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教振兴财政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国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加速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发展科教振兴财政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发展科教振兴财政论文 篇1:

激励型政策下东北地区财政运行的实证分析

摘 要:本文建立了现行分税制度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分析架构。运用财政统计指标和面板数据方法,从中央的财政扶持力度、东三省财政收支规模、东三省财政收支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三个方面评价东北老工业基地省级财政运行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行分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激励力度;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出现“超经济增长”现象;东三省地区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向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东北地区;财政运行;分税制;转移支付;财政补助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分析架构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1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着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007年8月20日,国家发改委提出《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范围。2004—2007年期间,中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主要在东三省范围内实施,因而本文的激励性财政政策研究对象也仅限于黑、吉、辽三省的地方财政,而未将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市纳入分析范围。在财政政策层面,中央通过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措施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财力投入。[1]本文分析现行分税制度下中央的激励型财政政策对东北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结构的影响。

在我国当前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依靠分税制来完成。1994年以来,我国的分税制度相对稳定,这意味着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初次分配比例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激励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来实现。这里的财政补助主要指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通过财政补助的手段来调整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收入分配结构,可以称之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二次分配”。

收稿日期:2008-1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73021)

作者简介:周旭亮 (1980-),男,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等研究。E-mail:zhou_xu_liang@yahoo.com.cn与此同时,中央还通过增加国债转贷项目、给与财税优惠政策等间接手段来支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可以通过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短期内(分税制稳定的时期内)中央财政对东三省的激励型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可以通过中央对地方的净财政补助额指标加以反映;中央财政对东三省地方财政,进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可以通过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变动指标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得以反映。

二、现行激励政策下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扶持力度分析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初次分配比例关系反映出现行分税制下财力向中央财政的集中度,是财政分权度的客观衡量标准。而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二次分配可以较为客观地衡量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激励力度。二者综合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体制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2]

(一) 中央补助收入

1. 税收返还。这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时为保证地方既得利益所确定的资金再分配方法。一是“两税”返还。以1993年为基期年,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定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两税”(增值税75%部分和消费税100%)作为1994年返还额如数返还地方。以后年度,在1994年返还基数基础上逐年递增。具体计算公式为Tt=Tt-1•(1+0.3R),其中T为第t年的税收返还额,R为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二是“所得税”基数返还。2002年提出以2001年为基数,按改革方案确定的分享范围和比例计算地方分享的所得税收入,如果小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地方。如果大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地方作为基数上解中央。三是“出口退税”基数返还。这是2004年中央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为保障改革前地方既得利益,对属于各地区出口退税基数部分的退税额由中央财政给予的返还,2005年起取消此项返还。

2. 财力性转移支付。指为了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实施的转移支付。2004年以来面向东北地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三奖一补”激励性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补助支付、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农村义务教育补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

3. 专项补助。即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专项拨款,此类拨款是指在中央与地方预算中,不包含在地方财政体制规定的正常支出范围内,由中央财政根据特定用途及地方的特殊情况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如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粮油加价款补助、边境事业费补助、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专项资金等。

(二)体制上解

体制上解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体制补助和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体制上解。该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初期设定的,主要沿袭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前“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的财政利益关系。设置这一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对富裕地区实行上解,而对贫困地区则实行补助。主要包括原体制上解、专项上解、出口退税专项上解三项。

为客观反映激励型财政政策实施以来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扶持力度,我们采用“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留存收入的比例”指标反映现行分税制下东三省财政收入在中央与地方间初次分配的集中度;采用东三省地方财政的“净财政补助年增长率”指标衡量二次财政收入分配中央对东三省地方财政的激励力度。 净财政补助年增长率公式:

第一,2003—2006年上划中央财政收入与东三省地方财政留存收入的比例呈上升态势。说明现行分税制下财力的初次分配使得东三省的预算内财政收入有向中央财政集中的趋势,地方财政留存收入相对额不断降低。这意味着现行分税制削弱了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激励效应,也为中央财政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财政激励力度留下了空间。

第二,2003年10月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中央加大对东三省的财政补助力度,中央对东三省的地方净财政补助绝对额都在逐年增加;但是,2003—2006年中央政府对吉林省的净财政补助年增长率总体在逐年递减,对黑龙江和辽宁省的净财政补助年增长率呈现先降后增的波动态势。

