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8-06

第一篇: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 按照《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 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文旅局精心谋划、组织实施了一批健康旅游体育项目。现对文旅局健康产业进展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 该项目以温泉和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打造综合型温泉文化旅游项目,规划以温泉健康产业为核心,重点引入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康养医疗,该项目中的构建“温泉+”产业体系,实现多产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该项目中的医养社区版块,以温泉为元素,中医为核心,发展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引进大健康理念,与省内知名中医院校合作,邀请专家坐诊等多方面服务。建设国际养生养老场所,提供温泉疗养、水疗项目、养心禅修、中医保健、健康体检、康复医疗、生活服料、膳食营养、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服务,采取“温泉+特色医疗” 、“温泉+康养”的特色模式,营造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医养社区项目,已经完成概念规划设计,正在报批报建阶段,

二是“满乡风情·七彩”文旅特色小镇项目。位于镇东新村。该项目中草药产业园完成栽、种金莲花等名贵观赏中药材 800 亩,为下一步发展中医药康养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是冠庆发展有限公司旅游项目 由冠庆发展有限公司于 2019 年投资建设。项目位于满族自治县头道村高家屯。

该项目的康养漂浮体验中心已建成。康养漂浮集中医调理、物理理疗、水力漂浮、音乐疗法、放松减压、心理疗法及保健氧疗等为一体的静眠调养新技术。通过物理理疗和心理治疗,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目的,可有效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针对亚健康、三高、肥胖、,慢性病人群,可达到深度排毒、疏通经络、修复细胞、提高免疫系统机能、激发人体自愈能力的效果。

该项目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待条件成熟后推向市场运营接待游客。

四是体育产业相关内容 以县武术协会为基点,在全县各乡镇逐步建立分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发挥太极拳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推出居家太极拳教学视频,以网络为媒介,线上、下同步推

广,丰富群众太极拳学习渠道;积极发展户外运动项目,推广微型马拉松、自行车、徒步等群众参与度高的项目。

第二篇:以产业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强调,要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重大产业项目是稳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徐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项目“765”计划,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切实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突出目标导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投入才有产出。近年來,徐州聚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制定年度“765”计划,确保每年至少签约 700 个、开工 600 个、投产 500 个产业项目,在全市形成了铺天盖地抓招商、上项目的态势。产业项目连续两年实现量质双增,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充沛动能。一是分类明确标准。根据产业类型科学确定项目标准,明确列入“765”计划的工业项目为投资 3 亿元或 3000 万美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 1 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 5000 万元以上的准入门槛,既树立了招大引强的导向、保证了项目体量,又充分考虑到各类产业项目实际投资情况。根据项目阶段分别划定达标“底线”,签约项目须签订正式合同,并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开工项目须报建手续完备、签订施工合同、施工队伍进场施工;投产项目、工业项目主要产品须具备生产条件;服务业项目须正式运营,既有效过滤了虚假项目,又实现了项目推进“跨前一步”,引导全市上下形成了“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浓厚氛围。二是分级量化任务。坚持层层压紧责任、层层压实任务,结合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将年度“765”计划分解到各县(市)区,明确每个板块签约、开工、投产产业项目指导目标,鼓励各地各显神通、大干快上。按照“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达序时、四季度抓收官”的思路,将年度“765”计划任务分解到每个季度、每个月,排定时间节点,逐月对标对表,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形成了项目新落地一批、新开工一批、新投产一批的接续推进良好态势。三是分层列入盘子。注重把好项目的科技含量、投资体量和投资方向。在“765”计划项目中,优选年度投资 5 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特别是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重大产业项目库。精选龙头型产业项目列为市领导包挂项目,遴选符合条件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进入技改升级项目。同时,将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列入“三乡”工程项目库,优先办理各项手续、保障要素需求,重点重抓、全力推进。在“765”计划的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市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同比增加 676 个、总数达 1359 个,带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4%,增幅居全省前列。

