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2023-02-13

第一篇: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人文发展——企业的精神食粮

加入九鼎第一天上班参加早会,在早会上大家高亢激昂的高呼公司的口号“绝对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和企业宗旨“创造价值,共享成功,成就自我,和谐社会”,这样的氛围,让新来的我觉得九鼎应该是能让员工幸福快乐的企业。

时间如梭,在将近半年的工作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切不仅是企业的人文发展,也是员工的发展,想到我们九鼎的工作人文环境,我更是感到我们领导是一位明君,一个优秀的企业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企业文化也是并肩重要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压力甚大,紧张的工作有时会让我们未老先衰,但是工作之余,企业文化让我们在工作闲暇之余,真证的体验到了一丝温暖。作为公司的总经办主任,我更应该竭尽全力将这份人文关怀传递给每一位九鼎人。

记得我在母公司培训的两天,使我难以忘怀,九鼎集团成立了九鼎学院,专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是的,在公司我们不仅要维持生计,更应该不断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全面发展,而企业文化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

我个人觉得企业文化既是员工的精神食粮,也是引导员工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促进工作环境更加和谐以及丰富员工感情生活。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养家糊口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目的,但是我们不能将公司仅仅只作为一个拿工资的平台,我们更需要认为它是一个大家庭,是我们在生活中占据绝大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地方,是我们结交更多优秀精英的地方。所以,在满足物质基础的同时,企业文化更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或许我们都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很多员工在工作的同时,由于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会出现无思绪的盲目埋怨,埋怨公司制度,埋怨公司效益,埋怨公司福利,埋怨工作压力大,为此,消极工作,态度不端正,如果没有人指导,那么他的工作取向会出现极端化,很难进一步发展,而企业文化在其中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指引公司的

发展方向,坚定每位员工的信心,协助他们找到工作的价值观。

平日,走进九鼎,都会看到繁忙的景象,各司其职,可是这样子更容易造成工作片面化,各个部门进行孤立,如何将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呢?那就是企业文化,它是驾驭这一切的桥梁。它将各个部门进行紧密连接,促成了整个公司和谐融洽的局面。

每次为同事举办各类活动时,我心中的喜悦真的无法形容,就好像甘甜雨露见到太阳,辛勤劳动换得成果一般欣喜。特别是生日晚会,每一季度的生日晚会,我都会精心为生日的同事准备,让他们感觉到九鼎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我们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放下所有的思想负担、尽情开怀。

企业的人文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要全面发展,追求自己的目标,专注于本职工作之余,更要将人文发展做到更好,带动公司整体良好发展,激发员工工作信心,让各位同仁深刻感受到公司给予的关怀,这不是一个追求经济的场所,而是我们一起共同发展,全面提升的平台。

宜春九鼎牧业有限公司总经办:张红玲

2013年5月21日

第二篇:银行保险的定义及起源发展

银行保险是一个集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为一体的综合体,从产生到发展变迁,都是实务领域领先于理论研究。即便如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还是致力于银行保险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的理论界定和产生动因两个方面。本节将分析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一个法语词,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特征。什么是银行保险?是一种销售渠道还是创新产品?是一种业务形态还是新型组织?正如众多的经济学概念一样,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业内学者分别从销售渠道、经营策略、组织形式、业务流程等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进行界定。本书将各种定义归纳为三种:渠道说、产品服务说和经营策略说。

1.渠道说。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也是银行保险发展早期的主要定义方式。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指的就是利用银行等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寿险产品)。多利萨?K.弗勒(Dolisa K.Flur)就得出这样的结论:“Bancassurance is a term for selling of insurance by banks.”寿险营销与研究协会(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LIMRA)所编写的保险词典中认为银行保险指的是“通过银行与建房互助协会下属全资分支机构,而不是保险公司提供寿险服务。”我国台湾学者也对此作出类似定义:“透过银行将保险产品销售给银行客户。”(凌氲宝,1999)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2002年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Swiss Re, Sigma, Bancassurace Developments in Asia-shiftinginto a high Gear, July,2002.经合组织(OECD)在2000年的报告《世界金融服务的一体化:前途与问题》中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通常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或保险公司销售银行产品”(most commonly refers to banks selling insurance products and usually vice versa)。

