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个性飞扬

2022-08-23

第一篇:让语文课堂个性飞扬

语文课堂中怎样让学生个性飞扬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一、在自由活动中飞扬个性

陶行知先生倡导了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嘴巴,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学习中玩一玩,贴一贴,这样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仅限于课堂。

二、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

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由的活动中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自由、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让学生的健康个性在活动中得以飞扬。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地方”

——浅谈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生本高效的语文课堂呢?下面是我肤浅的的认识。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按照县教科研中心的“三环节”,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利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月球之谜》一课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学习课文前,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积累。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秋》借助这些诗句,引导学生展开遐想,

感受月亮的魅力,知道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期待飞向月球,探索月亮之谜,由此引入课文。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我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

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月球之谜》一文时,我把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的问题(月球上有什么东西吗?为什么月球上与地球上物体的重量不一样呢?等问题)集中在一起,用多媒体投放在屏幕上,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这样设计,学生的阅读动机强烈,学习的目的明确。接着,我着重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人类登上了月球后,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三个未解之谜,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又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高效务实,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上飞扬。

第三篇:让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个性飞扬

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价值取向包括人的发展标准呈现多元,个性化教育才成为必然走势。追求个性化是生命生长的本然回归,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个性化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关注学生个性化的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意识到人才标准是多元的,同时还必须竭力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开放的平台,并容忍和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其次要倡导独特,力求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包容“特殊”学生的“异常”,慧眼识“真”,让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个性飞扬的舞台。

一、 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学生无不表现为兴奋、投入、思维敏捷,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爱学、乐学、勤学,变兴趣为动力,让群文阅读课堂活起来。

我们早知道,只有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兴趣盎然地参与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愉快”的教学目的。所以,如果在教学中内容不够新颖,教学不够生动,不注意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学生就会把群文阅读当做枯燥乏味的负担,效果会大打折扣。在组织学生阅读时,必须给学生以真正“读者”的地位,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体验情景,从而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

1、要善于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

资料性课程资源是指与解读文本相关的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资料。适时、适度、适量地添加资料性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加深感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性课程资源可以在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受阻时运用,也可以在情感蓄势待发时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能导火索般让学生进入情境。如我在执教《军神》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手术中”那一段,然后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中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的片段,最后再让学生读手术中的那段文字,学生的情感如滔滔江水一泻而下。恰到好处地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精彩就会不期而至。

2、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对于他们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作用。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积极参与,积极体验,积极模仿,达到想读的目的。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还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重视学生读书感悟。

二、 尊重个性,诱导求异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无时无刻地不在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就是鼓励对群文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和需要出发,以学习者的个性体验为出发点,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例如:学完一篇课文后一位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雪水化了变成()”。大多数孩子填的都是“水”,只有一个孩子的答案是“春天”。我们的老师在肯定了大多数人的答案后,对“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个答案批驳了一番,她认为“雪化了自然会变成水,怎么会变成春天?”

否定学生超常规的思维,往往是一些教师僵化、愚钝或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个性的飞扬,没有思维的碰撞,又怎么会有闪光的让人惊喜的火花呢?

如果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仅仅孤立地记住老师、课本呈现的知识或事实细节,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机械的思维,这样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体验、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全班朗读一个腔”、“百人作文一个面”等严重后果。因此,教师应尽快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上,使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

三、允许质疑,鼓励批判

教育专家说:“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生长个性的土壤!”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的课堂,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鼓励学生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敢于说“不”的课堂。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为孩子与众不同的发言喝彩,因为敢于说“不”的学生往往具有创新精神,课堂是他们个性飞扬的舞台。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具备了创造思维品质,带给我们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例如:我曾看到一幅教育漫画:画面上,教师正在给三个学生讲课。他左手端着一个玻璃杯,右手指着杯中的水对学生说:“这是水。”只见其中两名学生脑海中同时浮现玻璃杯盛水的图像,与教师所指的一模一样。画面上另一个学生却别出心裁,脑海中竟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远山如黛,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上波光粼粼,远处帆影依稀,近处群鸥翔集。在接下来的画面中,教师一手反背,一手猛指那个浮想联翩的学生,呵斥道:“不许乱想!”于是,画面上少了一道海上风景线,却多了一个盛水的杯子。这少的究竟是什么?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再也不应该只是会培养那些仅仅会说标准答案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想象力丰富,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敢向权威挑战、向习惯挑战的人才,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甚至批判的勇气,只要学生说的答案有道理,不妨给他们一片彰显个性的空间。只有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中,我们才可能掀起思维的高潮,闪现学生的智慧。

四、放飞思维,激发想象

群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一方面,学生从文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丰富的语言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性精神的丰富。另一方面,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新的形象、新的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所以,群文阅读教学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

