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2023-02-13

第一篇:让阅读课教学灵动起来

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因此,低年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采用新颖又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并最终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与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识字、高效识字,提升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巧设情境,再现生活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极易受影响,持续注意力也不够长久,为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巧设有效的识字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顺利实现识字教学目标。比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由4个生字与词语、语境歌、情境图4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笔者在教学时,以猜谜导入,揭示谜底“书包”后,随即摆出“包”字,接着创设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情境,打开了学生交流的大门:“瞧,‘包’可以用来装东西,除了书包,你还知道什么包?”皮包、背包、旅行包……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打开了。笔者追问:“哪些字能与‘包’字交上朋友,可以表示我们吃的东西,你知道吗?”学生又脱口而出:肉包、面包、菜包、汉堡包……笔者再启发:“再想想,开学时我们都要包书皮,这里的‘包’就表示动作,平时你们见过包什么呢?”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紧接着,笔者又请学生帮忙出主意:“今天我回家要去一趟超市,给我家宝贝买一包什么好呢?”学生就抢着说:一包饼干、一包薯片、一包瓜子……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使量词“包”的运用水到渠成。最后,教师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拯,使他们知道原来“包”还是一个姓氏。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富有童趣的语言巧设情境,再现生活,从而把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起来。看似简单的生活再现,却触及学生的思维,内存盘活了,话匣子打开了,课堂就活跃了。此时一个个简单抽象的词汇,变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识字不再是一件乏味的事。

二、科学识字,学会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识字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最终实现独立识字。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最常见的识字方法是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将熟悉的汉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从而使之变成新的生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的不同构字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帮助识字。同样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一课为例,教学时用字理导航巧识字。教师将“包”字亲切地称为“包妈妈”,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包”字的演变过程:“‘包’字多像一个怀孕的妈妈呀,‘巳’就是在妈妈腹中正在发育的宝宝,像胎儿尚未成形的样子。”这样一来,变教符号为教文化,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来龙去脉,知道汉字背后的意义。接着,出示四个字“苞、饱、炮、泡”,教师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包字家族里有四胞胎,他们长得可像了,有时候连包妈妈也分不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来,看看谁火眼金睛能认清四胞胎。”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四胞胎的名字。再仔细辨一辨,学生就发现这四个字都有复韵母??o,从中了解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再通过对比分析每个字的“长相”,读一读词语,学生知道了草字头的“苞”与植物有关,三点水的“泡”与水有关等等,从而了解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有了形声字归类的铺路,本课教学难点得以轻松突破,相信学生课后可以更加自主地去探索形声字的奥秘,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三、小组合作,创新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情境和机会。由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的积极能动性,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创新。与此同时,还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出思维火花,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在识字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习生字“最”,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运用传统的字形分析不一定能很好地记住这个字,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识字方法。经过讨论,各小组创意识字妙不可言,有的以?v故事的方式创新出识字方法:“太阳当空照(就是‘日’),猪八戒和他的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看到师傅热得满头是汗,猪八戒就把大耳朵拉长(就是‘耳’)对师傅说:‘师傅,你躲到我的耳朵下面来,你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又’)。”讲解时还加上属于他们特定的动作辅助演示,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中轻松识记了难点字。

四、课外延伸,提高效果

根据大语文观,将识字教学的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在生活中识字,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在社会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随地主动识字,让学生懂得从多种途径识字。比如:在逛街的时候,认识各种店铺招牌名称;在超市购物时,认识各种蔬菜、海鲜、副食品等名称;在亲子游活动中,认识景点名称、游览路线图、门票上的汉字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只要留心观察,主动与藏在生活中的汉字打招呼,就能交上许许多多的“汉字朋友”。在生活中识字,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促使他们积极鼓励孩子识字,效果更好。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的生活识字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在生活中识字的积极性,在班上设立“识字加油站”,把学生所认的字剪贴到展示的地方,或者让学生通过剪剪贴贴,写写画画,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小小识字册”或“识字棒棒糖”。这样不仅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点点滴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感受到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只有潜心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枯燥、单一的方式,以活泼、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识字教学灵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识字,主动识字,轻松识字。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穆阳中心小学)

第二篇: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南县一中: 曹灿

时光飞逝,转眼间离2017年高考已经只有一百多个日子了,而相应地我和1415和1420班的孩子们相处的时光也一天天地累积到了快两年的时间了。回首沉思,在这些岁月里,我们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困难,但更多的我们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英语这一学科在我们这所普通高中属于相对较弱的学科,学生入学时成绩差,偶有及格。随着高中教材难度的突然增加,学生一下就如一叶小舟在茫茫大海上飘荡,找不到方向。对英语本来就没有兴趣的他们更如雪上加霜,部分同学开始放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 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从这可以看出,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 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于是, 与备课组老师一起, 写目标, 定计划, 并写出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教研之旅.我们的教研围绕着的总是一个目标,就是要让英语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只有摆脱了沉闷的灵动的课堂,让会有高效的优质的思想碰撞。