第三,2003—2006年,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上划中央财政收入额”与“中央对地方净财政补助额”的差额皆为负值,说明2003—2006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期间,吉林省、黑龙江省得到中央财力的净注入,而辽宁省依然是地方财力向中央财力的净流出。

三、现行激励政策下东三省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趋势分析

东三省财政收支规模的总量分析可以通过财政收支与GDP的“两个比重”指标进行衡量,即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量分析可以用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指标衡量。我们采用1995—2006年全国和东三省财政收支数据作为样本,对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与全国财政收支的总量与增量进行比较,以便客观评价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趋势。

第一,东三省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远低于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并且两者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支水平,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1995—2006年12年间,黑、吉、辽三省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GDP比重平均分别为6.68%、5.67%、7.72%,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比重平均分别为13%、14%、11.98%。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占全国GDP比重平均为14.03%,财政支出占全国GDP比重平均为15.56%。可见,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占地方GDP比重远远低于国家同期水平。就黑、吉、辽三省地方财力比较而言,以吉林省地方财力最为薄弱,其次是黑龙江省,辽宁省地方财力最强。

第二,东三省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高速膨胀,地方政府对地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规模逐年扩大。1995—2006年,黑、吉、辽三省的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百分比分别从8.77%、10.63%、9.80%上升到17.20%、16.80%和15.38 %的水平,同期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11.22%上升到19.17%。可见1995年以来,黑、吉、辽三省历年财政支出的膨胀趋势与国家财政支出的膨胀趋势保持一致,但东三省地方财政的扩张速度却远低于国家同期水平。对于这种现象,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Adolf Wagner通过对英、美、法、德、日的工业发展与财政支出关系研究(后来被称为“瓦格纳法则”)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会相应提高。“瓦格纳法则”是财政学家伯德(Bird,R.M.,1971)在“Wagners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一文中归结瓦格纳对经济学的贡献时正式提出的。

第三,从图2中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东三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呈波动态势,个别年份如2000、2002年三个省份的财政收入年增长率均低于地方GDP增长率,而大多数年份财政收入出现“超经济增长”现象,2005、2006连续两年东三省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超过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从1996—2006年,黑、吉、辽三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1.1 %、13.4%,分别高于同期各省GDP年均增长率9.75%、10.66%、10.22%的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也均高于GDP年增长率,1966—2006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2%,大大高于国家GDP年均增长率9.26%的水平。以上反映出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以来,东三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超经济增长”现象[3]与国家财政收入的高增长速度紧密相关,都受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

四、东三省财政收支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一) 理论模型

假定资本服务流量与资本存量成比例,可以将地区经济的生产函数设定为:

Yit=KαitLβitιA0t+∑nk=1γik•χit+εit

Kit表示年资本存量,Lit表示年劳动投入量,其中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4];t=1,2…,T表示时间跨度,i=1,2…,N表示截面样本个数;ιA0t+∑nk=1γik•χit+εit代表技术性因素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其中Ait代表常数项,χit表示东三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相关因素的面板数据向量,εit表示随机项。

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模型:

lnYit=A0t+αlnKit+βlnLit+∑nk=1γik•χit+εit

(二) 数据说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做出解释,具体数据可向作者索取。

1. 产出数据。采用1995—2006年黑、吉、辽三省的地方GDP作为产出的样本数据,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2. 劳动投入数据。采用1995—2006年黑、吉、辽三省三次产业年初和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数作为劳动投入的样本数据。

3. 资本投入数据。根据投资流量数据和永续盘存法分别构造1996—2006年黑、吉、辽三省的资本存量数据(取年均资本存量作为样本值)[5]。资本存量数据通过公式:Kt=(1-δ)Kt-1+It求得,其中Kt和It分别是t期的资本存量和投资《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公布了黑、吉、辽各省1952年以来“资本形成”的数据,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因素,本文的投资采用“资本形成”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固定资产形成”数据。,δ是固定资产折旧率东三省1978年以前固定资产年折旧率统计数据的缺失较为严重,考虑“一五”以后东三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的特点,1978年以前的折旧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数据”,并估计缺失年份的折旧率得到;1978年以后的年折旧额,可以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4》中获得,部分年份通过估计获得。。基期年(1952年)的资本存量K0的确定仿照美国学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我国1953年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设1953年黑、吉、辽三省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各自为3,分别计算K1953,进而得K0=(K1953-I1953)÷(1-g×δ),其中g为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占资本存量的比重,它们通过计算1952—1955年黑、吉、辽三省固定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额比重的平均数获得。

