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市建设阶段

2022-07-12

第一篇:泉州城市建设阶段

泉州市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处 (2010年11月11日)

实行网上审批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一轮审改工作的具体发展思路,也是泉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措施。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审改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市网上审批平台于2006年7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并于2007年4月23日启动全程式网上审批,泉州市辖属各区县网上审批系统也于2007年5月左右分别运行,标志着我市审改工作向网络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将我市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泉州市网上审批平台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我市的网上审批平台建设紧紧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深入,共经历四个阶段:

(一)基础平台建设阶段(至2006年7月) 基于当时还不完全具备建立全面网络化的审批技术体系的基础条件,为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确定网上审批平台的功能定位。一是立足实际,以进

1 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服务项目为着眼点,建设以审批业务管理、服务、监察为主要功能的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中心所有审批业务的全程监督、管理;二是适度前瞻,以网上预申报、预审核为重要创新点,在个别部门的部分事项实现部分环节、部分功能的网络化,启动网上审批建设与应用。基础平台于2006年7月3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网上审批平台以审批服务项目及其流程为基础,以全程电子化监察为主线,面向申请人、部门审批人员、中心管理处、监察机构等行政相对人和审批主体,提供政务公开、预申报、咨询投诉及审批流程处理、部门内部审批、电子监察、统计分析等审批服务管理功能,平台根据业务需要和管理要求,使用范围覆盖进驻中心42个部门500多项审批服务项目以及进驻部门领导、审批工作人员和监察人员,构成了我市新型审批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审批平台由“两个门户、两类通道、一个中心”组成。“两个门户”包括:一个内网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外网(因特网)门户网站即“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 http://)”。“两类通道”即中心各部门窗口与部门之间的网络通道,包括1条服务于37个部门、依托政务信息网的公共通道,以及工商局等需要与上级已建的审批系统连接的6条部门独立的专用数据光纤,共同构成全部42个进驻部门与中心的快速信息渠道。“一个中心”

2 即设在行政服务中心专用机房的数据交换中心,作为“两个门户”的网络载体和“两类通道”的汇聚点,用于存储、管理、摆渡、交换、辐射各项审批服务信息。“两个门户、两类通道、一个中心”共同构成了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网上审批技术体系,承载着各项审批服务业务。

(二)网上审批改造阶段(至2007年4月)

1、启动面向企业全程式网上审批。为进一步深化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考虑到两个方面的现实条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2004年8月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并于2005年4月起正式实施;二是省工商系统要求企业在注册时须购买企业商务数字证书,使我市拥有商务数字证书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使企业端通过数字证书认证申报成为可能。中心先后邀请省委机要局、省数字办、省信息产业厅、福州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部门领导和高校专家亲临指导论证,创新性提出整合综合审批、办公自动化、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已建成外网预申报、内网预审核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提出进一步融合综合审批、办公自动化系统,引入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等安全认证手段,在全国率先启动面向企业全程式网上审批,实现审批服务项目从申报、受理、审核、审批、拟文、盖章、反馈等全过程网络化,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审批服务向横向和纵向延伸。2007年4月23日,

3 首批开发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等7个部门31项审批服务项目成功试运行(其中4个部门10个项目属市县联动)。第二批开发市公安局、劳动局、交通局等21个部门147项审批服务项目于2008年2月28日正式运行(其中9个部门32个项目属市县联动)。目前,实行全程式网上审批的项目已达24个部门178项。全程式网上审批的推行同时也推动了全省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的深层应用,兄弟市福州、莆田、漳州、三明等地纷纷向省委机要局申请使用数字证书。

2、推行投资建设项目阶段式并联审批。针对以往投资建设项目串联审批存在时间冗长、手续繁琐等问题,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及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先后进行两次修改调整,大力推行“并联式”审批。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业主要自行报送各相关部门逐一签批形成的效率低下的现象,一方面缩短了承诺时限,另一方面方便了群众办事。对于牵关头部门发起的联办件,各协办部门均能在第一时间在线查看,并进行同步审核,办件过程中可随时查看该联办件涉及多少协办部门、各协办部门的审批流转环节及审批意见。

3、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对于绿色通道服务项目,实行“跟踪督办制、限时快办制、主动协办制、预约办理制、容缺预审制”等管理制度,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事先办”。企业到中心预登记时,会自动弹出提示菜

