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滴灌技术管理论文

2022-04-20

农业发展是一个典型的用水大户,其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5%左右,加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尤其是新疆、宁夏、甘肃等省份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方,推广节水灌溉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促进农村快速稳定增长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下滴灌技术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下滴灌技术管理论文 篇1:

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为使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并在农业灌溉中降低用水量,可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对滴灌系统加以合理应用,以此来实现节水的目标。为充分发挥出滴灌系统在节约水资源方面的作用,除了要对系统合理设计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保证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设计方法分析入手,提出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施工管理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对滴灌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并采取有效策略强化施工管理,能够使滴灌系统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节水滴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并为农村人、畜饮水提供条件,是一项利民工程,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在此类项目建设中,为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可以对滴灌系统加以合理运用。通过对滴灌工程的科学设计,发挥出滴灌系统在节水中的作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借此下面就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策略展开研究。

1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设计方法

1.1确定设计参数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设计滴灌工程,以此来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滴灌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是关键环节,实际选择时,要结合农作物,具体如表1所示。

1.2选择水源

在节水滴灌工程设计中,水源的选择比较重要,可以将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河水或是地下水作为首选。选择河水作为滴灌系统的水源时,应当可通过干渠、支渠,将河水引入滴灌系统。为实现节约的目标,应当对支渠和干渠的引水流量加以合理设计[1]。

1.3选取管材

滴灌系统设计中,管材的选用是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管材需要埋设在地下,必须保证性能良好,且符合压力等级的要求,为滴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滴灌系统中常用的管材有以下几种:球墨铸铁管、PE管、PVC-U管以及玻璃钢管等。不同管材具有不同的特性,可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对管材加以确定。

1.3.1球墨铸铁管。抗冲击性、抗拉性比较强,硬度高、抗腐蚀、延展性好、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但造价相对较高。

1.3.2玻璃钢管。重量轻、强度高、便于运输和安装、内壁光滑不会结垢、输水能力强、耐腐蚀、耐磨、抗冻,但小管径比较少。

1.3.3PE管。超长的使用寿命,约为50年左右,无毒、不结垢,不会滋生有害的细菌,能避免水质二次污染,耐化学介质腐蚀,内壁光滑、柔韧性好、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2]。

1.3.4PVC-U管。安全系数高,抗老化,使用寿命与PE管相同,摩擦系数较小,基本上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便于安装,水密性高。

从价格上看,球墨铸铁管最高,玻璃钢管次之,PE和PVC-U管的价格偏低。故此,支管可以选用PE管,干管则可选用PVC-U管。

2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滴灌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1施工技术管理

2.1.1明确安装规定

(1)以设计作为主要依据,完成滴灌工程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当确实需要修改时,必须获得设计部门的同意,经过协商之后,达成一致方可加以实施,如有必要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2)滴灌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对图纸及相关文件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看是否齐全、完整,核对设计是否与水源、地形以及枢纽位置相符,若是存在不符的情况,则应与设计部门进行协商,对方案加以修改,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3)滴灌工程施工前,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3]。依据工期要求,编制进度计划,在限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4)施工正式开始后,必须对质量进行随时检查,发现与规范标准或是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必须立即返工重做,不得留下隱患。做好施工记录,施工完毕后,要编制竣工报告。

2.1.2安装前期准备

为确保滴灌工程施工顺利开展,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如下: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拟定测量放样等施工顺序,所有机械设备、材料提前进场,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看是否完好,检测材料质量,看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施工中使用,以免影响滴灌工程的整体质量。

2.1.3确定施工顺序

(1)由测量小组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布设控制网,对枢纽、干管和支管进行测量放样。开挖基坑,施工排水设施,并对基础进行妥善处理[4]。

(2)砌筑构筑物,对基坑进行回填,要选择的干湿度适宜的填料,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使填料与砌体之间紧密接触。

2.1.4管槽挖填

(1)在管槽施工过程中,可按照现场测量放样的轴线及槽底高程进行开挖,确保管槽底部的坡度均匀,地埋式管道的管槽开挖深度可以控制在80-100cm左右,干管的管槽宽度应当在60cm以上。