(三) 实证模型和方法

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方法来考察样本期内东三省地方税收、财政分项目支出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进行参数估计时,采用逐步回归法处理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选定下列模型:

其中,χ1it表示黑、吉、辽各省税收收入占各省财政收入的比重;χ2it表示各省基本建设支出占各省财政支出的比重;χ3it表示各省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各省财政支出的比重;χ4it表示各省农业支出占各省财政支出的比重。

基于面板数据的两维特性,首先要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检验(李子奈、叶阿忠,2000),以便确定面板数据是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或是不变参数模型。我们采用协方差检验方法进行如下假设:

H1:截距和斜率在不同截面和时间样本点上都相同;H2:斜率在不同截面和时间样本点上都相同,截距不同。显然,如果接受了H1假设检验,则没有必要进行下一步检验;如果拒绝了假设H1,则应对假设H2进行检验。分别构造统计量F1、F2用以检验H1与H2:

(四) 结 论

第一,模型的常数项估计值为1.158,说明影响东三省经济增长的技术性因素除了地方财税收支结构外还有其他因素;东三省资本产出弹性为0.827,劳动产出弹性为0.173,说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

第二,东三省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系数为-0.383,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说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期间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东三省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逐年有所降低。

第三,从东三省财政支出结构来看:东三省经济建设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参数估计值为3.07、东三省行政管理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参数估计值为4.09,皆为正值,说明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事业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与东三省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都在逐年提高;农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参数估计为负值,说明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是由于模型采用的是广义的农业支出统计数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三项支出。而这三项支出总体支出规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2006年呈现出总体下调或略有持平的态势(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显著性水平不高,未纳入模型。原因是1995年以来东三省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稳定水平,并未随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激励型财政政策推进的政策建议

依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财政支出规模及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结论,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东北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东三省激励型财政政策推进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东三省的财政补助激励力度。适当提高中央财政对黑龙江和辽宁省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数额,以便减轻现行分税制度下财力过于向中央财政集中的趋势。增加中央财政对吉林省的转移支付规模,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困难,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调整和优化东三省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1) 控制行政事业费支出。通过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依法纳员,优化东三省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通过规范支出范围,硬化行政事业费预算约束。[8]

(2) 加大基础经济建设和农村公共品支出。东三省地方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要着眼于装备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产业链的打造、“绿色”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同时要优化地方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财力投入。

(3) 提高科教文卫经费支出。东三省地方财政应当注重对本地区公共人力资本、科技及教育事业的开发与支持,加大对相关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发挥科技和人力资本规模递增的外溢效应,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的支持下,东三省地方财政要尽可能做好社会保障支出的预算和拨款工作。对于存在的资金缺口,地方政府要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通过企业集资、公务员捐助等方式使最低社保资金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洛林, 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D].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总报告,2004.1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 曲振涛, 周正. 我国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财政研究,2004,(8):30-36.

[4] 李华,孙长青. 多级政府级次下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7,(5):19.

[5] 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6.[6] 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5.

[7] 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 Analysis (Fourth Edi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8.

[8] 李冬梅.化解地方财政困难的对策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8,(6):15.

[9] 课题组.云南财政收支结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65-70.

(责任编辑:杨全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周旭亮 曲振涛

发展科教振兴财政论文 篇2:

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公共财政效率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加速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为分析对象,着眼于财政收支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三大经济板块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特征及各地区财政效率的高低,探析地方财政在引导中国城市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动力供给和机制保障的基础性作用,由此提出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的财政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在优化财政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上,在促进公共服务、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财政效率;财政收支结构

一、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公共财政的压力,也就是说,要求财政政策要加大对城市化的支持力度。

辽宁省的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经济区,构成了全省经济地域系统的三大板块。在三大板块城市化地区,经济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利用财政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财政在地方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推动力,是辽宁省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意义重大的任务。

评价一个地区公共财政体制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财政效率,而我们一般认为财政效率是指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体制运行效率的最大化。各区地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由此财政效率高低也自然不同。财政支持政策也应该存在着差异性。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的财政效率比较分析,探索公共财政与一个地区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目标不仅是为应对城市化发展找到三大经济板块的公共财政对策,更重要的是为构建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财政效率提高不仅有助于推进财政体制建设,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政府通过合理地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来提高地方财政效率,不仅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还对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缩小社会差距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地方财政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比较分析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财政效率首先需要确定明晰的评价指标体系。效率是投入比上产出,我们所指的效率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率;二是社会效率。从经济学的层面上讲财政效率意味着边际效应相等,即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具体指政府通过税收等途径筹措的财政收益在预算内外、不同级财政之间、政府和市场达到最合理的配置的某一种状态点。从理论层面上看,财政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效率作为其主要内容[1],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上,可以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加以衡量(如表1所示)。