4 单,一经受理,系统自动发送短信给部门分管领导,提示该项目必须在原承诺时限的基础上提速50%。

(三)资源整合共建阶段(至2008年3月) 为了实现全市范围内网上审批服务的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目标,中心制定了《泉州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建设要求》,以规范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跨部门审批和并联审批,申办材料重复提交、反复审核,造成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弊病,中心通过大力整合各部门审批信息资源,于2008年2月29日,建成了审批专项数据中心,实现审批信息的共建共享。审批服务事项一经前置部门审批通过,其审批结果(如批文)将被自动入库共享,后续部门无需要求业主重复提交,从专项数据库提取即可;同样的,并联审批部门涉及的交叉材料,业主也只需提供一份后即可在专项数据库实现共享。同时,选择市政府办专用计算机房作为站点,建设异地灾备中心,于2008年2月启用,实现对中心现有审批数据和应用的安全备份和自动恢复。系统的建立进一步简化了申报材料、减少重复申报、确保了数据安全,尤其对涉及前置审批和并联审批的部门,作用尤为明显。

(四)完善充实阶段(至2010年2月)

1、启用办件预登记系统。在中心办事大厅二楼入口处设立办件预登记窗口,将所有进入中心的办件信息实行预登

5 记挂号后再到部门窗口受理,从根本上解决窗口人员没有一次性告知、收件没有出具受理单、办结后再补录入、变相补退件、非平台数据的监察不到位等问题。

2、推行三个“一条龙”审批服务。在先前研发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的基础上,再次研发出台资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和城市户外广告审批“一条龙”两个系统。“一条龙”审批系统实行“牵头受理、抄告相关、协同审批、限时办结”的网络联审方法,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3、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手机WAP网站”。依托手机无线网络,拓展时间和空间限制,建设了“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手机WAP网站”。实现全天侯随时随地信息检索和办件查询。

4、改造升级中心门户网站。综合进驻部门和企业群众的意见,对中心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了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和网上申报导航等栏目,进一步丰富了网站的信息量,提高了网站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健全平台功能,更好地挖掘利用网上审批的数据资源,为领导、监察人员和群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技术服务,确保我市网上审批平台继续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先进,市行政服务中心经调研论证,着手进行网上审批系统平台的进一步深化拓展,通过加强审批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6 促进审批方式、监察方式和决策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建设内容包括两个阶段:

(一)深化改造阶段(至2011年3月)

1、建设智能监察系统。实现审批阳光度监察、审批异常监察和审批瓶颈监察,通过对审批事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测和量化,便于监察人员对审批项目进行监察,同时为流程再造和改革提供参考。

2、推行数字证书强认证。对进驻中心审批人员采取CA证书强认证登陆,取消其帐号和密码登陆方式,将审批责任具体到个人,使权力行使、资金使用和服务提供等“全程留痕”,通过加强“痕迹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健全审批流程和信息资源的分级保护机制。

3、增强短信息互动功能。对事项办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分别予以短信告知,同时提供短信查询、短信预约提前办结、短信评议等互动功能,研究、探讨破解熟人经济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4、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功能。针对绿色通道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在互联网上通过数字证书进行预约申报的事项,初审通过后,在合理时间段内进行预约办理。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加班服务等服务方式进行延伸,提高中心的审批效能

5、办公自动化。提供在线办文、在线培训、内部文件

7 流转、文档管理、会议管理、资产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功能,增强协同协作效能,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6、绩效考评。公务人员考勤、办件监察、评分全部自动化,智能化。

(二)智能决策阶段(至2011年7月)

1、建设全市审批数据中心。重点通过数据交换方式,整合、提取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的审批业务数据,建立集中共享、分布管理的全市审批数据中心,实现审批数据的整合共享。

2、建设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建立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分析模型、企业分布格局和改变情况分析模型、审批项目生命周期分析模型,为领导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篇:泉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探索

2009-08-27 16:23:42来源: 泉州统计信息网2009年02月11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本文拟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探索。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要按照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就是建设物质文明,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具体表现;乡风文明就是要建设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就是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管理民主就是建设政治文明,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內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反哺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1、优势特色农产品比重不断提升。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取消农牧业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料显示,2006年和2007年我市分别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5.37亿元和188.12亿元,分别增长0.9%和0.5%。水产品、乌龙茶、芦柑、龙眼、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是81.5%,2007年达到86.7%,超过了“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优势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85%的目标。

2、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在我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投资总量逐年提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和2007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6.8亿元和71.02亿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99.9%的村和95.9%的自然村通公路;28.8%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的村通电;近100%的村和99.6%的自然村通电话,92.5%的乡镇有邮电所,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3、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由单一的农业向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方向转变,非农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89.2%上升到2006年的94.9%;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比由1996年的44.8%回落到28.1%,为全省9个设区市最低,而在第