突出效果导向,聚焦产业链推进靶向招商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徐州积极转变招商思路和方式,围绕壮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着眼关联“左右”和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促进项目数量、体量和层次不断提升,从源头上实现了产业结构调优调高调新。一是深度研究,提升招商针对性。加强产业研究分析,编制市县两级产业图谱,及时更新产业链的延伸、叠加、分岔和重组等情况,为开展强链、建链、延链精准招商提供了“全景照”和“线路图”。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编制产业链项目招商清单,让领导干部和招商人员“按图索骥、照单上门”,实现从撒网式招商到靶向式招商的转变。特别是制定出台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意见、专项扶持政策以及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整体产业定位、18 个发展领域、重点推进举措和年度目标任务,为产业链招商指明了主攻方向。二是集中发力,提升招商精准性。瞄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环节,靶向实施链式招商,着力提升产业项目“含金量”,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积聚起强大后劲。注重招大引强,强化“招商引资 1 号工程”地位,瞄准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行业 50 强企业,成功落地了一批投资“大块头”项目。注重招新引高,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新经济”和新基建集中发力,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成功签约了一批产业层级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双高”项目。注重招才引技,依托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成功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创新人才和团队。上半年共签约各类产业项目 439 个,完成年度任务的 62.7%,注册落地超 200 亿元项目 1 个、超 50 亿元项目 8 个,注册落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到 225 个,占比 51.3%。三是主动靠前,提升招商实效性。疫情发生以来,大力探索“互联网+招商”新模式,采取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形式,引入网上签约项目 141 个、总投资 709.1 亿元,实现了招商“不见面”“不断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更加注重采用领导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形式,开展精准定点招商、敲门招商,专人专班深谈跟踪推进,专门专项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项目招引取得丰硕成果。发挥“云招商”、网络招商作用,加大外资招商,鼓励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放大“二期效应”。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不含房地产)完成 10 亿美元,顺利实现“双过半”。四是重奖激励,提升招商积极性。坚持在招商引资中考察干部、锻炼干部,构建常态化、专业化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建精育强一支专业化招商人才队伍。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和系列激励政策,研究设置了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等奖项,切实在全市树立起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真正使招商人员思想有压力、招商有动力、工作有活力。

突出需求导向,创新制度优化项目服务 针对项目建设全流程,探索形成精细的制度化安排,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力度,构建科学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一是领导包挂项目制度。对每一个列入省、市重大产业项目盘子的项目,都明确一位包挂领导,由其负责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推进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人、精准服务。二是月度汇总交办制度。由市重大项目办联合政府督查室分条线按月调度项目完成投资、形象进度、开竣工等情况,重点梳理存在的难题并明确责任单位、交办内容、解决时限,形成问题清单迅速交办,及时搬开阻碍项目建设的“绊脚石”。三是分管领导月度会办制度。对不达序时的项目,以及项目建设中需要市级层面协调会办的事项,于次月初由分管市领导或包挂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会办,逐个项目研究针对性措施,确保项目尽快赶上进度。四是季度联合督查交办制度。由多个单位成立联合督查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 10 日至 15 日,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开展督查考核,汇总相关情况并向全市通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责任单位进行交办、督办,督查考核结果计入年终考核总成绩,有效促进了对标找差、以季保年。五是市主要领导季度调度制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按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对进展偏慢的项目逐一“过堂”,通过“解剖麻雀”找准制约因素、找准责任主体、找准推进措施,督促有关单位按序时、按节点完成任务。必要时,主要领导带领相关负责人奔赴工地实行现场办公,真正做到盯着抓、抢着抓、追着抓。六是项目季度观摩点评制度。在全市按季度开展重大产业项目观摩点评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坚持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保证观摩的项目个个都是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做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观摩后,主要领导进行集中点评,倒逼项目加快推进。通过观摩点评形成“打擂台”的竞争态势,比出项目进度、比出工作能力、比出优良作风、比出克难本领,营造项目建设“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第三篇:浙江省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谋划和培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平台,是为了努力推进存量优化调整,着力拓展新的增量空间,通过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富”现代化浙江目标的关键之举。产业集聚区按照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在创新引领、集聚集约和融合发展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分属全省11个市,规划范围涉及37个县(市、区),其中杭州、宁波和金华均有两个集聚区,其余地级市各有一个,当地都选择了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纳入集聚区开发。集聚区规划控制区总面积4440平方公里,2012年投产“四上”企业518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780亿元,占全省11.6%,其中工业新产品产值1593亿元,占全省11.8%;出口交货值1122亿元,占全省10.1%;服务业营业收入2276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8亿元,占全省1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9亿元,占全省14.7%;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89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35家。在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集聚区具备突出的发展优势

