术、新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及其融合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浪潮,对世界范围内高等工程教育的既有体系与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前所未有的工程建设规模、集成度与多专业综合化程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无法回避的全新挑战,也是阶跃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其中,尤以信息技术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在线开放教学对高等工程教育方法与模式变革的影响最为显著。

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9年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科毕业生占世界总数的38%,在校生与毕业生均超过国内高校总量的30%[1]。其中,土木工程作为最古老的工程学科之一,伴随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服务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种民用设施建设,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水利、管道、港口等,也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呈现学科交叉、深入融合的局面,并由传统的以陆地建造为主向海洋、太空与地下延伸。這一发展趋势要求土木工程人才具备综合应用、工程创新与开拓引领的复合能力以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美学的综合素养。为此,迫切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而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符合当代人知识与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成为首要选择[2-3]。

2012年以来,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译作“慕课”)等新型学习资源与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在敏锐地预见“互联网+”可能带来的教育革命后,经历了短暂的学习与借鉴,我国于2013年开始,由教育部主导,全面推动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慕课建设、研究与应用,并逐步形成了我国慕课的基本特点,即:受众的大规模、面向公众的开放性、在线开放性以及课程活动的完整性[4]。在线开放教学有效拓展了教学时空,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2020年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线教学跨越时空障碍的大众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优势得以充分展现[5]。

我国慕课建设发展迅猛,慕课总数、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位居世界之首,业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5-6]。与以往依托现代教学手段(如采用PPT、视频公开课等)对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相比,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在教学方法和体验上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在经历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量化积累、规模化效应以及多元化的教学应用探索后,慕课建设的不足也逐渐显现,主要在于:课程建设以单门课程为主,松散重复,良莠不齐;在线课程总体呈现扁平无序状态,缺乏引导,使学习者陷入相似资源过度而体系资源不足的选择困境;在线开放课程未有效融入传统教学体系,对传统教学未形成系统性支撑。

显然,顺应工程发展需求,使在线开放课程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命题。为此,笔者首先论述了当前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再以重庆大学牵头、国内11所土木工程一流学科与知名高校共同参与的土木工程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群为例,从校际协同建设机制、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架构与在线开放资源建设三方面探讨了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为促进我国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途径。

二、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主要有单人或多人一课、多校共建一课等,其中多校一课多为适应不同教学要求的同类系列课程。建课方法大多为传统教学的视频化、纸质资源的网络化,互联网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而大量不同学科专业种类繁多的在线开放课程的扁平化呈现,又使学习者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无从把握知识关联,难以实现知识体系自我建构,导致现有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处境尴尬,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数量庞大的在线开放课程,却未形成对传统教学的结构性支撑。

为此,笔者认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体系架构严密的逻辑性与关联性、对学习者的引导性,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资源整合的灵活多样以及资源的快速更新、动态可视、交互共享等技术优势,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认知规律出发,围绕工程学科特点、趋势与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体系建设,是将学习者与教学者从现有大量无序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选择困境中解救出来的有效方法,并可从根本上使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成为对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支撑。

在线开放课程的体系建设可以弥补单一慕课建设的松散与无序,以及由此造成的自主在线开放学习的盲目性、无系统与不连贯[7-8]。而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网络化结构又可使学习者自主设计与把控学习进程、探索领会知识关联、构筑知识体系、培养并提升综合素养,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与纸质教材的局限。

三、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创新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应有别于传统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的线性化结构,或不同门类在线开放课程的简单罗列或堆砌,而应围绕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需求,构筑课程间呈现明确固有关联的网络化体系,其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设机制、体系架构与资源建设等。对于工程学科,“互联网+”独有的动态、可视、综合、交互的技术优势,天然契合了工程感性认识、综合认知与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需求,并可充分展示工程的综合性、时效性和演化性,而传统教学模式、平台与单一课程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围绕工程学科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体系建设意义尤为突出。