一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的作者 埃克斯利说过: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活跃成份, 是学习动机的来源.在教学中, 要始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1) 教唱英语歌曲

唱英语歌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记忆长期保持. 我们 常找一些与单元主题有关的歌曲来让学生欣赏,学唱.如讲 Unit9 Saving the Earth 时,用 Michael Jackson 的 Earth song, Heal the world,唤起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

歌曲旋律动人,歌词写得很有深意,使学生从另一侧面认识英语文化之美.在讲ever结构时,我们让学生跟唱经典歌曲right here waiting,中的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结构,而在讲从句的时候我们会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 Lemon Tree, 这样的动感的节奏,松快的旋律能够一下子就将学生们的耳朵唤醒,课堂似乎也一下子就不那么沉闷了。 学生有时也会介绍一些流行英美歌曲,如:Rihanna的Diamonds, 还有一些汉语流行歌曲的翻唱:如迈克学摇滚的the day you went away 一路上有你( how much I love you)等,易学, 好唱,学生兴趣很高.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生动的画面,恰当地引导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 Lost Civilization 时,神秘的英国巨石阵,麦田圈,庞贝古城时,大量精美的图片,令学生惊叹于古代文明的伟大,学生对文章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多练习巩固时,我们常常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而且利用多媒体图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上Wish you were here的知识点课时,我就从网络上选择了USA,Australia, Netherlands, Thailand, Italy, England一些世界热门景点让学生们来选择答题,并且问学生们“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而不是问他们“which picture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这样学生们就真的有一种选择去旅游的情景了。

(3)搜集趣味英语。

师生共同收集英语笑话,幽默,绕口令,谜语,实用口语,名言警句等。利用课前,课中适当时候有教师或学生介绍给大家,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逐渐理解英语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幽默。如在遇到 precious 时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Mrs. Brown: Oh my dear. I have lost my little precious dog. Mrs. Smith: But you must put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papers! Mrs. Brown: It’s no use, my little dog can’t read.

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单词。绕口令朗朗上口,简单易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调味品:

如: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 shore. The shell she sells are surely seashells. So if she sells shells on the seashore, I’m sure she sells seashore shells. A big black bug bit a black bear,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 有时候学生也会问:Which place is the one that is closest to the heaven? 自己创设答案Shangrila. 这样学生们都知道课文中的香格里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了,也能更加关注课文中关于香格里拉那些美丽的句子了。 二 以教材为基础,活化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基础,无论教师设计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脱离教材和大纲的知道,自然更不能完全拘泥与教材,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灵活教学手段, 即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语言技能,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如:在Project Important Paper这个文章的学习中,在学生熟悉剧本后,将全班分成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在宫庭上的一段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表演起来信心十足,这个活动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学生潜移默化的把它演变成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重视发掘教材,使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到可以学以致用,从而使其兴趣得以持续。如在学习桑兰 这一课文时,我们设计的 pre-reading,

先介绍几位著名的残疾人,张海迪,海伦.凯勒, 霍金, 他们身虽残,却过着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坚强的意志书写着自己辉煌的人生,使学生深受鼓舞,认真完成文章的学习。课后,我们给出了这样的讨论题:

It’s easy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to lead a normal life. Suppose waking up tomorrow morning, you suddenly find you were unable to see, speak, hear or walk, how would you feel and what would you do? 给出一些关键词:Perseverance 毅力 challenge 挑战 optimistic 乐观„„

学生均踊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还很简单,有时也错的不成句,但我能体会到学生在经过认真地学习课文之后,进行着积极的思考,表达。 三 重视情感因素,融洽师生关系,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历来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对他们一点一滴进步都要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即使表扬,给予肯定,使他们学习信心倍增。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学生就会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就会感兴趣,古人 “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即印证了这一点。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尊重的良好情感关系,就能为教学获得成功营造和谐的气氛,创造有利条件,甚至会创造奇迹。

英语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是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有了这样的灵动的课堂,学生们就会由原来上课就想睡觉,蜕变成上课努力听,积极参与,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习得英语!