1.战略区位优势明显。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涵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和义乌等10个集聚区,其余4个集聚区也都处于都市经济圈和三大产业带规划区,在全省生产力布局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是全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或重点。集聚区濒临沿海、临港和主要运输枢纽,海陆空交通发达,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比较明显。集聚区接近中心城区,城市配套服务较为完善,城市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形成产城良性互动。

2.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我省加快发展的瓶颈,集聚区的规划结合有限的可利用发展空间,与全省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区域分布相结合,选择了沿海滩涂、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形成规模大、集中边片、后续潜力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集聚区开发模式还注重于“立面提升”,功能开发注重综合集成,以发展大产业为核心,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建成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的大平台。“十二五”时期,可开发建设区域共42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81平方公里,温州、台州等集聚区海涂可围垦开发100多平方公里, 金华、衢州、丽水可整理低丘缓坡70多平方公里。

3.产业基础坚实。浙江各地形成许多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为集聚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物联网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临港制造和新型纺织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12年,集聚区形成6个制造业年产值超500亿元,8个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聚区谋划与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相结合,依托中心城市和开发区等各类集群布局相结合,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及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导向。

4.体制机制较为灵活。产业集聚区均成立了管委会,相应的职能机构配备完整,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与协调机制,集聚区还对区内原有多个开发主体进行了整合提升,建立“一个管理平台、一个管理主体”的管理体制,由集

聚区管委会统一行使建设管理职责,有多个管理主体的集聚区也在产业准入、项目推进、要素分配与整合方面建立统一的议事机制,提高了统筹推进能力。

5.政策形成合力。集聚区启动建设过程中享受到一系列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2012年省委省政府建立省领导联系集聚区制度,14个集聚区分别由省领导一对一联系,着力强化破解集聚区难题与要素保障,协调解决实施推进过程中相关问题。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绍兴、衢州和舟山五个集聚区于去年率先挂牌创建省级高新园区,进一步整合提升发展要素与资源,合力推进集聚区发展。

二、集聚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建设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扎实落实“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推动实施“411”投资行动计划。最近印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省级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3〕4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培育、科技创新、集约高效和完善配套服务方面的要求与目标,在项目安排、税收优惠、用地保障、融资政策、环境容量等方面都给予了倾斜和支撑,集聚区发展被摆上全省发展的突出位置。

(一)战略发展机遇

1.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411”计划发展机遇。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一批重大临海项目、临港制造、海洋产业、滨海城市群的发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加快建设“无水”港、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建设步伐。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和义乌等集聚区可充分利用和吸收实施国家战略举措和“411”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乘势借力,融合衔接,蓄势待发,加快海洋产业和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步伐。

一是以港航物流发展为契机,加快集聚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牢牢把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运输网络的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提供的难得机遇,突出加快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物流服务业发展。二是借势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浙江省海洋经济“822”行动计划的推进,今后五年内全省将完成1万亿元的涉海投资,将重点支持和培育海洋特色基地、涉海大企业和沿海产业集聚平台建设,集聚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度融入海洋发展战略,对接建设项目,加快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海洋产业建设。三是义乌集聚区借势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商品结构、探索现代物流新方式,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四是浙江省扩大投资“411”行动计划的落实,集聚区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浪潮中必将抢得先机,将有力助推集聚区承接更多投资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交通网完善、服务配套和能源保障的项目建设。