二、三产业就业的占比则由1996年的35.2%和20.0%上升到50.3%和21.6%。

4、乡村财力增强投入增多。乡镇财政作为国家最基层一级财政,既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又是县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建设工作的财力主渠道。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市乡镇财政总收入69.1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收入5197万元,为1996年的4.3倍;财政总支出63.38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支出4765万元,为1996年的5.5倍。2006年,我市村集体收入24.83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17.57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99亿元。乡村财政收支、投资状况总体良好。

(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我市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606元和7244元,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体现了我市经济相对发达,农民较为富足的市情。

2、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90.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5平方米;住宅为砖木结构的57.12万户,占4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0.52万户,占17.7%;22.6%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使用入户管道水的住户90万户,占77.9%,;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电的7.54万户,占6.5%,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51.93万户,占44.9%;59.6%的村完成改厕,其中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有69.96万户,占60.5%;村内道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占78.3%,柏油路占2.4%;39.4%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3、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末,86.7%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1台、固定电话84部、手机147部、摩托车86辆、电脑9台、生活用汽车7辆。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居民用于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7.5%,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2.9%回落到42.2%,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食品消费的内部构成看,主食消费的主导地位格局已被打破,副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大;从实物消费量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蔬菜、肉类、奶品等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三)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社会保障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末我市农业户籍人口471.07万人,其中有6.57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保险,339.08万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94万人得到了集体养老金,30.1%的乡镇有敬老院。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全面实施,全市有农业人口的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末,18.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92.0%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80.0%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63.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34.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增加4.7倍;32.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36.6%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的占比提高20.6个百分点。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数97.43万人,其中文盲占7.0%,初中占51.5%,分别为全省各设区市最低和最高;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62万人,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2006年末,我市97.7%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53.0%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91.3%的村有卫生室;88.8%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1.1%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86岁,比1995年提高了2岁。

(四)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农民生存需求的同时,重视满足农民对民主权利和安全的需求,加大了民主法制建设力度,打击了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活动,为广大农民营造了一个政治上民主、生活上安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据了解,2006年我市共有2383个村(社区)开展了村务决策听政工作,占总数的97.4%,群众满意率达到了88.3%;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了91.8%;2007年全市100%村推行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充分显示了近几年我市在推行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我市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发展缓慢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的事实。2006年我市机耕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

8.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8个百分点;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2006年的0.9%回落到0.5%,增加值率也下降到56.9%,较2006年低了0.6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厦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位居第6位。

(二)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倍,达到15972元,增长12.4%。二是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增长了7.9%,但是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仅高于福州。

(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就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而言,现阶段农村居民应对生存风险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然而,工业化与城市化使很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

二、三产业,往往没时间照顾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的收益小,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年老、疾病时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对于被征地农民,除了土地补偿、安置费外,其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需要获得法律保障。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层次低,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部门规章、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命令等等,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在许多方面仍属空白。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通知和规定,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不能形成配套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教育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但部分偏远地区水平仍然较低、基础不稳固,有些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也存在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加上历史原因等因素导致了我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5年。2006年末,我市农业从业人员中,小学及初中学历占了绝大部分,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总数的3.9%,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宁德。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及整合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各项投资协调整合的力度,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问题,在建设规划的框架内,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投资管理新格局,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成效;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四者的比重分别为54.1%、38.2%、4.0%和3.6%,可见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这两方面下工夫。一是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以发展

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二

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如丰泽的花卉、龙眼,洛江的花卉、龙眼、蔬菜,泉港的渔业、家禽,石狮的水产加工,晋江的畜牧业、渔业、龙眼,南安的花卉、龙眼,惠安的花生,安溪的茶叶、油柿,永春的芦柑、茶叶、食用菌,德化的梨、蔬菜、马铃薯等,积极探索“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组织,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公司)的优势,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连接基地、农户与市场的多种服务功能,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三)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征收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采取政府征地企业租赁制、利用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等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被征地农民的转移支付。尽快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完善村级财务托管制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林权投融资机制。

(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民的客观要求。因此,要从农村教育入手,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一是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二是办好技术教育,着眼于开发现有农业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民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来抓。三是加强农业中等学校建设,扩大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农民,着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一部分农民达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水准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为高层次的农民。

(五)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市农民对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和对社会安全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3%和91.8%,但应该看到村务不够透明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安全满意度比2005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民主监督不够有力和农村赌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等问题。因此,应该继续大力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村民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知识,为农村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森林毁坏等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应该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5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