(2)开挖管槽时,要将槽底的杂物清除干净,尤其是粒径较大石块,然后对槽底加以整平。当管槽需要从质地较为坚硬的基础处经过时,要对槽底进行超挖,砾石清除后,可以使用细土回填并夯实,使其达到设计高程。管槽开外产生的土料,可以全部集中堆放,与管槽的边缘应当保持一定距离。需要开挖阀门井,可与管槽开挖同步[5]。

(3)安装干管及管件时,可在管段中无接缝的部位以覆土的方式加以固定,安装完毕后,冲洗试压且时间质量合格后,便可对管槽进行回填。在回填管槽的过程中,要先将槽底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将积水全部排净,确保回填管壁四周20cm范围内的填料中无粒径超标的砾石或是土块,回填要高出原地面10cm左右,并分层夯击密实,每层的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不得采用单侧回填的做法,必须两侧同时回填。

2.1.5管线及设备施工

(1)管线施工前,要对管槽进行检查,看是否顺直,依据规定要求在现场进行测量放线,确保管沟纵坡达到2%以上,便于排水。在干管转弯的位置处和三通、阀门等部位设置固定墩,地面坡度过大或是管径超过65mm时,可每隔200m左右增设一个固定墩[6]。

(2)滴灌设备安装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了解设备性能,掌握安装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准备设备安装所需的工具、仪器仪表等,土建验收合格后,便可开始安装;设备安装前,应当以设计要求作为主要依据,核对设备的规格、数量,看质量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设备不得在施工中使用。

(3)安装枢纽设备时,电机与水泵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并符合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电机外壳应当进行可靠接地,确保采用的接地方式与电机安装规定相符。安装完毕后,要通电检查,并试运行看是否正常。

(4)阀门和管件安装时,法兰的中心线必须与管件的轴线重合,并保证紧固螺栓齐全,可以顺利穿入到孔内,管件连接部位不得存在污物,以免影响连接质量;安装干管时,应当复查尺寸,并保证管内清洁;安装支管时,可铺设24-48h后,待管达到自由弯曲状态时便可进行打孔。

2.2质量管理措施

2.2.1管理措施

为保证滴灌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加强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设置专职的质检人员,开展专项检查,严把检验关,为质量提供保障;科学编制质量管理计划,使滴灌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制定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重大质量问题,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2)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对于施工中违反现行规范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做法,质检人员应及时制止,并要求返工重做,当质量与工期发生冲突时,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使滴灌工程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3)由质量安全组负责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修改及实施,监督各项施工活动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通过对质量问题的监督、检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及解决方法,为滴灌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施工技术组负责部署技术、工艺以及相关的质量活动,控制工程测量和定位放线,依据相关规定要去,对质量保证资料全面收集整理,并定期向总工程师报告工作情况。

2.2.2技术措施

(1)滴灌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程序,并对水利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加以贯彻执行,严格按照现行的规范标准施工,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

(2)对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充分利用,如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等,全面控制滴灌施工过程,强化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前完工。以施工总进度计划和网络图作为主要依据,组织关键线路施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借助网络优化等技术措施,对工期、资源进行调整,降低成本。

(3)结合滴灌工程的特点,本着质量至上的原则,详细编制各阶段的工程质量计划,并在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后,由专家评审方案的可行性。做好“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并组织科研攻关,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为质量提供保障。

(4)机械设备与滴灌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为此,要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施工中可采取强制性保修的方法,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提高使用效率;加大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组建专业能力强的设备管理队伍,在施工中推广新设备的使用;以施工进度计划作为依据,配备数量充足、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落实“三定”制度,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以此来确保滴灌工程质量。

(5)各种材料与滴灌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所有进场的材料,必須三证俱全,并且要质检报告,进场前由专人负责质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要予以退回,不得在施工中使用。

(6)滴灌工程施工操作过程中,要坚持“三检”制度,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得施工下道工序;根据相关的质量责任,对作业人员的落实情况全面检查,所有工序均应采取挂牌操作,以此来促进作业人员施工质量意识的提升;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交底、检查、验收的管理办法,做到程序化、标准化施工,为滴灌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滴灌工程设计与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对滴灌系统作用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除了要保证滴灌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之外,还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赛衣旦·艾力.滴灌技术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葡萄滴灌工程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21(2):99-102.

[2]王建新.关于改进民勤县红崖山水库黑山头滴灌绿化工程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87-87,90.