2.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机遇。省政府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的意见中明确要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转型升级”,依托集聚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今后几年,全省将加大装备制造业发展力度,重点培育100家重点企业研究院,构建20个重点产业链,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和资金引进均给予奖励的政策。杭州、金华的新能源汽车、舟山船舶装备制造、绍兴新型纺织印染、湖州现代物流和嘉兴光伏发电等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均属优先发展领域,凭借东风乘势快上。

(二)面临的挑战

1.区域竞争加剧。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形成了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态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省际间的经济互动明显增强,浙江企业在经营机制、资本和技术优势,以及商贸物流网络等方面的领先正在减弱,传统产业随着成本增加和资源约束正在流失。浙江民营企业虽然具有许多发展优势,但规模相对较小,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面临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长三角区域在电子产品、汽车制造和纺织化纤等领域行业相近,产品替代性强,竞争特别激烈,对浙江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增速与效益的挑战。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与发展要素交流互动的加快,我省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制约着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浙江经过长期高速增长阶段后,近两年发展相对放缓,粗放型传统制造业虽能实现短期的高增长,但生产效益低下,能源消耗多,环境代价过大,不可持续。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既定目标。我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产业基础扎实,形成了一批装备制造、汽车生产、船舶制造、海洋化工和纺织印染等生产基地,已形成较大的工业制造生产规模,但传统产业所占份额较大,发展空间不足和能源少是发展刚性不足,缺少大企业、大项目拉动,产业转型与提升任重道远。

三、提高集聚区发展质量的思考

集聚区所具有的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和辐射效应,最终都体现为引领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政府与企业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产生更大的正能量,提高集聚区发展质量。

(一)突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我省集聚区产业发展趋同性强,各地主导产业必须要实现省内统筹、区内分工,才能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特色、重点突破。科学的规划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指挥棒,根据集聚区的产业功能定位,严把产业准入关和招商引资关,发展处理好眼前与长期、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严格执行浙政办发[2012]3号文件关于项目引导和产业准入的意见,集中抓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集聚区发展什么样的主导产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既要考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技术创新的潜力,还要考虑区域集聚资源的能力、市场配置力和本地资源、环境优势等条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背景与状况来确定。根据产业构成,我省集聚区大致可以分为高端道路与特色道路两种类型,相应地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不能脱离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条件,对于建设起点高、产业发展成熟、配套条件完善的区域,重点是提高科技含量与技术创新,相应起点比较低、产业粗放型、技术条件不完善的集聚区要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选择本地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把产业做强做大,获得低成本优势。杭州城西科创、大江东、宁波杭州湾、嘉兴等集聚区产业起点高、基础配套完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龙头辐射引领作用明显,主导产业应着眼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软件和汽车制造等高科技型产业。绍兴、金华和衢州等集聚区制造能力强,产业比较均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化纤化工、金属制品和医药方面,可考虑在现有制造业关联的基础上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提升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宁波梅山、舟山和义乌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行业集中度较高,借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海洋产

业,改进贸易方式与交易平台建设。温州、湖州、台州和丽水集聚区原有产业相对分散,行业关联度不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少龙头集聚,还得不断靠做大做强原有制造业,取得成本优势的同时,加快科技创新进程。

(二)强化政策引导,着力创造良好环境。制度环境是影响集聚区形成及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要发展和保护一个产业,在政策上引导、要素上保障、技术上扶持,有利于综合发挥集聚区的区域优势、培育创新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有效提高竞争能力。比如,“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411”投资项目优先安排集聚区,建设用地计划单列给予重点保障,科研配套、人才引进等服务方面也给予倾斜扶持。在筹措开发资金上,可采取递减式的政策优惠,同时采取递增式的产业准入,让后进企业从集聚效应中摊薄成本,吸取集聚带来的溢出效应,减轻政府投入与负担。总之,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引导分散的项目与产业汇聚到集聚区,加快促进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速度,提高集聚区竞争力。