开工建设碧坑水库、洛江八峰水库,建设石狮、晋江供水二期及南安沿海三镇供水等引调水工程,完成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整治和金鸡拦河闸重建,提高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整治农村工业“三废”和村庄污染源;对维护全市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严格控制用地功能转变,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德化戴云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等国家级和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域的投入,力争我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者:黄胜锋 泉州市统计局)

第三篇:泉州市民营规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

信息来源:福建省公务员局

泉州市人事局 陈友爱

民营企业是泉州的经济特色,素有“十分天下有其九”的美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配件及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是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决定了民营企业人才素质是衡量泉州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加强民营规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泉州最大特色、最大品牌、最大支柱和最大的活力源泉。据2008年末统计,我市拥有各类企业12万多家,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460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3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3418.1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0.89%。民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工业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总量的九成以上,“九五”以来总产值年均递增都在33 %以上。泉州民营企业对全市工业产值贡献率超过85%,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比例97%以上(国有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很小)。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规模以上企业对工业的贡献和对我市工业经济的进步功不可没。但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例作用不相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普遍偏低。调查显示,民营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6.17%,具有中专和高中学历的占57.72%,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16.11%,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8.25%,中层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水平更低。从统计数字来看,高素质管理人才正逐步向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服装、鞋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管理人才尤显不足。通过对泉州开发区的48家服装、鞋类制造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的职工有4324人,仅占全体职工29115人的14.8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有1662人,占全体职工的5.7%,远低于平均水平(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数的20.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职工总数的8.17%)。管理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影响传统产业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影响我市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民营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较低。调查显示,泉州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并不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平均为8%,科技型企业与一般传统企业差别不大。通过对开发区的158家企业详细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3346职工中,具有初级职称498人、中级职称224人、高级职称49人,专业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为1.45%。企业及员工对职称的重视程度不够,尊重人才的氛围尚未形成。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退休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9.7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6695人,中级职称3.14万人,初级职称5.44万人。而据泉州市非公评委会统计,2000年迄今已累计评审确认6000多名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参加泉州市工程技术系列(不含建筑、水利水电、林业、水产、农机专业)职称评审确认的849名工程师中仅有79人来自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仅占9.3%。国有企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比例为10:2。

3、学历比例、专业技术层次、年龄结构等不合理不平衡。如在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开发区8万人口中,拥有民营企业人才9053人(中专以上学历、初级工以上技术工种),占人口比例为12.9%。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等高层次人才仅120人,占人才总量1.32%,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很小。又如南安市在调研得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的比例仅为1:4:48,高层次人才非常缺乏。高层次人才年龄趋于老化,高级人才年龄大多在56岁以上,中级人才平均年龄也在48岁以上,一些传统行业如采矿、选矿、地质等较脏、累的岗位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一定的年龄断档;在人才结构上显示为重管理、轻专业的现象,管理类人员比例偏大。从各县(市、区)报上来的情况看,来自山区、腹地城市以及家族式管理的传统企业人才年龄结构有老龄化的趋势,来自沿海城市以及新兴工业城市(如泉港)的上规模企业、高新技术新兴企业的人才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1、泉州自身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的现状对企业人才队伍产生一定影响。我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如纺织服装、制鞋、工艺品、包袋、汽配等行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工业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能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并不多,难于吸纳大量的中高端人才。加上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直接结果是分散了外来人才的流向,使得我市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开始凸显。由于产业结构的客观原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小,队伍建设也相对滞后。虽然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抓得比较早,机制也较健全,并吸收了不少专门人才。如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家,在全省仅次于厦门居第二;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75家。这些中心里也聚集了不少高端人才,甚至外国人才,但引进的这些人才对我市的工作、生活环境颇有些看法,人才环境不尽人意,特别是生活环境远还未达到一定的层次,如南方路机引进的人才其中之一的条件就是要求居住在厦门。企业在规划人才队伍时无形中就增加了成本,也大大增加了人才的流动性,从而影响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2、人才流动的外部环境因素。泉州虽是全国的文化名城、侨乡,但在地理位置、人口、城市规模、人均收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医疗文化建设等方面在中国大中城市中并不突出,综合竞争力排在50名之后,在省内居福州、厦门之后,在吸引人才方面,相对于大城市的发展能为人才流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差距,有限的人才发展空间削弱了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我市城市竞争力与大城市不可比较。经济总量和城市发展腹地较小是导致许多人才不愿驻留泉州发展的原因之一。