2.产品服务说。产品服务说是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学者Alan Leach在其出版物《欧洲银行保险中的问题及2000年发展前景》一书中提及:“银行保险是包括传统银行、储蓄银行和建房协会在内的,对保险产品进行制造、营销和分销的服务。”英国保险业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销售通常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美国学者Michael D.White博士,将银行保险定义为“由银行或其分支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交叉持股的机构,经营具有资产管理功能的保险类产品、交叉营销或销售银行和保险产品所能带来的任何产品或服务。”Michael D.Whit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ank Insurance, the National Underwriting Company, 1998. at p.XXV.在德国,银行保险也被视为由保险公司和银行所能提供的满足客户需求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我国的学者郑伟、孙祁祥也从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理解银行保险,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负责产品的销售。”

3.经营策略说。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其主业经营相关的商业策略。瑞士再保险公司1992年发表的《银行保险: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竞争的调查》中,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旨在金融服务市场以一种或强或弱的一体化方式经营的策略”。根据慕尼黑再保险集团(Munich Re Group)在2001年的报告《实践中的银行保险》中的论述:银行保险是指“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同时(或者)向一批相同的顾客提供保险与银行产品和服务”(Bancassurance is the provision of insurance and bank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rough a common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or to the same client base)。Munich Re Group, Bancassurance in Practice, 2001.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进行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在我国,学者栾培强(2000)对此定义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Start-up),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Venture)经营保险产品。”(栾培强,2000)张洪涛则将银行保险视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张洪涛,2003)

通过上述三种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渠道说还只是停留于对银行保险现象的表面特征和初期表现的归纳,无法反映银行保险所具有的建立销售联盟、合资企业、新建企业等其他高级经营模式的特征,而且还容易使人产生银行保险就是在保险代理人、经纪人销售以外的第三条补充性渠道的误解。其实,随着银行保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银行保险可以创设和包容更多的银保合作,而不仅仅是借助银行的分支网络销售保险产品这种银行保险早期的模式。产品服务说更注重的是银行、保险两大金融部门联手开发、营销和分销保险产品的特性。此时的银行保险,已经拥有更多银行和保险相融合的特点,银行不再是单一的分销渠道,而是参与保险产品的前期设计和开发,此时的银保产品具有更强针对性、更适合银行销售的特点。这种说法显然比渠道说更进一步,但还不是全部,一个成功的银行保险经营还包括诸如文化、技术、渠道整合等其他因素,因而产品服务说也失之偏颇。经营策略说强调的是,银行、保险的结合是双方的一种策略选择,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双方间的策略选择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策略选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有效地实现各自资源的整合,这就要求双方不仅要在渠道、产品方面实现整合,而且要在技术、文化等方面实现融合,因而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

在归纳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之后,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定义方式,还是有失宽泛,并未将合作双方、全部内容涵盖其中。因为从金融一体化的角度来看,银行不仅仅可以销售保险产品,而且还参与到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向客户提供的银行产品同时具有保底、保障、投资等几种功能〔一般认为,保险业务可以划分为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manufacturing)和销售环节(distribution),其中制造环节包括产品设计、承保和理赔,传统意义上只有保险公司才具有制造环节的专业性;而销售环节可以外包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来做,并非保险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所在〕。

我们认为,银行保险是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资金互动、工具复合和业务交叉的“全方位融通”。对此,本书理解的是广义的银行保险概念,特提出如下定义与读者探讨:“作为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服务融合和创新的产物,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融合渗透的战略,是充分利用和协同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一种综合化金融服务。”

二、与银行保险相似概念的区别

在理论探讨层面,有几个概念与银行保险相类似,在理论研究中经常相互借用。但实际上,下述概念具有较大的差异:

1.银行保险与保险金融

根据Sigma的理解,银行保险并不仅仅意味着银行单方面进入保险领域(bancassurance),也包括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即保险公司出售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关的产品,后者被称为保险金融(assurfinance)。也就是说,广泛意义上的银行保险不仅仅局限于银行经营保险业务,还包括保险公司经营银行业务,实现的是交叉销售和相互渗透。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银行产品由银行提供的理念深入人心,银行保险往往是指银行进入保险领域,本书也是基于这个理解为出发点。相反,保险金融在实务领域中少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资产专用性,由于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的成本往往高于银行进入保险公司的成本,因此保险金融远远未发展到银行保险的程度。

2.银行保险与银保合作

银保合作是国内的“专有名词”,在英文中并无特别的术语与之对应。一般情况下,银保合作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所能够从事的所有业务合作。与国外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有所不同,国内处于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下,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两方主体,难以到达银行保险最高程度——一体化的程度。因此,在国内“银保合作”是较银行保险出现频率更多的一个词,主要涵盖了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方面的合作内容:一是代理合作,主要有代理销售、代收保险费、代理支付保险金及理赔金等,即银行保险的初级发展阶段;二是互补合作,主要有协议存款、资金汇划结算、一般性融资和信用式融资、保险资产托管、购买银行代销基金、电子商务、银行卡业务以及固定资产投保和员工保障计划等,这主要是基于银行在资金结算和保险公司在风险保障方面的优势;三是深层次合作,包括数据库连接、人力资源合作、产品的联合开发等。可以看出:银保合作是基于两方独立主体之间的业务合作,而银行保险则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使用共同的业务平台、为共同的客户提供经双方共同研究的银保产品,在发展的最高阶段有可能合二为一。

3.银行保险与代理保险

所谓代理保险,是指银行作为兼业代理人,代理保险公司向个人、公司、机构客户销售被代理公司的产品。从上面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比较中可以看出,代理保险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进行产品方面的合作。而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逐步由初始阶段的代理销售、到资本渗透、到银保一体化(即银行同时实现了保险产品的制造与销售,并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有机融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高级层次)。因此,银行保险是更为宽泛的概念,代理保险只是相对狭义的理解。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银行保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银行保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已经由最初的保险公司产品向银行单向流动、发展到银行和保险相互交融的双向流动。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均可向对方渗透,通过资本、工具、业务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局面。

三、银行保险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事实上,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La Caixa以及法国的CNP等公司,自19世纪就开始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服务了。但真正意义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开始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银行保险的发展遍及全球,不仅仅是欧洲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方式,更成为美洲、澳洲、亚洲等地区金融机构拓展全能型集团的重要模式。伴随着花旗集团将旗下的旅行者财险和寿险相继出售,现阶段的银行保险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书在梳理了全球银行保险的发展脉络之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银行保险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的银行保险是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insurance agent)角色,即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介入保险领域。严格意义上说,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因为银行只是介入到保险领域的分销环节。这一阶段,银行尽管也直接出售保险单(银行信贷保证保险),但只是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补充而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少银行承受的风险,例如当时许多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要求借款方必须对其所抵押物进行保险。在这一阶段的银行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关系纯粹是合作关系,不存在保险产品制造环节的竞争,但为银行以后介入保险领域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银行保险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开发出与其传统业务的不完全相同的资本化产品,如养老保险年金产品(投保人在银行按支付保费,在约定的某一固定期限之后,一次性或分次归还定额年金,并附加保障功能),从此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银行涉足资本性保障产品的开发,被认为是银行保险的真正起源,因为客观上银行已经涉足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与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但这一阶段,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是银行为应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扩展业务范围所致,并非主动地进入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欧洲是这一阶段发展银行保险的主要市场。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银行保险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银行保险的主动发展,银行主动参与到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二是银行保险开始向全世界扩散,包括美国、拉美、澳大利亚、亚洲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本阶段,银行为应付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采取了新设、并购、合资等措施,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不仅推出的保险产品较上一阶段大大增加,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在银保产品的更新方面,银行逐步介入了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推出了复杂多样的保险产品。如英国的银行开始直接提供纯保障的寿险产品,西班牙的银行也推出了终身寿险产品。在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方面,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机构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原来代理销售的基础上,探索出银行保险的几种方式:(1)协议合作,即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合作协议或非正式的合作意向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销售联盟。(2)合资公司,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合资成立新的金融机构,结合双方优势,由新的机构经营银行保险业务。(3)兼并收购,通过并购将两个独立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合并。(4)新建模式,银行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设立自己的银行。可以说,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逐步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不仅能够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该阶段,首先是欧洲掀起了银行保险的热潮。在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快了各国金融立法的统一,使不同的金融业务逐步融合。而且,银行随着同业数量的增加,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纷纷寻求包括保险业务在内的新业务的发展机会。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使这一趋势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借助于其特有的资源与网络优势,使得通过银行销售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额的比例大幅上升。在银行保险相对发达的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奥地利)中,其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寿险市场业务总量约60%;而在另外一些国家(比利时、意大利、挪威、荷兰、德国、英国、瑞士、芬兰和爱尔兰等)这一比例在20%至35%之间。2002年,寿险市场保费收入按照销售方式划分的比例为:银行保险65%,代理人8%,经纪人5%,保险公司职员13%,电话直销8%。