(三)重视龙头引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起始阶段往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杭州城西科创、大江东、宁波杭州湾、衢州等集聚区围绕淘宝公司、东风裕隆、恒逸高新材料、衢化等大企业基础上规划和发展起来。根据行业的不同,有的产业可以做到强强联合,扩大集聚效应,但有的产业无法做到“龙头会”,比如舟山船舶制造、义乌的商贸城、衢州和湖州金属制造业。做大产业还要靠细分市场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做到专业化分工,引大招强的同时不能忘记了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它们也是撑起浙江经济的中流砥柱。要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集聚区分工协作,树立大企业不等于集聚区,集聚区不是少数大企业的独角戏,只有关联产业抱团才能提高区域竞争,才能发挥整体的集聚效应。全省集聚区规模最大且2012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15家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装备制造、金属品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汽车制造,引导化纤、金属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核心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挖掘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要发挥量的集聚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相对要短,产品竞争不在量而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因此产品要注重创新研发,支持发挥龙头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能辐射和引领区域发展。

(四)突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是提高集聚区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处于发展的核心位置,要以长远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产业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升整体竞争力都要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来实现。首先是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从集聚区的收益中安排专项科技研发基金,用于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研发,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与风险,同时政府还要承担起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其次是加快科研院所建设,根据产业发展导向与技术创新需求,引进科研院所,引导高校承担政府委托的基础性研究与技术攻关,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第三是加快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明确创新的重点领域,细化创新的成果评价,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创新的实用转化。

(五)整合提升,创新管理体制。我省集聚区下面的各类开发主体多的十多个,少的也有四五个,而且和集聚区外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交叉重叠,管理主体之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管理职能交叉等现象普遍,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为了避免同一地方政出多门,提高管理效率,需对各类园区进行整合提升,集中资源要素、统一政策口径,提高开发效率。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义乌、衢州等集聚区对多重开发主体进行了有效整合,统筹协调能力和开发效率得到提高,有力助推了集聚区发展。

备注:

1.“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包括金融类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2.本文数据统计范围为集聚区的规划控制区,而各地日常统计监测范围主要覆盖集聚区重点规划区范围,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用作分析对比的数据有所不足。

第四篇: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

合办〔2018〕19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水平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特制定如下政策。

一、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1.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和中国制造强市。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采取基金、“借转补”、金融创新产品、事后奖补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三重一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实施市区新财政体制,优化促进工业、自主创新、农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支持四大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引领发展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新城区。支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知名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示范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大健康产业集中区。支持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四个城区全力打造国际化都市区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先行区。支持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巢湖五个县(市)全力增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作用,成为全市发展新引擎、全省县域发展排头兵。支持巢湖流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美丽巢湖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绿色发展全国示范。

二、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3.加快建设滨湖科学城。重点支持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生命科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全面提升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能力。

4.加快建设一流创新平台。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共建高端协同创新平台,集中支持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北航科学城、中德合作教育示范基地等综合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产教融合、学城融合示范效应。大力支持合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重点支持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创新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源地。

5.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通过扩大天使基金规模、“借转补”等方式,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上下游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中心层级及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最高给予300万元奖补,考评优秀的最高再给予100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双创示范基地,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给予100万元奖补。对外资设立的研发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对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费用,最高给予300万元补助。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运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给予奖补。

6.提升科技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国家专利导航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支持企业核心发明专利授权保护。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支持引进国际知名专利服务机构、中介咨询机构。对考核优秀的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奖补。建立创新贷风险池,支持科技保险融资、专利权质押贷款融资服务,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风险和成本。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

三、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7.建设世界一流产业集群。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引领,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大力支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智慧+”产业集群;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核心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家电、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推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升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增强国有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集中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重大招商项目落地。

8.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万千百”智能改造工程,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体制造水平,对技改项目最高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给予奖补。对新建重点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奖补。推动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品牌、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等对标诊断。对通过国家智能家用电器技术认定的产品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对国家级、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对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及行业标准化发展给予奖励。持续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对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军企业、两化融合“达标贯标”项目等给予奖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能效提升、工业节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对绿色制造示范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对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9.提升产业基地发展层级。推动产业基地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支持产业基地升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试点)给予补助,绩效评估优秀的,加大奖补力度。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购置研发、生产设备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助。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研制费用给予连续3年、最高3000万元补助。