3、重视培养和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上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 “重文凭、轻技能”现象和职业选择方面“重机关事业、轻企业”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高学历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不愿跨入企业的门槛,导致企业现有人才知识结构老化、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培养缺乏规划等问题。虽然人才工作对象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三支队伍”的重要两支队伍,也纳入了我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但是,人们世俗观念根深蒂固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4、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战略理念淡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是企业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的产物,但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是从事雇佣劳动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如进行录用、安置、调动、退职、解决劳资纠纷和教育训练等方面的工作。把员工与机器和工具一样看作简单的生产手段和成本,并未把员工看作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创造更为宽松、更富有活力的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人的因素,从战略的角度开发员工的智慧和能力。而从以往调查的结果看,泉州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从事的是人事档案管理(72.73%)、培训管理(72.73%)、人员的招聘、配置和辞退(81.82%)等工作,基本没有制定书面形式的人力资源战略。从激励方面看,很少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员工离职有27.27%是因为晋升渠道不畅或有更好地发展机会(占36.36%)。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激励,27.27%的企业采用长期的激励方式,但更多的企业则采用年终奖金的方式,没有企业对关键的员工采用期(股)权激励方式。可见,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战略理念淡薄。

5、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认定标准不一等影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企业人才资源总量少,特别是一线人才更为缺乏,加上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少的因素,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的需求速度。泉州对人才的培养态度,特别是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包容度与泉州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不上两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在2%以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也在10%以下,而在上海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比重高达35%以上。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既懂经济和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更为突出,真正科技型、专业技术型企业家在我市仍是极少数。在与企业家的交谈中还反映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对人才标准的不同界定,特别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认定有不同的理解,企业对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积极性不高。招聘人才一方面是停留在关注学历和实际操作能力上,至于有没有职称、是否具备科技研发能力或学识水平并不太看重;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职称与个人待遇不挂钩,企业不愿意拿出相应的报酬来兑现。因此,出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无法通过政府部门的认定,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实上造成政府与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客观上造成民营企业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规划不完整或没规划,同时也影响了“三支队伍”间的人才流动。

6、缺乏规范的人员培训体系。民营企业队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没有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研发人员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趋势;二是新员工无法快速融入企业,特别是企业文化的融合,无法形成凝聚力;三是市场人员不了解企业产品情况,市场开拓与服务能力不足;四是经营管理人员对技术了解不够,影响管理效果。这些都将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企业缺少一系列规范的培训体系,对高素质人才未来的发展,企业普遍重视不够。从已有的调查数据看,泉州科技型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企业占63.63%,而其中能严格执行仅占了57.14%,能进行培训的也主要是内部培训(100%),72.73%集中在岗位培训方面,很少有人才的发展培训规划。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重使用轻培养。企业人才流动率高,企业不愿成为别人的“人才培训中心”、“为他人做嫁衣裳”,对人才只用不养,缺乏培养、使用和管理人才的理念;二是企业高层没有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存在着需要才去找人的现象,对人才投资管理缺乏中长期的规划。虽然目前泉州有许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但由于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培训机构良莠不分,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培训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组织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7、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许多企业在收入分配机制上仍沿用传统方式,没有形成新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分配机制没有创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技术入股在绝大多数企业中没有实施;激励内容过于单一,常以金钱激励为主,缺少其他一些精神方面的鼓励。另一方面企业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义务意识不够,表现在民营企业受其管理体制的影响,企业关注的核心是利润的最大化,在用人上更多倾向于现招录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缺乏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义务观念,很难做到政府倡导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等一系列科学人才激励机制,人才队伍并不稳定。

8、企业人才职业发展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流动率较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能感受到自己在企业内的发展前途和工作本身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帮助。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不完善,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单一,所有人员只有管理职务晋升一条通道。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级别与工资便无提升余地,专业技术人员想在职称上提升,很多企业又不把职称当一回事(职称评定可通过本人的努力而获得),所以只能到了管理岗位才有可能提高待遇,于是影响了技术人员专注于研究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企业人才更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在得不到对未来发展有利的判断情况下,员工自然会重新选择。

9、高端人才信息交流不畅,影响高级人才有序流动。企业、人才、市场三方信息不对称、不衔接。据部分企业反映,企业对层次高、能力强、专业性要求特别的高端人才需求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满足,特别是新兴产业很难通过现有的人才市场招聘企业所需的高层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人才只能通过朋友介绍或“挖墙脚”得到,高级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受到制约。

三、对策与措施

1、疏通人才信息交流渠道,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才服务工作,构筑人才交流平台并建立沟通联系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层次多样、结构合理、服务便捷的人力市场和人才信息库;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制度,通过泉州市高级人才协会网、泉州市人力资源网等定期向民营企业人才通报我市的重大决策和扶持措施,以留言版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吸纳和听取企业人才的意见建议,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民营企业优秀拔尖人才先进事迹,塑造优秀人才的光辉形象。