在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青年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使语文课不再照本宣科,不再咬文嚼字,不再只知其然,应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阅读量,提升孩子的视野。我们要学会走进学生,倾听他们心灵的跃动,感受他们情感的起伏。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应成为美与和谐的向导、爱与感悟的舞台,应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这样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个性飞扬的舞台。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需要激情,而孩子们阅读情感的激发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有效诱导。丰富学生的认知积累、感情积淀,让学生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未学文先含情;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宣泄情感,传情达意;教师激情渲染,让学生动情;情境创设,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生成拓展,让情感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与教材之间达到“文情合一”的境地,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

关键词:“含”情

“传”情

“动”情

“深”情

“留”情

语文是要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孩子们情感的宣泄。但事实呢?在许多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孩子们情感冷漠、举手稀疏,课堂沉闷而了无生气。究其原因,其责任在于老师,学生早已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的说教的语文,但有些教师就是要把理性的分析强加于学生,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童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为凡夫俗子。”因此,改变这种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阅读教学倾向势在必行。那么,教者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孩子们的心灵与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呢?

一、丰富积累,让学生“含”情

低年级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少,很难在学生与课本之间产生自然而然的交流和感情的链接。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沟通的纽带,让学生丰富认知,积累经验,奠定情感基础。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丰富感情积累。自然是最好的教材,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看一看春的芬芳、夏的炽热、秋的忧郁、冬的纯洁;闻一闻草的清香、花的浓郁、叶的朴实------在他们心中便定能留下自然的美好,世界的五彩缤纷。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学生在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时,便自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石榴》一文,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石榴树的叶、花、果的样子,尝一尝石榴的味道,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情积累,课上学生读到文中对石榴树、石榴花的文质兼美的描绘,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带入朗读之中,也更能体会作者的感受。上课时小手如林,纷纷发言谈感受、谈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一些科普、历史性故事,可开展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比赛、科学家故事大赛、“收集资料我最行”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了解文章时代背景,丰富感性认识。

3、电教手段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会对语文情感的营造与建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草原的早晨》、《拉萨的天空》《2008,北京!》等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就可以利用课件、多媒体等展示画面,出示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经验丰富了,未上课文之前,学生心中已饱含感情,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点拨、提升,学生便可进入教师预设的情感轨道。

二、感悟朗读,让学生“传”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其实就是一种对课文理解基础之上的感情宣泄。每个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感悟基础上的朗读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一样,但都能使情感得到一定的释放。同时,通过朗读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如《狼和小羊》一文,学生初读感知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对狼和小羊的语气区分还不够明确。当分析完狼和小羊的性格特征之后,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狼和羊的特点,学生很自然就把对狼和小羊的爱憎感情带入课文朗读之中,狼读得凶狠残暴,羊读得温顺可怜。朗读之后我让学生评议一下他们读得好不好,为什么这样读好呢?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此时的读成了学生宣泄情感、传情达意的载体。在孩子们畅快淋漓的朗读对白中,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释放、升华,让课堂情真真意切切,真正实现了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完美结合。

三、 激情渲染,让学生“动”情

要想让学生情趣盎然,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有情人。课堂上,语文教师的激情能激活沉闷的课堂,碰撞出学生思想情感的火花。只有饱含激情的课堂语言,才具有强大的心灵穿透力,才能有效地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当然这里讲的是激情、真情,而不是矫情。俗话说:“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要想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与文本的情感的对接与共鸣,让学生受到感染。语文教师必须要以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诱发学生,根据文本的需要或喜、或悲、或忧、或怒,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提醒的手势,都能赢得学生的欢愉与信任,都能让学生震撼,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如教学《孔繁森》一课时,孩子们很难理解优秀的援藏干部的内涵,所以体会不到藏族同胞对孔繁森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时我把孔繁森的事迹改编成几个感人的故事,然后深情地讲述给孩子们听,帮助他们感受孔繁森的伟大之处。当我讲到孔繁森身为书记,但生活简朴,与藏族同胞同甘共苦时,孩子们有些理解优秀援藏干部的内涵了;当我讲到孔繁森卖血捐助藏族的孤儿读书时,孩子们被感动了;当我讲到孔繁森最后因公牺牲后,留给妻儿的仅有几十元钱时,我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孩子们的眼睛也湿润了。在我的激情渲染之下,孩子们特别动情,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孔繁森的敬爱之情。

四、 情境创设,让学生“深”情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与教学内容在时空、经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时教者若一味地进行理性的分析或语言的熏陶是很难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有感而发的。若此时教师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身临其境,必定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情景模拟就是一种好的情境创设形式。情景模拟,即把自己假想成文中描写的角色,进行角色替换,研究文中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再进行汇报表演。它是低年级孩子非常喜欢的形式,就如同过家家一样。但无论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情景模拟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丰富的人类生活。如《母亲的恩情》一文,年近50岁的孟郊出门求学,丢下年迈的母亲无人照顾,离别时,依依不舍,他的眼眶湿润了。学生一时很难理解孟郊和母亲当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便让学生扮演成孟郊,我就是那年近花甲的母亲。我故意扮成步履蹒跚、老眼昏花的老太太,为“孟郊”送行,学生看到我走路都跌跌撞撞的样子,担心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母亲,你这么大年纪,孩儿不能在身边孝顺你,还要让你深夜为我缝衣服,为儿担心,我真的是不孝呀!”