[3]张晓红,侯利,王敬安,杨丽清,韩文光.河套灌区多水源滴灌工程投资及运维管理成本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0(4):12-14.

[4]杨红艳.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20(3):121-122.

[5]李成梅.浅谈黄羊灌区地表水滴灌工程蓄水池防渗施工工艺[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119-120,128.

[6]程守一,吴建会.吉林省西部蔬菜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与施工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54-56.

作者:李晓晓 张正安

地下滴灌技术管理论文 篇2:

灌区滴灌节水技术措施研究

农业发展是一个典型的用水大户,其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5%左右,加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尤其是新疆、宁夏、甘肃等省份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方,推广节水灌溉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促进农村快速稳定增长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新疆在结合国家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发展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增效技术,其实际节水增效效果已在灌区农田工程中通过大面积多种类的农作物种植应用中得到证实。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农田生产的用水量,降低用水成本;同时可以增加农田施肥性能、改善农田生产环境、降低设施农业管理费用等,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灌区农业生产高效稳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因此,对灌区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节水工作经验,对发展滴灌节水增效技术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价值意义[1]。

1 滴灌节水技术的主要优点

1.1 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灌区中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和建设投资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农田生产的灌溉方式普遍采用沟灌、畦灌、甚至漫灌等方式,一次性灌水间隔时间相当,灌水量也相当大,农田中灌溉水量呈现严重不均匀情况。在灌水期间农田中土壤含水量非常大,而在间隔期内土壤含水量变化十分大,对农作物生长发展影响十分大,不利于农作物持续稳定生长提供合适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同时不能为农作物营造一个舒适供水环境。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后,农田土壤中含沙量变幅较小,能趋于均匀灌溉,土壤含水量可以长期保持在最佳供水状态,便于作物吸收有效水分和养分,减少农作物体内能量的不必要消耗。

1.2 节水增效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其在灌溉时水分不在空中中直接流动,也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农作物生长范围以外的土壤,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故膜下滴灌技术其直接损耗与土壤蒸发水量较少,容易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动态控制水量,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等水资源浪费情况,节水效果十分明显。膜下滴灌技术,根据农作物生长动态需水需要,在作物根部需要区域提供合适的水量供应,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作物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灌溉过程中的浪费。膜下滴灌技术,其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高达95%以上,大约比传统地面沟灌、畦灌、漫灌等方式节水约50%~70%,比喷灌灌溉方式要节水约35%~60%左右,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1.3 改善农业设施环境

在膜下滴灌灌溉供水方式下,由于有效地控制了农田生产灌溉过程中,不必要水分的浪费蒸发,可以有效降低农业设施内部的湿度,约下降20%左右,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对棚膜透光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冬季设施内部病虫害发生和传播机率。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根系的热量损失,也就是相对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地温,为作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在滴灌节水灌溉方式下,化肥和农药通过细管直达农作物根部,不会将化肥和农药等向农田地下深层进行淋洗渗漏,提高了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和避免了其对灌区农田地下水体的污染。

2 灌区现存问题及节水改造必要性分析

2.1 灌区现存问题

2.1.1 渠道水利用系数较低

我国灌区中很多机电井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已经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寿命,井管堵塞严重、出水量较少、农业设施老化严重,直接影响到灌区农业用水灌溉效率。在渠道中,除了少部分斗渠、农渠采取了节水防渗衬砌外,其它支渠等均直接为土渠,渠道渗漏、滑塌淤积等较为严重,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输水效率较低。渠道建筑物及量水自动化设施已较为陈旧老化、设施配套严重不全,桥涵、闸阀等建筑物长期运行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需求,直接影响到灌区渠道及建筑物正常运营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

2.1.2 节水灌溉配套工程滞后性较强

灌区由于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严重不合理,加上田间节水配套工程滞后性较强,灌溉节水技术较为落后,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灌区农田中复套种和粮食作物比重较大,从而造成农田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加上传统耕作运营管理习惯和灌水模式的影响,进行较大田间地块的直接灌溉、土地不平整、以及灌水不均匀等不利现象在灌区普遍存在,从而造成农田土壤深层含水量严重不均匀,渗漏现象较为严重,不仅不能促进农作物高效持续生长,反而由于土壤中水分流动,带走了水溶性养分,造成田间水资源利用系数偏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较低。