在此,针对土木工程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需求,围绕“土木工程在线开放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我们探索创新了以“共建、共享、交流、促进、开放”为指导思想的校际协同创新机制,追求“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协调统一的土木工程学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架构以及“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资源建设方法[9-11],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1.“共建、共享、交流、促进、开放”的校际协同创新机制

在线开放课程体系需要优质课程与优良技术平台的支撑,因此,逞一家之强、一蹴而就势必重蹈单打独斗建课的弊端,导致课程体系架构不完善、课程良莠不齐、资源捉襟见肘。集中本学科各高校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各校良好积累,是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的不二之选。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高校合作并非新鲜事物。但以往常常为多校联合编写教材、编制题库,或共建一个门类在线开放课程,围绕同一学科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则无先例。如何有机组织并充分发挥各校优势、体现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应有优势,是决定课程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由重庆大学牵头,汇集了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和长安大学共11所我国土木工程一流学科与知名高校,面向土木工程本科教学,以“共建、共享、交流、促进、开放”为方针,集中教学名师、发挥教学优势,进行体系总体架构、平台总体设计、各校分工协作与系统资源整合,探索了“土木工程在线开放核心课程群”的校际协同创新建设机制(见图1),开创了信息化趋势下高校协同教学创新的全新局面。

2.“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架构

合理的、具有灵活性与针对性、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往往对学生影响深远[12]。在线开放课程的灵魂在于“教”和“学”,在于“用”。在线开放课程不仅是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交互式信息化学习平台,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其体系架构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至关重要。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平台设计应充分面向学习者认知规律、学习方式、学科特点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内化于在线资源与体系架构中。需借鉴传统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结合工程发展的前沿性,兼顾课程是否利于在线教学等因素选取核心主干课程。传统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具有线性化递进式特点,需经过较长的学习进程,学生才能初步接触和了解专业知识与工程之间的关联,不利于培养学生工程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图2a)。因此,在线开放课程体系除应具备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内容的系统性、信息资源的可视化与动态更新能力之外,还应使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能随时建立知识与工程之间的感性与理性关联,充分把握工程的综合性与应用发展趋势。

为此,课程群建设团队构建了模块化网络式土木工程在线开放核心课程体系(图2b)。以工程案例库、综合实验库与练习测试库构成的土木工程核心资源库为中心,与四大课程模块形成网络体系。以“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协调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为理念设置具体课程[8],包括基础科学、工程概论与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以及综合应用四大模块,涵盖结构工程、桥梁、隧道、施工等多个专业方向,跨越概论、力学、专业、法规以及复杂工程检测、现代BIM建造设计技术等(图3),其中,基础科学课程模块采用与其他相关在线开放课程的动态链接。这一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充分展示了工程学科的系统性、复杂性、多样化和综合性与工程实践的过程性与生命周期性,彰显了工程发展与现代技术的交融。

3.“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资源建设

面向工程学科的在线开放课程群,应充分展现工程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以及发展趋势。为此,我们建设了“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具有顯著土木工程特性的在线开放核心资源库,将科研成果、工程实践及其最新发展充分纳入教学活动[10],建成的核心资源库包括:练习测试库、工程案例库和综合实验库。其中,练习测试库覆盖了课程体系内的全部知识点,提供题目、答案及重难点解析;综合实验库包含实验指导书、实验演示视频、说明文稿等;工程案例库(涵盖房屋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建筑材料、检测加固、BIM工程设计等)则以视频、动画与说明文稿等形式综合展示典型工程案例。这一在线开放核心资源,提供了传统教学资源无法实现的跨越课程限制、跨越线性教学进程安排的信息集成与可视化优势,具有单门在线开放课程不具备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信息化在线教学仍然离不开教材建设,同时信息技术与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建设也为传统教材赋予了新使命。如新形态教材通过精品纸质教材与数字课程的一体化设计,运用二维码链接在线开放资源以及VR技术,使传统教材中平面化的模型与简图立体化、动态化和仿真化,拓展了知识的呈现形式,形成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良性互动;将传统平面化教材出版拓展为课程出版的全新一体化数字课程,打破了纸质教材内容和呈现形式的限制,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与信息管理一体化,兼具在线开放课程的信息化优势与传统教材知识产权的完整性与体系性。上述在线信息化资源与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形成了交互支撑。