“郊儿,只要你平安无事,妈妈再苦再累也没关系。” “母亲,你对我的恩情,你叫我如何才能报答的了呢?”

------- 孩子们在换位思考中,在情境的渲染下,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广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孟郊当时当地的心境,感悟到《游子吟》这首诗所包蕴的思想内涵,使学生的感情得到进一步深化。

五、生成拓展,让学生“留”情

课本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重要载体。《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生成拓展,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感情,表达文本的情意,而且要让这些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成为他们受益终生的品质。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描绘山川秀丽壮阔和叙述历史悠久文明的文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利用课文中描写至亲至爱的篇章,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利用跟自然环保相关的段落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如教学《沉香救母》一文,同学们纷纷被沉香对母亲的孝心所打动,我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教育学生在家也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并开展“我为父母尽孝心”活动,要求学生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个月后开展总结交流会,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让“孝顺父母”这一优秀品质在学生身上扎根。

可见,语文课堂光有激情、热情、深情还不够,语文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这些“感情”永远留在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优秀的品质,并成为指导他们人生道路的航标,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下一代。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成文。每一堂语文课从头到尾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我们应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法帮助学生搭建起与教材之间的心灵桥梁,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从而达到学生与教材“文情合一”的境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11月期刊

3、《新课程教学法》

第五篇:让语文课堂教学轻舞飞扬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和音乐的介入

作为语文教师,我悲哀地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原本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中学语文课堂却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常常醉心于数学的灵活,科学的神奇,英语的时尚„„语文在中学生心目中倍受冷落。这种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初中语文教学将难以出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对语文的兴趣,自然会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兴趣总是靠精彩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方法去牵引,靠教师的智慧和感情去覆合。

语文老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彩起来?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课堂语言要讲究情感美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我们的施教对象是生龙活虎的青少年,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语言平板、无情,必不能形成召唤力。所以教师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于漪老师被称为语文教学“情感派”代表人,她不仅文学作品能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就是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她也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内蕴,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从而形成她情深意长、以情感人的总体教学风格。有一次我看了她的教学录象《雨中登泰山》,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起她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心头。今天我们学习《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这样的教学语言,就会成为充满感情色彩的流水,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很快深入到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中去。受她的情感教学法的启发,我在上吴冠中的《桥之美》时,借助诗歌导入:宋朝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唐代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

1 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向我们诉说家的温馨;北京故宫金水河上的玉带桥向我们向我们诉说昔日的威严——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一起去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一起去领略桥的风采,桥的美。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一开始就扣动了学生的心弦,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教《核舟记》,我利用前面学过的《中国石拱桥》中的知识来铺设桥梁,首先提问:在《中国石拱桥》中是怎样描写芦沟桥柱头上雕刻着的狮子的?在师生共同回忆背诵了“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后,我把话锋一转,说“在柱头上雕刻能够把狮子刻得千态万状、惟妙惟肖,那么在小小的桃核上,能否刻出如此惟妙惟肖的人和物呢?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古代民间艺人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吧。”这样通过对比式导入,即从柱头上雕刻着的大的惟妙惟肖过渡到核桃上小的栩栩如生,学生通过已学课文的知识铺垫,加上明显的知识对比,就能够比较积极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

二、在教学语言上应力求简洁和流畅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背影》中“背影——眼泪”这一抒情线索的确定,《湖心亭看雪》的凝聚点“痴”,《三峡》中的“美”,《苏州园林》”的“匠心”„„都是高度概括的语言艺术的结晶,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语言艺术的精妙处,是善于引导

首先是感情的引导——上学期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阙银杏老师到我校进行教学调研,她听了所有老师的课,评价每位老师的教学都是各有所长。我当时上了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对这堂课的教师课堂语言和教学提问的设计,她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我在引导学生领会文中绘景抒情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之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我先用描述性的语言创设了一种情境,让学生酝酿情感:“苏轼这位语言大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空灵、清丽淡雅的月夜图,把我们带入了神话般的美妙境界。九百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过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应用什么语气去