2.2 灌区实施节水技术升级改造必要性

为了降低灌区地下水开采量、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节水技术升级改造是一种必要的技术措施。只有通过灌区节水技术升级改造,才能有效降低灌区地下水资源的综合消耗量,才能保证灌区地下水采补间基本实现均衡,确保灌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节水技术升级改造,使灌区田间地里工程相应配套设置得到逐步完善,减低农业生产用水,在农业生产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生态用水,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实现灌区有效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有效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效益[2]。

3 加大膜下滴灌节水增效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滴灌节水技术宣传

在注重加强农民对灌区水资源基本情况知识的教育和农田节水技术措施的介绍和宣传的同时,灌区节水技术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农田地里实际情况,着重引进、示范推广相应农田节水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引进精准灌水、精准施肥、精准用药等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农业机械自动化等一系列生产设备。

3.2 成立灌区农田节水管理机构

通过成立由农民积极参与的灌区农田节水管理机构,强化如膜下滴灌、微灌等农田节水增效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并引进高技术人才指导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实行奖罚等激励政策,加强滴灌节水系统设备的管理维护力度,从日常管理维护和定期检修维护等相结合,有效确保灌区滴灌系统工作性能的充分应用发挥。

3.3 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发展土地集约经营,形成种植大户联合承包经营高效生产模式。另外,要集中政府、科研院校、农户等多方优势,结合灌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灌溉次数、灌溉时间等特性指标,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探索研究,真正实现增产、节本、增效等目的,全面推进节水农业的可持续高效健康稳定发展。

4 结语

灌区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升级改造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等方向转变,促进灌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高效稳定发展,实现节水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安详,柴爱霞.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1):11~12.

[2] 张志新.新疆节水灌溉发展态势和滴灌的生态效益[J].节水灌溉,2008,(11):51~54.

作者:孙夫建

地下滴灌技术管理论文 篇3:

农田灌溉用水高效利用管理研究

摘要:针对减少农田水分消耗问题,综合分析各种节水灌溉方式对农田水分的影响,指出减少农田水分的无效消耗是农业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出农田墒情精细管理措施,以期为农田灌溉用水高效利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分消耗;利用;管理

研究农田灌溉用水技术及其应用,提升水利用效率,对于解决水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和加强农业高效用水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农田灌溉用水的消耗主要包括3个方面:土壤深层渗漏、灌溉弃水和农田作物腾发量(作物棵间土面蒸发、作物叶面蒸腾),它代表区域内真实的耗水量,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管理和水利用模式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水资源紧缺区域,利用腾发量进行用水控制和水资源分配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农业灌溉3个耗水途径中,深层渗漏和灌溉弃水可通过不同方式再利用,只涉及到农田水分利用率高低问题,而田间作物腾发水量一般难以再利用,因此,减少并有效地控制农田作物水分散发与损失,是农田节水灌溉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

1 灌溉方式分析

灌溉水输送通常采用渠道和管道方式。渠道衬砌防渗是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之一,可防止渠道沿途水分向深层土壤渗漏,提高输水利用率。管道输送灌溉水可避免输送过程中水面蒸发和沿途渗漏,提高输水利用率。

农田灌溉有地面灌(畦灌和沟灌)、膜上灌、喷灌、滴灌、渗灌、低压管道输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法。1) 地面沟畦灌将灌溉区域分为畦或沟,通过畦或沟进行灌溉。相比大田漫灌,地面沟畦灌可以减少田间积水量、减少地面蒸发,是一种简易低成本的节水灌溉方式。但灌溉上需控制每次灌水量,否则灌水量过大会产生地面径流,造成农田土壤深层水渗漏。2) 喷灌可以使灌溉水形成细小雨滴均匀降落到田间作物叶面和地面,选择合适的喷灌时间和时长可以减少地面积水,从而减少腾发量。但在多风及强光照期间喷灌,细小雨滴与作物叶面水珠更容易蒸发。3) 滴灌是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以小流量出流实现局部灌溉。滴灌方式下水分与空气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少,可以有效减少农田腾发量。4) 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渗灌管),借土壤毛细管作用,根据作物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向作物根部土壤渗水,供给作物水分和液体肥料。渗灌方式对于控制腾发量具有明显效果。