10.大力促进企业成长壮大。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以及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快速成长的行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对大企业上台阶最高给予600万元奖励。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民营经济提升行动,扶持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对企业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购置关键设备最高给予2000万元补助。对本市企业进行的非关联境内并购交易在市内转化投资新建项目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国家级试点示范,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对市政府推介的优质小微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给予补贴。对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给予奖补。

11.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拓宽军民融合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平台建设,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给予研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四、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1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税融通”等新型融资规模,提升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效率。实施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培育上市后备资源,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开展“续贷过桥资金”等特色金融创新,对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的年化担保费率低于规定标准的给予奖补,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3.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对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创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航空航运、商务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给予政策支持。对检验检测认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给予奖补。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14.做优生活性服务业。立足美好生活需要,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对健康服务、现代商贸、教育培训、旅游休闲、创意文化、体育服务、“互联网+家政服务业”等给予奖补。鼓励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

15.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布局、集群发展”思路,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形成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主导,特色楼宇(街区)和服务业特色小镇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体系。对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示范园区、特色街区建设,最高给予300万元奖补。

16.优化特色小镇产业与环境。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重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市级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主导产业培育等。

五、全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17.实施“双引双培”计划。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大力培育“庐州英才”和“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对创业类引进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创新类引进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元专项资金或2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扶持,其中成长性好、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滚动支持最高可达1亿元。 18.大力引进产业紧缺人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引进发展急需的技术骨干和紧缺人才,每年重点资助3000人左右,3年内最高给予每月3000元生活补助。放宽落户条件,强化安居保障,提升创业服务。

19.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装配式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按省定高级技师5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标准,给予培养单位或职工个人研修提升补助。推行“名师带高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新型学徒制,每位名师给予一次性2万元带徒津贴,每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10万元补助。

六、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20.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培育发展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鼓励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三变”改革步伐,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给予奖补,对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对“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对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最高给予50万元奖补。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扶贫。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21.推动农业设施装备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支持设施连栋大棚、规模化养殖场、农机装备等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对设施蔬菜瓜果标准园项目最高给予60万元奖补,连栋温控大棚基地最高给予120万元奖补,规模化机插秧作业服务给予40元/亩奖补。支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标准化生产园区、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载体创建,推动高效农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支持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2.加快推进绿色兴农。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粮食绿色增效,支持开展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基地(点)建设。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地理标识和品牌创建,创建一批农业区域化公共品牌。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发展和生产模式创新。支持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体系建设。支持环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乡村美化绿化工程,支持经果林、苗木和花卉生产基地建设。

七、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3.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支持开放通道、平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推动构筑大通关方式,形成陆海空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合肥航空港一类口岸、合肥水运港二类口岸开放步伐。加快合肥国际内陆港建设,积极申建合肥国家铁路对外开放口岸。推动合肥中欧班列常态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进一步打响合肥中欧班列国际品牌。将航空港打造成为安徽省口岸门类最多、检验最便捷的口岸高地。充分发挥进境指定口岸平台作用。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扩能升级。

24.促进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进一步推进产贸融合,培育壮大外贸主体。鼓励重点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出口企业加强防范收汇风险体系建设,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扩大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外资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动汽车、家电、新能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支持贸易救济体系建设。

八、高水平建设文化强市

25.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化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打造一批前瞻性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一批功能品质俱佳的文化体育项目,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 26.推动文化创意载体建设。统筹规划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加快园区(基地)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新兴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基地)、街区、小镇、楼宇、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

27.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放大国家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成果,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三位一体”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对在全国或国际重要平台展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动漫等文化相关产品,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全国性或国际化大型文化活动、文化展览会、文化交易会、体育赛事等,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