2、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素质。充分利用我市每年500万元的高级人才培训经费,积极开拓办班渠道和形式,在政策允许的可操作范围内,对民营规模企业适当放宽受训对象。以强化企业精细管理培训和企业高级管理提升培训为主要内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战略管理能力、领导决策力、市场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企业。拨出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管理咨询诊断项目补助。组织管理专家、咨询机构对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管理诊断活动,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经济效益。组织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参加各种管理咨询洽谈会、机构推介会与咨询机构项目对接,推进企业管理教练模式。建议市政府借鉴上海、江苏、浙江、厦门等发达城市的经验,划拨出财政专项资金来推动“民营企业家素质提高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开展公益性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和企业管理高级论坛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安排民营企业主和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免费参加培训学习,切实让纳税人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扶持,提高企业主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泉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泉州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加快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政府相关职改部门应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分所有制,为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提供便利。专业技术人员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各职称系列就应该受理,而不应对民营企业申报人员设置附加条件,如要求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先办理人事代理、提供报到证等。

4、成立泉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着力构建公益性培训服务平台,促进泉州市民营规模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精神,加快培育民营企业核心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我市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性、公益性的各项服务,以公共、非赢利性为目的,开展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创新、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业务培训,以及承担国家银河工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等公益项目培训,从而促进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不断成长。

5、设立民营企业人才成长专项扶持资金,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议市本级财政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民营企业人才成长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训部门等有关人才成长教育培训申请项目。以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举办企业管理提升公益培训班,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按轮训,每年至少安排10期,每期至少200人。企业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的安排每半年研究1次,由市经委协同财政部门联合审查、统一核拨,并报市委组织部门备案。

6、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符合《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泉委[2006]4号)要求的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符合购买限价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或租赁廉租房的,房管部门给予优先安排。对凡调入我市工作的中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允许随调随迁;随调随迁的配偶及子女,符合招工、录(聘)用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解决;子女属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享受与我市生源的同等待遇;引进人才子女需就学的,由户口所在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到就近的中、小学就学。对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免收求职中介服务费和两年内免收毕业生档案保管费,减轻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压力。

第四篇:泉州市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2010-06-15 09:25:00 来源: 泉州晚报(泉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批产业人才高地,造就一支领军人才队伍,根据《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产业人才高地是指依托我市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中具有产学研优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能够引领我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才集聚区。

(二)领军人才是指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学术技术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或全国、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引领和带动我市产业升级和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到2015年,建成100个左右产业人才高地,其中力争30个入选“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培养100名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显著、业内广泛认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人才。

二、对象条件

(一)领军人才申报条件

1.工作业绩显著。在学术技术研究中业绩突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二等奖、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或以上、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一等奖的创新成果; 2.团队建设突出。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身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引领作用明显。具有战略眼光,能够紧跟本学科、本领域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或社会科学等方面能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二)产业人才高地申报条件

1.至少拥有1名同行业公认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3名以上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二等奖、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或以上、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一等奖的创新成果; 2.团队协作精神好,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3.企业人才高地应符合我市产业政策要求,节能减排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设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企业成长性和人均利税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先进水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高校、科研机构等人才高地应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创新优势,拥有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技术,能够明显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技术和市场比较优势;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管理制度。

三、政策措施

每个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享受下列各项政策措施:

符合《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条件的,积极推荐作为海西产业人才高地,享受省有关政策待遇,并可同时享受本意见的有关各项政策待遇。领军人才符合《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条件的,积极推荐为海西创业英才,享受省有关政策待遇,并可同时享受本意见的有关政策待遇。

(一)产业人才高地由市委、市政府授牌,并可根据不同的研发方向选拔确认1名团队带头人为领军人才。市政府给予每个产业人才高地50万元资助。资助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等。

(二)领军人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泉州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市政府给予每个领军人才资金补助10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创业启动、培养后备人才和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

(三)鼓励领军人才以团队为基础,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创(领)办科技型企业(领军人才应为法定代表人或第一大股东,股权一般不低于30%),对产业化成果较好,主导产品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市政府给予30万元的启动资金补助。鼓励各类投资资金给予产业人才高地的产业化项目投资。被确认为“海西创业英才”的,每人奖励80万元,当地财政也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产品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纳入采购目录,优先推荐使用。

(四)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每年资助10-20名领军人才或核心成员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修培训,开展合作研究、技术攻关或参加国际学术技术交流。各有关部门要为领军人才出国从事学术交流和商务活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