地方财政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们客观地度量一个地区财政体制运行状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标尺”。从指标的选取来看,在尽可能地考虑了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层级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上一层级的指标设计了二级评价指标。首先,我们用宏观上财政收入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来反映地方政府税收能力的大小。通过对两个指标比较分析,发现各地方政府在财政能力和财政增长潜力方面的差异。其次,我们用中观层面的财政收入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来分析不同支出在财政收入规模的比重,其中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支援农业支出所占的比重是四个重要方面。最后,我们用微观层面上的行政效率和具体财政支出项目的财政支出效益[2]。由于本文所涉及三大板块的城市较多,在此层面上涉及的内容较少。

三、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财政效率比较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我们以比较分析财政收入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以及税收规模的大小为主进行比较分析。

(一)财政收支规模的比较分析

1财政收入

从财政收入的绝对数及增速来看,总量上各市除了丹东市之外都随着经济的增长持续稳步增加,沈阳经济区的财政实力最为强劲,沈阳市、大连市的总量在各市中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其中,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经济区增幅达到了60%以上,沿海经济带增幅相对较小,但也有4275%的增长(如表2所示)。这表现出了三大板块都具备强大的增长力,与近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体制是分不开的。

从小口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辽西北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税收收入分别为784 294万元和5 366 188万元,但辽西北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数据比重比接近9%(如表3和图1所示),远高于沈阳经济区。这说明辽西北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地方政府税收能力相对较强,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企业和消费主体承担的税负较重。

从大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辽西北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 087 323万元和6 833 003万元,比重均在10%以上,说明辽宁省整体上财政能力较强,财政状况良好。其中辽西北经济区高达1220%,一方面说明其宏观干预经济的基础较为雄厚;另一方面因为其GDP基数小,表明了辽西北经济区现实发展情况和财政收入规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通常,财政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某一个地区经济境况的一面镜子。市场经济改革以来,辽宁省各地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大背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往年相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财政收入比重居高不下的两面性。超越经济增长的财政收入增长是不合规律的,况且财政收入增长不可能居高不下。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牺牲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此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3]。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规模揭示了政府集中使用经济资源的力度大小,分配经济资源过程中的合理程度以及履行其政治职能的能力。

从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数看,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的一般财政预算支出远远大于辽西北经济区。从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数看,沿海经济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最高(如表4和图2所示)。一般而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当有限的财政资源能在合理分配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时候,此时全社会得到的效用最大。同时,资本边际效用递减的经济规律也需要在提供等量的公共服务时付出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因此,这也需要财政支出规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适度幅度的提升。

另外,政府投资的不断增多应该考虑到不要过多挤占私人投资,私人投资是激活民间资本的重要途径

(二)财政收支结构的比较分析

从中观层面上讲,我们常以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的合理界定和税制的正确制定来评价财政效率的高低。

1财政收入结构

从表5和图3来看,目前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都较高,其中沿海经济带已接近80%水平,最低的沈阳经济区也接近70%。从这可以看出政府大部分财政收入都依赖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占的比重较小。我们在看到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性才是财政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通过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主要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阜新市的财政收入中主要税收种类的统计数字中可以得出,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依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这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是相符合的。同时,这部分主体税种也是财政收入增长真正的基石。我们还看到,三大主体税种伴随着各地区财政收入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样化,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我们再分析三大板块主要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如图4所示)发现,沈阳经济区三次产业为“二、三、一”的发展格局,随着辽宁省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在辽宁省全年GDP中所占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沈阳经济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半数以上,发展规模最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发展中位置居中。沈阳市作为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市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作为沿海城市群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大连市第三产业占得比重最大,但是比较第二产业优势不明显,加速服务行业的发展,寻求二三产业在高层次上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由此财政应该加大对民生建设的支持力度,让全国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和谐财政,民生财政更加突出。促进民生建设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和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保障项目支出规模比较稳定,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皆处于较高水平。阜新市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市侧面反映了辽西北经济区贫困人口相对居多,财政支出基数相对较小。