四、结语

我们建成了包括21门视频课程、约9000题全覆盖在线开放题库、28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库与52组土木工程典型工程案例库的“土木工程在线开放核心课程群”网站(http://39.98.191.102:8010/)以及爱课程网课程群宣传网站(http://tmgc.icourses.cn/),配套新形态教材25套、数字教程5套,为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提供了全新的土木工程本科核心课程体系,为各校共享课程群资源、应用与推广提供了良好技术平台。课程群建设团队以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省部级教学名师等为骨干,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一线教师与青年教学后备军。在线开放课程群中已有9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等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课程的高质量与高水准。

参考文献:

[1]吴岩.勇立潮头 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R].上海,2019-10-26.

[2]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3]周绪红.《高等建筑教育》2020一流课程建设专刊发刊词[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1):1-4.

[4]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陈宝生.世界慕课大会报告[R]. 2020-12-10.

[6]吴岩.应对危机 化危为机 主动求变 做好在线开放教学国际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20(4):4-16,60.

[7] MACKNESS J, S MAK & R WILLIAMS.The ideals and rea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MOOC[EB/OL].[2021-05-03]. http: //www.lancaster.ac.uk/fss/organisations/netlc/past/nlc2010/abstracts/_Mackness.html.2010.

[8]李正良.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

[9]陈朝晖.基于知识建构与交互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8):33-37.

[10]高松.以教学信息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中国大学教学,2019(1).

[11]陈朝晖,李正良.“科研—工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建筑力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0,29(1).

[12]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對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土木工程在线开放核心课程群的创新与建设”(16ZG004-2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面向土木工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型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201003)]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周绪红??陈朝晖??李正良

工程与人文教育融合论文 篇3:

论工程人才的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

摘 要: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适应了现代社会工程实践的客观需要,对完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现代工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应从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法和加大对专业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工程人才的伦理与职业道德素质。

关键词:工程伦理;职业道德教育;工程人才

1 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性飞跃,我国的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存在着工程伦理教育缺失和滞后等问题。大部分高等工科院校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对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将大大丰富和拓展工程教育的内容,也有助于我国工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工程专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工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程人才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精湛的技能素养,而且还需要具备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为突出和尤为重要。工程人才如果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而缺乏与专业活动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认识,就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就不能准确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利益。他们所创造的工程成果,可能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危害自然资源环境,也可能对人类传统伦理价值形成巨大挑战。此外,我国工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偏差,认为工程技术就是应用技术,就是将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其他人文知识无足轻重。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从而使他们成为深谙现代工程技术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人才。

最后,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工程实践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环境的、伦理等诸多方面因素。工程技术人员在具体的工程技术运用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生态效益、伦理准则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考验着所有工程人才的伦理价值观和职业道德。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一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豆腐渣工程”也时常出现,如重庆綦江彩虹桥,上海倒塌楼房等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还有一些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就是工程人才伦理职业道德意识的不足和责任的缺失。加强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工程人才在工程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重塑工程建设的社会正义、人道主义、生态主义等原则。