(五)大力吸引各类大型企业、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我市创办或与我市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创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产业人才高地,按我市有关规定予以资金和政策扶持,并积极推荐申报为科技型企业。

(六)支持产业人才高地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机构,按我市有关规定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园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人才开发专项经费给予一次性30万元建站资助,并给予进站博士后5万元的科研和生活补助。博士后科研人员出站后留泉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工作(聘用)合同的,给予启动资金、生活补贴5万元。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享受引进人才各项政策待遇。

(七)支持产业人才高地以产学研方式开展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有效对接。产业人才高地可设立专门的“开放式创新岗位”(事业单位可先突破单位编制、岗位限制,允许先引进再通过自然减员逐步抵消),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海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享受我市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待遇。对于每年在泉实际工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又不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开放式创新岗位”人才,给予每年5万元的科研津贴。人事隶属关系在我市的高校、科研机构到产业人才高地工作的,3年内可保留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

(八)积极推进泉台产业对接和人才交流。在产业人才高地实施台湾专业人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认证、职称评定等试点政策。加强两岸人才信息交流,建立台湾人才数据库,支持产业人才高地聘用台湾人才,鼓励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到我市产业人才高地就业。

(九)优先支持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申报国家、省科技攻关和重点课题项目,市、县(市、区)的科技专项经费和市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给予重点支持。

(十)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申报评审职称,更加突出以业绩为主的政策导向,其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知识产权拥有量和转化效益等业绩作为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主要依据。对成绩优异、有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辟绿色评价通道,组建专门评审小组,评审确认其专业技术资格,聘任时不受评聘年限和岗位职数的限制。

(十一)领军人才享受我市相当条件人员同等医疗待遇,所需医疗资金通过现行医疗保障制度解决,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解决。妥善解决领军人才住房问题,用人单位可按照本市现行比例为领军人才缴交住房公积金,在泉州市区域内购买自住住房的,在缴纳30%首付款后,余额可全部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领军人才购买首套住房时,准予申购限价房或经济适用房并优先安排。领军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按照本人意愿,选择工作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为其办理入学手续,所在学校不得收取额外的任何费用。

(十二)建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联系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推荐程序

实行个人自荐、单位或行业协会推荐和组织评选相结合的办法。具体程序是:

(一)申报对象填写《泉州市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申报表》或《泉州市领军人才申报表》,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或市直单位人事部门初审后,报送市人事局;领军人才自荐对象可直接填写《泉州市领军人才申报表》,报送市人事局。

(二)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初步名单,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

五、管理服务

(一)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市人事局具体负责实施。

(二)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个管理期3年。每年评审一批。

(三)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要定期了解和掌握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创业创新情况,每年组织专家对管理期满的进行考核评估,对成绩显著的产业人才高地和领军人才继续给予确认;对工作成效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取消泉州市产业人才高地命名和泉州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终止经费资助。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第五篇:泉州市德化县村卫生所建设发展规划

村卫生所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基础,承担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乡村医生是我国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权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缓解农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改善村卫生所医疗条件,提高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所建设意见》(闽政〔2010〕35号)精神及我县医改实施方案,制定村卫生所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医改工作精神,把村卫生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职责,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村卫生所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培养力度,规范执业行为,着力提升村卫生所的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村卫生所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为重点,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需求。

2.多方筹资,政府扶持。村卫生所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取村民委员会举办、乡镇卫生院举办、乡医联办、社会承办或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承办等多种形式举办。政府对村卫生所建设给予一定扶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对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医疗卫生任务进行补助。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村卫生所建设应当纳入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有步骤地改造建设。

4.整合资源,完善布局。村卫生所建设选址应与村委会、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集中安排,加强资源整合,合理利用小学、村部等闲置房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方便群众。

二、村卫生所基本职责

村卫生所主要负责辖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其基本职责

是:

(一)负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

(二)协助做好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三)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民医疗保健意识;

(四)参与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更新,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随访;

(五)协助做好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老年人保健,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村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

(六)积极宣传新农合政策,协助做好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报销补偿情况的定期公示工作;

(七)使用适宜技术和国家基本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

三、建设目标

(一)加强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到2012年底,全县每个行政村至少拥有一所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的村卫生所,房屋建设较为规范、基本设施较为齐全,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到2015年底,全县村卫生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标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度。到2012年底,全县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拥有一名经过规范培训、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到2015年底,力争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比例提高到20%,乡医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指导与监管作用,健全村委会参与村卫生所管理与考核制度,建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完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村卫生所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