28.助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文化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实体书店等传统文化行业,改造服务环境、创新经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国有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体育)场馆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扶持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对原创剧目、人才培养、商业演出、优秀民营院团等,最高给予50万元补助。

九、高效保障政策实施

29.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常态化开展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活动,全面落实联系包保机制,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健全分办交办、平台办理、联动推进等制度,确保企业问题有效解决。

30.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营商环境,持续减少审批事项,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各相关市直部门负责制定简便、高效的操作规程并发布执行,负责组织政策绩效评价。各级要抓好政策衔接、承接,协调联动抓落实,预算安排的涉企资金要尽快落实并拨付到企业,对支出进度缓慢的要督查问责。

本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第五篇:2018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2018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水平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特制定如下政策。

一、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1.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和中国制造强市。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采取基金、“借转补”、金融创新产品、事后奖补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三重一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2.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实施市区新财政体制,优化促进工业、自主创新、农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支持四大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引领发展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新城区。支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知名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示范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大健康产业集中区。支持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四个城区全力打造国际化都市区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先行区。支持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巢湖五个县(市)全力增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作用,成为全市发展新引擎、全省县域发展排头兵。支持巢湖流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美丽巢湖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绿色发展全国示范。

二、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3.加快建设滨湖科学城。重点支持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生命科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全面提升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能力。

4.加快建设一流创新平台。积极推进院地合作,共建高端协同创新平台,集中支持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北航科学城、中德合作教育示范基地等综合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产教融合、学城融合示范效应。大力支持合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重点支持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创新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源地。

5.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通过扩大天使基金规模、“借转补”等方式,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上下游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中心层级及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最高给予300 万元奖补,考评优秀的最高再给予100 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双创示范基地,最高给予500 万元奖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给予100 万元奖补。对外资设立的研发机构最高给予500 万元奖补。对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费用,最高给予300 万元补助。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运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给予奖补。

6.提升科技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国家专利导航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支持企业核心发明专利授权保护。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最高给予1000 万元补助。支持引进国际知名专利服务机构、中介咨询机构。对考核优秀的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奖补。建立创新贷风险池,支持科技保险融资、专利权质押贷款融资服务,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风险和成本。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

三、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7.建设世界一流产业集群。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引领,聚焦国家战略产业,大力支持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智慧+”产业集群;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核心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家电、工程装备等优势产业,推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升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增强国有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集中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重大招商项目落地。

8.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万千百”智能改造工程,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体制造水平,对技改项目最高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给予奖补。对新建重点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奖补。推动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品牌、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等对标诊断。对通过国家智能家用电器技术认定的产品给予最高100 万元奖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对国家级、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企业,最高给予100 万元奖补;对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及行业标准化发展给予奖励。持续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对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军企业、两化融合“达标贯标”项目等给予奖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能效提升、工业节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对绿色制造示范最高给予100 万元奖补。对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进行奖励政策。 9.提升产业基地发展层级。推动产业基地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支持产业基地升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试点)给予补助,绩效评估优秀的,加大奖补力度。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购置研发、生产设备最高给予3000 万元补助。对市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研制费用给予连续3 年、最高3000 万元补助。

10.大力促进企业成长壮大。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以及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快速成长的行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对大企业上台阶最高给予600 万元奖励。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民营经济提升行动,扶持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对企业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购置关键设备最高给予2000 万元补助。对本市企业进行的非关联境内并购交易在市内转化投资新建项目的,最高给予1000 万元补助。对国家级试点示范,最高给予500 万元奖补。对市政府推介的优质小微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给予补贴。对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给予奖补政策。

11.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拓宽军民融合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平台建设,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给予研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四、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1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性融资担保、“税融通”等新型融资规模,提升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效率。实施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培育上市后备资源,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开展“续贷过桥资金”等特色金融创新,对市本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的年化担保费率低于规定标准的给予奖补,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3.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对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创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航空航运、商务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给予政策支持。对检验检测认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给予奖补。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政策。

14.做优生活性服务业。立足美好生活需要,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对健康服务、现代商贸、教育培训、旅游休闲、创意文化、体育服务、“互联网+家政服务业”等给予奖补。鼓励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