随着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到来,欧洲、美洲、澳洲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注重批发业务的全能银行和注重零售金融业务的银行保险方面各有建树。 

1990年荷兰保险公司(AMEV)与荷兰银行VSB合并,并与比利时银行AG合并成立的富通集团(Fortis),成为欧洲第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专注于银行保险事业的发展;1991年荷兰银行、荷兰邮政银行、荷兰国民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了荷兰国际集团(ING),业务范围涉及批发银行、零售银行、ING直销、美洲保险、欧洲保险和亚太保险;1995年瑞银集团(UBS)与瑞士第一大寿险公司瑞士人寿(Swiss Life)缔结合约;1997年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与丰泰保险(Winterthur)合并、组建瑞士信贷集团。1998年11月花旗公司兼并旅行者集团后共同组建花旗集团,更是将银行保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开创了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金融集团,成为全球架构“集团混业、法人分业”全能式金融保险集团的典范之作。在这股风潮之下,2000年英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劳埃德保险集团公司收购英国第六大寿险和年金公司——苏格兰威德斯保险公司,形成英国最大的金融集团;2001年德国安联保险(Allianz)并购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组建了德国版的花旗集团,等等,都是通过并购案实现银行保险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

在亚洲,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的银行保险逐渐占据鳌头,在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银行销售保险更是方兴未艾,对引领国内银保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各家保险公司争先推出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主要以银行代理保险的形式出现。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了银行保险的后成熟阶段,也被称为专业化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银行保险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化趋势:一种是向银行保险一体化的更高形式迈进,如欧洲的富通集团、安联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等,这些集团的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不仅在产品开发、销售支持能够运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而且具有很强的开发银行客户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客户资源的共享,能够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另一种则是将保险制造或承保业务与银行主业相分离,实现银行主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同时,银保模式转为协议销售或战略联盟。近几年,由于保险市场的饱和,欧洲的一些金融保险集团开始剥离风险承保活动的交易:1999年2月瑞银集团出售了保险的风险承保和理赔业务,瑞士人寿回购了其25%的股份且完全控股了合资公司UBS SWISS LIFE;2001年德意志银行将其下属保险控股公司75.9%的股份、与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寿险公司的全部股份,出售给苏黎士金融服务集团;2004年丰泰保险寿险和非寿险部分的净收入仅占集团的9%和3%,瑞士信贷集团也拟于近期将其剥离上市。但上述案例都没有给银行保险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直至2005年1月31日,曾经为全球开创了银保混业经营金融新潮流的全球最大金融保险集团——花旗集团,宣布将旗下旅行者寿险、年金业务以及国际保险业务(墨西哥除外)售出,才引发了银行保险市场的不断争论。对于花旗集团放弃保险业务的制造,认为其又开创了一个专业化经营甚过全能化经营的新时代的评价似乎为时过早,但是应该承认,花旗集团对于保险业务的变迁,为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对银行保险发展阶段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银行保险的发展历史,就是银行保险从初级阶段走向银保一体化高级阶段的渐进史,也是在销售协议、战略联盟、合资公司和建立金融化集团四种基本模式中,不断博弈和选择的结果。不同国家面临不同的金融监管环境,甚至在同一国家的金融机构也有不同的金融发展需求,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可谓层出不穷、方式各异,本书后文将在分析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此处不再详述。