四、建设任务与资金安排

(一)建设任务

1.纳入规划,合理布局。县政府将村卫生所设置规划与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2011年3月底前,完成我县村卫生所建设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并报设市卫生局备案。各乡镇要根据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人口变化、交通变化、服务半径、经济发展等要素。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标准化卫生所,人口超过2000人的行政村可增设一所村卫生所。人口稀少的行政村,可因地制宜,采取由临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联办、乡镇卫生院巡诊等形式,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2.实施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根据卫生部《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通过新建、改建或改造等方式,村卫生所业务用房面积至少60平方米,常住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卫生所业务用房面积可放宽至40平方米。设置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三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布局合理。适当配套建设供水、卫生厕所、宣传栏、资料室等,统一集中处置医疗废弃物,提升群众就医环境。村卫生所建设要与村民委员会办公场所、学校、村民综合服务场所等建设统筹安排,方便群众。在原已改造建设示范性村卫生所的基础上,2011年、2012年全县分别再安排39所、74所,共计113所村卫生所建设项目。

3.加强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考核。县卫生局要组织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签订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并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等情况每年开展2次绩效考核工作,在全面

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承担并经考核完成农村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发放政府补助经费。

4.规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村卫生所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用药规定,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措施,做到诊疗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诊疗记录完整,确保医疗安全。加强村卫生所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药品,规范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5.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乡村医生执业准入管理,严格执行执业注册制度,新进入人员必须取得助理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逐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继续开展在岗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工作。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在岗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的轮训任务,注重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加强10项急救技术等适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乡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

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医学学历教育。组织在岗乡村医生参加有条件的医学类职业院校举办的成人专科医学学历教育;组织实施由省卫生厅、教育厅制定的试办全日制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安排、政府补助的方式,开设全日制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学生毕业后根据有关规定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在村卫生所注册执业,完善乡村医生队伍补充机制。

6.建立并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在县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乡镇卫生院要切实承担对辖区内村卫生所的管理职责,实现“五统一”,即统一机构规范建设,统一人员准入与执业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与器械管理,统一绩效考核。鼓励乡镇卫生院派出人员到村卫生所巡诊或执业,提高村卫生所服务能力与水平。通过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和适用、有效的乡村卫生管理制度,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共同发展,满足农村居民初级卫生保健需求。

7.逐步将村卫生所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积极将具备开展部分新农合门诊特殊病种治疗的村卫生所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满足参合农村居民常见病的就近治疗需求。

8.推进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组织乡村医生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推进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解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商业养老保险等。

(二)基本建设资金筹措和资金安排

1.按照建设目标和任务,结合村卫生所实际,统筹安排业务用房和设备配置补助经费,明确分计划,落实项目资金,确保完成村卫生所建设任务。

2.参照省财政对各县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的分档办法,每所补助标准0.9万元,县将出台配套资金实施方法,推进村卫生所建设。

3.我县将统一制订规划、统筹资金使用、统一组织实施,优先安排老少边贫行政村卫生所和村集体提供业务用房的村卫生所的建设。鼓励村集体提供业务用房,采取租用或利用乡村医生自有房屋解决业务用房的,也可以纳入建设项目,多方筹资,政府予以补助,达到国家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

各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和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将村卫生所建设列入地方政府卫生事业工作目标,解决好集体办村卫生所的建设用地问题,减免各种建设配套费用,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县卫生局要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负责牵头组织协调落实村卫生所建设的各项措施;发展与改革局要将村卫生所建设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安排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资金;财政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村卫生所的公共服务职能,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努力形成政府统筹安排、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意识

各乡镇政府要重视并加强对村卫生所建设的领导,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村卫生所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协调解决建设用地、配套资金等具体问题,做到任务明确、考核到人,确保建设项目按期顺利完成。

(三)落实政策保障

要认真落实村卫生所建设的各项保障政策,督促指导相关部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明确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倒排进度任务、细化节点目标、明确人财物投入等办法,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调度和监控,切实抓好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按照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生产安全等部门的管理规定,保障项目施工安全。

要认真落实、按时发放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在原有月人均100元津贴补助基础上,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使承担并经考核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总额不低于4000元。今后,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增加以及年人均服务经费标准的提高,逐步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水平。

(四)严格监督检查,推进项目建设

要切实加强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县卫生局会同县发展与改革局、财政局不定期深入乡镇进行监督检查,了解掌握建设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村卫生所建设进展月报告制度,各乡镇政府办公室每月5日前将上月村卫生所建设进展情况报送县卫生局。对于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工作进展好的乡镇给予表彰、鼓励;对于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工作进展不好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确保村卫生所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上一篇:群众体育工作计划下一篇:起重设备租赁合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