15.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布局、集群发展”思路,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形成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主导,特色楼宇(街区)和服务业特色小镇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体系。对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示范园区、特色街区建设,最高给予300 万元奖补。

16.优化特色小镇产业与环境。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重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市级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主导产业培育等。

五、全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17.实施“双引双培”计划。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大力培育“庐州英才”和“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对创业类引进人才最高给予500 万元资助,创新类引进人才最高给予100 万元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000 万元专项资金或2000 万元创业引导基金扶持,其中成长性好、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滚动支持最高可达1 亿元。

18.大力引进产业紧缺人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引进发展急需的技术骨干和紧缺人才,每年重点资助3000 人左右,3 年内最高给予每月3000元生活补助。放宽落户条件,强化安居保障,提升创业服务。

19.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装配式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按省定高级技师5000 元/人、技师3500 元/人、高级工2000 元/人标准,给予培养单位或职工个人研修提升补助。推行“名师带高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新型学徒制,每位名师给予一次性2 万元带徒津贴,每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10 万元补助。

六、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兴旺

20.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兴农,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培育发展共享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鼓励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三变”改革步伐,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给予奖补,对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对“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最高给予100 万元奖补,对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最高给予50 万元奖补。政策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扶贫。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21.推动农业设施装备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支持设施连栋大棚、规模化养殖场、农机装备等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对设施蔬菜瓜果标准园项目最高给予60万元奖补,连栋温控大棚基地最高给予120 万元奖补,规模化机插秧作业服务给予40 元/亩奖补。支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标准化生产园区、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载体创建,推动高效农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支持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2.加快推进绿色兴农。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粮食绿色增效,支持开展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基地(点)建设。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地理标识和品牌创建,创建一批农业区域化公共品牌。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发展和生产模式创新。支持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体系建设。支持环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乡村美化绿化工程,支持经果林、苗木和花卉生产基地建设政策。

七、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3.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支持开放通道、平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推动构筑大通关方式,形成陆海空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合肥航空港一类口岸、合肥水运港二类口岸开放步伐。加快合肥国际内陆港建设,积极申建合肥国家铁路对外开放口岸。推动合肥中欧班列常态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进一步打响合肥中欧班列国际品牌。将航空港打造成为安徽省口岸门类最多、检验最便捷的口岸高地。充分发挥进境指定口岸平台作用。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扩能升级。

24.促进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进一步推进产贸融合,培育壮大外贸主体。鼓励重点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出口企业加强防范收汇风险体系建设,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扩大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高外资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动汽车、家电、新能源等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支持贸易救济体系建设。

八、高水平建设文化强市

25.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大力实施文化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打造一批前瞻性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一批功能品质俱佳的文化体育项目,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000 万元补助。

26.推动文化创意载体建设。统筹规划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加快园区(基地)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新兴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基地)、街区、小镇、楼宇、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最高给予1000 万元补助。

27.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放大国家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成果,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三位一体”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对在全国或国际重要平台展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动漫等文化相关产品,最高给予500 万元补助。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全国性或国际化大型文化活动、文化展览会、文化交易会、体育赛事等,最高给予500 万元补助。

28.助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文化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实体书店等传统文化行业,改造服务环境、创新经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国有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体育)场馆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最高给予200 万元补助。扶持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对原创剧目、人才培养、商业演出、优秀民营院团等,最高给予50 万元补助。

九、高效保障政策实施

29.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常态化开展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活动,全面落实联系包保机制,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健全分办交办、平台办理、联动推进等制度,确保企业问题有效解决。

30.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营商环境,持续减少审批事项,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各相关市直部门负责制定简便、高效的操作规程并发布执行,负责组织政策绩效评价。各级要抓好政策衔接、承接,协调联动抓落实,预算安排的涉企资金要尽快落实并拨付到企业,对支出进度缓慢的要督查问责。

本政策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有效期3 年。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上一篇:初中英语语法顺口溜下一篇:大班沉浮小实验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