近期,泰康人寿推出《泰康金满仓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这是一款银保渠道期交分红型产品。

据介绍,“金满仓B”在保险期满时一次性返还客户累计缴纳的全部保费。同时,每年会返还一定比例的生存金,客户投保5年在保险期间内每年可获得年交保费的4%,投保10年则每年可获得年交保费的10%;每还会根据经营状况派发红利,且生存金和红利均可以复利累计生息。此外,客户投保“金满仓B”即可获得相当于保额1倍非意外身故保障、2倍意外身故保障、3倍公共交通意外保障和高达5倍航空意外身故保障。

据了解,该产品购买人群为出生30天~60周岁的人,每份1000元,3份起售 犹豫期内退保要扣掉10元钱的工本费。

回到家中仔细研读,将相关内容列出,分析对比一下各家的长短。希望能帮到那些打算去银行存款,保不齐被说动心的用户们,能冷静分析一下考虑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产品。

【泰康金满仓两全分红保险】

保障+理财,高达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最低500元的标准,让普通家庭也能进行理财。其保单具有分红功能。但未提及保单贷款功能。

《点评》本产品收益一般般。意外身故4倍保障是个亮点;500起步,走平民化道路。

【平安金玉满堂万能两全保险】

趸交型,1万起售,3-65岁的人可买,保障到70周岁。该保险可转换成年金。 保障保证年利率1.75%,按月公布利率并按月复利。

《点评》保险保障一般;亮点是保险期限到被保险人70周岁,且50周岁时如果缴费满5年,可转换成年金领取做养老之用;保证回报率1.75%不算高。

【英大元宝B款分红两全保险】

趸交型1万起,30天-65岁人可买,保险期限5年。提供高达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保单贷款为现金价值余额的80%。

《点评》5年确保收益为8.4%+分红;意外身故4倍赔偿及保单贷款功能为其亮点。

【中国人寿鸿泰分红保险】

趸交或年缴,1千起售,30天-75岁人可买,保障期限

5、

10、

15、20年(最多保障到80周岁)。急用现金时可申请退保。趸交型5年确保收益为3.5-4.8%(按年龄不同)+复利红利。 《点评》几无保障可言;确定收益偏低;急用现金时只能退保;唯一亮点是投保年龄放宽到75周岁。

至于

3、

5、10年缴费的保险,随后整理完毕再一一列出。

中国人寿济南市分公司推出的一款集理财与保障于一身的新型银行保险产品——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在我市各大银行网点及邮政门市全面上市,这是自去年银行调高存款利息后中国人寿推出的首款分红保险产品,该产品不仅给保户的“钱景”带来更大的投资空间,而且更加突出了保险的保障功能——三倍意外身故保障和一倍疾病保障,使这款银行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的基础上更加回归了保险保障功能,极大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据悉,此款保险一推出,就受到百姓的热烈追捧,仅元旦三天,保费收入就达到300多万。

据了解,此产品集投资理财、保险于一体,且保障功能突出,集中表现在:保障期间,被保险人如因意外身故,按保单载明基本保险金额的3倍给付;一年内因疾病身故,返还所交保险费,一年后疾病身故,按照保单载明的保险金赔付。这是目前为止银行保险市场上提供风险保障最高的险种。投资鸿丰保险,意味着客户将得到四部分回报:本金+固定收益+分红+风险保障。此外,该保险还是一款纯趸交险种,即只提供一次性交费方式,不再提供分年交费,这在大陆寿险市场可是首开先河。由于鸿丰保险最短只有5年,一次性交费的定位不仅避免了市民后期交费的麻烦,更便于闲散资金集中理财。