2 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内外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美国工程伦理学者戴维斯把向学生讲授工程伦理的预期目的概括为以下四点: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增加学生对职业行为标准的了解;改进学生的伦理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伦理意志力。中国学者余谋昌认为,工程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公正地处理有关的各种利益关系,主要是业主与承包人的利益关系、工程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工程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工程伦理的道德规范主要有: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安全和风险原则。肖平认为,工程伦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通过对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各阶段面临的价值冲突和道德问题的初步扫描,引起对工程活动中伦理课题的关注与思索。(2)工程伦理与一般伦理原则及传统伦理原则的关系,工程实践中的价值选择具有约束力和共通性的指导原则。这是建立工程伦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3)典型工程领域的道德课题探讨,以某些应用范围较广、社会影响面大的具体工程科学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特定工程领域正在面临的道德课题及其解决的前景,以期引起科技工作者的警惕。(4)对工程过程的伦理审视,重点探讨在一般工程环节的运作中进行道德审视与约束的内容。(5)工程师职业道德素质与规范,在充分总结工程活动的道德要求和科技工作者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师及其他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伦理素养和道德规范,并指出人道主义是工程伦理的首要原则。

笔者认为上述分析,有部分内容已经提高到了学科层次,旨在建立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有部分内容属于哲学层次,探讨工程伦理与一般伦理原则的共通性和不同点,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但就工程人才的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筆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工程师所从事的工程活动,承担的是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利益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更为关注,更加强调工程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负责放在首位。比如三峡大坝工程建设中工程师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应该按照设计蓝图进行施工,保证三峡工程的质量。

2.2 工程师的职业行为规范

主要是指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工程职业、与同事、与工人、雇主和客户等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如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之间的道德规范有:平等公正、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实施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生产技术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工程人员应追求真理、不怕困难、尊重事实,保证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质量等。

2.3 工程环境伦理(工程生态伦理)

现代工程技术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工程师不仅要利用技术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还要把视野转向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肩负起塑造可持续未来的重任。也就是说,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要向“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工程技术活动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即工程技术和工程活动的“生态化”。

3 加强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措施

3.1 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不仅肯定了工程技术的经济价值,也凸显了工程技术的伦理道德价值。现代工程人才的工作对象不仅是技术系统,还要介入和承担与之相关的经济、法律乃至道义的义务和责任。因此,要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工程人才,就必须在继续做好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不折不扣地、扎实稳妥地开展好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增强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形成教育合力。

3.2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鉴于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弱化、淡化乃至忽视工程伦理教育的事实和倾向,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就显得尤为关键。第一种方案是安排专任教师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作为所有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此方案改革较为彻底,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施。第二种方案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公共课中加入工程伦理内容,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工程伦理方面的教育。如有学者提出,《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作为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思想理论必修课,如果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安排“工程伦理”的理论原理和具体案例,将会为培养具备应有的工程伦理素质的工程专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的确不失为一项可行性较高的探索,值得有关方面做进一步的认证。

3.3 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西方国家早已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创造了一些先进的伦理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方法,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发,现已扩展到医学、管理、法律等领域。该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案例典型生动活泼,学生感受强烈,对学生有吸引力,有利于学生消化教学内容,同时对其以后工作有现实指导作用。这些案例资源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挖掘整理我国的现实案例如长江三峡决策过程、西气东输工程等,力求所选案例具备较强的针对性、较好的启发性、较高的真实性和较强的新颖性,最终建成的数据库必须满足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手段多样、更新及时、富有启发引导功能等基本要求,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不能是老师一个人分析,而是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强调师生互动,平等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点对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

3.4 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工程伦理培训

工程伦理是一个全新的应用伦理研究领域,是一个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学科,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等内容。这就要求工程伦理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知识涵养。要有计划地对工科教师进行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在专业教学中更为重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和伦理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工程伦理问题,培养一大批工程伦理学方面的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

除此之外,還要实现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工程伦理,践行工程伦理原则,亲自参与到工程设计、管理、考核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亲自感受到工程活动对人类活动、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体验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接受工程伦理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李世新.工程伦理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郭智勇,潘小妹.论工程类高校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08,(34).

[4]M.Davids(ed.). Engineering Ethics.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作者:陈俊豪

上一篇:初中生物与小学科学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下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