四、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城市化的发展改善财政收支结构,合理的财政收支结构和高效的公共财政效率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公共财政效率的高低是评价地方政府行政绩效的指标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财政在促进公共服务、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将发挥比生产建设更为重要的作用[5]。

辽宁省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难免产生一些地区城市化加速过程中的类似的误区,如税收收入占的比重过大、财政担子过于沉重、政府投资挤压等一系列挤出效应,阻碍经济发展的集约性、有效性。这就要求辽宁省各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政策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培育经济的内生性,促进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的完善; 要充分意识到科技对生产力的巨大贡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民间资本活跃的财政政策体系,实现国富民强[5]。

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过程中,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要更加注重财政在民生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现阶段民生问题尤为突出。为此,财政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财政效率问题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06,(10):94-97

[2]丁圣荣,陈燕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地方财政效率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苏南六市实证分析[J]学海,2010,(6): 60-64

[3]潘志,李飞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结构探析——以辽西北地区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0,(3):47-50

[4] 季明玉对我国城市财政收支结构的研究——基于城市发展现状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9,(12): 16-17

[5]丁圣荣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财政效率的实证分析——以苏南六市(区)财政收支结构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9):29-35

(责任编辑:韩淑丽)

作者:耿波

发展科教振兴财政论文 篇3:

关于推进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财政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只有深刻领会解放思想的内涵,才能切实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加快财政改革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我们在思想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冲破僵化体制和陈旧观念的束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努力进取。思想解放的程度,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力度。我区这些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事业发展,得益于思想解放;而我们与南方一些省市、与周边一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根子主要在于思想解放还不够,如何深刻领会解放思想的内涵,关键要把握五个环节。

一是解放思想,必须牢固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财政来源于经济,依赖于经济,解决财政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壮大就是一句空话。

二是解放思想,必须强化时间意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可以说,地球越来越小,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时间的最大特点是一维性,时不我与,时不待我,时不再来。外地的经验告诉我们,谁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中,争抢“头班车”,争上“快车道”,谁就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对于财政部门而言,更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运用财政杠杆调控,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是解放思想,必须增强大局观念。财政部门应该善于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分析和判断形势,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对于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敢于面对现实,并及时、主动地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要自觉把财政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筹划,找准位置,搞好服务;要跳出就财政论财政,就收支论收支的框框,集中精力谋大事,集中财力办大事,使财政工作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意图。

四是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现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财政收入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区而言发展民营经济,是富区、富民、富财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区“兴工富区”的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财政部门必须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财源建设的前台戏和重头戏,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选准发展的主攻方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管哪种经济成份只要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够成为新的增长点,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就大力扶持,优先发展。

五是解放思想,必须确立“三个新观点”。首先是发展的观点。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区的总目标,遵循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经济的基本规则,牢固树立只有经济发展,才是财政振兴之根本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市场的观点。财政建设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择优扶强,优先发展。谁自我发展意识强,谁发展快,哪种项目效益好就扶持谁。切实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撒胡椒面”的平均主义做法,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其三是效益的观点。要把财源建设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全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来,树立“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高低看利税,利税多少看入库”的效益财政观点,以提高财源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为财源建设强筋壮骨,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财源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和良性循环。

现阶段我区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努力扩大开放。我们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要主动担负起促改革、求发展、保稳定的重任,将思想解放转化为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成果,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解放思想与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导向作用、推进和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从经济与财政辩证关系看,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着财政收支规模和发挥作用的方向。财政发展壮大,必须靠发展经济、培养财源。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财政要逐步减少对竞争性、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入。但公共财政并不是“吃饭财政”,也不是简单地退出经济领域,而是财政支持经济方式的转换,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支持经济发展,除了传统的资金扶持外,还可以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改善环境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在树立公共财政意识、转变理财观念的同时,还必须在支持经济发展的范围、方向、方法和手段上,研究新的思路和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是解放思想与用足用好积极财政政策、力求最大政策效应相结合。认真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鼓励政策,积极争取高新技术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三是解放思想要与加快财政改革步伐、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面将不断拓宽。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把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项推向市场,把该由政府保障的切实保障好;集中财力保政府机构运转,保工资发放,保农业、科教、社会保障等法定支出需要。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财政局)

作者:田传金,邓艳霞

上一篇:绩效评价小额信贷论文下一篇:水理性质水文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