第三篇: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农林经济管理112班

方晨亮

学号:201103010221

摘要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此话虽语失偏颇,但却言有所指.的确,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既似一首抒情的诗,有激奋也有悲沉,有欢歌亦不乏痛吟;又如一幅忘情挥洒的泼墨画,远近大小尽显,浓淡深浅自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华夏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酒

起源

发展

文化

前言

在中国,酒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便有了“酒能助兴,亦能乱性”这么一说。

饮酒思诗,赋诗念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咏酒魄诗;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

那么,为何众多的诗人唯独钟情于酒呢?为何酒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其实,文人不单单只是饮酒,酒固然味美,醇香,可是饮酒更是有一种意境。我们都知道,诗人的创作需要灵感,而酒恰恰能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打开他们心中久闭的大门。所以,与其说是饮酒,不如说是陶醉于酒带来的创作的灵感中。

有了古典文学的助兴,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伴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愈发重要的地位。酒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而我们也必将将酒文化发扬光大,将酒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传承下去。

正文

1. 酒的起源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看来,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酒作为现在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的出现自然不是某个人能随随便便创造的,天公作美,酒的出现便有了几分神秘色彩。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说明了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1.1民间传说

1.1.1 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吕氏春秋》、《战国策》、谯周《古史考》有载

1.1.2杜康酿酒:民间广为流行的说法。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3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

1.1.4 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1.2 考古资料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 1.3 现代观点

酒是天然产物:一些天体由酒精组成。其所蕴藏酒精量,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

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谷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酵成酒精。

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

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从此以后,酿酒逐渐成为一门越来越成熟的技术,在世界各地也逐渐流行起来。 2. 酒的发展

第四篇: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

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

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

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empirenews.page--]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empirenews.page--]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empirenews.page--]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 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empirenews.page--]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empirenews.page--]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五篇:工程担保起源及发展历程

工程保证担保最早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第一家专业保证担保公司——美国保证担保有限公司在纽约州成立。18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赫德法案”,要求所有公共工程必须事先取得工程保证担保。同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认同公共保证担保制度,即以专业保证担保公司取代了个人的信用保证担保。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一种国际惯例,是一种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使建设各方守信履约,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风险管理机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工程保证担保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即利用经济手段,引入担保人作为第三方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和负责,通过“守信者得酬偿,失信者受惩罚”的原则,建立起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实力强、信誉好、担保人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或承保的企业多得工程,反之则少得工程甚至接不到工程。通过这种制约机制和经济杠杆,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业主支付担保的推行,也会使业主随意拖欠工程款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最终保证工程质量。

我国工程担保发展历程 1992年,建设部参与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发起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1996年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吸收了"质量万里行"的重要研究成果,改变用计划经济手段抓质量保证监督机制。1997年2月,在国家经贸委,"质量万里行"名誉主任薄一波亲笔写信予以高度评价。会后,建设部牵头,联合治金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林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0个部委共同探讨具体实施事宜。1997年11月,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业风险管理考察团赴美国访问。考察团回国后即向建设部党组提交了考察报告,并翻译了大量美国工程保证担保公司,认为""借鉴美国工程保证担保业保险,对于推动我国机关报型质量保证监督机制的建立,具有很大的意义。1998年5月,建设部发出"关于一九九八年建设事业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文件,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制度和担保制度";"在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保证担保的试点"。建设部于2004年8月发布了《关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推行工程建设合同担保的若干规定(试行)》(建市[2004]137号),为工程担保提供了法规支持。

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出席“2005年中国工程担保论坛”时表示,建设部将采取措施建立和推广工程担保制度,旨在控制工程风险,保证工程质量,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安全事故。

目前,工程担保制度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许多国家重点工程如国家大剧院、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首都博物馆新馆、奥运会主场馆和各个比赛项目场馆、以及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等都实行了工程担保,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工程担保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将与政府行政管理手段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我国建筑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上一篇: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下一篇:人事管理系统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