2 读呢?大家试试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啊”字。”有了这段话的牵引,学生马上有了朗读的兴趣,用声音尽情演绎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再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开头的设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诗人哪些诗句呢?就在学生背颂古诗初步进入春的意境时,我赶紧把学生的回忆联想的思绪收拢,因势利导地启发: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下面,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春天景物的色彩和姿态的。这样用诗一般的意境感染学生,学生未学课文却已经感受到浓重的“春”的气息,情感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

其次是思维的引导——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个标题就很能激发学习兴趣。“泊”者,湖也。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消失了。我们自然要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教训是什么?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令人震撼,也让人痛心,从而让学生深切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再次是主题的引导——教师用明晰而点拨性的教学语言,往往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深层次的思考,文章主旨自然就拨开云雾见天日了。在小说教学时,我往往引导学生抓取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深入地分析。葛红兵(文学批评家):“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如《杨修之死》一文中,因曹操阴险狡诈、城府很深,刻画这一人物形象多采用心理描写,但在最后写杨修给曹植做答教这件事上,却用了语言描写“匹夫安敢欺我耶!”,对这句话,我们可做如下点拨:罗贯中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惜墨如金,但此语一出,杨修必死无疑,因为他这是在智能上欺骗曹操,以致他怒不可遏地骂出声来,积怨的火山爆发了,杨修也化为灰烬。这句话从侧面写出杨修恃才放旷,聪明反被聪明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鲁达听了金氏父女哭诉后,义愤填膺,其中一个“呸!”字句,我们可作如下点拨:这个“呸!”字句,吐出了鲁达对当时社会邪恶势力的仇视,吐出了对像郑屠一类无赖小人的蔑视,体现了鲁达嫉恶如仇的性格。这虽然只是抓取文中的一词一句,但对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文本领会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等,却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结束语要追求“余音袅袅”的境界

结束语切忌把话说绝,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广阔天地。教学《变色龙》时,课尾可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假如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了“狗咬人事件”离开广场后,迎面遇到了将军的哥哥——狗主人,他将又有一番怎样的表演呢?这是对学生是否把握了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心态的最好测试,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可谓一箭双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尾可设计如下练习:那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假如你是一棵胡杨,看着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这就引发学生对现代文明发展利弊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出路。教学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可作这样的拓展延伸:当年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经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斥责。圆明园,成就了中华几千年文明一点一滴积淀下来的繁华,却又被历史的重锤,砸到了最稚嫩最脆弱的地方。历史的烟云已消散,圆明园留下的仅仅是废墟吗?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今天,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吗?

总之,教学语言的精彩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追求的,很难设想:没有美妙的旋律,能产生动听的音乐。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教学语言贫乏的老师能上出富有魅力的课。让我们努力将自己的教学语言锤炼得更精更美。

下面我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的介入。

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音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咚;有些课文激昂热烈,恰似狂风暴雨;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像和风细雨。所以音乐的选择就非常关键,不恰当的音乐不但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阻碍学生的领悟。下面我谈谈音乐介入的作用及我的一些作法。

1、音乐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比起枯燥的说理教育,音乐以它细腻的情感,如春风化雨融入人们的心田。例如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时候教师与其用空洞的说理来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母亲,倒不如一首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白发亲娘》来的感人心扉,那歌曲中抒发的真挚情感会深深感染到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妈妈他们更多了

4 一份挚爱,这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2、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深远的意境,因而更易使学生激发起与课文意境相符的想象与联想,以致心驰神往。有一次我上公开课《你一定会听见的》这课时,一曲《野鸟情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晨曦中的大森林,各种鸟儿在树上蹦跳嬉戏,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不绝于耳。那生动形象的音乐语言,不需要教师的费力描述和引导,不是对文本的最佳诠释吗?当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3、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略文本魅力

文本的内容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字的功能是强大的,它能表达出人类许多美好的情感,描述出一幅幅优美的人生画卷,塑造出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但当教师把文字转化为语言进行讲解时有时就不能把文字的魅力完全展示出来,这时如果选择一段音乐,能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感受文本魅力。如让学生聆听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中这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音乐家的抗争精神。上《杨修之死》这课时,我在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课结束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深厚的文化底蕴。

4、音乐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与文本达成共识

文学作品中包含丰富的情感,有时学生受历史年代、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体会到,这时候,音乐就成了最好的沟通桥梁。例如在教《黄河颂》这首诗歌时,由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距今已经过去很久,学生很难体会当时中华儿女为保卫家园的热血激情,在教师指导朗读时,很难读出文本中包含的情感,如果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组歌,乐曲中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华儿女为保卫家园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对侵略者悲愤有力的控诉,这时候的朗读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吗?

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巧妙的教学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对翅膀。展开这对翅膀,语文教学将不会是“戴着镣铐跳舞”,而是在课改的春天里轻舞飞扬。

5

上一篇:入团宣誓仪式讲话稿下一篇:融资经理岗位责任书