第三篇:探究学习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从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来看,你觉得这堂课哪些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探究?有什么突出的价值?请举出两个片段进行简要分析。

答:我认真倾听了赵娜莎老师主讲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本节课的亮点有:

1、 赵老师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测量,找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优点:让学生动手去测,自己去寻找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知识是形成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学会了自我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让学生用小棒拼摆三角形。

优点: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去验证,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小组合作的争辩和探讨中最终得到了统一的结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探究和解决问题,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合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赵老师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们今后,课堂中时时应做的。

二、结合自己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或失败的案例,并进行简要描述和分析。 请参考《毫米的认识》案例,写明授课年级、授课内容、精彩片段、自我评价和授课者,如果是获奖课例,请注明。

答:我这一学期教的是五年级的数学,在讲授三角形面积时,我也尝试着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学习,过程如下:

1、 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三角形的面积,同时要求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

妙。

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面积,并能找到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底、高有一定的关系。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制三角形,用转化的方法把它们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并找到这个图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探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方法:小组合作。)

放手让学生去做。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巨大的,学生不仅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同时有的学生还利用等腰三角沿着高的一半剪开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讨中得到知识,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就会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数的技能和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夸张,让童话炫起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立足儿童视野,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我们设计了《夸张,让童话炫起来》的群文阅读课例。

一、谈话激趣,指导阅读,探究“夸张”

1.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吗?列举生活中阅读到的童话,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童话。

2. 运用默读、快速浏览的方法,阅读童话《木偶奇遇记》片段,两个要求:①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②勾画出文章中你觉得最神奇或者奇妙的一个场景,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

3. 如何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请用“谁在哪里干什么,最后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来交流。

4. 引出――夸张的修辞手法。探究“与一般文章的夸张比较,你发现童话的夸张有什么不一样?”

5. 小结:这样的夸张,是不是让童话故事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了呢?

二、群文共享,寻找异同,深化体验

1. 出示学习要求:①浏览三篇童话,勾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夸张语句或片段,说说文章中把什么夸张了?你想象到了什么?然后再好好读一读。②请为文中的夸张评星,并完成阅读卡。

阅读卡如下:

2. 学生自由阅读并完善阅读记录卡,教师巡视。

3. 教师提醒交流中的语言方式:“哪篇童话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发现文章中把什么夸张了,我来读一读。因为这个夸张,我想象到„„我为它加几颗星”。

4. 横向比较找异同,体会童话里的夸张内容和特点。比较这几篇童话中运用的夸张,你发现或者感受到什么?不同点:①夸张的内容不同:有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等。②夸张的形式有所不同:可提示――《格列佛游记》与另外三篇的夸张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夸大的夸张和缩小的夸张”。相同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童话中的夸张是整个情节和内容的夸张”。

6. 表中除《豌豆上的公主》是一篇完整的童话外,其他都是片段。你可以选择一本你最想要知道接下来怎么样的童话书进行阅读,咱们再开一个童话阅读分享会!

【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式,以《木偶奇遇记》为精读教学内容,从发现惊奇,追问为何难以想象,引入“夸张”的知识性内容,再到找夸张,理解夸张的内容,体会夸张的作用,并准确“给文章评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夸张是如何让童话作品变得更有意思的,再从这个角度来破题。接下来群文阅读《豌豆上的公主》《大林与小林》《格列佛游记》,运用快速默读和群文共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集体分享,最后,在完善“阅读卡”的过程中,比较几篇作品的异同,发现不同的童话作品,夸张的内容不同,夸张的形式(夸大、缩小)也不同,但是都对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提升阅读兴趣有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第五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六年级一班 陈瑶

教学目的:

1、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比较发现写人文章的一些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克服作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运用默读、精读、浏览、跳读、扫视、批注等阅读方法。

3、初步感受群文阅读的魅力。

教学内容:

群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 推荐阅读:《少年闰土》原文

教学方法:

1、教师问题引领,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群文阅读去比较,去发现,去交流,去思考,从而获得写作的一些方法。

2、让学生在获得写作方法的同时,即时运用这些方法。完成一篇作文的大体构思,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四张表格:

1、文章人物、内容

2、文章结构顺序

3、人物描写

4、群文阅读探究总表。

请同学们课前阅读三篇课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完成表格

1、

2、3的填写。 教学过程:

一、 了解群文阅读及其作用:

(一)联系学生实际,了解 “群文阅读”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会长与的树》是我们班马家泺写的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童话;《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是孙珺羿写的一篇三千多字的小说。我们都已经读过了。不少同学很喜欢,告诉老师也想写出这样的作品来,问我怎么写。我也不知道他俩是怎么写出来的,就偷偷地问他们。马家泺说他读过很多很多童话;孙珺羿说她读过不少动物小说。看来要写出好作文离不开多读书。但是有些同学说自己读的书也不少啊,为什么写不出好作文?黄琢凌曾给我写过一封信告诉我她妈妈给她买了好多课外书,她也读了,为什么写作文还是那么难呢?同样都进行了阅读,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有一次,老师到外地学习,在听课时,突然有了答案:孙珺羿、马家泺无意中进行了一种阅读——群文阅读。

(二)了解“群文阅读”的一个作用

据说这种阅读能弥补我们平常课堂进行的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并能解决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难题。上周,老师问同学们学语文什么最难。有很多同学告诉我作文最难,特别是写人的作文。朱思杰交给陈老师的纸条上这样写着:写人的作文太难了,要写人的优点、缺点,还要是特点,还要写外貌、性格、爱好,还要写什么口头禅之类,非常麻烦!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这个难题,通过群文阅读来探寻写人作文的奥妙,找寻写作的方法,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活”起来。

二、 群文阅读指导

(一)让学生发现群文阅读的重要方法——比较

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会自然的对他们进行——比较。会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也会发现他们的相同点,通过思考从而找出写作的一些方法。(板书)

(二)群文阅读合作探究

1、教师引领学生尝试进行第一次阅读探究,获得方法。 师:写人的文章一定要从无数多的人中选出一群或一个来写。比较这三篇文章作者选择的写作对象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发现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收获,之后我们也来确定自己这次写人作文的写作对象。解决第一个问题:写谁?PPT 预设学生发现: 选择的人不同。

师引导:为什么作者不同选择的写作对象就不一样,这些写作对象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生通过阅读异中求同比较发现:作者对他们的写作对象非常熟悉或了解。

这三篇课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一个人。我们学会了写个体,写群体也就有了基础。

请你在写作对象栏最右格填上一个姓名或称呼,这个人一定是你非常熟悉或了解的。(学生填空)

拟题目:

当我们选好了写谁,一般就会给作文拟个题目。如何给写人的文章拟题目,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较。看到文章题目栏。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是题目中都有姓名,不同点是有的只写了姓名,有的还表明了人物的年龄阶段,有的还写出了与作者的关系和称呼。看来我们拟题目,也可以写出人的姓名,或表明与“我”的关系,以及对人物的称呼。但是我们平常给作文拟题目很少用到姓名,这又是为什么呢?詹天佑——名人;鲁迅——名人;闰土呢?——《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是选自鲁迅小说《故乡》,本来是没有题目的,后来是编者加上去的,为什么有用了姓名呢?因为鲁迅笔下的这个闰土形象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家喻户晓,也成了名人。

请你把拟好的题目写在题目栏最右格。(学生填空)

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进行阅读探究。

(1)第二次阅读探究:写作目的(为什么写?) 拟好一篇作文的题目,你准备干什么?准备写些什么? 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我们来进行阅读比较,看看作家们又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一定是这个人的外在或内在的一些特点或品质触动了作者,让作者有所思有所感。鲁迅为什么写少年闰土?吕行华为什么写詹天佑?周晔为什么写鲁迅?PPT 学生阅读填表,交流探讨:

周晔写鲁迅是为了表达对鲁迅的(

)之情。 鲁迅写闰土是为了表达对少年闰土的(

)之情。 吕行华写詹天佑是为了表达对詹天佑的(

)之情。 师小结:我们写人是为了表达对人物的态度情感。生活中,我们会对人产生丰富的情感态度,有了这些情感态度我们就想表达出来,我们常常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的这些包含对人认识,态度情感的句子可以说是最小最短的文章。PPT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请你想想你选的这个写作对象他哪方面的特点品质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你对他有怎样的情感态度?想好了就填写写作目的最后一栏。

(2)第三次阅读探究:写作内容(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

小组合作;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填写表格。 (3)第四次阅读探究:写作方法(怎么写?)

小组合作;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填写表格。 小结: 我们笔下的人物有了“灵魂”、“骨架”,又有了“血肉”,他就“活”起来了。

三、 阅读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一些写人作文的方法。“人”是地球上最独特神奇又极为复杂的生灵,我们写人就是在了解别人,认识自己,经过不断努力,我们一定会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写出像孙珺羿、马家泺等同学那样既让自己满意又让别人喜欢的作品。

2、阅读推荐: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读《少年闰土》原文,还有《绿山墙的安妮》,马克吐温曾评价该书:安妮是既不修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板书:

让笔下的人物“活”活起来

《詹天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比较

思考

写作方法 《少年闰土》

上一篇:任正非与华为的读后感下一篇:日月明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