与地面灌相比,喷灌可节水30%~40%,滴灌可节水50%~70%,渗灌可使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约41%,显然渗灌节水效率优势明显。利用滴灌、渗灌技术分配田间灌溉用水,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农田腾发量。以往作物生长期内灌溉次数较少,每次灌水量相对较大,地面积水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农田灌溉用水腾发量较大。应针对不同种类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次数和每次灌水量等),使节水灌溉技术起到积极作用。

2 农田墒情水分管理

农业灌溉节水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切实控制和减少无效的农田水分腾发方面,土壤墒情精细管理与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具有重要关联。

2.1 保持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溉

土壤墒情是在长期农業生产实践中形成并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指标,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紧密相关,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状态。以减少农田水分无效消耗为目标的精细灌溉节水措施,根据监测掌握土壤墒情,进行适时适量灌溉,维持农作物正常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田水分无效损失。

2.2 应用节灌技术,维持土壤墒情

滴灌和渗灌技术方式下灌溉水缓慢滴出,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进入土壤,可使作物主要根区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对农作物进行灌水时,利用滴灌技术可达到省水省工、增产增收效果。滴灌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无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分消耗,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比喷灌节省大量水。同时,作物垄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减轻了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的干扰。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最佳水肥状态,因此可获得增产增收效果。

2.3 制定节水灌溉制度,减少农田腾发量

选择合适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等节水灌溉制度指标,对于减少农田腾发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灌溉模式中,在日照较强或有一定风速情况下灌水,除了水分渗漏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分以蒸腾蒸发形式被快速损耗,这种条件下进行灌溉对水分有效利用不利。应选择合适的灌水时间,如在农作物需水期通过自动化控制进行无风的夜间灌溉,避免太阳照射,使水分于早晨太阳出来前基本入渗到作物根部的浅层土壤中,从而降低蒸发量。在选择合适灌水时间基础上,减少每次灌水量,增加灌水次数,同样可以达到不致产生田间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的目的,有效降低农田棵间土面蒸发与植物叶面蒸腾。

3 实施精细灌溉技术

3.1 土壤墒情监测

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可以及时反映土壤水分状况,为适时适量灌溉提供准确信息。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有烘干法、中子仪法、γ射线透射法、电磁波法、电阻法、电容法、光电法等,这些方法在土壤墒情监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土壤墒情监测需要精确连续测定不同时刻土壤水分含量动态情况,以提供精确连续土壤墒情信息。目前广泛应用较为先进的TDR(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含水量,这种方法观测土壤水分过程中不破坏土壤原状结构,操作简便,能长期连续工作,具有方便快速、精度较好、不扰动土壤等优点。

3.2 滴灌控制技术应用

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实施精细灌溉节水措施,需要采取控制技术对滴灌系统的管道阀门启闭及水量进行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主机设在泵房内,结合农田土壤水分监督的土壤水分信息,联合水井与支管上的压力传感器对阀门及干、支管流量进行综合控制,实现农业灌溉现代化管理。

4 结论

农田水分代表着灌溉区域内的真实耗水量,在农业灌溉用水中减少无效的水分消耗、提高水分生产率是今后重点努力方向。从土壤墒情监测、节水灌溉工程控制技术应用、土壤墒情精细灌溉技术管理等方面,着眼于农田灌溉水分的消减调控管理,在满足作物对土壤墒情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保持墒情滴灌控制技术,制定合适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量等节水灌溉制度指标,严格调控农业灌溉综合耗水量,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黔湘,王华斌,白忠,等.卫星遥感监测蒸腾蒸发量精度校验[J].水利水电技术,2008(39):1-3.

[2] 赵岩丽,程付厚,王艳浅.浅议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4):61-63.

[3] 裴浩,郝文俊,李友文,等.土壤墒情监测方法[J].内蒙古气象,1997(6):24-27.

[4] 李道西,彭世新,丁加利,等.TDR在农田土壤水分中的室内标定[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1):249-252.

[5] 王维真,小林哲夫.利用TDR对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同步连续测量[J].冰川冻土,2008,30(3):488-493.

[6] 姚俊晓.农田灌溉用水及节水高产经济发展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7(3):70-72.

作者:杨静

上一篇:我国优化高校财务论文下一篇:高职体育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